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音乐人教版喜鹊钻篱笆教案(共含8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aijunc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二年级音乐人教版喜鹊钻篱笆教案
教学目标:
1.在聆听、演唱、律动等音乐实践活动中能够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作品的舞蹈特点,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热爱。
2.能够运用自然明快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并背唱歌曲《喜鹊钻篱笆》。
3.能够运用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歌曲并能进行合作表演,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小组合作,用自然明快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好歌曲,并能合作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小组自主合作学唱歌谱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小组合作法、律动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堂
1.听音乐进教室。
2.学习彝族的舞步。
3.听《喜鹊钻篱笆》伴奏音乐做律动。
二、技趣相融,情感铺垫
1.观看视频,感受彝族的风光。
2.与彝族朋友的呼唤——发声练习。
3.了解“阿西里西”“求赌斗”的含义。
三、学唱歌曲,体验情感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2.复听歌曲,随歌曲用身体乐器伴奏。
3.再听歌曲,随歌曲进行律动。
4.小组合作,学唱歌谱。
5.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并开展小组评价。
6.引导学生随琴完整演唱歌谱。
7.学唱歌词
(1)随琴唱; (2)解决歌词难点; (3)再次随琴演唱;
(4)处理歌曲; (5)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8.小组合作“我爱记歌词”。
9.小组展示背唱歌曲。
10.学生随琴背唱歌曲。
11.学生随音乐边律动边演唱歌曲。
四、合作创编,拓展体验
1.学生分小组讨论尝试做喜鹊钻篱笆的游戏。
2.进行小组展示与小组评价。
3.欣赏视频民歌版《阿西里西》。
五、结束课堂
听《喜鹊钻篱笆》音乐手拉手出教室。
《喜鹊钻篱笆》歌谱
音乐《喜鹊钻篱笆》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的是歌曲教学《喜鹊钻篱笆》。
唱歌教学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怎么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节、富有创造性的体验音乐要素、快乐学唱,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收获美的体验,享受美的愉悦,让音乐课堂成为“美”的体验场,这应该是小学音乐课永远值得探索和不懈追求的目标。
一、课题研究
感受歌曲情绪,体验音乐律动,培养创新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第五课内容,歌曲《喜鹊钻篱笆》是一首贵州的彝族儿童游戏歌曲。五声宫调式,42拍,单乐段结构。歌曲以富有民族特色的语言、欢快的律动展现了彝族儿童游戏时载歌载舞、无比欢快的心情。“阿西里西”为“我们是好朋友”的意思,“求堵啦来嗡啊”是表示欢乐情绪的衬词。
三、教学涉及思路
新课标强调“以审美为核心”,该教学设计力求从音乐本体挖掘歌曲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从审美视角诠释音乐。力争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上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体的宗旨,面对一个个活泼智慧的学生个体,无论教学导入、教材挖掘还是学生创编活动的设计都结合二年级学生特点设计,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音乐的创新能力。
四、学情分析
少数民族歌曲对学生而言稍感陌生,但律动鲜明,符合低段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二年级的学生们已初步具有感受和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非常高,体验音乐的热情高涨。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合作探究法、快乐教学法等,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为主线,创新创造为目的”的教学原则,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寓教于乐,得到美得熏陶。
五、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喜鹊钻篱笆》
2、按节奏读歌词,理解歌词的意思
3、随歌曲做律动,并掌握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六、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情绪、速度掌握歌曲的节奏特点,能伴简单肢体律动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活泼跳跃的情绪,通过了解歌曲中彝族语汇的含义,体验彝族儿童游戏的欢快心情。
3、引导学生以自我分析、体验合作的方式主动参与歌曲欣赏,了解歌曲语言、节拍节奏特点,体验歌曲律动。通过舞蹈创编,培养学生音乐创新能力。
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彝族儿童无忧无虑的欢快心情,并能富有感情、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喜鹊钻篱笆》。
教学难点:对歌曲演唱情绪及节奏、音高、音准的把握。
八、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播放器、双响筒、小红花。
九、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做律动。
2、师生问好。
二、歌曲《喜鹊钻篱笆》
(一)教学导入
1、提问
师:同学们,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知道在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非常正确!56个民族56枝花,百花争艳,各显千秋。
2、师:那么今天又会是哪朵美丽的花朵向我们绽放呢?请欣赏(播放《喜鹊钻篱笆》视频)。你知道这是我国哪个民族吗?
