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试题附带答案(共含12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我不是陈清扬”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高三第一次联合质量测评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家国情怀是一种人类的共通意识,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它的特殊性。
第一,家与国的统一性。中国社会以家为本位。西安半坡所发掘的距今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有着大量的适合于一夫一妻居住的小屋子,显然,家是这个部落的基本单位。由家到家族再到胞族,由胞族到胞族联盟,在此基础上,扩大到非血缘关系的社会联盟,由此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准国家性质的社会。尽管此后在国家层面上,血缘关系的实际意义有所淡化,但它一直是中国社会结构的精神纽带。家庭伦理用于治国就成为政治原则。治家与治国具有内通性,所以《大学》说“治国必先齐其家”,“一家仁,一国兴仁”。
第二,国与族的统一性。国是政权概念,族是种群概念。中国这块大地上,存在过许多民族。这许多民族,不管是共时态存在还是历时态存在,均可以寻到某种内在的关系。族与族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为血缘性;另为社会性。民族之间不只是存在着血缘性的关系,也还存在社会性的关系,其中最主要是文化关系。文化关系当它内化为民族精神,就具有类血缘的意义,这就是说,民族不只是具有自然的血缘性,还具有文化的血缘性。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诸多民族是有共祖的。共祖不是一位,而是多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炎帝和黄帝。炎帝和黄帝不独是华族的共祖,也是诸多少数民族的共祖。《山海经》云:“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颛顼(黄帝孙)生驩头,驩头生苗民。”又云:“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氐人。”《山海经》是一部出自战国时期的人文地理书,兼有神话性质,所言民族之间的自然血缘性关系也许不一定是科学的,但如若从文化上考虑,它们之间也是有可能存在着文化上的血缘性的。
第三,国与国民、国土(国域)的统一性。中国的国土其核心地区是相当稳定的。谈到中国,人们会自然地联系到中国这一疆域。这疆域既是国之域,也是民之家。《逸周书》云:“国有本,有干,有伦质,有枢体。土地,本也;人民,干也;敌(他)国侔交,权也;政教顺成,伦质也;君臣和(悦),枢体也。”这是说,国土即疆土是国家之本;国民是国家主干;国权是国家的基础,与他国进行交往,国权是首位的原则;国学即“伦质”,是国家意识形态;君臣和睦是国家稳固的枢机即关键。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国家、国土、国民、国君、国权、国学、国枢是一体的。
家国情怀究其本是一种哲学意识,是人对其本——家与国的意识。与别的哲学意识不同的是家国意识的突出特点是情理合一。在生活中,家国情怀与其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理念,还不如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情感——一种既厚重又绵长的家国浓情。正因为如此,家国情怀也被视为一种美学情怀。
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这一精神在范仲淹的名文《岳阳楼记》得到彰显。在同一个时期,张载倡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曾让张载师事之的范仲淹则高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由于种.种原因,张载、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然而,在今天,时代不同了。中华民族遇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历史机遇。振兴中华不再只是梦,而是正在真正化为现实。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斗的今天,我们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美学家是不是应该有不负时代的新作为新创造呢?回答无疑是肯定的。
(摘编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光明日报》8月12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血缘关系是中国社会结构的精神纽带,家庭伦理用以治家,也是治国的政治原则。
B. 在中国生活过的民族存在某种内在关系,具体来说是指血缘性关系或社会性关系。
C. 文化关系内化为民族精神后具有类血缘的意义,文化的血缘性决定着各民族关系。
D. 国土即疆土是国家之本,故国家、国土、国民等概念在中华民族意识中是一体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从家与国、国与族等三个统一性,系统阐释了中国人家国情怀的特殊性。
B. 作者认为情理合一是家国意识的突出特点,因而家国情怀是一种哲学意识。
C. 文章引用了古代典籍中的文字、名人名言,用于说理或佐证,论述有理有据。
D. 文章最后呼吁当代文艺工作者抓住机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奋斗。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炎帝和黄帝是中国诸多民族的祖先,由《山海经》的特点推测其记载的血缘性关系可能是指文化血缘性。
B. 家国情怀是一种哲学意识,因其在生活中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既厚重绵长的家国浓情而成为一种美学情怀。
C. 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内核,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彰显了这种美学精神。
D. 当代文艺工作者要有家国情怀,要抓住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斗。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20应届高校毕业生预计有834万人,相对的795万、的820万毕业生而言,再创新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要充分发挥就业与创业“双轮驱动”模式的优势,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创业历来不简单,需要有智慧,更要有勇气。在少数创业成功者的背后,是多数人怀揣美好的创业梦想折戟沉沙。失败的原因也错综复杂,有的因资金有限,有的因准备不足,有的因团队合作不畅……大学生经验匮乏、资源不足,要获得成功更是难上加难。但在信息时代,很多大学生富有创新精神,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与欲望,这种精神往往造就了有益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础。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予以支持。例如,《关于做好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推动双创升级,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业优惠政策、创业场地和资金扶持、创业指导与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学生大力支持。
目前,虽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已遍及全国,很多有志青年步入创业大军,但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以说,我国大学生创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真正实现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从毕业到创业,仍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化的理念和实践支撑,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去思考、探索。因此,要想创业成功,仅仅具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是不够的。
(摘编自杨程《大学生创业仅有勇气还不够》,《中国教育报》2019年5月8日)
材料二:
(摘编自《20大学生创业意愿调研报告》2019年1月29日)
材料三:
大学生如何基于专业开展硬核创业?投资人更看重什么?8月21日,来自全国100多所高校的160多名青年学生带着自己的创业疑问,来到2019年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训营创业大讲堂,希望在这里找到答案。
知名教育专家李家华认为,大学生创业最大的优势就是专业,“基于专业的硬核创业现在已变成一种新的风口、趋势”。他解释,之前模式创业的风很大,强调高流量、低成本,为了获取更多的流量通过免费、补贴等手段快速占领市场,但是这种模式创业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可复制。那什么才是不能复制的呢?就是技术。大学生恰恰拥有在专业领域进行深耕的机会。大学生创业还有一个优势是团队。在高校组建团队,成本相对比较低,最重要的是,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大学生创业也存在劣势。在李家华看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仅为1%。客观原因是从零到一的创业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各种风险,能够闯过重重关口实现持续成长的从来都是少数,主观原因则是创业的领导力迭代不够,也就是创业者的动机、认知和学习适应能力没有跟上发展。他指出,创业成功90%都是创业者的原因,创业失败90%也是创业者的原因,“创业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创新领导力,有赖于创业者的领导力提升”。
如何提升领导力,李家华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创业者要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要有想法;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要有说法;锻炼自己的执行力,要有做法。
(摘编自谢宛霏《大学生硬核创业靠“专业”》,《中国青年报》2019年9月3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针对2019年严峻的就业形势,要实现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必须充分发挥就业与创业“双轮驱动”模式的优势。
B. 大学生都是怀着美好的梦想而创业,但只有少数创业成功,而失败的原因错综复杂,其中大学生经验匮乏、资源不足是主要原因。
C. 大学生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敢于创新,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业政策,大学生创业既有精神基础又有政策支持。
D. 以往通过免费、补贴等手段创业的模式存在可复制的问题,而如今利用专业优势的硬核创业是当下大学生创业的新风口。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材料二图表中,大学生最爱的创业领域前三名是电子商务类、食品类、教育培训类,而养殖种植类、酒店服务类最不受欢迎。
B. 大学生创业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限制,如果创业者的动机、认知和学习适应能力跟不上,即便没有创业风险,也很难成功。
C. 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其创业提供了有益的动力源泉,创业者是创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创业者的创新领导力更是重中之重。
D. 创业者只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执行力,就能成为有想法、有说法、有做法的创业领导者。
6. 根据以上材料,请你为想要创业的大学生提三条合理化建议。(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晒秋侯发山
明天就是重阳节了。下午训练结束的时候,接到上级通知,说明天“晒秋”。春来给搞糊涂了。部队没有种庄稼,“晒”什么“秋”呢?
对于“晒秋”,春来并不陌生。“晒秋”是一种山区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场景风俗,由于山区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选择在阳光晴好的时候,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晾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便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成了农家欢庆丰收的盛典。在春来老家,每到重阳节,家家户户就会把秋天收获的玉米、大豆之类的玩意儿弄出来晾晒,其实也有炫耀的意思在里边。“晒秋”的时间一般是在重阳节前后,天高气爽,适宜晾晒,所以重阳节又叫晒秋节。
队长告诉春来,就是检阅大家的训练结果。队长还说,如果合格,春来他们就会正式进入特种部队。
夜已经深了,听着战友们的呼吸声,磨牙的声音,打呼噜的声音,还有梦中的呢喃,春来数了几头羊也进入不了梦乡。为期三年的训练,过电影般在春来的脑海中显现。
北方的冬天,气温在零下十几度,西北风像小刀子一般锋利,刮得脸蛋生疼。凌晨五点半,背上二十公斤的重物开始跑步,五公里下来,浑身上下湿漉漉的,像是从水里出来一样。当然,这仅仅是每天训练的序幕,接下来还有挂勾梯、穿越铁丝网三百趟,等等。记得刚开始训练的那段时间,累得春来晚上尿了床,一时成为笑谈。
夏天也是不容易熬的,平举着八一式突击步枪,枪管上吊着一块砖头,一动不动在烈日下暴晒两个小时。仅一天,春来的皮肤就晒脱了皮,像是非洲人一样,黑黝黝的。以至于多天,春来都不敢照镜子。为了练习忍耐力,会抓来蚂蚁放到脸上爬,甚至专门钻到野外的臭水沟里,让蚊虫叮咬。一个晚上下来,脸上全是红肿的疙瘩。那种痒疼的感觉,春来每每想起来,都会不自主地哆嗦。
特种兵也有军姿的训练,背十字架,后脖领夹扑克,左右脖领扎大头针,头顶大瓷碗,让脖颈、肩膀、腰背保持挺拔,形成一道直线,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为了让双腿间没有缝隙,春来在睡觉时,用背包绳把自己的双腿捆起来。为了做到一出脚,脚尖就自然绷直,春来就跪在地上,脚面贴住地面,下腰,直至头着地……那种滋味好难受,常人真的无法理解。每天还有倒功的训练,就是高高向后跃起一米五,用背重重地砸向水泥地。头一天练习,春来晚上背都不能沾床,都是趴着睡觉。春来是按照狙击手培养的,为了让双目炯炯有神,在训练中会迎着太阳练眼神,连续两分钟不眨眼才算过了这一关。刚开始,春来不明白。队长说,一旦出现情况,如果眨一下眼睛,就有可能失去最佳射击时间。
对春来来说,最难的是野外生存训练,带上三天的食物在野外生存一星期,背上枪支弹药和生存用品,途中还要执行上级准备的突围、反突围、侦察敌情、攀登悬崖等演习任务。第一次吃生老鼠时,春来闭着眼睛,吃一口吐一口,肠子差点吐出来……春来心里清楚,是特种兵就得什么都不怕,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是特种兵就得有“上天是雄鹰,下海如蛟龙,入地似猛虎”的本事。
明天都有哪些首长来?我能过关吗?兴奋,自豪,期许,忐忑……各种情绪混杂在一起,春来只盼着天快快亮起来。
春来似乎迷糊了一会儿,天就亮了。
到了训练场,春来扫了一眼,看到指挥台那里坐了不少人。他不敢分心,忙收回目光,心里既紧张又激动。口令开始后,春来紧握手中枪,抬头、挺胸、收腹,两腿笔直,目视前方,纹丝不动。看到队列侧前方的指挥旗发出命令,开始抬腿走正步。
因为走正步体现不出特种兵的本领,正步结束后,根据每个人的特长逐个技能展示。自然,春来的项目是射击,在幕布墙上随意找出五个位置,让春来辨认后,再用一块布把整个幕布墙遮挡起来,让春来从三百米外射击,就是“盲射”,全凭记忆寻找目标。好在,前面三个目标都被春来一一命中。不料想,队长临时加大了难度,现场释放烟幕弹,让春来射击其余两个。春来心里恼火也没办法,将来在战场上,变化也是瞬息万变的,他凝神静气,凭着刚才的瞬时记忆,瞄准,射击,中了,春来的心落到了半空;再瞄准,射击,又中了,春来的心放了下来。
等到指挥台那里响起密集的掌声,春来才回过神来。
“同志们好!”
春来和战友们刚要喊“首长辛苦了”,忽然间一个个大张着嘴巴,半天没合拢。春来看到,他的爹娘就在其中,其他人,除了部队的几位领导,也都是战友们的父母!泪水一下子弥漫了春来的眼睛,当兵三年多来从未流过眼泪的他,哭了。队长呜咽得更厉害,他整整六年没有回家了。
到了第二年,春来参加了在朱日和①举行的“沙场秋点兵”。
【注】①朱日和是我军最大的,也是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合同战术训练基地。
(选自《百花园》,2019年第8期)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重阳节是春来老家的“晒秋节”,也是感恩敬老的传统节日,战士们的父母出现在检阅台上检阅训练成果,提升了小说主题。
B. 春来非常重视进入特种兵部队的考核检阅,因而在其他战友们都已酣然入梦时辗转难眠,这说明春来的心理素质不如别人。
C. 小说中“西北风像小刀子一般锋利,刮得脸蛋生疼”,运用比喻的手法真实地描写风吹到脸上的感觉,写出了北方冬天的寒冷。
D. 春来流泪,队长鸣咽,小说结尾用细节传神地展现出战士们见到父母时的神态与动作,可见特种兵战士们是硬汉却也有柔情。
8. 春来由农家子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特种兵,靠得是哪些精神品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9. 小说题目“晒秋”蕴含着作者巧妙的构思。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人。淳化二年,判吏部铨。尝侍曲宴,太宗目送之曰:“李沆风度端凝,真贵人也。”真宗升储,迁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诏东宫待以师傅礼。真宗即位,迁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咸平初,以本官平章事,监修国史,改中书侍郎。时李继迁久叛兵众日盛有图取朔方之意朝廷困于飞挽中外咸以为灵州乃必争之地苟失之则缘边诸郡皆不可保帝颇惑之,因访于沆。沆曰:“继迁不死,灵州非朝廷有也。莫若遣使密召州将,使部分军民空垒而归,如此,则关右之民息肩矣。”方众议各异,未即从沆言,未几而灵州陷,帝由是益重之。寇准与丁谓善,屡以谓才荐于沆,不用。准问之,沆曰:“顾其为人,可使之在人上乎?”准曰:“如谓者,相公终能抑之使在人下乎?”沆笑曰:“他日后悔,当思吾言也。”准后为谓所倾,始伏沆言。沆为相,接宾客,常寡言。马亮与沆同年生,又与其弟维善,语维曰:“外议以大兄为无口匏。”维乘间达亮语,沆曰“吾非不知也。然今之朝士得升殿言事,上封论奏,了无壅蔽,多下有司,皆见之矣。自余通籍之子,坐起拜揖,尚周章失次,即席必自论功最,以希宠奖,此有何策而与之接语哉?苟屈意妄言,即世所谓笼罩。笼罩之事,仆病未能也。”公退,终日危坐,未尝跛倚。治第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沆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沆与诸弟友爱,尤器重维,暇日相对宴饮清言,未尝及朝政,亦未尝问家事。景德元年七月,沆疾作而甍,年五十八。
(节选自《宋史·李沆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时李继迁久叛兵众/日盛/有图取朔方之意/朝廷困于飞挽中/外咸以为灵州乃必争之地/苟失之/则缘边诸郡皆不可保/
B. 时李继迁久叛/兵众日盛/有图取朔方之意/朝廷困于飞挽/中外咸以为灵州乃必争之地/苟失之/则缘边诸郡皆不可保/
C. 时李继迁久叛/兵众日盛/有图取朔方之意/朝廷困于飞挽中/外咸以为灵州乃必争之地/苟失之/则缘边诸郡皆不可保/
D. 时李继迁久叛兵众/日盛/有图取朔方之意/朝廷困于飞挽/中外咸以为灵州乃必争之地/苟失之/则缘边诸郡皆不可保/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曲宴是宋代盛行的宫廷宴会,参加的人员主要是宗室成员、外国使臣以及近密臣僚。
B. 太子宾客,是朝廷设置的太子东宫属官,肩负调教辅佐、侍从护卫、规劝进谏职责。
C. 通籍指登记姓名、年龄、身份等在宫门外悬挂的竹制门籍上,可以进出宫门,指做官。
D. 拜揖,两手合抱致敬,弯身报拳行礼,是古时用于恳求他人帮忙时表示恭敬的礼节。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李沆深受器重,委以重任。太宗赞赏他风度端庄稳正,称其实名副其实的显贵的人;真宗时,他升任礼部侍郎,被皇帝以师傅之礼对待,后兼修国史。
B. 李沆答复询问,把握时局。众人认为要保灵州,皇帝对此颇为困惑,向他询问;他对时局认识清楚,为皇帝提出解决的方法,没有被采纳,灵州陷落。
C. 李沆眼光独到,善于识人。寇准多次向他推荐好友丁谓,他从为人处世的角度看出丁谓不能被委以重任;后来寇准果真被丁谓排斥,印证了李沆的判断。
D. 李沆修身严谨,生活简朴。他办完公事后,整天正襟危坐,未曾斜靠着;在封丘门内建有住宅,大厅前只容马打转,他认为住宅传给子孙大小合适。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莫若遣使密召州将,使部分军民空垒而归,如此,则关右之民息肩矣。
(2)苟屈意妄言,即世所谓笼罩。笼罩之事,仆病未能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念奴娇?西湖和人韵辛弃疾
晓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壁。谁把香奁收宝镜,云锦红涵湖碧。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惯趁笙歌席。坐中豪气,看公一饮千石。
遥想处士①风流,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茅舍疏篱今在否,松竹已非畴昔。欲说当年,望湖楼下,水与云宽窄。醉中休问,断肠桃叶②消息。
【注】①指西湖处士林逋。他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②桃叶:东晋书法家王献之的爱妾的名字。
14. 下列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词开篇用“晚风”“新荷”点明了词人游西湖的时间是初夏的一个傍晚。
B. “惯趁笙歌席”看似闲笔,其实非常重要,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C. 词的下阙想象林逋梅妻鹤子的生活,表达出词人想去隐居而不得的无奈。
D. 尾句照应了“看公”二句,劝友人恣意游湖,尽情饮酒,不必挂怀桃叶。
15. 本词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都使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西湖美景?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6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反面解释了大鹏鸟要飞到九万里高空才南飞的原因是对风的依赖。
(2)白居易在《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中用一组连续的动作来表现主客的热情,与“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形成反差,侧面表现出琵琶声对主客的触动之大。
(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王者依旧,女排依旧,欢庆依旧,但时代变了,感动中国人的,不再只是那一块金牌,而是历经坎坷、百折不挠的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是一种高尚的时代气质。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瞬间,中国女排第五次赢得世界杯冠军,成为历史上该赛事夺冠最多的一次。中国女排_________的战绩,是新中国体育70年辉煌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女排的五连冠,( )。女排精神是一种催人向上的动力。30多年前,在“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中,女排精神_________了国人奋发向上的昂扬斗志。她们用五连冠的佳绩,激励、感召和促进了各行各业的人们投身改革开放。30多年后,中国已发生_________的变化,但女排精神从未走远、从未过时。女排精神历久弥新,生生不息,在新的时代焕发着新的_________、新的活力,早已超越体育而融入全社会,她属于我们伟大的祖国、属于我们伟大的民族、属于我们伟大的时代。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精湛 赋予 沧海桑田 光芒
B. 卓越 给予 沧海桑田 光彩
C. 精湛 给予 翻天覆地 光芒
D. 卓越 赋予 翻天覆地 光彩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时刻,中国女排第五次赢得世界杯冠军,成为该赛事历史上夺冠最多的球队。
B.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中国女排第五次赢得世界杯冠军,成为历史上该赛事夺冠最多的球队。
C.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中国女排第五次赢得世界杯冠军,成为该赛事历史上夺冠最多的球队。
D.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中国女排第五次赢得世界杯冠军,成为该赛事历史上夺冠最多的。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用自己的成功证明了中国人的能力,中国人从茫然中找回自信。
B. 用自己的成功证明了中国人的能力,让中国人从茫然中找回自信。
C. 是中国人能力的证明,中国人从茫然中找回自信。
D. 使中国人从茫然中找回自信,中国人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20.下面是高三(1)班新年联欢晚会的一段开场白,请根据要求作答。(6分)
甲:尊敬的老师们,感谢各位莅临寒舍,参加元旦联欢会!
乙:作为老师们的高足,我们济济一堂,享受这美好时光!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来吧,怀揣内心涌动的春意,让我们跳起青春靓丽的舞蹈!
(1)文段中有三个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来并修改。
(2)请仿照画横线的句子的形式,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要求符合语境,句式相同。
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70个字。(5分)
从影响健康因素的前端入手,把预防为主的理念落到实处,是健康中国行动的一大亮点。健康的身体源自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极大地推动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世界卫生组织发现,在影响健康的因素中,生物学因素占15%、环境影响占17%、行为和生活方式占60%、医疗服务仅占8%。可见,获得健康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个人健康管理最日常也是最重要的策略,就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把健康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每个居民都可以掌握自我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日常自我保健、自我养生。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9月29日,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集体乘坐礼宾车从住地出发,由国宾护卫队护卫前往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东门外,高擎红旗的礼兵分列道路两侧,肩枪礼兵在台阶上庄严伫立,少年儿童手棒鲜花欢呼致意。上午10时许,礼兵护送着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庄严入场。--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获得共和国殊荣的国家英雄们,从初心不改的农村先进模范申纪兰到“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从志愿军一级英雄李延年到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从杂交水稻研究开创者袁隆平到毕生致力于中医药研究的屠呦呦,从60余年深藏功与名的张富清到人民教育家于漪……他们的事迹和贡献永远写入了共和国史册!
