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贞观之治测试题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小白☀️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贞观之治测试题(共含11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小白☀️”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七年级下册贞观之治测试题

篇1:七年级下册贞观之治测试题

七年级下册贞观之治测试题

七年级下册贞观之治测试题

●“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七下P8—9 识记

唐太宗曾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普能覆舟。”他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的土地和生产时间,促进了社会发展。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实质体现了

A.道家的“自然无为” B.儒家的“仁政德治”

C.墨家的“兼爱非攻” D.法家的“以法治国”

[参考答案] B [湖北黄冈中考]第7题

下列甲、乙、丙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丙图反映的朝代是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参考答案] C [11年湖北黄冈中考]第8题

开创了“贞观之治”社会局面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参考答案] B [11年天津中考]第4题

唐太宗曾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的土地和时间,促进了社会发展。唐太宗的执行措施实质体现了

A 道家的“自然无为” B 儒家的“仁政德治”

C 墨家的`“兼爱非攻” D法家的“以法治国”

[参考答案] B [11年湖北鄂州中考]第7题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A.贞观之治 B.文景之治 C.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参考答案] A [11年黑龙江鸡西中考]第8题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他是

A.汉武帝B.隋文帝C.唐太宗D.唐玄宗

[参考答案] C [11年四川成都中考]第5题

“贞观之治”中的“贞观”是

A.国号 B.庙号 C.谥号 D.年号

[参考答案] D [11年湖南长沙中考]第14题

我国古代出现了很多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下列的繁荣局面与唐太宗在位时期有关的是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参考答案] B [11年青海西宁中考]第1题

年号夺取吉利吉祥、国泰民安的含义,或是显示皇权的神圣。“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其中用“贞观”作为年号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参考答案] B [11年福建莆田中考]第6题

温总理说:“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国之命在人心”之内涵与下列政治家思想一致的是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参考答案] D [11年浙江丽水中考]第14题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参考答案] B [11年福建南平中考]第4题

唐太宗吸取“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闭口不说话),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的教训,注重

A.虚心纳谏 B.轻徭薄赋 C.科举选才 D.微服私访

[参考答案] A [11年浙江嘉兴中考]第10题

小龙在图书馆借了一本,《贞观政要》。在这本书中,他可以查到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期间的“治世”史实

A、秦始皇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明太祖

[参考答案] B [11年广东中考]第4题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A.贞观之治 B.文景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参考答案] A [11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第6题

●武则天的政绩 七下P9 识记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据《汉书》记载,秦始皇统治时,百姓(负担的)“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各种刑罚无所不用其极,以致“刑戮相望于道”。“赭(zhě)衣(秦时罪犯皆着红褐色的囚服)塞路,囹圄成市(监狱像市场一样拥挤)。”

唐太宗说:“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簿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1)材料表明,秦始皇和唐太宗的统治政策有什么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不同的统治政策;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8分)

(2)有人说,唐太宗是实践孔孟治国思想的典范。你认为这一说法是否正确?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的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1年山东日照中考]第26题

(1)秦始皇:加强剥削,人民负担沉重,刑法严酷;唐太宗:注重减轻人民负担,减轻刑罚。(4分)

秦的暴政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朝统治;唐太宗的统治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时期。(4分)

(2)正确。(1分)孔子主张“仁”,孟子主张“仁政”,都主张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唐太宗的统治政策与此基本一致。(3分)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篇2:七年级历史《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测试题

名师导航

●要点导学

1.隋朝灭亡的原因

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统治的残暴,具体表现为:

(1)奢华浪费,劳民伤财。隋炀帝为了享受,大修宫殿,为到南方巡游,大征民工修造运河。

(2)生活腐化堕落,荒淫无道。为满足自己的贪欲,让全国进献珍奇宝物和大量美女。

(3)战争频繁,耗费国力。好大喜功的隋炀帝东征高丽,得不偿失,导致民不聊生。

(4)轻视人民,无限制地剥夺人民的财富,隋朝的富有是建立在人民的贫困之上的,最终导致人民的反抗。

(5)堵塞言路。农民起义几乎遍及全国,但由于隋炀帝的残暴,大臣没人敢说一句实情。

2.贞观之治的两大基石:纳谏和用人

唐太宗重视纳谏。他以隋亡为鉴,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在这一点上赶得上他。他把自己比作石中之玉,矿中之金,把进谏的人比作良工良匠。在他的倡导和鼓励下,贞观时期先后向太宗进谏见于记载的不下30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魏征。正是这些进谏,避免和防止了很多错误,对唐朝的繁荣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唐太宗很重视选官和用人。他选拔任用了许多有才能的人担任中央要职,这些人出身不同,代表了各种地方势力,也有出身低微的寒门人士。由于唐太宗以才取人,甚至破格用人,所以贞观时期,人才济济,这些猛将谋臣为唐王朝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保证了唐朝政治的稳定和各种政策的施行。

3.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和基本特征

隋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繁荣为唐朝加强中央集权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隋末农民战争推翻了隋炀帝的暴政,有力地打击了封建统治秩序,迫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个人的作用也是出现贞观之治的重要因素;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创造繁荣的基础。唐太宗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社会景象称为贞观之治。

4.唐太宗推行贞观新政

唐太宗特别重视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采取的措施主要是轻徭薄赋,劝课农桑。贞观时,他多次减免租税,兴修水利,特别是减少服役天数(每年服役时间为20天),并规定可以纳绢代替服役(每日三尺绢),并取消了纳绢代役的年龄限制,从而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与隋代的徭役过重形成了明显比照,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唐太宗重视发挥国家机关的效能。继续沿用并加强三省六部制,要求三省官员各尽其责,真正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大力精简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和官员,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省了财政开支,有利于减轻劳动人民的负担。

在司法方面,唐太宗强调以仁为本,以刑为末,既强调执行法律的严肃性、公正性,又强调执行死刑要慎之又慎,为此特别设立了死刑三复奏制度。贞观四年,全国被判死刑的仅有29人,社会出现了安居乐业的初步局面。

●问题探究

问题:我们应怎样评价唐太宗?

探究思路:评价历史人物最基本的方法是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看其行为或政策是否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并注意历史人物的局限性,一分为二地看待他。结合唐太宗的政绩,从促进历史发展方面对其予以肯定,可从唐太宗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文化等方面收集和提取有用信息,进行分析。

在政治上,吸取隋亡教训,勤政爱民,善于用人,虚心纳谏,聚集了不少人才,如魏征、杜如晦等;完善国家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这些都是有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并为以后的统治者所继承,对后世影响较大。

在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使唐初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在文化上,重视文化教育,从中央到地方开办学校,设有专业分科。这一点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是唐朝科技文化得以发展的关键。

在民族关系上,采取正确的少数民族政策。北方各族称他为天可汗,说明他平等的民族观,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

在对外关系上,采取开放的政策,注意吸收外来文化,使唐朝文化生机盎然,活力四射。

总之,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封建社会时期,有如此见识、贡献的皇帝是不多的,虽然他在晚年有骄傲情绪,有一些过失,但观其一生,我们仍应肯定其历史地位。

●精题精讲

例1 (山东中考)下列关于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C.农民占有一定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

D.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思路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分析。A、C两项属于唐太宗采取的经济方面的措施,B项属于政治方面的措施,都是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因为大运河的开通是在隋炀帝时期,而非贞观年间,不符合题目要求,所以D项是错误的。

答案:D

黑色陷阱:个别同学会认为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沟通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是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其错误之处是忽视了题目中D项的叙述是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凿是在隋炀帝时期,而非贞观年间,不符合历史事实,所以在做题过程中一定要完整地阅读题目,仔细推敲题目的要求。

