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孔子的名言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妙妙妙妙妙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圣人孔子的名言(共含9篇),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妙妙妙妙妙”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圣人孔子的名言

篇1:圣人孔子的名言

孔子的名言:(课内)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知识并常常地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指做学问态度要端正,也指做人要诚实。

* 温故而知新:复习旧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好的学习方法)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取长补短的道理,谦虚的学习态度)

(课外)

做事勤奋敏捷,说话谨慎。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想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别人。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感觉到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在上位的人,如果本身行为正当,用不着下命令,人民自然会照他的意旨去做;如果本身的行为不正当,虽然是三令五申,人民也不会服从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通晓事理,待人接物处事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外物奴役,患得患失,因此常有戚戚之心。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要靠自己去解决,不到万不得已不去求助于别人。而不具备君子品行的人,遇事总是习惯于求助于别人,而不是靠自己的去解决。

*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惘;只是思考而不学习,那就有危险。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人生名言: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9、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2、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3、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5、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6、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7、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9、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3、放于利而行,多怨。

24、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6、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7、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28、(“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9、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30、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31、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篇2:圣人孔子的名言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7、道不同,不相为谋。

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9、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0、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4、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篇3:圣人孔子励志名言名句

圣人孔子励志名言名句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过,则匆惮改。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放于利而行,多怨。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e,行乎哉?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巧言令色,鲜矣仁,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巧言乱德。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叁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篇4:养生圣人:孔子

养生圣人:孔子

孔子不但是古今闻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养生圣人。他十分注重心理健康,主张人应按不同时期的体质特点来养生,即青少年时由于发育尚不成熟,最好不要早婚,性生活不要太频;壮年时身体虽发育完全,但脾气也大,注意不要与人争斗,以免伤及自身;到了老年体质已弱,要看淡名利,才能活得坦然。他自己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孔子还善于用音乐调节情绪。他对音乐有很深的造诣,亲自编订了《乐经》,可惜后来失传了。他在齐国听到《韶》的音乐,竟然陶醉得“三月不知肉味”。而每次听到别人唱优美的歌曲,他都要请人家教会自己。对音乐的痴迷让孔子得以身心两安、益寿延年。 很多人都想象不到孔子会是一位运动健将。据考证孔子的身高接近1.90米,他非常喜欢钓鱼、骑马、射箭、登山和游泳。正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孔子经常与学生们结伴去沂水游泳,然后唱着山歌归家。孔子后来幸运地多次挺过了人生的.逆境,不能不说与他长期的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饮食方面,孔子提倡“八不食”,即:霉粮馊饭、烂鱼坏肉不食;颜色不好的食物不食;发臭的食物不食;夹生饭和烹调不当的食物不食;调料不当的食物不食;不合时令的食物不食;切得不方正的肉不食;市场上买的酒和熟肉不食。他不但自己坚持这样做,还通过弟子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别人,让大家一起遵守奉行。 “八不食”的饮食原则让孔子避免了因饮食不当所导致的疾病,同时也造就了孔子健康强健的体魄,让他在那个动荡战乱的年代有足够的精力和体力,为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政治主张奔走四方,并成为世界文化史上地位卓然的一代圣人。

篇5:作文素材――圣人孔子的名言名句

正心修身篇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释义】孔子说:“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

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释义】孔子说:“君子

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为政》

【释义】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样,那怎么能驾车走路呢?”

4.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

【释义】孔子说:“人能够问心无愧地活在世上,是因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为他侥幸地避免了祸害。”

5.子曰:“志于道,据于裕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释义】孔子曰:“志向在道上,根据在陨希依靠在仁上,而在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字、算术这六艺之中研习游乐来陶冶身心。”

6.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里仁》

【释义】孔子说:“有

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释义】孔子说:“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8.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

【释义】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容易长寿。”

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释义】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

10.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释义】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篇6:圣人孔子1500字作文

圣人孔子1500字作文

圣人孔子

在我眼中,孔子是个太老太老的老头了。他用尽毕生的精力周游列国,四处讲学,从事教学研究,成为我国从古至今都影响颇深的教育家和哲人,他的许多言论及思想一直都在被后人沿用并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他老人家说过许多至今都仍然适用的经典名言。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等等。我们在他的教诲下不仅认识到了很多为人、为学、为政的道理,也可以从中看出其本人有着怎样高超的道德修养。孔子的儒家文化在中国和世界上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任何事情也都是没有绝对的'!就好比生产美味食物的饭店和香气扑鼻的香水工厂,这些地方都会生产出脏臭的废物垃圾一样。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于孔夫子及其言论有时还得辩证地看。