读了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触动和思考?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请任选一位获奖者,写一封祝贺信。
②请以“时代的偶像”为题,写一篇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③如果你观看了颁奖仪式,请写一篇观后感。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 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B项,“血缘性或社会性的两种关系”错误,依据第三段“族与族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为血缘性;另为社会性。民族之间不只是存在着血缘性的关系,也还存在社会性的关系,其中最主要是文化关系”可知,两种关系是共有的并列关系,而不是B项用“或”表示的选择关系。C项,“文化的血缘性决定着各民族关系”错误,依据第三段“文化关系当它内化为民族精神,就具有类血缘的意义,这就是说,民族不只是具有自然的血缘性,还具有文化的血缘性”可知,原文只说了“文化关系内化为民族精神后具有类血缘的意义”,而“文化的血缘性决定着各民族关系”则于文无据,无中生有。D项,“国土即疆土是国家之本,故……是一体的”错误,依据第五段“国土即疆土是国家之本;国民是国家主干;国权是国家的基础,与他国进行交往,国权是首位的原则……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国家、国土、国民、国君、国权、国学、国枢是一体的”可知,“国土即疆土是国家之本”与“国家、国土、国民等概念在中华民族意识中是一体的”不存在因果关系。故D项强加因果。
2. 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项,“因而家国情怀是一种哲学意识”错误,强加因果,依据第六段“家国情怀究其本是一种哲学意识,是人对其本——家与国的意识。与别的哲学意识不同的是家国意识的突出特点是情理合一”可知,“情理合一是家国意识的突出特点”是与别的哲学意识的不同点,不能作为判断“家国情怀是一种哲学意识”的依据。
3. 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内核”错误,以偏概全,依据第七段“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可知,家国情怀和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内核。
4. 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内容的能力。B项,“其中大学生经验匮乏、资源不足是主要原因”错误,依据材料一第二段“失败的原因也错综复杂,有的因资金有限,有的因准备不足,有的因团队合作不畅……大学生经验匮乏、资源不足,要获得成功更是难上加难”可知,文中说了“大学生经验匮乏、资源不足”,但没说“是主要原因”,故B项曲解文意。
5. 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能力。D项,“创业者只要……就能成为有想法、有说法、有做法的创业领导者”错误,依据材料三第三段“创业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创新领导力,有赖于创业者的领导力提升”和第四段“如何提升领导力,李家华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创业者要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要有想法;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要有说法;锻炼自己的执行力,要有做法”可知,D项的“只要……就……”说法太绝对。
6. ①大学生个人要对创业有清晰的认识,理性选择创业领域。②大学生要发挥自己专业的优势,在专业领域深耕。③发挥团队优势,有效提升创业者的领导力。④充分利用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的支持。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一第三段“从毕业到创业,仍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化的理念和实践支撑,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去思考、探索。因此,要想创业成功,仅仅具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是不够的”,可概括出合理化建议①。依据材料三第二段“大学生创业最大的优势就是专业,‘基于专业的硬核创业现在已变成一种新的风口、趋势’”“大学生恰恰拥有在专业领域进行深耕的机会”,可概括出合理化建议②。依据材料三第二段“大学生创业还有一个优势是团队。在高校组建团队,成本相对比较低,最重要的是,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第三段“创业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创新领导力,有赖于创业者的领导力提升”,可概括出合理化建议③。依据材料一第二段“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予以支持。例如,《关于做好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可知,可概括出合理化建议④。
7. 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B项,“这说明春来的心理素质不如别人”错误,依据第三段“队长告诉春来,就是检阅大家的训练结果。队长还说,如果合格,春来他们就会正式进入特种部队”可知,春来是因为重视考核检阅而睡不着。且从第十三段“队长临时加大了难度,现场释放烟幕弹,让春来射击其余两个”“他凝神静气,凭着刚才的瞬时记忆,瞄准,射击,中了,春来的心落到了半空;再瞄准,射击,又中了,春来的心放了下来”,阅兵时春来的表现表明其心理素质过硬。故B项曲解原意。
8. ①不怕苦,不怕累。寒冬酷暑,日晒风吹,蚊虫叮咬,经过大强度的训练,春来不怕苦、不怕累,练就了过硬的射击本领。②严格要求自己。为两条腿间没有缝隙,春来在睡觉时把双腿捆起来;为一出脚,脚尖自然绷直,春来跪在地上,脚面贴地,下腰到头着地。这些都反映了春来对自己要求的严格。③内心笃定,坚持不懈。野外生存训练时,吃生老鼠,春来坚信“是特种兵就得什么都不怕,什么苦难都能克服,就得练好本领,目标明确。”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和筛选概括重要信息的能力。从第四段“为期三年的训练,过电影般在春来的脑海中显现”到第九段“特种兵就得什么都不怕,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是特种兵就得有‘上天是雄鹰,下海如蛟龙,入地似猛虎’的本事”部分进行筛选、概括、归纳,思考重点还应落在训练的内容和春来的表现上,进而挖掘春来的不怕苦不怕累、坚持不懈、严格要求自我、内心坚定等精神品质上。
9. ①“晒秋”是人们熟悉的生活方式,以“晒秋”为题增加了与读者的亲密度。②“晒秋”看起来与部队生活没有关系,春来给搞糊涂了,读者也糊涂了,因此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③“晒秋”是一种比喻,是晒训练成果,接受父母的检阅,升华了主旨,这种巧妙设计让读者深解其意。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标题作用和文章构思技巧的能力。题目“晒秋”,首先指第二段所说的秋收后晒粮食之事,在小说中主要指第三段“就是检阅大家的训练结果。队长还说,如果合格,春来他们就会正式进入特种部队”,具体指特种兵经过三年的训练接受检阅,晒的是训练的成果。作者的构思巧,一是把熟悉的“晒秋”陌生化,让读者一方面觉得熟悉,一方面又产生了疑惑。二是晒给谁看,依据倒是第二段“春来看到,他的爹娘就在其中,其他人,除了部队的几位领导,也都是战友们的父母”,小说结尾特种兵战士的父母检阅他们的成果,出乎读者的意料,也升华了主旨。
10. 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久叛”是长时间叛乱,文中指“李继迁”叛乱,而不是背叛兵众,因此应在“判”后断开,由此排除AD两项;“中外”是朝廷内外的人,才能“咸以为”,由此可以判断“中外”不能断开,由此排除AC两项。
11. D【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D项,“是古时用于恳求他人帮忙时表示恭敬的礼节”错,拜揖是古时表示恭敬的礼节。
12. A【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真宗时,他升任礼部侍郎,被皇帝以师傅之礼对待”错误,原文是“真宗升储,迁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诏东宫待以师傅礼”,真宗被立为太子时,李沆升任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太宗诏令太子以师傅之礼对待李沆。可知,是皇帝要求太子以师傅之礼对待,故A项张冠李戴。
13.(1)不如派使者秘密诏令各州将领,让他们统领军队和百姓都撤出城堡而归到一处,若这样,那么关右的百姓就可得到休养生息了。
(2)如果委屈自己的意愿乱说,就是世人所说的笼络。笼络之事,是我怨恨不能做的。
【参考译文】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人。淳化二年,李沆判吏部铨。他曾侍奉宫中宴会,太宗用目光看着他说:“李沆风度端庄稳正,确实是显贵的人。”真宗被立为太子时,李沆升任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太宗诏令太子以师傅之礼对待李沆。真宗即位,任命李沆为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咸平初年,李沆以本官平章事,监修国史,改任中书侍郎。当时李继迁反叛已很久,兵力日益强盛,有图谋夺取朔方的意图。朝廷难以迅速运送粮食,朝廷内外都认为灵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失去灵州,那么周围各州都不能保住。皇帝对此颇为困惑,就向李沆询问。李沆说:“李继迁不死,灵州就不能为朝廷所占有。不如派使者秘密诏令各州将领,分别统领军队和百姓都撤出城堡而归到一处,若这样,那么关右的百姓就可得到休养生息了。”此时众人的意见各不相同,没有立即采纳李沆的建议,没多久灵州就陷落了,真宗从此更加看重李沆。寇准与丁谓友好,多次以丁谓有才能向李沆推荐,李沆不用丁谓。寇准问李沆,李沆说:“看他为人处事,怎么可以让他职位居于别人之上?”寇准说:“像丁谓这样的人,宰相你一直能压抑他使他居于别人之下吗?”李沆笑着说:“将来后悔,就会想起我的话。”寇准后来被丁谓所排斥,才信服李沆的话。李沆任宰相,接待宾客,经常很少说话。马亮与李沆同年考中进士,又与他的弟弟李维交好,他对李维说:“外面议论说你大哥是没口的葫芦。”李维趁机把马亮的话告诉了哥哥,李沆说“我不是不知道。然而现在的朝士得以入殿议事,上密书论政事,全无遮蔽,多下达到各级部门,大家都可看见它。通过我的新进仕宦之人,他们坐起拜揖,尚且乱了典章顺序,入席必定自论功劳最多,以希求得到宠爱奖赏,如此有什么策划值得与他们交谈呢?如果委屈自己的意愿乱说,就是世人所说的笼络。笼络之事,是我怨恨不能做的。”李沆性格直爽诚信,家居时修身严谨,言谈没有琐碎的空话,识大体。任职时谨慎细微,不追求名声荣誉,行动遵守规章制度,没有人能循私办事。李沆公事办完后,整天正襟危坐,未曾斜靠着。在封丘门内建有住宅,大厅前只容马打转。有人说这太狭窄,李沆笑说:“这住宅要传给子孙,这里作为宰相官署大厅确实小了,作为太祝、奉礼官的大厅已经够宽了。”李沆与几个弟弟友爱,尤其器重李维,闲暇之日相对宴饮清谈,未曾谈及朝政,也未曾问起家事。景德元年七月,李沆疾病发作去世,五十八岁。
14. C【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C项,“表达词人想去隐居而不得的无奈”错误,表达词人对林逋这样的风流处士的仰慕之情。
15. ①视听结合。本词从听觉描写雨打荷叶之声,从视觉描写碧水彩霞、飞鸟游鱼之景;白诗从听觉描写黄莺呜叫,从视觉描写春水初涨,绿杨成阴之景。②动静结合。本词既描写了彩霞映碧水的静景,又描写了鸟在空中飞、鱼在水里游的动景;白诗既有对西湖的水、云、杨树、白沙堤的静态描写,又有黄莺争栖、新燕啄泥的动态描写。③色彩映衬,本词用红霞与碧水租映衬,白诗用绿杨与白沙堤相映衬。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分析能力。解答时,注意理解诗歌内容,抓住诗歌重点字词进行分析。本词上阙描写西湖美景,使用了比喻、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色彩映衬等描写方法:白诗使用了动静结合、视听结合、色彩映衬等描写方法找出共同的描写手法,并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即可。
16. (1) 风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2) 移船相近邀相见 添酒回灯重开宴 (3)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17. 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第一空,卓越,非常优秀,超出一般。精湛,精深,多指艺术。句子形容“中国女排”的战绩,用“卓越”更符合语境。第二空,赋予,一般表示主观的,常用于非物质的形式;给予,可是物质上的帮助,也可以是精神上的付出,如关心、爱护。文中形容“国人奋发向上的昂扬斗志”应选“赋予”更恰当。第三空,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文中指“30多年后”,中国发生的变化,选“翻天覆地”更恰当。第四空,光芒,光彩,句子用来与“焕发”搭配,但是“光芒”不能与“焕发”搭配,故用“光彩”更符合语境。
18. C【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A项,“站在……时刻”搭配不当,应改为“站在……的节点”才正确,故排除A;B项,“历史上该赛事”语序不当,应该是“该赛事在历史上”,故排除B;D项,“成为该赛事历史上夺冠最多的”成分残缺,却宾语,故排除D。
19. B【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根据括号前的“中国女排的五连冠”可知,整个句子的主语是“中国女排的五连冠”,而分析A、C、D三个选项,后面分句的主语都变成了“中国人”,与整个句子主语不一致,故排除ACD。
20.(1)“寒舍”改为“我们班”;“高足”改为“学生”;“济济一堂”改为“欢聚一堂”。(2) “来吧,憧憬着春日温暖的阳光,让我们敲响辞旧迎新的鼓点”。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得体、仿写补写的能力。
(1)解答语言表达得体的题,要求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寒舍”是谦辞,指自己的家,不能指自己的班级。“高足”是敬辞,称别人的学生,不能指自己。“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不能形容自己。
(2)本题要求仿照“来吧,怀揣内心涌动的春意,让我们跳起青春靓丽的舞蹈!”的句式造句,要注意新年联欢晚会的特定情境,要照应划横线的句子,且注意语句的结构句式特点。
21.要实现健康中国,需把预防为主的理念落到实处,以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动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每个人都要进行日常的个人健康管理。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在作答时,首先要通读段落,了解文段的内容。其次,要根据文章内容划分层次,把每个层次的关键信息,勾画出来。最后,按要求组织答案。本题语段的关键信息有:①健康中国行动要把预防为主的理念落到实处;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能推动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③每个人要进行日常的个人健康管理。把关键信息梳理成一段话,表意完整,在70字内即可。
22.【解析】本题考查作文写作的能力。材料提供了两段文字,第一段写“坐礼宾车”, “--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表现了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受得的至高无上的礼遇。第二段“他们的事迹和贡献永远写入了共和国史册”写出了这些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职业、事迹不同,但贡献都一样很卓著,写入“共和国史册”,值得“青年学生”赞美和学习。
试卷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工智能机器人写的诗、画的画、作的曲并不能被称作艺术品,因为艺术是创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其主观情感的呈现,而艺术活动更多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它充满感性色彩,人类艺术创造最大的特征就是情感化。而人工智能是理性的,它整套艺术生产逻辑基于数据,即便人工智能的文艺创作开始加入情感激发和随机化模块,但创作的内容仍然是从大量作品中提取、分解、组合而成,这种重组方式不能称为情感化的艺术创作。人工智能目前没有可能创造与人类智力相当或者超过人类智力的作品,因为极具个人色彩的创造性活动是无法复制的。
人类对人工智能文艺创作能力的抗拒和排斥,一方面基于主观情感上的“一时难以接受”,因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文学艺术可能会是人工智能机器人留给人类的最后一片施展才华的乐园;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在文艺方面的“造诣”,尚处在“低幼”阶段,离人类的文艺创作水平还差很远,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难以跟人类匹敌。以微软机器人“小冰”的绘画作品为例,乍一看,颇具“艺术色彩”,但仔细观察会发现那些作品仍然难以摆脱元素堆砌的痕迹。就像“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这个主题,小冰所画的内容基本上都在“建筑”“人”“家具”这几个模棱两可的元素上来回重复。而即便是输入“城市”这个关键词,小冰依旧会把城市跟椅子、时钟这类元素联系到一起,画作也不算完整,甚至过于抽象。
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生存现实基础的改变,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作家和艺术家在艺术活动中的地位、艺术存在的意义及其终极走向等一系列问题。正如艺术批评家李心沫所言,在人类的绘画作品和运用人工智能程序绘制的作品已经很难被人进行区分的今天,我们已经无法对人工智能视而不见,一味地唯我独尊或排斥是没有意义的。
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同频共振的趋势下,艺术世界将会发生巨大改变,并重塑艺术的边界,其未来是否会影响到艺术家的主体性身份?是否原本只有人类可以胜任的艺术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取代?这些问题,只有交给时间来回答。
从积极的角度看,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虽然给文学艺术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挑战,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人类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很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来丰富自己的文艺创作。人工智能科学家李开复在《人工智能》一书中就指出,人工智能时代,程式化的、重复性的、仅依靠记忆与练习就可以掌握的技能将是最没有价值的,几乎一定可以由机器完成。最体现人的综合素质的技能,比如人对于复杂系统的综合分析、决策能力,对于艺术和文化的审美和创造性思维,基于爱、恨等情感与他人互动的能力,则在人工智能时代最有价值,也是最不容易被替代的。
无论是今天的被动输出,还是未来通过持续深度学习实现主动表达,人工智能为人类的文艺创作都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对文艺家而言,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助其一臂之力,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在极短的时间内阅遍人间所有的艺术精华,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人工智能机器人还可以为艺术家锦上添花,分析素材,增强和丰富艺术表现手法,让他们的艺术创作更上一层楼,给人类多彩的文学艺术世界增添更加绚丽的色彩,让文化消费者能体味更为赏心悦目的艺术之美。
(摘编自韩业庭《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的艺术创造力吗》)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工智能是理性的,但它在文艺创作中的情感激发和艺术家文艺创作中的感性创造是相同的。
B. 人类对人工智能文艺创作的能力排斥甚至否定,是因为主观情感上的难以接受。
C. 文艺创作是一种极具个人色彩的创造性活动,有可能是人工智能机器人无法取代的最后一个领域。
D. 人工智能作品过于抽象,不够完整,即便是颇具“艺术色彩”的绘画作品也只不过是元素的堆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既有对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分析评价,也有对人类在人工智能时代的主体价值意义的思考,立论深广。
B. 文章采用典型例证,对人工智能机器人艺术创作的水平进行评价,事例翔实,分析深入透彻。
C. 文章在引证时,选用了艺术批评家和人工智能研究者对立双方的观点,使立论更加全面,令人信服。
D. 文章在论证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的艺术创造力时,立足现在,面向未来,论证周密严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今时代,人工智能迅速发展,有些运用人工智能程序绘制的作品与人类的绘画作品已经很难区分。
B. 面对人类被人工智能超越、替代的趋势,我们应珍惜、维护自己独有的对于艺术和文化的审美和创造性思维。
C. 人工智能不断发展,它的艺术创作可能由今天的被动输出,到未来通过持续深度学习实现主动表达。
D. 人工智能给文学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艺术家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来学习和创作。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由浙江蚂蚁金融服务集团与中国绿化基金会合作发起的“蚂蚁森林”公益造林项目,截至年lI月,已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等7个盟(市)落实项目造林35.5万亩,植树3200多万株,投资1. 67亿元……“蚂蚁森林”项目是蚂蚁金服集团支付宝客户端的一款公益行动,用户通过步行、地铁出行、在线缴纳水电煤气费、网上缴交通罚单、网络挂号、网络购票等行为,减少碳排放量,待能量累积到相应数值后,用户可在支付宝认养一棵虚拟树,由公益组织、环保企业等蚂蚁金服生态伙伴在规划区域种下一棵实体树。
(摘编自《中国绿色时报》2018年l1月28日)
材料二:
淘票票买一次电影票可以生成180g的能量,一个用户在淘票票购票100次就能在蚂蚁森林种下一棵梭梭树,那梭梭树的种树费用就由淘票票承担。同样,盒马鲜生、哈啰单车、饿了么、钉钉等也要为用户的能量付费。当然,在这些可找到源头的能量之外,还有很多普惠性的能量产生场景无法找到源头,只能由支付宝付费。乘坐公交地铁、行走、线下支付……这些找不到源头的能量场景均由蚂蚁金服买单:蚂蚁森林表示,他们还在做开放的伙伴计划,这些能量场景的入驻都是开放的一部分,他们希望未来能够更加开放。你种下的梭梭树、红柳、胡扬、樟子松、柠条并不都是支付宝出钱,这个事实有没有颠覆你以往的认知。你在蚂蚁森林里兢兢业业地收能量、偷能量、种树;蚂蚁森林用能量“勾引”你用淘票票、飞猪买票,用哈啰、乘车码出行;而为你低碳行为买单的企业则在用蚂蚁森林能量吸引你的消费,觉得自己一点也不亏。在这过程中,你用自己的低碳环保行为种了树,商家用能量赢得了你的消费,支付宝的蚂蚁森林拥有了超高好评,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是一种高级的公益。
(摘编自《新浪财经》2019年7月12日)
材料三:
来自浙江的“90后”小伙沈钧亮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靠种树站上了联合国领奖台。当地时间9月26日晚,沈钧亮作为支付宝蚂蚁森林5亿种树人的代表,在纽约颁奖典礼现场接过了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一周前,联合国环境署宣布,支付宝蚂蚁森林获得2019年地球卫士奖的“激励和行动”奖项。这也是继塞罕坝林场、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之后,中国的绿色创新项目连续第三年获此奖项。“改变世界是意外的,但我自己首先被改变了。”在颁奖典礼现场,沈钧亮分享了他的种树故事:玩蚂蚁森林三年,爱上早起和跑步,减掉了110斤体重,种下了14棵真树。“是蚂蚁森林帮我养成低碳生活的好习惯,这三年,只要能走路我就不会坐车,”沈钧亮表示,坚持走路和跑步很辛苦,但想到自己努力种下的树正在守护地球就很有成就感,“感觉我跟地球一起变好了。”就在地球卫士奖颁奖当天,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在官网宣布,因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创新路径探索和积极示范作用,支付宝蚂蚁森林获得应对气候变化项“灯塔奖”。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9年9月27日)
材料四:
“蚂蚁森林”由中国蚂蚁金融服务集团(简称蚂蚁金服)于8月在支付宝平台推出,用户通过在“蚂蚁森林”里记录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绿色出行、在线支付水电费等低碳行动积攒“绿色能量”,在手机里“种树”。用户每养成一棵虚拟树,“蚂蚁森林”和公益伙伴就会在荒漠化地区种下一棵真树。截至今年8月,5亿“蚂蚁森林”用户累计碳减排792万吨,在荒漠化地区种树1. 22亿棵。蚂蚁金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井贤栋表示,“地球卫士奖”是对“蚂蚁森林”项目的肯定。技术和开放平台让人人参与低碳生活成为可能,这份荣誉属于所有参与者。过去3年“蚂蚁森林”影响了5亿人,未来3年“蚂蚁森林”的目标是带动全球10亿人参与低碳行动。在防治荒漠化、保护环境的同时,他们也在探索如何让农民的收入更多来源于青山绿水。除了通过种树提供就业机会外,还希望通过农产品开发项目、电商平台等帮助农民实现增收。
(摘编自“新华网”2019年9月27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蚂蚁森林项目依托3年来的5亿用户的低碳行为,在内蒙古自治区种树35.5万亩,投资1.67亿元,助力当地的生态保护。
B. 如果你用淘票票多次购票,积累到了180009能量,种下了一棵虚拟的树,那么真实的种树费用就会由淘票票企业全额支付。
C. 中国绿色创新项口连续三年获得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上奖,表明了中国在环保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D. 截至2019年8月,蚂蚁森林通过手机虚拟种树的方式,已经在荒漠上种下了1. 22亿棵树,这种方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收集积累能量,只要能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公益组织等便会为他种上一棵现实生活中的真树。
B. 如果一些能量场景不能找到源头,那么这些部分只能由蚂蚁金服来买单,比如线下支付、步行运动、乘坐公交等。
C. 对于沈钧亮来说,蚂蚁森林改变了他的生活,不仅让他爱上运动,成功地减掉体重,而且还种下了14棵真树,并作为代表站上了联合国领奖台。
D. 在过去的几年中,蚂蚁森林让农民增收的丰要方式是通过种树提供就业机会,在未来三年,他们可能会提供更多的方式来帮助农民增收。
6. “蚂蚁森林”获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黑暗森林(节选)
刘慈欣
随着天光渐明,星星在一颗颗消失,仿佛无数只眼睛渐次闭上;而东方正在亮起的晨空,则像一只巨大的眼睛在慢慢睁开。蚂蚁继续在墓碑上攀爬着,穿行在名字构成的迷宫中。早在这个靠碑而立的豪赌者出现前的一亿年,它的种族已经生活在地球上,这个世界有它的一份,但对正在发生的事,它并不在意。
罗辑离开墓碑,站到他为自己挖掘的墓穴旁,将手枪顶到自己的心脏位置,说:“现在,我将让自己的心脏停止跳动,与此同时我也将成为两个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罪犯。对于所犯下的罪行,我对两个文明表示深深的歉意,但不会忏悔,因为这是唯一的选择。我知道智子就在身边,但你们对人类的呼唤从不理睬,无言是最大的轻蔑,我们忍受这种轻蔑已经两个世纪了,现在,如果你们愿意,可以继续保持沉默,我只给你们三十秒钟时间。”罗辑按照自己的心跳来计时,由于现在心跳很急促。他把两次算一秒钟,在极度的紧张中他一开始就数错了,只好从头数起,所以当智子出现时他并不能确定到底过了多少时间,客观时间大约流逝了不到十秒钟,主观时间长得像一生。
这时他看到世界在眼前分成了四份,一份是周围的现实世界,另外三份是变形的映像。映像来自他前上方突然出现的三个球体,它们都有着全反射的镜面,就像他在最后一个梦中见到的墓碑那样。他不知道这是智子的几维展开,那三个球体都很大,在他的前方遮住了半个天空,挡住了正在亮起来的东方天际,在球体中映出的西方天空中他看到了几颗残星,球体下方映着变形的墓地和自己,三个球体上都出现了两个相同的字:住手!
“我可以谈谈条件吗?”罗辑仰头看着三个球体问。
你先把枪放下,然后我们可以谈判。
这些字仍是在三个球体上同时显示的,字迹发出红色的光芒,极其醒目,罗辑看到字行在球体上没有变形,是整齐的一行,以至于看上去既像在球体表面,又像在它们的内部,他提醒自己,这是在看高维空间在三维世界中的投影。
“这不是谈判,是我继续活下去的要求,我只希望知道你们答应还是不答应。”
说出你的要求。
“让水滴,或者说探测器,停止向太阳发射电波。”
已经按你说的做了。
球体的回答快得出乎预料,罗辑现在并没有什么办法去核实,但他感到周围的空间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就像某种因持续存在而不为人察觉的背景音消失了,当然,这也许是幻觉,人是感觉不到电磁辐射的。
“让正在向太阳系行进的九个水滴立刻改变航向,飞离太阳系。”
这一次三个球体的回答稍微延迟了几秒钟。
已经按你说的做了。
“请给人类核实的手段。”
九个探测器都将发出可见光,你们的林格一斐兹罗望远镜就能观测到它们.,
罗辑仍然不可能核实这些,但这个时候,他相信三体世界。
“最后一个条件:三体舰队不得越过奥尔特星云。”
舰队现在已处于最大的减速推进功率,不可能在奥尔特星云外侧把与太阳的相对速度减到零。
“那就像水滴编队一样转向,使航线偏离太阳系。”
向哪个方向转向都是死路,这样会使舰队掠过太阳系进入荒凉太空,到时,无论是返回三体世界,还是寻找其他可生存星系都要相当长的时间,舰队生态循环系统维持不了那么长时间。
“也不一定是死路,也许以后人类或三体世界的飞船能够追上并营救他们。”
这需要最高执政官的指令。
“转向毕竟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先做起来吧,给我和别的生命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一段长达三分钟的沉默,然后:舰队将在地球计时十分钟后开始转向,大约转向开始三十分钟后,人类太空观测系统就能觉察到航向的改变。
“好,对我来说这就够了。”罗辑说,同时把手枪从胸口移开,他的另一只手扶着墓碑,尽力不让自己倒下。“你们早就知道宇宙的黑暗森林状态吗?”
是的,早就知道,你们这么晚才知道倒是一件很奇怪的事……你的健康状况让我们担忧。这不会意外中断摇篮系统的维持信号吧?
“不会,这套装置比雷迪亚兹的要先进许多,我只要活着信号就不会中断发射。”
你最好还是坐下来,这样会对你的状况有所改善。
“谢谢。”罗辑说,靠着墓碑坐了下来,“不要担心,我死不了的。”
(有删改)
【注】黑暗森林状态是指宇宙中不同文明之间为了生存和资源而发起的毁灭性攻击。摇篮系统中断维持信号会启动宇宙广播,发送三体文明具体位置,从而导致三体以及地球的毁灭。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中,罗辑通过为自己挖掘墓穴、用手枪顶着自己的心脏等行为,向三体的智子展现必死的决心,从而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B. 在小说的结尾,三体文明表达了对罗辑生命状况的担忧,既是因为它们对罗辑摇篮系统的畏惧,更是因为对罗辑的尊重和敬佩。
C. 从小说节选部分来看,三体文明在向地球入侵过程中采用了水滴向太阳发射电波、几个水滴到达太阳系、三体舰队入侵太阳系、智子监督等方式。
D. 小说以科幻的形式展现了地球文明与三体文明发生冲突时,个人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表现了作者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8. 小说开头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
9. 如果三体文明不答应罗辑的要求,他会中断摇篮系统的维持信号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殷不害字长卿,陈郡长平人也。祖任,齐豫章王行参军。父高明,梁尚书中兵郎。不害性至孝,居父忧过礼,由是少知名。家世俭约,居甚贫窭,有弟五人,皆幼弱,不害事老母,养小弟,勤剧无所不至,士大夫以笃行称之。年十七仕粱廷尉平不害长于政事兼饰以儒术名法有轻重不便者辄上书言之多见纳用大同五年,迁镇西府记室参军,寻以本官兼东宫通事舍人。是时朝廷政事多委东宫,不害与舍人庾肩吾直日奏事,梁武帝尝谓肩吾曰:“卿是文学之士,吏事非卿所长,何不使殷不害来邪?”其见知如此。简文又以不害善事亲,赐其母蔡氏锦裙襦、毡席、被褥,单复毕备。七年,除东宫步兵校尉。太清初,迁平北府谘议参军。侯景之乱,不害从简文入台。及台城陷,简文在中书省,景带甲将兵入朝陛见,过谒简文。景兵士皆羌胡杂种,冲突左右,甚不逊,侍卫者莫不惊恐辟易,唯不害与中庶子徐摘侍侧不动。及简文为景所幽,遣人请不害与居处,景许之,不害供侍益谨。简文夜梦吞一块土,意甚不悦,以告不害,不害曰:“昔晋文公出奔,野人遗之块,卒反晋国,陛下此梦,事符是乎?”简文曰:“若天有征,冀斯言不妄。”梁元帝立,以不害为中书郎,兼廷尉卿,因将家属西上。江陵之陷也,不害先于别所督战,失母所在。于时甚寒,冰雪交下,老弱冻死者填满沟堑。不害行哭道路,远近寻求,无所不至,遇见死人沟水中,即投身而下,扶捧阅视,举体冻湿,水浆不入口,号泣不辍声,如是者七日,始得母尸。不害凭尸而哭,每举音则气绝,行路无不为之流涕。即于江陵权殡,自是蔬食布衣,枯槁骨立,见者莫不哀之。
(节选自《陈书·殷不害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足
A. 年十七/仕梁廷尉平/不害长于政事兼饰/以儒术名/法有轻重/不便者辄上书/言之多见纳用/
B. 年十七/仕梁廷尉平/不害长于政事/兼饰以儒术/名法有轻重/不便者辄上书/言之多见纳用/
C. 年十七/仕梁廷尉平/不害长于政事/兼饰以儒术/名法有轻重不便者/辄上书言之/多见纳用/
D. 年十七/仕梁廷尉平/不害长于政事兼饰/以儒术名/法有轻重不便者/辄上书言之/多见纳用/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父忧,为“丁父忧”省写,丁忧是古代官员在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
B. 迁,在古代可指变动官职.表示升职的有超迁、迁陟、左迁,表示降职的有迁黜、迁封、迁谪、迁窜等。
C. 东宫,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汉代时,皇太后的居处在未央宫东,故也用来指皇太后。
D. 中书省,是古代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隋唐时,成为全国政务中枢,为中央最高政府机关,明朝时被废除。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殷不害出身官宦,生活俭朴。虽然祖父和父亲曾分别在齐、梁担任官职,但殷不害家境特别贫寒,他勤俭持家。
B. 殷不害才识超人,深受信任。梁武帝对他处理政务的能力非常欣赏,简文帝也因此赐予其母亲物品并提拔重用他。
C. 殷不害忠于职守,竭力报效。侯景之乱中,他守护在简文帝身边,毫不畏惧,照顾被囚禁的简文帝更是尽心尽责。
D. 殷不害母丧战乱,不懈寻觅。母亲死于汀陵战乱,他伤心欲绝,不顾冰雪严寒,历经数日艰辛才找到母亲的尸体。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昔晋文公出奔,野人遗之块,卒反晋国,陛下此梦,事符是乎?
(2)即于江陵权殡,自是蔬食布衣,枯槁骨立,见者莫不哀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 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登高抒怀之词。全词由词人登上黄鹤楼所见之景发端,意境深远,满溢爱国忧民之情,是一首豪放词作。
B. “想当年”三字表明词人陷入对故国往昔“繁华”的回忆,“花遮柳护”四字极简洁地写出汴京宫苑之繁荣景象。
C. 下阕以设问开篇,显示出对军民深切的关注之情,而答案“膏锋锷”“填沟壑”中义蕴藏着对侵略者的控诉。
D. “何日”一词透露了词人的迫不及待的心情:希望率领劲旅,直渡黄河,肃清敌人。到那时,即可辞官而去,如仙人骑鹤归隐。
15. 这首词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请对此特点作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l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指出齐王不仅受到身边人的偏爱,而且“________,_______”,因而受蒙蔽程度非常严重。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落叶和江水,表现了秋天肃杀凄凉的壮美景象。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当年刘裕居住之处,表现了对刘裕的凭吊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笔墨最先成熟于书法之中,后来书法入画,使得笔墨在中国画中形成了 的魅力。书法入画,进而产生了水墨写意人物画,这一书一画之所以能融合在一起,是因为都以笔墨为本,讲究骨气、格韵。书法、中国画都是以笔墨语言来 物体形象,表达作者内心感受的,是通过造型来表达笔墨精神的,笔墨是书法与中国画的核心。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墨法苍润、干练流畅,全文234个字,蘸墨仅7次,文中出现了大量的枯笔,每一笔都 着强烈的悲痛之感。文中墨色由浓变淡,笔画由粗变细,点画间牵丝映带,都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反映,通篇墨法的艺术效果与颜真卿的情感融为了一体。梁楷的《泼墨仙人图》,描绘的是一位袒胸露腹的老者形象,整幅画用笔豪放,墨色变化丰富多彩,质感强烈,给观赏者一种 的感觉。画面虽然只详细勾勒了面部和腹部,其他地方大笔横扫,( ),这就是对“一笔藏万笔”的真实体现。无论书法还是中国画,都是运用墨的变化来显现艺术形式,独特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力量表现在每个人的笔墨中。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别具一格 创造 表达 自由洒脱 B. 别具一格 塑造 流露 酣畅淋漓
C. 独树一帜 创造 流露 自由洒脱 D. 独树一帜 塑造 表达 酣畅淋漓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却只用寥寥几笔
B. 寥寥几笔之后,但其表现力却是无穷无尽的
C. 寥寥几笔带过,但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
D. 为读者创造无尽想象空间时,却只用了几笔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无论书法还是中国画,都是运用墨的变化来表现艺术形式,独特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力量表现在每个人的笔墨中。
B. 无论书法还是中国画,都是运用墨的变化来显现艺术形式,每个人的笔墨中都承载着独特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力量。
C. 无论书法还是中国画,都是运用墨的变化来表现艺术形式,每个人的笔墨中都承载着独特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力量。
D. 无论书法还是中国画,都是运用墨的变化来显现艺术形式,独特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力最表现在每个人的笔墨中。
20.下面示例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部分词语的诠释,请仿照示例,任选三个词语进行合理解释。要求内容协调,立意积极。
示例:爱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文明(彬彬有礼,仁德有序)
富强( ) 诚信( )和谐( )
公正( ) 法治( )敬业( )
21.下图分别是中国戏曲大会和中国诗词大会的标识,请结合图片内容分析其构图元素的异同。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张潮)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读书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鲁迅)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朱熹)
对于读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和看法,那么,你有怎样的看法和理解?请在以上句子中任选三个,以“我看读书”为中心,写一篇作文,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
1. C A项,“是相同的”表述绝对。依据第一段“人类艺术创造最大的特征就是情感化”“即便人工智能的文艺创作开始加入情感激发和随机化模块,但创作的内容仍然是从大量作品中提取、分解、组合而成,这种重组方式不能称为情感化的艺术创作”可知,原文只是假设“人工智能的文艺创作开始加入情感激发和随机化模块”,且原文意思是不可能达到与艺术家文艺创作中的感性创造相同的地步。
B项,“是因为主观情感上的难以接受”错误,第二段原文为“人类对人工智能文艺创作能力的抗拒和排斥,一方而基于……;另一方面……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难以跟人类匹敌”可知,原文说了两个理由,故B项以部分代整体,故而表述不全面。
D项,“人工智能作品”错误,依据第二段“而即便是输入‘城市’这个关键词,小冰依旧会把城市跟椅子、时钟这类元素联系到一起,画作也不算完整,甚至过于抽象”可知,原文说的“画作也不算完整,甚至过于抽象”,只是针对“小冰”的创作,并非全部人工智能作品都如此。
2. C C项,“选用了艺术批评家和人工智能研究者对立双方的观点”错误,依据第三段“如艺术批评家李心沫所言,在人类的绘画作品和运用人工智能程序绘制的作品已经很难被人进行区分的今天……一味地唯我独尊或排斥是没有意义的”,第五段“人工智能科学家李开复在《人工智能》一书中就指出,人工智能时代,程式化的、重复性的、仅依靠记忆与练习就可以掌握的技能将是最没有价值的,几乎一定可以由机器完成”可知,艺术批评家和人工智能研究者双方的观点都是肯定人工智能与人类艺术创造的融合,故并不是对立的。
3. B B项,“人类被人工智能超越、替代的趋势”错误,依据第五段“最体现人的综合素质的技能,比如人……则在人工智能时代最有价值,也是最不容易被替代的”可知,人类有最不容易被替代的人的综合素质的技能,故不可能最终被“被人工智能超越、替代”,且“人类被人工智能超越、替代的趋势”于文无据。
4. A A项,“依托3年来的5亿用户的低碳行为”错误,依据材料四,“蚂蚁森林”是“于208月在支付宝平台推出”,故到2019年8月才是3年5亿用户;而材料一说的是“截至2018年lI月,已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等7个盟(市)落实项目造林35.5万亩,植树3200多万株,投资1. 67亿元”。据此可知“依托3年来的5亿用户的低碳行为”错误。
5. A A项,“只要能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公益组织等便会为他种上一棵现实生活中的真树”错误,依据材料一“待能量累积到相应数值后,用户可在支付宝认养一棵虚拟树,由公益组织、环保企业等蚂蚁金服生态伙伴在规划区域种下一棵实体树”可知,用户还必须种下自己的虚拟树。
6. 打造多方共赢的企业合作平台。公益环保理念与个人健康观念的完美结合。提供更加便捷的参与方式。
7. B B项,“既是因为它们对罗辑摇篮系统的畏惧,更是因为对罗辑的尊重和敬佩”错误,依据第二段“我将让自己的心脏停止跳动,与此同时我也将成为两个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罪犯。对于所犯下的罪行,我对两个文明表示深深的歉意,但不会忏悔,因为这是唯一的选择”,第二十八段“你的健康状况让我们担忧。这不会意外中断摇篮系统的维持信号吧”可知,三体是对自己文明命运的担忧和对罗辑的摇篮系统的畏惧。
8.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黎明、墓地等场景渲染了压抑、恐怖的氛围。为下文罗辑的自杀行为作铺垫。通过蚂蚁的行为写出时间的短暂和永恒及人在宇宙中的渺小。
9. 答案示例:会。人类文明已经遭受巨大的威胁,可能马上就会走向毁灭。对过分强大的入侵者,采用同归于尽的做法是唯一的选择。罗辑已为自己挖好墓穴,并将手枪顶到自己的心脏位置,可看出他已经有了必死的决心。
10. C
11. B B项,“表示升职的有超迁、迁陟、左迁,表示降职的有迁黜、迁封、迁谪、迁窜等”错误,超迁、迁陟、迁封、右迁表示官职升迁;左迁、迁黜、迁谪、迁窜表示降职贬谪。
12. B B项,“梁武帝对他处理政务的能力非常欣赏,简文帝也因此赐予其母亲物品并提拔重用他”错误,依据“简文又以不害善事亲,赐其母蔡氏锦裙襦、毡席、被褥,单复毕备”, 简文帝又因殷不害孝敬父母,赐给他的母亲蔡氏织锦裙襦、毡席、被褥,单夹衣也齐备。可知,B项原因分析错误,原因应是简文帝认为殷不害孝敬父母。
13. (1)昔日晋文公出逃,农夫赠他一块土,他最终返回了晋国,陛下您这个梦,不是正符合此事吗?
