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下册综合测试题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煎茶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下册综合测试题(共含11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煎茶”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小学语文下册综合测试题

篇1:小学语文下册综合测试题

小学语文下册综合测试题

一.读拼音写字、词请注意书写规范、美观。(3分)

yǎ chōu tì xián kǒng dēng

优( ) ( ) 头( ) ( )怖 逛( )

二、请用“ ”画出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只(zhī zhǐ)能怪你自己没(m méi)有处(chù chǔ)理好,不能埋(mán mái)怨别人。

三、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惊心动魄 气势汹汹 汗流夹背

B、栩栩如生 司空见惯 心急如焚

C、神采奕奕 浓装淡抹 诲人不倦

四、祖国的汉字真是非常的丰富,光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就有上百个。你能写出按要求各写出两个以上吗?(6分)

两个字的:观看

四个字的:东张西望

五、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严厉 严峻 严肃

1、只有( )地处罚破坏环境的行为,才能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2、形势十分( ),但李大钊仍然没有离开北京。

如果……就…… 只有……才…… 不管……都……

3、( )善于调查研究,( )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4、( )明天下雨,我们( )不去新华书店买书。

六、判断下列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4分)

1、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

2、《两小儿辩日》选自《孔子?告子》,是记录孔子思想和言行的名著。( )

3、《凡卡》这篇课文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写的。( )

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名言出自毛泽东之口。( )

篇2: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测试题

1、在括号里写出带点字的声母。(4分)

荒谬( )帆幔奴隶()抿()嘴

霹( )雳皎()洁缝()纫葵()花

2、用心分辨,写出同音字。(6分)

hè ()色( )彩 祝( )

chuí ()打( )子 边( )

jiǎnɡ ()状 ( )堂 木( )

tāo()洞 ( )天 波( )

3、看拼音写汉字。(5分)

dnɡ jiānɡ shì nnɡ ɡōnɡ chénɡ pénɡ pài lěi qiú

冻 ( )()弄 工() 澎 () ()球

4、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① 慢条斯里 喜出望外神彩奕奕扬长避短

② 一言难进 不遗余力从容不迫拈弓搭箭

③ 完璧归赵 面面相觑微不足道漫山遍野

④ 郑重其事 如雷惯耳响彻云霄虎啸龙吟

5、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顾 ①前来购买东西或要求服务 ②拜方 ③转过头来看 ④注意、照管

(1)、相顾一笑 ()

(2)、三顾茅庐 ()

(3)、顾客盈门 ()

素 ①颜色单纯 ②本色、白色 ③本来的、原有的 ④素来、向来

(1)、银装素裹 ()

(2)、素质教育 ()

(3)、素不相识 ()

篇3:五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测试题

五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

1、听写词语(自定)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膝盖(xī qī) 规矩(jǚ jǜ) 侮辱(wǔ wú)

纤维(xiān qiān)弹琴(tán dàn)挨骂(ái āi)

3、你的知识宝库中,一定积累了好多词语,下面的三个词语你能辨别清楚吗?试着填空!

开发 开展 开辟

(1)教师节要到了,学校( )了“尊师日”的活动。

(2)为了击溃敌人的进攻,我们在冀中( )了许多革命根据地。

(3)人类应有计划的( )森林资源,不应乱砍乱伐。

4、照样子写词语

例:聚精会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笑眯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把句子补充完整。

我愿意相信它的盟誓,醉心于它的( )的许诺里,我把爱情( ),把生活酿造成( )的蜜。

我爱在天安门广场走走,( )是晚上。广场上千万盏灯( )地照耀着周围的( ),使人感到( ),感到( )。

西门豹到了邺向老大爷了解情况,共提了四个问题:(1) (2) (3) (4)

6、默写《枫桥夜泊》,并另外再默写一首你喜欢的诗,我相信你能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想当“小医生”吗?看看下面的几句话,他们“病”在那里?把他改正过来!

