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心字香烧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醉翁亭记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共含9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心字香烧”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醉翁亭记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

篇1:醉翁亭记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

醉翁亭记(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

(1)环滁皆山也 环:__________

(2)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__________

(3)野芳发而幽香 发: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1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写了“西南诸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等景物。

4.概括选文第2段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欧阳公记①成;远近争传……凡商贾②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③,以赠官,可以免税。

[注]①记:指《醉翁亭记》。②商贾:商人。③关征:查税征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围绕(2)情趣(3)开放

2.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已的`别号来称它的。

3.琅琊山 酿泉

4.描写山间的朝暮变化,四季不同的景色及出游的乐趣。

5.《醉翁亭记》在当时备受人们的推崇,反映其艺术价值高、影响大。(意对即可)

篇2:醉翁亭记阅读训练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训练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9.上文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1.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介绍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和“醉翁”这个号的来历。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

C.第二段从“四时之景不同”这个方面表现山水之乐“乐亦无穷”。

D.“风霜高洁”“水落石出”写出了山间四季景色的特点。

参考答案:

9.宋欧阳修(2分)

10.有座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四角翘起、紧靠泉边的亭子,就是醉翁亭。(3分,关键词 “临”“于”)

11.B(3分)

篇3:醉翁亭记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醉翁亭记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0、本文作者欧阳修是 (朝代)文学家。(1分)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蔚然而深秀者 (2)名之者谁

12、第二段中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描绘了琅琊山的美丽景色?(2分)

13、作者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滁人”跟随太守出游的`欢乐场景。请分析他们“从太守游而乐”的原因。(2分)

14、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游且“乐其乐也”。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从中得到哪些人生启示。(3分)

答案:

10、北宋、宋代、宋朝任选其一即可。

11、(1)草木茂盛的样子或茂盛的样子。(2)命名或取名。

12、围绕“时间顺序”或“早晚、四季的变化”回答即可。

13、围绕“滁州百姓爱戴太守,愿意跟随太守出游;太守治政有方,百姓安居乐业。”回答即可。

14、围绕“面对困难和挫折能够豁达乐观、恬然自适、积极向上、有所作为”回答即可。

篇4:醉翁亭记 阅读训练附答案

醉翁亭记 阅读训练附答案

(1)故事发生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小镇上。那天,狂风夹带着雪花,提前送来了寒冷的夜晚。鲁兹太太开始费力地关店门。

(2)自从丈夫鲁兹走后,她独自经营着这个零售店已经十多年了,只要她想,她总能在这屋子里看到鲁兹熟悉的身影,仿佛他从没有离开过这里一样,她实在是舍不得把这个小店盘兑出去,尽管她已经是70岁的老人了。

(3)有个年轻人急促地闯进来,递上50美元,说要一份热狗和一杯牛奶。在接过那张钞票的一瞬间,凭经验鲁兹太太断定那是张假钞,在黑市用5美元就可以搞到。她瞟了年轻人一眼,他低垂着头,神情怠倦,衣着单薄,一副穷困潦倒的模样。那该是一个失业的流浪汉,鲁兹太太在心里暗自思忖着。能换一张吗?或者给我零钱?鲁兹太太不动声色地问道。年轻人开始紧张慌乱起来,脸上泛起了红晕,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头垂得很低,窘迫、羞愧得不知所措,他犹豫了半天说:没有,太太,我只有几美分,我我很想要一份热狗,我一整天没有吃东西了。这是一个还没有丧失羞耻感的孩子,鲁兹太太在心里这样评判着眼前的年轻人。能害羞,说明他知荣明耻,才会内心不安于心不忍,或许是失意让他暂时迷失了自己,对这样的孩子也许一块面包的温暖远比一声顿喝更有震撼力。想到这儿,鲁兹太太不再迟疑,马上找零钱。

