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物我相谐,寄情于物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szlkn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物我相谐,寄情于物(共含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zlk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物我相谐,寄情于物

篇1: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物我相谐,寄情于物

物我相谐,寄情于物

山东临沂市21中 刘畅

【文 章】《落花枝头》《沙土地》《走近芦苇》+学生习作练笔

【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2. 学习抓住开头结尾句子理解作者情感的略读方法。

3.学会借助一物表达自己的情感或哲理。

【学习重点、难点】

1. 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2. 学会借助一物表达自己的情感或哲理。

【课内探究】

导入新课,激趣引思。

通常文章抒发情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抒胸臆,多见于诗歌;一种是假托一物,通过某种具体物品来表达情感,这就是托物言志。清新雅致的陋室,高洁傲岸的莲花都是作者品格的物化。哪位同学总结一下什么是托物言志?

师出示: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活动一:研读文章,理解“托物”

环节1.默读《沙土地》,托物言志之“物人合一”

(1)速读文章:勾画文章分别写了沙土地的哪些方面?思考作者借助沙土地,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作者只是单纯的写沙土地吗?

(2)品味:文章最后一段写到“在故乡,形容一个人说话好听,喜欢用这样一个词,瞧那谁谁谁,说话沙楞楞的。这里的人声音饱满,口腔共鸣音好,唱起歌来自然也很悦耳……”作者为什么要写“拉魂腔”呢?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3)总结提升:物我合一是托物言志的重要标志,文章中可能根本不出现作者的形象,在文中作者便是“物”,物便是人。

环节2.跳读《落花枝头》,托物言志之“夹叙夹议”

(1)思考勾画:石榴花的特别之处,作者要赞美石榴花的什么品质,你从哪些语句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思考和观点?

(2)交流探讨:作者一边描绘着石榴花的美丽绚烂,一边表述着自己的人生态度。在文章的第五、六段哪些是叙述的句子,哪些是议论的句子,勾画并思考作者对于落花什么态度?

小组交流探讨,“落花正是新生的标志,实在值得大书特书。”作者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是一朵花,尽力地开,坦荡地落,始终以培育新生为使命。

(3)总结明确:夹叙夹议这种写作手法是托物言志文章的特色之一。通过叙述勾画“物”的自然属性,通过“议”表达作者的思考观点。两者相得益彰、彼此呼应。

环节3.品读《走近芦苇》,托物言志之“卒章显志”

1.作者走近芦苇后进行了哪些思考?试着用这种句式表达。

走近芦苇,我从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感悟到了______________。

2.文章行文比较散漫,基本是看到芦苇后思绪的集合。但文章最后进行了总结性的收束:“我知道这才是必然,才是世间万物历尽苦难生死更替的本真。”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3.总结提升:卒章显志指的是文章最后点明作者想表达的主要思想观点,在托物言志文章中,有时写的比较含蓄,但是结尾部分一定会在写“物”的基础进行概括提升。

活动二:读写练习,练笔“言志”

环节1.选择一种花,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进行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练笔。

提示:先观察这种花,找到花的特征,再挖掘出它身上的“亮点”,展开联想和想象。最后由此放大,上升到一种精神或品质。写作时适当运用本课学习到的托物言志文章写作的特点“物人合一”“夹叙夹议”和“卒章显志”。

环节2.小组内交流展示,全班展示交流,教师点评。

作者:潘继云

公众号:云说语文

篇2:统编教材七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物我相谐,言心所向

【文 章】《陋室铭》《爱莲说》《遇到今天的我,你是幸运的》

【学习目标】

1. 理解文中托物言志的手法。

2. 品味文中意蕴丰富的语句。

3. 理解作者的高洁志趣,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

1. 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2. 感悟作者的高洁志趣。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内探究】

谈话导入:文人雅士写文章经常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把自己的志向品格物化。思考哪些事物被文人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呢?(松、竹、梅、兰、菊、清风、明月……)

不仅这些,一所简陋的房屋,一朵清新的莲花也被两位文人寄托了情怀,今天我们到文章中感受几位作家的高洁志趣和君子之风吧。

活动一:寻踪觅迹找关联

环节1.感知文章。有感情地阅读《陋室铭》和《爱莲说》,找出作者写了哪些“物”,他们在作者笔下有哪些特点?