3、彝族简介
师:对。彝族人民非常好客,他们居住的地方有美丽的风景和秀丽的山水,每逢节日他们就会穿上漂亮的衣服去参加唱歌跳舞,彝族的服饰特别鲜艳、漂亮,这些服饰种类繁多、色彩纷呈。这是彝族的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在民间有各种各样的曲调,如:爬山调、迎客调、娶亲调等。彝族的舞蹈也颇具特色,分集体舞和独舞两类。动作欢快、节奏感强,通常有笛子、月琴、三弦伴奏。说到彝族的乐器那更是丰富多彩如:葫芦笙、巴乌、月琴、三弦等。彝族的节日有彝族年、火把节、跳歌节等。重点介绍火把节(略)。听完李老师的介绍,你们喜欢彝族吗?(喜欢)今天呀,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彝族民歌《喜鹊钻篱笆》,请看大屏幕。
4、出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喜鹊钻篱笆》,是彝族小朋友们做游戏时唱的`歌曲。
(二)学习歌曲
1.感受歌曲:
1听录音
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是怎样演唱这首歌的呢?
2提问
师:歌曲主要表现了怎样的情绪?请说说歌中唱了什么?
3教师出示完整的歌词
4解释词义
师:彝族人民也有自己的语言,你们知道“阿西里西”是什么意思吗?是“我们是好朋友”。“求堵啦来 求堵啦来 嗡啊嗡啊”是表现欢快情绪的衬词。
5师生按节奏读歌词。(师一句、生一句)
6跟节奏读歌词(双响筒伴奏)
(三).学唱歌曲:
1倾听音乐的旋律。
师:请同学们休息一下,听老师用钢琴弹歌曲的旋律。
2对口型游戏
师:请同学们听歌曲范唱,只张嘴不出声。
3跟钢琴轻声哼唱。
4欣赏录音范唱。
师:他们唱得怎么样?
5完整演唱歌曲。
6、歌曲处理(讲解演唱技巧:自然大方、吐字清晰、富有感情、气息流畅、强弱力度的变化,还要有表情。)
师:同学们!你们做游戏时的心情如何?注意“求堵啦来 求堵啦来 嗡啊嗡啊”表现了彝族小朋友召唤朋友来做游戏时的欢快的心情,大家应该唱得欢快些。现在,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那群少年,体会一下愉悦的心情,然后带着这种心情再把这首歌演唱一遍。
三、拓展部分—— 学彝族基本舞蹈动作
师:咱们中国的少数民族个个能歌善舞,彝族也不例外,我们一起来跳跳彝族的舞蹈怎么样?
1讲解示范动作
2生学跳
3跟音乐跳
4边唱边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随音乐舞蹈)
师:请每一个同学都动起来、唱起来吧!
四、结束语:
师:音乐是人们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窗口。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同学都能热爱我们的少数民族,更加喜爱我们的少数民族音乐。请同学们回去后把这首好听的歌曲唱给家人或朋友听,让我们把快乐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好不好?(好)
五、下面请听颜老师向你们再见!听音乐有秩序的走出教室。
说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喜鹊钻篱笆》,要求学生能用欢快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要求学生结合歌曲有秩序地进行游戏活动,激发音乐兴趣。
3、要求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歌表演,能做几个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说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喜鹊钻篱笆》,能用欢快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
说教学难点:
结合歌曲有秩序地进行游戏活动。
说教学过程:
一、律动引入,营造氛围
首先播放课件,随着欢快的音乐《掀起了你的盖头来》响起,同学们随老师舞蹈,这样,课堂活动由律动开始,很快把每一个学生都吸引过来参与游戏活动,营造和谐、民主、欢快的课堂气氛,以愉快的心情为后边的学习活动做好情感铺垫。
二、走进彝族,了解民俗
1、播放《喜鹊钻篱笆》伴奏音乐请生欣赏,体验乐曲欢快的情绪再简要介绍彝族文化,风土人情,增强学生的知识面,更为歌曲的演唱做下铺垫。
2、范唱彝族歌曲。
三、节奏读词,解决难点
先听教师随着鼓点节奏读词,增强了浓浓的音乐韵律感,《喜鹊钻篱笆》的节奏琅琅上口,通过师读、生读、师生接龙读词的方法,学生在模仿中渐渐熟悉歌曲,解决节奏的难点,再过渡到学唱歌曲阶段。
四、演唱歌曲,动口动脑
由读节奏入手,引入歌曲,通过老师对彝族的.介绍,勾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学唱歌曲时采用老师唱曲、学生唱词、分句教唱的方法来降低难度,使导学、铺垫、演唱教学处处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进行,由易到难,逐步完成教学目标。
五、随乐律动,激发兴趣
这一环节让学生随歌曲音乐和老师一起律动,掌握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体验音乐课的无穷乐趣。而教师本人强化参与者,合作者身份,以增强与学生的亲和力,师生共同尝试,体验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六、游戏延伸,快乐升华
