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孔子读书的名言(共含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美食作家谢帝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商丘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读书名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孔子名言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巧言令色,鲜矣仁!
(3)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0)朝闻道,夕死可矣。
(1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1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7)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1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0)寝不尸,居不容。
(21)过犹不及。
(22)克己复礼,为仁。
(2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2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6)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27)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9)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0)刚、毅、木讷,近仁。
(31)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4)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5)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6)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3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39)见得思义。
(40)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41)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42)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43)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44)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45)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孔子读书名言大全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孔子名句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9.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1.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孔子语录
1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5.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 孔子语录
17.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8.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20.小不忍则乱大谋
2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孔子名言
2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4.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2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孔子名言
26.巧言令色,鲜矣仁!
27.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2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2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30.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孔子名句
3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32.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3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5.不迁怒,不贰过 —— 孔子名言
3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3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 孔子名句
4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3.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45.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孔子名句
46.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47.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8.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4、朽木不可雕也。
5、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6、巧言令色,鲜矣仁!
7、礼之用,和为贵。
8、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14、德不孤,必有邻。
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6、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9、过,则匆惮改。
20、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1、过犹不及。
2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3、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2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5、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26、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27、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2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30、见得思义。
3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32、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33、不学礼,无以立。
34、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3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6、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37、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38、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也。
3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40、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4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3、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4、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4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孔子名句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9.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1.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孔子语录
1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5.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 孔子语录
17.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8.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20.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读书名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德不孤,必有邻。
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刚、毅、木讷,近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1. 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2. 不要把学问看做是用来装饰的王冠,也不要把学问看做是用来挤奶的奶牛。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3. 如果你知道得比我多,你就教给我;如果你知道得比我少,那就向我学。 作者:贺拉斯
4.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 作者:颜真卿
5. 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作者:培根
6. 人皆知以食愈饥,念莫知以学愈愚。 作者:(汉)刘向
7. 书籍帮助我从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没有书的帮助,我会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作者:高尔基
8. 学习专看文学书,也是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 作者:鲁迅
9. 定义一本书,不能凭封面。 作者:(英国)谚语
10. 忧愁非书不释,忿怒非书不解,精神非书不振。 作者:(清)颜元
11. 决不可自暴自弃……开步走吧,只要走,自然会产生力量。 作者:法布尔
12.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者:朱熹
13. 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然后知不足。 作者:列宁
14.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作者:戚继光
15. 读书勿求多,岁月既积,卷帙自富。 作者:(清)冯班
16.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作者:赫尔岑
17.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作者:(宋)苏轼
18. 光阴给人经验,读书给人知识。
19. 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 作者:孟德斯鸠
20. 学者政出之,政者学之施。 作者:(宋)张孝祥
21.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屈原
22.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作者:培根
23. 新想法常常瞬息即逝,必须努力集中,注意牢记在心,方能捕获。一个普遍使用的好方法是养成随身携带纸笔的习惯,记下闪过脑际的独到之见的念头。 作者:贝弗里奇
24. 读书人上厕所时间长,那不是干肠,是在蹲坑读书;读书人最能忍受老婆的嘟嚷,也不是脾气好,是读书人入了迷两耳如塞。吃饭读书,筷子常会把烟灰缸的烟头送进口里,但不易得脚气病,因为读书时最习惯抠脚丫子。可怜都是蜘蛛般的体形,都是金鱼似的肿眼,没个倾国倾城貌,只有多愁多病身。 作者:贾平凹
25. 学业攻炉冶,炼尽三山铁。 作者:(唐)寒山
26. 钉子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 作者:雷锋
27. 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 作者:(明)郑心材
28. 养子莫徒使;先教勤读书。 作者:《对联集锦》
29.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作者:《增广贤文》
30. 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 作者:刘白羽
3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作者:孔子
32. 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 作者:居里夫人
33. 第一次读到一本好书,就象找到了一个好朋友;再一次读这本好书,就象和朋友重逢。 作者:(法国)谚语
34. 书籍用得好的时候是最好的东西;滥用的时候,是最坏的东西之一。 作者:爱默生
35. 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 作者:周恩来
。 —— 孔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 孔子读书名言
★ 孔子名言名句
★ 孔子名言解说
★ 孔子名言赏析
★ 孔子的名言名句
★ 孔子的中英文名言
★ 孔子的教育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