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1单元教案设计分析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sjwlovebb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Unit1单元教案设计分析(共含3篇),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jwlovebb”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Unit1单元教案设计分析

篇1:Unit1单元教案设计分析

Unit1单元教案设计分析

一、教材地位(unit position)

1、从本单元的中心“春季”为主线来看,教材内容着重围绕着“新年”这个主题展开;语言的使用环境是新年中的走亲访友。

2、词汇方面:学生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学习了家庭基本组成成员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me的口语表述基础上,增加了uncle、aunt、grandfather、grandmother四个常用词的口头表达。

3、句型方面:一年级第一学期学习了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的简单问答,本单元呈现了应答句的完整性和交互性。

4、show me …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是出现过的,结合本单元“新年”的课题 和语境,增加了try your new …和i like …的句型,以及新年的特定问候语happy new year.

二、学习目标(learning objectives)

1、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新年都是家人、亲友相聚,表达亲情的节日。通过新年里说的话、做的事,感受新年的`快乐。按照传统习俗,会用简单的祈使句在新年的环境中表达自己的意愿;用常用的问候语表达对他人关心以及当别人问候自己时作出的恰当应答;用happy new year!的简单语言和制作贺卡的行动向别人致以新年的祝福。

2、在原来口语表达的基础上,能够对how are you?的问候作出不同应答。

3、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更多家庭成员、亲属的英语称谓。能够根据家庭成员关系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表述uncle、aunt、grandfather、grandmother等。

4、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使用i like …, show me your …和try your …表达自己的意愿。

5、通过学会制作和传递生活中学生非常喜欢的贺卡,让学生从语言到行动表达对他人的关爱。

三、教学资源(teaching resources)

1、现代技术支持(i.p. support)

¨ 录音机

¨ 电脑

¨ 实物投影机

2、视听材料辅助(audio-visual aids)

¨ 图片

¨ 实物

3、学习材料(materials)

¨ 学生用书

¨ 配套练习册

¨ 教学参考书

四、课时划分(period division)

本单元建议分六课时完成。periodtitlecontents1st periodlet’s learnlet’s talk uncle, aunt --- how are you? --- i am fine, thank you.--- very well, and you?2nd periodlet’s learnlet’s talk grandmother, grandfatherhappy new year!3rd periodlet’s act show me your present. try your new shoes.4th periodlet’s play make a new year card5thperiodlet’s enjoy story6th periodrevision

篇2:第四单元教材分析2(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会解简易方程,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2、掌握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能够独立解答稍复杂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用算术方法和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掌握几何初步知识,能够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掌握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能够绘制简单的统计表。

5、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

1、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3、几何初步知识。

课时安排:       共27课时,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一)~(八)                          8

第二部分(九)~(十五)                        7

第三部分(十六)~(十九)                      4

第四部分(二十)~(二十三)                    4

第五部分(二十四)~(二十七)                  4

数的概念

教学内容:数的概念(P99----.101)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概念,掌握有关性质,并能正确地判定数的范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内容整理

1、提出复习内容。

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小学阶段学习了哪几种数?”(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

“今天我们复习与整数、小数、自然数有关的一些知识。”

2、你能用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指板)

自然数

整数      零

数                 ……

小数

……

3、从上面的关系图中你知道什么?

“如果说‘整数就是自然数和0’对不对?为什么?”(因为整数中还包括比0小的整数。)教师向学生说明:我们在小学学的整数包括自然数和0,到中学还要继续学习比0小的整数。然后,教师在“0”的下面板书“……(小于0的。)”

二、整数的复习

1、自然数和零的复习。

(1)自然数

教师:“什么样的数是自然数?”(l、2、3……)在“自然数”后面板书。“自然数可以表示什么?”(表示物体的个数。)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自然数的知识?

最小的自然数是“1”。(用彩色笔把“ 1”上色。)

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自然数的单位是1。

“任何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请说出下面几个数各是由多少个1组成的。”教师在黑板上任意写几个自然数,如7、10、25、369、……

(2)零

①教师:“0表示什么?”(板书:“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

②“自然数与0有什么关系?”(自然数都大于0。)教师在“自然数”后面板书“(大于0。)”

③“按顺序写数时,0应写在什么位置?”(写在1的前面。)

2、刚才我们已掌握整数的分类,那么关于整数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成如下板书:

基本计数单位:1

计数单位         计数单位:个、十、百、千……

相邻单位进率为10

整数     整数的读写法

整数的大小比较

自然数

整数的分类       0

……

完成下面练习:

(1)宁波万向集团创利税三亿零七百万元;

创利税三亿七千万元。

①写出这两个数;

②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

③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

(2)P.91,1-(2)

三、小数的复习

1、教师:“小数的意义是什么?”