《喜鹊钻篱笆》是彝族小朋友做游戏时唱的歌曲,在这一环节我向学生了解他们平时喜欢做的游戏,如:跳山羊、丢手娟、跳皮筋、老鹰抓小鸡、火车钻洞、打花巴掌……然后在《喜鹊钻篱笆》这首欢快的乐曲中,请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游戏边唱《喜鹊钻篱笆》这首歌边做游戏,在游戏的同时巩固了歌曲。让孩子在自己最喜欢的游戏中结束本课学习,学生的情绪达到高潮,求知欲得到满足,短短的四十分钟虽已过去,但他们仍沉浸在欢乐当中。
七、课堂小结,结束新课
今天,同学们唱得高兴,玩得也高兴,学会了贵州彝族民歌《喜鹊钻篱笆》,感受了欢快的情绪,你们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也请你们把快乐传播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好不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同学们再见!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演唱歌曲《十二生肖歌》、《小花猫和小老鼠》、《小猴子有礼貌》,学会用轻松、活泼的声音表现歌曲。
2、通过欣赏管弦乐《母鸡与公鸡》,歌曲《小龙人》、民乐合奏《金蛇狂舞》这三首表现形式截然不同的乐曲,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无穷的表现力。
3、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创造活动,通过歌表演,采集与分享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团结的力量,培养学生的互助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4
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得到提高。
教学难点:
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对歌曲进行创造性的综合表演。
教学时数:4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1、唱:《十二生肖歌》
2、听:《母鸡与公鸡》
3、采集与分享、歌表演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稍快的速度,活泼的情绪和诙谐的声音演唱《十二生肖歌》,通过模唱,唱准X 0 X|节奏。
2、通过欣赏圣.桑斯的弦乐曲《母鸡与公鸡》,让学生感受其音乐形象;
3、能根据采集到的动物音乐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学习用稍快的速度,诙谐幽默的歌声演唱歌曲,在音乐欣赏中感受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唱准 X 0 X|节奏
教学用具:
教学用琴、音响资料、十二生肖玩具、多媒体课件、头饰。
教学过程:
㈠故事导入新课(媒体出示画面)
你知道自己属什么吗?为什么有属老鼠的,没有属猫的呢?这里有个故事。(让小朋友听《生肖故事》。
㈡读儿歌:(媒体出示儿歌,《十二生肖歌》作为背景音乐)
1、教师范读:鼠牛虎,兔龙蛇;
马羊猴,鸡狗猪;
快到生肖乐园来;
唱歌跳舞乐一乐。
2、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有节奏地读一读。
3、小朋友边读边表演。
㈢教唱新歌:
师:小朋友,你们听,十二生肖在开音乐会呢!
⑴范唱歌曲,请小朋友边听边体会歌曲情绪;
⑵请小朋友自己轻声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⑶跟着老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⑷小朋友,你觉得哪一句比较难读?
⑸我们一起来练一练:X X X X | X 0 X | X X X X |X 0||
加上“哎”字读一读 兔儿跳得快(哎) 兔儿跳得 快。
鸡唱天下白(哎) 鸡唱天下 白。
请把顺序排啊, 请把顺序 排。
⑹请小朋友根据这样的节奏自己编一编。读一读。
⑺听歌曲录音,小朋友边听边轻声哼唱。
⑻教师弹奏旋律,小朋友哼唱旋律。
⑼跟琴声分段学唱歌词。(跟着老师唱)
⑽完整地演唱歌曲。
⑾小朋友,愿意把优美的歌声送给大家吗?
⑿歌曲处理:
①相互讨论:怎样唱更能表现歌曲的情绪?
②用稍快的速度,诙谐幽默地演唱。
⒀戴上头饰唱一唱、演一演。(小朋友自由发挥,创编动作)
㈣欣赏(《母鸡与公鸡》
1、下面,老师请小朋友听一段音乐,听听想想,音乐表现了哪种动物?
2、听听,演演。
3、师讲解:
这首曲子的名字叫《母鸡与公鸡》,由法国作曲家圣.桑斯作曲的,下面请小朋友仔细听,哪里表现的是母鸡,哪里又表现了公鸡。用动作演一演。
4、听音乐,编故事,看哪个小朋友编的故事生动有趣?
5、师小结
这首曲子以钢琴和小提琴用音演奏,liuxue86.com模仿母鸡不停地咯咯叫,之后又用钢琴模仿公鸡报晓的啼叫——喔喔喔,公鸡和母鸡的叫声有时此起彼落,有时交结在一起就象他们在对话和吵架,生气盎然,十分有趣。
㈤、采集与分享:
1、选择一段小朋友喜欢的音乐,并上台来演一演,请其他小朋友猜一猜,你演的是什么?
