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六数第十二册《比例尺》的教案设计(共含3篇),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Nikkiwula”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六数第十二册《比例尺》的教案设计
六数第十二册《比例尺》的教案设计 一、课题研究目标: 1、本节课通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2、明确合作任务是小组讨论的指向,更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比例尺的意义,理解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学会求一副平面图的比例尺。 2、使学生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三、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 四、教学准备:一张中国地图和一张江苏地图。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中国地图和江苏地图)问:我国领土的面积是多少?你能找出江苏省处在什么位置?江苏省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为什么江苏省在不同的地图上所占的大小不一样?指名学生回答后指出:这些地图都是把实际距离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后画在图纸上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新课 1、认识比例尺。 (出示红光小学新建长方形游泳池的平面图) (1)提出小组学习要求:1,组员分工测量出平面图上的长和宽。2,小组讨论说说图上的长和宽与游泳池实际的长宽有什么关系,并加以验证。 (2)学生按照小组学习要求进行操作计算。 (3)分组交流,教师小结比例尺的意义:在绘制地图和平面图时,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板书) 指名学生说说游泳池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4)认识比例尺与尺的不同。 说明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尺是测量工具,而比例尺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不能带有计量单位。为了计算简便,一般把比例尺的前项改为1的比。 (5) 认识线段比例尺. 比例尺1:1000是用数值来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象这样的比例尺是数值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还可以用线段来表示,就成为了线段比例尺.(演示数值比例尺 线段比例尺的转换.) 2、练习(1)说说下面各比例尺所表示的意思. 1:4000 1:5000000 1/30000000 (2)找一找中国地图和江苏地图上的比例尺,说说所表示的意思。 3、教学例4 (1)出示题目,学生读题,先说说求比例尺时先要注意什么问题,再独立解答。 (2)指名板演,集体评讲订正。 (三)组织练习1、做练一练的第2题。学生独立解答,评讲时说说是怎样想的,并说说比例尺所表示的意思。 2、做练一练的第3题。 3、解决问题。 一种零件长6毫米,画在设计图上是3.6厘米,你能求出设计图的比例尺吗?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评讲时说说是怎样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有时要把物体的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后画在图纸上,向60:1这样的比例尺叫做放大比例尺。 (四)全课小结,质疑。 (五)作业,做练习七的第2,3题。 六、板书设计: 数值比例尺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线段比例尺 教学反思: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学习形式的一种,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认识“比例尺的意义”这一环节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新知。合作任务是小组讨论的指向,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提出明确合作要求,让每个小组带着问题和任务去开展讨论。通过全体交流从不同角度探讨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比例尺的意义,但是讨论前学生缺少探究问题的时间,使个别学生在小组内缺乏交流的机会,参与合作的意识不强,降低了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六的形成与数物结合中班数学教案设计
6的形成与数物结合中班数学教案篇一:中班数学:数物结合89
活动目标:
1、了解数字8、9的实际意义,在生活中感知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2、能从多个物体中按数取物或按物取数。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数、点、物对应板”。
2、学具准备:“数、点、物对应板”。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小手拍拍》
小手准备,准备准备!
拍拍小手眨眨眼,拍拍小手叉叉腰,拍拍小手动动肩,拍拍小手小手放膝盖。
二、集体活动
课件:1、“熊妈妈为熊宝宝买了一些皮球,请小朋友帮它数一数买了多少个皮球?”(出示数字8)8还可以表示什么?(课件:8个梨,8个圆点)
2、“熊爸爸想给熊宝宝买9个皮球,请小朋友想一想,再买几个,就是9个皮球?”它又给小熊买了1个皮球,请小朋友现在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出示数字9)9可以表示什么?(9只蜜蜂,9个圆点)
3、操作活动
今天小熊都收到了爸爸妈妈送来的皮球,付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可以操作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玩“数、点、物对应板”点卡、数卡、实物三者结合,进一步提高幼儿口手一致按物点数的能力。)
物点和数卡要交朋友,数字宝宝要来介绍它们认识,我们来帮它们3个好朋友到小房子里休息一下吧!
