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汉代灯具中的环保思想论文(共含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小熊胖胖”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汉代灯具中的环保思想论文
196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在河北省满城县西南约三里的陵山挖掘坑道,发现了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墓葬。考古工作者把刘胜墓葬挖掘完毕后,根据汉代盛行夫妻合葬的习俗,又在刘胜墓葬北面一百多米处,找到刘胜妻子窦绾的墓葬。
在窦绾的墓葬中,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一盏长信宫灯。这盏灯具的造型是一个双膝跪地的宫女,左手托着灯座,右手伸入灯罩。灯具通高48厘米,通体鎏金,至今仍然灿烂发光。这盏灯具设计、制作都非常精美灵巧,它的.灯盘、灯座和执灯宫女的右臂、头部,都可以拆卸,灯盘中心有一根钎,是用来插蜡烛的。灯罩和灯盘能够随意开合,这样就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随时调节烛光照射的亮度和角度。西汉时代的人还不可能认识物体对光的吸收原理,但他们在长期使用灯具的过程中,已经意识到物体有阻隔光线的作用,并利用物体的这一性质解决了人们对照明的具体要求。更令人惊讶的是,那时候,人们已经具有了环保思想。长信宫灯的宫女右臂实际上是烟道,它与宫女的身体连通,双膝跪地的宫女下部底层设水盘,这样,灯烟通过宫女右臂、身体、进入底层水盘,经过滤以后,去掉灯烟中的尘埃和异味,排出的是比较干净的烟,从而减轻了灯烟对室内环境的污染,避免房屋墙壁,室内器物被熏黑。这可以说是一项防治灯具污染环境的巧妙发明。长信宫灯被写入中学历史教科书。
与长信宫灯类似的汉代灯具,在考古工作中陆续有所发现。像1980年5月,在江苏省甘泉乡出土了东汉错银饰铜牛灯。该灯通高46.2厘米,灯盏承接在牛背中的圆形座基上,牛头顶部有烟筒直上而后弯曲与灯罩相接,牛腹中空可储水滤烟尘。1985年,在山西省平朔县出土了西汉雁鱼铜灯。该灯通高53厘米,灯烟可以通过鱼和雁颈引入雁腹,雁腹中空可储水滤烟尘。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西汉牛形灯、现藏于陕西省博物馆的汉三足灯和出土于广西合浦望牛岭的凤形铜灯,都具有储水滤烟尘的功能。
这类富有环保意识的灯具在考古工作中连接不断地被发现,而且分布的地域由北到南,由东到西,十分广阔,这表明:利用清水净化灯烟尘埃的科学思想在西汉时期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非常盛行,已经成为当时的一种风尚。灯具虽小,但它体现出来的环保意识是很珍贵的。
储水滤烟灯具,是中国古代一项非常杰出的科技发明。
汉代墓室壁画的思想背景与壁画内容的论文
摘 要:墓室壁画作为特定功能的艺术形式是汉代美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内容,其在文化研究、历史研究和艺术研究三个领域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与之相应的观念系统的形成,主要受到了先秦两汉灵念、道家思想、神仙信仰、阴阳五行与天人相应等思想的影响。它们决定了汉代墓室壁画的构成形式和表现内容
关键词:汉代墓室壁画 儒家孝道观念 灵魂意识 汉代墓室壁画的布局方式
一、引言
汉墓壁画之所以盛行,主要是统治者提倡孝道和厚葬,产生“事死如事生”的思想。特别是东汉时期实行察举孝廉制度,是人们踏上宦途的必经之路。因此,厚葬之风越演越烈。很多人竭家所有,为父母或自己修建坟墓,在模拟生人居住的地下墓室壁面上,大量绘制表现生前权势、威仪和财富的生活及历史神异形象,以期获得“孝”的声誉,有利于仕宦之途,这就是汉墓壁画盛行的社会根源所在。作为有特定功能的墓葬艺术,汉墓壁画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中国早期各种思想和信仰的影响。汉代的艺术家和画工们在专统墓葬艺术的基础上,对盛行于当时的有关思想和信仰进行要的整理和综合,创造了出一套蕴涵着深刻而系统的反映当时丧葬观念的艺术表现体系。其观念系统的形成,主要受到了先秦两汉灵念、道家思想、神仙信仰、阴阳五行与天人相应等思想的影响,一些思想和信仰最终构成了汉墓壁画观念体系的骨干与核心。
二、汉墓壁画特点
“灵魂不死”是古代民族的共同信仰,认为人死后灵魂依然活着。从山顶洞人陪葬中的装饰品到濮阳西水坡墓葬中的蚌塑龙虎都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灵魂意识。商周频繁而隆重的祭祀和墓葬中大量的陪葬也是一种灵魂不朽观念的反映。其实就是人类否定死亡、追求生命永恒的一种信念,这种观念深深地扎根于人类本能的情感之中。基于当时灵魂观念中死后魂、魄分野的意识,汉代墓室壁画在整体构思和图像的选择和配置上通常按照墓室本身的空间架构,把壁画分上、下两大部分来安排。上部(主要是墓室顶部、隔梁上部,间或也有四壁上端)一般绘日月天象,下部(主要是墓室四壁)一般绘地下阴宅,两部分共同构成一个宇宙自然景观。受以上思想观念的影响汉代的`墓室壁画在不同时期形成了几个固定且有相当内涵的绘画体系。
(一)宇宙天象与祥瑞灵兽组成的天堂仙界景致
这些题材内容虽然贯穿汉墓壁画的始终,但其主要兴盛于西汉后期至东汉前期。图像大多分布在墓室顶部或四壁上端,主要有:一、日月,日中配以金乌,月中则有玉兔、蟾赊或桂树;二、星宿,或描绘零散的星辰,或描绘北斗之类的星宿,或描绘二十八宿,有些星宿还用人物或动物表示;三、翡蔚的彩云;四、人首蛇躯的伏羲和女蜗,两神或分别紧贴日、月,或分别双手擎日、举月;五、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早期壁画墓中北方神则是蛇或鱼妇;六、句芒、祝融、玄冥、后土五方之佐;七、西王母及其天庭仙灵瑞兽,这组图像通常包括头戴华胜的西王母、捣药的玉兔、舞蹈的蟾赊、奔跑的九尾狐和三足乌;八、或乘龙、或御虎、或驾麟、或跨鱼、或骑鹤、或戏马、或飞升的羽人;九、昆仑仙山;十、升仙的墓主之魂;十一、虎头蛇身、鸟头蛇身、龙首人躯、龙首虎躯、鱼身鸟、应龙、翼虎、仙鹤、天鹅、天马、天鹿、白象、蜚廉、雨师、凤凰等天界神怪灵异以及灵芝、瑞草、莲花等。东汉晚期一些壁画墓中则把各种灵瑞从天堂仙界中剥离出来,集中展现了一些具有特定意义的祥瑞形象,其图像所蕴含的天人感应思想相当明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内蒙古合林格尔汉墓的墓室壁画中还出现了“仙人白象”的佛教题材绘画内容。
(二)镇墓辟邪的各种神怪灵异物
这类题材内容在汉墓壁画中也一直持续不断,但前后有所变化。西汉后期到东汉前期担当镇守墓室、保护墓主安全的守护者均取自传说中一些形象狞厉凶狠的神灵。专司此职的神灵有方相氏、疆良等。另外,一些天堂仙界的神灵或方位神往往也兼有镇墓辟邪的功能,如方位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门吏、门奴形象虽于新莽时期就已出现,但尚不普及。东汉后期至汉魏之际,此前流行的镇墓辟邪神灵依然存在,并且还出现了诸如虎头、重明等一些新形象。但总体来看,以狞厉怪异的神灵来作为墓主护佑还是比较普遍。
(三)墓主生平重要功绩和与之相关的庄园生活场景
