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泰逸事》阅读试题附答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若水天涯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孙泰逸事》阅读试题附答案(共含8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若水天涯”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孙泰逸事》阅读试题附答案

篇1:《孙泰逸事》阅读试题附答案

《孙泰逸事》阅读试题(附答案)

(16分)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①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②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③。”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④。”众皆伏泰之义。

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

中和中,将家于义兴,置一别墅,用缗⑤钱二百千。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居两月,泰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使其人他徙。于时睹一老妪,长恸数声。泰惊悸,召诘之,妪曰:“老妇尝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泰怃然久之,因绐曰:“吾适得京书,已别除官,不可住此,所居且命尔子掌之。”言讫,解维而逝,不复返矣。

【注释】①姨妹:姨母的女儿。②二子:两个女儿。③女弟:妹妹。④适:嫁。⑤缗(mín):穿钱的绳。

小题1:下列句中的“以”与“以二子为托”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不以物喜B.令辱之,以激怒其众C.贻以金钗D.卷石底以出

小题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孙泰极重仁义。姨母生前曾将两个女儿托付给他,并希望他日后与其次女结百年之好;但孙泰却在姨母去世之后,娶了姨母有眼疾的长女。

B.孙泰不贪非分之财。他曾购得一铁灯台,洗刷时发现是银制品,他就立即赶回去,将灯台还给卖主。

C.孙泰非常仁慈。他花两百贯购买一别墅,见一老妇大哭不止,问明情况后,便说自己将要升官,升官后就可以将别墅送给老妇人。

D.孙泰施恩不图回报。他本来打算搬家到义兴,却因老妇人之故,不仅家未搬成,还为别墅倒贴了钱,但他对老妇有恩却不求报答——坐船离去,一去不返。

小题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众皆伏泰之义 伏:_______________ ②将家于义兴 家:________________

③吾适得京书 适:________________ ④言讫讫:_______________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老妇尝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4分)①伏:同“服”,佩服。②家:安家。③适:刚巧。④讫:完毕。(各1分)

小题4:(1)(2分)已经交付了一半钱,孙泰前往吴兴郡游览,约定回来后就到新买的别墅去。(得分点“既”“授”“诣”,语句通顺)

(2)(2分)我曾经在这里侍奉过公婆,子孙不成材,使别墅被别人拥有,因此悲伤。(得分点“事”“肖”倒装句式、被动句式)

小题1:

试题分析:学生应积累虚词一词多义的用法。这里的C选项中“以”与例句中“以”同为“介词,把”。

小题2:

试题分析:对文本内容的.理解,C选项中“将别墅送给老妇人”说法不准确。

小题3: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这里应注意“伏”通假字用法;“家”的词类活用。

小题4:

试题分析:所谓“理解文中的句子”,就是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这个句子作深入的分析。要想理解文中的句子,就要留心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弄明白句中有关词语的指代义,把握句子间的关系,看是否有活用现象,明确使用的文言句式等。

篇2:《孙泰逸事》阅读答案

孙泰,山阳人,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众皆伏泰之义。尝于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

(选自唐·王定保《唐摭言》)

【参考译文】

孙泰是山阳人,年轻时拜皇甫颖为师,志行品德很有古代贤人的风度。孙泰的`妻子是他姨母的女儿。起初是姨母年纪老了,把两个女儿托付给孙泰,说:“长女一只眼睛瞎了,你可以娶她的妹妹。”姨母去世了,孙泰娶了姨母的长女为妻。有人问他的缘故,孙泰说:“那人眼睛有毛病,除了嫁给我就嫁不出去了。”众人都佩服孙泰的义气。孙泰曾经在市场上遇见一座铁灯台,把它买了下来,叫人洗刷,原来是银制品。孙泰赶忙前往归还卖主。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颇:很 ②风:风范 ③长:长女

④卒:死亡 ⑤市:买

2.翻译

①众皆伏泰之义。

译文:众人都佩服孙泰的义气。

②泰亟往还之。

译文:孙泰赶忙前往归还卖主。

3.文中的两件事体现了孙泰怎样的思想品德?

重义气,善良,诚实

篇3:孙泰阅读理解及答案

孙泰阅读理解及答案

孙泰,山阳人,少师(拜……为师)皇甫颖,操守(品德)颇有古贤(古代贤人)之风。泰妻即姨妹(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大的)损一目,汝可取女弟。”姨卒,泰取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嫁)。”众皆服泰之义。尝于都市(国都的市场)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A.汝可取女弟( )

B.姨卒( )

C.非泰不可适

D.泰亟往还之( )

2.翻译: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概括文中关于孙泰的两件事。

4.孙泰身上具有什么优秀品质?

