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江楼有怀阅读及参考答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黎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晚登江楼有怀阅读及参考答案(共含9篇),欢迎阅读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黎奈”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晚登江楼有怀阅读及参考答案

篇1:晚登江楼有怀阅读及参考答案

唐·李嘉祐

独坐南楼佳兴新,青山绿水共为邻。

爽气遥分隔浦岫,斜光偏照渡江人。

心闲鸥鸟时相近,事简鱼竿私自亲。

只忆帝京不可到,秋琴一弄欲沾巾。

【注】李嘉祐,天宝年间进士,授秘书正字。以罪谪鄱阳,贬为江阴令。

8.诗歌前两联写了哪些景色? 这些景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5分)

9.你怎样理解诗中的“心闲” 与“欲沾巾”? 请加以赏析。(6分)

[答案]

8. (1)碧水边青山矗立,夕阳下有人渡江。(3分)(2)喜悦之情。(2分)

9. (1)“心闲” ,表层是悠闲,深层则是苦闷、失意。(或答:初始尚有悠闲心境,但想起际遇,则苦闷、无奈。)(2)“欲沾巾” ,表现出眷恋京城、渴望再得任用的心理。(3)“心闲” 与“欲沾巾” 并不矛盾,心闲更衬内心的.苦闷。(每点2分)

[解析] 42.8.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评价思想情感的能力。由题意可知,这是考查借景抒情的手法。由“佳兴新” 可推知当时诗人满怀喜悦之情。

9. 本题考查评价世人的情感态度的能力。“心闲” 与“欲沾巾” 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心闲” 是表象,潜藏的是苦闷之情。

篇2:晚登江楼有怀,晚登江楼有怀李嘉v,晚登江楼有怀的意思,晚登江楼有怀赏析

晚登江楼有怀,晚登江楼有怀李嘉v,晚登江楼有怀的意思,晚登江楼有怀赏析 -诗词大全

晚登江楼有怀

作者:李嘉v  朝代:唐 独坐南楼佳兴新,青山绿水共为邻。爽气遥分隔浦岫,

斜光偏照渡江人。心闲鸥鸟时相近,事简鱼竿私自亲。

只忆帝京不可到,秋琴一弄欲沾巾。

篇3:江楼感旧阅读答案

(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⑵,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⑶。

【注释】

⑴江楼:江边的小楼。感旧:感念旧友旧事。《江楼感旧》唐代诗人赵嘏的作品。这是一首怀念旧友旧事的诗作,全诗语言淡雅,以景寄情,情感真挚,写旧事则虚实相间,给人以无限遐想和隽永的韵味。

⑵思渺然:思绪怅惘。渺然:悠远的样子。

⑶依稀:好像。

【问题】

9、回答问题

(1)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月光如水水如天”的画面。(3分)

(2)诗歌中一、三句中哪两个词相照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9、(1)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光熠熠闪动,恍惚觉得幽深的苍穹在脚下浮涌。(想像合理即可3分)

(2)(3分)“同来”与“独上”(1分),表达了诗人在江边一处楼台旧地重游时怀念友人孤独(寂寞)和惆怅(怅惘)的情怀(2分)。

篇4:许浑晚登龙门驿楼阅读答案

许浑

鱼龙多处凿门开,万古人知夏禹材。

青嶂远分从地断,洪流高泻自天来。

风云有路皆烧尾,波浪无程尽曝腮②。

心感膺门③身过此,晚山秋树独徘徊。

【注释】

①龙门,相传为夏禹治水时开凿。②据传,鲤鱼跃过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后尾,乃化为龙矣。”无法跃过者,则“曝腮点颗,血流此水。”③膺门,东汉李膺礼贤下士,后以“膺门”借指名高望重者的门下。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首联写诗人晚登驿楼,由眼前龙门胜景,追忆大禹开山疏水之功,“万古人知”流露出对大禹千秋壮举的仰慕。