这些题材内容萌发于新莽时期,盛行于东汉后期至汉魏之际。图像有:一、墓主人像,画面通常以墓主坐帐为中心,情节多为墓主宴饮或观赏乐舞百戏。常见场景有猜拳行令、博局对弈、击鼓弹奏、舞蹈杂耍等。二、表现墓主仕宦经历的车马出行队列,场面宏大的出行队列一般由主车、从车、导骑、护骑、步卒等组成。三、表现墓主人迎宾受礼的场面。四、墓主周围的侍从、属吏。五、作为墓主家居卜生活一部分的厄厨劳作,多表现为炊食、杀鸡、宰羊、春米等情节。六、墓主任官的治所,包括城市、衙府、军舍、武库等。七、墓主人的庄园坞壁、宅邸庭院以及生产劳动场面,有屋宇田舍、山川河流、鸟兽畜禽、农耕收获、放牧狩猎等图像。
三、结语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到汉代墓室壁画极大地拓展和丰了自战国以来墓葬绘画的表现领域。其图像涉和当时的思想、信仰、科学、宗教、神话、军事、政治、礼仪、典章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联系紧密。从中比较直观的反映出汉代社会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用极其大气优美的笔触再现了那一段历史。堪称一部用绘画编写的汉代历史巨著。
解读老子《道德经》中生态环保思想
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是当今世人最关心的'一个问题,老子在<道德经>中所阐述的道法自然、和谐以及无为等思想,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圆融无闻、共生共荣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这些思想对于增强今天人们的环保意识,拯救自然环境免遭人为破坏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人与大自然只有和谐相处,才能追求双赢、多赢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 者:邓敏 DENG Min 作者单位: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云南,昭通,657000 刊 名: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AOTO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9(6) 分类号:B223.15 关键词:《道德经》 生态环保 思想孔子思想中的和而不同论文
《论语》中有很多讨论君子与小人的章节,从其性格、为人、处事等多方面作比较,凸现出君子与小人的本质不同。“和而不同”便是其中的一项。孔子及弟子们重视君子与小人的不同,一方面是希望自己做君子,不做小人;另一方面是希望与君子交。“和而不同”,在儒家看来是区分君子与小人本质的标准之一。简单的说“和而不同”就是要承认“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从而在本质上达到相近或相似。
“和”与“同”的区别,最早不是孔子提出来的。《国语》和《左传》中记载了史伯与晏子对“和”与“同”的看法,史伯的话很典型。他说:“以他平他谓之和。”(《国语?郑语》)“他”有“不同”的意思,在不同中找相同相近的事物或道理,也就是找“和”的过程。史伯进一步阐述了五行变化与具体事物的变化,提出五行变化与具体事物变化不同,虽然五行变化相同,但形成具体事物有可能不同,反之,具体事物表象相同,五行变化不一定相同。史伯和晏子从自然物与五行上来讲“和”与“同”,孔子把它引申到“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当中。何晏《论语集解》说:“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则同,然各争利,安得而和?”这样便把“和”与“同”彻底地归于人的不同上来,君子的看法相同,但他们所做的不一定都一样,如在教化上,有些人认为要出仕做官,有些人认为要教书育人等等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是为了教化。小人看似相同,那是为了利益,如果同伴中损伤了他们的利益,很容易生成内讧,如鸟兽散。宋儒十分注重义利之辩,一般地认为义和利是水火不容的。在北宋文人党争和南宋党锢之患中经常为文人所用。宋儒结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用“义”和“利”解释了“和而不同”,认为君子的“和”是“义”的结果,小人的“同”是“利”的驱使。这种解释一直影响到清末,刘宝楠《论语正义》说:“和因义起,同由利生。”
以前,我也解释过“和而不同”,是从儒家的辩证法上来讲的,认为儒家尤其是理学家在动静问题上,是主静的,从而导致在处理矛盾时,以“统一”为第一位,而不是“对立”为第一位。“和而不同”正是体现了这种辩证关系。“和”就是要求在纷乱当中寻求到共同的、统一的属性。这样的理解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不是孔子原来的意思。孔子讲“和而不同”重在揭示君子与小人对事物的看法不同。君子在内心求取相同的内容,而小人求的`是表象的相同,这也就是君子与小人追求的理想不同,处事的态度不同。在我看来,君子首先要“立乎大者”,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如果坚持了自己的理想,信念永不到,也便是“和”;至于如何来实现,便不必只守一条道,需要开辟新途径,探索如何能事半功倍。宋儒提出的“义利之辩”很有启发性。儒学中的“义”是起指导、节制、贯串作用的,任何一德,必须服从义的指导,接受义的节制,为义所贯串,而后始能长保其价值,不至转成恶德。孔子思想中的“仁”与“礼”的具体表现就是“德”,分门别类的德有好多中,义便是在其中起连接作用的。
“和而不同”也可以这样理解,“和”是抽象的,“同”是具体的。从史伯到宋儒清儒都在不同程度地讲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讲,学习儒学,有时也学习史学、道家思想、佛学等,都是要找“和”,这样找,一方面就是读书明理,另一方面就是在实际中体会玩味,不断改造自己看法。从尽信书到无书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创新,把所得知识容入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去的过程,把这些知识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些知识便不再是书上的了,而是自己的,也便无书了。书本只能提供抽象的知识,如史书,其中的人与事不可能完全重演,需要自己从中得到认识,这种认识也是抽象的。“求同存异”和“和而不同”是有区别的。“求同存异”是要找其中相同相近的部分,可以是道理深处的,也可以是事物表象的,达到一定的共识;“和而不同”主要是找其中道理深处的相同相近的部分,不在乎实现途径的不同。与人交往既要“求同存异”,又要“和而不同”,需要认识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也需要认识到别人本质上与自己的共同点,无论是道理上,还是在处事途径上可以找到其共同处,促进互相发展。
总而言之,无论是什么样的道理,都需要去体悟,使之成为自己的认识,“和而不同”也不例外!
公路工程施工中环保工作探讨论文
【摘要】文章介绍了公路施工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公路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管理措施和工作措施。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环保