(1)我还有其他别的打算。

(2)课桌上有钢笔、橡皮、黑板擦、尺子等学习用具。

(3)张红不但在家里经常帮妈妈干活,所以在学校也主动为同学服务。

二、课内理解。

1、《凡卡》一文借 写信这件事,叙述了他的 ,反映了旧俄时代穷苦儿童的 ,揭露了当时 。本文按 顺序写的。

2、《灯光》一课,作者在开头、结尾都写了天安门前的灯光,其意义是 。郝副营长留给我的印象是 。

3、《牛和鹅》一文中金奎叔的一句话点醒了我,这句话是 ,从中我懂得了 。

4、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事物,就会有不同结论,用古诗来形容,可真是 。

三、阅读。

(一)《灯光》选段:

半个小时以后,我刚回到团指挥部,战斗就打响了。围墙被炸开一个缺口,成了突破口。突击连冲了出去,这时突破口沉寂了。原来后续部队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

在这危急的时刻,整个团指挥部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向黑暗里望着。突然,黑暗里腾起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光虽然微弱,可是对在黑暗中寻找突破口的部队,已经够亮了。靠着这微弱的亮光,战士们冲了出去。突破口上又响起了喊杀声。

后来才知道,是郝副连长点燃了那本书为后续部队照亮了路,而自己却因暴露了,被敌人机枪打中。

1、“危”在字典中有(1)不安全,跟“安”相反;(2)损害;(3)高的,陡的;(4)端正。为下列词语中的“危”选择正确义项。

危急( )正襟危坐( )危及生命( )

2、在文中为下列词语找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沉静( )显露( )

反义词:强烈( )光明( )

4、“这危急的时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用“危急”来形容这个时刻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

5、选择:用“√”表示。

选文中郝副连长用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表现了他:

(1)为了下一代能在灯下读书,自己献出了生命。

(2)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3)没办法,只能用书来点燃。()

(二)《幽默的叫卖声》节选:

住在都市里,从早到晚,从晚到早,不知要听到多少种类多少次数的叫卖声。深巷的卖花声富于诗趣,可惜我们现在实际上已不怎么听到。寒夜的“茶叶蛋”“细沙粽子”“莲心粥”等等,声音发沙,躺在床上听着颇有些凄清。每种叫卖声,差不多都有着()(特殊奇怪)的情调。

我在许多叫卖声中,发现了两种幽默家。

一种是卖臭豆腐的。每日下午五六点钟,弄堂日常有卖臭豆腐干的,担子的一头是油锅,油锅里现炸着臭豆腐干,气味臭得难闻。卖的人大叫“臭豆腐干!”“臭豆腐干!”神态自若。

我以为这很有意思。“说真方,卖假药”,“挂羊头,卖狗肉”,是世间一般的毛病,以“香”号召的东西,实际往往是“臭”的.。卖臭豆腐干的( )(竟然果然)不欺骗大众,自叫“臭豆腐干”,把“臭”作为口号标语,实际的货色真是臭的。言行一致,名副其实,如此不欺瞒别人的事情,怕世间再也找不出了吧!

另一种是……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2、选词造句

“神态自若、言行一致、名副其实”这几个词语的意思你能理解吗?请从中选择一个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住在都市里,从早到晚都可以听到各种叫卖声,有叫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有叫卖_________的,还有叫卖的……有点叫卖声富有_________,有的叫卖声颇有些_________,有些的叫卖声很___________。

四、马上就要放暑假了,你准备到什么地方去旅行,试着制定一个计划。

五、作文。

题目:最近,我很关心___________

提示:最近你很关心生活中哪件事?哪个人?请你把它(他、她)写下来。注意将你为什么关心,是怎样关心的写清楚、写具体。

要求:

1、根据提示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记叙文。

2、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篇4: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综合的测试题

例1 风在花园里。风在花园里捉迷藏。

1、小鸟在树林里             。

2、雨点在小河里             。

例2 荷叶挨挨挤挤的,好象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1、桃子成熟了,就像                 。

2、我们少年儿童就像                。

篇5: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综合的测试题

1、窃窃私语

2、谈笑风生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8)

1、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默默地想:我们的   、  、

和    在沙漠里         ,我应该

才对!人们称骆驼为“      ”,是因为它具有     、     和     的优点。

2、明日复明日,明日     !我生待明日,     。

3、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   着江上     :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     。一只野鸭正披着        ,                 灿烂的云霞 ______________……读着这秋景,你会想起一句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王勃写这句诗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唐代   写过一组以《塞下曲》为题的诗,其中我们学过的一首是        ,         。

,          。诗中的将军

是   时期的   ,他是一位    的“    ”。

5、新人文读本中的故事感动了你我,请你写下其中一篇《      》,你被感动的原因是          。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9+16)

(一)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āi ái)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全都展开了,露(lù lu )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gū gǔ)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shi sì)的。

1、画出正确读音。

2、“冒”的解释有(1)往上伸(2)不顾危险(3)冒失。短文中的“冒”应选(  )。

3、这段话除了写荷花还写了__________,用“~~”画出句子。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介绍荷花的姿势有( )种。用“  ”画出来。