2、开始活动:演一演,猜一猜?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1、唱:《小花猫和小老鼠》
2、听:《小龙人》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灵巧的吐字,风趣、幽默演唱并且表演歌曲《小花猫和小老鼠》
2、通过欣赏《小龙人》让学生初步了解领唱与齐唱,能够感受乐曲轻松活泼的情绪。
教学重点:
学习用风趣、幽默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作品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唱准 X ·X节奏
教具准备:
儿歌卡片;猫、鼠头饰;录音机;录像片
教学过程:
㈠律动
学生跟随教师律动进教室(学生也可自选表演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律动音乐《小龙人》
教学谈话:
小朋友,你们听到过刚才的歌曲吗?(生答)
师:这首歌曲是儿童剧《小龙人》里面的主题歌,剧中描定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善良的小龙人找妈妈的故事。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在歌曲中找一找小龙人是怎样的?
㈡欣赏《小龙人》
⑴完整欣赏第一遍:
你觉得小龙人心情怎么样?
说说你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能给大家唱一唱吗?
指名唱一唱后,集体跟唱一遍
⑵分段欣赏:
让学生说出每一部分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
指出:在一首歌曲中只有一个人演唱的那部分演唱形式为领唱。有几个人甚至更多的人演唱的那部分演唱形式称为齐唱。
⑶最后再欣赏一遍
让学生跟着录音在齐唱的地方一起唱。
㈢歌曲教学
1、导入:
善良的小龙人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儿歌,我们来比一比谁读得最流利,语气最贴切。
出示儿歌:
一只小老鼠, 一只小花猫
瞪着小眼珠, 喵喵喵喵喵
龇着两只小牙, 吓得老鼠
长着八字胡; 赶快往回跑。
学生先自己练习一下,然后小组中推出最好的进行比赛,给优胜组的成员奖励一个小猫图案。
2、录音范唱(或教师范唱)
师:你 能按 老师唱的节奏再读一遍儿歌吗?
重点指导学生读准 X· X X X | X 0 |节奏
3、学唱歌曲:
⑴跟琴用“deng”哼唱曲谱
提醒学生注意间奏与尾奏
⑵配唱歌词
⑶采用多种演唱方法,熟悉歌曲
师:小朋友,我们都知道猫是老鼠的天敌,你见过猫抓老鼠吗?
请小朋友先在下面练习一下,然 后 老师请小朋友上台来表演。看哪一组演得最逼真?
4、表演歌曲:
⑴引导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创编动作
⑵分组表演,相互评价,相互学习
⑶选出最好的表演组合,集体学习表演
师:小朋友,你们的想像力真棒,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真正的猫抓老鼠是怎样的?播放录像,让学生戴上头饰跟录像里面学一学。
5、自由发挥表演:
学生小组内合作,找出有关老鼠和猫的儿歌,故事等。然后给大家展示一下。
6、师:今天,我们大家跟小龙人一起体会了一把找妈妈的那种迫切,无奈的心情,过了一回猫抓老鼠的瘾,你能说出这里面谁是属于十二生肖中的一种,谁不是生肖?
二年级音乐人教版两只老虎教案
教材分析:歌曲《两只老虎》是一首法国童谣,也是一首深受儿童喜爱的游戏歌曲。采用4/4拍、大调式、一段体结构。 这首歌的音域只有九度,旋律简练流畅、优美,唱起来朗朗上口,学生非常熟悉、喜欢。歌词生动、有趣,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适合儿童边唱边游戏。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天真活泼敢于表现自己。在律动与音乐活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表情也较丰富,能根据歌曲情绪进行表达,还能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舞蹈,并参与表演。但在读谱知识的运用上较弱,咬字,吐字也不够清晰,特缺乏气息的支撑. 因此今后在学习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训练他们的发音吐字。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轮奏的学习,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2、感受和体验描绘动物的音乐,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懂得人要爱护动物的道理。
3、通过唱歌、游戏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树立学习音乐的愿望。
4、能够用有不同的速度、力度等形式演唱歌曲,展开对歌曲情境的想象。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轮唱。
教学准备:电子琴 多媒体课件 打击乐器
教学方法:游戏活动激趣法、听唱及视唱法、教师示范引领法、学生合作体验法.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课前准备:课堂口号(音乐课堂,歌声飞扬,音乐无限,快乐无限。YH) 语言卡农
1.师:同学们,大家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做个游戏,叫语言卡农。这个游戏需要大家学会用耳朵聆听别人控制自己,要懂得默契配合,能做到吗?
生:能!