公路工程一般来说建设周期长、工程量大,其改变了原有地形、地貌,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破坏地表,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污染水源;施工期间,施工机械噪声影响周围居民生活;建筑材料存放、运输易造成空气污染等。本文对公路工程施工中环境保护工作做出有益探讨。
一、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公路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主要产生以下负面影响:
1.破坏地表,造成水土流失。公路施工中必然开挖地面,破坏地表和地表植被,使地面裸露,最易引起水土流失。如不及时加以防治,泥土易被冲走,造成沟渠中泥沙沉积,从而水源也受到污染。
2.空气污染。堆放石灰或砂石料场、沥青或水泥混凝土料拌和厂会产生大量灰尘;建筑材料在运输过程中若防护不当也易产生灰尘或粉尘。此外,在干燥季节,路基施工过程中泥土、石灰或粉煤灰因干燥会产生扬尘。这些都会造成空气污染。
3.水污染。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水污染,如冲洗建筑材料、清洗施工机械、施工油料和燃料存放不当、有害物质的不当处理等;还有生活用水造成的水污染。
4.噪声污染。主要是施工区域靠近居民区时,施工机械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对居民生活产生的影响;还有公路工程加工场所产生的噪声等。
二、施工中环保管理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保控制应引起高度重视,严格管理。在施工阶段,建设单位要组织开展环境监测工作,与监理工程师配合,根据环境保护设计的要求,指导、监督施工单位的施工活动,确保施工计划与进度、环保投资使用、环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防止施工活动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1.建立环保监督机构。建设单位应主动与环保行政职能部门相配合,成立环境保护管理办公室,负责对施工单位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对于不利于环保的措施和操作程序提出意见,并监督进行整改。
2.进行施工期间的环保监测。施工期间,由环保行政职能部门对施工过程中的毁林占地、水土流失、噪音污染、大气污染、水质污染、景观破坏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对于出现超标或不利于环保的严重行为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整改,采取补救措施,严重者应追究法律责任。
3.发挥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作用。监理工程师在环保管理中的作用很重要,不仅要抓好合同、进度、质量和建设资金使用的管理,还要负责对施工单位的环保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工程设计中不利于环保的各种工程隐患;检查环保工程设计是否得以实施、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检查环保工程资金的使用是否落到实处;配合环保职能部门做好施工期间的环保检测和监督工作。此外,对于施工单位存在的造成环境严重破坏和污染的施工活动,监理工程师必须依据相关环保法规、政策规定加以严格控制,并责成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三、施工中环保工作措施
(一)减少水土流失措施
1.根据实际填挖土质,合理设置边坡的坡度;合理设置土石方填挖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系统,及时疏导雨水,以减少雨水对挖填土坡坡面的冲蚀;填方坡面应及时夯实并进行边坡绿化,合理确定借土弃土位置,合理开采砂石料场,注意料场弃土弃渣分离处理。
2.在选择土石方堆放位置时,多余的土方尽量就地用来整理坡面,当不得不外运时,应该运至无自然保护价值的规定场所,弃土不得破坏或掩埋地表植物,弃土场应进行绿化设计,以便及早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当弃土堆高度较高时还应进行护面设计并应设挡土构造物以免将来发生坍塌。
(二)防止空气污染措施
1.施工现场垃圾要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扬尘,严禁随意抛洒而造成扬尘。临时施工道路面层可采用礁渣、细石沥青或混凝土以减少道路扬尘,同时要随时修复因施工而损坏的路面,防止浮尘产生。
2.在施工现场,水泥等粉细散装材料,因尽量采取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应严密遮盖,卸运时需采取措施以减少扬尘;现场搅拌设备,必须设封闭式围挡及安装喷雾除尘装置。
3.运输车辆不得超量运载,运输工程土方、建筑渣土或其他散装材料不得超过车斗上沿,运输车辆驶出施工现场前应将车斗和车轮冲洗干净,防止带泥土的运输车辆驶出现场并遗撒渣土在路途中。
此外,施工现场要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洒水设备,设专人负责现场洒水降尘和及时清理浮土。
(三)防止水污染措施
1.凡需进行混凝土、砂浆等搅拌作业的现场,必须设置沉淀池。排放的.废水排入沉淀池内经两次沉淀后,方可排入沟渠或污水排放管道,也可回收用于洒水降尘;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水河流和污水管道。
2.路基清除淤泥表土时,应回收到路上处理或运到指定地点堆弃;弃石弃土应运到合理地点,不得任意堆放,更不能淤塞河道;对桥梁围堰施工,应注意围堰土在施工结束后的清除工作,避免阻塞河道进行(下转第72页)
3.施工现场临时食堂排放污水时,要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产生的污水经下水管道排放要经过隔油池,平时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4.施工现场要设置专用的油漆和油料库,油库地面和墙面要做好防渗漏的特殊处理,使用和保管要专人负责,防止油料的跑、冒、滴、漏而水体。
(四)防止噪声污染措施
1.凡在居民区稠密的地方进行施工作业时,必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建立施工不扰民措施,若遇到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时,因按规定办理有关夜间施工许可证明。
2.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产品加工和制作作业应放在工厂、车间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
3.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特别是杜绝人为敲打、叫喊等造成的噪声,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
四、结语