(生答师板: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分数和小数有什么关系?”(小数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2、说说你掌握的有关小数的知识。

(1)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成如下板书;

(2) 完成P.99,1-(3)。

分母为10:一位小数

小数的意义                           分母为100:两位小数

分母为1000:三位小数

小数    小数的计数单位--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小数的性质

小数点的移动变化规律

带小数

纯小数

小数的分类

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

四、综合练习

1、P99,1-(1);

2、P99,2;

3、P99,3。

五、总结

六、布置作业:《作业本》P.50,

数的整除

教学内容:数的整除(P.101)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数的整除的有关概念,并能作出明确的判断和区分。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除的意义

1、出示:下列各式中,哪些式子表示整除?为什么?

12÷4=3         20÷0.5=40          35÷7=5

45÷45=1        4.2÷1.4=3           78÷7.8=10

2、说说整除的意义。

3、剩下的式子不是整除,是什么?用图表示整除和除尽的关系

二、有关概念的复习

1、根据概念之间的联系填表。(P93,2)

请一人板演,其于学生填在书上。

2、反馈见下表:

看图回答:

(1) 这些概念中,最基础的概念是什么?

(2) 与倍数有关的概念是哪些?

(3) 与约数有关的概念是哪些?能否把这些概念分为两大类?

(4) 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各是什么?这些特征除了判断以外,还对哪些概念或计算非常重要?

三、综合练习

1、填空。(并补充下面4题)

(1)甲数=2×3×5,乙数=2×2×3,甲乙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2)一个数既是16的约数,又是16的倍数,这个数是(    ),把它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形式是(     )。

(3) 互质的两个数的积是68,这两个数是(  )和(  )或(  )和(  )。

(4) 100以内,能被3整除的最大偶数是(   ),最大奇数是(   )。

2、判断。(P101,2,并补充下面几题)

(1)13是质数。                                   (    )

(2)13的约数都是质数。                           (    )

(3)13是质因数。                                 (    )

(4)13是互质数。                                 (    )

(5)13和2是互质数,又都是26的质因数。          (    )

(6)因为a÷b=c,所以a一定能被b整除。           (    )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作业本》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内容: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P102~103)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正确地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有关概念复习

1、反馈:

(1)说说什么叫公约数、公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和互质数?

(2)说说倍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什么区别,约数、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有什么区别?

2、按要求写出两个互质的数。(P103,2)

(1) 两个数都是质数;

(2) 两个数都是合数;

(3) 一个数是质数,一个数是合数。

二、有关技能的复习

1、求18、24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并比较它们在计算时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联系:都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来求得;

区别:求最大公约数只要把所有的除数(公有的质因数)连乘;

求最小公倍数要把所有的除数与最后的两个商(各自独有的质因数)连乘。

2、求18、24和30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并说说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时要注意什么?

三、综合练习

1、填空(P102,1;并补充下面2题)

(1)甲乙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是3,最小公倍数是90,如果甲数是18,那么乙数是(   );如果乙数是30,则甲数是(   )。

(2)三个不同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273,这三个质数分别是(   )、(    )、(    )。

2、补充选择:

a,b都是自然数,且a÷b=6,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

A、a         B、b          C、ab         D、ab

3、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1)48和72           (2)11和9           (3)14和42

51和170               25和24               78和13

(4)42、63和105      (5)3、5和7         (6)14、7和42

练后说说各组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时各有什么特点,并填下表:

各数的关系 一般 互质 倍数

A和B

短除法 (A,B)=1

[A,B]=AB 若A是B的倍数,则:(A,B)=B    [A,B]=A

A、B、C

短除法   A、B、C两两互质:

(A,B,C)=1

[A,B,C]=ABC   若A既是B的倍数又是C的倍数,且B是C的倍数,则:

(A,B,C)=C

[A,B,C]=A

四、布置作业:《作业本》

分数和百分数

教学内容:分数和百分数(P103~104)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能正确地进行约分和通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

1.分数的基本概念。

(1)教师:“分数的意义是什么?”(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单位‘1’的含义是什么?”(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

“什么是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说说35 这个分数的意义和它的分数单位。

(2)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3)我们学过哪些分数?请举例说明。(师板书如下)

2、百分数的复习

(1) 百分数的意义;