(二)露珠和珍珠

一个偶然的机会,露珠和珍珠见面了。

露珠看着圆圆的珍珠,觉得自己和珍珠一样美,就自鸣得意地说:“我和你是兄弟。”

珍珠“嗤嗤”一笑,没有作声。

露珠更加洋洋得意 我一夜之间就获得了成功 你却不知受了多少磨难 才成为一颗珍珠 太不值得

珍珠淡淡地笑了笑:“我经受了磨难,却获得了真正的成功;你所谓的成功,来得快去得也快。”

果然,太阳刚露脸,露珠就由大变小,一会儿便化为乌有了。

1、为第四自然段的句子加上标点。

2、选择正确的读音。

(1) m mó  磨难(   ) 石磨(   )

(2)dé de  得意(   ) 来得快(   )

3、在文中找出近义词写下来

果真 (  ) 自以为是(  )  困难(  )

经历(  ) 越发 (  ) 感觉(    )

4、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珍珠“嗤嗤”一笑,没有作声。

“    ”,雷声越来越响,我连忙捂紧耳朵。

屋外传来“    ”的脚步声,原来是爸爸回来了。

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篇6:小学下册语文单元测试题

小学下册语文单元测试题

一p下面的词语你还记得吗?要把字写漂亮呀!(8分)

huán rào yǐn yuē mào shèn zhǎn xiàn

( ) ( ) ( ) ( )

fèn huán xión wěi huī huán jìn ài

( ) ( ) ( ) ( )

二p你看他们长得多像呀!组个词区别一下吧!(8分)

密( )沟( )搭( )龙( )

蜜( )勾( )塔( )尤( )

三p你能正确地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标调吗?快试试吧!(8分)

好地方( )盛饭( )天空( )欢乐( )

好〈盛〈空〈乐〈

爱好( )旺盛( )空地( )音乐( )

四p填上合适的词语,让它们搭配得当。(12分)

( )的.灯光( )的树木( )的湖水

( )的大街( )的建筑( )的地毯

五p还记得下面的词语吗?填一填,再任选两个词语写一段话。(10分)

风光( ) ( )约约银光( )

( )古迹灯光( )光彩( )

六p课文你读好了吗?快把下面的空填好吧!(12分)

1、小岛把湖水分成( ),北边像( )的太阳,叫( ),南边像( )的月亮,叫( )。所以人们称它为( )。

2、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 )底下,有( )的、( )的、紫的、暗红的、( )的,( ),美丽极了。

七p你能发现下面词语的规律吗?试一试,再写出几个来吧!(10分)

胜败内外加减黑白宽窄

它们的规律是:

我还能写:

八p你会写这样的句子吗?先补充再写一句好吗?(10分)

1p例:葡萄沟出产水果,有杏子、香梨、蜜桃、沙果等。

商店里摆着许多文具,有。

2p例:月亮像个大玉盘,高高地挂在天空。

湖水像。

篇7: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综合测试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综合测试题

一、我能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40×3= 30×50= 50×20= 40×(250-200)=

23×4= 18×5= 600×20= (400+200) ÷3=

64÷4= 50÷2= 84÷7= 70×(360÷6)=

34÷2= 250÷50= 140÷7= 210÷30+30=

二、我来仔细填一填。

1、一个数由5个千万,6个万,4个千,8个十组成,这个数是(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后是( )。

2、末中国人口达到一十二亿九千九百八十八万人,这个数写作( )。

3、读一个八位数时,先读( )级上的数,再读( )级上的数。

4。最大的八位数比最小的九位数少( )。

5、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一定( )。

6、在一条直线上画上一点,这条直线就可以看成( )条射线。

7、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2=60O,∠1=( ),∠3=( )。

8、在○里填上>、<或=。

530079○4300097 471÷19○30 540÷6×9○540÷(6×9)

9、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字。

6556073>□556073 672万<□37 23万≈22□807

10、在括号里填上与中间的数最接近的整数。

( )万>436890>( )万 ( )亿>849256000>( )亿

三、我会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在56÷7=8里,要使商变为80,那么( )。

A、被除数缩小10倍 B、除数扩大10倍

C、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倍

D、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10倍或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10倍

2、近似数65万与准确数65万比较,( )。

A、近似数大 B、准确数大 C、相等 D、不能确定

3、积比8000小的算式是( )。

A、404×21 B、190×39 C、140×500 D、34×300

4、末尾有3个0的算式是( )。

A、25×60 B、30×70 C、800×40 D、57×60

5、一个正方形有( )组互相垂直的线。

A、1 B、2 C、3 D、4

四、我会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528×45= 670×320= 750÷25=

