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叶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工学论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晋江在职口口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彩叶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工学论文(共含1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晋江在职口口”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彩叶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工学论文

篇1:彩叶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工学论文

彩叶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工学论文

摘要介绍了彩叶植物的概念和分类,归纳说明了彩叶植物的应用原则、方式和前景,以为彩叶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彩叶植物;园林绿化;应用

彩叶植物能季节性地呈现出鲜艳的色彩,并具有成景快、栽培容易、观赏期长等特点,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运用彩叶植物丰富景观色相、提高景观质量,是园林工作者共同探索的课题。

1彩叶植物的概念

彩叶植物主要是指以植物色彩器官(非绿色)作为观赏特性的植物,通常包括观叶、观花、观果等几种,主要是以观叶植物为主。许多彩叶植物因叶色绚丽而倍受人们欢迎,成为目前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美化的新宠。

2彩叶植物的分类

从狭义上说,彩叶植物不包括秋色叶植物,其应在春、夏、秋三季均呈现彩色,一些彩叶植物甚至终年保持彩色;从广义上说,凡叶片可以季节性呈现非绿色的植物都可称作彩叶植物。彩叶植物或由于气候季节变化,或来自自然界的变异,或经人工育种、栽培选育而来。植物叶片色彩发生变化的原因很多,遗传、生理环境条件、栽培措施甚至病虫害都可能造成植物叶色的改变,但只有叶片非绿色的变化稳定而有规律,才是形成彩叶植物的必要条件。彩叶植物一般分为常色叶植物、春色叶植物和秋色叶植物3类。

2.1春色叶植物

春色叶植物是指春季新发生的嫩叶呈现显著不同叶色的植物,有些常绿树的新叶不限于春季发生,一般称为新叶有色类,也统称为春色叶植物。例如臭椿、五角枫、香樟、紫叶桃的春叶呈红色,黄连木的春叶呈紫红色,石楠的春叶呈淡红色等。

2.2秋色叶植物

凡在秋季叶子有显著变化的植物称为秋色叶植物。常见的秋色叶植物有:鸡爪槭、三角枫、鹅掌楸、元宝枫、银杏、黄栌、漆树、火炬树。在园林实践中,由于秋色期较长,秋色叶植物被各国人民所重视,例如,在我国北方每于深秋观赏黄栌红叶,而南方则以枫香、乌桕的红叶著称。

2.3常色叶植物

常色叶植物是指整个生长期内都呈现彩色叶色,不同于春色叶植物及秋色叶植物只是在生长期的某一段时间呈现彩色叶色。常见的常色叶植物有:红背桂、紫叶李、金边黄杨、洒金柏、紫叶桃、金叶接骨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金叶榆、红花木等。

3彩叶植物的应用原则及方式

3.1彩叶植物的应用原则

在园林植物的应用中,彩叶树种的叶色丰富,季相变化明显,充分利用其观赏特性,与其他常绿、落叶树种、花卉植物、草坪地被以及周边的环境有机结合,可形成绚丽的景色。在进行彩叶树种配置时,既要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又要考虑植物色彩的季节变化和美学原理[3]。

3.1.1生物学原则。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一定要符合彩叶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如紫叶小檗、金叶黄杨等要求全光照才能体现其色彩美,一旦处于半阴或全阴的环境中,叶片恢复绿色,失去彩叶效果;而一些室内观叶植物,如彩虹竹芋、孔雀竹芋等,只有在较弱的散射光下才呈现其斑斓的色彩,强光会使彩斑严重褪色;另一类彩叶植物,如金叶连翘、金叶莸等,叶色随光强的降低而起渐复绿,在设施栽培中,如果持续使用75%的遮荫网10~15 d,其金色的叶片就会转绿。还有一些彩叶植物的叶色随光强的增加而趋暗,如紫叶黄栌、紫叶榛等,早春色彩鲜艳,在夏季强光照射下,原有的鲜艳色彩明显变淡[1]。当前,我国有许多的彩叶植物从外国引进,在引进和应用时应注意了解其适生区域,做好驯化,避免盲目引种,或者引种时间太短就大量应用,以至于不能完全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从而造成经济和效果的双重损失。

3.1.2美学原则。彩叶植物色彩突出,在园林中的配置更要遵循植物色调搭配的美学原则,要取得彩叶植物在园林植物中色彩搭配的特殊效果,一般以对比色、邻补色、协调色的形式加以表现。对比色相配的景物能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给人醒目的美感;邻补色较为温和,给人以淡雅和谐的感觉;协调色一般以红、黄、蓝或橙、绿、紫二次色配合,均可获得良好的协调效果。只有不同色彩的彩叶植物与背景合理搭配,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才能充分发挥彩叶植物独有的色彩美,营造独特的园林景观[2]。

3.1.3因地制宜原则。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要求和功能,所以,应因地制宜选择种植彩色叶植物应因地制宜。如高速公路绿化时,要考虑司机长时间高速行驶,眼睛容易疲劳,在进行植物配植时,可每隔一定距离配植1株或1丛比较醒目的彩叶植物,表现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使司机随时能有景可观,保证行车安全;再如在设计庞大的立交桥附近的植物景观时,可以将彩叶植物修剪成圆形、直线形、拱形或波浪形等造型组成的大色块,方能与之在气魄上相协调;在建筑物前,为了与环境相适应,在大片草坪上可群植较小规格的彩叶植物或孤植较大规格的彩叶植物。

3.1.4善于遵循和利用彩叶植物色彩的季节变化的原则。在配置彩叶植物时应考虑树木花草的季相变化,使园林景观随四季的更替而变换。根据不同彩叶植物季节物候变化而产生的色、形、姿态等的变化,将不同花期、不同色相、不同形态的植物协调搭配,以延长观赏期。春季注重植物叶色与春花植物合理搭配,选择花大、色彩丰富、花期长的植物,如迎春、白玉兰、杜鹃花、海棠、桃花等;夏季则选择树形树冠较大的植物,如紫叶李、银杏、榕树等;秋季注重色彩与果实形态的搭配,选择色彩艳丽具有良好果实外形的.植物,如冬青、石楠、三角枫等。

3.1.5注重养护。彩叶植物同其他植物一样,应加强土、肥、水、整形修剪等管理以及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以确保植株正常生长,提高植株的适应性,保证植株原有的优良特征。同时,修剪既可体现树体的完美造型,又可以使有些植物形成二次花期,增强观赏性,如金叶莸、金边醉鱼草等[3]。