(2)(殷不害)于是便在江陵暂且殡殓,自此他只吃粗食穿布衣,面色憔悴极度消瘦,看到的人无不为他悲哀。
参考译文:
殷不害字长卿,陈郡长平县人。祖父殷任,齐朝豫章王行参军。父亲殷高明,梁朝尚书中兵郎。殷不害性情特别孝顺,父丧期间过于毁顿,因此年少时就知名。持家勤俭节约,住所特别贫寒,有五个弟弟,都年小体弱,不害既要侍奉老母,又要抚养小弟,勤劳之至,当时士大夫因他行为敦厚持重而称道他。十七岁那年,做了廷尉属官。殷不害长于处理政事,兼治儒家学术,名分和法治有轻重不便利之处,就上书指出,很多都被皇上采用。大同五年,殷不害调任镇西府记室参军,不久又以原职兼任东宫通事舍人。当时朝廷政事多委托东宫办理,殷不害和舍人庾肩吾值日上奏政事,梁武帝曾对庾肩吾说:“你是文学之士,政事不是你的长处,为什么不让殷不害来呢?”可见殷不害被知遇之一斑。简文帝又因殷不害孝敬父母,赐给他的母亲蔡氏织锦裙襦、毡席、被褥,单夹衣也齐备。大同七年,殷不害担任东宫步兵校尉。太清初年,调任平北府谘议参军。侯景叛乱,殷不害跟随简文帝入宫。台城陷落时,简文帝在中书省,候景带领披甲将士入朝晋见皇帝,只是顺路拜见简文帝而已。候景的士兵都是羌、胡异族,常与身边人发生冲突,很不谦恭,侍从护卫都害怕而避开他们,只有殷不害和中庶子徐摘侍立一旁不动。简文帝被侯景幽禁后,他要求派人请殷不害来与他同住,侯景应允,殷不害来后侍奉简文帝更加恭敬。当时简文帝夜里做梦吞了一块土,很不高兴,于是把梦告诉殷不害,殷不害说:“过去晋文公出逃,农夫给他一块土,最后晋文公返回了晋国,陛下此梦,莫非与此事相符?”简文帝说:“假若上天有命,希望这话不是荒诞之语。”梁元帝继位后,任殷不害为中书郎,兼廷尉卿,于是殷不害举家西上江陵。江陵被围困时,殷不害首先在别宅督战,他的母亲在那儿失踪。当时天气很寒冷,冰雪交落,被冻死的年老体弱者填满沟壑。殷不害边走边哭,到处寻找,凡是看见沟水中的尸首,都跳下去捧扶细看,以致全身湿透冻僵了,他滴水未进,嚎哭不止,这样过了七天,才找到他母亲的尸首。殷不害靠着尸体哭泣,声断气绝,过路的人无不为之流泪。他就在江陵暂停灵柩葬了母亲,从此殷不害粗食布衣,形容憔悴消瘦,看见的人没有不为他伤心的。
14. D D项,“如仙人骑鹤归隐”错误,“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三句是作者乐观地想象胜利后的欢乐。眼前他虽然登黄鹤楼,作“汉阳游”,但心情实在无法宁静。不过,待到得胜归来,“再续汉阳游”时,一切都会改变,那种快乐,恐怕只有骑鹤的神仙才可体会。故句子并无归隐之意。
15. 这首词以时间为序,从“想当年”追忆了昔日汴京城的繁华,“到而今”回到眼前讲述战乱频繁、牛灵涂炭的情景,“何日”抒发了词人对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和光复中原的强烈愿望,到“却归来”乐观地想象胜利后的欢乐,层次分明。
16.(1)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3)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17. B
18. C 文中“一笔藏万笔”,是指绘画中的以少当多,用笔少而想象空问大。C项中,“寥寥几笔带过”和上文“画面虽然只详细勾勒了面部和腹部,其他地方大笔横扫”形成对照,后句“给我们留下了尤尽的遐想”则与后文“一笔藏万笔”相关联。依据邻近原则,把握语意之间的前后衔接, C项最恰当。
19. C 原句的错误有两处,错误一是“运用墨的变化来显现艺术形式”搭配不当,可将“显现”改为“表现”,故排除BD;错误二是“独特人文精神和人格力量表现在每个人的笔墨中”与前文“运用墨的变化”“艺术形式”语意衔接不当,可改为“每个人的笔墨中都承载着独特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力量”,故排除AD。
20.富强:国富民强,国泰民安。 诚信:一言九鼎,重于泰山。 和谐:多元包容,以和为贵。 公正:公道在心,不偏不倚。 法治:章法有度,自成方圆。 敬业:恪尽职守,乐业奉献。
21.异:中国戏曲大会:扇子、彩带、祥云等众多戏曲元素介入。中国诗词大会:大海、初升的明月、望月的诗人、卷轴等构成具有浓郁诗情的画面。同:都有弯月形象等传统元素,意蕴悠长。有清晰的书法体汉字,内容鲜明。
22.
本题给了写作提示“对于读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和看法,那么,你有怎样的看法和理解”,故考生要先理解五个句子蕴含的观点,在写作时分析评论他人的观点,并结合前人的诗句谈自己对读书的看法和理解。第句重点在于人在不同时期读书的收获不同,年龄越大,经历越多,读书的收获越丰富。第句讲的是读书的方法,不能死读书,死钻牛角尖,不能局限在书中。第句重点在于读书的广博特点,不能拘于一书而忽略了其他方面,要有眼光。第句讲读书的作用,读书可以提升个人写作的水平和对事物的认知能力。第句说读书的方法,要专心,要做到心、眼、口三方面结合。
立意:
读书,要有广度、厚度
活学广用,方为上“读”
字斟句酌,遍览群书
用一生的时光,与书为伴
细读字里行间处,嗅得书香满庭芳
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 王殿卿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丁,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提出了疑问。“汉字落后”论者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观点,认为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虽日渐式微,但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汉字行将就木”。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语教育的挑战。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是危言耸听。种种现象表明,对汉字教育面临的问题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为了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有的教学实验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和“因形分类、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通过这些方法,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汉字感兴趣、生爱恋、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
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国人心中。
(选自《人民日报》20xx年05月04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末民初,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作为中华文化根基的汉字提出了疑问,其中有人提出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观点。
B. 20世纪80年代,仍有人认为“汉字行将就木”,“汉字落后汉字难学”“儿童识字有害”的观点还有一定市场。
C. 在学习英语可以改变命运这种价值观念影响下,一些人只重视英语的学习,汉字教育受到了直接冲击和削弱。
D. 古人认为汉字形神兼备,今人认为汉字是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因而提笔忘字的时候增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站在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高度论述汉字教育的意义。
B. 文章从现象人手,列举清末以来质疑汉字的种种言论,强调汉字教育的必要性。
C. 文章运用对比论证法,将汉字与拼音文字作比较,突出汉字的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
D. 文章围绕汉字教育问题,多角度进行分析,并具体指出汉字拼音教学法的优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它既能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这是拼音文字所不能相比的。
B. 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拼音教学方法,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优点也有缺点,不一定符合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C.近年来,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形成了“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的汉字教学新理念。
D. 为了让学生对汉字感兴趣、生爱恋,甚至实现以字养德,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正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传 承 付树霞
不知是因为姓万还是医术高,得珠大爷不大爱说话。晚饭后,得珠大爷爱绕着小镇遛弯。年老的年少的见着了,会远远地喊一嗓子:得珠大爷,遛弯呢?通常情况下,得珠大爷眼皮都不抬一下,只从鼻子里“嗯”一声,然后背着手,照旧走自己的路。遇到得珠大爷心情不佳的时候,这声“嗯”会被省略掉。
小镇人呢,见怪不怪,半点儿不计较。转天见了面,依旧恭敬地打招呼。
小镇很多年轻人不懂,大家都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唯独万姓人二十四过小年。老辈人说,原先他们不是万姓,具体姓什么没有人记得了。只记得万姓是万岁爷赐的姓。据说,万得珠大爷的先人曾用万家的普济药方,救过微服出巡的万岁爷。万岁爷不仅赐了万姓,还特许万姓人腊月二十四这天,单独送灶王爷上天为万姓人言好事。
也因此万姓人在小镇上的地位有些特殊。但万家人丝毫不见骄躁,一代又一代传承这普济药方的普济精神。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所以小镇上几乎家家都麻烦过得珠大爷。再加上那时候人们穷,小镇又偏,谁得个小病闹个小灾的,都会往得珠大爷家跑。轻则扎个针灸,重则开三服汤药,保管药到病除。药费呢,有则给,没有得珠大爷眼皮一耷,半句话都不说。小镇民风淳朴,手头不方便的,会先欠着。有那实在拿不出药费的,会在得珠大爷有事要相帮的时候,主动上门。得珠大爷的老伴儿过世时,来的人就海了去了。
最为难得的是,只要半夜听到有人把门砸得山响,得珠大爷披衣穿鞋抓着药箱,跟着就走。
当然也有得珠大爷治不了的病。得珠大爷会在号完脉后说,送医院吧。家里人就知道这是得了大病了。找车拉人赶紧去医院。到医院拍完片子,医生下的结论和得珠大爷说得不差半分。
这不,已经好长时间,得珠大爷没出来遛弯了。小镇人猜测,是不是因为那家新开的诊所。新开的诊所名叫玉泉诊所,是小镇考出去的医科大学的学生开的,毕业后自谋出路,回家乡干起了诊所。
现在的年轻人不爱喝那苦药汤,在玉泉诊所看完病,拿些药片一吃,病好得也快,还省得熬汤药。因此,小诊所的生意挺红火。
听说玉泉也会用汤药,得珠大爷有些心动了。医不治己,自个儿病了这么多年,是该找个人看看了。得珠大爷上门求药,言明,不吃西药。玉泉丝毫没为难,笔工工整整地写下了药方。得珠大爷抄起药方,扭头就走。回到家里,细细查看药方。不看则罢,一看竟然破天荒地大笑起来。药方竟是红豆七颗、黑豆七颗、小枣七颗、枸杞七颗、核桃七颗,用锅蒸煮,一日一餐。黄口小儿,哪知中医的精深!得珠大爷把那张药方贴在进门必经之处,每看一次,大笑一次。时间长了,郁结之气竞自没了。
不知什么原因,普济世人的万家人丁稀少,到得珠大爷这一辈已经是三代单传了。而得珠大爷这辈子竞没得一儿半女,得珠大爷没少为这事长吁短叹。
这日,得珠大爷揭下药方,再次登门。玉泉见老爷子精神奕奕,心下欣慰。得珠大爷一言未发,放下药方,侧身而坐。玉泉赶紧奉上清茶一杯,待老爷子润过嗓子,才开口说道,老爷子,这方水土上的人,几辈子都受万家普济药方的恩惠。您身后无人,终日郁郁,其实,我辈都是您的后人。得珠大爷静默半晌端起茶杯,什么也没说,一饮而尽。
自那以后,小镇人遛弯,常常看到得珠大爷和玉泉二人,边走边聊。小镇人照旧老远喊声得珠大爷,听得出,得珠大爷的那声嗯,发自心底。
(选自《小小说月刊》20xx年第3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镇人对得珠大爷很恭敬,见面主动打招呼,即使受到冷遇也半点儿不计较,由此可见得珠大爷在小镇有着特殊的地位。
B. 玉泉诊所开业,并且生意很红火;而得珠大爷恰好也很长时间没出来遛弯。小镇人于是猜测这两件事可能有些关联。
C. 得珠大爷上门求药,其实是为了考验玉泉;玉泉开的荒唐药方,却出乎意料地令得珠大爷将心中的郁结之气笑没了。
D. 小说结尾写小镇人看见得珠大爷和玉泉常常边走边聊,心情舒畅,既巧妙地照应了开头,又含蓄地点明了题旨,颇具匠心。
2.小说以“传承”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谈谈你的理解。
3.联系全文,分析得珠大爷的形象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跨界多栖的诗家 余 玮
身为诗人,叶延滨对这个头衔的解读是:个体价值和情感价值的承载者。叶延滨说,现在诗人平民化,但并没有失去价值。“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后,因为符合了大众的审美,所以拥有大量读者。诗歌比较个体化,看上去很弱小,但它坚守个体价值。诗歌证明个体是需要被承认的,它捍卫着个人的尊严,一个诗人哪怕只有一个读者,他也是有价值的。
在快餐文化充斥的现在,很多人说中国诗歌正在边缘化,甚至有人说,诗歌正在消亡。对此,叶延滨强调:“诗歌是一种文学艺术,关乎人的内心世界,关乎个人价值,承认诗歌的独特性在于每个人有自己的独特情感方式、个人价值。中国从有文化以来就有诗歌,诗歌从来没有成另全民消费的文化,诗歌的生命力在于,它虽然不是处于今天消费文化的中心,但它是延续人类精神的链条,诗歌消灭了,我们的精神情感也就中断了。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诗歌是弱势,要进行调整,要倡导对诗歌的尊重,倡导对诗歌的敬畏之心,然后让下一代受到更好的诗歌教育。”
笔耕不辍的叶延滨在诗歌创作的同时,客串撰写了大量有特色的随笔、杂文、散文、评论、小说、歌词等。一行行文字里,看得出他极其睿敏的悟性、涉猎广阔的社会生活和相当厚实的知识积累。一个在诗歌方面有很深造诣的作家,他的思想触角和艺术素质不可能不“流注”到文学的其他领域,叶延滨的创作实践正是如此。他的散文,是另一种形式的诗。前不久,叶延滨应邀到湖北赤壁采风,赤壁是有诗意的地方,出过不少著名诗人,这里的一块石头、一片树叶、一锨粘土都深深地吸引着他,成就了他的散文佳作《赤壁三绝》。他看到的不只是风景,更多的是人文、历史和情怀。那摩岩石刻、那茶道古街、那陆水大坝,牵引着这位诗家的悠悠情思与历史追问。
曾有人说,叶延滨的诗透着杂文的风骨,杂文也常有诗的意象、诗的气质。对此,他坦陈:“诗与杂文是我的两手,让我感动的,美好的,常常笔下成了诗;让我愤慨的,丑陋的,不吐不快的,常常笔下是杂文。美中有瑕,诗中也就有讽有谐。吐出心中块垒,人生一大快事,文章自然也神采飞扬。杂文没有风骨不可立身,杂文没有情致也难成美文。”他认为,写诗更多的是内心的表达,大概与情致相关,写杂文更多的是对社会的关注,大概与风骨相关,两者加起来,对他而言就是“书生意气”。
“好茶,沸水中无声的舞者/修炼到如此/春秋一世、生死一回/不就是该发芽就发芽/该涅时就赴汤蹈火不变色吗?”叶延滨在《在天姥山重阳宫逍遥楼品茗》一诗中如此写道。茶道人生,杯水感悟!有人问叶先生人生到底是什么,他指着桌上的一杯茶水,淡淡地说:“也许这就是人生吧。”一杯茶水,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慢慢体会才发现生活就是这样。
钭躺卧椅上,任阳光静谧中流淌,品一壶青砖茶,吟咏一段诗文,看一朵花的盛开,赏一朵云的飘逸,这是简单而奢侈的生活。岁月静好而诗意,叶延滨享受着,珍惜着……
(节选自《中华儿女》20xx年第24期)
相关链接
①诗歌的无用之用,就是精神上的诗意生存与现实中的诗意栖居。诗歌的无用之用,就是一步步引领我们告别野蛮与低俗,让生活和心灵都洒满文明的阳光……
(叶延滨《无用的诗意》)
②综观叶延滨诗歌、散文、随笔、杂文等多方面的作品,虽然题材各异,笔调多变,但我有一个总体感觉是:他无论写什么,怎样写,“骨子里”的精髓是共通的,格调是统一的,艺术风格是相互流贯的。其个性是不能误认的。
(石英《诗文并峙,卓异辉映――简析叶延滨的文学创作品格》)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当今中国快餐文化充斥,以至很多人认为诗歌正在边缘化,甚至有人说诗歌正在消亡;但叶延滨并不这么认为。
B. 叶延滨虽然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但也创作了大量随笔、杂文、散文、评论、小说、等,且特色鲜明,成就颇高。
C. 赤壁诗意盎然,风景秀美,但叶延滨去采风时不写诗而写散文,这是因为他不只看风景而关注人文、历史和情怀。
D. 叶延滨写诗重在表达内心,或与情致有关,写杂文重在关注社会,或与风骨有关,两者结合成为其“书生意气”。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叶延滨认为,诗人是个体价值和情感价值的承载者;与小说相比,诗歌不但读者量小,个性化强,因而具有“无用之用”。
B. 叶延滨认为,诗歌关乎人的内心世界与个人价值,诗歌的生命力在于它是延续人类精神的链条,任何时代都不可或缺。
C. 叶延滨的创作实践证明,一个作家如果诗歌造诣很深,那么,其思想触角和艺术素质也必定会延伸到文学的其他领域。
D. 诗与杂文是叶延滨的两手,他用诗来讴歌美好,用杂文来抨击丑陋,因而其诗有杂文的风骨,杂文有诗的意象与气质。
E. 叶延滨的作品虽然题材各异,笔调多变,但本质共通,格调统一,艺术风格相互流贯,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个性特征。
3.联系材料,探究叶延滨先生茶水“人生”的具体内涵。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安丰王元猛,字季烈。太和五年封,加侍中。出为和龙镇都大将、营州刺史。猛宽仁雄毅,甚有威略,戎夷畏爱之。薨于州。赠太尉,谥曰匡。
子延明,袭。世宗时,授太中大夫。延昌初,岁大饥,延明乃减家财,以拯宾客数十人,并赡其家。至肃宗初,为豫州刺史,甚有政绩,累迁给事黄门侍郎。
延明既博极群书,兼有文藻,鸠集图籍万有余卷。性清俭,不营产业。与中山王熙及弟临淮王或等,并以才学令望有名于世。虽风流造次不及熙、或,而稽古淳笃过之。寻迁侍中。诏与侍中崔光撰定服制。后兼尚书右仆射。以延明博识多闻,敕监金石事。
及元法僧反,诏为东道行台、徐州大都督,节度诸军事,与都督临淮王元尚书李宪等讨法僧萧衍遣其豫章王综镇徐州延明先牧徐方甚得民誉招怀旧土远近归之。综既降,因以军乘之,复东南之境,至宿豫而还。迁都督、徐州刺史。频经师旅,人物凋弊,延明招携新故,人悉安业,百姓咸附。
庄帝时,兼尚书令、大司马。及元颢入洛,延明受颢委寄,率众守河桥。颢败,遂将妻子奔萧衍,死于江南。庄帝末,丧还。出帝初,赠太保,王如故,谥日文宣。所著诗赋赞颂铭诔三百余篇,又撰《五经宗略》、《诗礼别义》,注《帝王世纪》及《列仙传》。又以河间人信都芳工算术,引之在馆。其撰《古今乐事》,《九章》十二图,又集《器准》九篇,芳别为之注,皆行于世。
(节选自《魏书・文成五王列传第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都督临淮王/尚书李宪等讨法僧/萧衍遣其豫章/王综镇徐州/延明先牧/徐方甚得民誉/招怀旧土/远近归之/
B. 与都督临淮王/尚书李宪等讨法僧/萧衍遣其豫章王综镇徐州/延明先牧徐方/甚得民誉/招怀旧土/远近归之/
C. 与都督临淮王/尚书李宪等讨法僧/萧衍遣其豫章/王综镇徐州/延明先牧徐方/甚得民誉/招怀旧土/远近归之/
D. 与都督临淮王/尚书李宪等讨法僧/萧衍遣其豫章王综镇徐州/延明先牧/徐方甚得民誉/招怀旧土/远近归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或短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加侍中,指加授侍中这一官职,被加者享有佩戴貂蝉珥等标志性饰物与侍从皇帝左右的礼制待遇。
B. 戎夷,指戎和夷,泛指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戎,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夷,中国古代称西部的民族。
C. 太保,亦指太子太保,和太子太师、太子太傅都是东宫官职,为辅导太子之官。其副职为太子少保。
D. 铭诔,多指记述死者经历和功德的文章,很多是因当时某臣子身故,其君主表彰其功勋,亦表哀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延明继承父亲的`爵位,在地方和朝廷都担任过官职,因为政绩显著,得到朝廷的赏识,不断升迁。
B. 元延明博览群书,通古知今,很有才华,但他本性清俭,喜好金石,不喜钻营,才华一直未被赏识。
C. 元延明既能著书立说,一生留下多种著作,又善于治理地方,在徐州颇有政绩,受到百姓的赞誉。
D. 元延明很有军事才能,曾经讨伐过反贼元法僧,招降敌将,收复失地,并接受元颢委任率军守河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延昌初,岁大饥,延明乃减家财,以拯宾客数十人,并赡其家。
(2)频经师旅,人物凋弊,延明招携新故,人悉安业,百姓咸附。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黄 河 罗隐①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②,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注:①罗隐:晚唐诗人,十多次科举考试不第,史称“十上不第”。②高祖誓功衣带小:汉高祖在平定天下、大封功臣时的誓词,誓词里说:“使河如带,泰山若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此诗借事寓意,首句以“阿胶”为喻,生动描绘了读书人蜂拥参加科举考试的场景。
B. “银汉”,即银河,在这里被用来指代皇室和朝廷;“昆仑”同“银汉”一样,也指朝廷豪门贵族甚至当朝皇帝。
C. “高祖誓功衣带小”,借用汉高祖封功的典故,意在表达功臣的爵位永远不会失去。
D. “仙人占斗客槎轻”,“客槎”指考试求官的人,这句足说封建贵族霸占了爵位,读书人人仕的希望将永远渺茫。
E. 全诗句句紧扣黄河,又句句别有所指,言辞激切,表达了作者对科举的绝望与怀才不遇的激愤。
2.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借“黄河”来讽喻科举制度的。
四、情景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卫风・氓》中,表现女子的品行端正,但男子却已变心的语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句,领起全词,为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抒写怀乡思归之情埋下伏笔。
(3)《赤壁赋》中,苏轼用夸张、想象的手法,侧面描写箫声悲伤感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五、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游芜湖老街,听广济寺的晨钟暮鼓,观青弋江上若隐若现的云蒸雾绕,芜湖,宛如一位静默美丽的女子,让深陷尘世的我们得到一种沐浴和抚慰。
②他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优秀毕业生,但从不张扬,善于听取别人的学术意见,在团队合作中与人相处融洽,是一位深藏若虚的谦谦君子。
③报告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说空话套话,措施具体而微,于细微之中处处体现着政府对百姓民生问题的呵护之情。
④小王最近刚做了父亲,这本是一件高兴的事,但他的母亲却生病住院了,更不巧的是,他又被单位派到了离家很远的分支机构上班,每天奔波两地,实在是左支右绌,心力交瘁。
⑤王教授退休后,在注重保养身体的同时,积极参加老年大学的各项活动,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整个人看起来红光满面,白头如新。
⑥西方诗歌很难译得形神兼备,理性上我一贯赞同忠实,然而伴随忠实而来的板滞或晦涩又常使我意兴阑珊。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③⑤⑥
D. ①②④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寿县报恩寺院内有两颗银杏树,树高20多米,体型饱满庞大,遮天蔽日,已有近1 400多年的树龄,被认定沟国家一级名木。
B. 救助站始终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服务宗旨,着力解决困难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C. 事实上,不仅《列王的纷争》属于为数不多的国产策略游戏,而且也是少有的以海外国家为主题背景的国产游戏。
D. 王国维曾讲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治学境界,他想告诉我们,前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我们绝不能轻言放弃,要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拼搏。
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
A. 家人齐聚,庆贺岳母过寿,大女婿作为代表致祝酒词:“祝泰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B. 再过一个礼拜,敝人的大作就要出版了,到时一定敬请您拜读啊。
C. 小弟因公务在身,未能在此恭迎大哥光临寒舍,还望大哥海涵。
D. 我接手这个项目,完全是想扭转困局,如果觉得我是另有所图,那我就只能敬谢不敏了。
六、语言应用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文学与社会生活是息息相关的。①___________,关于这一点,人们是普遍认知的。每当谈到文学的创作基础和来源,可以引申出很多方方面面的相关话题,②____________,欣喜的是丰富多影的客体赋予了文学不同的价值和发展潜力。令人担忧的是人们存在着③___________。要知道,即使文学能够多元化地反映社会生活,也不能否认它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是有区别的。
请参照①的方式,反驳对方的观点。
A.有个佛教徒当众宣讲“轮回报应”的佛教教义,他说,人们不能杀生,因为今世杀猪,来世就会变成猪。
①反驳:既然今世杀猪来世就会变成猪。那么我们就只有杀人了?
B.总有人以成败来论英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中国学习资本主义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有人担心中国会因此变成资本主义社会。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在学校,老师会帮助你学习,到公司却不会。如果你认为学校的老师要求你很严格,那是你还没有进入公司打工。因为,如果公司对你不严厉,你就要失业了。 ――比尔・盖茨
材料二:一位中国留学生假期去一家华人开的中餐厅打工,结果第一天上班就迟到了五分钟,于是被解雇了。他没有想到,第一次因为迟到就受到了这样严厉的惩罚。而最令他醍醐灌顶的是那个华人老板的最后忠告:“小伙子,如果我不解雇你,你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残酷!”