五、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425÷(155―130) (765―230)×45 109+127+73

608―154―146 165―97 258+98

六、我来动动手。

1、测量下面各个角的度数。

测量( ) 测量( ) 测量( )

2、用下面两条线作长方形的两条边,画出一个长方形,再测量。

(1)先估一估,长方形的面积大约是( )cm2。

(2)经测量,长方形的长是( )cm,宽是( )cm,周长是( )cm,面积是( )cm2。

(3)长方形4个角的度数的和等于( )个平角,等于( )个周角。

七、解决问题。

1、迪鸥的爸爸每月工资3000元,每月要缴个人所得税155元,按修改后的税法规定,到每月只需缴纳115元。与原来相比,迪鸥的爸爸20一共少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2、请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下面问题。

省、市

北京

河北

黑龙江

陕西

贵 州

造林面积(km2) 31777 356071 205658 436572 240692

(1)北京市和河北省的造林面积大约一共有多少万km2

(2)这5个省市平均每地造林多少km2?

3、一条步行街用了860块60 cm×60 cm的花岗石地砖,地砖每块25元,铺地砖人工费和其他材料费一共需要2300元。铺这条步行街一共需要多少钱?

4、20部分城市商品房价格情况如下图。

(1)在重庆买一套160 m2的商品房要多少钱?

(2)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请提出并解决。

5、人民小学举行跳绳比赛,下面是5位同学的成绩表。

姓名 李林 张华 赵赵平黄玲 朱敏

成绩(下) 118 120 94 130 103

(1)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把下面的统计图填完整

跳绳比赛成绩统计图

(2)本次跳绳比赛第1名是( ),第2名是( ),第3名是( )。

(3)估一估,他们5人跳绳成绩的平均数是( )下。

篇8: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综合测试题

一、直接写得数。

9+0.1= 2-0.87-0.13= 7.2+0.8-5= 100×3.6= 2.5+3.= 0.55+0.75+0.25= 4-1.3+0.7= 0.92÷100= 2.4-1.8= 1-0.37-0.63= 18-2.5÷100×3.6÷9=

二、判断。

1、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2、直线总比线段长。()

3、大于90°的角是钝角。()

4、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所画的边的长短无关。()

5、角的两条边成一条直线时,组成的.角是平角。()

三、用小数计算。

14吨-2吨30千克 5千米80米+19千米500米 3公顷800平方米-900平方米

四、填空。

1、把下面各角度数分别填在()里。

8°、91°、52°、90°、180°、169°、360°

锐角有( )

直角有( )

钝角有( )

平角有( )

周角有( )

2、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直角时,是()点或()点

3、把直角、钝角、平角、周角、锐角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五、应用题。

1、有三条线段,第一条长12厘米,第二条长2.5厘米,第三条的长度比第一条长0.28厘米。三条线段共长多少厘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两个完全相等的长方形,长10厘米,宽6厘米,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后,它的周长是多少?(用两种方法解,并画出长方形的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一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求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3个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9:初二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初二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字加拼音或看拼音写汉字:

jí zī zī dì cì yí

( )取 ( )( )不倦 根深( )固 吹毛求( ) ( )情

( ) xiá ( ) ( ) ( ) kuāng ( )

傅 彩 狡( ) 阐证 譬如 玄虚 ( )骗 锲而不舍

( ) ( )

彷徨 滞碍

2、 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

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麻木。而且 ,一旦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身边;它可能是一座山,_____________;它可能是一片海,______________;它可能是一首交响乐,________________;它可能是一座石雕像,________________;它甚至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伟大和纯粹。

A让你领悟激越 B让你明白雄健

C让你体会壮阔 D让你感受巍峨

3、 根据上下文,在下面语句空缺处填一句恰当的话,使之语意通畅。

辩论时,发言者要善于发现对方观点片面、论据不足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使自己的发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4、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空袋子难以直立。”

(1) 请说出这句话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2) 请举出一个能证明这个道理的事实论据。

二、 阅读下面的选段并回答问题

(一) ①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②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③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④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⑤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⑦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⑧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⑨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 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完善的学说产生。⑩古往今来科 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11)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①句在文中起了________的作用。它恰好概括了前后两个分论点:________和________。

2.这段话中11个句子之间的关系如何?请用“/”在下面标出。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1)