3.2彩叶植物在园林中常见的应用方式

一是孤植。彩叶植物颜色鲜艳、醒目,可以作为中心景观处理,能达到引导视线的作用,株形高大丰满及株形紧密的树种都可以孤植于庭院或草坪中。如在开阔的草坪中央种植1棵体型高大的香樟,在秋日,游客可以从多个位置和角度去观赏香樟绚丽的红叶,让香樟成为草坪的自然中心。二是丛植。丛植形式重视层次结构,注重色彩搭配、高低错落。如将亮色调的彩叶植物丛植于浅色的建筑物前,或将绿色的乔木作背景、彩叶植物作前景处理,既可以丰富园林景观,又可活跃园林气氛。但在运用不同彩叶树种之间以及彩叶树种与绿色树种的搭配过程中也要注意彼此之间的搭配。三是彩篱或模纹花坛种植。金叶黄杨、金边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等株丛紧密且耐修剪,是极为优良的篱垣材料,与绿色基础种植材料相互搭配可构成美丽的镶边、字符、图案等,特别是在绿色草坪背景下的基础种植,往往将彩叶植物衬托得更加美丽。其广泛应用在城市公共绿地、分车道、立交桥下、绿岛、小游园、厂矿企业、居住小区中。四是群植或片植。以彩叶植物为主要树种成群成片地种植,构成风景林。如银杏、枫香、黄栌、金叶刺槐、金钱松、紫叶矮樱、紫叶梓树均可成片种植成风景林,其美化效果优于单纯的绿色风景林。如北京的“香山红叶”主要栽种的是黄栌,金陵十景之一的“栖霞丹枫”主要栽种的是枫香,苏州太平山的“怪石、清泉、红枫”三绝中的红枫主要是指三角枫[4]。

4彩叶植物的发展前景

在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彩叶植物以其丰富构图、多变色彩、季相各异的特点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许多城市都加大了彩叶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如北京市在城市绿化建设中,以“绿色奥运”为主题,大力营建风景林,追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优美景观;上海市筛选一批适宜上海种植的彩叶植物以打造“彩色世博”。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对外开放比较早,气候温暖,适合多种观赏植物的栽培,常绿植物品种多,基本上可以做到四季常绿、四季有花;同时对彩叶植物有一定的需求,且比较稳定。而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用于园林绿化的植物品种相对较少,除针叶林以外几乎没有冬季常绿的阔叶植物,适合于此地的彩叶植物就更少。因此,彩叶植物在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在地区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预计在今后的10~内,彩叶植物将会有较广泛的应用,将会由大中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向农村大规模扩展,其结构将会从比较单一的乔木树种向乔、灌、草、藤全面发展。

5参考文献

[1] 刘维华,李梅.彩叶植物的观赏价值及应用前景探讨[J].四川林勘设计,(2):25-27.

[2] 蓝翠钰.浅谈彩叶植物在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信息,(5):56-57.

[3] 王令茹,徐春霞. 常见彩叶园林植物的分类及其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6):14,19.

[4] 周毅.浅析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农技服务,(5):650,670.

篇2:刍议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建筑论文

刍议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建筑论文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的提高,园林景观作为现代城市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对其进行科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人们在色彩上的追求不断提高,促进了我多现代化园林景观设计中对彩叶植物的应用。彩叶植物能够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视觉盛宴,符合建设生态型的园林景观的要求。同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针对彩叶植物的应用,应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保障植物的存活率,从而为我国现代化城市的园林景观提供优质的彩叶植物,美化城市环境。

关键词:彩叶植物;园林景观;设计

1 彩叶植物种类

关于彩叶植物的定义,从狭义上说,彩叶植物不包括秋色叶植物,它应在春夏秋三季均呈现彩色,一些彩叶植物甚至终年保持彩色。广义上说,凡在生长季节叶片可以较稳定呈现非绿色(排除生理、病虫害、栽培和环境条件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的植物都可称作彩叶植物。彩叶植物一般分为常色叶植物、春色叶植物和秋色叶植物三类。常色叶植物是指整个生长期内都呈现彩色叶色,而春色叶植物及秋色叶植物只是在生长期的某一段时间呈现彩色叶色。

2 彩叶植物的内涵及必要性

彩叶植物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上彩叶植物不包括秋色叶植物,在春秋两季甚至春夏秋三季均呈现彩色,尤其是夏季旺盛生长季节仍保持彩色不变。广义上是在生长季节可以较稳定呈现非绿色(排除栽培和环境条件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的植物都可称作彩叶植物,它们在生长季节或生长季节的某些阶段全部或部分叶片呈现非绿色。常见彩叶植物如下图。

彩叶植物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从人文环境来说,彩叶植物运用于园林景观当中,可以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可以满足人们视觉的享受,同时还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第二,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符合生态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美化环境,保护自然,同时保护人类自己。第三,在社会环境来说,社会环境的构成离不开建筑、道路和植物的应用。

3 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原则

3.1 遵循生态适应性。根据园林栽植的气候、地理、土壤等地理条件科学合理的进行彩叶植物的选择,保证植物最佳的生长状态。乔灌木搭配合理,相互协调,功能性与观赏性相结合,组成一个和谐有序的园林植物系统。

3.2 合理利用彩叶植物叶色的变化。配置彩叶植物需考虑植物的季相变化,努力营造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景观效果。根据不同彩叶植物不同季节呈现的色彩不同,将不同色相植物协调搭配,构建成色彩视觉盛宴。

3.3 遵守景观美学原理。色彩是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之一,彩叶树种则在园林配置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遵循着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在园林植物景观色彩设计中,通过色相对比,明暗对比,色调对比营造园林景观的缤纷效果。

4 彩叶植物的配置手法和方式

4.1 彩叶植物的配置手法。彩叶植物在园林中植物色彩配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设计时,要注意相互联系和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使设计的整体具有柔美、舒适的美感。色彩是组成园林艺术的基本要素之一。园林中的主要色彩是绿色,彩叶植物便更能吸引游人的注意。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常用对比和协调的手法来引人注目。

4.1.1 通过对比的手法配置出和谐美。红、黄、蓝为三原色,在园林景观色彩构图中,任何一原色同其他两原色混合成的间色,成为互补色,从而会产生明暗、冷热的对比色。对比色相配的景物能产生对比的艺术效果,给人强烈醒目的感觉。比如红色与绿色为互补色,黄色与紫色为互补色,蓝色与橙色为互补色。上海西郊公园大草坪上一株榉树和一株银杏相配植,秋季榉树叶色紫红,枝条细柔斜出,而银杏秋叶金黄,枝条粗壮斜上,二者对比鲜明。

4.1.2 通过协调的手法配置出和谐美。园林要素在组合时要注意搭配、呼应,体现调和,使游人获得平静、舒适的美感。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蓝、蓝与紫、紫与红,这些互补的`色系搭配在一起都可以让游人感到舒服。

园林植物的色彩丰富,不同的色彩搭配在一起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缤纷景观,也可以随季节的变化而达到各种美的艺术效果。这样对比和协调就是相互关联的,古今的园林景观中,都运用色彩的搭配营造出各种园林景点和意境,找出植物颜色的近似性和差异性,配置在一起才能产生协调感。

4.2 彩叶植物的配置方式。彩叶植物色彩丰富,其配置方式应以景观主题的需要而选择。合理种植彩叶植物,搭配绿色植物,充分发挥彩叶植物的色彩特点,必定收到很好的景观效果。

4.2.1 孤植。植物可供四面观赏,景观性能相对稳定,可作为中心景观处理。孤植树主要是作为局部空旷地段的主题或园林庇荫与构图艺术相结合的需要,如银杏、枫香等均可孤植。