陋室:景幽:苔痕草色——简陋优雅恬静

友贤: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来人贤良儒雅

志雅:调素琴阅金经——志趣高雅脱俗

莲花: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洁身自好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亭亭净植。——品行端正

品格风度:可远观而不可亵玩。——高洁傲岸

菊花:隐逸者——逃避现实

牡丹:富贵者——庸俗逐利

环节2.探究品味。作者笔下陋室和莲花、菊花、牡丹,这些“物”身上表达作者怎样的“志”呢?

陋室: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莲花:作者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政治品行。

菊花:消极避世的隐者。

牡丹:追逐名利的世俗之人。

环节3.总结归纳。作者表面是对陋室或莲花的的描绘,实际是间接表现作者的志向、意愿,这种写法便是托物言志。

活动二:字斟句酌品文章

环节1.两篇文章短小精悍,但是却字字珠玑,很多语句意蕴深厚。

(1)《陋室铭》开头写山因仙而名,水因龙而灵,对本文表达有何作用。

(2)结尾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

(3)《爱莲说》为什么写菊花和牡丹?

(4)结尾处“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环节2.读文章《遇到今天的我,你是幸运的》回答以下问题。

(1)全文多次出现“遇到今天的我,你是幸运的”,试分析这个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

(2)文章第八段写到“幼年有幼年的疏狂,盛年有盛年的风光,中年有中年的奉献。”结合全文内容,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活动三:拓展延伸议君子

《爱莲说》中,作者称莲花是“花之君子”。结合下列材料,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的理解。

屈原在奸臣和昏君的王朝中抑郁不得志,在对国家的前途充满担忧时,在对混浊的社会感到绝望时,他无法忘记人民处在水生火热之中,他无法忘记自己的身份,所以他披发行吟河畔,遂怀石投江而死。他怀瑾握瑜,举世混浊而他独清,像一朵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绽放在历史的大湖中!

作者:潘继云

公众号:云说语文

篇3: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品读人物情怀

品读人物情怀奏响人生赞歌

湖南省岳阳市弘毅学校 何蒙

【课题类型】《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整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

【学习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通过对比感知人物的精神品质。

2.学会找关键词句并通过关键词句品析人物形象。

【课前准备】

默读《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扫除字词障碍。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读美的身影

活动一:概读,感受人性光辉。

1. 默读《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在文章中圈点勾画相关词语或句子,并用下面的句式概括。

他是一个 的人,从文章 (关键词句)的句子中可以看出。

2.组内交流。

3.小组展示。

活动二:比读,品味对比手法(人与人、景与景)。

人物

对工作的态度

对同志、人民的态度

对工作的要求

白求恩

极端的负责任

不少的人

冷冷清清、漠不关心

见异思迁,以为不足道

植树前

干涸的泉眼

倒塌的房屋

植树后

一大片茂盛的橡树

三、品美的情怀

活动三:默读,圈点中心句子。

(中心句就是指概括段落大意,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

纪念白求恩

植树的牧羊人

重点句

(议论句)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首:

尾:

第四段:

四、谱人生赞歌

活动四:我为人物撰写颁奖词。

殷殷舐犊情,拳拳慈父心

湖北省天门市江汉学校 陈思

【课题类型】《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跑过冬天——写给成人之际的女儿》整合教学

【教学内容】

教材:《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

丛书:《跑过冬天——写给成人之际的女儿》

【学习目标】

抓关键语句,感悟父爱

【课前准备】

1.默读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跑过冬天——写给成人之际的女儿》,初步把握三位“父亲”的形象。

2.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扫除字词障碍。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二、课堂探究

活动一:初读课文,走进父爱

以每分钟500字的速度默读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跑过冬天——写给成人之际的女儿》,初步把握文意,说说这三篇文章中都有一个怎样的父亲?

活动二:精读课文,读懂父爱

在文章中,找出关键语句,体会三位父亲对子女的良苦用心。

【思路点拨】含义深远,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出父亲的情意和期望,或者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这样的语句便是关键性的语句。关键性的语句一般会在文章中多次重复地出现。

1.同桌互说,组内讨论。

2.班内展示并点评。

活动三:理读课文,领悟父爱

三篇文章告诉我们父爱是什么?

活动四:抒写真情,高歌父爱

作者:潘继云

公众号:云说语文

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撰写演讲稿》

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八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探寻自然奥秘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政治第四单元检测试题

统编教材七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抗争困境 向往美好

统编教材八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心怀天下,至君尧舜

统编教材七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丰美的联想与想象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物我相谐,寄情于物(通用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物我相谐,寄情于物,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