3.②③④⑤句同①句有什么关系?⑥⑦⑧句同①句有 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⑨句中“要这样……”句中的“这样”指代的是________

5.举例说明本段的论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10:高二语文下册期末备考综合测试题

高二语文下册期末备考综合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瓢泼 剽悍 漂 飘飘欲仙

B.船舷 泫然 涎着脸 垂涎三尺

C.褊狭 胼胝 便宜事 大腹便便

D.辖制 狡黠 侠客行 瑕瑜互见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赍发 央浼 尺牍 食不裹腹

B.庇佑 怂涌 撮合 众目睽睽

C.凋蔽 贲张 迢远 差可比拟

D.岑寂 付梓 凑泊 轻鸢剪掠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利比亚内战的潘多拉盒子已经打开,无论它的结局是卡扎菲下台,还是利比亚分裂成两半,都将是一个心慌意乱的痛苦过程。

B.面对全行业固网业务的颓势和移动业务的瘸腿,英国电信凭借富有远见的战略眼光和扎实的执行力,走出了日薄西山的困境。

C.波及全国的碘盐抢购事件提醒我们,面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焦虑心理,关注应更及时、更具前瞻性,不要让别有用心的造谣者得逞。

D.针对圣元奶粉事件,卫生部称目前市场上抽检的圣元乳粉和其他婴幼儿乳粉,激素含量没有异常,婴幼儿食用这些乳粉会安然无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隶属东京电力的福岛县第一核电站核泄露事故,让日本人至今还没有走出“核恐慌”的阴影,断然拒绝电力公司的任何道歉和谢罪。

B.全国各大城市陆续出台的限购令激起强烈反响,有评论认为,限购令阻碍了炒房通道,降低了炒房获利能力,因而破坏了本来“健康”的市场。

C.最近,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刊登了一份研究报告,宣称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具有超级抗药性的细菌,引发了南亚地区和英国等地的多起相关病例。

D.前不久,东亚投资论坛指出,各国应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大力研制与开发新能源,使人类尽快走出人口剧增、环境恶化和未来发展的困境。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给你焦虑的心态安个“开关”

陈 丹

控制焦虑或许不再需要长年服用药物或心理治疗了,科学家至少已经在一些特殊的经过基因改造的小鼠身上证明这是行得通的。他们仅仅启动了一个“开关”,原本高度紧张的小鼠顿时一改畏畏缩缩的作风,变成了胆大的“探险家”。

科学家采用时下新兴的技术——光遗传学,这种技术结合了转基因工程与光来操作个别神经细胞的活性,可以对精心挑选的神经元的电活动进行控制。

到目前为止,要刺激特定的神经元,通常只能依靠电脉冲这种不精确和难以控制的技术。而光遗传学技术则可使用一种新的光控方法高度精确地对神经元进行刺激,同时还能按照意愿控制神经元的开合。

研究人员先将这些小鼠神经元改造得对光非常敏感,然后通过植入的光纤,用蓝色光照亮位于大脑杏仁核区域的一个特定神经回路,结果显示,这些本来因恐惧而退缩的小鼠开始勇敢地探索周围环境。

实验原理很简单:首先,生物学家确定一个“视蛋白”,这是一种存在于绿藻等感光生物体体内、可让它们探测到光的蛋白。接下来,分离出视蛋白的基因,然后利用经过转基因处理后的无害病毒作为载体,将基因插入到大脑神经元中,视蛋白的DNA(脱氧核糖核酸)会成为大脑神经元的遗传物质的一部分。最后,研究人员让细薄的光纤穿过层层神经组织,将光送到正确的位点。当这些表达视蛋白的转基因神经元暴露在光照射中时,就能够传导电流(也就是大脑的语言)。有些视蛋白,比如响应蓝色光的光敏蛋白可以激活神经元,而响应黄色光的盐细菌视紫红质等其他视蛋白则会抑制神经元,如此一来,神经元的开合就可以人为控制了。

但当研究人员将光束照射的范围扩大了一些,激活了小鼠大脑杏仁核区域中更多的神经回路时,之前实验让小鼠变得勇敢的效果消失了,小鼠仍然处于胆小、精神紧张的状态。这意味着,激活多个神经回路并没有对动物的行为产生影响,这凸显出瞄准大脑中单个回路的重要性。

科学家们兴奋不已,因为这使他们拥有了对特定大脑回路的非凡的控制能力,进而能够深刻了解包括焦虑症和帕金森氏症在内的一系列神经紊乱疾病。他们认为,由于“哺乳动物的大脑具有惊人的跨物种的共性”,他们的研究成果或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导致人类焦虑的神经机制,并为相关治疗指明新的方向。