师:静静观察教师里有什么东西?默默地记在心中。
师:(过一分钟)请同学们把看到的一一说出来,声音不要太大,注意语速。 提问:为什么会乱?(没有节奏,没有指挥,没有一起开始。)
师:现在由老师指挥,老师指到什么大家读什么,加上节奏,大家按节奏拍手。
师小结:学会聆听别人,控制自己,培养合作意识团结精神配合要默契.
2.语言卡农
师:这次老师先开始,等老师读到第二个词时你们在开始读,要重复同样的内容.(试一试,强调聆听,控制.)
生练习语言卡农,加上节奏,教师指挥.
3、总结:真了不起孩子们,这种轮读的方式会出现什么情况?注意到了吗?(置疑)生:不能一起结束.师:那大家想想为什么?
【设计意图:我在这一版块设计这样小小的游戏,是想让学生学习卡农式二声部歌曲<两只老虎>做好准备。 】
二、寓教于乐
(一)、创设情境,调动情绪。
师: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两只奇怪的动物,同学们想认识它们吗?
【出示课件】树林里有两只老虎
并让孩子们找出它们奇怪在哪里?
生:一只老虎少了眼睛,一只少了尾巴 。
师:它们怎么会一只少了眼睛,一只少了尾巴呢,真奇怪,真奇怪。
(二)内容研讨
1、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两只老虎》,师板书课题
【出示课件】歌曲旋律
下面请孩子们来学习这首歌曲的歌词。
2、学习歌词
(1)请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歌词。(可同桌间,也可分组)
过渡语: 下面老师要请两个同学一起来读一下歌词,老师在他们之后也跟着读歌词,看谁能坚持到最后把歌词读完。
(2)师读一声部,生读二声部;生读一声部,师读二声部。
(3)学生分声部读,教师指挥。
3、学唱歌词
(1)、教师带学生唱歌曲的曲谱,对音准进行指导。
(2)、齐唱歌曲,注意歌词唱准确。
(3)、再唱歌曲,达到准确的效果
(三)、轮唱歌曲
师:一会你们唱歌的时候,老师可能会做一些干扰你们的事,你们千万别受老师的影响,要坚持把歌曲唱完。首先老师唱第二声部,学生唱第一声部
1、教师和一个学生配合做游戏,一人一个声部,其他孩子说说发现了什么?
2、让更多的孩子参加游戏,为演唱打基础
3、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
4、教师讲授什么叫轮唱,与以前的齐唱做对比
5、二声部合唱
(1)请生随伴奏唱一声部,唱熟后再唱二声部。
(2)播放课件伴奏音乐,教师指挥,学生分声部唱。
(3)分组(女生分为一部,男生分二声部,分别演唱)
(4)找几名同学分声部唱,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师:两只小老虎看到这么多的小动物来看他们,还有你们这么多的小朋友关心他们,他们忘记了伤痛,可高兴了,想和你们一起跳舞,你们愿意吗? 生答
师:那我们一起来吧!
【设计意图:音乐课必须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编排设计,在本课中要时刻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不时创设情景。让他们随音乐动起来,放开地去表现音乐、感受音乐。】
三、学生创编舞蹈展示,形式不限
1、小组表演
2、男女生表演
3、个别学生表演
4、分角色表演歌曲
现在,谁愿意约上你的好朋友,到前面来表演,看谁能获得最佳表演奖,你们自己选声部,其他同学拍手按声部为他们伴唱好吗?(播放课件伴奏音乐,教师指挥)
【设计意图:运用多种形式来表现歌曲,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二声部合唱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二声部合唱的魅力。 】
四、实效评价
(1)师:这首歌曲同学们唱的、表演的非常棒,可不知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它们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还生活得这样这样快乐呢?
生:充分发挥想象,自由回答。
(2)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在当今社会里呀,每当有人遇到困难或有疾病时,总有许多好心人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那谁愿意伸出援助之手,用你手中的画笔,为图片上这两只需要帮助的老虎,填上耳朵和尾巴呢? 学生积极举手,这么多同学都愿意,你们真有爱心。
师:找两名同学板前来画,也可让本组同学来帮忙,(播放课件范唱及动画)其他同学为他们拍手加油,也活跃课堂气氛。
师:让孩子们为健全的老虎再歌唱一遍。
【出示课件】健康快乐的老虎们。
全班同学分声部,加动作表演最后再唱一遍《两只老虎》,师指挥。
五、情感升华
师:可是,我到现在也不明白虎宝宝是怎样受伤的。谁能告诉我?