公路工程必然要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而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公路施工中加强环保工作势在必行。公路施工环保工作要从源头抓起,首先要有环保观念,在公路设计阶段就应重视环保措施,并在公路工程开工前,就制定一套完整环保制度,为公路施工环保工作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在公路施工中更要切实执行环保措施和制度,将环保落到实处,将公路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张京,等.最新路桥工程建设实用手册项目管理分册[M].北京:长征出版社,.
[2]韦立林.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保管理和措施[J].中南公路工程,.
【作者简介】黄雷雷(1978―),男,浙江金华人,江西省公路工程监理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监理;曹文斌(1982―),男,江苏镇江人,江西省都昌县公路分局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监理;段小恋(1983―),女,江西吉安人,供职于江西省公路工程监理公司,研究方向:工程监理。
生活中的节能环保论文
【摘 要】随着全球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人类的共同选择。低碳经济不仅仅是政府、企业的事,也是每一个人的事。不断提高公民的节能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意识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能源利用效率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状况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第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而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甲烷、二氧化氮等温室气体造成全球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一个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议题。全球变暖对地球的负面影响严重: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升高;旱涝灾害频发;疾病流行。这些都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是形势所迫,更是大势所趋。低碳经济不仅涉及到地区、政府和企业的产业选择问题,也涉及到社会公众平时的行为习惯问题。因此,提高公民的节能环保意识,使之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低碳生活,将对低碳经济的推行有着重要意义。
一、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
1、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形成背景
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的概念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而低碳经济的基本思想,则应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的《京都协议书》。在此之后,这个提法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等国开始大力推进以高效能、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最终界定“低碳经济”是发布的《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研究》,将 “低碳经济”界定为 “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
所谓“低碳经济”,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的新经济模式,是指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的又一次经济革命浪潮。
2、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的依托
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有关专家指出,低碳经济主要为两种:一种低碳生产,一种低碳消费。这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倾向和碳偏好,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减缓碳足迹,实现低碳生存。可以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由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过渡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旨在修复地球生态圈碳失衡的人类自救行为。由此可见,低碳经济仅有先进技术的支撑是不够的,必须依托于低碳生活,才能够真正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当代环境资源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类日常活动的“正当”结果,这已经基本成为了人类的共识。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乃至与气候变化有关,对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说,每个人生活习惯中浪费能源和碳排放的数量看似微小,一旦以众多人口乘数计算,就是巨大的`数量。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依托于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把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尽量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
二、倡导低碳生活,提高公民节能环保意识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类满足自身极大物欲的同时,也给自身未来的发展埋下了诸多隐患,在某种程度上,这些问题都归结于人们对发展的片面理解,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忍而解,而忽视了保护环境。