4.2.2 列植。成行成带栽植树木,多应用与公路两旁。例如金叶榆、紫叶李均可列植与分车带中。

4.2.3 丛植。将同种类或相似的植物种植在一起。既能丰富景观色彩,又可以活跃园林气氛。再搭配周围环境的绿色,便能形成对比及烘托的关系。

4.2.4 篱植。由灌木或小乔木以近距离栽成单行或双行,紧密结构的种植形式,称为篱植。紫叶小檗、金叶女贞这些耐修剪的彩叶植物是彩色篱植的最佳材料。拼组成各种彩色图案美观实用,同事增加了园林造景的层次感。

5 彩叶植物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园林绿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彩叶植物以其构图丰富、色彩多变、季相各异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彩叶植物在园林绿化色彩的结构调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强彩叶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提升整个园林水平,成为最易打动人心的亮点,可见,色彩设计将是彩叶植物造景设计的核心。

充分利用植物优美的身躯为城市涂抹亮丽的彩妆,展示自然之美,形成艳丽的图案和不同的季相景观,弥补了城市淡花季节色彩单调的缺憾,以达到人与自然更大程度的和谐共存,用更多实用的彩叶植物来丰富园林植物的多样性,进而为城市的园林景观建设服务。而如何运用彩叶植物丰富景观色,这为彩叶植物的发展提供了极大契机,因此,彩叶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6 结语

我国近现代城市发展速度迅速,直接促进了园林业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其对于环境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传统单调的景观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现在绿化考虑的重点话题,科学合理的彩叶植物的配置与护养可以提高城市经济效益、美化城市景观、增加城市文化氛围、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从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慰娟.福建省彩叶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06).

[2] 郑善华.浅析彩叶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10).

[3] 佘明光.彩叶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价值初探[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9).

篇3: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论文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及审美标准的不断提升,传统的单一粗放化的园林景观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了。因此,如何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应用多种植物元素,营造出型式多样、层次丰富、造型精美的园林景观就成为了园林景观设计者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彩叶植物与传统的绿色植物相比,其色彩更加丰富,且在实现绿化的同时,兼具了美化、香化的功能。因此,将彩叶植物引入应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1彩叶植物的基本习性和生长环境

彩叶树种以其成景快、育苗期短、适应性强、栽植容易、观赏期长、观赏价值突出以及部分树种的观赏期远远长于观花树种的花期等特点,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以下就以几种常用彩叶树种为例,对其基本的习性和生长环境作简要介绍。

1.1金叶锦带

属忍冬科,锦带花属,落叶灌木。株高15—2m,叶对生,叶片金黄,花红色或粉色,花期5—8月。喜光,耐寒,适应性强。对土壤的要求不高,能耐瘠薄,但以深厚湿润而富腐殖质的土壤为宜,怕水涝。萌芽力、萌蘖性强,生长迅速。成活率都很高。种子细小而不易采集。栽培容易,病虫害少。常密植作花篱、丛植、孤植于庭院。

1.2鹅掌楸

属木兰科,鹅掌楸属落叶大乔木。高可达60米以上,胸径3米左右,树干通直光滑。叶大,形似马褂,故有马褂木之称。花大而美丽,秋季叶色金黄,似一个个黄马褂,是珍贵的行道树和庭园观赏树种,栽种后能很快成荫。

1.3红花槭

红花槭又名北方红枫、北美红枫、沼泽枫、加拿大红枫、红糖槭、美国改良红枫。属槭树科,槭属,落叶乔木,生长迅速,成年树高9—28m,冠幅12m,树干深褐色,材质坚硬,直径可达1.6m。叶对生,叶片3—5裂,手掌状,新生的叶子正面呈微红色,之后变成绿色,直至深绿色。叶背面是灰绿色。秋天叶子由黄绿色变成黄色,最后成为红色。3—4月是其开花期,花色多红色,稀有淡黄色,实为翅果,红色,长2.5—5cm。春天幼芽为浅红色,夏季碧绿,秋天为鲜红色。挂色期长、落叶晚。

1.4香樟

属樟科,樟属,常绿大乔木。株高可达30m,树皮幼时绿色,平滑,老时渐变为黄褐色或灰褐色纵裂;冬芽卵圆形。叶薄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顶端短尖或近尾尖,基部圆形。花黄绿色,春天开,圆锥花序腋出,又小又多。球形的小果实成熟后为黑紫色。

1.5黄连木(属于福建彩叶植物)

落叶乔木,树冠圆球形。早春嫩叶红色,入秋叶色转橙红或深红色,有时黄色,并伴有红色或蓝紫色的果穗。具有喜光、耐干旱的习性。可丛植,亦或与槭类、枫香等红叶树种交错混植构成红叶群体[2]。

篇4: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论文

2.1.1注重彩叶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原则

园林景观建设主要实现的功能是净化空气、吸附尘埃、隔离噪音、美化环境,因此在应用彩叶植物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需根据当地的具体光照、土壤、水分等条件选择合理的彩叶植物,使所选的彩叶植物能够很好地适应当地的生态条件,从而为成功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提高保障。

2.1.2充分利用季相变化的原则

利用彩叶植物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彩叶植物的季相变化,巧妙的.利用不同彩叶植物在不同季节气候所呈现出来的不同色彩变化,合理的搭配彩叶植物的颜色、姿态,在不同季节里均能够营造出色彩绚丽的美景。

2.1.3遵从色彩调和美学原则

利用彩叶植物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遵循现代美学原则,在景观设计中突出一定的艺术性,营造出多样与统一、协调与对比、韵律与节奏相结合的景观。

篇5: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论文

2.2.1孤植

孤植的配置方式主要针对的是一些色彩比较艳丽的彩叶植物,这类植物由于株型紧密、植株高大、色彩艳丽,因此即使将其进行单独种植,也能够成为景观的中心视觉点,而引吸引观赏者的视线。适于进行孤植的彩叶植物较为多样化,例如花叶槭、紫叶梓树、金叶刺槐、红叶石楠等。

2.22丛植

丛植指的是在园林绿地中将三五彩叶植物成丛的点缀其中,这种配置方式主要应用于城市公共绿地分车道、或者是立交桥下、或者是居民小区中等等。常用的丛植彩叶植物有榆叶梅、红瑞木、白丁香、云杉、水蜡等等。

2.2.3群植或片植

群植或片植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将彩叶植物进行成片种植来表达相应的设计意境。彩叶植物的群植或片植能够营造出色彩绚丽、具有气势的园林景观,从而构成独具特色的风景林。彩叶植物通过群植或片植的方式进行配置,其美化效果远远高于单纯的绿色风景林或者是草坪所营造出来的效果。

2.2.4色块种植和基础种植

彩叶植物的色块种植和基础种植,主要指的是于其他基础植物进行搭配,从而构成各种字符、图案、镶边等,起到衬托与对比的效果。该配置方式尤其在绿色草坪背景下进行应用,往往能够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

3结语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掌握好彩叶植物的配置原则,充分利用彩叶植物进行景观营造,能够利用色彩艳丽的图案和不同季相景观,来弥补城市淡花季节色彩单调的缺憾,从而最大程度上实现美化环境,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晓军,田秡,苏建,等.河南引种栽培的木本彩叶植物的评价及育种方向[J].河南农业科学,2010(11):109—111.