(2) 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生答师整理成下表)

分数 百分数

既可以表示具体数量,又可以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     只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不表示具体数量。

后面可以有计量单位,也可以没有计量单位。 后面不写计量单位。

一般写法:(  )(  )

专门写法(%)

一般要求化简 不必化简

分子不是小数 分子可以是小数

(3)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分别说说互化的方法并完成P104,4。

3、根据学生回答师整理板书如下:

分数的意义                                 分数单位

真分数(<1)

分数的分类                   整数

假分数(≥1)

带分数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分数的大小比较

通分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分数的基本性质

约分       分数乘除法

最简分数

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百分数的意义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成数

百分数的应用

折扣

二、综合练习

1、填空。P104,1,2并补充:

(1)小麦的出米率是63%,它表示(                         )。

(2)当29 的分子加上4时,为了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要加上(  )。

(3)45 的倒数是(  ),它的分数单位比原来的分数单位大(    )。

(4)把一根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6段,每段占全长的( )( ) ,每段长(   )米。

(5)下列分数中,值在14 和25 之间的是(   )。

13    12    15    27

(6)分数单位是18 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7)一个最简分数,分子与分母的乘积是28,和是11,这个最简分数是(   )。

2、判断。

(1)百分数是分母为100的分数。                        (   )

(2)分数的分母越大,分数单位就越大。                  (   )

(3)5吨的18 和1吨的58 相等。                           (   )

(4)假分数的倒数都是真分数。                          (   )

(5)水果店原有水果1000千克,售出50%后,又运进剩下的50%,这时仍有水果1000千克。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作业本》

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

教学内容: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P105~107)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表内四则计算要求迅速,万以内的四则计算要求比较熟练)。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提出复习内容

意义

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      法则

各部分间的关系

二、四则计算意义的复习

1、填表

数的范围

运算名称 整数 小数 分数

加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小数、分数乘以整数的乘法,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一个数乘以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以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说说下面各算式的意义。

24×58           58 ×24          24×0.3       56 ÷23

三、四则计算法则的复习

1、计算下面各题,说说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法则有什么联系和区别。(P107,4)

2、计算下面各题,说说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P107,5)

3、计算下面各题。(P106,1)

四、四则运算各部分间关系的复习

1、根据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填写下面的等式。(P106,3)

2、知道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干什么?

五、综合练习

1、根据48×76=3648,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48×7.6=(    )               (2)480×0.76=(   )

(3)0.048×7600=(   )         (4)0.48×7.6=(   )

(5)(  )×76=36.48              (6)(   )×(   )=3648

填后说说解答的依据。

2、不计算,在下面各题的○里填上>、<或=。

7.6×5.8○7.6                      978 ÷1.2○978

1728 ×1115 ○1728                      0.8×10○ 0.8÷0.1

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六、总结

七、布置作业:1、《作业本》

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四则混合运算(P110---111)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说说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师整理板书如下: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没有括号

两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

有括号

二、综合练习

1、P109,  1  填空。

1、P110,直接写出得数..

3、计算。P110,3并补充:

[1―(413 ―113 ×2)]÷212    (112 -0.375)÷[125 ×(40%+2.1)]

练后校对,说说分数、小数混合运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1) 一般在加减混合运算中,能化成有限小数时,统一化成小数计算可避免通分;

(2) 在乘除运算中,统一为分数计算较为简便;

(3) 分数与小数相乘时,若小数与分母能约成分母是1的分数,可直接约分。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作业本》

用简便方法计算

教学内容:用简便方法计算(P107~109)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

1、运算定律的复习。

(1) 说说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并举例说明。(完成P108,1)

(2)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整理:

交换律:a+b=b+a

加法运算定律

结合律:(a+b)+c=a+(b+c)

交换律:ab=ba

乘法运算定律      结合律:(ab)c=a(bc)

分配律:(a+b)c=ac+bc

2、运算性质的复习。

要使一些计算简便,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也可以应用运算性质。说说你知道的运算性质。师板书:

减法运算性质:a-b-c=a-(b+c)

运算性质

除法运算性质:a÷b÷c=a÷(b×c)

二、综合练习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并在括号里写上所用的运算定律。

(1)2.35-4.97+7.65=2.35+□+4.97                (        )

(2)10.9+425 +5.6=10.9+(□+□)                  (         )

(3)1.25×614 ×8=614 ×(□×□)               (        )

(4)3.6×(14 +59 )=□×□+□×□                 (        )

