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芽苗菜的工厂化种植项目前景分析(共含6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Leloup”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四是产品污染的风险。芽苗蔬菜以洁净、无污染而备受欢迎。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的标准生产,同时防止销售过程中的污染,从而影响了产品的发展。同时还应加强产品的包装,提高产品的质量,确保芽苗蔬菜的较高档次。’
五是技术风险。芽苗蔬菜生产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劳动力,要在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做好规划,防止由于技术掌握不好、品种不对路而造成生产的失败。
六是种子供应跟不上的风险。芽苗蔬菜生产实行工厂化,对种子的需求量较大,在生产之前要保证种子有一个稳定的供货渠道,否则种子供应中断,对生产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生产技术】
1.厂房建设生产芽苗蔬菜可选择工业废旧厂房和废旧房屋、也可以建造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等。厂房地址选择在交通方便、水源充足、通风向阳的地方,同时要远离工矿企业、交通主干道等污染源,防止芽苗蔬菜受到污染。厂房要求背风向阳,窗户比较大,采光好,房屋内光线充足,如果光线不足进行人工补光。将整个厂房分成播种、催芽、生产和收获4个车间。
2.搭架为了提高厂房利用率,充分利用空间,厂房内必须搭架。搭架的材料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农民自身的经济条件而定,一般选用竹竿、角钢或不锈钢等。架高230厘米、长150厘米、宽60厘米,每层间隔40厘米,共分为6层,每层可放6个育苗盘,每架计36盘。
3.育苗盘和培养基质栽培容器选用塑料育苗盘。育苗盘的规格为长60厘米、宽25厘米、高5厘米,用于生产青豆苗的育苗盘高度应在10厘米左右。栽培基质选用无毒、无污染的新闻纸或棉纱布等。
4.品种要求目前国内栽培最多的是青豆苗、豌豆苗、萝卜苗和香椿苗等,生产什么芽苗蔬菜,要根据市场规模和销路而定,同时要注意品种之间的搭配。生产青豆苗宜选用黑豆品种,其他芽苗蔬菜宜选用种子容易生产、价格便宜、货源稳定充足且无污染的当年生种子。用于生产芽苗蔬菜的种子发芽率要达到95%以上,破损粒少,无病、虫为害。
5.种子处理和播种种子应提前晒种和清选,剔除虫蛀、破残、霉烂、畸形和不饱满的种子。经过清选的种子用20~30℃的温水浸泡。浸种时间冬季稍长,夏季稍短,大豆15~20小时,豌豆18~24小时,香椿12~20小时,萝卜6~8小时。浸种结束后对种子进行淘洗,沥掉多余的水分待播。
大豆、豌豆、养麦、萝卜等发芽较快的种子,不需要催芽,浸种后立即播种;香椿种子发芽慢,出苗时间长,必须进行催芽播种。播种前在苗盘底部铺一层浸湿的新闻纸(报纸存在有害物质不能使用),将浸过的种子或催芽的种子均匀地撒播在育苗盘内,盘上面盖上一层白色湿润的棉纱布,每6盘为一摞,放在栽培架上,保持2025℃的室内温度和85%左右的湿度进行催芽。每盘的播种量,品种之间存在着差异,黑豆每盘播种800~1000克,豌豆每盘播种400~500克,荞麦每盘播种170~200克,萝卜每盘播种150克左右,香椿种子每盘播种80~100克。播种后放人黑暗或弱光的条件下出苗。为了提高出苗的整齐度,每天进行一次倒盘,调换苗盘上下、前后的位置,并保持每摞之间有一定的空间,便于通风透气,利于均匀出芽。在倒盘的同时用喷雾器进行均匀喷水,喷水量以喷后苗盘内不存水为好,以防止种子霉烂。待芽长到2厘米左右时,去掉保湿的棉布,移人生产车间进行管理。为保证每天都有芽苗蔬菜上市,播种应分开进行。
