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可爱昵称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二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共含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可爱昵称”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初二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

篇1:初二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

关于初二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个不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A.比例尺B.等高线C.方向D.图例

2.如果在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图上比例尺是1:10000000,算得两地间实地距离大约是()

A.300千米B.3000千米C.30千米D.3千米

3.绘一张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哪种比例尺较合适()

A.1:1000B.C.1/30000000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千米

4.在画有指向标的平面图上,确定方向方法是()

A.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B.不论什么样的地图,均用经纬线确定

C.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来确定方向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

5.站在地球的什么位置,四面方向都是北()

A.赤道B.南极C.北极D.北回归线

6.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所表示鞍部的地形部位是()

ABCD

7.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死海湖面在海拔-400米,两地相对高度是()

A.8444米B.9244米C.8999米D.-9244米

8.下列四幅图的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A1:5000B.C一千万分之一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是20千米

9.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际范围就:()

A.越大B.越小C.不能确定D.一样

10.表示山脊的是()

11.比例尺表示成数字式是()

A.1∶1000B.1∶10000C.1∶1000000D.1∶10000000

12.关于比例尺的正确概念是:()

A.表示实地距离比图上距离放大的程度B.表示图上面积比实地面积缩小的程度

C.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D.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放大的程度

13.绘制一张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哪一种比例尺最适合:()

A.1∶1000B.1/3000000C.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14.等高线上的数值表示:()

A.海拔B.相对高度C.与另一地点垂直距离D以上都不对

15.地点(60°W,10°N)位于另一个地点(15°E,70°N)的什么位置:()

A.东南B.西北C.西南D.东北

16.下列图例是小明从“北京城市图”上描画下来的,可能描画错误的是()

A. 常年河、湖B. 铁路C. 省、自治区、直辖市界D. 水库

17.公路AB的延伸方向是()

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

C.西南—东北走向D.东南---西北走向

18.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小畅在图中甲地遇上了泥石流,他机智地逃离了危险。小畅选择的逃生路线最有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19.在野外,我们经常需要寻找方向。下列哪些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定方向:

①晴朗的夜空用北极星定方向②用指南针定方向③根据太阳东升西落定方向④在森林中,用树木的`叶子的稀密程度定方向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的地形类型是()

A.平原B.高原C.山地D.盆地

第Ⅱ卷非选择题

21.读图做题

(1)A、B两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

(2)北京位于天津的方向。

(3)如果火车以每小时120千米的速度行驶,坐火车从北京到天津,需多长时间?

(4)A图中有一个符号表是京杭大运河,请找出来,画在下面的横线上:。

(5)从图中,还可以得到很多信息:比如,图幅相同比例尺大的地图,内容(填详细或粗略),范围(填大或小)。

22.读图做题

(1)写出下列三幅图中各点的经纬度。

ADF

GIH

(2)上述各点中中,南半球的是,北半球、西半球的是,北半球,东半球的是,南半球,西半球的是。

(5)图中最适宜修建水库的地点在什么地方,在图中用:“||”画出。

23.下图是某校七年级学生画的一幅学校平面图。这幅图看上去很工整,但是不容易看懂,原因是缺少了一些基本要素。请你在图中和图的旁边帮他添上,把这幅图补充完整。

24.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的地形类型,正确的是()(双选)

A.①处是山峰B.②处是山谷

C.③处是鞍部D.④处是山脊

(2)该图的比例尺用文字式表示为

(3)某日中午,周庄的炊烟纷纷飘向李庄,此时该地的风向是。

(4)周庄与李庄两处乡村聚落,更容易发展成集镇的是。

(5)图中河流有甲、乙、丙三条支流,其中画错的一条是。

(6)如果图中A点的温度是12.4°C,那么B点的温度是°C。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1—5BAAAC 6—10BCABC11—15 CCAAC16—20CCADA

第二部分综合题

21.(1)A(2)西北(3)1小时左右(4)(5)详细小

22.(1)A(40°N,120°E)B(30°N,130°E)C(20°N,140°E)D(10°N,160°W)E(10°N,130°E)F(0°,150°W)G(30°S,170°E)H(40°S,170°E)

I(30°S,160°W)(2)G、H、I,D、E,ABC,GHI.

23.要求与提示:比例尺(范围在1:500到1:10000之间);图例(在图旁用相应符号表示楼房、操场、草坪、树木、花坛、厕所、水池等);注记(在图上具体位置标注名称或数字,如校门、教学楼、篮球场等);指向标(用箭头表示出南或北)和图名(某学校平面图)

24.(1)AC(2)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五百米(3)东南风(4)李庄(5)丙(6)10

篇2: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模拟试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个不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A.比例尺B.等高线C.方向D.图例

2.如果在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图上比例尺是1:10000000,算得两地间实地距离大约是()

A.300千米B.3000千米C.30千米D.3千米

3.绘一张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哪种比例尺较合适()

A.1:1000B.C.1/30000000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千米

4.在画有指向标的平面图上,确定方向方法是()

A.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B.不论什么样的地图,均用经纬线确定

C.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来确定方向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

5.站在地球的什么位置,四面方向都是北()

A.赤道B.南极C.北极D.北回归线

6.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所表示鞍部的地形部位是()

ABCD

7.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死海湖面在海拔-400米,两地相对高度是()

A.8444米B.9244米C.8999米D.-9244米

8.下列四幅图的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A1:5000B.C一千万分之一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是20千米

9.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际范围就:()

A.越大B.越小C.不能确定D.一样

10.表示山脊的是()

11.比例尺表示成数字式是()

A.1∶1000B.1∶10000C.1∶1000000D.1∶10000000

12.关于比例尺的`正确概念是:()

A.表示实地距离比图上距离放大的程度B.表示图上面积比实地面积缩小的程度

C.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D.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放大的程度

13.绘制一张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哪一种比例尺最适合:()

A.1∶1000B.1/3000000C.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14.等高线上的数值表示:()

A.海拔B.相对高度C.与另一地点垂直距离D以上都不对

15.地点(60°W,10°N)位于另一个地点(15°E,70°N)的什么位置:()

A.东南B.西北C.西南D.东北

16.下列图例是小明从“北京城市图”上描画下来的,可能描画错误的是()

A.常年河、湖B.铁路C.省、自治区、直辖市界D.水库

17.公路AB的延伸方向是()