例2 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是

A.房玄龄 B.魏征 C.马周 D.常何

思路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基本史实的识记。魏征是唐朝最有名的谏臣,在他去世后,唐太宗非常悲痛,比喻自己好像失去了一面镜子。

答案:B

黑色陷阱:如果对基础知识把握不牢固,或者审题不够仔细,答题时就很容易张冠李戴。

自主广场

●我夯基 我达标

1.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隋朝灭亡原因的是

A.多次发动对外战争 B.酷虐残暴的统治

C.大兴土木工程 D.国家财政困难,军费不足

思路解析:隋炀帝统治时期,继承了开皇之治盛世局面的基础,社会经济繁荣。国家财政困难,军费不足与历史实际不符,不是隋朝灭亡的原因。

答案:D

2. 下列内容中属于唐太宗的政治主张的是

①皇帝要勤于政事 ②皇帝要居安思危 ③大臣要廉洁奉公 ④政府要轻徭薄赋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重要历史人物言行的记忆能力。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没有见于文献记载。唐太宗的一句名言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借喻统治者与百姓的关系,意思是要居安思危;唐太宗规定减少服役天数,并可以交纳实物代替服役,意在主张轻徭薄赋。故正确答案选B项。

答案:B

3.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A.《汉律》 B.《隋律》 C.《贞观政要》 D.《唐律疏议》

思路解析:唐太宗在位期间,在《隋律》的基础上,经过多次修订而成的'《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并产生了深远影响。

答案:D

4. 1945年9月,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公开发表了词《沁园春雪》,不知倾倒了多少人。其中有唐宗宋祖一句,这里的唐宗是指

A.唐高祖 B.唐高宗 C.唐太宗 D.唐玄宗

思路解析:唐宗宋祖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唐宗是指唐太宗,宋祖是指宋太祖。

答案:C

5. 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这句话是谁对君民关系的认识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唐高宗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文阅读能力和记忆能力。这句话直接出自教材,意思是说:皇帝,如果实行开明的统治政策,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如果统治残暴,人民就会起来推翻他,真是可怕啊!只有唐太宗才有这样清醒的认识。

答案:B

6. 唐太宗能够纳谏的主要原因是

A.接受隋亡教训 B.有名谏臣魏征 C.他是开明君主 D.三省制的要求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分析能力。B项是唐太宗能够纳谏的一个条件,不是主要原因;C项是唐太宗能够纳谏的表现,不是原因;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是君主专制,三省制不可能限制君主的权利,D项也不正确;唐太宗亲眼看到了隋帝国的崩溃,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为巩固统治,必须接受隋亡教训,这才是他能够纳谏的主要原因。

答案:A

7. 唐太宗从隋亡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训是

A.必须重用贤臣,善于纳谏

B.必须保证农民有土地和生产时间

C.完善科举制度

D.认识到君与民的关系是舟与水的关系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辨析和判断能力。隋朝短命而亡,虽然不重用贤臣、不能保证农民有土地和生产时间、科举制度不完善,这些都可以作为教训来接受,但是这些都是具体表现和举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隋的统治者不能准确定位君民关系因而滥用民力,实施暴政,这才是应该从隋亡中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训。

答案:D

8. 贞观年间,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

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

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记忆能力。中书省起草政令,交由门下省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间既分工合作,集思广益,提高效率,又互相牵制,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

答案:B

9. 下列部门中,负责审核政令的是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六部

思路解析:本题是对三省职能记忆能力的考查。皇帝的政令先由中书省起草,然后交由门下省审核,认为不恰当的可以驳回,认为合适以后,再交给中书省去执行,三省即互相牵制,又相互配合,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答案:C

●我综合 我发展

10. 阅读下列材料: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请回答: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唐太宗为什么要引用这句话?

(3)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曾出现的治世局面是什么?

思路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古文的阅读能力;第(2)问要结合教材,主要从唐太宗的个人经历来思考,唐太宗参加过隋末农民战争,看到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第(3)问只要结合唐太宗的年号就能想到。

参考答案:(1)统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像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中航行,也能把船打翻。

(2)吸取隋亡的教训。

(3)贞观之治。

11. 你认为贞观之治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思路解析:本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论说,只要符合史实,观点合理即可。

参考答案: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前代的经济、文化积累;交通发达,中外交流广泛;各民族和平相处;同时也经历社会大变革后人民渴望发展、厌恶战争,等等,但是在这么多的原因当中,最重要的还是太宗皇帝的知人善任,虚怀若谷,具体表现在:任人唯贤,重视人才;广开言路,虚怀纳谏;信任下属,充分授权等。

●我创新 我超越

12. 唐代名臣魏征曾告诫唐太宗李世民: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有人认为,魏征的四不深刻触及了人性的若干基本问题。除了这四不之外,你认为作为一个人还应该做到哪些不?

答案:略

共同成长

●合作共赢

课题:创作唐太宗的艺术形象

3~4名同学组成小组,首先查阅有关唐太宗的相关史料,如唐太宗的治世方针、统治措施和出现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局面的原因,唐太宗对战争的态度、实行的民族和睦政策等,然后集体创作一个与贞观之治内容相关的历史场景,表现历史人物唐太宗的鲜活个性。可以采用艺术形式,如电影、戏剧、舞蹈、绘画、漫画、小品等,也可以只谈构思、设想,不用创设历史场景。如果创作选择的是表演类,一定要注意表演的技巧,台词要清楚、简洁。

●读书做人

唐太宗和牛顿的晚年

唐太宗晚年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他认为天下大局已定,不再虚心纳谏,甚至认为应加重对百姓的役使,以免他们因太安逸而不听话,结果政局大不如前。

唐太宗晚年得了痈疮,此后一直调养,开始服用金石丹药。先前唐太宗还曾经嘲笑秦始皇和汉武帝用丹药,现在自己也不由自主地陷进去了。后来唐太宗得了风疾,烦躁怕热,便让人在骊山顶峰修翠微宫,派人从天竺求得方士那罗迩娑婆寐,吃了这个外国骗子的延年之药,结果使病情恶化,不治身亡。享年仅50岁。

晚年的牛顿在伦敦过着堂皇的生活,17他被安妮女王封为贵族。此时的牛顿非常富有,被普遍认为是生存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担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在他任职的24年时间里,他以铁拳统治着学会,没有他的同意,任何人都不能被选举。

晚年的牛顿开始致力于对神学的研究,他否定哲学的指导作用,虔诚地相信上帝,埋头于创作以神学为题材的著作。当他遇到难以解释的天体运动时,竟提出了神的第一推动力的谬论。他说:上帝统治万物,我们是他的仆人而敬畏他、崇拜他。

[想一想]

唐太宗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君主,牛顿是世界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们晚年的表现都犯了一定的错误。你认为一个人怎样才能避免晚年犯错误?

篇3:七年级英语下册测试题

七年级英语下册测试题

A)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写出空缺处单词。 (每小题1分,共5分)

1. Don’t climb the tall tree. It’s d         .

2. His uncle has medium b______ with black hair.

3. She doesn’t mind what young people t______ of her.

4. The things in the supermarket are very e__________.

5. She w______ to the library and read a book about history.

B)根据句意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每小题1分,共10分)

1. My grandma ______ (be) in the garden , You may find her there.

2. I think she can ______(dance) very well.

3. There are some ________ (tomato) and some beef in the noodles.

4. There ______ (be) no rice and no noodles on the table.

5. It’s 7:15 am. It’s time ______(go) to school.

6. Listen!Someone___________ (talk) in the room.

7. She practiced __________ (speak) English last Sunday.

8. Did you go__________ (shop) with her yesterday?

9. Help __________ (you) to some noodles, children.

10. I would like something __________ (eat).

II单项选择。 (每小题1分,共20分)

(   ) 1. There is ____ old hotel next to my house. _____ hotel is very big and clean.