6.生产车间的管理生产车间的光照强度分为强光、中光和弱光三个栽培区,强光区光照强度不低于5000勒克斯,中光区光照强度不低于1000勒克斯,弱光区光照强度不低于200勒克斯。在苗盘移人生产车间前,应先放置在弱光区炼一天苗,然后根据各种芽苗蔬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采取不同管理措施。青豆苗、荞麦、萝卜、豌豆等需要较强的光照,应放人强光区;香椿应放人中光区或强光区。光照对芽苗蔬菜品质影响较大,芽苗生长期间光照过弱,容易弓隗倒伏、腐烂,造成减产;如果光照过强,促使纤维素提前形成,不利于品质的提高。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一般保持18~25℃的温度,最低温度不低于15℃,最高温度不超过30℃,温度过低进行人工加温,过高通风降温。为保持芽苗蔬菜的正常生长,每天喷水2~3次,喷水量以基质湿润为宜,水量过大易引起病害。
待芽苗长到一定高度后就可以采收上市。各种芽苗蔬菜的采收标准不同:青豆苗株高10~12厘米、子叶长5毫米左右、2片真叶呈合拢状,即为最佳采收期;豌豆苗高10~12厘米、顶部复叶始展开为最佳采收期;香椿苗高8~12厘米、子叶展开并充分肥大、心叶未出,为最佳采收期;荞麦苗高12~15厘米、子叶绿色平展、下胚轴红色,为最佳采收期;萝卜苗高8~10厘米、子叶翠绿平展,为最佳采收期。考虑到运输销售环节,各类芽苗蔬菜出售时期,应比最佳采收期提前1~2天。
其它芽苗菜生产:
香椿苗芽苗菜
①品种选择:选择503红香椿品种,注意过夏的种子不能发芽(不用陈种子),发芽率要达到90%以上。②播种:播前浸种,浸种时间24小时,发芽4~5天,温度20~22℃时发芽率最好。不要浇水,但需要翻倒3~4次,有60%以上露白即可进行2次催芽。③方法:在苗盘内均匀铺上1~2cm厚珍珠岩,播种量50g/盘,再经过4~5天,芽子长到0.5cm即可出盘。③出盘后的管理:每天浇水1次或2天浇1次,不需要很强的光照,要求中光,温度在18~25℃。④注意事项:种壳干旱时要浇湿水,以便不带帽,苗高8cm以上,叶子平整充分肥大。5℃可存放10多天,一旦真叶长出就老化,可以连根拔,但不能动珍珠岩。
萝卜芽芽苗菜
①品种选择:选择国光、石白、德日等粒大抗病的秋季或常规种子。浸种4~6小时,也可干播(水分管理多浇几次水)播种(干种子)70g左右,叠盘时间3天左右。温度22~25℃时叠盘期间每天1次水倒盘,3天以后出盘。②出盘管理。第1天过度,喜光,每天3~4次水,温度18~25℃,冬天3次,夏天4次。3~4天后就可收获,收获时苗高10cm,子叶平展充分肥大,齐根割,无纤维。
在我国的饮料流行大致可分为“化学饮料”、“纯净饮料”和“绿色饮料‘三个阶段:
1、第一代饮料俗称“化学饮料”,如汽水、可乐、雪碧等,皆为色素、香精、糖精等化学成份与水调配而成,虽色、香、味俱全却营养极少,而且难逃“污染”嫌疑。
2、第二代饮料俗称“纯净饮料”,如矿泉水、过滤水`蒸馏水、纯净水等。因为害怕污染,转而追求纯净。“纯净饮料 ”虽然纯净,但没有了色、香、味,更没有什么营养可言。
3、第三代饮料俗称“绿色饮料”,如橙汁、椰子汁等。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理所当然是既无污染又是色、香、味、营养俱全的果汁饮料。
百香果粗生快长,抗病抗虫,无农药污染,自花授粉,挂果率高,一般半年可投产,当年种亩产可达1.5 吨以上,一次种植可连收多年,果实耐贮存,供果期长达8个月,没有什么水果可以和它相比, 是当今世界上最佳加工型绿色水果新品种。百香果的果汁色、香、味俱佳,营养极其丰富,是当之无愧的“果汁之王”!不难预见: 百香果大规模开发百香果的时机已经到来,百香果产业已成黄金产业,百香果饮料必定全国风行,百香果饮料成为国宴饮料指日可待!