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

C.西南—东北走向D.东南---西北走向

18.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小畅在图中甲地遇上了泥石流,他机智地逃离了危险。小畅选择的逃生路线最有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19.在野外,我们经常需要寻找方向。下列哪些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定方向:

①晴朗的夜空用北极星定方向②用指南针定方向③根据太阳东升西落定方向④在森林中,用树木的叶子的稀密程度定方向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篇3:初二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初二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精选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1、关于我国的地势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多山地高原,四周低、中间高D.西高东低,山脉呈网状分布

2、世界最高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

3、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A、天山—阴山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C、长白山—武夷山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的景观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

5、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丘陵和平原B.丘陵和盆地

C.山地和高原D.平原和高原

6、我国以肥沃黑土著称的平原是()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成都平原

7、世界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是因为我国()

A.季风气候显著B.夏季普遍高温

C.气候复杂多样D.雨热同期

8、冬季我国最冷的地方在()

A、青藏高原B、x疆的吐鲁番C、云贵高原D、黑龙江省的漠河[来源:]

9、我国内流河大多分布在()

A.东南沿海地区B.东部季风区内

C.西部非季风区内D.黄河和长江流域

10、古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这里()

A、年降水量多B、夏季风来得早

C、不受夏季风影响D、雨季来得迟

11、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A、黑龙江B、塔里木河C、长江D、黄河

12、被称为“塞上江南”的平原是()

A、宁夏平原B、华北平原C、东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13、治理黄河水害的根本是()[来源:]

A、在上游修建水电站B、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加强水土保持

C、通过裁弯取直工程,疏浚河道D、在下游修筑大堤

14、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运河是()

A、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河C、京杭运河D、灵渠

15、有“黄金水道”和“水能宝库”之称的河流是()

A、黄河B、京杭运河C、长江D、珠江

16、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是()

A、降水量的多少B、蒸发量的多少

C、净流量的多少D、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

17.长江与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有()

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横断山区D.青藏高原

18.我国秦岭-淮河一线是()

A.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B.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C.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D.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19、下列灾害与夏季风相关的是()

A、洪涝和干旱B、台风和寒潮C、冰雹和大风D、沙尘暴和寒潮

20、下列山脉中,走向和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天山B、昆仑山C、巫山D、秦岭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1、连线(4分)①冬季最冷A火烧寮

②夏季最热B托克逊

③降水最少C漠河镇

④降水最多D吐鲁番

2、读“中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2分)

(1)填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①天山②祁连山

③秦岭

河流:④黄河

地形区:⑤四川盆地⑥青藏高原

3、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2分,共16分)

(1)A线是____季风区和非季风区______分界线,此线以西为__非季风区_。

(2)B线是___第一二阶梯___分界线,此线以东地形以__平原和丘陵__为主。

(3)C线为一月__0℃_等温线,大体与__800___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此线以北耕地以__旱地___为主,以南以___水田______为主。

4、读我国沿北纬36度附近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2分)

(1)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为__自西向东___奔流入海,沟通了__东西_____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并在各阶梯的交界地带形成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_水能_资源。

(2)我国地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是第___一__级阶梯;地形以盆地和高原为主的是第___一、二__级阶梯;黑龙江位于第___三___级阶梯上。

5、填出下列山脉两侧的地形区(16分)

山脉名称[两侧的地形区

东侧西侧

大兴安岭东北平原内蒙古平原

太行山脉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横断山脉云贵高原青藏高原

篇4: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l.分析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首先考虑的两个主要因素是()

A.气温、气压B.气温、降水C.降水、风向D.风向、气压2.下列关于秦岭一淮河以南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大,无结冰期B.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C.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多,有结冰期

D.水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可能有结冰期3.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其根本原因是()

A.纬度位置不同B.地势高低不同C.海陆位置不同D.昼夜长短不同4.有人说:“今年的降水量比往年多”,这种说法是指()

A.降水的季节分配B.降水的年际变化C.降水的季节变化D.降水的周期性5.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

A.降水量的多少B.蒸发量的多少C.径流量的多少D.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多少5.黄河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积狭小的原因是()

A.气候干旱B.地上河C.地势低平D.工农业用水多7.长江和黄河上游的共同的水文特点是()

A.含沙量大B.流量小C.水能丰富D.落差小8.关于各地农作物耕作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一年一熟B.三江平原一年两熟C.江汉平原为两年三熟D.海南岛一年三熟9.一天中,陆地上气温最高的时间应该是()A.12时B.14时C.10时D.16时10.下列不属于季风区的地形区是()

A.四川盆地B.黄土高原C.塔里木盆地D.三江平原11.当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洪涝时,说明该年份()

A.夏季风强B.夏季风弱C.冬季风强D.冬季风弱

12.我国棉花、水稻等作物的种植界线比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明显偏北,主要原因是()A.气候复杂多样B.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C.地形多种多样D.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13.长江最上源称()

A.通天河B.沱沱河C.卡日曲D.金沙江14.关于我国盆地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川盆地四周都有高原环绕B.我国地势最低的盆地是四川盆地C.沙漠面积最广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D.在第二级阶梯上盆地面积分布最广,比高原面积还大15.下列关于平原地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地势低平,河湖密布,海拔在50米以下

B.华北平原大部分海拔在200米以下,有面积广布的黑土分布区C.华北平原西到贺兰山,东到海滨,北到长城,南到淮河附近D.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三大平原中地势最低的平原,河湖密布16.下列山脉中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一组是()

A.冈底斯山和阴山B.秦岭和太行山C.大兴安岭和巫山D.巫山和雪峰山17.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根本原因是()

A.冬季风势力太强B.由于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C.每年夏季风强弱不同和进退时间的早晚D.西高东低的地势18.太行山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A.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B.汾渭平原和海河平原

C.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19.下面四个盆地中,夏季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A.四川盆地B.准噶尔盆地C.塔里木盆地D.柴达木盆地20.下列关于我国外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北方河流水位下降,南方河流普遍形成枯水期,有些中小河流断流B.我国外流河的汛期,由东南向西北逐渐推迟C.淮河冬季一般不结冰

D.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河流在9、10月间普遍进入汛期下面是一人工裁弯取直工程示意图”,读后完成21、22题。

图1人工裁弯取直工程示意图21.此工程位于下列四省中的哪个()

