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孔子励志名言格言(共含1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听你听我说”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孔子名句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孔子语录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 孔子语录
·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小不忍则乱大谋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孔子名言
· “坚持正道原则,即使对国君有所冒犯,也不能放弃正道原则;臣子事君,其实不是为了给君做事,而只是在国君之下做事,是为国为民做事,归根结底则是为了行仁义,辅助国君推行仁政;对待任何人都不要有厌倦之心,一律以真诚相待,自己言行首先要遵守并坚持道义;发现君子就加以举荐,发现小人就使他远离国君;去掉你的邪恶之心,而真诚的依据礼义与国君相处。做事需要机敏,谨言慎行,按照礼义修养自己,并且使天下趋于礼义。这样,即使在千里之外,也会象兄弟一样。如果只说不做,或者行为不机敏,又不依据礼义待人,即使是住在对门恐怕也行不通。”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孔子名言
· 巧言令色,鲜矣仁!
·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孔子名句
·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不迁怒,不贰过 —— 孔子名言
孔子励志名言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小不忍则乱大谋。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15、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1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8、听其言而观其行。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4、不学礼,无以立。
2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6、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8、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2、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7、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8、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3、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6、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8、过,则匆惮改。
19、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20、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2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2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3、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2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25、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26、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孔子励志名言名句
2.机关事业单位励志名言
3.6字励志名言
4.影响深远的名言警句大全
5.足球明星的名言精选
6.儒家励志名言
7.单位励志格言大全
8.100句中国古代经典励志名言
孔子名言介绍_儒家经典格言
孔子经典名言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听其言而观其行。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礼之用,和为贵。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过,则匆惮改。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相关阅读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D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地位
西汉中期,天灾频发,社会**。儒者梅福认为,这是由于未能妥善安排对于孔子的祭祀,因而上天发怒。当时的国家政权接受了梅福的提议,封孔子为商汤的后代,接续先王的祭祀。到东汉,国家才正式把孔子作为国家的公神,其地位和社稷神同等。唐代,命令每个县都要建庙祭祀孔子。每年春秋两次大祭,每月初一和十五两次小祭。大的祭祀起初由学官主持,后来改由地方官主持。唐代以后,孔子的地位不断提高,对孔子的封号也不断增加。清代,孔子祭祀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孔子成为国家公神以后,儒者们的宗教地位也相应提高。唐代为孔子设立“从祀”即陪同享受祭祀的制度(如道家四大真人)。最早选中陪同孔子的,是22位对于注释儒经有重大贡献的儒者,后来扩大到孔子的所有弟子和历代著名的儒者。宋代,从祀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其最高的有四位,被称为“四配”,他们是颜回、曾参、子思和孟轲。其次是“十哲”,孔子的十个优秀弟子。“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再次是“先贤”,祭祀那些亲自接受孔子教导的弟子们。最后是“先儒”,祭祀孔子弟子以后历代最优秀的儒者。而后来的儒者,也以死后能够进入孔庙成为先儒为最高的荣誉。
[孔子名言介绍_儒家经典格言]
孔子名言介绍_儒家经典格言
孔子经典名言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听其言而观其行。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礼之用,和为贵。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过,则匆惮改,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相关阅读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D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地位
西汉中期,天灾频发,社会**。儒者梅福认为,这是由于未能妥善安排对于孔子的祭祀,因而上天发怒。当时的国家政权接受了梅福的提议,封孔子为商汤的后代,接续先王的祭祀。到东汉,国家才正式把孔子作为国家的公神,其地位和社稷神同等。唐代,命令每个县都要建庙祭祀孔子。每年春秋两次大祭,每月初一和十五两次小祭。大的祭祀起初由学官主持,后来改由地方官主持。唐代以后,孔子的地位不断提高,对孔子的封号也不断增加。清代,孔子祭祀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孔子成为国家公神以后,儒者们的宗教地位也相应提高。唐代为孔子设立“从祀”即陪同享受祭祀的制度(如道家四大真人)。最早选中陪同孔子的,是22位对于注释儒经有重大贡献的儒者,后来扩大到孔子的所有弟子和历代著名的儒者。宋代,从祀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其最高的有四位,被称为“四配”,他们是颜回、曾参、子思和孟轲。其次是“十哲”,孔子的十个优秀弟子。“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再次是“先贤”,祭祀那些亲自接受孔子教导的弟子们。最后是“先儒”,祭祀孔子弟子以后历代最优秀的儒者。而后来的儒者,也以死后能够进入孔庙成为先儒为最高的荣誉。
1、未曾失败的人恐怕也未曾成功过。
2、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
3、凡事要三思,但比三思更重要的是三思而行。
4、越接近考试,往往越要在坚实上下功夫。
5、即使现在,对手也在不停地翻动书页。
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7、勇者,必以决斗之勇气与五张试卷一决雌雄;懦夫,概以鼠目之寸光量人生此战必输无疑!