但是,百香果在我国很多地方还鲜为人知,开发种植尚未起步,市场上百香果供不应求.当今,纯天然保健果汁饮料正逐步取代其它饮品,百香果果汁是生命力最强的饮料新品种,开发种植百香果正恰逢其时,开发前景无限广阔!
1、当年亩产值估算
每按平均最低株产20斤、最低市场价1.50元/斤计:110株×20斤/株×1.5元/斤=3300元,每亩获利税=3300-800元=2500元,当年种植,半年开始有收入,当年就可以有利润,而且投入产出比超过1:3,效益非常可观!
2、第二年亩产值估算
因为节省了苗款、材料、备耕等投入,果的产量也明显增加,亩产有3000-5000斤.产值达4000元以上,纯利润超过3500亩.而且效益更加显著。就算将来全部按工厂原料价格五毛钱一斤卖出,产值也有元左右,每亩的利润不少于1000元,经济效益依然十分显著。
百香果不择土质,房前屋后,山坡水田都可以种植,产出快,产量高,不用农药杀虫,管理容易,成本低,利润空间巨大.开发种植百香果的风险几乎为零,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百香果是近年从国外引进的水果新品种,种植推广刚刚起步,发展空间无限广阔;其实,在美国、巴西等国家在前就已经是“果汁之王”! 百香果不但可以直接鲜吃,还是果汁加工的最佳水果品种呢。
在我国,百香果大规模用于果汁生产的情景是不难设想的,百香果汁成为国宴饮料也将为期不远。今年,就有两家百香果果汁厂上马生产百香果果汁,只是原料供应不上生产不能正常进行,他们急需大量发展种植基地,按要求至少要20万亩的种植规模才能满足生产需求。再说,等百香果种植有了一定规模后,像汇源果汁、哇哈哈、农夫等大型饮料生产企业一定不会袖手旁观.....按这样的形势预测,十年内百香果都是黄金果,总之,作为黄金产业的百香果种植开发,内不存在任何风险。
市场预测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对城市绿化树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量越来越来大。农民栽培绿化树种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效益分析
城市绿化需要的树种比较多,常用的绿化树种有:适应北方地区的雪松、银杏等,适应南方地区的樟树、广玉兰、桂花等。种植大的绿化树种经济效益比较高。根据目前的情况,一株一定粗度的樟树少则几百元、上千元,多的数千元、上万元。广玉兰的价格更高,一般8~10年树龄的价格在数千元。
种植绿化树种,每667平方米每年的平均收入超过万元,而且管理简单,投资少。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收入,栽培前期可以密植,当树长到一定大小后,问隔出售,经济效益会更高。
发展前景
城市绿化由于所处的环境比较特殊,要求时间短、绿化效果好、一次成林。特别对于景点、小区,要求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城市绿化越来越注重大树的栽培。为了达到冬季仍能看到绿色,城市绿化的树种向四季常青的树种方向发展。
为了烘托气氛,城市绿化树种除了有叶,还必须有花、有果,种植有花、有果的树种也是一种趋势。有些地方评出了市花、市树,在种植绿化树种时,应该重点向市花、市树方向发展,这样栽培的树种容易销售。如有些地方以樟树为市树,樟树在当地一般作为主要的绿化树种。
销售策略
首先,栽培的绿化树种要对路。要立足于本地,面向全国,栽培适销对路的树种。如南方一些地方公路两旁的绿化树种多为樟树,当地的农民栽培的樟树一直供不应求,效益很好。
其次,要以栽培大树为目的。目前城市绿化对大树的需求量较大,主要用于景点的绿化和丛栽,一株胸径在10厘米的樟树、银杏价格都在数千元。广玉兰前期生长缓慢,栽植小树生长时间长,达不到绿化的效果,城市绿化常采用胸径在8厘米以上的大树。
第三,要实行三包服务。近年来,有些地方栽的树较多,但成活率较低,为此在出售树苗的同时,负责栽后的管理,保证栽植成活。第四,要建立销售渠道,注重网上销售。
风险提示
绿化树种的种植是一项高收入、高风险的项目。