A. a; A         B. an; A      C. an; The     D. the; The

(   ) 2. Carol ___ some reading and ____ English last weekend.

A. did, practiced      B. did, practicing   C. do, practiced      D. does, practices

(   ) 3. The boys enjoy _____ soccer ball very much.

A. to play   B. plays   C. playing    D. play

(    ) 4.Do you want to work with ______young people?

A. another          B. others       C. the others       D. other

(    ) 5. —____ do you think of the weekend talk?

—I ____ stand it.

A. What, don't   B. What, can't    C. How, can't   D. How, don't

(   ) 6. Is Nancy listening to music or writing a letter?

——_______________.

A. Yes, she is listening to music.        B.  No, she is writing a letter.

C. She is writing a letter.              D. No, she isn’t.

(    ) 7. --- Is there a pay phone _______ the neighborhood?

--- Yes, it’s ______ Center Street _______ the right.

A. in, down, on     B. on, on, is      C. in, on, is        D. on, down, on

(    ) 8. The students ________ games after class. They______volleyball over there now.

A. play, are playing          B. are playing, play

C. play, play               D. are playing, are playing

(   ) 9. ---Oh, hi, Jane! __________?

--- Not bad.

A. How it is going                   B. What are you doing

C. How is it going                   D. What does she do?

(    ) 10. —Excuse me. ______     ?       — It is in front of the library.

A.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      B. Where is the post office?

C. How I can get to the post office? D. Is the post office in front of the library?

(    )11. The boss made him ______12 hours a day.

A. to work   B. work    C. worked   D. works

(    ) 12. My cousin feels very tired, so he’d like ____ at home this weekend.

A. relax   B. relaxed   C. relaxing    D. to relax

(    ) 13. —The pop singer_______ long curly hair is Judy.

A. has     B. with       C. have       D. is

(    ) 14. -_____ you go to the museum with your father yesterday?

-Yes. We_____ there in the afternoon.

A. Did; go   B. Do; go   C. Did; went   D. Do; went

(    ) 15. — What is your math teacher like?     — . _____ .

A. She is very thin.  B. She likes sports very much.

C. She is Miss White.   D. She is from Shanghai.

(    ) 16.Helping others can make us ______ very happy.

A. to feel   B. feeling   C. felt    D. feel

(    ) 17. -_____________?

-It was very humid.

A. How is the weather     B.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C. How was the weather like    D. How was the weather

(    ) 18.-_______did you go last Sunday?

-I went to the mountains.

A. How    B. Where    C. When   D. Why

(    ) 19.It’s a fine day. What about       ?

A. to go out for a walk      B. going out for a walk

C. going out for a walking   D. to go out for walking

(    ) 20.-Would you like to eat dinner with me?

-______________.

A. Yes, please     B. Yes, I’d love to.

C. I’d like.      D. You’re welcome

III句型转换。 (每空1词,1词1分,共10分)

1. She read the book under the tree yesterday afternoon(改成一般疑问句)

________ she ________ the book under the tree yesterday afternoon?

2. She does her lessons and homework after supper.(改成否定句)

She _______ ________her lessons or homework after supper.

3. She is of medium height and she has long hair.(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 ________ she_______ ________?

4. They visited Central Park last week.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 did they       Central Park?

IV根据汉语提示完成句子。 (每空1词,1词1分,共10分)

1.上课别迟到。

Don’t be ____ ____ school.

2.  你觉得电视节目怎样?

What do you ____ ____ the TV show?

3.  那使得我感觉很开心。

That ____ me ____ very happy.

4.  你想要什么种类的面条?

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 would you like?

5. 那个人中等个子,短发.

That person is ____ medium ____with short hair.

V补全对话。

根据对话情景,从方框中选出适当的`句子完成对话。(有两项多余)(每小题1分,共5分)

A: Hi, Vera. How was your vacation?

B: It was great!

A: Were the Japanese people very friendly?

B: How were the stores?

C: When did you go there?

D: Where did you go?

E: Did you go shopping?

F: What did you do there?

G: How were the people?

A:          1

B: I went to Tokyo with my family.

A: Really? Wow!         2

B: Well, we went to a lot of museums.

A: Oh, how were they?

B: They were really interesting. But they were also very crowded.

A:        3

B: Yeah, I did.

A:       4

B: Oh, they were very expensive.

A:       5       Did you meet any Japanese people?

B: Yeah, the people were really friendly. My parents have some Japanese friends, and we had dinner at their house.

A 1: How was the food?

B: It was delicious. I love Japanese food.

VI完形填空。 (每小题1分,共10分)

阅读短文,根据内容,从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Wei Hua was quite busy yesterday. She got up   1   7:00 in the morning. She washed her face   2   and had some milk and bread   3   breakfast. It was a fine day. She went to school early. She had four   4   in the morning. She had a little   5   after lunch,  6   she worked very hard in class all day. She played basketball after school and then went home. On her way   7   she bought a pen.

When she   8   home, she had a short rest. After that she helped her parents. She quickly cooked   9   and cleaned the house. She watched TV for half an hour after supper. Then she finished her homework at half past nine. She   10   at ten.

(    )1.  A. on          B. before      C. for          D. about

(    )2.  A. sadly        B. happily     C. slowly       D. quickly

(    )3.  A. for          B. about      C. on           D. of

(    )4.  A. matches      B. games      C. classes       D. books

(    )5.  A. time         B. rest        C. homework    D. housework

(    )6.  A. and         B. or          C. but          D. for

(    )7.  A. home       B. to school     C. to house     D. to hospital

(    )8.  A. took        B. was         C. left        D. arrived

(    )9.  A. supper      B. breakfast    C. lunch       D. meals

(    )10.  A. went go school B. went to bed    C. got to school D. got up

VII阅读理解。根据内容选择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30)

A) Dessert house

We have three kinds of desserts: small, medium and large. A small dessert with strawberries, bananas and ice cream is 10 RMB. A medium dessert with apples, tomatoes and cheese is 12 RMB. A large dessert with pears, potatoes and ice cream is 15 RMB.

Welcome to our house.

Noodle House

We have some great specials. Special 1 is chicken and cabbage noodles, and the large bowl is just 4 RMB and the small 2 RMB. Special 2 is mutton and carrot noodles, and the large bowl is only 5 RMB and the small 2.5 RMB. Special 3 is beef and potato noodles. The large bowl is 4 RMB and the small 2 RMB. Special 4 is tomato and egg noodles. The large bowl is only 3 RMB and the small 1.5 RMB. Large drink is only 5 RMB. And all the fruits are free.

Come and get your noodles today!

1. How many kinds of desserts does Dessert House have?

A. three         B. two             C. one             D. four

2. If you have 30 RMB and you can buy          kind(s) of desserts.

A. three           B. two            C. one             D. four

3 Today we order a large dessert, two small bowls of mutton and carrot noodles and a large bowl of tomato and egg noodles. We need to pay          RMB.

A. 26             B. 20             C. 23              D. 24

4 Nancy likes dessert very much but she doesn’t eat tomatoes or potatoes. She can eat      .

A. a large dessert       B. a medium dessert    C. a small dessert           D. both A and C

5. Mary wants large bowl and Emma wants a small bowl. They only have 6 RMB and Emma doesn’t eat eggs or beef. They can eat a large bowl of        noodles and a small bowl of       noodles.