[2]傅利红,王波,彭瞡.浅谈园林彩叶植物的色彩及在植物配置中的作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2):114—115.

篇6:彩叶植物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1园林设计彩叶植物应用原则

1.1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是城市园林建设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为保证各类植物之间生长的协调性,以及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在选择彩叶植物种类以及搭配设计上必须要以满足实际需求为根本,结合植物具体生长环境特点来进行设计。适应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必须要以植物生长特点为根本,结合光照、土壤以及水分等因素来确定植物种类。很多彩叶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叶片色彩的变化与光照、水分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保证色彩的鲜明性,需要充分将植物与环境融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形成一个和谐有序并相对稳定的园林环境。

1.2协调性原则

协调性原则主要指园林内不同种类植物之间的合理搭配,保证生态系统的合理性,在突出园林设计个性以及多样化的同时,保证园林系统统一、协调以及合理。不同彩叶植物之间以及彩叶与常绿植物之前等都有着各种联系,为了避免植物之间生物特性不融合,就必须要加强对不同彩叶植物之间的搭配,保证生物性的合理性,通过科学性的设计建设一个层次分明,具有立体感与动态感的生态园林。另外,协调性还包括园林建设对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设计时应从整体大环境出发,在整体上提高城市园林建设的合理性。

篇7:彩叶植物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2.1种植方式

2.1.1丛植。丛植是彩叶植物在园林建设中比较常用的一种种植方式,通过一定数量来表现出更为丰富的景观色彩,并且通过不同颜色的浓烈度以及分布方式,来提高园林建设的动态性。现在园林建设中最为常见的丛植方式,主要是选择一定数量的彩叶植物与常绿植物混种,并以彩叶植物作为景观的分界线,或者是形成不同的.图案来达到丰富园林景观的目的。还有就是以乔木或者常绿针叶树来作为被背景,将彩叶植物种植在建筑物之前,来丰富建筑物周围环境。

2.1.2孤植。与常绿植物相比,彩叶植物具有更强烈的美观特性,可以更好地吸引人注意力。孤植是彩叶植物在园林设计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种植方式,主要将彩叶植物种植在草坪、路边等特殊位置,将其作为景观的中心视点,或者是对人们的视线起到引导作用。另外,采取孤植的方式,将彩叶植物种植在常绿植物群中,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数量与色彩的对比,来强调园林整体美与个性美。

2.2树种选择

彩叶植物树种的选择是园林建设中重要的环节,现在很多城市园林建设时,经常依赖于外来树种,忽略了本地树种的合理利用。很多外来树种并不适应当地土壤以及环境特征,不但不会提高园林建设的效率,反而会造成资金的浪费。对于树种的选择,应从植物遗传、形态特征以及生态特征等方面着手,并且本土树种的选择不但可以节省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如果通过广泛的种植与合理配置,也可以降低后期管理维护的难度。

2.3加强管理

一方面,应做好物种的垂直绿化管理,通过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通过对园林植物垂直绿化管理,合理利用地棉、金银花等植物,来提高竖向景观的质量。另一方面,应采取多元化管理措施,在整体上提高园林建设的质量。即做好园林植物配置规律性与程序性管理,通过高山栽松、移竹挡窗等方式设计,来增强中国园林景观的特色[3]。通过多元化管理,提高植物之间搭配的合理性,并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案,来提高园林建设的人性化。

篇8:彩叶植物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论文

一、彩色植物的含义及其分类

彩色植物是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但能够丰富园林景观设计,而且还能实现生态园林建设的目的。在概念上来说,彩叶植物存在广义与狭义两种说法。广义上彩叶植物指的是能够在生长季节稳定的呈现非绿色的植物。这是以排除环境条件、栽培方式、病虫害影响为前提。狭义上彩叶植物指的是在春秋两个季节或是春夏秋三个季节中呈现彩色的植物,其中不包含秋色叶植物。因为植物叶色会由于环境条件、遗传因素、栽培方法、病虫害侵扰以及生理条件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变化,但只有非绿色叶片的变化稳定,且存在一定规律,才能够将其认定为彩叶植物。根据叶片色素分布可将彩叶植物划分为单色叶类、双色叶类、花叶类或斑叶类、彩脉类、镶边类五种形式。其中单色叶类指的是也叶片色调单一的植物,如紫色或黄色;双叶类指的是上叶片与下叶片颜色不一致的植物;花叶类或斑叶类指的是叶片上呈现彩色且不规则的条纹或斑块的植物;彩脉类指的是叶脉呈现多种颜色的植物;镶边类指的是叶片边缘为彩色的植物,通常以黄色居多。根据叶片色素种类可将彩叶植物分为橙色类、黄(金)色类、蓝色类、紫(红)色类以及多色类五种形式。其中橙色类主要包括了橙红色、橙黄色以及橙色等;黄(金)色类主要包括了金色、黄色、棕色等;蓝色类主要包括了蓝白色、蓝灰色、蓝绿色等;紫(红)色类主要包括紫红色、紫色、红色、棕红色等;多色类主要是指在叶片上出现两种或以上的颜色。主要正确掌握彩叶植物的分类才能为后续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配置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在配置彩叶植物时,应以植物健康成长为基础,根据彩叶植物生长习性以及植物生长需求对植物搭配、种植密度的要求来进行科学设计。首先,应根据园林土壤、水分以及光照等条件来选择适宜的彩叶植物。其次,合理搭配彩叶植物,如喜水植物和耐旱植物、喜阴植物和喜光植物相搭配,以营造出丰富的植物景观。

2.协调性原则

结合实践来看,彩叶植物之所以会被广泛地应用到园林景观当中,这主要是因为相比于其他绿色植物,它地应用使得园林景观具有更强烈且效果更好的视觉冲击,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园林景观整体景致之美。但根据笔者对此研究发现,园林景观要想充分发挥出彩叶植物所具有的这一优点就必须在其设计中遵循协调性原则!何为彩叶植物园林景观设计协调性原则?结合实践来看,其指的是设计人员在运用现代美学审美理念前提下,还需要将园林景观建设要求、所使用的其余植物种类以及彩叶植物周边建筑风格予以充分结合,从而为园林景观设计出最适宜的彩叶植物,如此一来才能在确保彩叶植物得以和周边物体在色彩、层次感或立体感等构成协调一致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提升园林景观景致之美。

3.统一性原则

统一性原则又可称为统一与多样或统一与变化原则。指的是在设计配置彩叶植物时,植物质地、颜色、线条、树形、比例等均要有一定的变化与差异,凸显植物的多样性,但又应保持植物间的相似性,体现整体统一感,让园林景观不但能够生动活泼,又能做到和谐统一。彩叶植物配置设计应避免单调呆板,但切不可变化过多,避免由于色彩繁杂而导致观赏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三、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彩叶植物与园林小品配合