材料三:据阿里内部爆料,中秋之际,阿里在公司内部搞了一个内网低价购买月饼的活动。结果阿里安全部几位员工却借助技术,用编写脚本代码方式,在公开秒杀月饼的内部活动中“秒到”了1 33盒月饼,被公司发现些天就被开除。这件事可以看到阿里在推行企业文化时的坚定信念。不管是谁,都不能触犯公司的底线,更何况他们是阿里安全规则的制定者和守卫者。
读了上面三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东北三省三校20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
周苇风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是荀子的学生,因为口吃,不喜言谈。曾数次上书进谏韩王,却不被采纳。但他的文章传入秦国后大受欢迎,秦王甚至感叹“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史记》中,韩非与老子合传,同传中还有庄子和申不害。庄子和老子是道家人物,韩非和申不害为法家人物。司马迁说,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
黄老学派形成于战国时期,最初流行于齐国稷下学宫。它既讲道德又主刑名,既尚无为又崇法治,既以为“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又强调“道生法”,要求统治者“虚静谨听,以法为符”。作为儒家学派的一员,荀子曾在稷下学宫三为祭酒,思想难免受到黄老思想的影响。他清醒地认识到,礼的施行无法完全依靠“克己”来实现。于是,便提出了礼法并举的思想。理解了这个学术背景,司马迁说韩非“其归本于黄老”也就不奇怪了。
《韩非子》有《解老》《喻老》两篇,顾名思义是解读《老子》的专著。从这个角度来看,韩非可以说是早期研究《老子》的专家。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客观自然规律。韩非接受了老子对道的阐述,承认道决定宇宙万物的演变。同时,老子认为道具有“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对此,韩非则进一步发挥,强调道是变化的,天地也是变化的,人也在不断变化中,整个社会都在变化。由此,治理社会的方式和方法自然也应该变化。但是,韩非也非常重视道的稳定性。道的稳定性在现实中表现为法。法是依道建立起来的,人人必须遵守,不能随意更改。
《老子》曰:“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这一思想到了申不害和韩非手里,则发展为以权术驾驭群臣,也就是术。韩非对以进为退、暗藏杀机及权谋的运用,可以说是津津乐道。《韩非子》就明确提出:“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故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
春秋战国时期,残酷的现实使法家意识到,人君的威胁主要不是来自民众和敌国,而是来自臣下。所以,申不害和韩非都主张术应该隐藏在君主心中,不能为臣下窥破。术有权术的含义,但法家的术不仅仅局限于权术的运用。《韩非子》认为,所谓的术就是根据才能授予官职,明确职责并严加考核。这样,君主就可以操生杀之柄,督促群臣尽力工作。
人们在谈论法家时常常商、韩并举,认为韩非的思想是商鞅的继承和发展。确实,韩非认同商鞅富国强兵的种.种举措,也主张建构一元化社会控制体系。然而,在继承商鞅法治思想的同时,韩非更加关注稳固社会秩序的永续。韩非和商鞅都认为,社会秩序的稳固在于加强君主专制集权。但是,商鞅对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具体措施缺少详细论述。韩非批评商鞅知法而无术,认为商鞅的种.种富国强兵之举因“无术以知奸”,最终只能“资人臣而已”。由此,韩非尽力鼓吹权术,以弥补商鞅的不足。
不过,既然有驭臣之术,就会有欺君之方。尔虞我诈,你争我斗,反而加剧了政权的不稳定性。秦始皇后期迷信权术,为了让人觉得自己威严、神圣和神秘,长期疏远大臣,这就给了赵高弄权的机会。二世胡亥即位后,继续沿用秦始皇的做法,最终连刘邦逼近咸阳的消息都被权臣蒙在鼓里,可以说是自吞玩弄权术的苦果。
(选自《解放日报》.08.06)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是荀子的学生,因为口吃,他不善言谈,于是用上书的方式进谏韩王,可是韩王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B.荀子曾在稷下学宫做祭酒,深受黄老思想影响。他提出礼法并举,是因为他认识到依靠“克己”不能实现礼的施行。
C.老子的某些思想到了申不害和韩非手里,发展为术。韩非对以进为退、暗藏杀机及权谋的运用,可以说是津津乐道。
D.以术驭臣,以法治民,缺一不可。韩非批评商鞅知法而无术,认为商鞅的种.种富国强兵之举最终只能“资人臣而已”。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按“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论证了韩非子思想中的“法”与“术”都取法自老子思想这一中心观点。
B.文章前三段论述的重点是韩非“其归本于黄老”。黄老学派对荀子的影响这一学术背景是论述的基础。
C.文章论述韩非子的“法”与“术”的观点时,强调其源于老子思想,又有所发展,也指出了“术”的利弊。
D.文章采用多种论证方法,既有因果论证,又有引用论证,既讲道理,又举事例,论证语言清晰,逻辑严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老学派在战国时期形成,将道德和刑名并举,既推崇“无为”,又重视法治,其思想对儒家学者也有一定的影响。
B.韩非子有两篇解读《老子》的专著,对老子阐述的道不仅接受,还有进一步的发展,他可以说是最早研究《老子》的专家。
C.春秋战国时期,残酷的现实使申、韩意识到人君的威胁主要来自臣下,因而主张术应该隐藏在君主心中,不能为臣下窥破。
D.君有驭臣之术,臣也会有欺君之方。君如果迷信权术,就可能给权臣弄权、蒙蔽君王以机会,自吞玩弄权术的苦果。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从重点群体看,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创新高,农民工规模增速放缓但年龄老化,“4050”人员规模上升,就业压力较大。
在高校毕业生方面,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含研究生)从的88万攀升至的834万。考虑到一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含研究生)从803万增至877万,可以预测未来几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仍将持续创新高。由于部分学生的技能难以适应就业要求,“就业难”的压力持续上升。
在农民工方面,农民工规模从的2.4亿增至20的2.9亿,增速从5.4%放缓至0.6%,但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的农民工群体更加老龄化,在经济下行阶段面临较大失业风险。-年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从11.4%升至22.4%,41一50岁占比从18.6%升至25.5%。
在“4050”人员方面,“4050”人员规模及占比持续上升,年龄大、学历低、技能单一,容易陷入长期失业。其中,-2018年女性40-59岁人口占女性15-59岁人口比重从38.0%升47.5%,男性50一59岁人口占男性15一59岁人口比重从16.4%升至22.3%,二者合计占15一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从27.1%升至34.6%。
(摘自《2019中国就业形势报告》)
材料二:
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电子竞技运营师、电子竞技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今年发布了13个新职业,这些颇具科技含量又充满未来感的职业不仅让人眼前一亮,也日益受到广泛认可。在农村、城市,甚至在网络上,越来越多的人正积极投身新职业。
在农村, 一个新职业悄然兴起——农业经理人。他们好比农民中的“CEO”, 凭借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在专业合作社中运营着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数据显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将以年增幅10%以上的速度发展。预计,未来5年我国对农业经理人的需求总量将达到150万左右。
在城市,同样也有一个职业方兴未艾二家庭整理收纳师。他们可以帮助人们实现从物质到心灵的“断舍离”。据统计,我国当前收纳整理市场规模约为260亿元,支出仅占个人总消费的0.11%;预计到年,整个市场的规模将达千亿元,至少需要1万名以上从业者,目前行业人才供不应求。
而在互联网上,各种新职业更是层出不穷。云柜姐、群聊师、选品师.....其中,“带薪出游吃遍全球,月入3万元,时间自由”的“水果猎人”最近火了。据了解,生鲜电商兴起后,传统水果销售路径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以牧轲为代表的“水果猎人”研究出了一个新的路子:把新品种引入国内,通过电商平台直接面向消费者做市场推广。如今,这种岗位已经成为天猫等生鲜商家的标配,行业人才缺口很大。
(摘自《1193万人:新就业新活力》《光明日报》月08日01版)
材料三:
平台型就业浮现,自然人成为市场的主体。“平台式就业”已经成为基本就业景观。传统的就业方式下,员工受雇于特定企业,通过企业与市场进行价值交换;而平台方式下,自然人只需通过虚拟账号就可以成为平台的服务方,与市场消费者连接,实现个人的市场价值。
“创业式就业”成为一种显著的“就业”方式。“互联网十”带来的新经济,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高效途径,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成为年青人创业的首选。淘宝、天猫正成为千万年青人创业的三角地,从而对接超过4亿在线消费者、3万亿大市场。
“共享式就业”成为广泛可能。“平台经济”是基础、“共享经济”是实质、“微经济”是土壤。共享经济打破了传统的“全时雇佣”关系,在使就业方式更加灵活的同时,也增加了就业渠道与岗位。
分享经济给富有创造力的个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谋生方式,人们不必依托组织即可供应自己的劳动力和知识技能,使得拥有弹性工作时间的个人和缺乏弹性劳动力的企业、机构均能利益最大化。数字化网络平台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包括搜寻成本、联系成本和签约成本等。
(摘自《2020年后未来就业发展有三大趋势》)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就业重点人群来看,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及“4050”人员规模都在上升,就业压力较大。
B.虽然201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少于2018年,但可以预测未来儿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仍将持续创新高。
C.农民工规模增速虽然放缓,但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在经济下行阶段失业风险增加。
D.2003一2018年,“4050”人员规模不断扩大,他们年龄大、学历低、技能单一,一旦失业很难再次就业。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人积极投身新职业并没有从根本上缓解规模逐年增大的就业重点人群“就业难”的压力。
B.201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发布了13个新职业,这些职业虽然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但是门槛普遍较高。
C.“平台式就业”与传统就业方式不同之处在于自然人通过平台与消费者连接,成为市场主体,实现个人的市场价值。
D.分享经济给富有创造力的个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谋生方式,“平台式就业”“创业式就业”“共享式就业”已成为当今社会就业的主要方式。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主要内容,简要分析为什么“强技”是“稳就业”的关键办法。(6分)
“强技”是“稳就业”的关键办法。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时期,有一部分失业是由于劳动者的技能无法跟上企业在产业升级之后对劳动力要求提升所造成的结构性失业,对于这部分失业群体而言,他们并非不愿意工作或者没有能力工作,只是在工作技能方面需要进行提升。对此,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强技”政策,并鼓励职业技能学院在校内开展企业用工的“订制式”培养,减轻企业人才培养负担。据悉,从11月25日开始,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办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服务周也将在全国展开,城乡各类劳动者都可以参加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三奶奶的小木船
吴建
三奶奶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木头在遛弯儿:“木头,咱们这辈子还能去南海看看不?”木头知道奶奶“去南海看看”的意思,就拍了一下自己的腿,叹了一口气:“唉!都是我,拖累你了!”三奶奶的眼圈有些发红,苦笑了一下:“算了吧,咱都老了,走不动了,听说去南海先坐飞机再坐轮船,千里遥远的,这辈子想想就算去了。”
三奶奶和木头两个人一块儿过,大门上挂着“烈属”的红牌牌。这个红牌牌让三奶奶脸上荣光了一生,也心痛了一生。
没过几天,三奶奶问木头:“木头,快告诉我,咱们薛河的水是不是流向西湖的?”
“是呀。”
“西湖水是不是流向东海呢?”
“对呀。”木头弄不明白三奶奶问这些做什么。
三奶奶又说:“那东海的水一定是通南海的,对不?”
木头愣了一下,说:“是呀,还别说你知道的真不少呢。”
听木头说是,三奶奶昏花的老眼瞬间亮了。
过了些日子,三奶奶又对木头说:“木头,咱们找人做一只小木船吧?”
木头不明白地看着三奶奶:“你做小木船干啥?不当吃又不当喝的。”
“我看见有人把河灯放在小木船上,河灯就不会下沉,顺着河水往下漂,听说能漂很远很远,挺好玩的。”
木头心里想,你都多大年纪了,还放河灯?怪不得有人说老人是“老顽童”“老小孩”,看来这话说得一点也不假。
几天后,三奶奶拿回家一只小木船,像拿个宝贝一样欣喜地反和正地看。
夏季的一天,山洪暴发,薛河涨水了。三奶奶踮着小脚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木头急急地出了门:“快,木头,咱们走。”三奶奶把小木船放在轮椅后面,她自己背着一个布包,“木头,走,咱们下河去。”三奶奶推着木头到了河边。
河水暴涨,黄龙一样滚滚向西。三奶奶把那个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一双发了黄的老布鞋,就是那种手工的,千缝百纳能踢死牛的老布鞋。木头一惊,突然明白了三奶奶要做什么了。
三奶奶小心翼翼地把老布鞋放入小木船里,再用绳子固定好,然后把小木船缓缓地推进了河里,那只载着老布鞋的小木船就顺着浪涛向下漂去。三奶奶看着越漂越远的小木船,松了一口气:“好了,这下老三就能穿上我做的鞋了。”
那只小木船越漂越远,三奶奶的心也好像跟着小木船漂走了:“老三啊……六十七年了呀,我一直想给你送这双老布鞋·去南海太远了。再说,木头这个样子,一会儿也不能离人,我没办法呀………晚上我只要一合眼,就看到你光着脚丫子在大海里……我和木头也没有多少日子了,就要去见你了……”原来,三奶奶心里一直藏着一个故事,三奶奶的故事只有木头知道。
六十七年前,三奶奶过门才三天,三爷的部队就接到了攻打海南岛的命令。三爷脱掉脚上结婚时的新布鞋,穿上那双露着脚趾头的烂布鞋就要走。那双新布鞋是结婚时借对门二蛋的。三奶奶一把拉住了三爷:“急啥呀?”三奶奶也顾不上脸面了,央求婆婆去东家借鞋布,西家借鞋底,点灯熬油整宿没睡觉,也只赶出来一只,另一只才刚起头儿,三爷就穿着那双露着脚趾头的旧布鞋跟着部队走了。三爷走时对三奶奶说:“媳妇,慢慢做,等我打完海南岛回来再穿也不晚。”谁知三爷这一去就没能回来。
后来,三爷的连长回来了,他们是同乡。连长是拄着一双拐杖回来的。连长握着三奶奶的手说:“他是个英雄,没有他就没有敢死队!”连长说着从一个小箱子里拿出一只老布鞋,那是一只露着脚趾头的褪了色的旧布鞋。连长双手托着,像托着一枚军功章,给三奶奶……原来,三爷带着敢死队强渡琼州海峡时英勇牺牲了。连长只抢回了三爷的一只漂在海水中的鞋子。三爷的声音一直在连长的心头炸响:“如果我光荣了,请你照顾好我的女人!”
连长留下来了。木头就是那个连长。
望着越来越远的小木船,木头忽然缓缓地抬起右手,向小木船和那双老布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选自《海燕》2019年第3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在题目中将老人和小木船放在一起,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暗示小木船具有某种特殊意义。
B.三奶奶要照顾木头不得不放弃了亲自去南海的夙愿,而漂流小木船这个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遗憾。
C.那只露脚趾的旧布鞋是三爷留给三奶奶的唯一物件,它寄托了三爷对三奶奶的绵绵深情。
D.小说主要通过对话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情节,语言简洁明白、朴实纯净,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8.透过三爷这一着墨不多的人物形象,你能感受到哪些可贵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9.有人评价这篇小说“虽怀忧伤,却不悲伤”,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汝南文成王亮,字子翼。少清警有才用,仕魏为散骑侍郎、万岁亭侯,拜东中郎将,进封广阳乡侯。武帝践阼,封扶风郡王,邑万户,置骑司马,增参军掾属,持节,都督关中雍、凉诸军事。会秦州刺史胡烈为羌虏所害,亮遣将军刘旂赴救,不进,坐是贬为平西将军。族当斩,亮与军司曹冏上言,节度之咎由亮而出,乞丐方死。有司又奏免亮官,削爵土。诏惟免官。
及武帝寝疾,为杨骏所排,乃以亮为侍中、大司马、假黄钺、大都督,督豫州诸军事,出镇许昌。未发,帝大渐,诏留亮委以后事。杨骏闻之,从中书监华廙索诏视,遂不还。帝崩,亮惧骏疑己,辞疾不入,于大司马门外叙哀而已,出营城外,表求过葬而行。骏欲讨亮,亮知之,问计于廷尉何勖。勖曰:“今朝廷皆归心于公,公何不讨人而惧为人所讨!”或说亮率所领入废骏,亮不能用,夜驰赴许昌,故得免。及骏诛,亮论赏诛杨骏之功过差,欲以苟悦众心,由是失望。
楚王玮有勋而好立威,亮惮之,欲夺其兵权。玮甚憾,乃承贾后旨,诬亮与璀有废立之谋,矫诏遣其长史公孙宏与积弩将军李肇夜以兵围之。帐下督李龙白外有变请距之亮不听俄然楚兵登墙而呼亮惊日吾无二心何至于是若有诏书其可见乎宏等不许促兵攻之。长史刘准谓亮曰:“观此必是奸谋,府中俊义如林,犹可尽力距战。”又弗听,遂为肇所执。是时大热,兵人坐亮于车下,时人怜之,为之交扇。将及日中,无敢害者。玮出令曰:“能斩亮者,赏布千匹。”遂为乱兵所害,投于北门之壁,鬓发耳鼻皆悉毁焉。及玮诛,追复亮爵位,丧葬之礼如安平献王孚故事,庙设轩悬之乐。
(节选自《晋书·司马亮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帐下督李龙白外有变/请距之/亮不听/俄然楚兵登墙而呼亮/惊曰/吾无二心/何至于是若有/诏书其可见乎/宏等不许
B.帐下督李龙白外/有变请距之/亮不听/俄然楚兵登墙而呼/亮惊曰/吾无二心/何至于是若有/诏书其可见乎/宏等不许
C.帐下督李龙白外有变/请距之/亮不听/俄然楚兵登墙而呼/亮惊曰/吾无二心/何至于是/若有诏书/其可见乎/宏等不许
D.帐下督李龙白外/有变请距之/亮不听/俄然楚兵登墙而呼亮/惊曰/吾无二心/何至于是/若有诏书/其可见乎/宏等不许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爵土,即爵位和封地,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B.寝疾,指卧病。渐,指征兆,迹象;大渐,指病情出现好的迹象,将要痊愈。
C.大司马,官名,西汉常授给掌权的外戚,多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联称。
D.追复,一是指恢复,二是指为已故遭贬的大臣复官或爵位。文中指的是后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司马亮虽有才干,但仕途不顺。在曹魏时期以及武帝登基之后,他都担任多种官职;后来因刘旅的事情,最终被免掉官职。
B.司马亮处事畏缩,不听建议。武帝死后,他惧怕杨骏怀疑自己,称病不人朝;后拒绝何勖废骏的主张,逃往许昌。
C.司马亮构怨招祸,终遭非命。他想要夺取司马玮兵权,反而被诬陷,最终被悬赏处死,尸体也被损坏。
D.司马亮为君主推重,死后仍享哀荣。司马玮被诛杀之后,司马亮的丧葬之礼颇为隆重,庙内还陈设了轩悬之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秦州刺史胡烈为羌虏所害,亮造将军刘旂赴救,不进,坐是贬为平西将军。
(2)及骏诛,亮论赏诛杨骏之功过差,欲以苟悦众心,由是失望。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正月十五日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①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注】①星桥,星津桥。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总写节日欢快气氛。“火树银花”形容灯彩华丽,“铁锁开”指正月十五铁锁打开,任人通行。
B.中间两联是节日欢乐气氛的具体写照。游人如织,皓月当空,游伎们身着艳装,边走边唱。
C.尾联与李白笔下“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所呈现的心理及其产生原因是相同的。
D.统观全诗对仗工稳,词采华艳,音调和谐,展现了一幅古代节日的风情画,让人百看不厌。
15.纪晓岚评此诗:“三、四句自然有味,确是元夜真景,得神处尤在‘暗’字。”请简要赏析“暗”字“得神”所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的
“ , ”与老子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似,借“行路”来强调从点滴做起、逐步积累的重要性。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是: , 。
(3)《论语》中孔子强调既要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要参照别人的缺点、改正自己的两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这种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你要在这种城市里住久了,才有机会接触到她优娴贞静的风度。这种小巷,( )了市廛的红尘,又深又长,曲曲折折,一个人耐心静静走去,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一转弯,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 )。那里常是悄悄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向巷中踅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不高不矮的围墙挡在两边,斑斑驳驳的苔痕,墙上挂着一串串的藤萝,像古朴的屏风。小巷的动人处就是它无比的悠闲。只要你到巷里踯躅一会儿,心情就会如巷尾的古井,那是一种和平的静穆。它闹中取静,别有天地,仍是人间。它可能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家家有自己的一本哀乐账,一部兴衰史。乌衣巷中,重门叠户,秋虫浅唱,歌吟往事;夕阳影里,① ,② ,③ 。此刻小巷的氛围澄明如水,净化一切,使人忘忧。你情绪烦躁,心境悒郁吗?请到小巷里负手行吟一阵儿,你一定会( ),怡然自得,物我两忘。爱逐金追利,( )的,请到长街闹市去;爱轻嘴薄舌,争是论非的,请到茶馆酒楼去;爱宁静淡泊,沉思默想的,深深的小巷在静候你!
17.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隔绝 幽僻 恍然大悟 斤斤计较
B.隔离 幽僻 恍然大悟 锱铢必较
C.隔离 幽静 豁然开朗 斤斤计较
D.隔绝 幽静 豁然开朗 锱铢必较
18.对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比拟、比喻、夸张
C.反问、借代、排比
B.比拟、比喻、排比
D.反问、借代、夸张
19.请结合刘禹锡《乌衣巷》的内容,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4分)
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0.请从下列句子中选出逻辑正确、表意清楚的两句( )( )(4分)
①在从前,四方台向来没有人上去过,上去的人就从来没有回来过。
②1942年,母亲在战争硝烟弥漫的华北大地上度过了她沉默、清贫的一生。
③衡量科学技术进步的尺度,从过去的万年、千年、百年,已经变成现在的十年、一年,甚至日新月异。
④某报刊载一篇关于哲学理论的文章,主要内容是黑格尔批判形而上学的局限性。
⑤在主持人问及澳大利亚山火危机能否推动政府调整今后减排目标时,澳总理暗示今后气候政策可能会发生改变。
21.请在下面三则材料中任选两则,将故事补写完整,体现故事的幽默与智慧,每空不超过20字。(6分)
(1)在一次盛大的招待会上,服务生倒酒时,不慎将酒洒到了坐在边上的一位宾客那光亮的头上。服务生吓得不知所措,在场的人也都目瞪口呆。而这位宾客却微笑着说:“ ”会场中的人闻声大笑,尴尬的场面即刻打破了。
(2)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又不便回绝,周总理轻轻一笑回答到:“ ”
(3)2018年的亚运会上,韩国篮协主席方烈离场时对姚明说:“你们运气真好。”这种话,是一种不认可对方实力的不友好的话。但面对这种话,姚明则是有礼貌地伸出了手对这位韩国人说:“谢谢方教授, ”表达了对对方的尊重,又是对对方有力的回击。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生于斯,长于斯,你对中华文化怎样认知?
文化学者余秋雨认为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长寿的文明,对比希腊、巴比伦等其他文明,只有华夏文明从未出现过历史断层与空白,以殷商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体系一脉相承到今天。他说“中国文化有特殊生命力”,“不管到哪一代,中华文化,总在”。
英国学者罗素于1920年来到北京大学做了两年的客座教授,他预言中国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掀起一场极端暴力的革命,然后认识到暴力不能带来和平幸福,进而结合儒家思想和西方文明的优点,重新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另外一次很伟大的文明。
从以下任务中任选一个,以“振华中学“青年学子的身份完成写作。
1.写一篇演讲稿,向来你校参观的外国中学生介绍中华文化的特殊生命力。
2.写一份倡议书,向全校师生发出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倡议。
3.写一封信,向某位政要或长者讲述你对“结合东西方优点、创造伟大新文明”的建议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A.“口吃”与“上书进谏韩王”并没有因果关系;B.“难免受到”和“深受”的程度有区别,无法“完全”依靠;D“以法治民”于文无据。)
2.A.(文章是总分结构。)
3. B.( “韩非可以说是早期研究《老子》的专家”,是“早期”而非“最早”。)
4.B.“2019年毕业生人数少于2018年”无中生有。
5.D.材料三中三大就业是未来就业发展趋势,“已成为当今社会就业的主要方式”是曲解原文的意思。
6.①从劳动者来看,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部分劳动者的技能不能满足就业需求,提升技能、丰富技能是实现“稳就业”的关键;②从新职业要求来看,只有具备符合新职业要求的素质和能力,强化新职业技能,才能实现“稳就业”;③从未来职业发展趋势来看,自然人依托互联网平台,直接与市场连接,“强技”才能实现个体价值,从而“稳就业”。
7.C.(“三爷留给三奶奶的唯一物件”错误,并非留给,而是连长抢回的,因而也不是“寄托三爷绵绵深情”的物件。)
8.(1)永不褪色的爱情。三爷与三奶奶的爱情,三爷是三奶奶67年的思念与牵挂;(2分)
(2)战友深情。三爷的带领敢死队冲锋时的嘱托与连长留下来用一生践诺;(2分)
(3)爱国真情。对国家来说,三爷是为国牺牲的英雄,是爱国精神的体现。(2分)
9.忧伤:小说书写了一个忧伤哀婉的爱情故事。三奶奶新婚不久便了失去丈夫,她只能把爱留在思念中,最后连想去丈夫牺牲的地方看看的愿望都难达成。(2分)
不悲伤:故事包含着友情、爱情、爱国心,充满着一种正面的力量,给人积极的情感指向。(2分)对爱情的执着,一场婚姻是一辈子的思念;对战友的承诺与坚守,一句话守候了一辈子;对祖国义无反顾的爱,为了祖国的解放奋不顾身,牺牲自己。(2分)
10.C. (选C句中的“白”是“告诉、禀告”之意,“外有变”是其宾语,后面可断开,而“帐下督李龙白外”语意不通,故排除B、D两项;“楚兵登墙而呼”,并非“呼亮”,“亮”应是“惊曰”的主语,故排除A项。)
11.B. (大渐,病危之意)
12.B.(“废骏”的主张并非廷尉何勖提出,原文表述为“或说亮率所领入废骏”,“或”意思是“有的人”)
13.(1) 正赶上秦州刺史胡烈被羌人杀害,司马亮派将军刘旂前往救援,未能进兵,因这件事获罪而被贬为平西将军。(会,恰逢,正赶上。坐,因…获罪。为…所,被动句式。每点1分,句意2分。)
(2) 等到杨骏被杀以后,司马亮评定赏赐诛杀杨骏的人的功劳超过了等级,想以此暂且博取众人欢心,因此令众人大失所望。(论,评定。差,等级。由是,因此。每点1分,句意2分。)
14.C.(本诗尾联重在强调快乐的时光非常短暂。李白句重在人生如梦,及时行乐。)
15.
①“暗”指不亮,没有光,与“明”相对,“暗尘”指在平常的夜间,即使有尘土飞扬,人也是看不见的;②本不可见的“暗尘”因“正月十五夜”的月光灯影而见,突出灯光、月光明亮;③进而突出节日热闹、欢腾的氛围。(一点2分)
16.(1)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2)余虽好修姱以革几(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D.
解析:隔绝:隔断。隔离:不让聚在一起,使断绝往来;或把患传染病的人、畜和健康人、畜分开。结合下文“市廛的红尘”,强调隔断之意,所以“隔绝”恰当。
幽静:幽雅寂静。幽僻:幽雅偏僻。结合下文小巷“悄悄的,寂寂的”,“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用“幽静”恰当。
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或通达的样子。形容由狭窄幽暗一变而为宽敞明亮。也比喻原来不明白,一下子领悟了。恍然大悟: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顿时醒悟过来。“恍然大悟”只表示思想上一下子明白了;“豁然开朗”还表示心胸、环境、情况等从幽暗狭窄转为开阔明朗。结合下文中的“怡然自得,物我两忘”的境界,用“豁然开朗”恰当。
锱铢必较:锱、铢,古代极小的重量计算单位。较,计较。形容对很少的钱都很计较,非常吝啬。斤斤计较:斤斤,看得很清楚,明察的样子。引申为苛细,琐屑。形容过分计较琐细的小事或无足轻重的利害得失。“锱铢必较”指一锱一铢也要计较,多用于钱财;“斤斤计较”指细小的事物上也要计较,适用范围广泛得多。本文偏重于“长街闹市”中的“逐金追利”之徒,用“锱铢必较”更恰当。
18.B.
19. 答案:(参考示例)夕阳影里,①野草闲花,②燕子低飞,③寻觅旧家。(要与前句“重门叠户---歌吟往事”形成对偶)
20.③⑤
解析:
①前后矛盾,“没有人上去过”,何谈“上去的人”。
②不合事理常识。“1942年”与“度过……一生”是矛盾的
④题目结构不严谨引起歧义。既可以理解为黑格尔所批判的是“批判形而上学的局限性”,也可以理解为黑格尔对形而上学的批判本身存在着“局限性”。
21.老弟,你以为这种治疗谢顶的方法会有效吗?
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谢谢方教授,运气一般留给做好准备的人!
(意思对即可)
22.
生于斯,长于斯,你对中华文化怎样认知?