A. mutton and carrot, tomato and egg     B. chicken and cabbage, mutton and carrot

C. tomato and egg, beef and potato         D. beef and potato, chicken and cabbage

篇4:七年级下册政治测试题

七年级下册政治测试题

一、单选题(请将答案填写在题后表格中,每小题3分,共60分)

1.对待困难挫折,正确的态度是。

A.只能成功,不能失败B.回避困难,绕道前进

C.暂时屈服,等待时机D.知难而进,百折不回

2.遇到挫折,缺乏勇气和毅力,经受不住考验的人往往是()。

A.体弱多病的人B.知识文化差的人

C.生活条件差的人D.没有正确生活目标的人

3.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元帅,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戎马生涯几十年,遇到过无数艰难曲折,即使在最艰苦、最残酷的年代里,他仍然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陈毅元帅之所以能积极对待挫折,最重要的原因是()。

A.生来就有胆量B.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

C.有着健壮的体魄D.敢于冒险

4.“聪明的人不会两次被同一块石头绊倒。”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挫折能够使人增长聪明才智

B.在生活和工作中,失败的教训是十分可贵的

C.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讲韵就是这个道理

D.任何人都不可能两次犯同一样的错误

5.贝利在20世纪50年代的足球场上,曾被一些球迷视为“蠢货”断定他吃不下这碗饭。但他并没有因此屈服,而是在极其艰难的困境中磨砺自己,终于练出神奇的脚下功夫,驰骋球场,被誉为“黑珍珠贝利”。贝利的成功说明磨砺坚强意志()

A.要从细微处做起B.必须有明确目标

C.要善于管理自己D.要善于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6.军训l结束后,小军把这几天军训生活记录下来,请你帮他选一选以下能反映磨砺意志的成语和俗语有哪些?()

①绳锯木断,水滴石穿②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③头悬梁,锥刺股

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A.①②B.①②⑧C.①②③④D.①③④

7.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谁能坚持到最后,谁才有可能取得成功②坚持不懈是成功的保证

③唯有靠坚韧不拔德意志才能坚持到底④只要坚持到最后,就可以成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⑨④

8.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过,他成功的秘诀有三个:第一,决不放弃;第二,决不,

决不放弃;第三,决不,决不,决不放弃。这说明,面对挫折,我们应该()

A.坚持把事情做完,决不半途而废B.从多方面想办法以解决问题

C.正视自己的弱点,不自卑D.一拼到底,绝不能有半点改变

9.在社会生活中,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调节人们行为的规则是()

A.法律B.道德C.规章D.纪律

10.董必武指出:“有了法律,没有处罚机关保证执行,是不可设想的。”这说明()

A,法律制定是为了惩罚违法犯罪分子

B.法律靠人们自觉遵守完全是不可能的

C.法律必须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法律实施靠社会舆论作保证

11.小叶买了一双鞋,穿了一天,鞋跟就掉了。小叶不应该()

A.找商家索赔B.通过消协解决

C.实在不行通过法院起诉D.算了,自认倒霉,下次注意点

12.小刚与李明、小群在观看音乐会时大声喧哗、打闹。他们的行为属于()

A.违反了行政法,应受行政处罚B.违反了民法

C.违反了刑法,应受刑事处罚D.违反了宪法

13.高中男生李某(17岁),平时喜欢上网。有一天在网吧看到旁边一男生好像很有钱。

就尾随其出门,在僻静处拿出水果刀,从该男生处抢得400元。李某的行为是()

A.违反了行政法,应受行政处罚B.违反了民法,应承担民事责任

C.违反了刑法,应受刑事处罚D.不道德行为,应受舆论谴责

14.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

A.违反了刑法B.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具有一般社会危害性D.应受到刑罚处罚

15.黄某在公园游玩时,掏出小7J,在园内一树上刻下“xX到此一游”几个字,结果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了相应的处罚。他的'行为是()

A.违纪行为B.一般违法行为

C.犯罪行为D.严重违法行为

16.在我国未满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

A.14B.16C.17D.18

17.我国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筑起了四道防线是()

①家庭保护②物质保护③社会保护

④司法保护⑤朋友保护⑥学校保护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⑥D.①②⑤⑥

18.下列做法不利于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是()

A.某网吧拒绝未成年人上网

B.某校对品行有问题的学生配有专门老师帮教

C.某人因儿子学习成绩不好而将其打了一顿了事

D.某校组织学生观看美国大片《哈利波特》

19.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

①未成年人保护法②婚姻法

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④劳动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青少年与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既要勇敢,又要机智,要讲究智斗。对歹徒行凶,行之有效的方法有()

①设法稳住歹徒②记住歹徒相貌③假装没看见,悄悄溜走

④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A.①②③B.②⑨④C.①③④D.①②④

二、简答题(共26分)

21.青少年人生道路上出现挫折的原因有哪些?(7分)

22.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他人?(7分)

23.在北京市新出台的中小学学生守则和日常规范中,删除“敢于斗争和“见义勇为”,取而代之的是“主动报告”以及“遇到侵害善于斗争,,等字眼。

(1)请问:为什么青少年遇到侵害要善于斗争?(6分)

(2)当你面对凶恶狡猾的违法犯罪分子时,应该怎么办?(6分)

三、分析说明题(共34分)

24.某中学生丁某,七年级时经常旷课逃学,屡教不改。升上八年级后,又沉湎于网络,为了去网吧上网,他由偷家里的钱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甚至把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偷去卖,结果被行政拘留。等到九年级,他在网上结交了一些坏朋友,一起在社会上滋事生非。一天,他参与打群架,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手刺致重伤,最终丁某受到刑罚处罚。

(1)指出上述案例中,丁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哪些行为属于犯罪?(5分)

(2)丁某从一般违法发展到犯罪的过程,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

(3)从丁某的行为中,你得到什么启示?(6分)

25.气象学家竺可桢,小学毕业时身体病弱。他想:我们祖国灾难深重,人民贫穷病弱,

被外国人称作“东亚病夫”。既然立志救国,首先必须有一个好身体。他制定了一个锻炼

身体的计划,还选了一条“言必行,行必果”的格言,抄贴在宿舍里,随时自誓自戒。从

此,他每天早晨鸡鸣就起床,到校园跑步、舞剑、做操……有一天清晨,竺可桢刚一醒来,

就听到阵阵雷声,下起了雨。他想,今天还要不要按时起床锻炼呢?不行,有一回间断,就可能有第二回、第三回……于是他迅速起床,冒雨跑完了规定的路程。

竺可桢冒雨跑完了规定的路程,对我们希望自强的同学有什么启示?(17分)

篇5:七年级地理下册测试题

七年级地理下册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表格里,每小题2分,共40分)

1.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南极洲   D.北美洲

2.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

A.巴西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

3.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下列关于亚洲突出地理特征,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大洲

B、是世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

C、河流呈放射状流入海洋,澜沧江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D、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大洲

4.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

A.0°和180°之间   B.20°W以西到160°E

C.20°E和160°W之间  D.20°W以东到160°E

5.在比例尺为1:1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水平距离为(  )

A.4千米  B.40千米 C.400千米  D.40米

6.下列四个图例中,错误的是(  )

7.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   B.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地区

C.我国最北在南海的曾母暗沙 D.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8.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A大散居,小聚居  B.均匀分布 C. 大聚居,小杂居 D.汉族相对集中在北方

9. 成语“得陇望蜀”“秦晋之好”所指的省级行政区依次是(  )

A 安徽、贵州、河南、河北 B 陕西、四川、甘肃、山西

C 甘肃、四川、陕西、山西 D 陕西、四川、山东、山西

10. 黄土高原上的传统民居是( )

A.四合院 B.竹楼 C.蒙古包 D.窑洞

11下列不是江津的特产的是(  )

A.柑橘    B.白糖   C.白酒  D.花椒

12.我国最大的沙漠是(  )

A.撒哈拉沙漠 B.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C.塔克拉玛干沙漠 D.腾格里沙漠

13.在当今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是(  )