举个例子,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下之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意思就是说:普天下的人,女子和小人是最难养的。养在这里泛指教育、相处、德操等。这句话,乍一听似乎没有什么不对之理,可是仔细推敲之后就会发现,有这样两点令人不能诚服。首先,怎能将女子与小人相提并论?女子,从古至今有不少都是人们一直学习赞颂的榜样: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安邦治国的杨门女将等等;女子,也是多少美好事物的象征,要不然古人在造字时怎会把许多寓意美好的字与“女”字联系起来,诸如“好”、“妙”之类。这些许许多多的事例都可以例证孔子这一观点的某些偏颇与谬误。也许他老人家只是一时兴起的笑谈,但他忽视了真理却是事实。这样的笑谈是可以贻误后世的。纵观人世间千百年来的沉沉浮浮,多少生死攸关的时刻都是弱女子救国:貂蝉、西施、王昭君等,不胜枚举。当今社会,妇女更是人类繁育和社会发展所不能缺少的,因为女性是人类的母亲,而像居里夫人这样优秀的科学家更是让多少男人望尘莫及。而且,从另一方面而言,有多少成功的男士身边也都是因为有了一位优秀的女性才成为人类的精英。比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法国总统希拉克、德国总统施罗德,他们都是因为自己有着卓尔不群的好女儿,而在竞选时为自己赢得了更多选民的拥戴,才成为国家元首,走上了人生成功的顶峰。可是,小人却大不一样了。他们为人奸诈、心胸狭窄、祸国殃民,诸如秦桧之流。他们时常躲在暗处,利用奸计谋害他人,居心叵测。如果身边有了这样的人,可以想象,一定会大厦将倾,永无宁日。所以老话常说:宁可得罪君子,也别招惹小人。可见,不论如何辩解,将女子与小人相提并论,这一点显然是不合理、不恰当的,更缺少人情味儿。所以,当初孔夫子在说这句话时看来是欠考虑了。今天,若他老人家健在,这历历在目的事实也会让他悔之晚矣。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他对人生的体会,是东方人生哲学的安身立命之本,我不知道他老人家是先说了这一句,还是先说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也许他老人家忘了,在他的一生中遇到过许多像南子一样,令他心旷神怡,使他说出“秀色可餐”的妙女子。由此可见,再了不起的人也会犯错误,而孔子的错误是圣人的错误。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来探讨他的错误是毫无意义的,姑且写到这里算做笑谈吧!但我们可以从他的错误中总结人生,修正自我,别再犯孔子这样不该犯的错误。常言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但愿我们能光大孔子学说好的一面,摒弃孔子的偏见。哎!孔子就是孔子,而不是圣人。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在我眼中,孔子还是个老头而已,一个很会讲道理,当然有时也会说错话的老头。

篇7:《文化圣人孔子》观后感700字

《文化圣人孔子》观后感700字

孔子,说起这个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堪称万世师表的孔子,今天我看了《文化圣人孔子》颇有感悟。

孔子讲了做人的道理,一个人生下来最重要的就是了解如何做人,要做一个人就是要提高人的自觉,孔子的贡献就是在春秋末期,对人类社会体现了一种关切,他力求制定一个关于人类共同生活,人类和谐共处的理念与方法,准则与规范,这个就是她对人类所作的重要的思想贡献,对于人的自觉提出了许多观念来。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认识到孔子的“和为贵”的思想,是我国建立团结、和睦、多民族国家的基石,人们还认识到,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成为处理儒家思想和其他各种思想共同发展的重要的原则。人们又认识到孔子的“仁者爱人”的思想,成为正确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极有价值的精神财富。所有孔子这些思想都是我们今天应该很好继承和发挥的宝贵财富。

孔子在学习上,他提倡独立思考,叫学思结合;更注重实践,所以又叫做学行结合。学和思结合,学和行结合,这是他教育的特点,孔子对弟子们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他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弟子面前做出榜样,孔子的一生培养了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逐渐就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儒家学派,儒家学派对中国两千年的历史以及思想史、教育史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论语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做人做事的丰富的哲理的百科全书。 孔子的这个“仁”字,就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说:对君、父、老师、上级应该是忠、孝、恭、敬;对平级、兄弟、夫妇、朋友、同事,应该是诚、信、敦、睦;对下级、自己的儿女、臣子、下属,应该是宽厚、厚慈、惠。这上中下都处理好了,人际关系就协调了。