由于光遗传学领域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世界各地的实验室都在利用这种技术来深入了解神经系统如何工作,研究包括慢性疼痛、帕金森氏症和视网膜变性在内的诸多问题,其中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开始逐渐走向临床应用。

可以说,光遗传学开辟了一个让人激动的新研究领域,一些研究人员已经开始设想,如果能够克服生物医学的挑战,确保新基因安全地递送到人体内,基于光遗传学的治疗方法将直接应用于人类。

(摘自5月31日的《科技日报》,选文有删改。)

5.下列对光遗传学技术本质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结合转基因工程与光来操作个别神经细胞的活性,对精心挑选的神经元的电活动进行控制。

B.采用新的光控方法,高度精确地对神经元进行刺激,从而按照意愿控制神经元的开合。

C.改造动物的神经元并植入光纤,通过蓝色光控制位于动物大脑杏仁核区域的一个特定神经回路。

D.让插入到大脑神经元中的细薄光纤穿过层层神经组织,将光送到正确的位点传导电流,控制神经元的开合。

6.下列涉及光遗传学技术实验原理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控制神经元开关的操作流程是:确定视蛋白,分离出视蛋白的基因,在大脑神经元中插入该基因,照射表达视蛋白的转基因神经元,从而传导大脑语言。

B.以经过转基因处理后的无害病毒为载体的视蛋白基因,入到大脑神经元中后,视蛋白的DNA就会成为大脑神经元的遗传物质的一部分。

C.当细薄光纤穿过层层神经组织到达正确的位点后,表达视蛋白的转基因神经元就暴露在光照射中,从而传导大脑的语言,激活或抑制神经元。

D.在视蛋白中,光敏蛋白能响应蓝色光,可以激活神经元,而盐细菌视紫红质等其他视蛋白只响应黄色光,会抑制神经元。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与光遗传学技术相比,依靠电脉冲刺激特定的神经元显得不精确和难以控制,不能按照意愿控制神经元的开合。

B.当小鼠的位于大脑杏仁核区域的一个特定神经回路被蓝色光照亮时,原本因恐惧而退缩的小鼠开始勇敢地探索周围环境。

C.当扩大光束照射的范围,激活小鼠大脑杏仁核区域中更多的神经回路时,小鼠的行为并没有受到影响。

D.目前,世界各地都在利用光遗传学技术来深入了解神经系统,探索并临床解决包括慢性疼痛、帕金森氏症和视网膜变性在内的诸多问题。

8.依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鼠身上的光遗传学技术实验启示,人类可以通过改造基因的途径,以替代长年服用药物或心理治疗来控制焦虑。

B.当表达视蛋白的转基因神经元暴露在光照射中时,视蛋白对光的响应程度,就成了激活或抑制神经元的决定性因素。

C.依据“哺乳动物的大脑具有惊人的跨物种的共性”,科学家认为,光遗传学技术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导致人类焦虑的神经机制,并为相关治疗指明新的方向。

D.当人类克服了生物医学的挑战,能确保新基因安全地递送到人体内,基于光遗传学的治疗方法将直接应用于人类。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方山子传

苏 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选自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推崇。

B.然终不遇 遇:遇合,如意。

C.适见焉 适:恰巧。

D.世有勋阀 阀:军阀。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方山子“壮有大志,晚乃归隐”的一组是

①闾里之侠皆宗之 ②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③弃车马,毁约衣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④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 ⑤所著帽,方屋而高 ⑥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⑦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⑧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A.①⑤ B.②③ C.④⑥ D.⑦⑧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方山子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一身侠气;而晚年时却安贫乐道,心境恬淡。这种对比手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人物形象。

C.最后一段中,作者以疑问的口吻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从“岂山中之人哉!”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己“不遇”。但他此时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从这个意义上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当时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第Ⅱ卷(非选择题,16题除外;共117分)

四、(27分)

1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2分)

鹊 起 于 前 使 骑 逐 而 射 之不 获 。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3分)

⑵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3分)

⑶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4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春 尽

韩偓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⑴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⑵本诗是怎样以“春尽”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15.填空。(7分)

⑴文艺复习时期西班牙小说家 (作者名)的小说《堂吉诃德》被称为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

⑵中国古典诗文擅于对比叙写、议论抒情,如:“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 ,江南游子。”(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李密《陈情表》)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高处的花朵