22.人工裁弯取直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

A.河道特别弯曲,妨碍航运B.水流太急,易成水灾

想要学习进步,就要不停地对所学的知识勤加练习,因此为大家整理初二地理上学期第二章达标测试题,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字母代号填入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有关我国地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大河依地势滚滚东流入海B.我国地势的特征是东高西低

C.昆仑山是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D.四川盆地位于第三级阶梯

2.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具有地势平坦,一望无际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

3.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是()①地势西高东低②河流、湖泊众多③呈阶梯状分布④森林覆盖面积大⑤地形复杂多样⑥山区面积广大

A.①③⑤⑥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⑥D.①②④⑤⑥

4.下列山脉中与其他三座山脉走向不同的是()

A.大兴安岭B.南岭C.长白山D.台湾山脉

5.“鱼米之乡”和“天府之国”分别指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成都平原D.四川盆地、东北平原

6.下列地势变化,与我国地势变化相符的是()

读右图,完成7——9题。

7.表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8.表示我国东西部人口密度分布不均的界线的是()

9.表示我国地势第二和第三阶梯分界线的是()

10、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一月0℃等温线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降水量线④七月16℃等温线

⑤一月16℃等温线⑥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④⑥D.①③

11.我国降水多集中在()

A.冬春季节B.春夏季节C.秋冬季节D.夏秋季节

12.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我国气候总特征的是()

A.大陆性季风显著B.气候复杂多样

C.雨热同期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13.夏季风很少到达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被南岭挡住B.纬度高,接近北极和冬季风源地

C.距海远,盆地周围高山环绕D.海拔太低,夏季风被山岭层层阻挡

14.能够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是()

A.台风B.旱灾C.涝灾D.寒潮

15.造成我国长江流域特大水灾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B.夏季风过强,北方旱南方涝

C.冬季风势力过弱,降水过少D.冬季风势力过强,降水过多

16.对我国气候资源的评价正确的是()

A.冬季普遍低温,热量不足B.常有寒潮、飓风等灾害性天气影响

C.夏季风强弱决定所有气候灾害D.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好

17.我国夏季多数地区普遍高温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我国大部分地区接受的太阳光热多

B.夏季风带来湿热空气

C.我国气候大陆性强,夏季温度高

D.海陆位置影响,多数地区降水少,晴天多,温度高

18.我国东北地区的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主要得益于那里的气候()

A.终年降水丰沛B.雨热同期C.年温差过大D.夏季时间短

19.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的影响②纬度位置的影响③冬季风的影响④海陆位置的影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下列地区中气候湿润的是()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D.四川盆地

21.塔里木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是因为()

A.夏季地下水补给丰富B.流域内夏季降水丰富

C.夏季气温高D.夏季湖泊水补给丰富

C.泥沙淤塞河床,水流不畅,造成水灾,妨碍航运D.开垦两岸沙洲,发展农业生产23.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上游修建水电站B.裁弯取直疏通河道

C.下游修筑大堤D.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24.长江洪水对长江流域危害最严重的地区是()

A.上游峡谷地区B.上、中游的水电站C.四川盆地D.中、下游的平原地区25.下列河流中注入太平洋的是()

A.黑龙江、长江、雅鲁藏布江B.辽河、黄河、额尔齐斯河C.海河、珠江、怒江D.淮河、珠江、辽河二、连线题(8分)

26.将下列各地与其对应的气候特点相连。A.吐鲁番a.四季长冬

B.哈尔滨b.气候湿润终年皆夏C.海南岛c.冬季寒冷漫长

D.青藏高原大部分d.气候干燥,冬冷夏热三、综合题(42分)

27.读“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0分)

(1)A、B两处中,位于非季风区的是___________。

(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有C__________季风和D___________季风。

(3)根据我国降水和气温的分布规律,图中数码①②③④中,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处,冬季气温最低的是_________处。

28.读“沿我国北纬36。纬线所作的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图中A、B、C表示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其中A为第_____级阶梯,C为第_____级阶梯。

(2)图中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河的河谷地带,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_________。

(3)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为()A.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

B.使我国许多大河自东向西注入海洋,沟通了东部与西部之间的交通C.在阶梯内部,由于降水丰富,水能资源巨大

D.在阶梯的过渡地带.由于有巨大的落差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29.读“我国四个城市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各题。(12分

)

(1)四个城市各月柱状图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量由__________向______逐渐减少。(2))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分配都_________,降水集中在__________季.

(3)南方雨季开始___________,结束_________;北方雨季开始____________,结束____________。南方雨季比北方雨季___________(长短)。

(4)我国东部地区,雨季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是由___________季风的进退决定的。30.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

(1)写出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城市①______________,正在建设的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②_______________。

(2)长江发源于A________高原_________山脉,注入__________海,并将A字母填人图中相应的位置。

(3)长江的水能资源_________河段丰富,宜宾以下航运便利,被誉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B2.B3.A4.B5.D6.B7.C8.D9.B10.C11.A12.D13.B14.C15.D16.A17.C18.C19.A20.C21.C22.C23.D24.D25.D

二、26.A—dB—cC—bD—a点拨:吐鲁番位于大陆内部,距离海洋远,降水少,并且温差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哈尔滨所处的纬度高,因此冬季寒冷漫长;海南岛位于热带,终年皆夏;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四季长冬。

三、27.(1)A(2)东南西南(3)①③点拨:图上画出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位于非季风区的只有A。从海洋吹向陆地的风为夏季风,从太平洋上吹来的为东南季风,从印度洋上吹来的为西南季风。我国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因此①降水量最多,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纬度最高的地方③。

28.(1)一三(2)黄太行山(3)AD点拨: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因此大多河流自西向东流,因此B是错误的。水能资源的大小与落差有关系,落差越大,水能资源越丰富,与降水丰富无关。

29.(1)南北(2)不均匀夏(3)早晚晚早长(4)夏

30.(1)湖口三峡水利枢纽(2)青藏唐古拉东(略)(3)上游黄金水道点拨:城市①是赣江与长江的交汇处为湖口,也是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水利枢纽②不要误认为是葛洲坝,因为前提条件是“正在建设的”,因此是长江三峡。

篇5:初二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三单元试题

初二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三单元试题

一、填空题

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_______。夏季,除了____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____。

2、一个地方____与____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3、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____向____递减。

4、我国气候特点是:①____显著,②气候____。

4、流入海洋的河流为____,所在区域为____。

5、内流湖基本上____湖,外流湖是____湖。

6、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黄河下游出现了____现象。

7、长江是我国____最长、____最大、____最广的河流。

8、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____河段,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____,可利用水能约占全国的一半。