发展低碳经济模式、节能减排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途径。节能减排不仅仅是企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对环境污染所带来的问题。社会的主体是人,节能减排的主体也必须是人,节能减排必须从每一个来抓起。但是,当前社会公众对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重要性的认识仍普遍不足,对能源环境问题的忧患意识薄弱,公民节能习惯还未养成。因此,必须通过广泛地宣传教育来培养公民的节能环保意识,培养其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自觉实践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因此,我们应当利用电视、报纸、影像等各种媒介,宣传普及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的知识,把公民节能意识教育作为公民意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其摆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三、节约能源、低碳生活刻不容缓,而且潜力巨大
倡导绿色简约的低碳生活方式来推进低碳经济。要实现宏大的节能降耗战略,或许要取决于很多细微之处。人们应看到,这“细微之处”不只是制造业、建筑业中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也包括日常生活习惯中许多节能细节。可见,公众生活方式是否健康、环保对于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多么重要。
因此,要做到节能减排,就要从小事做起,人人动起手来,创建美好的家园。我们可以采取如下几点可行的建议:
1、节约电能。注意随手关灯,使用高效节能灯泡。据美国的能源部门估计,使用高效节能灯泡代替传统电灯泡,就能避免四亿吨CO2被释放。除了电灯,使用其它电器也要注意,尽量选择低耗节能产品,不用电器时要切断或关掉电源,冰箱则让它处于无霜状态。夏季天气不算十分炎热时,最好用扇子或电风扇代替空调。
2、节约水资源。许多废水都可以循环使用。洗脸、洗手、洗菜、洗澡、洗衣服的水都可以收集起来擦地板、冲厕所、浇花等。淘米水则是很好的去污剂,可以留下来洗碗筷。沾了油的锅和盘子要先用用过的餐巾纸擦干净,洗起来节水又方便,还可以少用洗洁精,减少水污染。
3、节约用纸。纸张的循环再利用,可以大大减少从垃圾填埋地释放出来的沼气,还能减少树木砍伐。据统计,回收一吨废纸能产生800kg的再生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资源,就是保护环境。
摘要:阐述了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公路建设并结合生态理念建设生态公路,研究了公路工程设计中环保理念的应用,包括整体设计思路,环保理念与路线设计,环保理念与绿化设计,环保理念与大气环境保护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公路工程;环保理念;设计
近几年,公路建设质量成了国民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当前交通网络正不断完善,给区域经济带来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更加便捷方式。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公路建设企业要重视工程周边的建设环境。项目在设计阶段,要以工程环保理念为中心,在建设生态公路的同时,拟定一套合理有效的环境保护体系。
1、环保理念与环保公路工程设计
1.1环保理念融入公路建设。环保理念已成为建设环境的主要核心,施工单位应当遵守环境理念标准进行施工,保证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从而保护周边环境。然而,在公路建设施工中仍然出现了很多问题,导致环境遭到破坏,同时使公路建设工程施工遭到阻碍。为此企业各部门要注重环保理念给公路建设带来的利益,在施工期间,可以组织专题培训班,按期给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使员工自觉遵守环保理念中各项内容,从而提高施工环境,注重公路生态化。为了环境保护的持续发展,施工可以开展一个保护公路环境讲座,拟定环境保护相关条例,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避免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在环境保护中,采取相关的有效措施,制定有利于环保的施工方案,把对环境的破坏降至最低。此外,企业应当重视人们对生态公路提出的意见,并适当运用到施工过程中,从而提高人们对施工企业的认可以及信任度。1.2结合生态理念建设生态公路。人们的观点不单只集中在环境污染的问题上,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为了减少公路建设施工给周边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现象,生态公路的理念在前期施工,施工过程以及施工后期都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企业员工应时刻跟进项目进展,积极监督施工过程中可能暴露出的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来减少施工过程可能给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
2、公路工程设计中环保理念的应用
公路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进行实地勘察,深入了解项目所在地的水文、地质结构、岩土分布及周围环保等,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施工设计方案。
2.1整体设计思路。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工人必须高度重视环保理念,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同时保证各个施工环节的安全,不断完善设计环保理念。其次,施工过程中需积极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促使公路工程设计和环境保护有效结合。施工各部门要自觉遵守并坚持环境保护发展理念,从而做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减少工程施工出现的浪费资源现象。