看完后,我感到了深深的震撼,孔子的思想言行,及他响亮的名字让我们永远地记住,更要让将来的后代子孙都体会孔子教育文化的内涵。

篇8:圣人老子名言

圣人老子名言集锦

老子名言,老子名言名句,老子名言警句

01、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02、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0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0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05、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06、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07、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0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09、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10、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1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2、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1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14、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15、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6、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17、治大国,若烹小鲜。

1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19、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0、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1、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22、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2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24、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25、为无为,则无不治。

2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7、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8、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2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30、宠辱若惊,……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31、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32、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3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35、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36、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37、绝学无忧。

38、我独异于人。

39、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40、希言自然。

41、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42、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43、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44、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45、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

46、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4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8、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49、柔弱胜刚强。

50、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5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5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53、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54、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5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56、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5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58、塞其兑,闭其门,终生不勤。

59、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6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61、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62、圣人在天下,翕翕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

63、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64、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6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66、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67、正复为奇,善者为妖。

68、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69、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70、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71、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72、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73、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74、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天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

75、治人事天,莫若啬。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76、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77、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78、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79、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80、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篇9:膜拜圣人-致孔子的一封信

膜拜圣人-致孔子的一封信1000字

尊敬的先师孔老:

您好!我是二十一世纪的一名初二学生,今日冒昧写信给您,是因为仰望您的时候,内心总有一股膜拜之情。

首先,您提出“仁”、“礼”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这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对当时的封建统治思想具有强有力的冲击。这种治国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经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之间的一条界限,给平民百姓赢得了自尊。回望历史,其实您当时所提出的仁与礼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人道主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思想,这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非常适用的,它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先师孔老,您的这种人道主义的秩序不仅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精华,也是现代政治的核心主题。所以,说您是圣人,千真万确,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思想如何演变,谁都无法走出您思想的先见性。正因如此,是您的思想缔造了人类的秩序,才使华夏古国成为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您在国际上的影响是第一位的。

其次,您博学多才,却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正是因为您的谦虚好问,学以致用,并慷慨无私地将您毕生之学授予您的弟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培养了像子路这样杰出的人才七十二位,您也因此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如果没有您开创的讲学之风,恐怕就没有今天的学校授课制,我们也就可能失去学习的机会。所以,每次坐在教室上课的时候,我的眼前总是浮现出您的光辉形象,我也习惯把老师幻化为您。

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沧海桑田的时代变迁,唯一不曾变过的就是您以“仁”治天下,以“礼”服众人的思想,以及通过讲学授课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高等人才的理念。

我知道您周游列国的时候,有一些贫穷,也有一些潦倒,但是您能安贫乐道,专心致学。为了将您的思想推行于治国之策,您和您的弟子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的白眼,然而,平庸的春秋之王,都不曾深刻理解您思想的高瞻远瞩。当然,他们是凡人,您是伟人,根本理解不了您圣洁的思想,所以,他们始终不曾给你一个很好的待遇。

您受了委屈,却用宽阔的胸怀包容一切,积极乐观地处世,与您的弟子共同编写了《论语》,记载了您的一些最有价值的原始的教育思想,才使我们今天读到了《论语》的精髓。它是您对学习独到的见解,对后代孜孜不倦的教诲,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仁爱”的推崇。

您自尊自爱,更对世间万物寄托浓浓的关爱。“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您对朋友的爱,是友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您对学习的爱,是精进;“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您对求实的爱,是正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您对“恕”的爱,是释怀;“生、义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您对正义的爱,是凌然。这就是博爱,爱有形之物,更爱无形之物。

这就是您,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您将您那博爱的种子深埋于华夏沃土之中,经过时间老人的悉心照料,已经开满神州大地,正熠熠生光。它的光辉笼罩在华夏儿女的心上,充实了华夏儿女拳拳的善心。

尊师孔老,我浅薄的知识无法诠释您的圣洁,但是我永远都会将您铭刻在心,将用您的智慧,慷慨及博爱,照亮我前行的路径!

此致

敬礼!

一名仰慕您的学生

二零xx年五月八日

圣人孔子的名言名句

孔子名言名句

孔子名言解说

孔子名言:人生态度

孔子名言赏析

孔子读书名言

《别把圣人孔子变成凡人》阅读原文及答案

孔子的名言名句

孔子的中英文名言

孔子的教育名言

圣人孔子的名言(精选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圣人孔子的名言,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