二、单项选择题

1、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

2、一人乘火车外出旅游,当到达目的地时,原来一只空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不得不脱下来且暂时不穿的衣服。你认为此人的旅行路线应是()

A.上海-北京B.杭州-昆明C.哈尔滨-广州D.济南-西安

3、四川居民爱吃辣椒,主是是因为()

A.当地盛产辣椒,形成吃辣椒习惯

B.冬季比较阴冷潮湿,吃辣椒可以驱寒抗风湿

C.四川为湿润山地,有利辣椒生长

D.四川多山地,吃辣椒有利健身

4、我国的季风区是指受什么影响明显的地区()

A、夏季风B、冬季风C、西风D、信风

5、我国非季风区主要分布在()

A、东北平原B、西南高原C、东南沿海D、西北内陆

6、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的'主要类型是()

A、对流雨B、地形雨C、锋面雨D、台风雨

7、天气预报说明天将有寒潮到来,你将做的准备是()

A.带好防雨用具B.多穿御寒的衣服C.带好雨伞防冰雹D.穿好皮靴以防暴雨

8、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外流河大多自西向东注入()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9、下列河流中,注入印度洋的是()

A、澜沧江B、珠河C、雅鲁藏布江D、长江我国

10、最大的内流河是()

A、雅鲁藏布江B、额尔齐斯河C、塔里木河D、澜沧江

11、我国东部地区的河流汛期,自南向北的变化规律是()

A、逐渐变长B、逐渐变短C、大致相同D、无一定规律

12、“地上河”是在黄河的()

A、上游河段B、中游河段C、下游河段D、中游、下游河段

13、黄河流经哪个地形区后,产生的泥沙最多()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

14、被人们称为“黄金水道”的河流是()

A、黄河B、珠江C、长江D、京杭运河

15、()承受着长江许多支流的来水,对长江洪水起着重要的调蓄作用

A、鄱阳湖B、洞庭湖C、洪泽湖D、青海湖

三、连线题

1、我国气温和降水出现极值的地方

冬季最冷吐鲁番

夏季最热漠河

降水最多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降水最少火烧寮

2、地理区域、干湿地区与对应的植被

东北三省东部干旱地区森林草原

塔里木盆地半干旱地区森林

华北平原半湿润地区草原

青藏高原西南部湿润地区荒漠

四、填表格

长江、黄河对比表:

发源地长度上、中、下游划分城市注入海洋

长江

黄河

五、读图题

1、读“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填出图中数码号所代表的温度带名称:

①____带,②____带,③____带,

④____带,⑤____带,⑥____区。

⑵温度带③和温度带④的分界线大体是____,基本上和我国一月的____等温线一致。

2、读“长江水系略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是:

A.____(城市);B.____(支流);F._______(湖泊);G.____(正在建设的水利枢纽)。

(2)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____。

篇6:初三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题

初三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⑴怒不可  (è) ⑵心无旁  (wù) ⑶  (tǎn tè)不安 ⑷无与  (lún)比 ⑸  (kè)尽职守 ⑹巨星  (yǔn)落 ⑺  (mǐ)留之际 ⑻  (mèi)上欺下

2.下列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亵读 凭吊 睿智 不二法门

B.灵柩 扶掖 垂手 一杯黄土

C.佝偻 骈进 庸禄 自知之明

D.繁衍 谀词 凌驾 强聒不舍

3.填空。

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⑵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     (国籍)教育实践家和     。代表作有《        》、《        》等,收在《苏霍姆林斯基选集》里。

⑶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         ,           。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魂,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重蹈覆辙:

⑵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断章取义:

⑶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廓然无累

⑷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批虚伪、狂热、阴险兼而有之的神职人员,伏尔泰,我再说一遍,独自一人对这个社会一切丑恶力量的大联合,对这个茫茫的恐怖世界宣战,他接受战斗。

B.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趾高气扬。

C.他们也无法向他解释。于是上帝勃然大怒。

D.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到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6.下列复句的关联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B.他无论写什么,总爱用大白话,即使说明比较高深的道理,他也很少用术语。

C.他有益于人类的生命在一百年前已经熄灭,但他的作品是不朽的。

D.他的一双眼睛充满忧郁悲伤的神情,而且目光中却仍然使人感到一种不可理解的美和那种同过去一样的力量。

7.在横线上填空,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项是(  )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               ;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B.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8.语序颠倒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一锅饭吃不了10个人    ②10个人吃不了一锅饭

B.①幸亏你来了,不然……    ②你幸亏来了,不然……

C.①厨房似的厅堂        ②厅堂似的厨房

D.①七八个星天外        ②天外七八个星

9.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

B.山如眉黛,小屋恰如眉梢的痣一点。

C.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D.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

10.下列说法得体的一项是(  )

A.快退休的王老师在向同学们告别时深情地说:“十年寒窗今日别,谢谢同学们这般对待我。”

B.某杂志社邀请某著名作家担任顾问,在聘书中写道:“您老人家荣幸地被聘请为我社的顾问,我们感到无比的高兴。”

C.周总理不幸逝世,噩耗传来,举国哀悼。

D.张老师,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赏识您的教学方法。

二、阅读理解题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讲,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哭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1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文中列举的四个理由是为了论述什么?

12.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提供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论据。

13.本文除了运用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      、     的论证方法。

14.请举例说说本文的主要语言特点。

15.“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你有过这种经历或体验吗?请举一例说明。

16.发挥你的想像,将“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中的“理想的生活”描写出来。

1955年1月26日

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地等着。果然昨天早上收到你来信,而且是多少可喜的消息。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梳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的使命!孩子,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太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

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也一直记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你那位朋友说得不错,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

音乐院长说你的演奏像流水、像河;更令我想到克利斯朵夫的象征。天舅舅说你小时候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命;而你的个性居然和罗曼·罗兰的理想有些相像了。河,莱茵,江声浩荡……钟声复起,天已黎明……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滔滔不竭的流水,流到每个人的心坎里去,把大家都带着,跟你一块到无边无岸的音响的海洋中去吧!名闻世界的扬子江与黄河,比莱茵河的气势还要大呢!……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吞牛斗的表现才对。

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眼前你感到的还不过是技巧与理想的矛盾,将来你还有反复不已更大的矛盾呢:形式与内容的枘凿,自己内心的许许多多不可预料的矛盾,都在前途等着你。别担心,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没有perfect〔完美,十全十美〕的一天,人生也没有perfect〔完美,十全十美〕的一天!唯其如此,才需要我们日以继夜,终生的追求、苦练;要不然大家做了羲皇上人,垂手而天下治,做人也太腻了!