文化学者余秋雨认为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长寿的文明,对比希腊、巴比伦等其他文明,只有华夏文明从未出现过历史断层与空白,以殷商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体系一脉相承到今天。他说“中国文化有特殊生命力”,“不管到哪一代,中华文化,总在”。
英国学者罗素于1920年来到北京大学做了两年的客座教授,他预言中国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掀起一场极端暴力的革命,然后认识到暴力不能带来和平幸福,进而结合儒家思想和西方文明的优点,重新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另外一次很伟大的文明。
从以下任务中任选一个,以“振华中学”青年学子的身份完成写作。
1.写一篇演讲稿,向来你校参观的外国中学生介绍中华文化的特殊生命力。
2.写一份倡议书,向全校师生发出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倡议。
3.写一封信,向某位政要或长者讲述你对“结合东西方优点、创造伟大新文明”的建议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本题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通过余秋雨的认识指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而用罗素的认识则引发我们对于继承传统文化的方式进行反思——即如何才能“结合东西方文化的优点、创造伟大的新文明”。而驱动任务非常明确,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主题限制,所以考生并不容易写跑题,但是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文体上的要求。
1.任务一:写一篇演讲稿,向来你校参观的外国中学生介绍中华文化的特殊生命力。
注意点①:这是一篇演讲稿!注意格式,有标题(可写可不写)、称呼、开头问候、文末升华,无落款。
注意点②:目的是向外国中学生介绍中华文化的特殊生命力,不是单纯的介绍中国文化的特殊生命力,在写作的时候最好可以加入一些与西方文化的对比,突出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但注意不要踩一捧一。
注意点③:演讲稿的特点是感染力强,所以可以适当削弱一部分议论性,让文采更好一些,更有语势(这就意味着可以多用一些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排比句)。
【作文素材】文化的“特殊生命力”
1.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斯。
——《菜根谭》
[释义]事业和文章随着人的死亡而消失,但精神万古长存。
2.很多人都说,我们华夏民族是没有信仰的。可其实,我们的信仰,就是我们自己的文字与历史。
——《国家宝藏》
3.文化看上去无形无声,却决定了我们的社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柴静
4.岁月失语,唯石能言。
——冯骥才
[释义]岁月悄然流逝,仿佛是一个失忆者,但是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传承千古的文化,比如贺兰山岩画(这是“石”的本义,但还可以指一切形式的文化)。
5.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联起来成为社会。
——龙应台
2.任务二:
写一份倡议书,向全校师生发出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倡议。
注意点①:这是一篇倡议书!注意格式,有标题、称呼、开头问候、背景交代、倡议内容(怎么做,为什么)、落款(先名后日期)。
注意点②:本任务是基于题干两则素材的,所以写作的时候不要偏离主线,你可以先肯定中华文化的特殊生命力,再论证我们为什么要继承和发扬,最后论证我们怎么做(这个地方最好提到我们要结合东西方文化)。
注意点③:倡议书应当表述明确直接,同时要明确给出做事的价值与意义,不能空谈我们要怎么做。
【作文素材】文化传承
1.公众不是没有文化追求,而是需要更好的表达方式,让更多的文物“说话”
——《寻找手艺》
2.周邦虽旧,其命维新。
——《诗经》
[释义]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于革新。
3.传统的精神、思想和核心价值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获得新的内容和形式。
——钱逊
4.文化绝不是一幅死的挂在墙上已完成的画:油墨已干,不容任何增添涂改。
——龙应台
5.没有传统,就没有文明;但没有对传统的缓慢淘汰,就没有进步。
——勒庞《乌合之众》
3.任务三:
写一封信,向某位政要或长者讲述你对“结合东西方优点、创造伟大新文明”的建议与思考。
注意点①:这是一封信!注意格式,有称呼、问候、正文、此致敬礼(此致空两格,敬礼顶格)、落款(先名后日期)。
注意点②:你是写给政要或长者的,语言应当严肃礼貌,议论深刻。写成纯议论文较好,避免写成议论性散文,减少那些诗意化的内容,要点明确。侧重于写“为什么”的部分。比如:
【作文素材】中西方文化交融
1.过去文化的中除了瑰宝以外,还包含着许多我们应该予以抛弃和剔除的形形色色的糟粕。
——卢那察尔斯基
2.和合共生的中国方案,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新华社评论员文章。
3.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墨子·亲士》
[释义]长江黄河的水不是只有一个源头,千金的裘也不是只有一股狐狸的腋毛做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中华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是因为礼乐在社会组织和道德教化中发挥了基础作用。据文献记载,周公在西周立国之初就开启了礼乐文明的建构过程。直到西周中叶,经百余年努力,殷商的祭祀礼仪改造为周代的礼乐制度才正式完成。
西周所形成的礼乐文明,正是催生儒家学说的母体和温床。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促使孔子反思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没有周公,则礼乐文明体系难以建立;没有孔子,则礼乐文明的精神就难以大白于天下,而这正是唐代以前周孔并称的原因所在。所以,若要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就要学习孔子思想;但从产生的次序看,则是先有礼乐文明,后有儒家学说。周制是孔子心仪的文明形态,儒学则是孔子对于周礼的思想提炼。因此,礼乐制度才是儒学的社会存在之“体”。
孔子的儒学思想有两个核心概念,即仁和礼。孔子关于仁有许多说法,最基本的是“仁者爱人”,将仁看作是人与人相亲相爱的真诚情感。孔子以仁为礼的基础,没有仁,礼就会蜕变为虚文而走向形式主义,进而丧失其化民成俗的功用,这正是春秋时期的文化困境。他同时强调以礼为仁的前提,主张人的一切行为都应该纳入到礼的规范之中。如此说来,孔子摄礼归仁,以仁为礼之内在基础;同时又摄仁归礼,以礼作为仁的实践途径。因此,在孔子那里,仁与礼是互摄的。同时,他又认为,仁是礼的精神前提,礼乐规范应当归本于仁;仁的达成又以礼为前提,礼是仁道的实践途径。所以,仁与礼是互为前提的,仁礼互摄和相互成就,正是儒学作为实践之学的特征所在。
礼乐文明不仅是儒学产生的母体,而且是接纳和融汇各种外来文化的母体。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本身,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内存空间,使得它足以涵融各种外来文化,这正是中华天下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所在。一旦礼乐文明体系本身被解构,涵融各种外来文化的母体被打破,它们便失去了和平共处和交流会通的思想文化平台,“诸神的和谐”也就被“诸神的战争”所代替,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文明变迁所特别应该汲取的经验和教训。
儒家是中华礼乐文明的主要阐释者和代表学派,近代以来发生了两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是儒家推行社会教化的礼乐制度,经过长期激进的反传统而被摧毁,丧失了社会存在的根基;另一方面,儒家本身的思想形态也经历了重要的义理转向,以重建道德形而上学作为主要目标,努力提高儒家思想的思辨性,使得传统儒学转变为哲学,在大大提升儒学思辨能力的同时,也使得它离礼乐教化的社会基础越来越远。
新时代,儒学能否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规范,进而重建儒学与生活的联系,将成为礼乐文明能否重建复兴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赵法生《重建礼乐文明需要什么样的儒学》,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周代的礼乐制度源自殷商的祭祀礼仪,据文献记载,经过百余年的努力,最终由周公建构完成。
B. 儒家学派创始于孔子,反思了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了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
C. 春秋时期的文化困境表现为礼丧失仁的基础,蜕变为虚文而走向形式主义,丧失化民成俗的功用。
D. 中华天下体系形成于巨大文化内存空间足以涵融各种外来文化的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以近代以来儒家发生的两方面变化为现实前提,论证了中华文明的基础性作用。
B. 这篇文章主要采用道理论证的方法,严密的逻辑,推导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C. 第三段重点论述的是孔子对“仁”和“礼”关系的认识:互为前提,互摄和相互成就。
D. 主体部分采用递进式结构,分析了礼乐文明与儒家学说,各种外来文化的关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有了孔子,礼乐文明的精神才大白于天下,所以,学习孔子思想,就能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
B. 文化之间的“和谐”变成“战争”,与涵融它们的礼乐文明体系这一母体被解构、被打破有关。
C. 因为儒学思辨能力的提高和传统儒学向哲学的转变,所以儒学离礼乐教化的社会基础越来越远。
D. 新时代,如果儒学能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规范,重建与生活的联系,礼乐文明就会重建复兴。
1. C(A“最终由周公建构完成”错,由原文“直到西周中叶,经百余年努力,殷商的祭祀礼仪改造为周代的礼乐制度才正式完成”可知,周代的礼乐制度直到西周中叶才正式完成,此时已不是“周公”,所以不是由周公建构完成。B“儒家学派……反思了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了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错误,由原文“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促使孔子反思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可知,是“孔子”反思了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了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而不是“儒家学派”。D“形成于”错,“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是“中华天下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所在”。)
2. A(“论证了中华文明的基础性作用”,论证话题错误,本文论证的是“重建礼乐文明需要什么样的儒学”,作者的逻辑是礼乐文明内蕴于儒学,所以前面用来较多的篇幅二者的关系,并对孔子“仁”“礼”关系做了分析,因而,要重建复礼乐文明,须从儒学入手,而儒学从近代以来又遭遇两方面的变化,故而作者最后期待儒学能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规范,重建与生活的联系,这也是作者对标题提出的问题的回答。)
3. B(A 结论绝对化。C 原文是因果推导,选项的开头变成了并列关系。D 原文只是说“关键所在”,不能推导出这一绝对化的观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4-6小题。
材料一:
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77.6亿件,同比增长25.7%;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396.7亿元,同比增长23.7%。
分业务类型看,同城业务量累计完成50.8亿件,同比下降0.2%;异地业务量累计完成220.4亿件,同比增长33.9%;国际及港澳台业务量累计完成6.3亿件,同比增长21.2%。
分区域看,上半年,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分别为80.1%、12.6%和7.3%,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80.5%、11.1%和8.4%。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 快递业务收入比重基本持平;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
(摘自2019年07月1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国家邮政局今日发布2019年6月邮政业消费者申诉情况通告。通告显示,国家邮政局和各省(区、市)邮政管理局6月共处理消费者申诉44844件,申诉中涉及快递服务问题的42840件,占总申诉量的95.5%。
6月,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申诉42840件,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10.1%。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有效申诉1479件,环比下降5.7%,同比下降68.5%。
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有效申诉的主要问题是投递服务、快件丢失短少和快件延误,分别占有效申诉总量的35.6%、21.2%和18.6%。快递服务问题有效申诉量环比增长的有违规收费和快件延误问题,同比均呈下降趋势。
(摘自2019.7.22《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三:
快递员事先没通知一声,就把快件投递进了智能快件箱,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日前,国家邮政局公布了《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从今年10月1日起,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应当征得收件人同意,否则此类情况算违规。
此番新规定的“快递投放快件箱需要征得用户同意”,是快递公司与收件人的一种契约,是依法保障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有利于促进快递业的规范发展,减少无谓纠纷,倒逼快递末端服务精细化,值得期待。
当然,不可忽视的是,快递柜公司、快递公司、用户三方应该照顾各方利益。逾期费怎么收,收多少应该进行明确规范,避免引发不必要的争议,从而减少三者之间可能产生的摩擦和矛盾,使快递业能健康有序发展。
(摘自2019.7.22《新京报》,有删改)
材料四:
记者日前从国家邮政局2019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绿色包装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今年4月份随机检查情况显示:快递包装减量化成效明显,电子运单使用率已达95%;寄递企业二次包装占比逐渐降低;可循环中转袋推广应用深入推进,已达到50%;45毫米“瘦身胶带”得到全面推广。
在推进包装绿色化方面,行业探索推进步伐明显加快。邮政企业在30个省完成配发绿色包装箱,在北京和河南试用可降解包装袋。
在推进包装减量化方面,推广应用成效更加凸显。寄递企业通过推广使用电子面单、规范包装操作、减少胶带使用、印刷减量等措施推进包装减量化,主要品牌快递企业电子运单使用率达到95%以上。邮政企业进行系统升级,推广使用一联面单。邮政企业已有23个省完成窄胶带采购使用。
在促进包装循环利用方面,行业亮点做法不断涌现。邮政企业试点投入可循环包装箱,回收率达100%,使用中空板可循环信盒,材料重量减轻60%以上。
(摘自2019.7.16《工人日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
B. 6月,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申诉42840件,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10.1%。
C. 邮政业消费者对快件丢失短少问题的有效申诉占总量的21.2%。
D. 寄递企业推广使用电子面单,主要品牌快递企业电子运单使用率达到95%以上。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快递业务量与快递业务收入呈正相关。
B. 2019年 6月,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申诉42840件,比2018年6月下降0.3%。
C. 快递是否投放智能快件箱,应该尊重客户意愿,鼓励用户在购物时就自行选择配送方式。
D. 为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寄递企业正规范包装操作,杜绝所有二次包装。
6. 根据以上材料,简要概括我国快递业发展特点。
4. A(“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理解错误,材料一第三段中,“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
5. C (A“快递业务量与快递业务收入呈正相关”说法绝对,材料一中第三段“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B“比2018年6月下降0.3%”理解错误,环比指相对于2019年5月下降了0.3%。统计学中的“环比”,就是报告期(例如某月(年)对应上月(年),上月(年)对应前月(年)的逐期之比。以一期为一环,取环环相比的形象比喻。 而“同比”则是同期之比的意思,一般指本年某月的累计指标与上年相同月份的累计指标之间的对比。D“杜绝所有”用词绝对化。材料四第二段中 “寄递企业二次包装占比逐渐降低”。)
6. 业务量和业务收入持续增长;服务质量有改进,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国家制定管理办法,规范企业,保障用户权益;快递业绿色发展初见成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
庄 重
朱以撒
在绿树掩映的弘一法师骨塔前,时光的力量已经渗透到旁边巨大的山石上——每一个游客都可以看到深深勒入石上的“悲欣交集”四个字,斜阳照在上边,又是一年深秋了,这四个字在萧瑟的松声里会诉说一些什么?我想起来了,当时的情景也是在深秋,就要进入那个理想状态的世界了,法师挺着病体,已知未来。墨色在干裂的秋风里粘稠了,不是十分滋润,法师要来了纸笔,蘸满墨,闲闲澹澹地落下。字型依旧是清癯修长,像法师此时的一道影子。弟子们在旁屏息敛声,四周死一般岑寂,法师清瘦的面容和深陷的双目,流露出欣慰和平静之光——所有的感受都简化了,浓缩在这四个大字里。当笔轻轻搁下时,暮色已然卷进了高墙。我通常把这种寂静肃穆下的场景归于庄重。是的,怀揣庄严和深重,这种心情让人速长几岁。
人生的一些场景如果不懂得庄重,心就总是悬浮无着。
来到这个省会城市的初期,我租住在城市边缘的老房子里,开始了没有人管束的大学生活。我忙着读书写字,不知道这个城市的走向,对这个城市的习俗浑然无觉。一个清晨,从铜管乐的吹奏声中醒来,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我伸着懒腰循声走去,婉转的《花儿与少年》在晨风里飘荡。接下来我吓了一跳,原来是办丧事——这是我第一次从侧面见到这个城市对远走的人的送别方式。后来,人陆续地到来,花圈慢慢地铺排展开,就有些人开始坐着喝茶抽烟、聊天说笑。这样的人多起来,气氛就有些变了。庄重的场合一旦不庄重了,对其他人来说是一种隐痛,也使场景滑稽起来,模糊了主题。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这是很有道理的。人不像树,一棵树倒下的时候,内部昭示了它生前隐藏的秘密。人的内部没有年轮,他的出生日就成了一种值得重视的记录——满月、周岁、每年的生日,仪式落满了俗世的尘埃,却郑重其事地举行着。一个人辞别这个世界,仪式的庄重是不亚于出生的。凄美的清明,春雨滋润,空气中布满潮湿,无数的祭奠仪式。我想这就是一种转换,一个人到来了,一个人远去了,他们擦肩而过,都郑重其事。
唯有心真正地投入,庄重的神情才会浮现。对于庄重的感受,最初是一个人给予我的。她就是我的二姨。自幼残疾使她对生活倍加珍惜,在她有生的日子里,她的善良、宽容和博爱让邻里无不称赞。每次用餐前,我见她闭目默祷,然后,徐徐用箸。她感谢上天给予的一日三餐,细嚼慢咽,庄重的神情下用心品尝。其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低谷,日子贫瘠粗砺。粮店凭票证供给的陈年老米,淘米时一片浑浊,入口时一股酸气、霉味;配搭的玉米粉、洗去淀粉后如树皮的地瓜片,令人难以下咽。她常年的胃病加剧了,却仍然吃得那么香甜,如甘饴入口,点滴不曾遗漏。吃饭时不要说话,二姨如是说。这里的道理是什么呢?后来,我悟出来了,它不纯是生理意义上的,主要是心灵感应上的——安静,有益于用心地品味造物主的赐予,心怀感恩。
在离开家乡之前,我一直被这种庄重的神情熏染着,远离家乡的日子里,它不断涌出来。我最喜欢的还是独自用餐,慢条斯理,从容不迫。像二姨那样,我品尝到了大地的芳香。布莱克说:“从一粒细砂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鲜花便是天堂……”这“看”里肯定有心的投入,不是任何人用眼一瞥就可以那么轻易地感受。
庄重的高级形式是敬。还是引朱熹的话来展开,“不要放肆,不要戏慢,整齐严肃,便是主一,便是敬。”(《朱子语类》)敬天地、敬社稷、敬祖宗、敬人伦,都是有道理的。人不是独立不倚的存在,连绵而下的遗传、血缘使人与这个世界的前前后后充满了联系。庄重的举止,使自己的心得到妥帖的安顿。不过,生活中这样的举止毕竟太少,无任何敬畏、禁忌,轻浮、放荡、粗野把更多时间与空间充塞了。在这个越来越娱乐化的世界里,戏说正在迅速消解着庄重;失去了敬,怀旧、伤春、悲秋、闺怨、别离这些恒久的主题,也会渐渐变得轻浮起来,甚至沦为世俗。
放下书本,在夜幕降临的时刻走到城市高处,在闪烁着艳丽的灯影里,我看到一个城市在娱乐中漂浮无定。这个城市早年生长过许多慷慨激昂的人物,我对他们是怀有崇敬之情的,把这些英灵看成城市的骨骼。他们的历程伴随着苦难与雄心,每一个人要被考证或阐释,都可以带出与之相伴的那段沉重的时光。可惜——没有噱头。他们的故居此时大门紧闭,黯淡无光,本该让城市铭记的人,在娱乐声色中,渐渐被遗忘了。一个时代不庄重了,戏说搞笑如潮水浸湿了我们的生活,日子肯定浮华起来。时光如果像一盘不变质的录影带就好了,它可以倒卷,让我们看到一凝重严峻的细节,包括每一个眉眼里那些值得崇敬的东西。
那么,自问:你,在什么时候显得稍稍庄重一些呢?
庄重,它所持有的庄严、深重的气息,令今日的生命感到难以承受之重。太多的娱乐色彩,冲淡了我们生命中原有的厚实部分,阻止我们顺利追求一些本质的东西。在初秋的树干上,我看到夏日遗留在上边的三五蝉壳,风吹过来,微微作响。主人扔下它们远去,此时恍若三五空屋。
7.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弘一法师病中写下“悲欣交集”开篇,渲染寂静肃穆的氛围,让人感慨时光易逝。
B. 作者认为人生需要各种仪式,是因为他认为仪式本身就能让人们体会庄重,懂得敬畏。
C. 作者引用朱熹的话,既是对上文“庄重”的总结深化,也引出下文对当代人缺乏敬畏的批判。
D. 浮华的生活让城市的人们沉溺于娱乐,从而失去庄重之心,作者渴望回到艰难的过去。
8. 从全文来看,作者笔下的“庄重”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作答。
9.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最后一段划线句的作用。
7. C(A“让人感慨时光易逝”错误,应为“让人感到离世的庄重”。B“他认为仪式本身就能让人们体会庄重,懂得敬畏”过于绝对。作者认为“仪式”很重要,应该郑重其事地举行,但仅仅有仪式是不够的,“唯有心真正地投入,庄重的神情才会浮现”。D“作者渴望回到艰难的过去”无中生有。作者渴望人们铭记城市英灵,让城市持有庄严深重的生活气息。)
8. 面对生命的到来或逝去,持有最基本的肃穆、郑重之情;面对艰苦的生活、坎坷的命运,依然怀有感恩之心;面对天地间的诸多人事,保持敬畏之心;对于已逝的英灵,要永远铭记与崇敬。
9. 在内容上,运用比喻,将遗留在树干上的蝉壳比喻为空屋,表现蝉壳被抛弃后仿佛人去屋空,流露出作者对人们抛弃生命中原有的厚实部分的隐忧与伤感,形象含蓄,令人思索与回味。在结构上,承接上文,是对作者观点的深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3小题。
刘肃,字才卿,威州洺水人。金兴定二年词赋进士。尝为尚书省令史。时有盗内藏官罗及珠,盗不时得,逮系货珠牙侩及藏吏,诬服者十一人。刑部议皆置极刑,肃执之曰:“盗无正赃,杀之冤。”金主怒。有近侍夜见肃具道其旨肃曰辨析冤狱我职也惜一己而戕十一人之命可乎明日诣省辨愈力右司郎中张天纲曰:“吾为汝具奏辨析之。”奏入,金主悟,囚得不死。调新蔡令。先时,县赋民以牛多寡为差,民匿不耕。肃至,命树畜繁者不加赋,民遂殷富。濒淮民有窜入宋境,籍为兵而优其粮,间有归者,颇艰于衣食,时出怨言曰:“不如渡淮”。告者以谋叛论,肃曰:“淮限宋境,一水耳,果欲叛,不难往也,口虽言而心无实,准律当杖八十。”奏可。继擢户部主事。金亡,依东平严实,辟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又改行军万户府经历。东平岁赋丝银,复输绵十万两、色绢万匹,民不能堪,肃赞实奏罢之。世祖居潜邸以肃为邢州安抚使,肃兴铁冶及行楮币,公私赖焉。中统元年,擢真定宣抚使。时中统新钞行,罢银钞不用。真定以银钞交通于外者,凡八千余贯,公私嚣然,莫知所措。肃建三策:一曰仍用旧钞,二曰新旧兼用,三曰官以新钞如数易旧钞。中书从其第三策,遂降钞五十万贯。二年,授左三部尚书,官曹典宪,多所议定。未几,兼商议中书省事。三年,致仕,给半俸。四年,卒,年七十六。肃性舒缓,有执守。尝集诸家《易》说,曰《读易备忘》。后累赠推忠赞治功臣、荣禄大夫、上柱国、大司徒、邢国公,谥文献。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七》)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有近侍夜见肃/具道其旨/肃曰/辨析冤狱/我职也惜一己/而戕十一人之命/可乎/明日/诣省辨愈力/
B. 有近侍夜见/肃具道其旨/肃曰/辨析冤狱/我职也/惜一己而戕十一人之命/可乎/明日/诣省辨愈力/
C. 有近侍夜见肃/具道其旨/肃曰/辨析冤狱/我职也/惜一己而戕十一人之命/可乎/明日/诣省辨愈力/
D. 有近侍夜见肃/具道其旨/肃曰辨析/冤狱/我职也/惜一己而戕十一人之命/可乎/明日/诣省辨愈力/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牙侩,原指牙齿咬合,引申为买卖双方居中说合的经纪人,又称牙子、市侩。
B. 潜邸,特指以太子身份继位的皇帝登基之前居住的宅第,登基后改称“东宫”。
C. 楮币,元代发行的纸币,因用楮树皮造成的纸制成而得名,后亦泛指一般纸币。
D. 赠,追赠,古代皇帝为已去世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官爵或荣誉称号,以示恩典。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肃公正执法,敢于坚持己见。他任尚书省令史时反对杀掉无辜者,任新蔡县令时反对杀掉偶发抱怨者;以上两次他直接上奏皇帝,使相关人等得以保全。
B. 刘肃体恤民生,心系百姓疾苦。东平每年缴纳蚕丝白银,又需缴纳丝绵十万两、染色绢布一万匹,百姓不能承受,刘肃辅佐帮助严实上奏皇帝罢停此事。
C. 刘肃治才出众,善于化解难题任邢州安抚使时,公私均得以获利;任真定宣抚使时,化解了换钞难题;任左三部尚书时,参议制定了很多典章制度。
D. 刘肃生荣死哀,受到朝廷优待。他性格从容和缓,有操守。退休前任朝廷重臣,退休后还依然享受俸禄,死后多次受朝廷追赠,而且获得美好的谥号。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时,县赋民以牛多寡为差,民匿不耕。
(2)真定以银钞交通于外者,凡八千余贯,公私嚣然,莫知所措。
10. C(A 从语境来看,“辨析冤狱/我职也惜一己”错,刘肃身为尚书省令史,其职责为辨析冤狱,故“我职也”后断开;从语意来看,“我职也惜一己/而戕十一人之命”错,“惜一已”“戕十一人之命”应为转折关系,和“可乎”相连,其意应为“爱惜自己性命而杀十一人,难道可以吗?”故“惜一己”前应断开,“惜一己”后不可断开。B 从语法上看,“有近侍夜见/肃具道其旨”错,“肃”是“见”的宾语,“肃”前不能断开,“肃”后断开。D 从语言标志来看,“曰”后为“曰”的内容,“曰”后应断开,而“冤狱”是“辨析”的宾语,故“辨析”前断开,后不能断开。)
11. B(“以太子身份”错,应是以“非太子身份”,“登基后改称‘东宫’”错,以太子身份继位的皇帝住所称“东宫”。)
12. A (“以上两次他直接上奏皇帝”错,刘肃任尚书省令史时,右司郎中张天纲为其上奏,使问题得以解决。)
13. (1)以前,县里收取百姓的赋税以牛的多少为差别,百姓把牛藏起来不耕作。(关键点“赋”,收赋税;“差”,差别;“匿”,藏。同时注意句意。)
(2)真定有人用银钞和外地人做交易,总共有八千多贯,公家私人都议论纷纷,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关键点“交通”,做交易;“嚣然”,扰攘不宁,议论纷纷;“措”,处理。注意句意。)
【参考译文】
刘肃,字才卿,是威州洛水人。金兴定二年考取词赋进士。曾担任尚书省令史。当时有盗贼偷取了大内收藏的官罗和珠宝,盗贼没有按时抓捕到,官府就逮捕了为买卖珠宝双方说合的经纪人和管理仓库的官吏,无辜而服罪的有十一人。刑部商议都打算处以极刑,刘肃坚持自己的意见说:“偷盗之事尚未获得主要的赃物,杀掉他们,他们会很冤。”金国国主震怒。有近侍夜里去见刘肃,详细地向刘肃说明了金国国主的旨意,刘肃说:“辨析冤狱,是我的职责,爱惜自己的性命而杀十一人,难道可以吗?”第二天,刘肃到尚书省去辩解得更加有力。右司郎中张天纲听了说:“我为你详细地,上奏辩解分析这件事。”奏疏送入宫中以后,金国国主醒悟,囚犯因此没有被处死。后来刘肃调任新蔡县令。以前,县里收取百姓的赋税以牛的多少为差别,百姓把牛藏起来不耕作。刘肃到任后,命令繁殖、蓄养增加牛的人家不加赋税,百姓于是殷实富足。靠近淮河的百姓有潜逃进入南宋国境的,在南宋被登记兵丁以后就多供给粮食,间或有回来的,但衣食很是困难,偶尔发出怨言说:“还不如到淮河那边去。”控告的人认为应以谋反论罪,刘肃日:“淮水是宋国的边境,一条河罢了,真要反叛的话,不难前往,他们嘴里虽然说而内心没有这样实际的打算,依据法律应当杖责八十下。”皇帝准奏。后来刘肃被提升为户部主事。金国灭亡以后,他去依附东平的严实,被任命为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又改任为行军万户府经历。东平每年缴纳蚕丝白银,又需缴纳丝绵十万两、染色绢布一万匹,百姓不能承受,刘肃辅佐帮助严实上奏皇帝罢停了这件事。忽必烈住在潜邸时,让刘肃担任邢州安抚使,刘肃兴办冶铁业并且发行纸币,公家私人都借此获利。中统元年,被提升为真定宣抚使。当时中统年间的新钞发行,要求停止旧银钞不再使用。真定有人用银钞和外地人做交易,总共有八千多贯,公家私人都议论纷纷,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刘肃提出三条建议:一条为仍旧使用旧钞,二条为新旧兼用,三条为官府用新钞按数目换旧钞。中书省听从他的第三条建议,于是给了真定新钞五十万贯。中统二年,刘肃被任命为左三部尚书,官府的官曹典章制度,有很多是他参议制定的。不久,兼管商议中书省事务。中统三年,退休,朝廷给予他一半俸禄。中统四年,去世,享年七十六岁。刘肃性格从容和缓,有操守。他曾经收集各家关于《易》的学说,编为《读易备忘》。后来多次受封为推忠赞治功臣、荣禄大夫、上柱国、大司徒、邢国公,谥号为文献。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
追赋暮游
许月卿
锡山舟泊似荒村,微服南禅古迹存。壁上姓名今已远,碑阴人物了能言。
薄游草草寒侵袖,远思悠悠风满轩。携手出门烟树密,数僧离立语黄昏。
注:许月卿在青年时曾怀着报国之心到扬州,投效于名将赵葵幕中,以军功补进武校尉,嘉熙四年之冬,罢武职,离扬州取水路南下。一天黄昏,舟泊无锡,上岸游南禅寺。这首诗一年以后追写此游之作。南禅:无锡锡山佛寺名。离立:相并而立。
14. 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写景记游之作,用平铺直叙的手法依游览顺序写了三个阶段:舍舟访寺,寺中览古,出寺所见。
B. 领联专写古迹。作者选取入诗的是两处较有名气、印象也较深的北宋遗迹。墙壁上的题诗,碑上的阴文,依然清晰。
C. 颈联以“侵”与“满”两个动态词为中心组成,侧重于古寺的客观描写,表现出古寺的环境氛围。
D. 这首诗的语言风格平淡。通篇无一奇语警句,却浑成流畅,富于平淡质朴之美。
15. 有人评价首句的“荒”字笼罩全篇,请结合诗句分析诗歌是如何表现“荒”的?