A.法语  B.汉语 C.英语  D.德语

14. 香港和澳门分别位于哪条河流河口的东侧和西侧  ( )

A.长江 B.珠江 C.海河 D.闽江

15. 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位于我国甘肃省境内,下列图中,属于甘肃省轮廓图的是(  )

A   B     C    D

16.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

A.舟山群岛  B.海南岛  C.崇明岛   D.台湾岛

17.目前我国人口的基本政策是(  )

A.保持人口数量稳定B.合理人口分布 C.减少人口数量 D.实行计划生育

18.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

A.壮族  B.回族  C.汉族  D.蒙古族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图乙(图中数字为该省区荒漠化土地占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的比例)所示的9个省区,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据此,回答19—20题。

19.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

A.西北、青藏地区  B.西南、云贵地区

C.东北、华北地区  D.东南、江南地区

20.按照荒漠化土地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省区是(  )

A.内蒙古、甘、藏、青  B.新、内蒙古、藏、青

C.青、藏、内蒙古、新  D.新、藏、甘、青、陕

二、连线和和判断(共10分)

1、在下列地区与其对应的美称之间连上直线。(共5分)

A. 藏族       a. 丰收节

B. 回族       b. 雪顿节

C. 傣族       c. 开斋节

D 高山族       d. 泼水节

E 汉族       e. 元宵节

2.下列说法正确的打 ,错的打×。(共5分)

(1)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 )

(2)我国的红土地分布在西北地区。( )

(3)蒙古族有那达慕大会,其中有三项重要的活动是摔跤,射箭,赛马( )

(4)台湾大多数人口的祖籍来自于福建省,少数民族是高山族,通用语言是普通话和闽南语。(  )

(5)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向东流入渤海。( )

篇6:七年级下册生物测试题

1、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抽样调查,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3、以下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A)

A、感冒病毒B、变形虫

C、细菌D、霉菌

4、下列都属于非生物的一组是(C)

A、竹和山石B、鱼和河水

C、空气和阳光D、松和丹顶

5、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B)

A、蜻蜓点水B、钢铁生锈

C、公鸡打鸣D、葵花向阳

6、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B)

A、都能运动B、都能呼吸

C、都有细胞结构D、都生活在水中

7、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C)的特征。

A、需要营养B、进行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繁殖

8、“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D)

A、呼吸B、排出体内废物

C、对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发育

9、调查时要选取的对象是(B)

A、对象中的一个B、对象中的一部分

C、全部对象D、以上都对

10、下列生物按生活环境划分的一组是(D)

A、猫头鹰和鼠B、鱼和河水

C、空气和阳光D、狗和水草

11、下列关系相近的一组生物是(A)

A、玉米和大豆B、鱼和水草

C、空气和水D、岩石和苔癣

提高训练:

12、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曲中的生物有:老树、昏鸦、瘦马、断肠人

曲中的非生物有:枯藤、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

13、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生长与发育现象。

(2)猫生小猫属于生殖现象。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遗传现象。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变异现象。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篇7:七年级下册英语测试题

听力部分

Ⅰ. 选出你在句子中所听到的内容。(共5小题,计5分)

( )1.A .find B .feel C .finish D .favorite

( )2.A .walk B .rest C .meeting D .holiday

( )3.A .spring B .summer C .autumn D .winter

( )4.A .at work B .at home C .at breakfast D .at school

( )5.A .fourteen B .thirteen C .twelve D .eleven

Ⅱ. 根据你所听到的句子,选择正确的答语补全对话。(共5小题,计5分)

( )6. A .Yes , I do . B .Yes , I am .

C .Yes ,it is . D .Yes ,there is .

( )7. A .It’s June 20th . B .It’s 8:05.

C .Today is Sunday . D .We have no lessons today .

( )8. A .Good morning . B .I’m afraid not .

C .How are you ! D. How do you do .

( )9. A .I’m sorry . B .Goodbye .

C . See you later . D .Yes , I’d like some apples .

( )10.A .Yes , please . B .You’re welcome .

C .Hello . D .I’m fine .

Ⅲ. 听对话及针对对话提出的问题,选择能回答该问题的最佳答案。(共5小题,计5分)

( )11. A .Yes , there are . B .No , there aren’t .

C .I don’t know . D .There are four .

( )12. A .It’s near the hospital . B .It’s next to the bookshop .

C .It’s near the park . D .It’s near the school .

( )13. A .his uncle B .his aunt

C .her uncle D .her aunt

( )14. A .She likes it . B .She loves it .

C .She doesn’t like it . D . She can’t stand it .

( )15. A .lions B .pandas

C .tigers D .elephants .

Ⅳ. 根据所听内容填写单词。(共5小题,计5分)

Lin Tao is a middle school 16 .He is twelve .He 17

short and black hair . He is very 18 and thin .He 19 playing

baseball .He is very 20 .

笔试部分

Ⅴ. 释义(共5小题,计5分)选出一个与句中划线部分意思相同或相近的答案。

( )21.There are lots of apples on the trees .

A .much B .many C .one D . any

( )22.Bridge Street is a good place to have fun .

A .have a good time B .have to

C .has fun D .has a good time .

( )23.Lucy is form Australia .

A .are from B .come from

C .comes from D .be from

( )24.How about your father ?

A .How many B How much

C .What D .What about

( )25.What do your parents do ?

A .father B . father or mother

C .mother D .father and mother .

Ⅵ. 语法(共15小题,计15分)从四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空。

( )26.They can English .

A .say B .speak C .talk D .tell

( )27.Don’t play basketball .Please play guitar .

A . the ,the B .the , / C . / , / D . / , the

( )28.How about the music ?

A .listen to B .listen C .listening to D .listening

( )29. students are there in your class ?

A .How much B .How many C .How D .What

( )30.There some milk in the glass .

A .are B .is C .has D .have

( )31.Can Lucy ? No , she .

A .swim , can’t B .swims , can’t

C .swims , cann’t D .swim , cann’t

( )32. your father to work at 8:30 .

A .Do ,have B .Have , / C .Do ,has D .Does ,have

( )33. your homework at school .

A .Don’t B .Don’t do C .Doesn’t do D .Doesn’t do

( )34.My mother often cooks for us .

A .something delicious B .delicious something

C .anything delicious D .delicious anything

( )35.He to Beijing in .

A .goes B .go C .went D .wents

( )36.The post office is your right .

A .in B .on C .at D .of

( )37. Sundays . I usually go to visit my grandfather .

A .in B .on C .at D .of

( )38.The Green family enjoy TV very much .

A .watch B .watching C .watches D .to watch

( )39.Is this pen ? No ,it’s pen .

A .you ,his B .you ,him C .your ,his D .your ,him

( )40.Is this our classroom their classroom ?

A .and B .but C .or D .of

Ⅶ. 完形填空(共10小题,计10分)通读下列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在各题所给四个选项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

(A)

Mr Green is 41 England .He 42 English in a middle school .He speaks some Chinese ,but not much .He goes to Chinese classes every week .He likes 43 in China very much .He says the Chinese people are very 44 .He has a son 45 a daughter .They go to school here ,too .

( )41.A .at B .on C .from D .of

( )42.A .teach B .teachs C .teacher D .teaches

( )43.A .working B .work C .works D .worked

( )44.A .friendly B .friendy C .frienden D .friend

( )45.A .× B .or C .and D .then

(B)

Sam gets 46 at six in the morning , he has breakfast 47 home . He goes to school at seven .He has lunch at school .He often has supper at home .He 48 watch TV every evening .He only 49 TV on Saturday evening .He often does his homework after supper .He 50 bed at nine .