B.颔联写诗人站在楼上眺望,视线由远及近,青色的山岭从远处将大地一分为二,洪流从高处泻下,生动地展现了龙门一带的雄伟气象。

C.颈联诗人想象传说中鲤鱼跃龙门的景象,其中“风云”“波浪”写的是龙门一带风云迭起、大浪滔天的自然景观。

D.“波浪无程尽曝腮”明写虽有滚滚波涛,但那些未能跳过龙门的鲤鱼全都“曝腮”无路可走,暗写自己仕途遭遇了重大挫折,从此没了前程。

E.全诗多处使用典故婉转抒怀,既凝练贴切,又和谐自然,深得用典如“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的`高妙。

2.面对眼前胜景,诗人为什么在晚山秋树之间“独徘徊”?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AE((选A得2分,选E得3分,选C得1分,选BD不得分)

2.①追思古人,首联“万古人知”流露出诗人对大禹开山流水的慨叹与仰慕。②壮志难酬,颔联巧借“烧尾”“曝腮”两个典故,体现对士人皆入仕有路,唯独自己腾达无门的现状充满无奈。③无人举荐。尾联用典,感慨自己虽过青门,却无人荐才,只落得“独徘徊”的冷落下场。

篇5:李白《登新平楼》阅读答案

李白

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

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

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

注释

新平:唐朝郡名,即邠州,治新平县(今陕西彬县)。

“去国”二句:谓思归终南隐居之处,即所谓“松龙旧隐”。去国:离开国都。兹楼:指新平楼。兹:此。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寒波流:指泾水。

秦云:秦地的云。新平等地先秦时属秦国。秦,见《横江词》注。

胡雁:北方的大雁。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这里指北方地区。

洲:水中可居之地。

苍苍:一片深青色,这里指旷远迷茫的样子。

目极:指放眼远望。《楚辞》:“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参考译文

离开国都登上这新平城楼,面对寥落暮秋心怀归念却不得归使我心伤。

天空辽阔,夕阳在远方落下,塞波微澜河水在静静流淌。

云朵从山岭的树林上升起,北宋的大雁飞落在沙洲。

茫茫苍苍的`八万里大地,极目远望使我忧愁。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开元十八年(730)秋,李白刚离开长安,西游邠州时所作。

赏析:

《登新平楼》是诗人李白的五言律诗。此诗述写了一幅诗人在暮秋时节,登新平城楼时远望帝都长安所见的景象,诗中用“落日”、“寒流”、“秦云”、“胡雁”勾画出一副凄凉的暮秋景色,塑造出诗人怀归忧国、报国无门的渺茫失落形象,间接地暗寓诗人极度思念帝都长安,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的忧伤之情。此诗借景抒情,情含景中,结尾的“令人愁”和第二句的“伤暮秋”,遥相呼应,构成了全诗的统一情调。

李白怀着愤懑、失望的心情离开了长安。当他登上新平城楼,远望着深秋景象,时值暮秋,天高气爽,落日时分,登楼西望,目极之处,但见落日似比平日遥远;溪水清净,水波起伏,寒意袭人。此情此景,让李白不禁引起了怀归之情。他虽然壮志未遂,但并不甘心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多么想重返长安,干一番事业。然而,希望是渺茫的。他望着那“苍苍几万里”的祖国大地,联想起在唐玄宗统治集团的黑暗统治下,一场深刻的社会危机正在到来,他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深深忧虑。因此,诗人发出了“极目使人愁”的感叹。

“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写诗人通过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和情感,用铺叙手法描绘一幅离开长安登新平城楼、时值暮秋想念长安的伤感景致,以“怀”、“归”、“伤”、“暮秋”等诗词烘托气氛,能起到点明题旨、升华主题的作用。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写诗人登新平城楼时所见所闻的叙述,借有巨大气势的事物和表现大起大落的动词,如“天”、“日”、“水”、“云”、“落”、“寒”、“流”、“起”、“飞”等,觥筹交错中,使得诗意具有飞扬跋扈又不失唯美伤感的气势。而“落日”、“寒流”、“秦云”、“胡雁”则勾画出一副凄凉的暮秋景色,这正是诗人怀归忧国,但又无可奈何的渺茫心情的反映。