首先,绿化树种的生长周期长,在生长期间市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现在价格高的树种几年以后不一定价格高。所以为了降低风险,不应该种植一种树种,至少要种植3种以上。
其次,由于生产周期长,短期内不能得到收益,在土地比较少地方,对于经济条件不宽裕的家庭,大面积种植存在着经济上的风险。
第三,存在着生产规模小的风险。现在城市绿化需要的同一品种的树种数量大,时间紧,往往不能一下满足用户的需求,卖不到好价钱。
特色桃园种植绿肥的意义及前景分析
摘要:肥城桃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名优果品,绿肥是养分优质、清洁生物有机肥源。以二月兰、毛苕子、鼠茅草等绿肥作物为主,利用桃园行间空地推广绿肥种植技术,对于减施化肥、除草剂,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优化农田生态环境,提高肥桃产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桃园;绿肥;种植模式;前景;作用意义
肥城桃以其果实肥大、肉质细嫩、汁多甘甜、香气浓郁、外形美观,被誉为“群桃之冠”。目前,栽培品种60余个,种植面积4333.33hm2,总产5000万kg,综合经济收入1.5亿元,是颇具地方特色的果品产业。绿肥是一种养分完全的优质、清洁生物有机肥源,具有减施化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和微生物环境、提升农产品产量品质的重要作用㈣。利用冬季果树落叶期发展绿肥生产,创建果园绿肥覆盖栽培模式,既不与主作物争地,又能促进合理用养土地,改善环境,提升果品产量品质。特别是将肥桃培优与发展观光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促进肥桃产业发展,建立低碳、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意义重大。
一、适宜桃园种植的绿肥作物
凡利用果园行间、株间种植的野生或栽培的豆科或非豆科植物,利用共生物体作肥使用者,统称之为果园绿肥。经过近几年的研究探索,适于桃园种植的绿肥作物主要包括:
1.1二月兰
二月兰又名诸葛菜,为十字花科诸葛菜属越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集菜用、饲用、观赏、有机肥源为一体的优良植物。二月兰养分含量较高,盛花期时1hm2二月兰的氮、磷、钾养分累积量分别可以达到103.6kg、14.7kg、96.3kg,是一种优良的果园绿肥。
1.2毛苕子
毛苕子又名毛野豌豆、冬箭舌豌豆等,为豆科巢菜属越年生草本植物。毛苕子根系强大,密生根瘤,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植株氮、磷、钾养分含量分别为4.81%、0.31%、3.37%,是果园绿肥的主要植物品种。
1.3鼠茅草
鼠茅草是从日本引进的绿肥品种,是一种耐严寒而不耐高温的草本植物。鼠茅草地上部呈丛生的线状针叶生长,自然倒伏匍匐生长,针叶长达60~70em,土壤中根系密集,一般深达30cm,最深可达60cm。果园种植鼠茅草对土壤有机质、土壤结构、生态环境、水肥保持等方面具有明显效果。
1.4其它绿肥作物
适于桃园种植的绿肥还有油菜、黑麦草、三叶草、紫花苜蓿等。
二、桃园种植绿肥的作用
2.1合理用养土地,改良培肥土壤,降低资源投入,优化农田生态环境
绿肥作物翻压还田可以有效增加有机物质还田量。按照每667m2鲜草产量1500~1800kg计算,翻压还田相当于667m2施用纯氮8.2~9.9kg,占农民习惯施氮量的34.2%~41.2%;纯磷2.4~2.9kg,占农民习惯施磷量的16.0%~19.3%;纯钾10.2~12.2kg,占农民习惯施钾量的'68.0%~81.3%,化肥减施空间巨大,土壤培肥效果明显。同时,绿肥作物庞大的根系可以大幅提高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渗透性和透气性,活化土壤微生物活性。