生:……
师:现在由于人类的捕杀和自然灾害等,我们的伙伴们——动物,正逐渐走向灭亡,这对我们整个地球来说是不利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动物家园。
六、本课小结
听着小朋友们美妙的歌声,看着大家亲密无间的的合作,老师的心里无比的快活,我想,小朋友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会更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保护自然,珍爱生命。
七、教后反思
这是一节以歌曲的学习和卡农式演唱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课。卡农式的演唱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到,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轻松的学会并掌握,我由浅入深的引入,先让学生做语言卡农游戏。并用这种方式读歌词,由于这首歌小朋友们都非常熟悉,也比较感兴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轮唱。学习歌曲时先由老师与个别学生合作演唱,让同学们慢慢地领会这种唱法,让学生感受卡农式演唱,再将全班学生分成两歌声部,让学生自己体会卡农式的声部特点;最后指名演唱,确定学生是否真正的会唱、掌握,这样一步一步降低难度,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学生基本掌握了卡农的演唱,但有的同学忽视了自己歌唱声音和音量的控制,音准有些不太好,这一点我将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进一步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训练。
《两只老虎》歌词
中文版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歌谱
歌谱
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耳朵,
一只没有尾巴,
真奇怪!真奇怪!。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耳朵,
一只没有尾巴,
真奇怪!真奇怪![1]
英语版
Are you sleeping? Are you sleeping?
Brother John, Brother John?
Morning bells are ringing。 Morning bells are ringing。
Ding, dang, dong。Ding, dang, dong。
粤语版
打开蚊帐,打开蚊帐,
有只蚊,有只蚊,
快啲攞把扇嚟,快啲攞把扇嚟,
拨走佢,拨走佢。
德语版
Bruder Jakob, Bruder Jakob,
Schläfst du noch? Schläfst du noch?
Hörst du nicht die Glocken, hörst du nicht die Glocken
Ding dang dong, ding dang dong。
日语版
ぐ ちょき ぱでぐ ちょき ぱで
何つくろう 何つくろう
右手がぐで左手がちょきで
カタツムリ カタツムリ
西班牙语版
Martinillo, Martinillo,
¿Dónde está?,¿dónde está?
Toca la campana,Toca la campana,
Din, don, dan, din, don, dan。
或:
Campanero, campanero
¿Duermes tú?, ¿duermes tú?
Toca las campanas, toca las campanas,
Din, don, dan。 Din, don, dan。
意大利语版
Frà Martino, campanaro,
Dormi tu? Dormi tu?
Suona le campane, suona le campane。
Din don dan, din don dan。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红帽》
2.创设森林情境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演唱叙事歌曲《小红帽》,让学生在童话故事中,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快乐,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2.根据故事情节,通过力度变化,在听听、唱唱、演演等活动中,指导学生能用愉快明亮的声音唱好歌曲。
【教学重难点】
用愉快、明亮的歌声演唱歌曲,注意一字多音处的词曲的搭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在《水族馆》乐曲中,学生律动表演。
(二)欣赏一段表现森林的音乐,启发学生创编森林的音响
设计说明:在《水族馆》乐曲中,学生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神奇的童话世界,又通过一段音乐,把学生由海底世界引入了宁静的森林。再在多媒体的辅助下,老师启发学生用肢体、打击乐器创设森林情境。
二、学唱《小红帽》
(一)感受歌曲
1.教师范唱,学生说说小红帽的故事,了解歌曲内容。
2.在律动与打击乐器敲击中,感受歌曲节拍、情绪等各音乐要素。
(二)学唱歌曲
1.出示谱例,跟琴拍节奏,找找歌曲六个乐句的异同点。
2.用各种方式对唱,达到熟练掌握。
3.先默唱,找到易唱错的地方,再跟唱,解决歌词中的难点,加以解决。
4.歌曲处理
(1)解读歌词,结合表演唱,唱出歌曲中的情绪变化。
(2)配合歌曲的情绪变化,加入小乐器共同表演。
设计说明:
1、教师在歌谱的书写中,可以借助不同色彩,帮助学生找到六个乐句的异同点。
2、歌曲中的有些词语学生可能不完全理解,例:“僻静”,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共同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并启发学生唱好三、四乐句。
【设计思路】
孩子们都喜欢童话,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听着妈妈讲的童话故事长大的。在童话故事中,他们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快乐,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因此,我在这堂课设计时,结合教材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喜好,由“童话”这个主题入手。由充满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引入发生在森林里的小红帽的故事;在听觉引领下,调动起各种感官的反映??始终抓住“音乐”与“童话”这两条主线展开。使学生在音乐中品味童话,在童话中学习音乐。
教学目标:
1.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通过歌曲,认识一些民族乐器,体验音乐的快乐。
2.能联系生活,为歌曲创编歌词,体验创作的快乐。
3.通过拍、诵、聆听、唱等音乐活动来学习、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及民族乐器的音色,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唱准歌曲中__ __ __ _ __ 0_ _--节奏
2.唱好一字多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创设情境
又和大家相聚在快乐的音乐课堂中了,那老师就带你们去参加一个快乐的音乐会(课件出示课题),不过啊我得先考考大家,敢接受我的挑战吗?