2.2环保理念与路线设计。在项目设计阶段,需着重重视路线设计,针对路线进行详细解析,这样可以避免工程路线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其次,促使工程施工环境和设计方案有效相融,把工程施工给自然环境带来影响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使资源得到循环利用,不能一味地要求高标准工程施工效果,应当更加注重自然环境保护。在路段施工基础上可以选择部分原先宽阔的道路进行整改。设计人员在设计地形时,应当先对周边地区的环境进行深入勘探,对地形需要整改的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合理运用技术指标。工程设计过程中可以适当考虑减少施工资金的投入,例如对部分有利于道路施工的地区,可以往高标准方面设定设计指标,地质稍差的地段可以适当减少设计时速。在公路扩建时,对部分特殊地形可以在原先的公路上进行加宽扩建,对公路曲线的路段采用复合形施工,可以提高道路的流畅性。针对公路施工整体设计,为了能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在对一些长坡工程的设计上,在能保证工程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减少工程设计,尽量选择一些顺应的地形进行整改,能保证土方填挖的稳定施工,又能使弃方问题得到缓解,施工方要高度重视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水土流失等的问题,把施工对环境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2.3环保理念与绿化设计。绿化设计在环保理念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提高环境的视觉性和优化空气质量,可以促进公路提高安全及环保性。其次,施工各部门应当对公路周边沿线的环境进行考核并分析探讨,记录各个地段的自然环境情况,在上报上级领导,由上级领导联系当地林业局进行沟通交流并得到施工认可,绿化方案施工前,必须要了解绿化周边的生态环境,在选择绿化树种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在合适的地形种植合适的树木。另外,为了能使绿化设计和自然环境相结合,还要注重施工当地气候环境以及土壤环境,在进行筛选合适的绿化树种,促使公路的景观越来越优美化。合理的绿化设计能给当地的环境保护带来很大的作用,例如,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可以平衡公路周边的生态环境以及提高环境优美化。在驾驶员行车过程中,可以稳定驾驶员情绪,能有效缓解视觉疲劳,从而提高驾驶员行驶安全。
2.4环保理念与大气环境保护。虽然绿化设计能给公路带来环境保护,但公路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公路搅拌站在工作中制造出的烟尘以及锅炉的排污给公路环境带来整体污染危害,出现了CO、SO2等一些化学污染物。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环境质量标准,这些大气环境污染对公路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范围小,且减退速度快,可以得到很快治理,可以种一些花草,树木进行整改[4]。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需要投入大量的机械设备,机械设备在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粉尘、废水等,无形中增加了空气污染,这对周边的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污染。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尤其重视此类问题,在保证工程进度的同时还要做好环境的保护工作。如果施工现场有较为敏感的.环境点,则施工人员要将搅拌地点选择在安全区域,尽可能地远离环境敏感地点。此外,对于粉尘的建筑材料应该选择装罐的方式进行运输,避免粉尘对环境造成污染,实现保证施工质量和环境保护两不误的施工理念[5]。
3、结语
建立一个施工设计方案组,在往后的公路工程建设中,合理运用设计的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以环保、安全舒适为中心。推动合理有效的环保理念,确保施工环境得到改善、提高施工质量以及施工人员自身安全,促使公路工程建设得到更好发展,从而为交通建设赢取更大效益。
1、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环保问题
公路工程施工中环保问题的种类比较繁多,主要可以分为对地表的破坏、对河流以及地下水道的破坏、对空气的污染、噪声污染等几种情况。
1.1地表破坏
公路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地面进行挖掘,这不仅对地表产生了破坏,改变了地表原貌,同时对地表植被也造成一定损坏,甚至破坏周围生态平衡,从而使地面暴露出来,造成水土流失。水土流水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地治理与解决,就很可能造成泥沙淤积,进一步污染水源。
1.2水污染
公路施工过程中,除了水土流失造成的水污染,还有材料堆积、工程燃料、废料等排放造成的水污染。
1.3空气污染
公路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沥青、石灰、水泥等材料,材料在运输、搅拌、堆放的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首先,在运输过程中材料会产生粉尘,对空气造成污染;其次,在路边堆放过多材料,会产生粉尘;此外,搅拌过程中也会产生粉尘等。如果不采取一定措施进行保护,会造成扬尘等污染问题。
1.4噪声污染
施工过程中,大型工具与机械的声音会对周围居民正常生活产生影响,形成噪声污染。施工中的基料搅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污染。
2、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环保管理措施
2.1公路工程施工前期的环保措施
在施工方案设计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环保措施与方案。首先应该增加工程设计人员的环保意识,正确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然后对周围环境进行合理调查,收集环境情况资料,对施工环境进行科学的评估,切实做好环保工作。
2.1.1合理规划施工范围,珍惜环境
施工方案的策划不仅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也应该对自然环境、社会价值、交通功能等进行合理理解,综合考虑公路施工情况,合理的进行规划,促进环保管理。
⑴对现有的资源,例如空气、土地、水体等珍惜其价值,合理的设计、开发新的施工用地,保护现有的土地。
⑵施工线路尽可能与城市规划相协调,最大限度促进周围环境的改变与更新。在利于城市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规划项目。在方便交通运输的基础上,合理地保持施工距离。
⑶尽量不在敏感区域进行施工。例如,学校、自然保护区、军事基地、医院等地尽量不要进行施工。
2.1.2依据实际地理情况进行合理设计
⑴平面线形: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采用低技术指标,使路线顺应地形,采用不同类型的曲线效果会更好。⑵纵面线形:合理设置纵坡和竖线使其顺应地形渐变、顺滑的纵坡线,防止出现大填大挖的情况。深挖的路段要考虑隧道这一方面,以保护森林植被及水土资源。
2.1.3重视水土资源,避免水土流失
⑴设计时保持填挖平衡,减少土石方量和借土量。
⑵根据地质设计好边坡防护,采用种植花草树木绿化护坡的方式。
⑶合理设计沿线排水。
⑷规范弃土,尽量在荒地和低产地取土,对取土坑要合理的利用,避免占用田地。
2.1.4注意保持自然水网体系及灌溉系统
⑴桥涵设计要避免河流水文、水流特征。
⑵避免堵塞或破坏大型河沟。
⑶对破坏的小型排灌系统加以调整恢复其作用,合理设计小桥涵的位置,优化排管体系。
⑷精心设计自身排水系统,为防止路面排水冲击农田水利增加必要的设施。
2.1.5设计好道路沿线景观
⑴公路选线要与地形地貌相呼应,减少土石方量,避免破坏当地自然景观。