【参考译文】

孙泰是山阳人,年轻时师从皇甫颖,志行品德很有古代人的`风度。孙泰的妻子是姨母的女儿。起初是姨母年纪老了,把两个女儿托付给孙泰,说:“长女一只眼睛有毛病,你可以娶她的妹妹。”姨母去世了,孙泰娶了姨母的长女为妻。有人问他的缘故,孙泰说:“那人眼睛有毛病,除了嫁给我就嫁不出去了。”众人都佩服孙泰的义气。孙泰曾经在都市遇见一座铁灯台,把它买了下来,叫人洗刷,原来是银制品。孙泰赶忙前往归还卖主。中和年间,孙泰将在义兴安家,购置一座别墅,用两百贯钱。已经交付了一半钱,孙泰就前往吴兴郡游览,约定回来后就到新买的别墅去。过了两个月,孙泰回来,停船步行,又把其余的款项交给房主,让那人搬迁到别处。在这个时候,看到一个老妇人连声痛哭。孙泰听了心里惊悸,叫她来问。老妇人说:“我曾经在这里侍奉过公婆,子孙不成材,使别墅被别人拥有,因此悲伤。”孙泰茫然自失了很久,就骗她说:“我刚好收到京师文书,已经另外授职,不能住在这里,所住的地方暂且由你的儿子掌管它。”说完,解开船绳就离去了,不再回来。

【参考答案】

1.A.“取”同“娶” B.死C.嫁人D.急切

2.这人有残疾的毛病,不是孙泰不能嫁出去。

3.讲了孙泰娶妻、还银灯台两件事。

4.孙泰具有仗义、善良、诚实的优秀品德。

篇4:孙泰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泰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众皆伏泰之义。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中和中,将家于义兴,置一别墅,用缗钱二百千。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居两月,泰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俾其人他徙。于时睹一老妪,长恸数声。泰惊悸,召诘之,妪曰:“老妇尝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泰怃然久之,因绐曰:“吾适得京书,已别除官,不可住此,所居且命尔子掌之。”言讫,解维而逝,不复返矣。

[注]姨妹:姨母的女儿。 二子:两个女儿。 中和:唐僖宗年号。 缗:穿钱的绳。 绐:哄骗、欺骗。

译文:

孙泰是山阳人,年轻时师从皇甫颖,志行品德很有古代人的风度。孙泰的妻子是姨母的女儿。起初是姨母年纪老了,把两个女儿托付给孙泰,说:“长女一只眼睛有毛病,你可以娶她的妹妹。”姨母去世了,孙泰娶了姨母的长女为妻。有人问他的缘故,孙泰说:“那人眼睛有毛病,除了嫁给我就嫁不出去了。”众人都佩服孙泰的义气。孙泰曾经在都市遇见一座铁灯台,把它买了下来,叫人洗刷,原来是银制品。孙泰赶忙前往归还卖主。中和年间,孙泰将在义兴安家,购置一座别墅,用两百贯钱。已经交付了一半钱,孙泰就前往吴兴郡游览,约定回来后就到新买的别墅去。过了两个月,孙泰回来,停船步行,又把其余的款项交给房主,让那人搬迁到别处。在这个时候,看到一个老妇人连声痛哭。孙泰听了心里惊悸,叫她来问。老妇人说:“我曾经在这里侍奉过公婆,子孙不成材,使别墅被别人拥有,因此悲伤。”孙泰茫然自失了很久,就骗她说:“我刚好收到京师文书,已经另外授职,不能住在这里,所住的地方暂且由你的儿子掌管它。”说完,解开船绳就离去了,不再回来。

7.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众皆伏泰之义 伏:“服”,佩服

B.俾其他人徙 俾:使

C.已别除官 除:任命、授职

D.解维而逝 解维:想通了

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所居且命尔子掌之 且尔与其从避人之士,岂若从避世之士哉

B.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C.市之,而命洗刷 义不杀少而杀众 D.泰怃然久之

有十月熟者谓之晚稻

9.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跟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尝于都市遇铁灯台 B.市之,而命洗刷

C.将家于义兴,置一别墅 D.泰惊悸,召诘之

10.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操守颇有古贤之风————志行品德很有古代贤者的风度

B.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那人有毛病,除了我没人适合她了

C.约回日当诣所止————约定回来后就到新买的别墅去

D.复以余资授之,俾其人他徙————又将其余的款项交给房主,让那人搬迁到别的地方

11.下面全能说明孙泰“操守颇有古贤之风”的一项是

①姨卒,泰娶其姊 ②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 ③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 ④泰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 ⑤泰惊悸,召诘之 ⑥解维而逝,不复返矣