( )46.A .on B .off C .over D .up

( )47.A .in B .at C .on D .to

( )48.A .don’t B .doesn’t C .isn’t D .aren’t

( )49.A .looks B .sees C .watches D .watchs

( )50.A .goes B .go to C .goes to D .go for

Ⅷ. 阅读理解(共15小题,计3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做每篇后面的题目,从四个选项中选出能回答所提问题或完成所给句子的最佳答案。

(A)

My name is Li Lei .I have a good friend at school .She is an English girl .Her name is Tina .She is twelve .We are in No.14. We are not in the same class .She is in Class 4,Grade 1. I’m in Class Three .Tina’s brother is not a student .His name is Jim .He is two .He is a nice boy .

( )51.Tina is .

A .American B .Chinese C .English D .Japanese .

( )52.Tina is in Middle School .

A .No. 8 B .No .5 C .No. 14 D .No.4

( )53.Tina is in Class ,Grade .

A .4 , 2 B . 4 , 1 C . 2 , 1 D . 2 , 2

( )54.Tina’s brother is .

A . 4 B . 5 C . 2 D . 3

( )55.Tina’s brother’s name is .

A . Jim B . Tom C .Tim D .Li Lei

(B)

Li Ming is a school boy .He is twelve .He lives in Shanghai .He studies in the No.3 Middle School .He gets up at half past five every day .He reads English and Chinese in the morning .He has breakfast at seven .After that ,he goes to school with his friends .They have four classes in the morning and two in the afternoon .In the evening he does his homework at home .But he often watches TV on Saturday evening .Li Ming likes drawing .He draws better than his sister .He likes reading English books .Now he is reading an English book in the room .

( )56.Li Ming is a .

A .student B .girl C .teacher D .doctor

( )57.Li Ming gets up every day .

A .at seven B .at five thirty

C .at six D .very late

( )58.Li Ming does his homework .

A .in the evening B .at school

C .at home D .in the afternoon .

( )59.Li Ming likes .

A .English and Chinese B .playing football

C .growing flowers D .drawing and reading

( )60.Li Ming has classes at school every day .

A .four B .five C .three D .six

(C)

There is a shop near my home .The people in the shop are friendly .On Saturday afternoon ,we often go and buy things there .It opens at six in the morning .It closes late in the evening .You can buy a lot of things in the shop .You can buy food ,clothes ,school things and many other things .But there are no English books there .

Now we are in the shop .My mother wants to buy a shirt for my father and a blouse for me .Then we’d like to have a drink of orange .

( )61.We often go to the shop and buy things .

A .on weekdays B .on Sundays

C .on Saturdays D .on Sunday afternoons

( )62.The shop opens in the morning and closes in the evening .

A .early , early B .late , late

C .early , late D .late , early

( )63.My mother wants to buy for my father .

A .food B .books

C .school things D .clothes

( )64.There are no books in the shop .

A .Japanese B .Chinese C .French D .English

( )65. would like to have a drink of orange .

A .My father and mother B .My father and I

C .My mother and I D .The people in the shop

Ⅹ. 写作(三个部分,共15小题,计15分)

A). 单词拼写(共5小题,计5分)根据下列句子及所给汉语(或首字母)写出空缺处各单词的正确形式。(每空限填一词)

71. ( 有 ) is an egg in the box .

72.Look at these ( 照片 ).They are Lily’s .

73.Jane is Mr Green’s (女儿) .

74.I have (四十) English books .

75.Tom (会) swim .

B). 句子翻译(共5小题,计5分)根据所给汉语完成下列各英语句子,每空限填一词。

76.放学后不要打架 。

after school .

77. 他擅长于英语。

He is English .

78.瞧,他在打电脑游戏 。

Look , he computer games .

79.玛丽今天值日 。

Mary is today .

80. 昨天我们没有做家庭作业 。

We our homework yesterday .

C). 改错(共5小题,计5分)本题要求改正所给短文中的错误,对标有题号的每一行作出判断:如无错误,在该行右边横线上画一个(√);如有错误(每行最多只有一个错误),则按下列情况改正:

该行多一词: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上该词,并也用斜线划掉。

该行缺一词: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上该加的词。

该行错一词: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改正后的词。

注意:原行没有错误的不要改,只在横线打一个(√)。

My name is Li Lei . I am from china .I study in a middle 81.

school .Miss Gao is our English teacher .She is from USA . She 82.

is friendly to us and we all likes her . In the morning I usually 83.

go to school at seven . In the afternoon I usually go home at 84.

four . Sometimes I play the basketball with my friends at school.85.

听力材料及参考答案

听力材料

Ⅰ. 选出你在句子中所听到的内容。

1. My favorite subject is English .

2. Tom is going to Shanghai for a holiday .

3. Summer is the hottest season of the year .

4. My mother is at work .

5. I paid eleven yuan for this book .

Ⅱ. 根据你所听到的句子,选择正确的答语补全对话。

6. Lily , do you like my new bike ?

7. What time is it now ?

8. Good morning .

9. Can I help you ?

10. Thank you very much .

Ⅲ. 听对话及针对对话提出的问题,选择能回答该问题的最佳答案。

11. W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 Lin Tao ?

M :There are three .

Q :Are there three people in Lin Tao’s family ?

12. W :Excuse me , is there a fruit shop near here ?

M :Yes , there is . It’s near the hospital ?

Q :Where is the fruit shop ?

13. W :What did you do over the weekend , Li Lei ?

M :I went to visit my uncle .

Q :Who did the boy go to visit ?

14. W :What do you think of English , Lily ?

M :I loves it ,but Lucy doesn’t like it .

Q :What does Lucy think of English ?

15. W :Let’s see the lions in the zoo .

M :Who do you want to see the lions .

W :Because they’re cute .

Q :What do they want to see ?

Ⅳ. 根据所听内容填写单词。

Lin Tao i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He is twelve .He has short and black hair .He is very tall and thin .He likes playing baseball .He is very popular .

参考答案

1-5 DDBAD 6-10 ABADB 11-15 AAACA 16-20 student , has , tall , likes , popular 21-25 BACDD 26-30 BDCBB 31-35 ADBAC 36-40 BBBCC 41-45 CDAAC 46-50 DBBCC 51-55 CCBCA 56-60 ABADD 61-65 CCDDC 66-70 CBACD 71 There 72 photos 73 daughter 74 forty 75 can 76 Don’t , fight 77 good , at 78 is , playing 79 on , duty 80 didn’t , do 81 china 改为China 82 在USA前加the 83 likes 改为like 84 √ 85 去掉the

篇8:七年级历史下册《贞观之治》的教学反思

七年级历史下册《贞观之治》的教学反思

贞观之治一课的教学思路是:课前采用学案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预习。让学生了解本课的知识结构。为课上的探究做好准备。课上前5分钟对学生进行了学案预习检测。与以往提问式检查预习不同的是,能够了解大多数学生的预习情况。由于预习学案的量小而精;学案检测试题分为A、B、C三档,可选性较强。学生积极参与,今天适用。效果很好,超出了预期的目的。为课上的探究做出了充分的准备。

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探讨:唐太宗的制定措施是如何体现他的认识时。有学生提到;“政府轻徭薄赋,不让老百姓干很多繁重的`活,不从老百姓搜刮很多钱,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发展生产,开垦大量荒地。促进经济的进步,人民的日子愈来愈好过了。”另一个同学说:“这么好的君主,中国现在让唐太宗统治,我们的生活也一样的幸福。”

作为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唐太宗,改变不了压迫人民的本质。他的一切做法无非是安民心,从而稳固其统治的手段而已。从太宗的话中得出,他认识到人民力量强大的同时,担心“水覆舟”。唐太宗的开明是与其他封建王朝的皇帝比较而言的。所以,评价历史人物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看其做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否做出了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贡献。

篇9:七年级下册历史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隋朝建立的方式是通过( )