⑵对路线空间造型要加以重视,其中包括平面线形、纵面线形、平纵组合线形及其它景观因素。
⑶设计沿线绿化工作时尽量将原有植被进行填充修补,再加上种草植树的护坡方法。
2.2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环保措施
组织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对环保知识和法律法规进行学习与培训,增加所有人员的环保意识。公路工程施工前期准备的时候,对施工所需要的材料以及相关数据进行详细的调查,并且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施工过程中增加管理力度与监测力度。
2.2.1减少水土的流失
依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边坡坡度;对土石方施工中的排水系统进行合理设置,便于对雨水进行及时疏导,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对坡面造成的冲蚀;对坡面应该进行合理绿化,减少出现坡面被破坏的问题;对弃土借土的位置进行合理设置,对弃土的分离处理进行密切注意。
2.2.2降低噪音污染
禁止大型机械设备以及噪声比较大的设备进入施工场地,对施工设备进行及时维护与保养;对施工计划进行合理安排,尽量降低施工给周围居民带来的干扰。
2.2.3防治大气污染
在对施工材料进行选择时,应该采取一定遮挡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扬尘。运输过程中,避免材料散落造成污染。选用封闭性能比较好的运输设备对材料进行运输,施工过程中,在施工现场进行洒水,以便于减少扬尘问题。
2.2.4防止水污染
对施工过程中的污水处理力度进行加强,禁止把污水直接流入河流中;把弃土弃石等放置到合理的位置,不可进行随便堆放。
3、公路工程施工中环保管理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公路施工过程需要各个部门进行协调配合,对整个施工过程中都必须进行严格的监控与管理,以便于更好的保护环境,所有施工人员都应该具备环保意识。建设单位应该大力开展环保监测工作;建设施工管理工程师应该协调、配合部门工作,严格做好环保管理工作;施工单位应该规范的、科学的开展环保监督管理工作。通过所有部门的协调配合,最大限度的保障施工周围环境符合国家标准。
3.1建立环保监督机制
在建设施工单位各部门的配合下,建立相关的环保监督机构,并且在环保监督机构的管理下,开展一系列环保施工工作,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环保工作进行管理与改进,对施工现场的环保质量进行监督与管理。
3.2完善科学监督制度
实际施工过程中,环保管理机构应该对施工现场周围的土质、水质、植被景观、空气质量等进行相关检测,一旦发现有害物质超标的问题,及时向管理部门报告,通过各部门统一协调工作,努力在最短时间内进行补救,对于施工人员进行相关检查,一旦发现违规操作,给予一定的处罚。3.3发挥监理工程师的管理工作在整个环保管理监控过程中,监理工程师起到了很大作用,监督过程应该包括施工质量、合同签订、监督施工进度等各方面的内容,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保隐患进行排查,并且对周围住户与施工带来的不便进行协调,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合理的沟通与管理。
4、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施工过程中出现一定的污染与破坏是必不可免的,虽然不能完全杜绝这些污染破坏问题,但是可以把污染降到最低,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将会形成更严重的污染问题。因此,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环保管理就变得尤为重要,环保管理工作应该始终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只有这样才可以把环保管理工作落实到实际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减少环境问题的出现。
1、大气污染
公路修建过程中材料的运输和装卸,各种混合料的搅拌,开挖土方、运输土方等过程中造成的扬沙粉尘现象,都是公路工程给大气带来的污染。除此之外,大型施工机械在作业过程中排放的碳氧化合物以及沥青搅拌站产生的大量烟尘等有害气体也会给空气带来严重的负担。其中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在内的有害气体都是大气的污染和控制质量的恶化的罪魁祸首。对附近居民身体健康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因此应该得到全面的重视,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应该着重解决一下问题:
1.1沥青以一些含有化学污染成分的材料应该采取厂区搅拌,把搅拌地点设置在规模较大,除尘能力较好的专业厂区内进行,降低排放量的同时,对于不可避免的排放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净化。
1.2搅拌站的设置地点应远离居民区,要选址在下风口出,在一定范围内不能有村庄或者人口密集的单位。搅拌站要做好封闭工作,在设备上加装二级除尘装置。
1.3对施工道路应该做好防尘措施,及时洒水进行压尘,尤其是搅拌站和出入口道理的保养措施。场内堆放的石灰粉尘类的物料保管要压实、加盖篷布等,防止扬尘。
2、噪音污染
道路的建设过程中,很多情况下会借助大型机械配合施工,这其中产生的噪音污染将会极大程度上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生产以及工作,在夯实或者大壮过程中,大型机器的噪音污染一直被人们所诟病。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在施工路段的选址上要远离居民区,夜间禁止大型机械的施工运作。搅拌站或者预制场地要远离学校、医院或者养老院等敏感地区,尽量减少对他人生产生活的影响。还有就是工程尽量以挖掘为主,避免不必要的爆破,如果必须采取爆破,应该少药多点代替大量的爆破,降低噪音和振动的产生。除此之外还应该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对机械进行适当的保养,注意机械的润滑等性能,保持机械始终处于最低声级。在人员安排方面采用轮流制,减少接触高噪音时间。对于工作人员发放耳塞或者头盔,做好对于接近声源的人员的保护。
3、水源污染
在水污染方面,在公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和生产污水不加以控制和处理,排放不当就会导致地表水遭到严重的破坏,甚至会波及到地下水。如果涉及到桥梁的基础施工,基坑排水将会引起钻孔泥沙大量排入水中,造成水质的含泥量上升。水是生命之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就是保护好水资源。主要的措施如下:首先,对于沥青和油料还有化学物品不能堆放在水井或者湖泊河流的附近,防止由于雨水冲刷进入水体。对于生活用水也要严格进行控制,远离污染源。其次,要加强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水排放治理,运用好沉淀和过滤等手段措施,满足国家相关的排放标准之后,才能选择性进行排放,不得直接排入水体当中。再次,就是在混凝土的搅拌或者其他原料的兑取过程中,不得选用饮水源地保护区内的生活用水。最后,搅拌站或者搅拌场地的排放水,混凝土的养护用水等不得直接排放到地表水当中,在路基施工过程中,注意做好地下水的保护工作。