在园林景观中,园林小品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所以,园林小品与彩叶植物关系处理得妥善与否与整体园林景观效果有着重要关系。由于园林小品不同,其相应的涵义与主题也各不相同,所以,在配置彩叶植物时,切勿随意配植与搭配,避免对园林小品所表达的涵义与主题造成破坏,而应结合具体园林小品的作用及其含义来选择不同种类的彩叶植物,将园林小品不同的意境拱托出来,以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例如一座白色的教师雕塑建立在绿地上时,则可在其周围配置红叶桃和紫叶李,以形成红白相映的色彩感观,从而将其桃李满天下的含义突显出来。

2.彩叶植物与建筑配合

由于建筑形态已固定,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时应重点考虑如何选择与配置彩色植物使其能与建筑相互均衡与协调。第一,应重点考虑建筑色彩配搭问题。在配置彩叶植物时,如若没有遵循色彩协调性原则,则可能会对整体景观造成破坏。如,如若配置红叶枫在深色(如黑色、梅红色、咖啡色等等)建筑墙前,则不但无法将红枫的艳丽凸显出来,反而会给人一种暗沉感,导致破坏了整体建筑的美观。而如若在建筑墙前搭配一些颜色醒目的黄色也植物或开白花的植物,则能给人一种干净整洁、眼前一亮的感觉。第二,应考虑建筑体量问题。如若建筑体量较大的,在选择彩叶植物时应选择体量大的彩叶乔木,或是选用体量小,但成丛成片的彩叶灌木,以实现彩叶植物与建筑的均衡。第三,应考虑建筑的质地问题。如果建筑质地较为细腻,则可选用纤细的彩叶植物来实现美化;如若质地较为粗糙,则可选用粗壮来彩叶植物来进行美化。

3.彩叶植物与水景地配合

对园林景观而言,水景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而被广泛地应用建设之中。而要想使得彩叶植物与水景二者能够在有效搭配融合前提下构成最美景致,那么设计人员要在二者配合中遵循以下原则:①淡绿透明的水色应与色彩艳丽的植物相搭配,譬如紫色彩叶植物配合上水景可以营造出雅致神秘之感;②水景边上应设计五彩斑斓的彩叶植物与其搭配,如此一来能够倒映出一幅优美画卷;③由于园林水景大多是不流动的水,因而设计人员要在其水面上搭配上等间距的彩叶植物,并确保其形状整齐,这样一来有助于营造出生动的园林景观景致。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彩叶植物对丰富园林植物景观,美化城市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科学遵循彩叶植物配置原则,并根据实际园林情况来合理配置彩叶植物,以促进城市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新栋,郑景洪.有关园林景观设计中彩叶植物的应用分析[J].工业c,(45):206-206.

篇9: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讨论文

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讨论文

摘要:彩叶植物因其独特的自然色彩,可以有效弥补普通绿化植物色彩单一的不足,越来越成为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种类,对于城市景观建设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彩叶植物种类、城市园林建设存在问题、彩叶植物应用意义、现状等方面的探讨,以期为彩叶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彩叶植物;园林绿化;景观建设;应用探讨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自然环境,在城市绿化中添加新元素,更加合理的植物配置显得尤为重要。就目前园林景观设计而言,在进行植物设计配置时,色调比较单一,层次感不强,己经无法满足现代多元化社会中人们的审美需求。这就需要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应当注重合理化,根据彩叶植物本身具有的特性进行合理配置。中国传统的园林建设所用材料通常分为2大类:一是硬质材料,主要是用于建筑、路桥、山石、水体等;另一类是软质材料,也就是园林植物。彩叶植物由于其非绿色的外观特点,可以强化环境的色彩感,具有明显的观赏价值,而且可以构成较大范围的景观群,建设成为生态园林。

1彩叶植物的分类

彩叶植物从广义说,是指叶片在不同季节里呈现出非绿色的一类植物。如紫叶小檗、金叶国槐、蓝松、金银花等。而按狭义分类则是除去秋季正常颜色变化外,凡是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可以呈现出非绿色,包括一些四季颜色均为彩色的植物。对于彩叶植物的分类,可以有不同角度的划分。根据出现彩色的季节,可分为春色叶树种、秋色叶树种以及常年异色叶树,例如连翘、复叶槭、紫叶稠李等;依据叶色类型划分,可以分为单彩叶类、双色叶类和镶边类,比如紫叶李、栓皮栋变色木等;按照叶色可分为红色型、橙色型、金(黄)色型、蓝色型和多色型5类,如菊科植物、金叶国槐、蓝松、金银花等。

2彩叶植物的应用意义

传统的园林景观大多是绿色植物,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显然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园林景观作为城市重要的风景设置,除了满足人们最美舒适环境的需要,还要契合人美不断提升的审美。通过对彩叶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合理配置,在满足现代化园林建设的同时,还能推动园林建设的发展。

3彩叶植物的应用原则

3.1符合生态要求

园林景观的建设首先应该在自然环境上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应对不同种类彩叶植物在土壤、光照、水分等各方面的要求进行了解,根据适宜的条件具体配置彩叶植物,确保植物能够茁壮生长。比如紫叶加拿大紫荆,喜欢碱盐性且排水良好的深层土壤,耐寒能力也比较强。因此比较适合在我国北方应用,成为园林中很受欢迎的的苗木。

3.2符合美学要求

满足人们审美需求是种植彩叶植物的根本目的。让人们在游览时,精神上也可以得到满足。因此,种植彩叶植物时符合美学要求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因而需要设计者结合周围环境等多种环境因素安排不同树种的种植,关注植物颜色与周围环境看起来是否协调,是否符合现代审美,还应该注意彩叶植物分布的层次感和颜色搭配。

3.3注重因地制宜

除了关注适不适宜种、应该怎么种以外,还应当考虑是否符合当地的经济状况,是否符合当地人的审美等等。比如在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地区,就不适合种植比较昂贵的.树种,而应该选择经济型品种。合理的园林景观设计要兼顾科学性和协调性,不仅要能够发挥出植物的优势,还要满足一些基本要求。

3.4追求一举多得

在对彩叶植物进行选择时,不能只从观赏效果出发,还要适当追求经济效益。如果能将绿化植物的观赏功能与经济、生态等方面效益相匹配,增强其多种功能的结合将取得更大的效益。例如,在选择行道树品种时,考虑观赏效果的同时要考虑植物在净化空气、防尘固沙等方面的生态功能。

3.5加强后期养护

好的绿化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护。比如剪枝、除虫、防寒、防旱涝等方面,都需要专人开展工作,才能保证植物茁壮成长,持续发挥良好的景观效果。我国曾经大规模推广的“三北防护林工程”,不少地方就出现了不适宜生长、虫害严重等各种问题,不仅影响了绿化效果,还造成了巨大数目的经济损失。这也给我们绿化工作的开展敲响警钟。

4彩叶植物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由于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多样化、规模化、品质化的绿化景观建设。一些园林景观的设计多以普通树种为主,在彩叶植物利用上缺乏特色,无法凸显出城市的特色。因此在景观建设中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优化植物配置,有针对性地应用一些彩叶植物是很有必要的。常见的普通品种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新鲜色彩的需要,所以对于新品种的开发和推广越发重要,应从技术的层面不断开发一些野生彩叶树种,并加强推广和应用。

5结语

在园林植物应用中,彩叶植物因为特殊的色彩可以构筑出美丽视觉效果,丰富了城市的景观,打破城市高楼林立的单调,尤其是秋冬季,色彩丰富的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中占主要地位。由于彩叶树木生长缓慢,在应用上具有可持续性,因此彩叶乔木、灌木、植被合理的配合使用可以搭配出较好的景观层次。在设计过程中,应从园林景观的综合情况出发,结合城市的实际发展需求和区域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最终设计出适宜的搭配效果,这样才能发挥出各种植物的作用,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参考文献:

[1]严华锋.彩色叶树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34(02):164+210.