17.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⑴涕泗横流:

⑵谦卑:

⑶扶掖:

⑷气吞斗牛:

18.作者能按预期收到儿子的来信说明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说“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

19.你是怎样理解文中的“赤子之心”与“坚强”的?

20.说说作者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从这封信中你看出作者是怎样的一个父亲?

三、作文

21.题目: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位置,有时体现一个人的荣辱与尊卑;位置,有时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处在不同的位置,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处在不同的位置,就会有不同的作为。即使处在相同的位置,不同的位置观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请以位置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写自己,可写他人;可写历史,可写现实,还可写未来。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篇7:初一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试题

初一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题3分)

1.下列哪个不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A.比例尺B.等高线C.方向D.图例

2.如果在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图上比例尺是1:10000000,算得两地间实地距离大约是()

A.300千米B.3000千米C.30千米D.3千米

3.绘一张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哪种比例尺较合适()

A.1:1000B.C.1/30000000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千米

4.在画有指向标的平面图上,确定方向方法是()

A.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B.不论什么样的地图,均用经纬线确定

C.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来确定方向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5.站在地球的什么位置,四面方向都是北()

A.赤道B.南极C.北极D.北回归线

6.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所表示鞍部的地形部位是()

ABCD

7.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死海湖面在海拔-400米,两地相对高度是()

A.8444米B.9244米C.8999米D.-9244米

8.下列四幅图的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A1:5000B.C一千万分之一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是20千米

9.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际范围就:()

A.越大B.越小C.不能确定D.一样

10.表示山脊的是()

11.比例尺表示成数字式是()

A.1∶1000B.1∶10000C.1∶1000000D.1∶10000000

12.关于比例尺的正确概念是:()

A.表示实地距离比图上距离放大的程度B.表示图上面积比实地面积缩小的程度

C.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D.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放大的程度

13.绘制一张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哪一种比例尺最适合:()

A.1∶1000B.1/3000000C.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14.等高线上的数值表示:()

A.海拔B.相对高度C.与另一地点垂直距离D以上都不对

15.地点(60°W,10°N)位于另一个地点(15°E,70°N)的什么位置:()

A.东南B.西北C.西南D.东北

16.下列图例是小明从“北京城市图”上描画下来的,可能描画错误的是()

A.常年河、湖B.铁路C.省、自治区、直辖市界D.水库

17.公路AB的延伸方向是()

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

C.西南—东北走向D.东南---西北走向

18.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小畅在图中甲地遇上了泥石流,他机智地逃离了危险。小畅选择的逃生路线最有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19.在野外,我们经常需要寻找方向。下列哪些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定方向:

①晴朗的夜空用北极星定方向②用指南针定方向③根据太阳东升西落定方向④在森林中,用树木的叶子的稀密程度定方向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的地形类型是()

A.平原B.高原C.山地D.盆地

二、非选择题

21.读图做题(共7分)

(1)A、B两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

(2)北京位于天津的方向。

(3)如果火车以每小时120千米的速度行驶,坐火车从北京到天津,需多长时间?

(4)A图中有一个符号表是京杭大运河,请找出来,画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5)从图中,还可以得到很多信息:比如,图幅相同比例尺大的地图,内容(填详细或粗略),范围(填大或小)。(2分)

22.读图做题(共20分,每空2分)

(1)写出下列三幅图中各点的经纬度。

ADF

GIH

(2)上述各点中,南半球的是,北半球、西半球的是,北半球,东半球的是,南半球,西半球的是。

23.下图是某校七年级学生画的一幅学校平面图。这幅图看上去很工整,但是不容易看懂,原因是缺少了一些基本要素。请你在图中和图的旁边帮他添上,把这幅图补充完整。(共5分)

24.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共8分)

(1)关于图中的地形类型,正确的是()(双选)(2分)

A.①处是山峰B.②处是山谷

C.③处是鞍部D.④处是山脊

(2)该图的比例尺用文字式表示为(2分)

(3)某日中午,周庄的炊烟纷纷飘向李庄,此时该地的风向是。

(4)周庄与李庄两处乡村聚落,更容易发展成集镇的是。

(5)图中河流有甲、乙、丙三条支流,其中画错的一条是。

(6)如果图中A点的温度是12.4°C,那么B点的温度是°C。

篇8:初二年级生物上册试题带答案

初二年级生物上册试题

一、选择最佳: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

A.胚芽 B.胚轴 C.胚根 D.子叶

2.炒熟的种子,置于适宜的外界条件下,仍不能萌发,这是因为( )

A.种子处于休眠状态 B.胚是死的

C.胚不完整 D.没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3.为了测试一批小麦的发芽率,随机挑选了1000粒种子,其中有100粒未萌发。请问这批种子的发芽率是( )

A.10% B.80% C.90% D.100%

4.早春播种时,用地膜覆盖的方法可以促进种子提早出苗的原因是( )

A.能够保温、保湿,有利于种子萌发

B.防止病虫害

C.能够防止鸟类取食种子

D.种子萌发需要无光的条件

5.叶芽中将来发育成侧芽的结构是( )

A.叶原基 B.芽原基 C.生长点 D.芽轴[

6.种植棉花时,常摘掉棉花枝条的顶芽,目的是( )

A.防止棉花生长过快 B.促进枝条分枝生长

C.防止棉花长得过高 D.促进叶的生长

7.下列关于植物根尖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B.分生区细胞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C.伸长区是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

D.根的生长主要依靠伸长区细胞数量的增多

8.杉树是一种优质木材,为了使杉树长得又快又高,可采取的措施是( )

A.适时去除顶芽,保留侧芽 B.适时摘除侧芽,保留顶芽

C.适时摘除顶芽和侧芽 D.顶芽和侧芽不做任何处理

9.细胞吸收水分时,吸收的水分最终进入细胞的( )

A.细胞核 B.叶绿体 C.液泡 D.细胞质

10.下列情况下,植物细胞会吸水的是( )

A.糖拌番茄 B.盐拌黄瓜 C.给萎焉的植物浇水 D.施肥过多

11.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生长发育提供( )