何蔚

①没有一种花能像木棉一样令我长久仰望。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枝干始终都指向生命的高处,更因为即使是在凋落时,花朵们按在大地上的手印,也总是带着高处的激昂。仿佛一颗心脏在停止搏动之前的最后一跳,其触地之声简短而有力,沉重得像英雄的叹息。所以木棉花也叫英雄花,那凌云的豪气中,永远陈列着春天馈赠给人间的焰火。

②那次去岭南与朋友相会,正好赶上了木棉花开。起初,我并不知道它们的名字和属性,只觉得它们傲岸无比,炫丽至极,犹如插在南中国版图上的红色地标,表达着一方水土的品质与性情。我几乎是一见钟情地爱上了岭南,爱上了光芒四射的南国木棉。

③因为木棉,我曾不止一次地登上南下的列车,无非是想和它们保持更近距离的接触。如果说在认识木棉之前,它们是长在我的经验之外的一个神秘物种,我思想的空白处还没有它扎根的土壤的话,那么现在就不一样了,(甲)现在,它们已经像流霞一样浸染了我精神的领空,使我没有能力阻止它们深入记忆,占据梦想的城池。它们颀长的身影已成为我出门远行的另一种理由。所以,我如此渴望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地势和背景下,抬起头来认真阅读一株木棉,阅读它弹奏阳光的手势,阅读它朗诵春风的红唇,阅读它抚摸云天的精彩片段。

④据说,木棉树最高可以长到25米,几乎是一座八层楼的高度。北纬25度以南是它们永久的活动区域。它们从不越界,像季节一样信守着对大地的承诺。每年三、四月间,它们都会亮起最红最红的灯盏,将南国的春色奋力推向极致。

⑤站在高高的木棉树下,你永远只能仰望,仰望被它们供奉在生命顶端的花朵,仰望被它们百般珍惜的青春容颜。它们笔直的树干上长满了坚硬的瘤刺,对侵略和冒犯随时保持着足够的.警惕。它们简单的花瓣舒展而又大气,像铿锵有力的宣言,庄重,鲜明,气势如虹。那些充满了尊严、勇气和血性的花朵,永远都不会给任何人以采摘的机会,它们甚至不会等到容颜衰败时才被迫纷谢,而是会抢在风雨还没来得及伸手之前,就突然从高枝上纵身一跃,将所有不轨的图谋砸成一抹血痕,而它们美丽的信念依然完好无损。

⑥传说八年抗战时期,国土大面积沦陷,汉奸卖国贼层出不穷,唯有岭南的青山始终将不屈的尊严高举过头顶,唯有岭南的土地始终没有成批地出产汉奸和伪军。此刻,我忽然明白了,因为岭南儿女都是木棉花的子孙啊,他们沸腾的血中永远流淌着木棉花的精魂!

⑦面对着这些高处的花朵,我不能不长久仰望。(乙)我甚至能看见它们撩开云幔的手指,正在从一粒种子内部取出自己的天性,然后,又将相同的天性传给更多更多的种子。我看见每一粒木棉花的种子都披着黄金圣衣,在泥土和暖风中跳着劲舞。与此同时,我的祝福和敬意也和最明快的节奏一起到达。

⑧当聚焦的镜头对准木棉花的那一刻,我希望世间所有的风光,都能给它们让路。

(选自《珠海特区报》副刊, 7月19日)

16.下列表述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题目为“高处的花朵”,既是实写,也暗含言外之意,表明了作者对木棉的情感态度,奠定了文章的基调。

B.它们(木棉) “犹如插在南中国版图上的红色地标”,这个比喻句既写出了木棉的丰姿,又显现了南国自然风光的地域特色。

C.本文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现手法,写出了木棉具体而生动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内心感受和情感。

D.本文思路开阔,想象丰富,形散神聚,充分发挥了散文的写意功能。

17.本文描写了木棉的哪些特征文章通过木棉的形象表达了什么样的意蕴(5分)

18.简析文中划横线句子的含意。(6分)

甲:现在,它们已经像流霞一样浸染了我精神的领空,使我没有能力阻止它们深入记忆,占据梦想的城池。

乙:我甚至能看见它们撩开云幔的手指,正在从一粒种子内部取出自己的天性,然后,又将相同的天性传给更多更多的种子。

19.以③或⑤自然段为例,简析本文的语言特色。(4分)

六、(12分)

20.下面是钱钟书《谈中国诗》中的一段话。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60字。)(4分)