A.农民起义夺权 B.少数民族入侵中原

C.大将发动政变自立 D.外戚夺取政权

2、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B.科举制度就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

C.进士科是唐代普遍推崇的科目

D.科举制度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推动了唐代社会的发展

3、反映唐太宗接见吐蕃松赞干布求婚使节情景的名画是( )

A.《清明上河图》 B.《步辇图》 C.敦煌壁画 D.《洛神赋图》

4、曾经六次东渡并最终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

A.玄奘 B.鉴真 C.晁衡 D.戒贤

5、赵州桥在中外桥梁史上居于重要的地位,因为( )

①它是今天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②它历经一千三百多年,桥身依然坚固 ③它在交通运输上起了重要作用 ④桥的形状美观,栏板上的花纹生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是谁的诗句( )

A.李白 B.杜甫 C.孟浩然 D.杜牧

7、宋辽、宋夏和议中共同内容有( )

A.辽夏向宋称臣 B.北宋割地求和

C.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D.北宋送给辽夏“岁币”

8、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

A.北宋的四川地区 B.南宋的四川地区

C.北宋的汴梁地区 D.南宋的临安地区

9、最能反映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场所是 ( )

A.手工业作坊 B.市 C.瓦子 D.坊

10、.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蒙古政权的建立 ②定国号为元 ③定都大都 ④灭亡南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11、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约( )

A.2 B.300年 C.400年 D.500年

12、以“资治通鉴”为名的意思是( )

A.揭示为君之要 B.用来警示百姓

C.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D.以经济实力治国家

13、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沬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女皇武则天 D.唐玄宗

14、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15、一位生活在元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

A.去江南贩运棉布 B.经运河到杭州游览

C.友人送他一部《红楼梦》 D.购买景德镇真花瓷器

16、雅典奥运会圣火传递已于6月8日抵达北京,之后,奥运火炬将在长城点燃。那你知道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城是( )

A.秦长城 B.汉长城 C.明长城 D.江南长城

17、古时候,在白山黑水之间,有一个善养猪,吃猪肉,穿猪皮的民族,他们的后代建立了历史上两个著名的朝代,这个民族是( )

A.契丹 B.女真 C.党项 D.蒙古

18、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事件是( )

A.创立八旗制度 B.在中央设置内阁

C.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立军机处

19、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是( )

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 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C.手工业作坊增多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20、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 )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唐本草》

21、“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这是对这几个朝代文学成就的一个概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唐朝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

B.宋代著名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C.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高峰

D.诗圣是对李白的美誉,诗仙是对杜甫的赞美

二、历史诊所(共10分)

同学们,下面是几位同学的对话,他们犯了知识性的错误,请你指出他们的错误之处,并在诊所里给他们一一治疗。

22、洪雪:明朝加强了宰相的权力。

23、荆茹:明成祖时设锦衣卫监管监视。

24、邱旭:1433年,郑和开始出使西洋,从而成为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

25、苏愫:1553年西班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26、岳悦:岳飞、戚继光.郑成功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三、阅读下列材料:

27、“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①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2分)

②清朝实行这种政策根本的目的是什么?(2分)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4分)

③你认为这种政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什么?(6分)

④对此你有什么启示?(2分)

28、清朝前期,在x藏、x疆、蒙古族、台湾、及对外方面为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所做出的努力及影响有哪些?

29、“大中祥符四年(10)……帝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器不冀,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以为种……内出种法,命转运使揭榜示民……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梢)小,不择地而生。”——《宋史.食货志》

(1) 用文中内容说明北宋政府对农业的重视。

(2) 推广占城稻的目的是什么?

30、“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请回答:

(1) 材料中的“岳”指的是谁?要“撼岳家军”的是谁?

(2) 岳飞的主要事迹是什么?应如何评价他?

3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请回答:

(1) 上述引文的作者是谁?

(2) 上述作者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32、“渺茫天际,水天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夜唯谨,毫厘之差,生死攸关。”

请回答:

(1) 最早的指南仪器叫什么?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是在什么时期?

(2) 指南针的应用有什么作用?

(3) 指南针是经何人之手传入欧洲的?

33、摇头摇尾,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请回答:

(1) 材料所述反映的是哪一时代的什么现象?

(2) 为什么说“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3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请回答:

(1) 戚继光是哪个朝代的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2) 材料中的所谓“海波不平”的原因是什么?

(3) 戚继光的心愿最后有没有实现?是谁使他完成愿望的?

35、列举清朝前期为反抗外来侵略、保卫边疆所做的努力。

36、10月,我国政府郑重向世界宣布,“东突”恐怖势力是国际恐怖主义的一部分。应当坚决予以反对和打击。所谓“东突”是“东突厥斯坦”的简称,是指一批民族分裂主义分子,想通过暴力恐怖手段把x疆从中国版图上分裂出去,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

请用所学过的中国历史有关知识批驳x疆分裂分子和宗教极端分子编造的“东突”理论。

37、材料一:“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材料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材料三:“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请回答: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生产关系?

材料一、二和材料三是什么关系?

38、材料一、据有关明清史料记载:“郑成功盘踞台湾多年,以海涛为巢穴……后因海滨各处奸民商贩,潜为资助……故严立通海之禁。”

材料二:据《关于清朝海禁政策》中记载:乾隆年间“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遂以“民欲易器,洋商错处,必致滋事”为由,继续实行“海禁”……为了抵制鸦片走私,雍正至道光连续颁布十五道禁烟令,并重申“海禁”。

请回答:

根据上述材料归纳说明清政府实行“海禁”的原因有哪些?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的后果。

39、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

请回答:

(1) 此条约的名称是什么?是什么时候签订的?

(2) 上述内容有何法律作用?

(3) 签定上述条约前,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迫使沙俄同意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当时清朝的统治者是谁?

40、从唐朝到清朝,x藏地区同中央的关系有什么关系?

篇10:七年级下册历史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B 4、B 5、B 6、A 7、D 8、A 9、C 10、A 11、C 12、C 13、C 14、B 15、C 16、C 17、B 18、D 19、D 20、A 21、D

二、历史诊所

22、明朝废除了宰相的权力。

23、明太祖时设锦衣卫监管监视。

24、14,郑和开始出使西洋,从而成为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或“完成”

25、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26、戚继光.郑成功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或岳飞不是。

三.材料题(16分)

27、(1)闭关锁国(2分)

(2)维护清朝统治(2分)清朝前期,封建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2分)从18世纪下半期起,西方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略,又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2分)

(3) 弊大于利。(2分)因为清朝实行闭关政策,虽然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4分)

(4)启示:闭关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2分)

28、从x藏地区看:①建立对__、**的册封制度,历世__、**的继立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2分)②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__与**共同管理x藏,清朝中央政府对x藏管辖大大加强了。(2分)

从x疆地区看:乾隆帝派兵粉碎了回部反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后来设立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3分)

从蒙古族看:土尔扈物在明末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因受沙俄的控制和压迫,首领渥巴锡举行武装起义,不远万里重返祖国,清政府妥善安置了土尔扈特部,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 篇章。(4分)

从台湾看:郑成功带兵反抗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3分)。

从对外关系看:抗击沙俄侵略者,1689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的主权。(3分)。

29、(1)宋朝以政府的名义遣使从福建取占城稻的种子,并让转运使向农民宣传占城稻的优点与种植方法,可见北宋政府对农业的重视。(2)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北宋政府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并加以推广。

30、答案:

(1) 岳飞 金军 (2)收复建康;郾城大战。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利益,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