[2]魏畅.景观设计中的植物色彩搭配探析[J].绿色科技,(19):57-58.

[3]王玉华.彩叶树木在北方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5):201.

[4]李高燕.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8(01):49-50.

[5]张卫东,张连翔.论彩色植物在我国北方地区城乡绿化中的应用田.防护林科技,(1)

[6]秦占平,李红波.彩叶植物及其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7(23):125-127.

篇10:浅谈光纤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工学论文

浅谈光纤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工学论文

论文关键词:光纤通道;光纤保护;应用

论文摘要:介绍了光纤通道的特点和工作原理,以及目前在电力光纤网络中光纤保护装置与光纤通道的连接方式和主要特点,讨论了光纤保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在纵联保护通道的使用上,已经由原来的单一的载波通道变为现在的载波、微波、光纤等多种通道方式。由于光纤通道所具有的先天优势,使它与继电保护的结合,在电网中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光纤通道作为纵联保护通道的优势

光纤通道首先在通信技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是基于用光导纤维作为传输介质的一种通信手段。光纤通道相对于其他传统通道(如:电缆、微波等)具有如下特点:

1.1传输质量高,误码率低,一般在10-10以下。这种特点使得光纤通道很容易满足继电保护对通道所要求的“透明度”。即发端保护装置发送的信息,经通道传输后到达收端,使收端保护装置所看到的信息与发端原始发送信息完全一致,没有增加或减少任何细节。

1.2光的频率高,所以频带宽,传输的信息量大。这样可以使线路两端保护装置尽可能多的交换信息,从而可以大大加强继电保护动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1.3抗干扰能力强。由于光信号的特点,可以有效的防止雷电、系统故障时产生的电磁方面的干扰,因此,光纤通道最适合应用于继电保护通道。

以上光纤通道的三个特点,是继电保护所采用的常规通道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在通道选择上应为首选。但是由于光缆的特点,抗外力破坏能力较差,当采用直埋或空中架设时,易于受到外力破坏,造成机械损伤。若采用OPGW,则可以有效的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2光纤通道与光纤保护装置的配合方式

目前,纵联保护采用光纤通道的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现场运行设备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2.1专用光纤保护:

光纤与纵联保护(如:WXB-11C、LFP-901A)配合构成专用光纤纵联保护。采用允许式,在光纤通道上传输允许信号和直跳信号。此种方式,需要专用光纤接口(如:FOX-40),使用单独的专用光芯。优点是:避免了与其他装置的联系(包括通信专业的设备),减少了信号的传输环节,增加了使用的可靠性。缺点是:光芯利用率降低(与复用比较),保护人员维护通道设备没有优势。而且,在带路操作时,需进行本路保护与带路保护光芯的切换,操作不便,而且光接头经多次的拔插,易造成损坏。

2.2复用光纤保护:

光纤与纵联保护(如:7SL32、WXH-11、CSL101、WXH-11C保护)配合构成复用光纤纵联保护。采用允许式,保护装置发出的允许信号和直跳信号需要经音频接口传送给复用设备,然后经复用设备上光纤通道。优点是:接线简单,利于运行维护。带路进行电信号切换,利于实施。提高了光芯的利用率。缺点是:中间环节增加,而且带路切换设备在通信室,不利于运行人员巡视检查,通信设备有问题要影响保护装置的运行。

2.3光纤纵联电流差动保护:

光纤电流差动保护是在电流差动保护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基本保护原理也是基于克希霍夫基本电流定律,它能够理想地使保护实现单元化,原理简单,不受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而且由于两侧的保护装置没有电联系,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目前电流差动保护在电力系统的主变压器、线路和母线上大量使用,其灵敏度高、动作简单可靠快速、能适应电力系统震荡、非全相运行等优点是其他保护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光纤电流差动保护在继承了电流差动保护的这些优点的同时,以其可靠稳定的光纤传输通道保证了传送电流的幅值和相位正确可靠地传送到对侧。时间同步和误码校验问题是光纤电流差动保护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在复用通道的光纤保护上,保护与复用装置时间同步的问题对于光纤电流差动保护的正确运行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目前光纤差动电流保护都采用主从方式,以保证时钟的同步;由于目前光纤均采用64Kbit数字通道,电流差动保护通道中既要传送电流的幅值,又要传送时间同步信号,通道资源紧张,要求数据的误码校验位不能过长,这样就影响了误码校验的精度。目前部分厂家推出的2Mbit数字接口的光纤电流差动保护能很好地解决误码校验精度的问题。 3光纤保护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施工工艺问题

光纤保护是超高压线路的主保护,通道的安全可靠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光缆传输需要经过转接端子箱、光缆机、电缆层和高压线路等连接环节,并且光纤的施工工艺复杂、施工质量要求高,因此如果在保护装置投入运行前的施工、测试中存在误差,则会导致保护装置的误动作,进而影响全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3.2通道双重化问题

光纤保护用于220kV及以上电网时,按照220kV及以上线路主保护双重化原则的要求,纵联保护的信号通道也要求双重化,高频保护由于是在不同的相别上耦合,因此能满足双通道的要求,如果使用2套光纤保护作为线路的主保护,通道双重化的问题则一直限制着光纤保护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3.3光纤保护管理界面的划分问题

随着保护与通信衔接的日益紧密,继电保护专业与通信专业管理界面日益难以区分,如不从制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光纤保护的可靠运行。对于独立纤芯的保护,通信专业与继电保护专业管理的分界点在通信机房的光纤配线架上。配线架以上包括保护装置的那段尾纤,属于继电保护专业维护,这就要求继电保护专业人员具备一定的光纤校验维护技能。

3.4光纤保护在旁路代路上的问题

线路光纤保护在旁路代路时不方便操作,由于光纤活接头不能随便拔插,每次拔插都需要重新作衰耗测试,而且经常性拔插也容易造成活接头的损坏,因此不宜使用拔插活接头的办法实现光纤通道的切换。对于电网中没有单独的旁路保护,旁路代路时是切换交流回路,因此不存在通道切换问题,但对电网有独立的旁路保护,对于光纤闭锁式、允许式纵联保护暂时可以采用切换二次回路的方式,但对于光纤差动电流保护则无法代路,目前都是采取旁路保护单独增设一套光纤差动保护的方法解决。已有部分厂家在谋求解决光纤保护切换问题的办法,如使用光开关来实现光纤通道切换。

结束语

尽管目前光纤保护在长距离和超高压输电线路上的应用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施工和管理应用上仍存在不足,但是从长远看,随着光纤网络的逐步完善、施工工艺和保护产品技术的不断提高,光纤保护将占据线路保护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贺家李,宋从矩.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钟惠霞.数字光纤通信概述[J].