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

21.下面这些历史人物的名字,多出自我们学过的诗文中。请仿照示例,指出“名”和“字”之间的关系。(4分)

示例:清代的宋端己,字耻夫。“端己”(名)和“耻夫”(字)出自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端居耻圣明”一句。

⑴明代的胡东皋,字汝登。

⑵清代的戴殿江,字襟三。

22.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回答问题。(4分)

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儿童: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他们留在了农村。这个特殊群体被称为留守儿童。下面是某省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部分调查数据。

项 目百分比 项 目百分比

非常想父母65.0认为应该和父母共同生活79.3

害怕陌生人40.0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43.5

觉得自己很一般52.7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34.7

⑴依据表格数据,归纳出一条有关“留守儿童”的结论。(2分)

⑵针对“留守儿童”现象,拟写一条公益广告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七、(60分)

23.请以“回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不得套作。(60分)

篇11: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综合测试题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综合测试题

说明: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用“______”画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里改正。(6分)

胆大忘为()青澈见底()容为一体()

全神贯住()一丝不狗()半途而费()

二、在下面的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3分)

()的土地()地伺候()的境界

()的岩石()地点点头()的争吵

三、将下列意思相近的词语用线连起来。(5分)

全神贯注万紫千红

不计其数好逸恶劳

不约而同不谋而合

游手好闲聚精会神

姹紫嫣红不胜枚举

四、根据意思写词语。(5分)

1.相信并崇奉。()

2.坚持己见,不肯改变。()

3.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

4.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情绪。()

5.没有人能说明它的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五、给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6分)

1.挨着次序()

A.拖延;B.靠近;C.依次、顺次;D.遭受、亲身受到。

2.迎风招展()

A.陈列;B.扩大;C.发挥;D.张开、放开。

3.滔滔不绝()

A.断;B.一定;C.走不通;D.独特、特别出色。

六、引号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作用,请选择正确的,将序号填入括号里。(5分)

①表示特定的称谓;②表示强调;③表示特指;

④不是一般意义,表示特殊的含义;⑤表示引用。

1.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

2.“和平之花”还很娇嫩,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保护。()

3.弟弟太调皮了,喜欢爬上爬下,所以,妈妈常叫他“小猴子”。()

4.游览过桂林的人,都有一种“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5.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七、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4分)

1.他在困难面前()畏难退缩,()勇敢前进。

2.()你已答应和小刚一起去参观展览,()应该准时去。

3.今天早晨,()下着雨,()我们班没有一个同学迟到。

4.()平时留心观察事物,写出的文章()会具体、生动、形象。

八、按要求添加标点符号。(7分)

1.给下面的句子加上不同的标点符号,使它们表示不同的意思。(3分)

(1)昨天的比赛上海队打败了广东队得了冠军

(2)昨天的比赛上海队打败了广东队得了冠军

(3)昨天的比赛上海队打败了广东队得了冠军

2.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4分)

(1)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他的学习成绩十分优秀被同学们称为神童

(3)天色突然暗了下来不一会儿就哗哗地下起了大雨

(4)妈妈我要读书玲玲对妈妈说

九、把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并完成练习。(5分)

①水池周围摆着一盆盆各式各样的菊花,形成了一个圆形的花环,这是第一展区。

②她身穿彩色的绸缎衣服,身上还飘着彩带,两手捧着盛满鲜花的花篮,似乎在空中撒花。

③进入公园大门,正面是喷水池,池中正喷着水。

④这个展区,叫“天女散花”区,真是名副其实啊!

⑤水池中间的假山上,站立着一位泥塑的仙女,虽是泥塑的,但像真人一样。

1.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___。(3分)

2.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填序号)(2分)

十、按课文内容填空。(14分)

1.在本组课文中,我们认识了_________世纪_________(国家)伟大的科学家_________,他具有__________的精神;也认识了__________国大雕塑家__________,他曾经创作了《__________》等人物雕塑,他具有__________的工作态度;认识做事__________的聋哑人和__________的父亲,还学习了一个成语故事《__________》。(5分)

2.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__________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__________。从这句话中我受到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鱼“先游到了我心里,然后游到了纸上。”这句话可以用下面哪个成语来概括:()(1分)

A.胸有成竹B.跃然纸上C.心领神会

4.他()的身材,长得很(),()大眼睛明亮得就像()。这一句话是对聋哑人进行__________描写,我也会描写人物外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我把那个女孩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你的纸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

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题

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英语下册测试题

语文测试题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小学语文下册综合测试题(精选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小学语文下册综合测试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