“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写诗人登新平城楼眺望中所见后的感受,借景抒情,情含景中,既暗寓自己极度思念帝都长安的心情,又突显诗人为祖国的前途命运而产生“愁”绪,抒发自己的感叹,把情与景关联得十分紧密。结尾的“令人愁”和第二句的“伤暮秋”,遥相呼应,构成了全诗的统一情调。

篇6:李白《登新平楼》阅读答案

李白

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

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

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

注:本诗为李白年轻时离开长安登新平楼回望京城所作。

(1) 本诗颔联写景颇具特色,试加以分析。(4分)

(2)结合全诗分析尾联中“令人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1)注意空间变化,远近结合,将天边的落日和近处的寒波有机结合起来;动静结合,写出了寒波流动,落日苍茫的暮秋景象。(每点2分)

(2)面对凄冷的暮秋景象的伤感;去国怀归,报国无门的失意愤懑之情;天地苍茫、人生渺小的无奈之情。(每点1分)

篇7:《阅江楼》的阅读答案总结

《阅江楼》的阅读答案总结

阅江楼

①阅江楼是阅江楼景区的主要景点。它座落于狮子山巅,山高78米,楼高52米,主体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阅江楼巍峨壮观、气势磅礴,以其独特的皇家风格展示在人们面前。

②岳阳楼、滕王阁和黄鹤楼都是以名人诗篇得以传世,而朱元璋作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所提出建造的阅江楼则以其有记无楼而更具有传奇色彩。阅江楼的建设设想始于600多年前。公元1360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卢龙山(今狮子山)指挥8万伏兵,大败陈友谅40万军队,奠定了大明王朝建都南京的基础。朱元璋称帝后,于公元1374年赐改卢龙山名为狮子山,下诏建造阅江楼,并亲自撰写《阅江楼记》,又命众文臣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大学士宋濂所写为最佳,后被选入《古文观止》。600余年来,虽有两篇《阅江楼记》流传于世,但因种种原因楼终未建成。但阅江楼所设想的城、山、楼、江等开阔的画面和恢弘的气势,古往今来却为人们所神往。直至阅江楼才建成并对外开放,从此结束了其有记无楼的历史。

③阅江楼整体成L型,主翼面北,次翼面西。两翼均可观赏长江风光。主楼在两翼的犄角处,外四内三共计七层。屋顶犬牙交错,高低起伏,跌宕多变,轮廓优美;屋面覆盖黄色琉璃瓦,并镶有绿色琉璃瓦缘边,色彩鲜丽;檐下斗拱彩绘各异,廊柱、门窗红中呈暗,更显古色古香。楼的外观完全符合朱元璋笔下的碧瓦朱楹,檐牙摩空,朱帘凤飞,彤扉彩盈的'具体描述。

④阅江楼内部布局,围绕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两代帝王的政治主张展开。底层,最值得看的是一椅、一壁、一匾。摆放在金字靠壁前的是一把朱元璋龙椅,虽是仿制品,但选上等优质红木制成,重量超过千斤。龙椅靠背上雕有九条龙,刻工精细、形象生动。东侧的一匾,治隆唐宋,为康熙所书。二层有一船、一画。明朝永乐帝朱棣,取消海禁,扩大贸易、文化交流。当时南京下关地区是座造船厂,船厂打造了许多船。最长的船,长138米,宽56米,航行时有9桅12帆,载重量7000吨,在当时可算世界之最。这幅巨型瓷画,则反映了14到1433年间郑和七下西洋的这段历史。画面由12个部分组成,详细描写了航海家郑和按照永乐皇帝的旨意建造宝船,到西洋各国宣传中华文明的盛况。阅江楼的顶层可观蟠龙藻井。屋顶盘踞的金龙用整根香樟木雕刻而成,龙身上用的是24K黄金,用江宁金箔制作工艺制作。这座楼内外共用去11公斤24K纯金,所以显得特别金碧辉煌。