8、抢时间,抓基础,勤演练定有收获;树自信,誓拼搏,升大学回报父母。
9、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
10、很多事先天注定,那是“命”;但你可以决定怎么面对,那是“运”!
1、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坚持的路。
2、有两种人是没有什么价值可言的;一种人无法做被吩咐去做的事,另一种人只能做被吩咐去做的事。
3、没有常胜,只有常省。
4、模拟的成绩一定不要成为包袱,成为阴影。
5、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
6、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7、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度,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攀爬着。
8、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9、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每一个学习阶段都应该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
10、过去的事已经一去不复返。聪明的人是考虑现在和未来,根本无暇去想过去的事。
1、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
2、理想是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摇篮、冲锋的战旗、斩棘的利剑。
3、辛苦一年,受益一生。
4、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
5、笑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
6、平日从严,高考坦然。
7、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天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许明天会实现。
8、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9、摒弃侥幸之念,必取百炼成钢;厚积分秒之功,始得一鸣惊人。
10、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1、天助自助者,你要你就能。
2、总想赢者必输,不怕输者必赢。
3、一个人的破产是绝望,的资产是希望。
4、勤学,勤思,勤问,苦钻。
5、昨天是张过期的支票,明天是张信用卡,只有今天才是现金,要善加利用。
6、学习时的痛苦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7、一天过完,不会再来。
8、天助自助者,你要你就能。
9、信心是成功的一半。
10、高考着实是一种丰收,它包蕴着太多的内涵。无论高考成绩如何,你的成长与成熟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事实,这三年的辛勤走过,你获得的太多太多。
【孔子励志警句名言大全】
1、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屡挫屡战,笑傲群雄。
2、让我们将事前的考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3、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
4、这世界上没有不适合学习的人,只是有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罢了。
5、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
7、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8、行者常至,为者常成。
9、更快、更高、更强。就是金牌。
10、谁也不能随随便便地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巧言令色,鲜矣仁。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过,则匆惮改。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放于利而行,多怨。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不学礼,无以立。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不迁怒,不二过。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礼之用,和为贵。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巧言乱德。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道不同,不相为谋。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听其言而观其行。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刚毅木讷近仁。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小不忍则乱大谋。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15、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1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8、听其言而观其行。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4、不学礼,无以立。
2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6、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8、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2、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3、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4、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5、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36、巧言令色,鲜矣仁!
37、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39、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0、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4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3、不迁怒,不贰过。
4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9、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5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51、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52、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5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5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5、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5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的名言
5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
5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0、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孔子语录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8、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9、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2、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1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4、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15、有教无类。
16、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8、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19、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0、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21、不学诗,无以言。
22、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2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4、不学礼,无以立。
2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6、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8、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2、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3、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4、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5、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36、巧言令色,鲜矣仁!
37、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39、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0、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4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3、不迁怒,不贰过。
4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 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仁且知,夫恶有不足矣哉!
3.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4.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忠信仁义者可行于天下。)
7. 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8. 不迁怒,不二过。(此三句意为人有过失是不可怕的,谁会没有过失呢?但有过不改或者讳疾忌医的态度是最不可取的,这样的人会在以后犯同样的错误,这才是令人悲哀的事。老子所谓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之谓也)
9. 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
10.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1.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3. 孔子论学习
14. 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15.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6.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7.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8.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狂暴粗野,言不及义,虽乡邻亦鄙之;忠信仁义,谦恭有礼,虽蛮夷之地,亦敬之。)
19.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2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1. 其使民也义。
22.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3.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4.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25. 故君子入则笃行,出则友贤,何为而无孝之名也。
1.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2.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3.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4. 孔子哲理之人生态度
5.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为人谦恭,处事忠信,仁义之所。)
6.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7.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8.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9.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0.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1.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2.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3.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14. 听其言而观其行。
15.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6.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7.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8.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9.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0.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1.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2.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23.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以孔子之才,尚一日而三省,况于我辈乎?忠人之事,信以交友,学而时习,子何恃而立?)
24.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5.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用孔子的话解释即为君子成人之美。促狭一点讲公欲取之,必先与之。是之谓乎?)
26.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孔子的励志名言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不迁怒,不贰过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不学礼,无以立。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2、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3、故君子居易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4、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5、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6、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7、放于利而行,多怨。
8、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
9、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1、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1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4、与朋友交,严而有信。
15、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7、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18、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9、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20、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21、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2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24、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25、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2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27、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28、一个人心术要正,行为要端。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9、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30、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 孔子道德励志格言
★ 孔子格言
★ 孔子名人格言
★ 孔子格言语录
★ 励志名言格言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