二、节奏闯关激发兴趣
1.第一关:请你跟我拍一拍
“好那让我们就一起来挑战第一关,请你跟我拍一拍。
__ __ __ _ __ 0_ _-(教师拍节奏,学生进行模仿)”
2.第二关:反力度拍手
“老师用强的力度来拍,你们就用弱的力度来拍,老师用弱的力度来拍,你们就用强的力度来拍。”
三、感受新歌 培养兴趣
1.初听歌曲《快乐的音乐会》
“三关已经顺利闯过,我们这就去参加快乐的音乐会,你们听,音乐会上都有哪些嘉宾呢?”
2.熟悉歌曲内容
师:“小朋友,你听出来了吗?”
师:“它们的心情怎么样?”
3.再次感受歌曲,模仿动作
“同学们感受音乐的能力真强。那么想不想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再来欣赏一次。(想)再请你听一听音乐会上都表演了哪些节目?”
师:你能告诉大家(小喇叭)是什么样子的?
媒体展示小喇叭的图片。
师:“谁愿意当一回小小喇叭演奏家?”(个别学生表演)然后再集体模仿表演。
师:“还有哪些乐器?”
4.随音乐模拟表演。
“同学们想不想当一回小小演奏家。(想)请同学们随着音乐一起奏起来吧。”
5.教师范唱,激发兴趣
“看了同学们精彩的演奏,老师我也想露一手,可以吗?”
四、学唱歌曲
1.随琴模唱第一段。
2.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请看第一句,这是我们刚刚练习的节奏,注意休止符的停顿。第二句同学们要注意唱准歌词。请同学们完整地演唱一遍。”
3.多种形式进行巩固:
师:“同学们演唱得不错,如果能够边表演边演唱就更好了。让我们一起拉着胡琴唱起来。”
(随伴奏音乐演唱)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说了,小猫、小狗心情很高兴,那么你能带着愉快的心情来演唱吗?”
(随伴奏音乐演唱)
4.分角色接龙唱
师:“瞧,同学们笑得多甜哪,老师都被感染了,咱们一起来个歌曲接龙吧!老师演唱第一句,同学们演唱第二句。”
5.小组合作,演唱第二、三段。
师:“第一段我们已经轻松拿下,那么第二段和第三段能不能自学?那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两段吧?”
师纠正错误。
师:三段已经学完了,告诉老师现在的心情又如何?(很高兴,很快乐)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一起来唱一唱吧。
6、完整演唱歌曲
五、拓展创编
“嘘,别出声,我好象听到谁在叫我(在学生刚演唱完之后,教师故作神秘状)。噢,原来是小鸡和小鸭。(媒体展示小鸡小鸭图片)原来呀,他们也被同学们的歌声吸引了,想来参加音乐会,欢迎吗?
师:“可是他们要求同学们也把它们唱进歌里,能行吗?让我们一起来试试。”
(师生集体创编歌词)
师:“同学们多棒啊,瞧,你们现在又变成小作家了。想不想让更多的小动物来参加我们的音乐会?”