14. C(错在“侧重于古寺的客观描写”,“薄游草草寒侵袖”是说眼前的荒凉景象让诗人感觉到寒意,“远思悠悠风满轩”是说寒风阵阵,让诗人感慨物是人非,追思荒远。应该是侧重于诗人游览古寺的主观感受。)
15. (1)通过描写自然环境表现“荒”,描写隆冬时节,黄昏时刻,寒风阵阵,远树云烟迷蒙的寺景,营造荒凉萧瑟的氛围。(2)通过描写历史古迹表现“荒”。描写寺院中的古迹,名人题诗、碑文依然清晰,但是人已不在,暗含迹存人亡的今昔感慨,物是人非,追思荒远。(3)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现“荒”。通过“草草薄游”“寒风侵袖”“远思悠悠”来表达了诗人失落怅惘的复杂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老师”这一观点。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正好与唐太宗“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借鉴历史经验教训的做法相反。
(3)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先强调人要经历各种困苦磨练,后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一旦“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就必定灭亡的论断。
(1)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2)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50前是文明诞生的大时代,世界几大流域_____孕育出早期文明。中国的史前时代,就开始____出各具特色的文化序列。在长江下游地区,出现了一个尚玉的考古学文化——良渚文化。____在它之前,玉器就已广受尊崇,但在此时却达到空前繁荣的程度。除了文字和青铜器,良渚文化在各个方面均已达到国家文明的要求。我们发现,通行的文明标准不应成为判断一种文化是否进入文明社会的生硬公式。青铜器在文明社会中承载的礼制规范的意义,在良渚文化中是_____在玉器上的。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工具,对良渚文化,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联结着人们的思想。目前来看,良渚文明是我们所能确证的中国最早的文明,( )。在这个持续变化的过程中,礼制规范、社会模式等文明因素不断地传承、交汇,直至夏商。从良渚到商周,正是中华文明从区域性文明向大一统逐步汇聚的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不约而同 演化 即使 表现 B. 不约而同 演变 尽管 体现
C. 殊途同归 演化 尽管 表现 D. 殊途同归 演变 即使 体现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文字是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工具,在良渚文化中,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反映出人们的思想。
B. 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功能对良渚文化,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展现出人们的思想。
C. 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工具,虽然良渚文化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锈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折射出人们的思想。
D. 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作用,良渚文化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发现了人们的思想。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相继繁荣的是陶寺、石峁、二里头文明,在这之后的1000多年,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发生变化
B. 在这之后的1000多年,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发生变化,陶寺、石峁、二里头文明相继繁荣
C. 在这之后的1000多年,陶寺、石峁、二里头文明的相继繁荣,使得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发生变化
D. 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发生变化,在这之后的1000多年,陶寺、石峁、二里头文明相继繁荣
17. B(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殊途同归: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语境强调过程,应选“不约而同”。演变:发展变化。演化:演变,多指自然界的变化。语境指社会现象,应选“演变”。尽管:表示不必考虑别的,放心去做;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转折。即使:表示假设的让步。语境表转折,应选“尽管”。体现: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表现:表示出来,故意显示自己,含贬义。语境指具体表现,应选“体现”。故选B。)
18. A(B“对良渚文化,虽然尚未发现……”搭配不当。C 结构混乱,“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工具”句式杂糅。D 语序不当,“虽然”应移到“良诸文化”之前;“……发现……思想”搭配不当。)
19. C(“在这之后的1000多年”中的“这”指代“良渚文明”,应在最前面,排除A项、D项;“区域文明重心不断发生变化”与后文“在这个持续变化的过程中”衔接紧密。因此应在最后面,排除B项。)
20.下面四个话语情境存在表述不当之处,请指出五处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
情境一:某同学在春节给老师发来的微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情境二:电台新闻广播稿:春节过后,天价机票让回程游客望而却步,大雾天气又让已经严重“超载”的海南岛陷入了大规模的路面拥堵……滞留游客可望明日离开海岛。
情境三:记者连载报道:鸣翠湖开放后,我已多次光顾,不论是春天的姹紫嫣红,还是冬天的玉树琼枝,我都领略过。
情境四:某位中学生代自己家长拟写的请柬:我明天乔迁新居,为答谢您的祝福,特于府上备下薄酒……
【答案】(1)将情境一中的“垂念”改为“感念”。(2)将情境二中的“可望”改为“有望”。(3)将情境三中的“光顾”改成“游览”。(4)将情境四中的“乔迁新居”改为“搬新家”。(5)将情境四中的“府上”改为“家中”。
21.根据下面的内容,给“微公益”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于是一种草根公益应运而生,这就是微公益。公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人们将微不足道的爱汇集起来,积少成多,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关注贫困,关注教育,关注社区发展,关注生物保护和低碳等,具有很强的利他性。它没有过去大慈善者那种“行侠仗义”“扶贫济困”的远大抱负,取而代之的是寓善于乐的参与方式。
【答案】(示例)微公益指普通人用寓善于乐的方式参与的、将微小的爱心汇集并形成很强利他性的社会力量的活动形式。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提示,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为使人生幸福,必须热爱日常琐事。云的光彩,竹的摇曳,雀群的鸣声,行人的脸孔——需从所有日常琐事中体味无上的甘露。问题是,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又必须为琐事所苦……为了微妙地享受,我们又必须微妙地受苦。”
你的人生中有过这样的“琐事”或者“细微处”吗?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以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例文】
琐事之中,亦苦亦乐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都喜好以藏书打赌,这似已成了生活中再寻常不过的琐事。某典故出自哪本书哪一卷的第几页第几行,胜者品茗,茶香四溢。
不得不说,古人的高雅情趣,博闻强识,着实令世人艳羡。但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皆在自己家”,同现今每一对夫妻一样,她们不时也会因日常琐事而拌嘴,烦恼不已。但她们亦能从琐事之中发掘生活的情趣,享受那亦苦亦乐的微妙滋味。
于丹说过:“生活需要一点悠闲的情趣来调节紧张的律动,但情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生命中涵养而出。”我以为,情趣的涵养莫过于从日常琐事中找到精神情感的依托,拥有苦中作乐的智慧。
文学巨著《红楼梦》中品茗的场景颇为多 见。譬如《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一回,曹雪芹先生借妙玉之口道出了茶之精髓。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泡茶的水与茶具的讲究之处了。她招待贾母时,用“旧年蠲的 雨水”;后单独招待黛玉、宝钗、宝玉时用的是五年前她收的梅花上的雪水。妙玉亦懂得以各具特色的茶具招待性格各异的贵客,此番心思,已不是常人所能拥有 的。从中,不难看出曹先生对茶道的痴迷,亦不难领会他的匠心。品茶于他,是生活中的琐事,同时更是一种高雅情趣的体现。
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张爱玲,少时便已有极高的写作天赋。她曾在家中手制报纸副刊——“张家说林”,记录她日常生活的诸多琐事。“谈电灯”“本埠新闻何妈评说”等等,一个个平凡琐碎的题目,却道出了生活的真实与乐趣。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 与?”庄周能从梦蝶这桩琐事中,体悟出人生由喧嚣走入逍遥之境的至理,提炼出那分超然,无往而不乐。“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沉雄豪迈的辛 弃疾亦能有如斯温柔浪漫的一面,他在充满苦难的人生之路亦能生出一份情趣,莫不值得世人学习?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琐事,只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都会发现其所蕴含的独特之美。这便要求我们懂得微妙地享受——
于一杯香茗氤氲的雾气中,品尝人生的苦与乐。
【解析】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
此作文题以名言为材料。文题材料紧扣时代脉搏,与当下热议的“幸福”话题不谋而合。题目内容为日本作家芥川龙介曾说过的一段富有生活哲理的话。
首先,弄清材料涵义。读懂读透材料中蕴含的哲理是审题的关键,也是写作时准确立意与选材的前提。材料的主旨由浅入深,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人生的幸福离不开热爱日常琐事,即我们要学会热爱生活中的琐事,学会从生活琐事中感悟、享受生活的幸福。二是“热爱琐事之人又必为琐事所苦,并且必须微妙地受苦。”
故我们为从生活事中获得幸福,必须付出努力,必须做好受苦的准备,并以积极、乐观、自信的态度坦然面对琐事中所受的挫折与困难,即在“微妙”的挫折与苦难中感受生活的幸福两层含义中后者更重要,立意和选材要重点体现这一主旨。
其次,关注材料关键词。材料中两个修饰性的关键词不可忽视,一是“项事”,“琐”即“细小、零碎、繁杂”。即日常小事,不是事国家兴亡之类的大事。二是“微妙,即轻微的感受,不涉及大喜大悲的强烈情感。人生琐事,如影随形,人或执爱于琐事,于琐事中发现独特的风景,获得幸福,微妙享受;或为琐事所役,困惑惆怅,难以割舍,纠结痛苦,这取决于是否有超脱的智慧、平和的心态。
第三,立意时避免误区。立意的最佳角度应该从琐事与苦乐的关系出发,享受琐事中的微苦微甜或在琐事的微苦中体验微甜。如果单纯谈苦乐关系,或者谈琐事的意义,不能算作至切题意。
最后,选择确定文体。就大多数中学生的生活经历与写作能力而言选择记叙文体,从亲身经历的生活中选取切合题意的人和事,展开生动细腻的描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就不难写出形象鲜明,感情真挚,有生活情趣与哲理的好文章来,写作基础较好对生活感悟较深的学生,就以选择具有情色彩与思色彩的散文类文体,围绕生活事中的“苦标来诠释自己对生活中福的独特感悟。若仍旧选择了议论文来写,议论文最重要的是分析说理,而有效的分析说理就是找到矛盾切入口,可以从琐事与大事、如何化苦为乐等角度深入剖析。下面这段文字就是会说理的文字:
谁导致了他们的不幸?是他们自己的心境。就算是枯燥无味的家事,也有其中的乐趣。就像喂鸟这等琐事,也有其中的乐趣。关键是你有没有一颗热爱着生活的心,当你热爱着生活时,生命力的一切都那么美好,即使是烦人的琐事。
立意:
1. 日常琐事 微妙享受
2.于琐事处见人生大义
3.青色橄榄味
4.苦中品甜,乐由心生
5.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素材:
1.杨绛先生琐碎的幸福。杨绛先生已逾百岁,生活平淡安静、琐碎而幸福。她每天做豆浆,打得非常细,还会做杏仁酱等精致食物。还常和钱钟书的堂弟钱钟鲁的两个孙女一起玩电动玩具,一起玩“挑绳”,翻阅报刊看电视、练字抄诗、读旧书。.
2.琐碎的幸福。底,耄耋之年的哲学家、关怀理论大师内尔?诺丁斯教授在北京解释她个人对“幸福生活”的理解时曾经说:幸福生活就是事业顺遂、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空闲时间看自己喜爱的书,以及在海滩上散步看日出与日落……
3.季老的通透。季羡林《牛棚杂忆》中写道,季老对一场小型的批斗会很是看不上眼:“我现在在批斗方面好比在太上老君八卦炉中锻炼过的孙大圣,大世面见得多了,小小不然的 我还真看不眼。这次批斗就是如此。规模不大,口号声不够响,也没有拳打脚踢,只坐了半小时喷气式。对我来说,这简直只能算是一个‘小品’,很不过瘾,我颇 有失望之感。……总起来看水平不高……如果要我给这次批斗打一个分数的话,我只能给打二三十分,离开及格还有一大截子。”
4.不是任何人都能像徐志摩一样纵情呼喊“是人没有不想飞的”,并出言“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天马行空的念想之余,实则日常小事更为平易动人。否则,也不会有徐氏面对其友人时,因对方之间相敬如宾而心生妒意,也不会有他借火点烟时以一句别出心裁的“吻火”(kissing the fire)作为开场白。一幕景,一支烟,却引人心绪起伏,足以说明琐事苦乐,正是人生之写照。
5.且看《项脊轩志》,其感人之处就在于作 者能够很好的享受日常琐事并将其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归有光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典型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写的笔墨清淡而又情意绵长。他并不是简单的记叙这四件悲事,而是糅合了他对生活最本质的理解,如同用自己最无暇的处子之身抚摸那哽在命运咽喉的呜咽与痛楚,这或许就是对生活琐事最原始的享受吧!
结构:
本文是一篇文采出众的议论文,围绕材料进行写作,文章以李清照的词“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入题,富有诗意,描画出李清照夫妇的日常生活琐事,既高雅又有情趣。又运用通过与现代的夫妻日常生活做对比,突出李清照夫妇能够在琐碎事中过出不平凡,引出中心论点:享受那亦苦亦乐的微妙滋味。接下来进入论证过程,作者博采众家,分别列举了于丹的名言、《红楼梦》品茗的片段、张爱玲的日常生活、庄周梦蝶等名言事例,既充分又全面,既有力又有理,最后总结论点,照应题目。语言上很有文采,可以看出写作者有极佳的文学素养。
【点睛】
考场作文,首先要审清要求,把握好关键词,弄明白作文的立意。保证不偏离,不跑题。其次列提纲,对考场作文来说,这项很重要。最后表述成文。要想文采飞扬,逻辑缜密还需平时多读多练、多留心,多积累素材。
试卷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为我国一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情况。下列可能促成近两年消费贡献率变化的措施有
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安排就业
②落实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促居民增收
③完善消费维权社会共治格局,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④贯彻创新、协调、共享等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速增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③④
2.所谓补充效用,是说某一产品单独存在,价值不会太高;当另一产品出现时,彼此的效用会同时提升。以笔为例,如果只有笔没有纸,笔的用途就会很有限,有了纸后,笔和纸的效用都提升了。商家下列做法中合理利用了这一效用的是
①打印机定价较低,专用墨盒、打印纸适当提高定价以获得更多收益
②推出多款口味不同的饮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
③实行套餐优惠活动,提升消费体验
④运用“买一赠一”“积分换礼物”等促销手段提升营业额
A. 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猎头”意为物色人才的人,可帮助企业找到优秀的人才。猎头公司依靠猎取社会所需各类高级人才而生存、获利。猎头公司不生产商品,却能收取较高费用的依据是
①我国劳动力市场体系不健全,猎头公司的工作弥补了市场调节的不足
②猎头公司提供的服务对用人单位和人才都有经济价值,符合价值规律
③优秀人才是稀缺资源,猎头公司推荐的人才必然为用人单位创造价值
④猎头公司提供服务需对“高级人才”做详细的调查,耗费了人类劳动
A. 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我国高速公路(或桥梁) 在20普及ETC(ElectronicToll Collection) 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该系统属自动收费,车辆通过高速公路或桥梁收费站无需停车就能交纳高速公路(或桥梁)费用。普及ETC可以
①提高通行效率,促进节能环保 ②节约通行时间,增加道路功能
③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④避免交通拥堵,提高社会效益
A. 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某地通过建立以楼宇为单位的楼宇党建促进会,在楼宇内架构起党和政府联系企业、服务员工的桥梁和纽带,搭建交流、协商、合作的工作平台,建立共建、共治、共赢的运作机制,使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全面渗透,实现了城市基层党建楼宇街区治理能效的有形有效。以该形式进行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探索
①创新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②有利于发展基层民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③创新了党建活动的模式,提升了党工作的影响力和实效性
④实现了基层治理创新,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自治主体作用
A. 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区块链技术大有可为。区块链可针对党建管理需求打造平台,构建党员及党组织信用考核体系;有效保障全程信息可追溯,让政务服务的各参与主体共同建设、维护、监督,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因“公开透明”“不可篡改”“不可删除”,法官可省略对取证程序可靠性的检验……下列有关区块链技术运用过程的分析中,能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势的合理说法有
①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以德治国有机统一是我国的政治优势
②通过区块链技术打造智慧党建平台,有利于发挥党建创新的引领作用
③促进政务服务各主体其建,并为公民知情权、监督权的行使提供技术支持
④区块链运用在政府和司法机关的执法领域,可有效推进依法执政
A. 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人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各国人民的人心所向。但与此同时,全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面对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四大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依旧任重道远。下列符合中国为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四大赤字,提供方向指引和路径选择的有
①倡导共商、共建、共享观念解决治理赤字
②践行以利为先、义利并举的观念解决信任赤字
③推崇包容互鉴、求同化异的观念解决和平赤字中
④主张合作共赢、互联互通的观念解决发展赤字
A. 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电视剧《庆余年》一经播出便得到广泛好评,商业价值凸显。但影视剧作越热,越易被盗版。该剧开播不久,盗版资源开始泛滥,有的仅需付3元即可观看全集,《庆余年》成为了“庆盗版”。材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也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②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③传媒具有商业性,文化市场的自发性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管理
④文化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观众需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A. ①③ B.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9.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拍摄制作的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已被翻译成英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等多种语言在全球发布,获得广泛关注和热评。《我们走在大路上》走出国门的积极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展示我国的建设成就,提升国家形象
②有利于我国文化对外传播,让世界了解中国
③有利于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获得主导地位
④有利于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繁荣世界文化
A. 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月球背面对于人类而言,有许多未知等待着解答。20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首次实和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嫦娥系列发射计划及实施将有助于人类揭开这位“地球近邻”最为隐蔽的面纱。由此可见
①世界是可知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人类可以实现对月球背部从猜想到本质的认识飞跃
③科学实验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水平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人们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获取的是正确认识
A. ①④ B.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11.日前,就是否需要将经典儿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涨价为“一元钱”,引起了很多争议。有人认为,这样的变更与时俱进.将儿歌中的“一分钱”改成“一元钱”更有代人感;也有人认为:如此修改是多此一举,因为歌词中的“一分钱”并不是强调特定的金额,其价值在于弘扬拾金不昧的优良品质。这种争论表明
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密不可分,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现实基础
②受主客体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判断会产生差异性
③社会领域的新事物被人们接受往往需要一个过程
④不同的价值判断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A ①② B.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12.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这是一场系统性,全面性、协同性的组织体系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组织支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①应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以提高党和国家机构的行政能力和工作效率
②是深化生产关系的变革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③应遵循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以促进党和国家机构协调、高效运转
④是解决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智能电子设备等懒人用品不断涌现并热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图所示),“快”“精”“宅”“懒”成为现代人的代名词,“懒人经济”因此应运而生。
现在的“懒人”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概念,他们往往学有所长,收入颇丰,只是因为职场拼搏使他们无暇分身生活琐事。“懒人”的消赏对象广泛,包括衣食住行各个领域,又多追求品质,个性化十足。越来越多的商家瞄上懒人群体,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出现为商业模式注入了“新鲜血液”。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懒人经济获得发展的原因。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日韩三国隔海相望、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同属儒家文化图,共同孕育了东亚文明。
三国经济和产业结构高度互补,互为重要发展伙伴,都是世界上有分量的经济休。在科技、环保、海关、卫生、运输物流,信息通信等领域实施了大量合作项目。展望未来,中日韩三国合作前景可期。日韩高度重视对外贸易和投资,在信息、大数据等高科技领域优势明显;中国有巨大市场,在5G、互联网方面有独特后发优势.中国经济的加速转型正在给日韩企业提供新的商机。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中方愿与日韩分享市场和发展机遇。
年是中日韩合作20周年。中日韩三国合作一路走来不乏阳光和风雨,未来,我们希望多一点阳光,少一点风雨。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谈谈你对“未来中日韩希望多一点阳光,少一点风雨”的理解。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出自(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上》,意思是:天下万物各不相同,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这是客观存在的。孟子这段话强调了事物的差异性。
-在谈及国与国之间、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时,多次引用孟子“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观点。-指出,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
(1)结合材料,并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应如何正确看待当今世界文明中互鉴与冲突的关系。
(2)结合材料和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分析“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在处理不同文明之间关系中的指导作用。
(3)假如有外国友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向往,请你从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中选择至少两项推荐,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5CADAC 6-10CBAAB 11-12CD
13.【答案】(1)时代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是 “懒人经济”获得发展的技术支撑。。
(2)生产决定消费,是消费的动力,越来越多功能强大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懒人”的消费需求,提升“懒人”“方便快捷”的消费体验。
(3)收入颇丰,为“懒人”消费提供基础和前提。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改变,促使“懒人”消费的发展。
(4)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对生产有导向作用,对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以及消费市场前景广阔,都会带动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和成长。
14.
【答案】(1)“多一点阳光,少一点风雨”主要是指希望三国扩大共识,减少分歧,共同发展。
(2)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日韩三国在科技、环保、海关等许多领域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加强合作有利于促进三国共同发展,既符合中国发展利益,也维护三国人民的利益。
(3)当前,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三国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强,三国扩大共识,有利于实现睦邻友好,通过区域合作互利共赢。
(4)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三方携手合作,才能应对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提高三国综合国力,推进国际新秩序建立,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
(如有其他答案,如既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又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等,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5.
【答案】(1)①当今世界,不同文明之间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文明互鉴是因为不同文明可以共通共融,文明冲突主要因为不同文明具有不同的利益追求。世界文明在不同文明的互鉴与冲突中不断繁荣发展。
②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我们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当今世界文明互鉴作为主流,不同文明间相互交流借鉴融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对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稳定的危害不容忽视。
(2)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我们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交流互鉴,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3)①优秀传统习俗,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②优秀传统建筑,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并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优秀传统文艺,(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优秀传统思想,(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中国传统思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推荐2个项目,每项推荐项目对应的推荐理由)
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
一、阅读理解
Bus Tours in Washington DC
The Blossoms Tour In Washington DC
Duration: 3 hours? $56.99
BEST WAY to Experience the Cherry Blossoms! Each year from mid March to mid April, see the beautiful Cherry Blossoms in Washington DC and get great photos because you’ll be led to all the best spots by the best guides.The annual spring bloom in DC is a magical time and this tour promises to provide the very best tour opportunity for you!
The Lights Night Tour in Washington DC
Duration: 3 hours?? $56.33
Highest-rated Night Tour in DC! The ONLY DC Night Tour where the Tour Guides HOP OFF with you at each stop and tell you about each monument and attracton.HOP aboard the The Lights Night Tour! The best time to take a tour of Washington DC is at night.
The Best Minibus Tour in Washington DC
Duration: 3 hours? $ 46.92
See all the key atractions DC has to offer in a 3-hour format.You will learn all about the history and trivia (琐事) that surrounds Washington and visit the major monuments and attractions DC has to offer.
Please Note: Rates for this tour vary by day of the week.When you choose your specific date on the availability calendar, the rates for that date will be displayed.
Best Mount Vernon & Arlington Cemetery Tour from Washington DC
Duration: 6 hours? $ 78.96
See Arlington Cemetery, Old Town Alexandria and George Washington’s Mount Vernon Estate on this small group bus tour from Washington DC.Your tour guide will accompany you through Mount Vernon, telling you about all of the atractions there and the history of George Washington’s home on the Potomac River.
1.Which date suits The Blossoms Tour most?
A.July 4.B.August 15.
C.March 27.D.October 8.
2.What is special about The Best Minibus Tour?
A.Its price is not fixed.B.The best time to take it is at night.
C.The tour guide accompanies you.D.You can get great photos of cherry.
3.Which tour would offer you a chance to learn about George Washington’s home?
A.The Blossoms Tour.B.The Lights Night Tour.
C.Tbe Best Minibus Tour.D.Best Mount Vermon & Arlington Cemetery Tour.
It was hard to accept, but the sad day had finally arrived.I still remember the tears welling up in my six-year-old sister’s eyes as she looked around the empty closet in wonder.The space once filled with her clothes now held only loneliness and sorrow.This little child had come to the realization that her father was gone.He had left us, and there was simply no way to change it.
Being the oldest of four girls has never been easy, but with the departure of our father, our world and dreams were broken beyond repair.My mother, the most amazingly warm-hearted person in the world, has worked harder than anyone should simply to mend our broken household.However, long hours at work often prevented her from physically being there in our times of need.This is where I have stepped up as the temporary caretaker of my three small sisters.
Many students write college essays about their leadership positions in school and the community but I feel that my greatest accomplishment is the role I have played within my own family.
Senior year in high school is not simple for anyone, especially when it feels like the entire world is resting on your shoulders, but this is how I have felt for the past two years, I have continually tried to fulfill the dream my mother holds for my future.My mother was not able to complete her college education, and so this success is her top significance for her children.
A leader is defined as one who has influence on others.I hope that my leadership affects the lives of my sisters and everyone around me.In dedicating myself to my family and school, I have set goals that I will do anything to accomplish.I am an extremely determined individual, and my university will help me take the next step in climbing the ladder of success.
1.What does the author intend to do in Paragraph 1?
A.Show a topic for discussion.
B.Provide some advice for readers.
C.Summarize the following paragraphs.
D.Introduce som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2.What was the author’s dream in her senior year in high school?
A.To be admitted into a college.
B.To look after her sisters well.
C.To set an example to her sisters.
D.To lead her family out of trouble.
3.What is the author’s present life like?
A.Happy and quiet.B.Hard but hopeful.
C.Busy but successful.D.Inspiring and rich.
4.What role does the author play in her family?
A.A winner.B.A teacher.
C.A leader.D.A dreamer.
A new app aims to help parents interpret what their baby wants based on the sound of their cry.The free app ChatterBaby, which was released last month, analyzes the acoustic (声学的) features of a baby’s cry, to help parents understand whether their child might be hungry, fussy or in pain.While critics say caregivers should not rely too much on their smartphone, others say it’s a helpful tool for new or tired parents.
Ariana Anderson, a mother of four, developed the app.She originally designed the technology to help deaf parents better understand why their baby was upset, but soon realized it could be a helpful tool for all new parents.
To build a database, Anderson and her team uploaded 2,000 audio samples of infant(婴儿) cries.She used cries recorded during ear piercings and vaccinations to distinguish pain cries.And to create a baseline for the other two categories, a group of moms had to agree on whether the cry was either hungry or fussy.
Anderson’s team continues to collect data and hopes to make the app more accurate by asking parents to get specific about what certain sounds mean.
Pediatrician Eric Ball pointed out that evaluating cries can never be an exact science.“I think that all of the apps and technology that new parents are using now can be helpful but need to be taken seriously,” Ball said ,“ I do worry that some parents will get stuck in big data and turn their parenting into basically a spreadsheet(电子表格) which I think will take away the love and caring that parents are supposed to be providing for the children.”
But Anderson said the aim of the app is to have parents interpret the results, not to provide a yes or no answer.The Bells, a couple using this app, say it’s a win-win.They believe they are not only helping their baby now but potentially others in the future.
1.How does the app judge what babies want?
A.By collecting data.
B.By recording all the sounds.
C.By analyzing the sound of their cries.
D.By asking parents about specific messages.
2.What was the app designed for in the beginning?
A.All new parents.B.Deaf parents.
C.Ariana Anderson.D.Crying babies.
3.What is Ball’s opinion about the app?
A.Parents should use the app wisely.
B.The app can create an accurate result.
C.Parents and babies are addicted to the app.
D.The app makes babies lose love and caring.
4.What is the text mainly about?
A.Parents should not rely too much on their smartphones.
B.A new app helps parents figure out why their babies are crying.
C.Parents can deal with babies’ hunger with the help of a new app.
D.A new app called ChatterBaby can prevent babies from crying.
It’s a real case of fish out of water.Blennies (鲇鱼) in the South Pacific Ocean are gradually relocating to land to escape their predators (捕食者), in an example of evolution in action.
Fish first began crawling onto dry land about 400 million years ago, kicking off an evolutionary chain of events that led to humans.But their reasons for exiting the sea have been uncertain.
To look for clues, Terry Ord at 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in Australia has been studying several species of blennies at Rarotonga, the largest of the Cook Islands.
At low tide, blennies are commonly found swimming in rock pools around the edges of the island.But when high tide moves in, they climb up to dry land and move around the rocks until the tide retreats.
Th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this is most likely to avoid predators that swim in with the rising tide C mainly bigger fish like lionfish.
To test what would happen if blennies did not have an escape plan, they made blenny models and sank them in the sea.The mimics ended up with wounds, bite marks and chunks-missing.
Of course, there are still dangers for blennies on land, like the occasional bird attack, but the predation risk on land is a third that of underwater.
What’s more, moving onto land has additional benefits for blennies.Holes in the rocks provide sheltered nests for laying eggs, and they can maintain their diet of bacteria.
In fact, several species of blenny fish at Rarotonga have already made the full transition to land-dwelling (陆生的) species.They continue to breathe with their gills, but have developed stronger tail fins and jump from rock to rock.
Ord believes that many evolutionary processes have been driven by the need to escape predators.“It is often assumed that animals move homes to find new sources of food, but in many cases, escaping predators is a stronger motivation.” he says.
1.Why do blennies climb to dry land when high tide comes?
A.To acquire better health.B.To search for more food.
C.To seek safer living conditions.D.To adapt to a new environment.
2.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part “The mimics” in Paragraph 6 refer to?
A.The rocks in the water.B.The predators of blennies.
C.The researchers of blennies.D.The models of blennies.
3.Wha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A.Ord’s research opens a new view.
B.Ord wonders why animals move homes.
C.Ord shows us the benefits of blennies’ evolution.
D.Ord has discovered how fish have become land dwellers.
4.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A.Blennies’ Living Habits
B.Why Blennies Choose to Live on Land
C.Blennies’ Evolutionary Process
D.How Blennies Escape from their Predators
二、七选五
Five steps to make a difference to the oceans
The oceans are being seriously polluted now.Plastics are harming the marine (海产的) life.Carbon pollution is warming the oceans and increasing their acidity(酸度).Waters are being overfished.1.Here are some steps we can take to help make a difference.
1.Bring our own bags.2.Try carrying a reusable bag at all times, including while traveling, and bringing our own things to work to avoid relying on plastic items.
2.Talk about it now.We should carry that conversation into public places.Talk to our friends and family about why the ocean is important and why we take steps to help it, and challenge them to do the same.
3.3.A good way to make a difference is to organize a garbage cleanup now.Whether it’s an inland cleanup or one near the coast, plan one in our community.
4.Throw away our cars.4.When we hang out, we should reduce our carbon footprint, which may help slow global warming and ocean acidification as well as conserve energy
5.Recycle, obviously.Experts say recycling is an obvious action to take.Check on what can be recycled in our community, and make sure you’re separating out your plastic.
In summary, think about it more and act on it more.The more someone thinks about plastics and plastics pollution,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our actions, the more likely they are to act on it.5.
A.Plan a cleanup.
B.Choose public transportation over driving our cars.
C.Driving cars is not a good way to protect the oceans.
D.However, experts say there’s still hope to make a difference.
E.However, marine lif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oceans.
F.If everyone can contribute to the oceans, the oceans will be well preserved.
G.Whenever we put something, we should bring our own bag, but not a plastic one.
三、完形填空
In kindergarten, I met my first love C dancing.For the last eleven years, I have spent many hours at the dance studio.The ______ I began as a little girl has shaped my personality, forming __________ that I will have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Once while our dance team ______ for the state competition, six senior members quit without notice, leaving our team without a ______.My team’s enthusiasm for the season was cut in half.______, I was determined to become the new captain and lead my team past this obstacle.
During the first practice after the seniors quit, my team’s emotion was ______.As a leader, I tried to motivate my team through ______.I started to do ______ work outside practice to improve my kicking technique.My team respected me as a coach because I showed ______.On weekends, I spent hours trying to make up a creative competition routine.I wanted my team members to ______ the dance and perform well.
Before the state meet, I drilled the ______ into the girls’ heads and constantly encouraged them to work harder.I would shout out names of people who were ______ well during the dance, and the girls would ______ with even more energy.Through my dance experience, I also found I got better by ______ myself.I mixed new skills into the routine for the state competition to ______ my team’s technique.We wanted to prove to ourselves and our school that we could still be a(n) ______ dance team without the girls who ______.