A. ①②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⑥ D. 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孙泰极重仁义。姨母生前曾将两个女儿托付给他,并希望他日后与其次女结百年之好;但孙泰却在姨母去世之后,娶了姨母有眼疾的长女。这使得他受到众人敬佩。

B.孙泰不贪非分之财。他曾购得一铁灯台,洗刷时发现是银制品,他就立即赶回去,将灯台还给卖主。

C.孙泰非常仁慈。他花两百贯购买一别墅,曾见一老妇大哭不止,问明情况后,便说自己将要升官,升官后就可以将别墅送给老妇人。

D.孙泰施恩不图回报。他本来打算搬家到义兴,但因老妇人之故,不仅家未搬成,还为别墅倒贴了两百贯;对老妇有恩却不求报答——解了缆绳,一去不返。

8.B(表被动。A且:暂且;况且。C而:就;却。D之:助词,无义;代词,它)9.A(都:大)10.B 11.C 12.C

篇5:孙泰文言文阅读答案

孙泰,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 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 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 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 众皆伏泰之义。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中和中,将家于义兴,置一别墅,用缗钱二百千。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居两月,泰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俾其人他徙。于时睹一老妪,长恸数声。泰惊悸,召诘之,妪曰: 老妇尝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 泰怃然久之,因绐曰: 吾适得京书,已别除官,不可住此,所居且命尔子掌之。 言讫,解维而逝,不复返矣。 [注]姨妹:姨母的女儿。 二子:两个女儿。 中和:唐僖宗年号。 缗:穿钱的绳。 绐:哄骗、欺骗。

7.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众皆伏泰之义 伏: 服 ,佩服

B.俾其他人徙 俾:使

C.已别除官 除:任命、授职

D.解维而逝 解维:想通了

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所居且命尔子掌之

且尔与其从避人之士,岂若从避世之士哉

B.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C.市之,而命洗刷

义不杀少而杀众

D.泰怃然久之

有十月熟者谓之晚稻

9.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跟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尝于都市遇铁灯台 B.市之,而命洗刷

C.将家于义兴,置一别墅 D.泰惊悸,召诘之

10.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操守颇有古贤之风 志行品德很有古代贤者的`风度

B.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 那人有毛病,除了我没人适合她了

C.约回日当诣所止 约定回来后就到新买的别墅去

D.复以余资授之,俾其人他徙 又将其余的款项交给房主,让那人搬迁到别的地方来源栏目: 本文链接: 分享本站内容,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 共2页: 1

篇6:孙泰文言文阅读答案

您的位置:>>孙泰逸事阅读答案_文言文孙泰逸事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文言文《孙泰逸事》选自,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孙泰,山阳人,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 其长损一目,汝可取(通 娶 )其女弟。 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 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 众皆伏泰之义。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中和中,将家于义兴,置一别墅,用缗钱二百千。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居两月,泰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俾其人他徙。于时睹一老妪,长恸数声。泰惊悸,召诘之,妪曰: 老妇尝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 泰怃然久之,因绐曰: 吾适得京书,已别除官,不可住此,所居且命尔子掌之。 言讫,解维而逝,不复返矣。

【注释】

1、师:拜 为师

2、操守:行为举止

3、古贤之风:古代贤人的风格

4、颇:相当地,很

5、姨妹:表妹

6、先是:起初,在此以前

7、子:女儿

8、损一目:一只眼睛损坏了。

9、取:通 娶 ,娶妻

10、女弟:小女儿

11、或:有的人

12、诘:追问

13、适:嫁

14、风:风范

15、长:大女儿

16、卒:亡故,死去,去世

17、市:买

18、亟(j ):赶快,急忙,匆匆

19、绐(dai):欺骗

【翻译】

起初是姨母年纪大了,把两个女儿托付给孙泰,说: 长女一只眼睛瞎了,你可以娶她的妹妹。 姨母去世了,孙泰娶了姨母的长女为妻子。有人问他原因,孙泰说: 那人眼睛有毛病,除了嫁给我就嫁不出去了。 众人都佩服孙泰的义气。孙泰曾经在市场上看见一座铁灯台,把它买了下来,然后叫人洗刷,原来是银制品。孙泰急忙把银制的灯台还给了卖主。唐僖宗中和年间,孙泰计划在义兴安家,买了一座别墅,得用两百贯钱。付了一半钱后,孙泰就前往吴兴郡游览,约定回来后就到新买的别墅去。过了两个月,孙泰回来,停船步行,又把其余的购房款交给房主,让他搬迁到别处。在这个时候,孙泰看到一个老妇人痛哭了好几声。孙泰听了心里惊悸,就把她叫过来问话。老妇人说: 我曾经在这里侍奉过公婆,子孙不成材,别墅成了别人的了,所以我才伤心。 孙泰怅然失意了很久,就哄她说: 我刚好收到中央政府的公文,已经给我另外任命了官职,不能住在这里了,这个地方先让你的儿子掌管吧。 说完,孙泰就解开船绳坐船离去,不再回来了。