篇11:陕西关中地区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

陕西关中地区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

通过对陕西关中地区的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分析,总结了陕西关中地区目前主要彩叶植物种类和在园林中的应用现状,并对今后关中地区彩叶植物的`引种、选择和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为彩叶树种在关中地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作 者:杨艳 田治国 彭强 李涛  作者单位:杨艳(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田治国,彭强,李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刊 名:北方园艺  PKU英文刊名:NORTHERN HORTICULTURE 年,卷(期): “”(6) 分类号:S687 关键词:关中地区   彩叶植物   园林应用  

篇12:土壤改良剂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摘要:近几年新型土壤改良剂不断出现,在应用的同时,要重视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人们经济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研发高效低用量的绿色环保型土壤改良剂成为研究的重点,根据土壤特性及其主要限制因子,应用植物秸秆、天然矿物、工业废弃物等,加入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研制出具有特定功效的改良剂,以达到改土和促进植物生长的双重作用。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种植设计

1土壤改良剂的发展及种类

概括来说可以分为:营养性改良剂;土壤结构改良剂;酸性土壤改良剂;碱性土壤改良剂。

土壤改良剂的类型不同,对土壤的作用机制也有所不同,但都是通过有效改善土壤物理结构,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含水量,改变土壤化学性质,加强土壤微生物活动,提高酶的活性,增加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调节土壤水、肥、气、热状况中的某些部分或全部,最终达到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

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早在20世纪初期,西方国家就利用天然有机物质如多糖、淀粉共聚物等进行土壤结构的改良研究。

这些物质分子量相对较小,活化单体比例高,施用后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且用量较大,因此未能得到广泛应用。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工合成土壤改良剂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美国首先开发了商品名为Kriluim的合成类高分子土壤结构改良剂,之后人们对大量的人工合成材料包括水解聚丙烯睛(HPAN)、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酰胺(PAM)、沥青乳剂(ASP)及多种共聚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聚丙烯酰胺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土壤改良剂之一。

20世纪80年代,人工合成高聚物土壤改良剂达到研究和应用高潮,技术领先国家包括美国、前苏联、比利时等,其中以比利时的TC改良剂和印度的Agri-CS改良剂最为成功。

1982年,我国农牧渔业部从比利时引进聚丙烯酰胺和沥青乳剂,应用于渠道防渗、盐渍土改良、造林、种草、防止水土流失、旱地增温、保墒等方面。

近年来,商品化土壤改良剂在我国的种类和数量均呈增加趋势,企业层面的研究和推广非常活跃。

此外,国外一些应用较为成熟的产品也进入国内市场。

来自农业部肥料登记公告信息显示,目前获得国家行政审批的土壤改良剂产品达到了40多个。

这些土壤改良剂产品的'主要功能包括改良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盐碱危害、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或修复污染土壤等;原料种类也比较繁杂,包包括了天然矿石(如蒙脱石、白云石、钾长石、磷矿石等)、天然活性物质(如生化黄腐酸)、工农业废弃物(如味精发酵尾液)、人工合成聚合物(如月桂醇乙氧基硫酸铵、聚马来酸等)。

改良剂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土壤砂粘比例,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团粒结构形成;提高土壤保水持水能力,增加有效水供应;调节土壤pH值,降低或减少铝毒危害;改良盐碱土,调节土壤盐基饱和度和阳离子交换量;调理失衡的土壤养分体系,促进有效养分供应;修复污染土壤,重金属离子钝化作用;调节土壤微生物区系,保持土壤微生物环境良好。

2绿化土壤理化性状分析与土方设计

在园林绿化的技术准备阶段,需要收集地形、土壤、水文等详细技术资料,经过专业图纸会审、设计及施工交底后制定出最佳施工方案。

在此过程中,土壤理化性状分析和科学的土方施工方案是极为重要的环节。

2.1绿化土壤理化性状分析

一般绿化土壤是在适当清理建筑垃圾的空地上回填一定厚度的回填土,因此绿化土壤的理化性状分析必须包含原土壤和回填土方2种类型。

土壤理化指标中,土壤pH值和通气孔隙度2项指标较为重要。

2.1.1土壤pH值

土壤pH值是土壤理化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数值高低直接影响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和微量元素的有效性。

根据当地几年来的检测结果,良好的绿化土壤的pH值一般在6.5~7.5;而混有建筑垃圾的种植土壤pH值一般在7.6以上。

这样的碱性土壤严重影响铁、镁、锌等微量元素的活性,造成喜酸性植物生长不良或引发缺素症。

2.1.2土壤通气孔隙度

土壤通气孔隙度俗称土壤通透性,是指土壤具有通气、透水以及植物根系穿插的特性。

土壤通透性指标直接影响土壤中的水、气、微生物以及土壤肥力的有效利用,进而影响作物生长。

2.2绿化工程土方设计与施工方案

2.2.1地形地貌设计

按照园林绿化整体规划的需要,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等相关技术资料,充分考虑与建筑的协调性,设计相应的地形和地貌。

根据植物生长特性,将其配置在特定的地形。

2.2.2现场渣土清理

在回填土方之前,施工现场特别是种植区域的渣土要进行彻底清理,这对植物今后的正常生长十分必要。

按照土方施工方案,对现场土方进行清理,过筛后好坏土要分开存放,渣土集中外运。

2.2.3回填土方作业设计

根据植物根系生长需要回填符合要求的土方至设计标高,在回填中因机械碾压造成的土壤板结不可避免,所以回填土方后要对种植场地进行翻挖,配合实施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3植物生长特性对绿化土壤的要求

当地绿化土壤的pH值一般在6.5~7.5,可以满足大部分绿化植物的生长;喜酸性植物适宜的土壤pH值一般在5.5~6.5,种植此类植物的土壤应该进行调酸处理,将土壤pH值改良至5~6。

当地绿化土壤通透性略显不足,可以根据植物需要局部进行改良。

一般树穴土的土壤通气孔隙度要求≥8%,一级草坪种植土壤通气孔隙度要求≥45%。

4绿化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当地绿化种植土壤一般中性偏碱,土壤肥力较低,根据栽植管理以及特定植物的需要,参照相应标准,在种植前及种植后的养护管理中有必要进行相应的土壤改良。