On the stage, I felt my team’s ______.I was proud that we were able to rebuild our confidence and go beyond our expectations at the state competition.We were ______ for all our hard work by placing in the top five.This experience taught me a lesson: with a passion for something, I could ______ any obstacle with creativity and determination.
1.A.education B.activity C.travel D.research
2.A.qualities B.competitions C.connections D.opinions
3.A.looked B.left C.practiced D.hoped
4.A.target B.captain C.project D.guide
5.A.Otherwise B.Besides C.Instead D.However
6.A.growing B.normal C.low D.appealing
7.A.example B.award C.promise D.experience
8.A.new B.extra C.little D.personal
9.A.production B.expectation C.promotion D.devotion
10.A.love B.check C.believe D.ignore
11.A.result B.failure C.routine D.function
12.A.planning B.judging C.predicting D.performing
13.A.deal B.respond C.defend D.compare
14.A.reminding B.teaching C.protecting D.challenging
15.A.admire B.share C.improve D.prove
16.A.familiar B.similar C.ordinary D.brilliant
17.A.quit B.joined C.appreciated D.approached
18.A.patience B.kindness C.energy D.pride
19.A.rewarded B.thanked C.prepared D.moved
20.A.think of B.get over C.care about D.keep off
四、语法填空
阅读下面短文,在空白处填入1个适当的.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Jogging makes you burn fat and lose weight.In addition to increasing metabolism (新陈代谢), jogging is an 1.(effect) way to burn more calories, 2.helps you lose weight.If calories consumed in food are less than calories 3.(spend) during exercise and other daily activities, you will lose weight.It is impossible not to! Many people have learned how to lose weight by4.(start) a running program.
Jogging 5.(help) to reduce stubborn fat.A running program can really help to cut back 6.the last of your stubborn fat.Change can take a long time to come but 7.(eventual) it makes maintaining a healthy weight much easier.
If you suffer from poor appetite, jogging will improve your appetite.Along with all other 8.(form) of exercise C the harder you work, the more you will eat 9.(repair) your muscles and refuel them.When you start to run longer, you will start to eat to fuel your body, and may even find that you need to eat more food every day 10.you did when you were overweight.
五、短文改错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每处错误仅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Today, when I walked to home after school, I found the sunset was very beautifully.I stopped at the park and sit on a bench to appreciate the scenery.There was so many people at the park, most of whom were old couples, but they went for a walk.There was a special couple walk hand in hand, which caught my attention.The old woman couldn’t walk well because 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with her right legs.The old man took care of them carefully.They set good example to the young couples, showing that true love is.Against the sunset, they made up a beautiful scene.
六、提纲类作文
假定你是李华,你校将开展中学生科技创新(scientific innovation)活动。请给你的英国好友Peter发封电子邮件,告知相关内容并邀请他参加。内容包括:
1.活动目的;
2.活动时间、地点;
3.活动内容。
注意:1.词数100左右;
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镇江市高三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答案二
语文参考答案
1. B?解析:①蔓延,指像蔓草一样地延伸,引申为传播散布。曼延,指连绵不断。“曼”是“长,延长”的意思,多指山脉、河流、道路等接连不断。②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熟能详: 听得次数多了,熟悉的能够详尽地记下来。③良莠不齐:喻指好人坏人混在一起。鱼目混珠:喻指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2. B?解析:A成分残缺,应增加“……的有关政策”。C语序不当,将“不仅”放到“感到亲切”的前面。D句式杂糅。
3. A?解析:A是借代,其他是比喻。
4. D
5. C?解析:“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只能对己,句中却把它用在“陈教授”身上,犯了“谦词敬用”的错误。
6. D?解析: “审”的意思是“清楚”。
7. B?解析:B,“而”表示转折关系;A,前“则”意为“就”,后“则”意为“却”;C,前“以”意为“凭借”,后“以”意为“率领”;D,前“之”为动词,意为“去,到”,后“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8. C?解析:齐王认为这个人受了侮辱却不还击,就不能作为大臣。
9. (1) 以不贤能的人为贤能,把邪说当做好建议,认为悖逆的行为是正确的,这样国家不混乱、自身不危险又等什么时候呢(依靠或凭借什么)?(“贤、善、可”意动用法各1分,“奚待”句式1分。)
(2) 假如这个人在庙朝(朝廷)里,被深深地侮辱却不去还击,大王还将把他任用为下臣吗?(“使”1分,“见侮”1分,“以为”1分。)
(3) 假如我治理国家果真到了这个地步,那么百姓即使治理不好,我也不怨恨。(“信”1分,“若是”1分,“治”1分。)
【参考译文】
名分正当,就天下太平。名分败坏,就天下大乱。使名分败坏的,是邪说。赞成邪说就使可能的变成不可能,使对的变成不对,使是非颠倒。所以,君子的言谈足可以说明贤德的人的实质、不肖的人的内在,足可以用来说明盛世兴起、乱世产生的原因,足可以用来知道万物的情理、人获得生存的原因,这就够了。
凡是祸乱的产生,皆因为形实和名目不相符。君主虽然不贤德,但如果任用了贤能的人,如果听从了好的建议,如果做了可行的事,(就还不至于遭祸。)他们的祸患在于他们口称贤能,却听从不贤能的人;所认为的好建议,实际上却听从邪说;所认为可行的事,实际上却听从悖逆的行为;这是因为形和名的内容不同、实和质相异的原因。以不贤能的人当做贤能,把邪说当做好建议,认为悖逆的行为是正确的,这样国家不混乱、自身不危殆又等什么时候呢?
尹文拜见齐王,齐王对尹文说:“我十分喜好士人。”尹文说:“我想听听你说什么是士人呢?”齐王没有回答。尹文说:“假如这里有一个人,他孝顺地侍奉双亲,忠诚地侍奉君主,对待朋友讲究信义,在乡间敬爱兄长,有这四种品行的人,可以叫做士人吗?”齐王回答说:“这真可以称得上是士人了。”尹文说:“大王得到这个人,肯把他收为下臣吗?”齐王说:“我愿意,可惜未能得到这样的一个人。”尹文说:“假如这个人在庙朝(朝廷)里,被深深地侮辱却不去还击,大王还将把他任用为下臣吗?”齐王说:“不会。大夫受到了侮辱却不还击,就是耻辱。这样一个甘愿忍受耻辱的人,我是不会把他任用为下臣的。”尹文说:“虽然他受辱却不还击,但没有失却自己的四种品行。没有失却这四种品行的人,是没有失去他自己作为士人的条件。那么大王先前认为的士,怕不是士吧?”齐王没有话应对。
尹文说:“假如这里有一个人,将要治理自己的国家,百姓有过错就责怪他们,百姓没有过错也责怪他们,百姓有罪就惩罚他们,百姓没有罪也惩罚他们,却还怨恨百姓难于治理,可以吗?”齐王说:“不行。”尹文说:“我私下观察了下面的官吏,他们治理齐国的地方事务,就恰恰像这样。”齐王说:“假如我治理国家果真到了这个地步,那么百姓即使治理不好,我也不怨恨。”尹文说:“我说这些话不敢不加辩解。请允许我说一下理由。你的法令说:‘杀人的处死,伤人的用刑。’有的百姓畏惧你的法令,受到很大的侮辱都不敢还击,这是顾全你的法令!你却说,‘受侮辱却不敢还击的人是自甘受辱’。真正叫做屈辱的,不应该是这样。”齐王没有话可说。齐王的对话议事都是这样,所以难免国家衰破,自身危险,逃跑到谷这个地方去,进了卫国。齐桓公曾经凭借齐国称霸诸侯,这是因为管仲考察辨析贤士的名实清楚周密啊!
10. (1) 开头作者不明说自己不能升官发财,而是说钱拒绝和自己交往,幽默诙谐。三四句表面看来是自责,实际上以反语暗指、自嘲文章不为世人赏识。五六句诗意表面上说自己尸位素餐,其实是对于碌碌无为的官场生涯的不满或讽刺。结尾不直说退隐,却写对往事的追忆,也给诗篇结尾添加了戏说的风韵。(每点1分,共4分)
(2) 比喻。(1分)“丝窠缀露珠”,用清晨缀附于蛛网上闪闪发亮的露水珠子,来比喻外表华美而没有坚实内容的文章。(1分)
(3) 富贵无望的自嘲之情,政治上不得意(或文章不被赏识)的苦闷之情,对碌碌无为的官场的不满,弃官归隐之情。(每点1分,共4分)
11. (1) 欲辨(辩)已忘言?(2) 而御六气之辩?(3) 大弦嘈嘈如急雨?(4) 以手抚膺坐长叹?(5) 汨余若将不及兮?(6)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7) 俭以养德?(8) 读书(或书读)百遍
12. 比喻,把熟透的麦子比喻为待产的婴儿、把麦芽比喻为牛毛;或拟人,把麦子拟人化;(比喻拟人答对一种并分析得2分)想象(虚写)的手法或采用了细节(动作)描写,(想象或动作答对任意一种得2分)生动细腻地写出了麦子成熟时的状态(1分),写出了作者对麦子丰收的期待(1分)。
13. (1) 自家院子?(2) 有一条名为“村村通”的水泥路?(3) 水泥公路和沥青公路?(4) 饭馆门前的水泥地上?(5) 在房顶上打的水泥地(一点1分,四点满分)
14. (1) 城市的高楼阻断了他与乡村的联系;(2) 传统农业没落的感伤;(3) 对生活方式的变化(无法融入城市生活)的迷茫。(4) 离开家园,思念家乡(答出任意2点得4分)
15. (1) 麦子成熟、收割的喜悦之情;(2) 打麦场消失,夏夜村中缺少各种话题的集散地,没了孩子们嬉闹玩耍的乐园的遗憾之情;(3) 对过去乡村宁静生活的回忆;(4) 农民进城打工却又期待回乡收割的无奈处境。(5) 时代变迁迅速,有些农民无法适应,手足无措的尴尬。(每点2分,任意答对三点得6分)
16. 首先指出明星片酬畸高对影视行业健康发展的危害,接着分析了明星片酬畸高的原因,最后提出对症下药建立成熟规范的现代影视工业体系来解决问题。(1点2分)
17. 对比论证。(2分)将好莱坞作品的成功并不依赖明星的光环,而是富有想象力的故事创意、生动精湛的演技,以及令人瞠目结舌的制作水平与当前中国影视业中明星片酬反常飙升、过度依赖明星的畸形现象作对比,(2分)指出中国影视产业在创意能力、制作水准、工业化水平等方面均未发展成熟的现实,必然导致电影市场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包括暑期档的低迷,虚火上升的市场终将面临现实的惩罚。(2分)
18. (1) 在影视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要合理控制急剧扩张期的制片、发行、放映的全产业链和稀缺的有市场号召力的明星之间的关系。(2) 规范既定的行业规则,禁止“哄抬物价”的行为。(3) 作品的成功依赖富有想象力的故事创意、生动精湛的演技,以及令人瞠目结舌的制作水平,而不是依赖明星的光环。(4) 影视公司、演员、经纪公司之间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谈判议价的行业规则。(1点2分,三点6分)
19. 参照江苏省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建议均分48分。
镇江市高三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宋人不知诗而强作诗。其为诗也,言理而不言情,故终宋之世无诗焉。然宋人亦不可免于有情也故凡其欢愉愁怨之致动于中而不能抑者类发于诗余故其所造独工非后世可及。盖以沈至之思而出之必浅近,使读之者骤遇如在耳目之表,久诵而得沈永之趣,则用意难也。惟宋人专力事之,篇什既多,触景皆会。天机所启,若出自然。禾中王子介人,示予所著词,不下千余首,自前世李、晏、周、秦之徒,未有多于兹者也。
(选自陈子龙《王介人诗余序》)
20.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
然宋人亦不可免于有情也故凡其欢愉愁怨之致动于中而不能抑者类发于诗余故其所造独工非后世可及。
21. 文段“自前世李、晏、周、秦之徒”中的“周、秦”分别是指词人________和________。(2分)
22. 请概括陈子龙认为宋人诗不如词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章武二年夏六月陆逊大破蜀兵,刘备仓皇逃回白帝城。马良见大军败,将孔明之言告诉刘备。刘备懊悔无颜面见群臣,遂滞留白帝城,改馆驿为永安宫,最终逝于永安宫。
B. 吴荪甫在面对不是投降赵伯韬就是益中公司破产的厄运时,在杜竹斋的建议下,与英商怡昌洋行大班商量,用八个工厂作抵押,借了一笔款子。
C. 查理在父亲自杀后投奔到伯父老葛朗台家,初次见到比自己大一岁的欧也妮时便神魂颠倒,认为她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妙人儿”。
D. 《老人与海》的结尾写到曼诺林告诉桑迪亚哥以后和他一起出海,这说明曼诺林在老人勇斗大马林鱼及群鲨的威武不屈的精神感召下,决心以老人为榜样,并回到老人的身旁。
E. “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保存了下来,而且字写的更大”这句舞台说明透露出王利发对社会的不满,也反映了他不想因茶客谈国事而受到牵连、影响茶馆生意的心理。
24. 简答题(10分)
(1) 请指出下列文字中描写的是谁的房间?这个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结局如何?(6分)
“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呐喊》塑造了一群独特的母亲形象,请指出她们分别是谁,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美式医保的运作模式
美国联邦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计划既有政府性质,又有商业性质。在美国,只要年满65周岁就有权利申请联邦政府的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根据年龄、性别、种族、生活环境、生活习惯、慢性病史等个人情况计算风险分值,进而计算保费的规则不同,联邦医疗保险中最基础的住院保险、门诊保险不考虑风险分值,而是根据个人当前的收入状况计算保费。
在政府、参保人和医疗机构之间,活跃着数以百计的医保公司。他们在三者间权衡、博弈,力图达到共赢的局面。如果我是一家保险公司,我可能会和政府签订负责10000名参保人的联邦医保合同。我对政府的报价每人每年3000美金,然后,我会与各种各样的医院、诊所、医生集团洽谈协商,再与他们签约,把参保人的日常医疗服务以每人每年2400美金的价格承包出去。
现在,美国正大力推广以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医疗体系。政府为每一家医保公司评分,如果一家医保公司的评分很低,那么明年你不仅会受到政府的处罚,还会失去竞争联邦医疗保险和医疗互助计划的资格。但如果你的得分很高,政府还会额外给你4%甚至更多的资金作为奖励。
评分后,政府会把各医保公司的得分和排名对外公开。作为普通公民,我很容易就能从公开渠道查到每家医保公司的好坏,这对患者选择各家公司医保产品产生极大影响。
所以总体来看,在医保问题上,美国政府选择只做裁判员、不做运动员。如此一来,政府省了很多力气,但医保体系仍然能够健康有效地运转。
(选自《南方周末》204月)
25. 美式医保具有什么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医保公司如何才能利益最大化?(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结合全文,如何理解“在医保问题上,美国政府选择只做裁判员、不做运动员”?(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Ⅱ(附加题)参考答案
20. 然宋人亦不可免于有情也/故凡其欢愉愁怨之致/动于中而不能抑者/类发于诗余/故其所造独工/非后世可及。(1处停顿1分)
21. 周邦彦(周美成)、秦观(秦少游)(1点1分)
22. (1) 宋人不知诗而强作诗,诗歌言理而不言情。(2) 宋人的欢愉愁怨之情于内心不可抑制,于是借助词抒发出来。(3) 宋人致力于写词。(1点1分)
23. BC( B应是孙吉人的建议C是欧也妮见到查理神魂颠倒,认为查理是“妙人儿”)
24. (1) 薛宝钗。(2分)她聪慧善良,温柔大度而又通晓世故人情。(2分)薛宝钗的命运悲惨,虽然她与宝玉最终结成姻眷,贾宝玉在贾府被查抄以后出家做了和尚。(2分)
(2) 《药》中的华大妈生性懦弱隐忍,《明天》中的单四嫂子愚昧而充满质朴的母爱,《**》中的七斤嫂生性刁蛮泼辣,《社戏》和《兔和猫》中“我的母亲” 和蔼可亲、勤劳善良。(1点1分)
25. (1) 美式医保既有政府性质,又有商业性质。(2分)(2) 商业医疗保险根据年龄、性别、种族、生活环境、生活习惯、慢性病史等个人情况计算风险分值,进而计算保费,联邦医疗保险中根据个人当前的收入状况计算保费。(2分)
26. (1) 他们在政府、参保人和医疗机构三者间权衡、博弈,力图达到共赢的局面。(2) 和政府签订参保人的联邦医保合同,只要能够中标,与各种各样的医院、诊所、医生集团洽谈协商,再与他们签约,把参保人的日常医疗服务承包出去。(3) 提高服务,争取获得政府更高的评分,政府会额外给医保公司4%甚至更多的资金作为奖励。(1点2分)
27. (1) 它只是制定好规则,让医保公司下场比拼竞争。(1分)(2) 政府为每一家医保公司评分,分数低了,不仅会处罚,还会取消竞争联邦医疗保险和医疗互助计划的资格。(2分)(3) 评分后,政府会把各医保公司的得分和排名对外公开。让公民从公开渠道查到每家医保公司的好坏,以进行选择各家公司医保产品。(2分)
第一卷
一、单选题(共60分。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关于动物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含有糖脂和糖蛋白B.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ATP为CO2分子通过细胞膜提供能量D.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2.下列藻类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伞藻B.衣藻C.硅藻D.颤藻
3.经标定安装于放大倍数为16×目镜中的目镜测微尺,在低倍视野中每小格的长度为6.71微米,换成高倍镜观察后,出现的变化是()
A.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不变B.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变多
C.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小于6.71微米D.被测细胞所占的格数变少
4.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不属于暗反应的是()
A.CO2与五碳化合物结合B.三碳化合物接受ATP释放的能量
C.H2O的氢传递给NADP+D.NADPH的氢传递给三碳化合物
5.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非常重要的细胞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两者都具有能量转换的功能B.两者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C.两者的基质成分与功能不同D.两者增加膜面积的方式相同
6.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7.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右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过程①和④
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
C.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
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
8.下列属于动物获取化学信息的感受器是()
A.鱼类的侧线器官B.人的前庭器
C.响尾蛇的颊窝D.雄蛾的触角
9.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右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甲B.乙C.丙D.丁
10.下列关于人体血压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健康人血压的正常范围:收缩压为100~130mmHg、舒张压为60~90mmHg
B.收缩压是指当心室收缩时,将血液射入主动脉,主动脉壁上的侧压急剧上升,在收缩期中期达到值时的血压。
C.当人产生愤怒、恐惧等情绪时,副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升高
D.成年人高血压的标准: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11.下面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氢的细胞器及该细胞器产生的氢来源和用途比较,正确的是()
细胞器来源用途
①叶绿体水的光解还原五碳化合物
②叶绿体水的光解还原三碳化合物
③线粒体丙_酸的分解与氧结合生成水
④线粒体葡萄糖和丙_酸的分解与氧结合生成水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2.培育“试管山羊”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若要培育成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过程中可通过给母山羊注射有关激素使其超数排卵
B.乙过程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卵母细胞和精子的成熟
C.丙过程与乙过程中应采用相同成分的培养液
D.丁过程中早期胚胎须移植到与供体性状相同的代孕母羊子宫内
13.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参与救援的解放军官兵跑步奔向灾区。在跑步中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①大脑皮层②下丘脑③小脑④脑干⑤脊髓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14.下图表示某正常基因片段及其控制合成的多肽顺序。A~D位点发生的突变将导致肽链
的延长停止的是()
A.A处丢失T/AB.B处T/A变为C/G
C.C处T/A变为G/CD.D处G/C变为A/T
15.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_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
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D.细胞5属于保留_能力的细胞
16.取某植物的胚芽鞘和幼根,切除胚芽鞘尖端和幼根根尖的尖端(即切除根冠和分生区),然后将胚芽鞘(近尖端向上)和幼根(近尖端向上)直立放置,分别在两者切面的左侧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快(生长素浓度为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培养在黑暗条件下,幼根和胚芽鞘弯曲生长且方向相反,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合理的是()
A.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
B.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
C.幼根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极性运输
D.幼根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极性运输
17.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Ⅰ—2
C.Ⅱ—2有一种基因型,Ⅲ—8基因型有两种可能
D.若Ⅲ—4和Ⅲ—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5/12
18.当前“减肥”和“廋身”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下列关于减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A.肥胖是由于脂肪在体内积累过多,为了减肥,只要少吃油腻的食物即可
B.为了减肥,我们要少吃容易吸收的可溶性糖,同时使用高效减肥药
C.脂肪可以在体内氧化放能,为了减肥,我们更多运动,以增强脂肪的消耗
D.为了轻松减肥,每天只吃含维生素丰富,含脂类较少的水果、蔬菜
19.试管婴儿、试管苗和克隆羊是现代生物科技的杰出成果,这些生物工程与技术的共同点是()
A.均运用了细胞工程技术B.均属于无性生殖
C.均没有发生基因重组D.均体现了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全能性
20.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
B.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新基因的产生
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
D.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
21.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若①表示免疫分子,则①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
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和体液调节等
C.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质的身体感觉中枢
D.若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分泌量不仅仅受甲状腺素的调节
22.生命科学研究常利用同位素标记特定的化合物,追踪或显示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下列各项所选择使用的同位素及相关结论不正确的是()
同位素应用
A35S标记噬菌体,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15N标记DNA分子,证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方式
C14C标记CO2,得知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D18O标记水,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
23.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的优越性表现在通过有性生殖()
A.可增加遗传物质重组的机会B.可保持亲子代遗传性状的一致
C.产生的子代都是二倍体D.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子代数量
24.下列关于血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A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含有抗A凝集素,血清中含有B凝集原
②能使A型血的红细胞凝集的血液一定不是AB型
③Rh阴性血的红细胞膜不含D凝集原,血清中则含有抗D凝集素
④Rh阴性血中含有抗D凝集素是由供血者血液中红细胞膜上的D凝集原作用的结果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④
25.下列是关于细胞_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_过程的顺序是()
①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
③中心体发生倍增④着丝粒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A.②→③→①→④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D.②→③→④→①
26.某种铁线莲的根茎可作中药,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下表为不同遮光处理对其光合作用影响的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遮光比例
(%)叶绿素a/b叶绿素含量
(mg/g)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植株干重
(g)
04.82.18.07.5
105.32.39.69.9
305.22.48.99.2
504.42.65.27.2
704.12.92.7[来源:学_科_网Z_X_X_K]4.8
903.33.003.2
A.适当的遮光处理,可提高其干重B.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成正相关
C.叶绿素a/b可作为其利用弱光能力的判断指标D.遮光90%时,铁线莲仍进行光合作用
27.对下列示意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生物自交,其后代能稳定遗传的单显性个体的概率为1/8
B.如果乙图细胞处于有丝_后期,则该生物配子含有4分子DNA
C.丙图所示家系所患疾病的遗传特点是男多于女
D.丁图表示果蝇染色体组成图,该果蝇通过减数_能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
28.某研究小组对分别取自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进行分析,获得的结果如下(“+”表示有,“—”表示无),根据下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核膜叶绿素叶绿体线粒体中心体细胞壁核糖体
甲—+———++
乙+———+—+
丙+——+—++
丁+++++++
A.乙生物一定是真核生物,但不可能是植物
B.丙生物不可能是高等植物
C.甲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D.丁生物可能是蓝藻等低等植物
29.有人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做了以下的实验,在一普通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并瓶口加塞,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2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其实验结果的是()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30.已知基因型为BbVv的雌果蝇在减数_过程中发生如右图所示染色体行为的细胞比例为20%。基因型均为BbVv的雌雄果蝇交配,若后代中基因型为bbvv个体比例为0,则表现型为B???_V???_的比例为()
A.20%B.40%
C.50%D.70%
第二卷(共90分)
考生注意:
1.答第Ⅱ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第Ⅱ卷从第31题到第71题,考生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
二、综合题(共90分)
(一)根据下面甲、乙、丙三个图解回答有关问题。(8分)
[来源:学科网]
31.在生物工程技术中,将除去细胞壁后的甲细胞称为,去壁的方法是:
;若要鉴定甲细胞是否为活细胞,可用的方法是。
32.已知乙细胞的分泌物是蛋白质类物质。蛋白质类分泌物除酶外,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写出两种可能的分泌物名称)。若乙细胞是毛细血管壁细胞,则其所处的内环境是。
33.图丙所示生物常使人及其他生物产生疾病,该类生物与甲、乙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甲、乙共有的物质是。
(二)回答下列关于高中生命科学实验有关的问题。(6分)
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实验观察对象染色剂实验结果
①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班氏试剂脂肪颗粒被染成橘红色
②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龙胆紫巨大染色体被染成紫色
③颤藻和水绵碘液A
④洋葱DNA_绿DNA被染成蓝色
34.改正表格中使用或描述错误的一个地方:
35.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A处应填入的实验结果是。
36.根据实验④的试剂作用分析,_绿是否能用于实验③,为什么?