(4)在年轻人转身离开的当口,鲁兹太太忽然大叫一声,手捂着胸口踉跄了几下。年轻人吓坏了,赶紧上前扶着老人。快!鲁兹太太把那50元的假钞塞到年轻人手里:到盛大诊所买药,就说鲁兹太太病了。年轻人走后,鲁兹太太麻利地抓起电话,打到那个诊所,那是她弟弟开办的。鲁兹太太在电话里说:如果有个年轻人来给我买药,给他几美分的药好了,另外,他手里有一张50美元的假钞。如果他是个善良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孩子,他就一定能回来。鲁兹太太默默地祷告着,她真的不希望他走得太远。一会儿,诊所的电话打过来了,告诉鲁兹太太年轻人已经拿着药走了,没有用假钞。鲁兹太太长吁了一口气,庆幸自己没有看走眼,她禁不住喜形于色。那个夜晚,年轻人不离左右地陪伴着病中的鲁兹太太。天亮后,鲁兹太太感激年轻人救了自己,竭力挽留要离开的年轻人,恳求他帮她照看几天零售店。几天过去了,几年也过去了,那个小零售店变成了小超市,小超市又有了子超市,而年轻人也一直陪伴着鲁兹太太走完了她生命的最后一程。随着小超市星罗棋布地展开,那个年轻人的名字也渐渐地被人所熟知,他就是在美国靠零售发迹的怀特。

(5)鲁兹太太临终时说:善良让我们彼此都找到了灵魂的归宿,互惠共生。其实怀特知道,不仅是善良更是鲁兹太太富有智慧的爱,牵引了他的心,让他感恩至今。那个风雪之夜,鲁兹太太用心智营造了一个美丽的契机,用善意的谎言让他体面而又不失自尊地接受了她的帮助,她用善良给予了他生活上的温暖。

(6)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爱也总是无痕的,因为它蕴涵了智慧的灵光,不彰显,也不哗然,却高尚持久,如润地无声的涓涓细流,如吹面不寒的杨柳和风,给人贴切的关怀,却不留任何痕迹。

12、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13、结合文章揣摩并用第一人称写出文中画线句中那个年轻人的心理活动。(3分)

14.文中说对这样的孩子也许一块面包的`温暖远比一声顿喝更有震撼力,请根据你的生活经历,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给以说明。(3分)

15.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善良让我们彼此都找到了灵魂的归宿,互惠共生的含义。(4分)

16.鲁兹太太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加以归纳。(4分)

17.仔细研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相关内容,探究文章标题挚爱无痕的含义。(3分)

材料一:一个男孩拿一美元到处购买上帝,一位老人问他购买上帝干嘛,他告诉老人说父母去世,叔叔抚养他,但叔叔病了,医生说只有上帝能救他。老人卖给了他一瓶上帝之吻的饮料,并告诉他叔叔喝了这瓶饮料就没事了。后来老人请来了世界上最好的大夫治好了小男孩叔叔的病。

(材料来源《购买上帝的男孩》)

材料二:2月新学期开学之日,长沙市近10万贫困生拿到了中央和地方提供的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材。教育部门在这些免费课本上盖上了一个本书由国家免费提供的印章,这种做法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持反对态度的网友认为,人穷志不能短,为了获得政府的照顾而以贫困身份示众为代价,对于同样具有人格尊严的学生及其家长来说是一种伤害。那些同学有可能因此产生自卑感,最终影响其健康成长。(材料来源《扬子晚报》209月)

参考答案:

12.不设统一答案。参考:鲁兹太太以突然生病假借买药为由试出用假钞买食物的失业流浪汉怀特只是一念之差,于是决定帮助他,用感谢他照顾的方式留下了怀特,最终成就了他的事业。(2分,内容概括准确,语言简洁即可)

13.不设统一答案。参考:难道这位太太认出这是假钞了吗?不会的,不会的,我真的是找不到活干啊,只能用这张假钞买点吃的了,我实在是没有一点办法啊,我还从来没有干过这种丢人的事啊,我该怎么办呢?唉,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和太太说我没有别的钱了,而且实在需要一点吃的东西。(3分,只要能抓住抓住怀特慌乱、窘迫、羞愧、犹豫的神态来写,并能具体地写出其心理变化的过程,写出慌乱、羞愧、犹豫各得1分)

14.不设统一答案。只要是生活中的例子,能反映出教师或家长对待孩子的错误能用关怀而不是打骂的方式,使孩子自己认识到错误并改正。(3分,视内容和表达分3、2、1给分)

15.参考:善良让怀特生存了下来并取得了鲁兹太太的信任,最终成为美国零售业的知名人物;善良让鲁兹太太成功地挽救了一个有可能走上邪路的失业流浪汉,晚年有靠,自己的事业也有了很好的帮手和接班人。(4分,分别从两个人物来谈,每个人物2分,意对即可)