A.有机物 B.蛋白质 C.糖类 D.无机盐

12.施肥必须科学合理,下列符合合理施肥观点的是( )

A.植物生活需要肥料,所以肥料越多长得越好

B.根据植物的种类、生长时期、土壤性质施加不同的肥料

C.化肥比农家肥见效快,所以多用化肥

D.农家肥中含有多种无机盐,肥效较快

13.油菜只开花不结果,是因为缺乏( )

A.含氮无机盐 B.含钾无机盐 C.含锌无机盐 D.含硼无机盐

14.植物可以进行无土栽培的原因是( )

A.植物生长不需要无机盐

B.植物的生长与土壤无关

C.植物吸收的并不是土壤中的无机盐

D.营养液为植物提供了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

15.家庭栽培花卉,每隔几年要重新换一次土,其原因是( )

A.土壤的肥力降低 B.花盆中的土壤被植物吸收了

C.土壤中缺乏微量元素 D.土壤中缺乏有机物

16.人类生活过程中的能量最终来自于( )

A.植物 B.动物 C.微生物 D.太 阳

17.我们用同位素标记法可证实,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参与光合作用的( )

A.淀粉 B.水 C.淀粉和水 D.二氧化碳

18.练习徒手切片时,右手要捏紧两片并紧的刀片,主要目的是( )

A.防止切片从手中滑落 B.防止刀片划伤其他同学

C.使切下的材料足够薄 D.便于迅速地来回切割

19.西瓜在结实时,一天要吸收几千克水,这些水绝大部分用于(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构成细胞

20.某同学在探究“外界溶液浓度对植物吸水的影响”时,将新鲜萝卜切条后放置于30%的浓盐水中,一段时间后置于浓盐水中的萝卜条将( )

A.变硬 B.变软 C.不变 D.先变硬后变软

21.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下哪项是最佳选项( )

A.促进生物圈水循环,防止环境被破坏

B.能直接或间接地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C.对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

D.绿色植物在以上三项中对维持生物圈的动态平衡都有重要作用

22.我们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的水则往高处移动,水往高处移动的动力来自于(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

23.农业上对农作物进行合理密植主要是为了( )

A.提高作物对水分的吸收 B.提高作物对土壤肥料的 利用率

C.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D.便于田间管理

24.小明的父亲用温室大棚生产蔬菜,为了提高温 室大棚内蔬菜的产量,你认为他采取的措施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定时通风 B.适当增加光照时间

C .适时松土、施肥 D.保持棚内温度恒定

25.萝卜、梨等很多蔬菜或水果放久了就会空心,不如刚买回来的时候好吃,这时因为存放期间( )

A.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 B.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水分

C.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 D.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二氧化碳

26.下列不能进行呼吸作用的是( )

A.萌发的种子 B.未萌发的种子

C.煮熟的种子 D.新鲜的叶片

27.小红养了一盆花,由于她每天给花浇水,致使根腐烂,植物死亡。其原因是( )

A.水分过多,根无法进行吸收作用

B.水分过多,根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C.水分过多,使细菌大量繁殖

D.根吸收的水分过多

28.农民将丰收的水稻和小麦收获后, 入库之前都会尽快晒干,其目的是( )

A.降低蒸腾作用,避免能量消耗

B.促进光合作用,延长种子寿命

C.保证种皮干燥,防止虫类咬蛀

D.抑制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

29.下列做法不是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A.选择阴天移栽植物 B.移栽植物时减去部分枝叶

C.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 D.对番茄进行摘心

30.小芳将番茄幼苗移栽后, 开始几天幼苗出现了萎蔫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损伤了幼根或根毛 B.损伤了根冠或分生区

C.损伤了伸长区 D.幼苗不适应新环境

二、填补空白(每空1分,共20分)

31.植物的芽有不同类型。按着生位置的不同,可将芽分为 和侧芽;按将来发育情况不同,可将芽分为叶芽、和混合芽。在叶芽的结构中,分裂能力最强的部位是 ;将来发育茎的部位是 。

32.在根尖的结构中,对根起保护作用的部位是 ;主要由分生组织构成的是 ;成熟区表皮细胞的突起称为 。

33.在农业生产中植物需要施肥,我们将肥料分为适合做追肥的化肥和适合做基肥的 ;常施用的化肥主要有氮肥、肥和钾肥;为了防止水稻生长过程中倒伏,我们应适当多施 肥。

34.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活细胞中的 。

35.绿色植物在有 的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完成了两方面的转化:一是物质转化,即把简单的 转化成复杂的 ,并释放 ;二是能量转化,即把

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 。

36.新鲜蔬菜、潮湿的粮食堆放久了会发热,说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会产生 。

37.植物体内的水分以 状态从 中散失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三、图文互动:请在[ ]里填字母或数字,在 上填写文字。(每空1分,共25分)

38.下图为种子及其萌发后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图序号所示的结构的名称:

[1] [4] [6]

(2)[2]将来会发育成乙图中的[ ] ;[8]是由甲图中的[ ] 发育而来的。

(3)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甲图中的[ ] 。

(4)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萌发时,营养物质由[ ] 提供;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如玉米种子)由 、、组成,萌发时由 提供营养。

39.下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所示结构的名称:

[1] [2] [4] [6] .

(2)[3]是 ,里面有能运输水和无机盐的 和能运输有机物的 。

(3)[1]和[5]都属于植物的 组织,对叶片起 作用。[2]和[4]由许多的 细胞构成。

四、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15分)

40.下图是某同学设计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请据 图回答问题:

(1)首先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充分消耗、运走 。

(2)按图将装置安装好后,光照几个小时。取下叶片A和B,并做如下的处理:放入盛有

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然后用碘液分别检验A、B两片叶是否变蓝,结果发现 (填“A”或“B”)叶片变蓝, (填“A”或“B”)叶片不变蓝。

(3)此实验证明: 是绿叶制造淀粉不可缺少的原料。

(4)本实验中,25%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5)本实验中,设置A和B的作用是 。

(6)实验中若使用银边天竺葵,脱色处理后发现银边天竺葵的叶子边缘滴加碘液后不 会变成蓝色,说明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 进行光合作用(填“有”或“没有”),这也说明植物绿色部分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在细胞中的 。

41.如下图,我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选取四个干净的锥形瓶,编号为甲、乙、丙、丁,分别加入20粒完整的有活力的种子,在不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你认为:

(1)以上装置中能萌发的是 。

(2)若要验证适量的水是种子萌发的必需的外界条件,需选择装置 和 。

(3)若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装置 和 。

(4)丁装置中的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 。

五、思维拓展(每空2分,共10分)

42. 如下图所示是自然界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

(1)自然界二氧化碳的来源途径有 、(任写两点)

(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二氧化碳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 (任写一点)。

(3)人类对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请写两条你能做到的降低二氧化碳含量的方式或途径。

试题答案

一、选择最佳: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C A B B D B C C D B D D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B C A B D D C D A C B D D A

二、填补空白:(每空1分,共20分)

31. 顶芽 , 花芽 , 生长点 , 芽轴

32. 根冠 , 分生区 , 根毛

33. 农家肥 , 磷 , 钾

34. 线粒体

35. 光 , 无机物 , 有机物 , 氧气 , 光能 , 化学能 。

36. 热量

37. 气体 , 气孔 。

三、图文互动:请在[ ]里填字母或数字,在 上填写文字。(每空1分,共25分)

38.下图为种子及其萌发后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1] 胚轴 ,[4] 子叶 ,[6] 种皮

(2)[ 7 ] 茎和叶 ;[ 3 ] 胚根

(3)[ 3 ] 胚根

(4)[ 4 ] 子叶 ; 种皮 、胚 、胚乳 , 胚乳

39.下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1] 上表皮 [2] 栅栏组织 [4] 海绵组织 [6] 气孔

(2)[3] 叶脉 , 导管 , 筛管

(3) 保护 , 保护 , 叶肉

四、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15分)

40.(1 ) 有机物(或淀粉)

(2) 酒精 , B , A

(3) 二氧化碳

(4) 吸收二氧化碳

(5) 形成对照

(6) 没有 , 叶绿体

41.(1) 乙

(2) 甲 和 乙

(3) 丙 和 乙

(4) 缺少氧气

五、思维拓展(每空2分,共10分)

42.(1) 化石燃料的燃烧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

(2) 温室效应

(3) 节约用电 、植树造林(种草等)

篇9:初二地理上册期末试题

初二地理上册期末试题

初二地理上册期末试题

1.从世界看中国,我国位于( )

A.东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2. 某旅游团的游客从我国云南省边境出发,就近进行了“出境游”。他们可能游览了我国下列邻国中的( )

A.缅甸 B.泰国 C.印度 D.不丹

3.我国三级行政区划指的是( )

A.省,县,乡 B.省,自治区,直辖市 C.省,地,市 D.国家,首都,省

4.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 ( )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黄海、南海、东海、渤海

C.南海、渤海、东海、黄海 D.渤海、黄海、南海、东海

5.下列一副对联所描述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域是 ( )

上联:苗寨黔山黄果树,茅台赤水 下联:川肴蜀绣锦官城,花径草堂

A.青海、江苏 B.西藏、湖南 C.贵州、四川 D.云南、浙江

6.小明的姑妈说,她住的地方每年都有两天,所有人都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根据所学知识你能判断小明姑妈所在的省区吗? ( )

A.西藏 B.内蒙古 C.海南 D.山东

7.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占世界的30% B.西北多,东南少

C.人口地理界线是黑河——腾冲一线 D.人口基数小,增长慢

8.我国的下列地区中,不是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区的是 ( )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9. 暑假,小明一家去外地旅游。在那里他们喝到了新鲜的牛奶和奶茶,还参加了一种叫做“那达慕”的盛会,小明一家最有可能去的地方是 ( )

A.广西 B.内蒙古 C.新疆 D.西藏

10.用本省的历史名称作简称的是( )

A.黑龙江省 B.湖南省 C.山东省 D.吉林省

11.下列山脉中,既是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又是省级行政区界线的是( )

A.昆仑山 B.大兴安岭 C.太行山 D.南岭

12.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开发利用山区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是 ( )

A.做好生态环境建设 B.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

C.大力发展旅游业 D.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13.我们学校所处的温度带是( )

A.热带 B.亚热带 C.暖温带 D.中温带

14. 哈尔滨的学生寒假时间长,而武汉的学生暑假时间长的原因是 ( )

A.尊重当地的气候特点 B.两地的风俗习惯不同

C.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 D.使用的教材授课时间长短不同

15. 夏季,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是 ( )

A.吐鲁番盆地 B.东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四川盆地

16. 春天,一位坐火车的旅行者,当到达目的地时,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脱下来且暂时不穿的衣服。此人的旅行线路可能是 ( )

A.北京到哈尔滨 B.广州到昆明 C.哈尔滨到南宁 D.北京到乌鲁木齐

17.我国年降水量各地差别很大,总体上看,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 )

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C.从北向南递减 D.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18.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 )

①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②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③1月0℃等温线

④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⑤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⑥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⑤⑥

19.下列干湿地区与所对应植被景观正确的是( )

A.湿润地区——草原 B.半湿润地区——森林和草原 C.半干旱地区——沙漠和隔壁 D.干旱地区——森林

20.我国各地出产不同的水果,如辽宁宁、山东的苹果和梨,湖南、江西的柑橘,广东、海南的芒果、香蕉。这说明我国 ( )

A.受夏季风影响,雨热同期 B.夏季普遍高温,热量丰富

C.东部地区降水丰沛 D.气候复杂多样,使多种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

21.下列河流是内流河的是 ( )

A.辽河 B.塔里木河 C.珠江 D.海河

22.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这是因为它 ( )

A.地理位置重要 B.为农业灌溉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C.航运价值大 D.水能资源丰富,建设了许多大型水电站

23.如果这样的冷空气来的非常突然,强度很大,就会对人们的农业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这种灾害性天气是 ( )

A.寒潮 B.洪涝 C.台风 D.暴雪

24.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土地、阳光属于可再生资源 D.应注意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25.下面四位学生的说法中不可信的一个是 ( )

A.玲玲说:“我住在长白山区,这里森林繁茂,适宜发展林业。” B.贝贝说:“我的家乡在内蒙古草原,人们放牧牛羊,发展畜牧业。”

C.亮亮说:“我住在塔里木盆地,这里到处是住宅、商店、工矿企业。”

D.壮壮说:“我的'家乡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这里土地肥沃,是著名的粮仓。”

26.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办法是( )