⑤整座建筑矗立于汉白玉平台上,在蓝天绿树的映衬下,色彩典雅,绚丽多姿。登上阅江楼,放眼远望,浩瀚的大江风光一览无余,令人心旷神怡;背江而望,金陵全景尽收眼底。

20.阅读全文,说说阅江楼有哪些特点?(3分)

21.文章第②段叙写朱元璋的故事有何用意?(2分)

22.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5分)

(1)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第④段画线句中的在当时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23.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20之前,阅江楼和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的最大区别在于阅江楼有记无楼。

B.第③、④两段介绍阅江楼的主体建筑时,运用了从外观到内部构造的逻辑顺序,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到设计者高超的艺术水平。

C.第④段主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介绍了阅江楼的内部布局。

D.文章按总一分一总的思路介绍阅江楼,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参考答案:

20.(3分)巍峨壮观 气势磅礴 具有皇家风格(传奇色彩)(一点1分)

21.(2分)①介绍了阅江楼建楼的原因;②突出了阅江楼的传奇色彩。(每点1分,意同即可)

22.(5分)(1)(3分)运用引用的说明方法,既突出楼的外观具有轮廓优美、色彩鲜丽、古色古香的特点,又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说明方法1分,特点1分,作用1分)(2)(2分)不能删去。在当时是时间的限定,说明了在当时的情况下可以算得上世界之最(1分)。删掉与原意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23.(3分)B

篇8:《江楼月夜闻笛》阅读答案

江楼月夜闻笛

刘沧

南浦蒹葭疏雨后,寂寥横笛怨江楼。

思飘明月浪花白,声入碧云枫叶秋。

河汉夜阑孤雁度,潇湘水阔二妃愁。

发寒衣湿曲初罢,露色河光生钓舟。

[注]①二妃:指传说中舜的妻子娥皇和女英,死后成为湘水之神。

12.诗的首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3.诗的颈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抒发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2.答:诗的首联先点明了时间、地点、景物,渲染了凄清寥落的气氛,奠定了全诗哀怨凄愁的感情基调;(2分)其 次紧扣诗题抒写自己zxxk江楼独处,忽闻笛声的寂寥;(2分)“怨”字,还是全诗的诗眼,点明全诗的主旨。(2分)

13.答:颈联抒发了诗人思乡思亲而不得归的愁苦之情。(2分)通过借景抒情、用典(或想象、虚实结合等)来抒发情感的,诗人借“河汉”“孤雁”“潇湘”之景象写羁旅孤单、思念亲人离家遥远、归途漫漫之情。“二妃愁”用娥皇、女英二妃想念舜帝之典,从妻子的角度写妻子盼归人之苦。(4分。一点2分,要有分析)

篇9:江楼旧感诗歌阅读及答案

江楼旧感诗歌阅读及答案

17.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①~②题。

江楼旧感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①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

B.第三句说约好同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人的遗憾。

C.“同来”与“独上”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

D.三四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的情景关联起来,点明题旨,深化了意境。

E.全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

②唐朝诗人崔护有一首著名的诗篇《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请指出这首诗与赵嘏的诗在体裁、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试题答案:

17.(6分)

①B、E

②体裁: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

内容:

(1)都表达了作者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的对人的思念;

(2)都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伤。

以上两点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写法:(1)都是在第三四句点明题旨,深化意境;(2)都拿去年与今年相比。

以上两点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登扫叶楼记阅读届及答案

《江楼月夜闻笛》阅读答案

阅江楼导游词

《 登 鹳 雀 楼 》

李白《登新平楼》译文及赏析

登城望湖楼晚景阅读答案

《晚度天山有怀京邑》赏析

江楼夕望招客诗歌阅读题答案及赏析

江行有怀,江行有怀孙逖,江行有怀的意思,江行有怀赏析

秋晚登城北楼原文及翻译

晚登江楼有怀阅读及参考答案(精选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晚登江楼有怀阅读及参考答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