2、P108,3:计算,并指出简便运算的依据。

3、P109,5:用简便方法计算。

4、提高练习。

用简便方法计算。

3.6-8÷17-317 ×3               ×19941995

333×99.9+77.8×999              72×96+75×4

999×999+                   1111×37+9999×7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作业本》

文字题

教学内容:文字题(P111~113)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答文字题的步骤和方法,能熟练地把文字题“翻译”成算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

文字题是用文字说明数量关系,指明计算方法,但未说明运算顺序的题型。可分为两大类:

1、运用“和、差、积、商 ”等概念及“加上、减去、乘以、除以、乘、除”等术语,用已知数构成四则运算算式的文字题。

如:2.5与29 的差除以827 与0.3的积,商是多少?

解答此类文字题要在理解概念、术语的基础上,能抓住题目的基本结构,即基本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计算。说说上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差÷积=商)由此得到算式:(2.5-29 )÷(827 ×0.3)。

2、含有未知数的四则运算文字题。

如:一个数的45 比120的20%多56,求这个数。

这类题可运用已知数进行逆推或列方程解。

解:设这个数为X,得

45 X-120×20%=56

X=100

3、说说解答文字题的步骤。

(1) 认真审题,通过题中的数字名词和术语,找到基本数量关系;

(2) 按照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3) 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二、综合练习

列式计算:

1、从223 的倒数减去114 除13 的商,差是多少?

2、12 与13 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商是多少?

3、125减少它的12%再乘以311 ,积是多少?

4、8个25相加的和去除5.3的4倍,结果是多少?

5、一个数的3倍比45的35 多3,求这个数。

6、一个数的13 与40的和,正好是120,求这个数。

7、某数的14 加上2.5与它的13 相等,求某数。

8、被除数一定,当除数是25时,商是4;当除数是14 时,商是多少?

9、比637 米长17 是多少米?

10、甲数比乙数多25%。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乙数是甲数的百分之几?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1、P112----P114.,分两课时指导学生完成.

比和比例

教学内容:比和比例(P115~117)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性质,能正确地求比值、化简比,并能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比和比例的复习

1、比较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1) 填表(P115,1)。

(2) 反馈交流:说说怎样求比值?求比值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干什么?

2、比较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填表)

举例 方法 依据 结果

求比值 前项除以后项 比与除法的关系 商

化简比 化为最简整数比(即前项与后项为互质数)

比的基本性质

最简整数比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干什么?

解比例:P117,7。

二、正、反比例的复习

1、填表:

路程(千米) 84 63 105

时间(小时) 2 1.5 4 5

速度(千米) 45 50 40 60

时间(小时) 2 1.8 3

练后反馈:说出填表的理由,并说说每个表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2、意义的复习。

(1) 比较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填表:P116,3)

(2) 怎样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3) 判断下面各题。(P116,4)

三、综合练习

1、判断。(P117,最上部分)

2、填空:

(1) 比的前项缩小3倍,后项扩大3倍,这时比值是原来比值的(  )。

(2) 1克白糖完全溶解在10克水中,水与白糖的比是(   ),白糖与糖水的比是(   )。

(3) 甲与乙的比是2:3,乙与丙的比是3:5,甲、乙、丙的比是(      )。

(4) 某班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9 ,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5) 0.25:25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6) 从24的约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式(        )。

(7) 如果A×13 =B×15 ,那么A:B=(  ):(  )。当A:B=113 时,那么A×(  )=B×(  )。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作业本》

量的计量

教学内容:量的计量(P118~119)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计量单位的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相邻单位间的化聚和换算。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

1、说说你学过哪些计量单位,请分别把它们从高到低排列。(完成课本P119,1后反馈,教师板书)

2、计量单位的换算。

(1) 分别说出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的方法。教师板书:

×进率

高                  低

率进÷

(2)法定计量单位,除时间单位外,进率都是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所以化聚时可以用移动小数点位置的方法进行计算。

二、基本练习

1、长度单位的化聚。

70cm=(   )m               2.3m=(   )dm=(   )cm

1140 m=(   )cm                5.7m=(   )m(   )cm

234 km=(   )km(   )m          2850m=(   )km

3km50m=(   )km              10.08km=(   )km(   )m

2、面积单位的化聚。

715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4平方米=(   )平方分米

3平方分米4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25000平方米=(  )公顷

10850平方米=(  )公顷(  )平方米

3、体积单位的化聚。

1.06立方米=(  )立方分米

7立方分米4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8.5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4.05立方分米=(   )升(   )毫升