三、游戏活动《我来说,你来做》
1、根据数字做动作,教师任意出示数字8、9,幼儿根据数字做动作。(如拍手、跺脚、拍肩、捻指)。
2、教师做动作,幼儿根据教师所做动作的次数找出相应的数字。
3、教师拍铃鼓,幼儿听到声音后,做出相应数量的'动作。
四、、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今天我们学习了数物结合:8、9,回家之后我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作业纸》29—32页的活动。
6的形成与数物结合中班数学教案篇三:中班数学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图形进行比较的兴趣。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长方形的物体。
3、认识长方形,知道名称和基本特征,能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异同点。
二、活动准备:
1、课件长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介绍自己的录音。
2、长方形两张(其中一张边画有四种颜色,一张对边画同一种颜色);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幼儿每人一张(长方形的宽与正方形的边一样长)。
3、“小客人”两个:一个嘴巴是长方形的,一个嘴巴是正方形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饼干每人一张。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活动导入:猜一猜。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有4条边、有4个角,而且4条边一样长,4个角一样大。小朋友猜猜它是谁?(幼儿回答)
(二)基本部分:
1、放课件,出示正方形,加深幼儿对正方形的认识。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把它请出来!(出示正方形)原来是正方形,小朋友欢迎它(拍手欢迎)。
正方形娃娃:嗨!小朋友,我是正方形,我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我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
师:小朋友,正方形说它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咱们一块来看一看是不是这样。
2、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出示和正方形娃娃一样的正方形,让幼儿通过用和它边一样长的纸条进行量一量,从而感知正方形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通过折一折,知道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引导幼儿讲述正方形的特征)幼儿齐拍手说特征。
师小结:正方形有4条边,4条边一样长,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
3、出示长方形娃娃,引导幼儿认识长方形。
师:正方形娃娃还请来了它的一位好朋友,大家看它是谁?(长方形)大家看它和正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讲述)让幼儿通过折一折,知道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知道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一样长,(引导幼儿讲述长方形的特征)幼儿齐拍手说特征。
师小结:长方形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有4条边,对边一样长。
4、幼儿操作,加深认识。
师: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现在请你自己动手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什么样的?它们哪些地方不一样?
5、总结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异同点。(引导幼儿先说,后师小结:相同点:都有4个角,4个角一样大,都有4条边。不同点:正方形4条边一样长,长方形对边一样长。
6、游戏巩固:给小客人送食物。(长方形嘴巴的客人吃长方形的饼干,正方形嘴巴的客人吃正方形的饼干)。
7、联想寻找:启发幼儿找出教室里哪些物品像长方形。
(三)结束部分:请幼儿到室外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像长方形。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教材第二页“圆的认识(一)。
教学内容: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过程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3、情感价值观:发展空间观念,提高用运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小黑板 圆规 象棋 绳子
学习方法:讨论法 观察 交流合作
教学过程: 批注栏
一、课前谈话;
二、新知探究
师:一些小朋友进行套圈游戏,比谁能套中小旗。对于这样的方式,你有什么想法?同桌间先交流一下。
生1:我认为这样比赛是不公平的,排在中间的人容易套中。
生2:这也不一定,站在边上的小朋友也是能套中的。
生3:我也认为这种比赛是不公平的,因为每个小朋友离小旗的距离不相等的。
师:站得近总是比较套中,看来这样是不太公平。那么站成正方形怎么样呢?
生1:这样比刚才要公平一些,大家离小旗的距离差不多。
生2:不对,这样也不公平。边上四个人离小旗的距离要近,角上四个人2小旗要近。
师:站成正方形还是不能解决游戏的公平问题。要使得比赛公平,你能帮助他们设计一个方案吗?
生:我有办法了站成圆形就可以了。
师: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平了呢?
生:因为不管站在那里,每个小朋友到小旗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师:看来圆确实与正方形等图形由于不同之处,圆与正方形等图形还有什么不同吗?
生1:圆没有角,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都有角。
生2:正方形等圆形的边上都是直的,圆的边是弯曲的。
师:圆是曲线围成的图形,你能自己想办法画一个圆吗?(学生活动,积极地动手操作)
师:谁能展示你画的圆,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生:我用一个图钉套在白纸上,线的另一端栓在笔上,线拉紧画一圈就得到一个圆。
师:真是一个好办法,其他同学想一想,这样画圆要注意什么呢?
生1:中间的点要固定,不能动。
生2:线要拉直,线的长度不能变。
师:还有其他画圆的方法吗?
生:我用圆规画一个圆,把圆规的一脚的针尖固定在一点上,另一脚旋转就可以了。
师:圆规是画圆的专用工具,我们通常用圆规画圆,请大家想一想刚才两种画圆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三、课堂练习;
1、完成第三页中的“比一比”和“画一画”。
2、分组讨论“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系”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四、教师小结;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 六数上册教学计划
★ 比例尺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