16.参考:鲁兹太太是一个善良的人。(1分)明知是假钞还是买食品给流浪汉,自始至终不需要他的任何回报。(1分)她也是一个有智慧的人。(1分)对于怀特,她巧妙地照顾他的自尊心并且用买药试探他的本性,不留下任何痕迹,然后假借需要照顾让怀特心安理得地接受她的帮助。(1分)

17.不设统一答案,参考:挚爱无痕就是以善良之心待人,对于需要帮助的人真心付出自己的爱,用善良与智慧巧妙地维护对方的自尊,尤其是对孩子或者落难中的人更是如此,给予别人帮助却永不求回报。(3分,视内容和表达分3、2、1给分)

篇5:《醉翁亭记》阅读训练附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训练附答案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乌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加粗词的意思。

临溪而渔渔:___________

颓然乎其间者 乎:____________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去: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的.意思。

(1)野芳发而幽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①段描写山间的美景,先写_____变化之美,再写_________变化之美,给人以不同的美感。

4、文章以“乐”贯穿全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这些“乐”反映出什么?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渔:捕鱼。乎:同“于”,在。去:离开。

2、(1)野花开放,散发出阵阵清幽的香气。

(2)人们只知道随太守游玩快乐,却不知道太守自有他的乐趣。

3、朝暮四季

4、从诗中描写的“山水之乐、禽鸟之乐”反映出醉翁亭的环境优美,生态保护好;从“宴酣之乐”反映出太守与下属关系亲切自然、随和、善与人相处;从“游人之乐”反映出滁州人生活和平安宁;从“太守之乐”反映出作者治理滁州的功绩、与民同乐的思想和热爱祖国山水之情。

篇6:《醉翁亭记》比较阅读训练

《醉翁亭记》比较阅读训练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林泉高致》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名之者谁

2. 选出下列句子中古汉语句式不同的一项( )(2分)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

D. 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

(2)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译:

4. 上面两段文字都写了山水之美,请你写出两个同时含有“山”和“水”的成语。(2分)

(1) (2)

5.(乙)文的作者郭熙是宋代著名画家。假如他去游览琅琊山,他会喜欢这座山吗?为什么?(3分)

篇7:文言文醉翁亭记阅读训练附答案

文言文醉翁亭记阅读训练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12-15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 !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来源:学#科#网Z#X#X#K]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3分)

(1)云归而岩穴暝 暝:

(2)野芳发而幽香 芳:

(3)杂然而前陈者 陈: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欲信大义于天下

B.而年又最高 而其主不能守

C.名之者谁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D.醒能述以文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句: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句:

15.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然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3分)

答:

12.(1)昏暗 (2)香花 (3)摆开

13.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难度较小。A.都是介词,“在”的意思;B.而且/可是;C.代词,它/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用/因为。

14.(1)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的亭子,是醉翁亭。

(2)醉翁的意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的景色。

15.略。(能围绕“在逆境中仍保持旷达的胸襟,不计较个人得失,积极乐观”谈感受即可)

篇8:《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做1——5题。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A)________________。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B)____________。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默写出文中空缺的句子。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云归而岩穴暝 暝:______________

②临溪而渔渔:______________

③杂然而前陈者 陈:______________

④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概括选文的内容要点,并分析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醉翁亭记》是我国散文名篇,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请结合学习语文的经验,谈谈从本文语言中可以学习和借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山间之朝暮也;B、山间之四时也;

C、酿泉为酒;D、泉香而酒洌

2、①昏暗

②动词,钓鱼

③摆放

④以……为乐

3、①野花盛开,幽香阵阵,林木繁盛 ,枝叶成荫。

②树林渐渐暗了下来,鸟儿在树林里上上下下叫着。

4、本选段通过对醉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游人游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景色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思想。

5、“略”。(言之有理即可)

篇9:《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 (2)四时之景不同(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小题3】请说说本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乐”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的相同点,以及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2分)

答案

【小题1】(1)命名,取名(2)助词,的。

【小题2】(1)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2)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小题3】相同点:两篇散文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积极意义:他们这种不以自己的进退得失为念,而“与民同乐”思想对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只有心为民所系,关注民生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醉翁亭记的练习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同步训练练习题

孔乙己阅读训练及答案

鹧鸪天阅读训练及答案

《老王》阅读训练及答案

《春联》阅读训练及答案

中国古典园林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

野火烧不尽阅读训练及答案

四年级阅读训练及答案

醉翁亭记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精选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醉翁亭记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