5升5毫升=(   )升=(   )毫升

4、时间单位的化聚。

415 小时=(   )分         2小时15分=(   )小时

330分=(   )小时(   )分=(   )小时  25 日=(   )小时

5、重量单位的化聚。

1200克=(   )千克(   )克    3.08吨=(  )吨(  )千克

1050克=(   )千克                  7吨8千克=(   )吨

5吨63千克=(  )千克    3千克600克=(  )克=(  )千克

三、综合练习:P120~121,1~3。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作业本》

篇3:选修古代散文第六单元教材教法分析(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选修古代散文第六单元教材教法分析(1)(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不拘一格的文章体式

课标定位:

1、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进一步培养诵读习惯和文言语感,背诵一定数量的我国古代诗文名篇,了解相关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体会其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传统品格,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

2.学习鉴赏散文的有关知识和基本方法,初步把握散文的不同艺术特性,注意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使阅读体验更多元。

考纲说明:

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展、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量层级。

选修古文单元,一方面,要继续必修古文狠抓基础落实的传统做法:熟读成诵,字词句的疏通整合,内容情感主旨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用来培养学生深度和广度思维,合作探究意识,读写结合能力等。稳中出新,实中求活。

单元定位:

1、本单元是选修三个单元的收束篇,应完成对前两个单元的呼应,使选修古文浑然一体:

选修古代散文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重“形象”分析;

选修古代散文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贯通”重“意蕴”解读;

选修古代散文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重“写法”赏析。

所谓“鲜活”,主要是指“形象”和“意蕴”的鲜活,三个单元内在的思想情感逻辑前后贯通,

体现了文学艺术的完整统一。

同时,本单元还是高三总复习前最后一个古文单元,充分利用本单元,系统梳理整合高中必修和选修古文,帮助即将迈入高三的学生,扎扎实实加强语文素养,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2、“文无定格”。

“文无定格”是指散文的体式灵活多变,形式多样,自由活泼,不拘一格。了解高中古文常见文体基本知识,能帮助教师确定课文需突破的教学点,帮助学生迅速大体把握文章的写作内容和意图。对必修选修课程中最常见的几种古文文体稍作梳理:

序---------必修:《兰亭集序》 、《滕王阁序》,选修:《伶官传序》 、《陶庵梦忆序》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序”有书序(《伶官传序》 、《陶庵梦忆序》 ,意在简介文章内容、写作目的、心路历程、情感世界等)、赠序(韩愈《送区册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主要意图应是对所赠之人的态度、评价、情感等,以及借此来抒已之怀)、宴集序。

记-----必修《游褒禅山记》;选修《文与可画oY谷偃竹记》、《狱中杂记》、《苦斋记》

志-----选修:《项脊轩志》。记和志都是古代记叙类文体。“记”通常用以记事、景、物;“志”则大多用于记录人物事迹,如墓志、人物志等。要理解作者写了何事、何景、何物、何人来抒发什么情感,表达何种观点。

传-----必修《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选修《大铁椎传》、《种树郭

橐驼传》。“传”体由先秦两汉历史散文发展而来,常用于记述人臣和庶民事迹的列传。高考古文阅读常选人物传记类作品,一般先介绍人物基本情况,再叙二三事来表现人物性格情态和精神品质。

赋(辞)-----必修:《赤壁赋》、《归去来兮辞》;选修:《阿房宫赋》。侧重于借景抒情,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把握借何景,抒何情,发何感慨。

论(说)-----必修:《过秦论》、《师说》;选修:《六国论》。“说”用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论”重在析理推论,《过秦论》、《六国论》均为史论,要明确作者借何古讽何今。

3、“贵在鲜活”。

鲜活体现在:

(1)、情感真切真挚真诚。如《种树郭橐驼传》中作者关注民生和社会的责任感和爱国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老师关爱学生,学生敬重老师的师生情;《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豪迈之情;《项脊轩志》中感人至深令人泪下的亲情。白居易说“根情”,此言极当,情是文章的根本,无情,何来文章的鲜活。

(2)、取材世俗化和生活化。如《种树郭橐驼传》中驼背之人种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师生聊天;《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饮酒作诗;《项脊轩志》中非常平常的生活场景和日常小事,保持生活原汁原味,呈现生活千姿百态,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3)、形象鲜明生动活灵活现。如《种树郭橐驼传》中豁达自信技艺高超的种树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各具鲜明性格的师生;《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飘逸洒脱的太白;《项脊轩志》中的慈母爱妻。