31、答案:(1)文天祥(2)组织军队抗元,兵败被俘,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

32、(1)司南,北宋(2)指南针是一种可靠的导航仪器,使航海不会迷失方向;促进航海事业的发展。

(2) 南宋时期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33、(1)明朝科举制八股取士的现象。(2)明朝参加科考的读书人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文,不讲究实际学问。考中做官也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34、(1)明朝人,抗倭的民族英雄。(2)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中国奸商,骚扰中国的沿海地区。(3)实现了,戚继光自己率领戚家军肃清了倭寇。

35、(1)郑成功收复台湾(2)清政府设置台湾府(3)雅克萨之战的胜利(4)《尼布楚条约》的签定

36、x疆分裂分子鼓吹的“东突厥斯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的说法是极端错误的,它抹杀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1) x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A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这是x疆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b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x疆地区;c清朝于1762年设立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x疆地区。(2)突厥族早已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6世纪中期,突厥族建立汗国。后来,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唐太宗是俘获东突厥首领,东突厥灭亡。唐高宗时,灭西突厥。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在西突厥地区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加速了突厥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融合。

37、(1)说明江浙地区棉纺织业的发达;(2)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繁荣;(3)反映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4)明朝中后期手工业的发达和商品经济的繁荣,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38、(1)为了防止沿海居民商贩资助郑成功;天朝物产丰富,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往来“滋扰生事”;为了抵制鸦片走私。(2)这种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它使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由于与世界隔绝,清政府看不到世界形形势的发展变化,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交流,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39、(1)中俄《尼布楚条约》。1689年。(2)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是中国的领土。(3)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取得了胜利。当时的统治者是康熙皇帝。

40、(1)唐朝时,x藏地区称吐蕃。吐蕃与唐朝曾长期保持着联姻、经济文化交流、“和同为一家”的友好关系。(2)元朝时中央设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x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3)清朝时中央在x藏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__共同管辖,而**、__也要经清朝皇帝册封。x藏作为大臣辖区,是全国二十五个省级行政区域之一。

篇11: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

试卷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孙中山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他所说的这种考试制度在我国正式诞生于( )A.隋文帝时期B.隋炀帝时期C.唐太宗时期D.武则天时期

2、“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被唐太宗喻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 )A.房玄龄B.魏征C.姚崇D.杜如晦

3、唐朝的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吐蕃人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 )A.满族B.维吾尔族C.藏族D.白族

4、“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合十忘生死。宏愿心中藏,普渡众生……”这是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的片尾曲。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是( )A.玄奘B.鉴真C.戒贤D.戒日王

5、下列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A.“贞观之治”B.黄巢起义C.安史之乱D.鉴真东渡

6、北宋初年,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宰相B.分化事权C.设置通判D.控制禁军

7、位于巴林左旗镇东南郊的上京遗址,曾是契丹建国之初的都城。契丹政权的建立者是( )A.元昊B.阿保机C.阿骨打D.铁木真

8、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A.契丹、党项、匈奴B.契丹、党项、女真C.党项、女真、回纥D.匈奴、回纥、吐蕃

9、宋代在主要港口设立的市舶司的职能是( )A.打击海盗B.监察百官C.管理海外贸易D.征收赋税

10、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南宋灭亡 ②西夏灭亡 ③金朝灭亡 ④统一蒙古A.④②③①B.③②①④C.②③①④D.①④②③

11、我国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台湾省B.琉球府C.夷洲县D.澎湖巡检司

1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曈噇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描写的是宋代哪一节日的欢乐气氛( )A.元旦B.元宵节C.端午节D.中秋节

13、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C.瓦子的出现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4、明代一位知识分子想参加科举考试,他必须复习的内容是( )A.唐诗B.宋词C.元曲.D.“四书”“五经”

15、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有三宝垅,泰国有三宝港,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有三宝城。上述国家以“三宝”为地名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历史上( )A.高僧鉴真出使日本B.戚继光抗击倭寇C.华侨对南洋的开发D.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16、被译成多种外文,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天工开物》B.《资治通鉴》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

17、1616年,下列哪一位人物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政权( )A.阿骨打B.阿保机C.努尔哈赤D.皇太极

18、“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与该诗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B.戚继光抗倭C.郑成功收复台湾D.岳飞抗金

19、明清时期,农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统治者鼓励垦荒B.改良新品种C.人口的迅速增长D.治理黄河,修建堤坝

20、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有( )①明太祖废除丞相 ②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③实行八股取士 ④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1、昆曲在明朝时成为全国性的剧种。其代表作为( )A.汤显祖的《牡丹亭》B.关汉卿的《窦娥冤》C.洪昇的《长生殿》D.孔尚任的《桃花扇》

22、下列中外交往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A.玄奘西游B.鉴真东渡C.岳飞抗金D.郑和下西洋

23、它图文并茂,全面总结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使我国的药物学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还流传到日、英、法等国,为世界医药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它”的作者是A.张仲景B.华佗C.宋应星D.李时珍

24、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A.重农抑商B.重文轻武C.和亲会盟D.闭关锁国

25、如果你生活在北宋时期,你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读到活字印刷的书籍B.到四川经商时使用“交子”C.参加岳家军抗金斗争D.乘坐装备指南针的海船

二、非选择题(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他成功地统一了经历数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实行通过考试选拔政府官吏的制度,为中国提供一批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员。

材料二:“大业三年设十科举人,中有‘学业优敏,文才秀美’一条,或即进士科之始。”材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四:如图(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2分)

(2)材料二中“进士科”的创设有何标志性意义?(2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是我国古代的哪项伟大工程?(2分)

(4)材料四图中的B、C三处的地名分别是什么?(2分)

(5)材料四中这一工程的开通有什么意义?(2分)

27、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专制统治不断加强,构成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请依据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三 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什么政治制度?(2分)

(2)从材料内容看,该朝代为巩固统一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2分)

(3)材料二反映的又是哪个朝代的什么政治制度?除了采用这一制度,元朝还对哪两个地区加强管辖巩固对边疆的统治?(6分)

(4)请写出材料三表格中A、B所代表的组织机构名称。(4分)

(5)清朝前期,为了加强对台湾和新疆的管辖,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28、中华民族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纵观中华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10分)请回答:(1)在中国古代帝王中,有一位唐朝皇帝被誉为“天可汗”。他是谁?唐朝通过哪些方式加强与少数民族关系?(4分)

(2)唐朝时形成了中华文化圈。使唐朝达到鼎盛的是哪位皇帝?中国当时对周边哪些国家的影响深远?(4分)

(3)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必将导致国运衰退。西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请列出清代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所采取的一项措施。(2分)

29、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12分)(1)乾隆帝时,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的机构是什么?(2分)

(2)列举一件唐太宗时汉藏之间友好往来的事件。(2分)

(3)西藏正式成为我国行政区划始于哪一朝代?设置的机构是什么?(2分)

(4)清朝时,代表中央政府与-和**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职务)是什么?(2分)

(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为加强对台湾的管理,清朝在何时设置了台湾府?(2分)

(6)清朝前期疆域辽阔,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_______、赤尾屿等。(2分)

参考答案:

1-5 BBCBC

6-10 BBBCA11-15 DABDD

16-20 ACCCD21-25 ACDBC

26、(1)隋文帝

(2)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隋朝大运河

(4)洛阳 余杭

(5)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7、(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2)郡县制。

(3)行省制度,台湾和西藏。

(4)A锦衣卫和东厂B军机处

(5)设置台湾府,设置伊犁将军。

28、(1)唐太宗,和亲、册封等

(2)唐玄宗,日本、朝鲜、印度等

(3)册封-喇嘛和**额尔德尼,设置驻藏大臣和噶厦等。

七年级历史《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下册英语期中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贞观之治教案

七年级语文测试题答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期中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测试题

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题

一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

七年级下册贞观之治测试题(精选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七年级下册贞观之治测试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