A.节约用水 B.防治水污染 C.修建水库 D.跨流域调水

27.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特点是 ( )

A.夏秋少,冬春多 B.夏秋少,冬春也少

C.夏秋多,冬春也多 D.夏秋多,冬春少

28.沈阳某公司的业务员小王,必须在第二天赶到广州参加广交会签一份订单,他应该选择的交通工具是 ( )

A.火车 B.飞机 C.汽车 D.轮船

29.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的是 ( )

A.山东省的沿海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

B.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利用夏季丰富的光热资源发展种植业

C.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东北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

30.导致我国南方、北方耕作制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气候 B.土壤 C.地形 D.水源

二、综合题(共40分)

31.判断题(在正确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5分)

⑴我国北方平原广阔,多耕地,且以旱地为主。 ( )

⑵西藏自治区是我国唯一没有通上火车的省级行政区。 ( )

⑶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可以循环使用,因此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

⑷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 ( )

⑸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 。 ( )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18世纪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越来越快,1830年仅有10亿人,1930年增加到20亿人,1975年为40亿人,1987年50亿人,达到60多亿。目前仍以每年7800万人的速度增加。

材料二:世界耕地总面积仅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10,但由于水蚀、风蚀、沙漠侵蚀、工业交通建设用地、住房面积不断扩大,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仅中国每年就减少70万公顷左右。

(1)上述材料揭示了世界共同关心的两大问题,一是 问题;二是

问题。

(2)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多样但是分布不均匀,主要表现在少,难利用土地多, 资源不足。

(3)针对这种现象,中国政府提出了两条基本国策: 一是针对人口的国策:

;二是针对土地资源的国策:

(4)我国不但耕地资源紧张,水资源分布也很不均匀,很大一部分地区都面临着缺水问题,特别是 、缺水严重。

33.读“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四大牧区名称。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2)图中黑粗线大致是年降水量______毫米;

此线以东的农业类型以____________为主,此线

以西以____________为主。

(3)图中①地区的耕地类型为 ,粮食作物是 。 ②地区主要的油料

作物为 。

34.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9分)

(1)我国地势特点是

(2)第二级阶梯主要由 和

组成(地形类型)。

(3)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山脉; B 山脉;

C 高原; D平原;

E 盆地。

(4)简述地势对我国气候的有利影响?

35.读 “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_ __山,呈巨大的“几”字形, 受 因素影响曲折东流入 海。

(2)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A___ (填地形区)。

一遇暴雨大量泥沙沿着支流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 最大的河流。

(3)黄河进入下游B平原地区后,形成“地上河”。

(4)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根本措施在于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计60分,每小题2分)

1-5 BAAAC 6-10 CCABC 11-15 CABAC 16-20 CACBD 21-25 BCABC 26-30 DDBAA

二、综合题(共计40分,每空1分)

31.判断题(共计5分,每小题1分)

⑴ √ ⑵ × ⑶ × ⑷ √ ⑸ √

32.(共计8分,每空1分)

人口增长快 耕地面积减少 耕地 后备土地

计划生育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华北 西北

33.(共计10分,每空1分)

(1)a内蒙古牧区 b 西藏牧区 c新疆牧区 d青海牧区

(2)400 种植业 畜牧业

(3)旱地 小麦 油菜

34.(共计9分,每空1分)

(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高原、盆地

(3)A昆仑山脉 B太行山脉 C青藏高原 D东北平原 E塔里木盆地

(4)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35.(共计8分,每空1分)

(1)巴颜喀拉山 地势 渤海

(2)黄土高原 含沙量

(3)华北平原

(4)治沙 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篇10:初二年级上册生物第四单元检测试题

初二年级(上册)生物第四单元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生物,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A.大肠杆菌、银耳、猴头B.酵母菌、灵芝、黄曲霉

C.青霉菌、口蘑、紫菜D.香菇、根霉菌、乳酸菌

2.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其青绿色的结构是()

A.叶B.菌丝C.种子D.孢子

3.蘑菇的孢子生长在菌褶的()

A.菌盖上B.菌柄上C.菌丝上D.菌托上

4.下列属于单细胞真菌的是()

A.酵母菌B.青霉C.曲霉D.大肠杆菌

5.真菌不同于细菌的结构特点是()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有芽孢和鞭毛C.有细胞壁D.有成形的细胞核

6.真菌的生殖方式是()

A.营养繁殖B.孢子生殖C.分裂生殖D.出芽生殖

7.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菌和真菌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生存

B.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水分

C.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及丰富的有机物

D.有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活中不需要氧

8.某同学发现家里储存的橘子长毛了,而且是青绿色的。他根据学过的知识,判断该“毛”属于()

A.霉菌B.大肠杆菌C.乳酸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

9.下列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①大肠杆菌②木耳③乳酸菌④酵母菌⑤灵芝⑥曲霉⑦螺旋菌⑧青霉

A.①②③④B.①③⑤⑦C.②④⑥⑧D.⑤⑥⑦⑧

10.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中,对培养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培养基中应含有细菌和真菌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

B.培养基最好采用固体培养基,这样有利于观察

C.培养基在接种前应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D.接种后的培养基应再次进行灭菌处理

11.用无菌棉棒擦取桌面,再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这是细菌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哪一步骤?()

A.配置培养基B.高压灭菌C.接种D.在恒温箱中培养

12.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中,选用两套培养皿的目的是()

A.采集同一环境中的标本,在不同环境中培养

B.分别采集两种环境中的标本

C.设置对照,且实验组和对照组要在同一环境中培养

D.设置对照,并在两种环境中培养

13.蘑菇属于大型真菌,它的地下菌丝的主要作用是(  )

A.吸收营养物质   B.吸收水分

C.吸收无机盐    D.固定地上部分

二.判断题

1.真菌是单细胞生物()

2.真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3.真菌的细胞结构中有细胞壁()

三.填空题

1.青霉和曲霉的共同点是,都是多细胞生物,每个细胞都有()()()()组成。

2.青霉和曲霉的细胞内无(),所以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3.真菌是靠()来繁殖后代的。

四.分析题

长江中下游地区到了梅雨季节,衣物和皮鞋等物品上常会发霉,这是为什么?有时会有不同的颜色,又是什么原因?

初三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题

教科版初二政治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地理上册期末试题

初二上册语文单元试题

初二历史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

高一政治第二单元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试题

概率的单元试题及答案

初二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精选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初二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