(媒体展示:各种动物头饰)
师:“我们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选择,然后创编歌词并分角色表演”
六、小组表演,才艺展示。
:“快乐音乐会现在开始。哪个小组愿意上台表演?(小组进行表演)。
七、小结:
“同学们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下课的时间到了,让我们的音乐会延伸到课外吧,让我们唱着欢乐的歌走出教室。”(播放伴奏音乐,师生边演唱边走出教室)。
2020新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二年级音乐人教版猫虎歌教案
一、课题分析
《猫虎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音教材音乐第四册《兽王》中的一个教学主题,教材内容取材于一则民间传说故事,刻画了一只聪明狡黠的猫的形象,幽默诙谐,极富童趣,迎合了低年级学生喜爱小动物的天性,突出了趣味性。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音乐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
二、教学目标
1、能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歌曲《猫虎歌》,并有感情地进行表现。
2、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及创造能力,积极与同学合作编创表演,表现本课主题。
3、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结束句的节奏掌握。
2、熟练演唱本课歌曲。
3、通过多种体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用多种形式编创表现猫和虎的故事。
四、设计思路
(一) 我揣摩了孩子们爱听故事的心理,以故事为主线来贯穿整节课。先由讲故事的方式导入课题,然后在故事中开展歌曲教学,最后也以讲故事的方式拓展本课的寓意,从而创编并表演故事的情节。
(二) 在歌曲的教学上,我着重抓住歌曲中出现的难点作为突破口进行处理,如衬词“也也 也和结尾处的教学,尽量使教学充满童趣,调动儿童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从而用更有趣诙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 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通过教师更富有激励性的个性评价语言,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逐步获得创造、表演、感受、评价等艺术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交往等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出课题。
师:从前有一片美丽的大森林,这片森林里居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他们都在干什么呢?大家想不想去看看?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美丽的大森林。
1、做律动走进森林,播放森林画面。
2、故事导入:(媒体展示大森林场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老虎曾拜一只猫儿为师傅学本领。猫师傅就将本领一一传授给了老虎,老虎想到自己的本领已经学到手,就神气活现专门欺侮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弄得小动物们都很害怕,此时老虎就更加威风凛凛了。老虎想:如果能吃掉猫,那就是“天下第一”了,哎!这可是好主意啊!第二天,森林里的动物们正在森林里玩的热闹,一声大吼,吓得小动物们都瑟瑟发抖,一个个都逃走了。猫没料到老虎会来吃它,当老虎要扑向 “师傅”的瞬间,但猫却没有被老虎吃掉,你们想:猫师傅用了什么好办法智斗老虎的呢? 学生展开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设疑导入,学唱歌曲
师:哇,大家都很能干!帮猫师傅想了好多办法!这猫师傅到底用了什么好办法呢?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播放范唱《猫虎歌》,学生聆听感受。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能着疑问学习歌曲。)
2、师生讨论歌词内容。
“狮子豹子都是猫,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
A、学生模仿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的样子。
B 、老师按节奏范读“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
C、学生边演边读歌词,“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
D、集体按节奏朗读该句歌词。要求有犹豫,疑惑的口气
“森林之王你服不服!
师: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乘老虎发愣的时候,小猫迅速爬上了大树,大声地问老虎;森林之王,你服不服!
A、指名学生学一学小猫说”森林之王你服不服!“这句话的语气。
B、师生评议得出结论:神气、得意。
C、学生按节奏齐读该句歌词
D、启发学生想象小猫在高高的树上向树下老虎喊话的情景,让学生掌握”王“字的时值。 (这一环节让学生说出猫斗老虎采用的方法,化解和突破歌词的节奏难点,加深了学生对歌词的理解。用学唱歌曲打下了基础)
4、教师小结,揭示课题:这真是一只聪明机智的小猫,让我们再来把小猫智斗大老虎的过程回味一下,唱一唱并演一演(再次播放范唱录音)。
(1) 师慢速弹琴,学生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词。
(2) 师范唱第一段歌词,学生聆听学唱。
(3) 生提出在演唱上需要帮助的地方,请会唱该句的学生唱一唱,并做小老师教一教。
(4)集体演唱第一段歌词
(5)同样的方法学唱第二段歌词
(6)完整演唱全曲
(7)请两组学生分别演唱歌曲,其他学生评议。要求掌握两个结束句的节奏难点,以及唱出猫和老虎的语气和神态。
(8)集体歌表演《猫虎歌》
三、创编故事,拓展延伸
师:过渡语:歌中的小猫遇到老虎后,凭着自己的聪明、机智地救了自己,那么小猫遇到老虎之后,它们之间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下面我们分组来编一编,讲一讲,演一演。
A 讲故事
1、学生分组创编故事
2、分组讲一讲所编故事,师生随机评议
B 演故事
师:过渡语,小朋友讲得真精彩,让大家知道了许多发生在猫和老虎之间的故事,你能通过以下形式把你的故事演一演吗?分组交流展示,师生共同评议,并为各组学生的表演评分,公布各组得”星"数。
(这一创编活动给了学生自主体验的大量空间,驱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为学生提供合作机会,体验与他人合作的愉悦。)
四、教师总结
师:从大家的表演中我们看到了机智的、愚蠢的、狡猾的小猫和老虎的形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猫和老虎在同一片土地上生活着,小猫和老虎之间的故事还有许许多多,你能讲一讲吗?
唱着歌里开教室。
(启发和调动学生继续求知的欲望,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使有限的课堂时间得到了无限的延续)
《猫虎歌》歌词
小猫遇见大老虎,
摇头摆尾装师傅。
狮子豹子都是猫啊,
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
小猫遇见大老虎,
摇头摆尾装师傅。
只凭一招会上树啊,
森林之王你服不服
★ 《树和喜鹊》教案
★ 枫树上的喜鹊教案
★ 枫树上的喜鹊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