4.1碱性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4.1.1酸性溶液灌根

结合抗旱,应用浓硫酸或磷酸6000~8000倍液进行灌根处理,稀释后的酸性溶液pH值一般在2.6~3.0,可以快速降低土壤的碱性,但需要多次应用。

浓硫酸属于化学危险品,腐蚀性强,操作中要特别注意安全。

4.1.2土壤施用硫磺

硫磺在土壤微生物以及空气的作用下,缓慢发生硫化反应,形成硫酸根离子,逐步降低土壤碱性。

施用硫磺粉2~3kg/m2,一年2次,可以使土壤pH值降低1.0~1.5。

种植前改良可一次性施用硫磺粉5kg/m2,30d后可以栽植。

操作中注意撒施均匀,在土壤表层5~10cm施用。

4.1.3施用生理酸性肥料

生理酸性肥料是指肥料中离子态养分经植物吸收利用后,其残留部分导致介质酸度提高的肥料,主要种类有硫酸铵、氯化铵等。

在养护管理过程中,针对喜酸性植物或弱碱性土壤,一定要适量施用生理酸性肥料。

4.2板结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4.2.1严重板结土壤的翻挖

因大型机械碾压造成的土壤严重板结,必须采用机械翻挖,翻挖深度:乔木不低于100cm,大型深根系乔木150~200cm,花灌木40~50cm,草坪30cm。

翻松土壤过程中,往土壤中掺入腐叶土或有机肥等,增加土壤通透性,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4.2.2栽培基质

在种植前,对于通透性不够理想的绿化土壤,可以采取局部改良措施,翻松土壤并往其中掺入腐熟秸秆、稻壳等多孔栽培基质,扩大种植穴范围,基质和土壤体积比为0.5~1.0∶1。

4.2.3施用有机肥料

在养护管理中发现有植物生长不良现象,要施用有机肥配合其他改良措施,施用量0.5~1.0kg/m2。

严重的可在树冠正投影范围内扇形开挖,深度达到根系密集分布层,尽量不损伤主要根系,分3~4次改良根际土壤。

结语

园林绿化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最基本条件,也是城市重要的资源,而且越来越稀缺,合理利用好有限的土壤资源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具体体现,也是园林绿化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

面对日益紧张的绿化种植土壤资源,对建筑垃圾、园林及其他废弃物进行处理,转变为可利用的园林资材,既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又具有相当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CJ/T340-绿化种植土壤[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2]DB440300/T34-园林绿化种植土壤质量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3]姚晓芹,马文奇,楚建周.不同酸性物质对石灰性土壤的酸化效果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4):68-71.

篇13:野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野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摘要:长期以来野草没有受到园林绿化者的重视,但随着人们对野草生态价值的重新认识,发现野草不仅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而且通过合理有序的利用可以创造出不同寻常的景观效果.概述了野草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并举例分析野草成功应用的案例,以期野草今后能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园林绿化中.作 者:牛萌    王思元    NIU Meng    WANG Si-yuan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 期 刊:山西农业科学   Journal: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37(6) 分类号:X173 关键词:园林绿化    野草    生态效益    景观   

篇14:彩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彩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一、色彩错觉与平面设计元素的关系

1、图形

图形是平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视觉传达的主要方式之一。一切视觉表象都是由色彩和图形产生的,它们之间相互依存,互相衬托,图形为色彩划定了一定的界限与空间范围,而色彩则是图形区域区分的重要识别标志。通常情况下,色彩对人的冲击力是直观的、快速的,而图形则相对缓慢、持久,图形的形状在与印象中的色彩保持一致时,会产生印象的叠加效果,如在包豪斯色彩教师约翰内斯伊顿的《色彩艺术》中将红色与正方体搭配,三角形与黄色搭配,而圆形则与蓝色配搭,找到形状与色彩的“对等关系”加以正反向利用,则会让色彩的搭配更加出彩,设计风格独树一帜。

2、文字

文字作为一种传情达意的特殊符号,也是从图形演变而来的意义载体。中文字体与英文字体曾在形体上的较大差别,中文偏纵向,英文则偏横向,所以在平面设计中,文字字体的选择、字号、色彩等会对观看造成巨大的影响。如kindle电子阅读器,为什么在平板、手机阅读APP如此普及的年代还仍保留有客户群体,很大程度是因为其文字的排布十分合理,水墨色护眼,文字间的间距适中,文字色彩编排带给人的感觉十分舒适。

二、色彩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1、广告

广告是商品重要的推广方式,也是平面设计应用比较广泛的`一个行业。人在感知外物时,总会不自觉的寻找符合自己需求的东西进行关注,而广告正是告诉人们你需要什么,而商品里有什么的互动交流。在广告设计中运用色彩的各种生理错觉,可以加强广告的识别度和视觉冲击感,使其更加具有辨识度和宣传力。色彩会形成冷暖、情感等印象,而色彩间的补色也是广告设计中常用的吸引眼球的搭配,如在饮料的宣传册中通过不同底色的变换,将每一种饮料的口味及想要表达的信息更直白的传递出来,让人不由自主的产生特定的影响,绿底的饮品健康,黄底的饮品时尚,紫色的饮品魅惑等等印象,为不同产品的销售找准定位与人群。

2、包装

包装一直以来都是商品“无声的推销员”,也是商品特色的放大镜,其很大程度决定了大众会不会购买商品,所以包装设计必须要在保护商品的功能下,满足人们对此类型商品的好奇与审美。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抓住视觉的停留点,是许多商店货品摆放、排列的艺术。而色彩对包装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看起来可爱或者美味的色彩会让食物的商品更受大众的青睐,如一个包装上有一盘色彩搭配十分美味披萨的图案,会让人感觉将该商品买回家以后也会得到同样看似美味的食物,让饥饿的人不禁胃口大开,口中生津,买回一试。而不同的色彩也会让包装表现出特有的含义,绿色代表健康、环保,让人感觉商品也是如此,而一些年货商品则往往采用红色来包装,喜庆、吉祥的涵义也就“跃然而上”了。色彩的错觉应用也是很常见的,让相同的色彩处于不同的环境中,产生明度、纯度和色相的变化,使他们让包装更加醒目,美观。利用色彩之间的距离感,突出包装图案中需要重点表现的文字、图像,再利用视觉错觉划分好层次,将一些色彩作为图案的审美补色,而另一部分则用来突出商品的价值,让整个宣传看来更加立体。还有一种则是利用色彩的疲劳错觉和残像错觉,充分了解不同色彩在视觉中进行混合特性,如玫红加宁黄等于大红,红色加绿色产生褐色等特殊色彩搭配,在印刷中更加便捷和准确。

三、结语

色彩错觉是平面设计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色彩所产生的远近、冷暖、悲喜等印象与文字、图像相结合,成为设计中的一大亮点。合理巧妙的使用色彩错觉会让设计更加引人入胜,达到视觉的最佳效果,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彩叶植物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论文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盾叶薯蓣研究中的应用

燃气轮机及其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工学论文

彩色叶植物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立体车库的种类及其应用工学论文

螺杆泵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

继电器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论文

网络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论文

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应用论文

浅谈草花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彩叶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工学论文(精选1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彩叶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工学论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