篇7:文言文东坡逸事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东坡逸事阅读附答案

东坡为钱塘守时,民有诉扇肆①负债二万者,逮至则曰:“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公令以扇二十来,就判字笔②随意作行、草③及枯木、竹石以付之。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遂悉偿所负。

①肆:商店。②判字笔:判案所用的毛笔。③行、草:行书、草书。

【小题1】解释文中加框的词语。(2分)

(1)东坡为钱塘守时 ( ) (2)遂悉偿所负( )

【小题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2分)

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

【小题3】“就判字笔随意作行、草” 中的“随意”一词有什么作用? (1分)

【小题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发?(2分)

答案

【小题1】(1)担任 (2)欠

【小题1】长时间下雨并且天气一直寒冷,扇子卖不出,不是不肯偿还债务

【小题1】表现了苏东坡书法水平高超,为人潇洒倜傥

【小题1】尽可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解释文言词语要求准确,这里应注意,(1)“为”这里应是实义动词,“担任”。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文句要注意关键词和重点句式,这里应注意“雨”“莫售”“偿”等重点词的理解。

考点:这是对文言文语句的理解与翻译考查

点评: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就是把文言文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意和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

【小题1】试题分析:“随意”在这里是指,人的某一项技能熟练游刃有余,表现了苏东坡书法水平高超,为人潇洒倜傥。

考点:这是考查词语对表达文言文中心主题的作用。

点评:学生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表达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

【小题1】试题分析:这个故事讲了“苏东坡运用自己的才能,帮助陷入困境之人”,告诉我们学会用自己的特长能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考点:这是对文章中心主题的考查

点评: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题目。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学生理解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阐述自己感受,概括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并能陈述理由。

篇8:《陶侃逸事》阅读答案附译文

《陶侃逸事》阅读答案附译文

陶侃①,字士行,本鄱阳人也。终日敛膝危坐,阃②外多事,千绪万端,未有遗漏。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作,家给人足。

时造船,其木屑竹头,侃皆令籍③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后正会④,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⑤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注:①东晋时期名将,陶渊明的曾祖父。②阃(kǔn)外:统兵在外。③籍:登记后收藏。④正会,皇帝元旦朝会群臣。⑤桓温:东晋将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1)常语人曰 (2)执而鞭之

(3)人咸不解所以 (4)及桓温伐蜀

11.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于是以屑布地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B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 皆以美于徐公 D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12.按要求答题。(4分)

(1)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

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是以百姓勤于农作,家给人足。

13. 第三段中陶侃将木屑和竹头都收集的目的'是 和 ,可见陶侃是一个 的人。(均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参考答案:

10. (4分)(1)告诉(2)鞭打(3)全、都(4)等到

11. (2分)D

12. (4分)(1)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2)因此百姓勤于农耕,达到家给人足。

13.(3分)以屑布地 作丁装船 综理微密 (每空1分)

译文:

陶侃,字士行,本是鄱阳人。他整天严肃端坐,军中府中众多的事情,千头万绪,没有一点疏漏。他常对人说:大禹是圣人,还十分珍惜时间;至于普通人则更应该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怎么能够游乐纵酒?活着的时候对人没有益处,死了也不被后人记起,这是自己毁灭自己啊!

他曾出游,见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没有成熟的稻谷。陶侃问:你用这个作什么?那人说:我走路见到稻谷,姑且拔了一把。陶侃大怒说:你既不种田,却又毁害别人的稻谷来戏玩!让人捉住他打了鞭子。因此百姓勤于农耕养殖,达到家给人足。

当时造船,陶侃命人把木屑和竹头都登记后收藏起来,人们都不明白这样做的原因。后来元旦皇帝朝会群臣,长久下雪才停,大厅前剩余的雪化了,地还很湿。于是用木屑洒在地上。等到桓温攻伐蜀时,又用陶侃贮存的竹头做竹丁组装船只。他总揽事务细微缜密,都是这样。

《孙泰逸事》原文及翻译

孙泰阅读练习及答案

《白毛女》试题附答案

语文阅读试题:“晕”附答案

小升初奥数试题附答案

语文阅读试题:祈求附答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题「附答案」

《孙泰轶事》原文及翻译

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附答案

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应试试题附答案

《孙泰逸事》阅读试题附答案(共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孙泰逸事》阅读试题附答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