而以鼠茅草为代表的绿肥作物地面覆盖度高,抑制杂草生长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减免除草剂的使用。因此,利用桃园行间空地发展绿肥生产,对于减施化肥、除草剂,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优化农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2.2培植有机桃园,改善肥桃品质,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化肥的大量、不合理施用和有机肥施用量的减少,导致了桃园土壤板结、酸化、营养失衡、微生物活性下降等诸多负面效应,是造成肥桃品质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氮肥的过量施用,直接造成了肥桃着色不良,营养品质下降,甜味变淡,成熟期推迟。发展绿肥作物生产与利用技术,实现土壤无机营养向有机营养转化,能够逐年降低化肥用量,提升土壤基础肥力,保障桃树养分供应,调节养分平衡,从而实现肥桃培优的目标,恢复肥桃传统风味,促进生态、有机果园发展。另一方面二月兰还是优质蜜源作物,花期与桃花重叠,兰香浓郁,可以诱导蜜蜂集聚,提高桃花授粉率,保障肥桃产量效益。
2.3减少桃园裸地面积,抑制风沙扬尘,改善环境质量
我国北方地区春季多大风扬沙天气,而传统桃园生产中,果农习惯于早春2~3月份施肥、翻地,以增加春季蓄水保墒,但造成了土壤大面积裸露,表土干燥疏松,易发风沙扬尘。泰安市仅肥桃面积就有4000hm2,全市桃、苹果、梨、葡萄、樱桃等五大水果种植面积26666.67hm2,这些裸露的土地形成巨大的风沙来源。发展冬春绿肥作物生产,可以对早春裸地实行有效的绿色覆盖,蓄水保墒,防治春旱,抑制风沙扬尘,显著改善环境质量。
2.4打造特色精品旅游资源,推动“桃花节”观光农业发展
绿肥作物二月兰花期与桃花吻合度较高,花期持续30~60天,盛花期株高30~50cm,花色呈现紫、淡紫、白色等,兰香浓郁,是优质蜜源作物。兰薹(花前顶蕾)口感清香,营养丰富,可发展早春特色蔬菜。利用二月兰与桃花花期重叠特点,可以形成“树上桃花烂漫,树下花海成片”的景观效应,为“肥城桃花节”培植新的景观亮点,打造特色精品旅游资源,推动观光农业发展。
三、桃园种植绿肥前景展望
当前,果农在桃园管理上多采用传统的清耕制管理模式,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的大量投入,导致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结构受到破坏,果园清耕加重果园生态环境退化,而且清耕制导致的农用化学品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影响苹果绿色果品生产及果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优质、安全、无公害、绿色、有机果品生产是当今世界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桃园绿肥覆盖种植模式作为一种优良的桃园土壤管理制度,在改善桃园微气候、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果品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协调果树生产与环境间的关系,建立高产优质,环境友好的果园生产体系,推动果树产业清洁生产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依据本区域气候特点、土壤特性、果树生产特点,在试验示范基础上,通过积极宣传引导,发展桃园绿肥覆盖种植模式,对于协调肥桃生产与环境间的关系,建立高产优质、环境友好的果园生产体系,推动果品的清洁生产,促进肥桃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种植项目款申请书
★ 金融专业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