4、结束语
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以及施工手段的限制,若想从根本上杜绝公路工程对于环境的影响目前来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加强道路建设的环保教育和宣传工作就成为了目前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手段。在道路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除了要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之外,认真按照道路建设施工标准进行工作,还要在思想意识上加强对我们生产生活的环境保护意识,时刻不忘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把公路施工期间各种因素对于环境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使得道路的发展建设和环境保护能够得到协调的发展。除此之外,培养既了解公路管理,有懂得环境保护的全能型人才是当务之急的工作内容,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做好治理工作,为公路建设做出最大程度的贡献。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论文
对立统一的思想
在小学数学知识上中对立统一的思想几乎贯穿始终,从加与减、乘与除、曲与直等简单的数学基础,到无与有、单与多、无限与有限的高深数学思想,无不充斥这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以乘除法为例,数A除以数B得出商数C,而C乘以B就等于A,这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若引入倒数这一概念,数A除以数B就等于数A乘以数B的倒数,这就把对立乘与除统一起来。在这看似简单的乘除法教学上,就有着对立统一的思想体现,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时,我们教师都要细心注意,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融入到实际教学中来。
数学中联系与发展的思想应用
事物是普遍联系和不断发展变化的,以人类科学的发展过程为例,不难看出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尤其是对于数学学科,数学在知识结构上就是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在实际意义上就是对事物、数字、图形等特征的一种高度抽象概括,通过数学学科特有的逻辑性、系统性反映出客观事物的普遍规律和联系。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揭示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概念和定理的推导过程。通过这些介绍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过程,在脑海中初步形成数学知识结构。例如在讲解图形面积的时候,通过三角形的面积到四边形,再到梯形,发觉他们之间的联系就是三角形面积的加和。
矛盾存在的特性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矛盾的存在既有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其始终贯穿事物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领域和阶段,又有不同的矛盾表现。在小学数学上有很多问题都需要用这一思想来理解,否则容易出现思维死角和漏洞,在一些问题上理解出现错误。例如长方形和正方形,就是一种简单的包含的关系,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就是正方形,这就是简单的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会用到数学的概念、规律等,这些数学规律普遍适用于数学习题,但是在每种不同的习题上其解决办法、思路又各具特点。所以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融入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思想,往往可以另辟蹊径,实现习题巧解、多解,让思维得到更好的锻炼。
透过表面追寻本质的思想
我们通过感官直接得到的信息只是事物的表面,具有同类表象的一类事物他们具有的就是相同的本质。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解决问题时,要做到细心观察表面现象,不要被表象蒙蔽,以表象来作为寻求本质的向导。在小学数学中这一思想可以加深我们对教材的理解、分析。所以说在解决数学题时,运用透过表面追寻本质的思想会解决很多看似繁琐的问题,在生活上应用也会让我们在这个复杂的社会找出一条明路。
实践出真知思想
生活上无处不蕴含着数学知识,我们在教学中注意数学知识的实践教学,鼓励学生们通过实践来领悟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实践,自己进行主动分析、思考、总结,发现数学的奥秘,把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也充分体现了实践第一的重要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跳出思维圈子,用辩证的思维看待辩证思想
社会在飞速进步、思想也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和完善。我们在教授孩子辩证唯物主义的时候,也要教会他们用辩证的思维看待辩证思想,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让孩子们不要受到思想束缚,不要形成思维惯性,要有敢于怀疑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大量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我们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深入钻研教材,教好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要完成好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帮助学生尽早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为以后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打下基础。
★ 汉代儒学 说课稿
★ 灯具评语
★ 环保论文
★ 灯具店口号
★ 灯具安装合同
★ LG灯具广告词
★ 灯具购销合同范本
★ 灯具调研报告
★ 校园环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