(4)、意蕴不落俗套,平中有味。如《种树郭橐驼传》以种树之道喻为官之道,不乏理趣;《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作者一扫“喜而复悲”的陈套,给人以乐观情绪的感染;《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高妙的教育艺术;《项脊轩志》一句嘘寒问暖的话,一棵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含而不露,韵味悠长。

(5)、语言极富个性,闻其声,如见其人。《种树郭橐驼传》中种树秘诀一番话,非常贴近生活真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短短的对话中,情态性格志向各异的师生形象跃然纸上。《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诗化语言;《项脊轩志》中一句话见神态性格情感。

(6)、鲜活还体现在文章体式的自由活泼,不拘一格。比如:《种树郭橐驼传》,名为传记,实为寓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开对话体小品文之先河;《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揉诗、文、赋一体成为独具特色的诗化散文,《项脊轩志》,名为记物,但实际内容是记人。

4、,借助读写结合练习,引导学生扎扎实实提高写作能力。

(1)、选择熟悉的生活素材来写,内容细腻具体,避免空洞无物;

(2)、刻画鲜明灵活的形象,尽量避免枯燥乏味的说教;

(3)、具有真实情感和体验,让自己的文章充满情趣理趣,不作无病呻吟;

(4)、锤炼个性化语言,“唯陈言之务去”,鲜活生动;

(5)、写出有内容有情感,形象鲜明,意蕴丰富的好文章来。

5、引导学生初步探索阅读通法:读懂---读通---读透。

读懂是为了引导学生抓准文章主体,即景、人、事、物;

读通是为了引导学生明确景、人、事、物的特点;

读透是为了引导学生感悟景、人、事、物所蕴含的观点、道理、情感、思想、精神等。

散文体式 课文 散文读法:读懂

散文读法:读通 散文读法:读透 课时安排

寓言类传记 《种树郭橐驼传》 事:种树 特点:生活化理趣 情感:顺天致性 精读,三课时

语录体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人:师生 特点:个性化语言 情感:形象鲜明 略读,二课时

序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景:宴游 特点:真切化感情 情感:乐观洒脱 略读,二课时

志、记 《项脊轩志》 物:书斋 特点:世俗化情趣 情感:醇厚亲情 精读,三课时

这样的一个阅读通法,可以打通高考的`古文阅读,诗歌鉴赏,现代文大小阅读。以08高考为例:古文阅读写人(韩延寿),通过实施道德教化、下属自责、下属敬父等事,表现人物主张文德教化、和睦礼让等理政观念和律己严待人宽等人格魅力,表明作者对儒家“仁政”和修身等思想的赞同。诗歌鉴赏写人(顾炎武自己),人物特点是:惊、愁、存肝胆、鬓华;情感是:两鬓已白,惊时光易逝,叹年岁已高,愁复国无望,但依然有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爱国志肝胆心。现代文小阅读写物(塑料袋),物的特点是:污染重,解决难;情感是:环保意识。现代文大阅读写景(碧云寺的秋色),景的特点是:丰富多彩,情感是:唤起欢快情感,古今感受相通。

目标定位:

1、理解:

理解并梳理高中古文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的意义或用法,学会归类总结,注重在具体语境中来掌握文言知识,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据文体知识和作家作品知识来理解作者创作背景和意图;理解所写为何事,何人,何景和何物,整体理解文意,把握文脉。

2、鉴赏:

鉴赏本单元选文各具特色的文学韵味。

鉴赏《种树郭橐驼传》全文充满理趣,及新颖活泼富有创意的写法;

鉴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个性鲜明的形象和亲切熟悉的生活气息;

鉴赏《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抒发情感不落俗套,精心锤炼语言;

鉴赏《项脊轩志》平常小事日常细节见真情的选材和抒情特点。

3、探究:

(1)、深入发掘文本丰富意蕴:民族心理和情感,民族审美情趣,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品格。

(2)、重视文本的个性解读,就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能成文;

(3)、掌握比较阅读方法,把高中必修选修勾连整合,提高思维广度;

(4)、注重课堂内外的小组合作探究,对某一专题有较深入的研究,提高思维深度。

邓仲达

四年级unit1第四课时教学教案设计

第二单元教案分析

语文第二单元课文分析

英语四年级下册五单元教案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二Unit1 Making a difference

Unit1 My classroom 第二课时

外研社Module9 UNIT1教学反思

Unit 5 Crossing the road 单元分析

第二单元试卷分析作文700字

Unit1单元教案设计分析(精选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Unit1单元教案设计分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