37.与实验二使用同一种染色剂的实验还有(写出一个实验名称)。在实验二中,巨大染色体的形成是由于果蝇唾液腺细胞的DNA形成的。观察时可以看到巨大染色体上的富有特色的横纹,用于。
(三)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10分)
Ⅰ、图1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若II-7为纯合体,请据图回答:
图1
38.甲病属于遗传病,乙病属于遗传病。
39.III-8的基因型是。该系谱图中,属于她的旁系血亲有。
40.III-10是纯合体的概率是。
41、假设III-10与III-9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II.研究表明,人的ABO血型不仅由位于第9号染色体上的IA、IB、i基因决定,还与位于第19号染色体上的H、h基因有关。在人体内,前体物质在H基因的作用下形成H物质,而hh的人不能把前体物质转变成H物质。H物质在IA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A;H物质在IB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B;而ii的人不能转变H物质。其原理如上图2所示。
42.根据上述原理,血型为B型的人应该具有基因和基因。
43.某家系的系谱图如上图3所示。Ⅱ-2的基因型为hhIBi,那么Ⅲ-2的基因型是。
44.一对基因型为HhIAi和HhIBi的夫妇,生血型表现为O型血孩子的几率是。
(四)内环境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保持自稳态,使人体能够克服外环境的影响而进行正常生命活动。(13分)
Ⅰ.阅读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日本核泄漏事故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含有碘-131,人体摄入碘-131后,主要积聚在甲状腺处对人体造成危害,大剂量情况下会导致甲状腺肿、甲状腺结节或萎缩等,到后期的影响会使甲状腺癌的发生率增加。碘-131是人工放射性核素(核裂变产物),正常情况下自然界中不会存在,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空气中监测出碘-131,仅提示日本核泄漏的放射性物质随大气扩散已抵达我国境内,但浓度极其微弱,对我国公众健康不会构成危害。
45.人体吸收碘的主要方式为,碘的主要作用是。成人缺碘易患疾病,婴幼儿缺碘易患疾病。
46.用体重、性别等均相同的三组实验用狗进行以下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狗的体内,然后定时检测狗体内血液中的放射量。4天后,向a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狗体内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
对实验结果描述错误的是()
A.a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受到抑制
B.c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b是由于促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D.如果给狗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实验狗的血液中放射量与a相同
Ⅱ.请根据右图回答有关问题:
47.实验发现,切除垂体后导致免疫细胞增殖抑制、淋巴器官萎缩和几乎所有免疫功能的退化;而注射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则能逆转这些效应。应激刺激可以引起下丘脑分泌_______,促进垂体释放______,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B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使_____的生成增加。研究表明B淋巴细胞膜表面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蛋白,这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功能,甲状腺激素还可以促使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而细胞因子反过来又控制甲状腺激素对免疫的调节,此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调节。
48.电镜和光镜下观察到脾脏内神经末梢与淋巴细胞间有突触结构,神经末梢释放______与淋巴细胞膜上的______结合,从而控制着机体的免疫。而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等,在调节免疫系统自身功能的同时,也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因此,机体的稳态是依赖___________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五)回答下列关于免疫的问题。(8分)
图1是HIV病毒结构示意图,图2是HIV侵入人体T淋巴细胞并增值的示意图,图3表示HIV病毒侵入人体后,随时间的变化体内HIV病毒和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回答。
49.图1中的E表示,C的成分是
50.HIV与T淋巴细胞之间的识别是(特异性/非特异性),HIV通过方式进入T淋巴细胞。
51.据图2简述HIV在T淋巴细胞内复制繁殖的过程:。
52.据图3分析,在第1年内,造成HIV的浓度明显下降的原因是。
53.由于HIV的变异具有_______________等特点,给疫苗的研究带来了很_烦。
(六)回答有关生物工程的问题。(11分)
转基因抗病香蕉的培育过程如上图所示。图中PstⅠ、SmaⅠ、EcoRⅠ、ApaⅠ等为限制酶,质粒和抗病基因上的箭头表示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下图表示四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酶切位点。
54.若要获得抗病基因,能否用限制酶SmaⅠ对图中对应的位点进行切割?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获得含抗病基因的重组质粒能否用PstⅠ、ApaⅠ限制酶切割质粒?________。
55.卡那霉素会抑制香蕉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欲利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筛选已导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细胞,重组质粒中应同时含有___________基因,作为标记基因。
56.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能将香蕉组织细胞培育成植株,这是因为香蕉组织细胞具有__________,图中①→②、②→③依次表示香蕉组织细胞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过程。
57.②、③阶段是否可使用同种培养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阶段是否可使用不添加植物激素的培养基?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回答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系列问题。(13分)
58.下图中④物质的中文名称是,光合作用中最终的电子供体是。
59.反应①称为______,产生的O2释放到空气中至少要穿过_____层生物膜。
60.在结构⑨_________中进行的主要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影响反应⑤过程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61.在春末晴朗的白天,上海某蔬菜基地测定了某大棚蔬菜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结果如图(假设塑料大棚外环境条件相同;植株大小一致、生长正常,栽培管理条件相同)
光照强度
(千勒克司)光合作用速度
(CO2mg/100cm2叶?小时)
1.0-2.0
3.0+2.0
5.0+6.0
7.0+10.0
8.0+12.0
10.0+12.0
(1)在曲线a中,与11时相比,13时植株叶绿体内C3与C5这两种化合物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是;在11时和13时分别摘取植株上部成熟叶片用酒精脱色后用碘液处理,13时所取叶片显色较(深或浅)。
(2)曲线b的峰值低于曲线a,其中的主要决定因素是_______。曲线c高于曲线b,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6~9时和16~18时,曲线b高于曲线a,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某双子叶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度,结果如右表。表中负值表示二氧化碳释放量,正值表示二氧化碳吸收量。在一天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10千勒克司光照下10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l00cm2
叶片产生的葡萄糖中_______________mg将转化为淀粉。(取小数点后一位)
(八))回答下列关于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问题。(11分)
图中A—D表示物质,①—⑨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中填图中编号或字母,横线上填文字)
62.物质A、B、C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表示人体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过程的编号依次为[],其中三羧酸循环发生在
______________(场所)。
64.葡萄糖、蛋白质、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时,除释放能量外,还形成相同的代谢终产物[]______________。
65.发生脱氨基作用的过程有[];过程⑥⑧通过________作用转化成其他氨基酸。
66.人体一般在______________情况下进行过程⑨⑤,获得能量;当机体供氧不充足时,物质A能氧化分解产生。
(九)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10分)
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人白细胞介素18(IL-18)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某科研小组开展了“IL-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分成三组:①组无辐射损伤;②组辐射损伤(60Co照射,下同);③组先辐射损伤,1天后注射IL-18,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Oh、12h、24h、48h后,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得到的细胞凋亡相对值如下表:
组别处理方法0h12h24h48h
①无辐射损伤0.0460.0560.0480.038
②辐射损伤0.4600.4200.5300.520
③辐射损伤+IL–180.2390.2650.2790.269
67.选择脾细胞作为本实验材料,是因为脾脏是机体重要的_______器官。
68.根据表中数据在下侧空白处画出相应的折线图。
69.从表中数据可知,细胞凋亡相对值越小,说明发生凋亡的脾细胞数目越______;从_______(组别)两组数据可知,IL-18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
70.科研小组还设置了第④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进行辐射损伤,14天后的实验操作同前三组。与第③组相比,设置第④组的目的是。
71.在作物育种中,可用60Co放出的γ涉嫌使作物发生基因突变,从中筛选出优良的变异类型,这种育种方法叫做______育种,其特点是(至少答出两点)。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月29日,在古巴南部海域(19.46°N,78.79°W)发生7.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完成1、2题。
1.此次地震
A.震源位于地壳B.地处海沟附近
C.肯定引发海啸D.位于生长边界
2.可以用于监测地震发生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B.RS
C.GPSD.VR
马来西亚沙巴傍晚时分落日的红霞壮美而灿烂,被誉为世界三大最佳日落观赏地之一 。读沙巴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3、4题。
3.沙巴日落时漫天红霞的成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反射B.折射
C.散射D.吸收
4.甲地的农业地域类型
A.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主B.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低
C.橄榄等农作物广泛种植D.多采用谷物和牧草轮作
下图为南极长城站1986-平均气温及线性变化趋势图。完成5、6题。
5.1986-20南极长城站的气温变化特点是
A.持续升高B.均温最高出现在
C.波动上升D.均温比1986高0.6℃
6.图示气温变化给全球带来的影响最不可能的是
A.全球各地降水减少B.扩大某些疫病流行
C.高山冰川普遍退缩D.改变原有生态系统
浙江某地推广早芋和晚稻轮作模式,利用地膜覆盖使毛芋上市时间和水稻育秧时间提前。完成7、8题。
7.稻芋轮作模式得以实现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B.热量
C.市场D.技术
8.稻芋轮作模式的生态效益有
A.增加就业岗位B.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C.保持土壤肥力D.增加土地复种指数
下图是口罩生产工艺流程图。完成9、10题。
9.影响口罩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B.原料
C.技术D.劳动力
10.无纺布卷料生产厂与口罩加工厂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属于
A.商贸联系B.科技联系
C.信息联系D.生产协作联系
读某一区域同面积的松林、草地、红砂岩和泥浆的反射波谱曲线。完成第11题。
11.图中相邻地区上午时段(9:00-12:00)温差最大的是
A.红砂岩与泥浆之间B.松林与红砂岩之间
C.草地与松林之间D.泥浆和草地之间
下图为某地昼夜长短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第12题。
12.若甲、乙、丙、丁为四个节气,则该地纬度与下列最接近的是
A.66°B.72°
C.80°D.82°
下图为北冰洋沿岸区域分布图。完成13、14题。
13.图示地区
①河运发达②冰川地貌广布
③河流终年不冻④可能观测到极光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14.该地区酸雨影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A.本地区工业生产发达
B.冬季居民的燃煤取暖
C.盛行风带来污染气体
D.交通运输的排放量大
下图为三大类岩石转换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类型匹配正确的是
A.甲——沉积岩
B.乙——侵入岩
C.丙——岩浆
D.丁——变质岩
16.下列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最相似的是
①西北地区沙丘②北美五大湖区
③河口三角洲④华山西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下图为美国本土人口分布重心移动轨迹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美国人口重心分布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东部人口老龄化减轻B.东部郊区城市化显著
C.中部商品农业水平高 D.西部人口总量增长快
18.甲地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主要是
①农业以栽培果树为主②实行规模化的棉花种植
③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④大力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读非洲部分国家铁路分布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下列关于非洲铁路线分布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多从沿海向内陆延伸
B.未形成相对完善的铁路网
C.多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很少
D.反映了以农矿产品进口为主的经济模式
20.沿图中箭头方向,非洲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
A.垂直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二、选择题II(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读-辽宁省轻、重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柱状图,完成21、22题。
21.到20辽宁省
A.重工业的产值逐年下降B.轻工业比重逐渐增加
C.工业总产值在逐年降低 D.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
22.宝马和通用汽车公司相继在辽宁设厂,其主要依托该省
A.丰富的煤铁资源 B.便利的交通条件
C.完备的产业生产链D.广阔的消费市场
23.木星公转周期约为,它最亮的时候,在天空中的大小和亮度都接近金星。读某时刻木星所处轨道位置图,木星出地平面的时间及在夜晚观测木星的时段为
A.早晨 下半夜
B.正午 上半夜
C.傍晚 上半夜
D.子夜 下半夜
下图为纽芬兰岛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完成24、25题。
24.下列四地冬季降雪成因与该区域相似的是
①山东半岛渤海沿岸②田纳西河上游地区
③云贵高原贵阳地区④日本海的东部沿岸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25.甲海域发现了大量海洋污染物,其扩散方向
主要为
A.东南B.东北
C.西北D.西南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图1为我国某区域略图。202月15日,黄河磴口段开河,流量达到每秒604立方米。
材料二:年我国将进一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黄土高原通过生态修复如鱼鳞坑(图2,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地方式,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挖掘半月形坑穴,坑内种树)等措施,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
(1)2020年黄河开河时间比2019年早半个月,主要原因是_________。简析黄河磴口段易发生凌汛的主要原因。(4分)
(2)黄土高原春旱严重,从气候角度主要是春季、。简析鱼鳞坑的生态作用。(6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图1是世界某区域图,图2为勘察加半岛的水系图。甲是勘察加半岛最大的城市,是俄罗斯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冬季气候比较温和。
材料二:阿拉斯加红海参是世界十大顶级海参之一,品质极佳,价格昂贵,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
(1)简述1月份A气压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2)简析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原因。说出乙地降水大于甲地的主要原因。(4分)
(3)简析阿拉斯加红海参品质极佳的主要原因。(2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图1为祁连山及周边地区略图。祁连山地跨青海、甘肃两省,总面积17.35万km2。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区域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区域之一,其中自然保护区76.4%的面积在张掖境内。
材料二:图2是祁连山1987和20冰川面积(km2)分布图。
材料三:张掖是重要的产煤区,图3是该地煤炭的综合利用示意图(部分)。
(1)从地形角度,祁连山生物物种丰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与北坡比,简析祁连山南坡冰川的面积特点及成因。(5分)
(3)与直接燃煤发电比,简析张掖煤炭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4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下图为-2020年沙漠蝗虫迁徙路线图。
材料二:尼罗河在泛滥前后,河水的颜色会出现明显的变化。每年2--5月河水清澈,6、7月开始河水呈现红褐色,到11月红褐色渐渐消失,尼罗河又恢复清澈。
材料三:年印度GDP达到2.44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六。同年印度的城市化水平为32.8%,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1)简析2018-2020年沙漠蝗灾的分布特点。(4分)
(2)简析尼罗河河水颜色随时间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3)简述印度的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5分)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5BCCAC 6-10ADCAD 11-15ABDCB 16-20ADCDB
二、选择题II(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25DCBBB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
26.(10分)
(1)气温回升快(1分)纬度高,气温低,冬季河流结冰;该河段由低纬流向高纬;在河流封冻和解冻时段易发生冰坝堵塞形成(3分)
(2)降水少;蒸发旺盛(2分)削弱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增加下渗;拦截径流,
增强蓄水能力;植树造林,有利保持水土(4分)
27.(10分)
(1)1月份A地为低压中心(1分)原因: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冬季大陆气温低,形成高压中心;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使低压中心仅保留在海洋上(3分)
(2)地处夏季风迎风坡;位于沿海,受海洋水汽影响大(2分)
终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沿岸受暖流的影响(2分)
(3)纬度高,水温低,生长期长;(1分)污染少,水质好(1分)
28.(12分)
(1)山地面积广;山区海拔高;地形起伏大,自然环境复杂 (3分)
(2)特点:南坡冰川面积小;退缩比例快(2分)
原因:相对高度小,坡面狭窄,冰川发育空间小;南面为阳坡,气温较高,不利于冰川积累发育;南坡受青藏高原阻挡,降水少(3分)
(3)煤炭燃烧发电,经济效益较低(1分)延长产业链;增加了附加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3分)
29.(13分)
(1)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2分)2018-2020年分布地区由红海沿岸地区,逐渐向东部和南部地区移动(2分)
(2)2-5月河水以白尼罗河补给为主,河水清澈;(1分)6月开始青尼罗河水量增加,从流经地区带来大量泥沙使河水呈现红褐色;(2分)11月青尼罗汛期结束,尼罗河恢复清澈(1分)
(3)经济发展速度快;(1分)城市发展速度慢;(1分)城市化水平低;(1分)城市化的进程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2分)
● 高一期中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铿锵(kēng)嵯峨(cuō)缱绻(juǎn)茕茕孑立(jié)
B.剔透(tì)逡巡(qūn)伛偻(gōu)命途多舛(chuǎn)
C.愧怍(zuò)媲美(pì)趿拉(tā)一蹴而就(cù)
D.氛围(fèn)倨傲(jù)谄媚(xiàn)瞋目而视(chēn)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他们对三国、《论语》等历史本来就很感兴趣,而新一代人却未必买账,仅仅是新一代的彷徨迷茫和生存焦虑,目前就很少有主流文化节目能够切中。
B.在青年心目中,咬文嚼字的作文训练尤其不和胃口,他们总以为能倚马千言不加点窜的才算是好角色。
C.时间蹂躏记忆,人往往身不由己地凛冽忘却,记忆消褪如潮,最终亦只留下一些细微深入的细节。
D.潮流是只能等不能追的,这和在火车站等侯火车是一个道理,乖乖留在站上,总会有车来,至于刚开走的车,我们泛泛之辈是追不上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和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对于东方科学采取粗暴态度的人,对于西方文明言过其实的人,大概不是科学家。
B.现代哲学家大都不懂自然科学,或者只懂一百年前的自然科学,对当代自然科学前沿有所了解的哲学家,几乎如恒河沙数。
C.为中国女曲打拼9年,也取得了不俗战绩,但08奥运后,劳苦功高的韩国曲棍球名帅金昶伯却未能与体管中心续约。
D.要说那些都是他做得不合脚而被退回来的靴子,那似乎是不可想像的。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作摆设的呢?这好像也不可思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智利铜矿被困矿工在与命运搏斗了两个多月后,向人们用奇迹诠释了人类追求生存和光明的伟大精神,救援过程更是诠释了“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的理念。
B.德拉孔查指出,略萨是西班牙语文学领域内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他用一种新的写作风格丰富了西班牙语文学,其作品弥合了西班牙语文学与西方现代小说之间的差异。
C.能否发现并阐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不是由个人身份决定的,关键在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慎思明辨的求知方法去探索。
D.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本质是过度的自我重要感,这种明显的自恋常常伴随着脆弱的自尊,这使患者不断地检查别人对他的印象如何,并且会对他人的批评作出愤怒和失望。
5.对下列各句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普希金,俄罗斯诗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有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B.张溥,明末文学家,曾组织评议时政的团体“复社”,影响甚广。有《七录斋集》。
C.《楚辞》作者屈原,春秋时期楚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喜用“香草”、“美人”作比喻,表现复杂抽象的道德品质与主观意识。
D.《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它的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6.简要概括下列图表中所反映的信息。(4分)
几百年来冰核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
7.3月,日本核电站泄漏事故备受关注。在浙江、江苏、广东等地,有两种谣言比较盛行:一称中国海域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没法再提炼盐;一称食用碘盐可以防核辐射。于是乎,出现了民众纷纷抢购碘盐的现象。如果当时你的父母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你会怎么对他们说?要求:态度鲜明,表达得体。(不超过60字)(5分)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4分)
春的感知
严阵
(1)前些天友人从江南为我带来几株兰草,并附来一封短信,信上说:从电视上看到,北京正在下雪,而此时的江南,却已春意浮动,因此希望通过这几株兰草,给我带来一些春的感觉。
(2)友人带来的兰草,是放在蒲叶编织的包里外加草绳裹起来的,所以虽经路途遥远,我打开时,包里的泥土却依然保持着江南空气里的那种柔润。看到兰草根部的那一团褐里透红的泥土,我不由想起江南那些如淡墨一样微微隐现于云影中的小山,我想,正是这些小山,正是这些小山的泥土,培育出了我面前的这些兰草吧。
(3)当我把这几株兰草,小心地栽进一只青花瓷盆里时,才发现兰草的根部居然已经发出几支小小的尖尖的裹得紧紧的青玉一样的花苞,看到这几支在窗外皑皑白雪映照下显得极其珍贵的花苞,想起胡适先生有关兰草的那首诗以及他面对从山中带来的兰草,一日看三遍,苞也没一个的失望和无奈,我不由感到春色乍然光临的那种幸运和喜悦。
(4)我想,这也许正是友人不远千里为我带来兰草的用意所在吧!其实我们中国人历来讲究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节气一到,大地春回,又有何处何地不在春天的萌动之中呢?因此,面对这几株兰草,我不免浮想纷涌。
(5)那么,雪里也有春色吗?有的。只要大的气候到了,雪里也充满春意,你看到那些雪里的白杨吗?它戴雪的梢头,正孕满了三春的绿意。你看到那些冰上的垂柳吗?它挂冰的枝条,正蕴含着柔情万千。你看到那些梅园吗?你看到那些竹园吗?你看到那些樱桃园吗?你看到那些玫瑰园吗?此时此刻,它们也都在或深或浅的积雪里,忙碌地编织着它们春天的梦境,它们知道,在这个新的春天里,人们需要多少梅花,人们需要多少绿竹,人们需要多少樱桃,人们需要多少玫瑰。
(6)那么,风里也有春色吗?有的。把皮帽摘下来,把棉帽摘下来,你便会感觉到这些依然带有寒意的风里,正怎样百般地将你爱抚。你的发丝、你的衣袖、你的领口以及你的每一粒纽扣上,都会悄悄留下它带来的有着二十四番花信的憧憬。难道不是吗?千万不要错过,不要错过此时此刻正从我们身边似乎是默默的但却是一涌而过的人间最美丽最值得品味的风景。
(7)那么,雨里也有春色吗?有的,把沉重的雨衣收起来,把雨伞也收起来。不要遮住那些雨,不要挡着那些雨,去接受那满面的嫣红吧,去接受那满身的姹紫吧。要知道,此刻在你面前出现的每一颗雨点里,都藏着一个开放的故事,此刻在你面前消失的每一阵雨声中,都留下了一片发展的辉煌。
(8)你知道山也有声音吗?你知道我们所有的山脉,此刻正在说什么吗?你当然知道水声,但你知道我们所有的水系,此刻正在说什么吗?那些美玉,那些青瓷,那些琴弦,那些绘画,那些溶化,那些凝固,那些打造,那些建筑。那些普普通通的车轮,那些普普通通的道路,那些普普通通的脚印,那些普普通通的汗水和泪水,还有那些几乎司空见惯的普普通通的微笑里,普普通通的握手里和普普通通的呼吸里,都布满了留待你去解密的这个正在到来的全新的春天的数码。
(9)你注意到南极冰盖上那一面正在飘动的五星红旗吗?
(10)应该说,所有这一切,都蕴含在我面前的这些欲开未开的兰草的花苞里。
(11)由此,我不由深深地感谢送我兰草的这位江南友人,因为这时我才知道,他送给我的,决不仅仅是几棵兰草,也决不仅仅是一种春的感觉,而是一个人足以永生珍惜的对春天的感知。
(《人民日报》2月23日)
8.第三段作者由眼前的“兰草”想到胡适的有关兰草的诗及其看兰草的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9.以第五段为例,赏析作者描写雪中春色所运用的表现手法。(4分)
10.第十段中说“应该说,所有这一切,都蕴含在我面前的这些欲开未开的兰草的花苞里。”联系全文,请分类概括“这一切”所包含的内容。(3分)
11.最后一段写道“他送给我的,决不仅仅是几棵兰草,也决不仅仅是一种春的感觉,而是一个人足以永生珍惜的对春天的感知。”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二)现代诗歌鉴赏(6分)
阅读臧克家的《老马》,完成12—13题。
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932年)
12.这首诗歌运用了那些写作手法?(2分)
13.如何理解诗中的老马形象?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2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9题。(22分)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如何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有重于社稷也。
14.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脱身以逃(有时)B.忠义暴于朝廷(显露)
C.视五人之死(比较)D.且矫诏纷出(假托)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组是()
A.亦以明死生之大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B.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不能容于远近
C.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臣死且不避
D.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常用义相同的一项是()
A.非常之谋难于猝发B.死而堙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C.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D.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17.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A.肇锡余以嘉名B.夫晋,何厌之有?
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D.求人可使报秦者
18.翻译文中画线句子(6分)
(1)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4分)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苏轼《留侯论》)
(二)20.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4分,任选4小题,每小题1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屈原《离》)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3),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4)大行不顾细谨,。(司马迁《鸿门宴》)
(5)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以“春天花会开”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返回目录>>>
● 高一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C(A项嵯峨(cuó)、缱绻(quǎn),B项剔透(tī)、伛偻(yǔ),D项氛围(fēn)、谄媚(chǎn))
2.C(A.账-帐B.和-合D.侯-候)
3.B(恒河沙数:像恒河里的沙子那样难以计数,形容数量极多。)
4.B(A.语序不当。“用奇迹”应该放在“向人们”之前。C.不合逻辑,前面“能否”是两方面,后面是一方面。D.成分残缺。在最后加上“的反应”。)
5.C(屈原是战国时期诗人,不是春秋时期)
6.(4分)几百年来冰核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上升,近百年来以上升速度明显高于前2。
(要点:①时间,②冰核中二氧化碳上浓度,③总体上升,④近百年来上升速度快。这是一道图表题,要求把图表的内容转换成语言,综合性较强。首先要读懂图的内容,再考虑用简明的语句作答)
7.(5分)要点:①表明这些说法是没有根据的;②不要慌乱,要理性面对。(态度鲜明2分,得体2分,流畅1分,字数超出酌情扣分)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一)(14分)
8.(3分)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眼前“兰草花苞”的珍贵和“我”看到春色“乍然光临”的幸运和喜悦。
9.(4分)表现手法:设问、排比、拟人。
通过设问,提示雪里景色所蕴含的浓浓春意;通过排比,强调雪中景色蕴含春色的丰富性;通过拟人,生动地展示出春色的种.种情意。
(答出2种表现手法给2分,分析出表现手法的作用给2分)
10.(3分)“这一切”包含:(1)自然界的春色;(2)生活中的春色;(3)祖国的春色。
11.(4分)面对兰草,作者由春光乍临的幸运和喜悦到身边一切春色的感知,进而上升到对春天的珍惜、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祖国强盛的无限欣喜。
(二)(6分)
12.(2分)托物言志(咏物抒怀),拟人手法,炼字(如“扣”字),对比手法(垂头与抬头)等等。(写出两个即可)
13.(4分)从表面上看,本诗写的是一匹负重受压,痛苦无比,在鞭子的抽打之下不得不挣扎向前的老马。这儿的老马又是众多忍辱负重、受苦受难的旧社会农民的形象的缩影,他们忠厚善良,备受压迫却不知反抗。表现了诗人对受压迫而不觉悟的农民的同情。(形象2分,情感2分)
三、文言文阅读(26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4.A(3分。)(“或”,应解释为“有的人”)
15.D(3分。)(D项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A第一个“以”是介词,用来;第二个“以”是介词,解释为“凭……身份”。B第一个“于”,介词,在;第二个“于”介词,表被动。C第一个“且”是连词,“并且”;第二个“且”,副词,“尚且”)
16.B(3分)(A“非常”,不平常;C“颜色”,脸色;D“首领”,头颅)
17.D(3分)(例句和D项均为定语后置。A状语后置,B宾语前置,C省略句)
18.翻译(6分)
(1)终于因为我们苏州民众的愤怒一击,不敢再有牵连治罪。(3分)
(2)怎么能使英雄豪杰们拜倒哭泣,在他们的墓道上紧握手腕,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慨呢?(3分)
19.断句(4分)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
(错2处扣1分,共4分)
20.默写(4分)
(1)虽九死其犹未悔
(2)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3)臣心一片磁针石
(4)大礼不辞小让
(5)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四、作文(50分)
基准分为38分。一类卷:45-50分,二类卷:38-44分,三类卷:30-37分,四类卷:29分以下。
返回目录>>>
● 高一语文考试技巧
同学们在考前复习时,尤其注意着重复习以下几点:
1.课文中的现代文:
(1)课文出现的生字词、成语的读音、字形以及运用,都属于期末考试范围,应认真复习,做到字字落实。包括老师在课堂上对生字词的形近字的拓展,也属于复习之列。
(2)所学所有课文的相关文学常识:作者风格,代表作品。特别是大文学家,需要认真仔细记诵。在考试时,出题老师喜欢考古人的.朝代、外国文学家的国籍,这两点尤其需要注意。
(3)在高中的考试中,通常不会直接出现课文选段,现代文阅读的选文都是课外作品。老师在课堂上仔细分析课文,其实是在教授阅读现代文的方法,培养同学理解文章的能力。对于具体分析课文句段的笔记,则不作为复习重点,但表现手法的分析及作用仍需要记住套话,可能会在现代文阅读题中有用。
2.课文中的诗歌:生字词、成语与文学常识仍需要认真复习。
另外还需注意:
(1)课后要求背诵的诗词,一定要认真背诵及默写。有的同学背得很溜,但一写出来就错字百出。要知道,写错一个字,这一句都没有分数了。所以可以试着默写,再对照课本自我打分,筛查错别字。
(2)课后没有要求背诵的诗词,也要尽量读熟,短的篇目可以直接背诵。即使名句默写用不到,也可以找机会用在作文之中。
(3)老师在课堂上对诗歌的分析,重点复习表现手法(即表达技巧)
3.课文中的文言文:
上半学期一般学习文言文。
(1)文学常识:作家名、字、号、别号,所在朝代及生平、风格,作品集及代表作品,都应一一落实。
(2)每篇课文的笔记都应仔细复习,尤其重点复习实词、虚词、通假字的古汉语知识,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总结了此类知识,便是复习的重点。如果老师没有进行总结,也要想办法拿到文言知识的概括,一一复习。
(3)在考试的文言文阅读之中,有可能选一篇课内文章,因此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也必须认真复习。
(4)背诵篇目也要做到每个字都不写错,并灵活用于作文之中。
除了课堂笔记之外,平时单元测验、月考的试卷,当然还有你们的期中考试试卷也属于复习范围,重点复习自己曾经做错的题目,以及老师评讲试卷时的拓展知识。
返回目录>>>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铿锵(kēng)嵯峨(cuō)缱绻(juǎn)茕茕孑立(jié)
B.剔透(tì)逡巡(qūn)伛偻(gōu)命途多舛(chuǎn)
C.愧怍(zuò)媲美(pì)趿拉(tā)一蹴而就(cù)
D.氛围(fèn)倨傲(jù)谄媚(xiàn)瞋目而视(chēn)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他们对三国、《论语》等历史本来就很感兴趣,而新一代人却未必买账,仅仅是新一代的彷徨迷茫和生存焦虑,目前就很少有主流文化节目能够切中。
B.在青年心目中,咬文嚼字的作文训练尤其不和胃口,他们总以为能倚马千言不加点窜的才算是好角色。
C.时间蹂躏记忆,人往往身不由己地凛冽忘却,记忆消褪如潮,最终亦只留下一些细微深入的细节。
D.潮流是只能等不能追的,这和在火车站等侯火车是一个道理,乖乖留在站上,总会有车来,至于刚开走的车,我们泛泛之辈是追不上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和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对于东方科学采取粗暴态度的人,对于西方文明言过其实的人,大概不是科学家。
B.现代哲学家大都不懂自然科学,或者只懂一百年前的自然科学,对当代自然科学前沿有所了解的哲学家,几乎如恒河沙数。
C.为中国女曲打拼9年,也取得了不俗战绩,但08奥运后,劳苦功高的韩国曲棍球名帅金昶伯却未能与体管中心续约。
D.要说那些都是他做得不合脚而被退回来的靴子,那似乎是不可想像的。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作摆设的呢?这好像也不可思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智利铜矿被困矿工在与命运搏斗了两个多月后,向人们用奇迹诠释了人类追求生存和光明的伟大精神,救援过程更是诠释了“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的理念。
B.德拉孔查指出,略萨是西班牙语文学领域内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他用一种新的写作风格丰富了西班牙语文学,其作品弥合了西班牙语文学与西方现代小说之间的差异。
C.能否发现并阐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不是由个人身份决定的,关键在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慎思明辨的求知方法去探索。
D.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本质是过度的自我重要感,这种明显的自恋常常伴随着脆弱的自尊,这使患者不断地检查别人对他的印象如何,并且会对他人的批评作出愤怒和失望。
5.对下列各句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普希金,俄罗斯诗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有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B.张溥,明末文学家,曾组织评议时政的团体“复社”,影响甚广。有《七录斋集》。
C.《楚辞》作者屈原,春秋时期楚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喜用“香草”、“美人”作比喻,表现复杂抽象的道德品质与主观意识。
D.《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它的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6.简要概括下列图表中所反映的信息。(4分)
几百年来冰核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
7.2011年3月,日本核电站泄漏事故备受关注。在浙江、江苏、广东等地,有两种谣言比较盛行:一称中国海域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没法再提炼盐;一称食用碘盐可以防核辐射。于是乎,出现了民众纷纷抢购碘盐的现象。如果当时你的父母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你会怎么对他们说?要求:态度鲜明,表达得体。(不超过60字)(5分)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4分)
春的感知
严阵
(1)前些天友人从江南为我带来几株兰草,并附来一封短信,信上说:从电视上看到,北京正在下雪,而此时的江南,却已春意浮动,因此希望通过这几株兰草,给我带来一些春的感觉。
(2)友人带来的兰草,是放在蒲叶编织的包里外加草绳裹起来的,所以虽经路途遥远,我打开时,包里的泥土却依然保持着江南空气里的那种柔润。看到兰草根部的那一团褐里透红的泥土,我不由想起江南那些如淡墨一样微微隐现于云影中的小山,我想,正是这些小山,正是这些小山的泥土,培育出了我面前的这些兰草吧。
(3)当我把这几株兰草,小心地栽进一只青花瓷盆里时,才发现兰草的根部居然已经发出几支小小的尖尖的裹得紧紧的青玉一样的花苞,看到这几支在窗外皑皑白雪映照下显得极其珍贵的花苞,想起胡适先生有关兰草的那首诗以及他面对从山中带来的兰草,一日看三遍,苞也没一个的失望和无奈,我不由感到春色乍然光临的那种幸运和喜悦。
(4)我想,这也许正是友人不远千里为我带来兰草的用意所在吧!其实我们中国人历来讲究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节气一到,大地春回,又有何处何地不在春天的萌动之中呢?因此,面对这几株兰草,我不免浮想纷涌。
(5)那么,雪里也有春色吗?有的。只要大的气候到了,雪里也充满春意,你看到那些雪里的白杨吗?它戴雪的梢头,正孕满了三春的绿意。你看到那些冰上的垂柳吗?它挂冰的枝条,正蕴含着柔情万千。你看到那些梅园吗?你看到那些竹园吗?你看到那些樱桃园吗?你看到那些玫瑰园吗?此时此刻,它们也都在或深或浅的积雪里,忙碌地编织着它们春天的梦境,它们知道,在这个新的春天里,人们需要多少梅花,人们需要多少绿竹,人们需要多少樱桃,人们需要多少玫瑰。
(6)那么,风里也有春色吗?有的。把皮帽摘下来,把棉帽摘下来,你便会感觉到这些依然带有寒意的风里,正怎样百般地将你爱抚。你的发丝、你的衣袖、你的领口以及你的每一粒纽扣上,都会悄悄留下它带来的有着二十四番花信的憧憬。难道不是吗?千万不要错过,不要错过此时此刻正从我们身边似乎是默默的但却是一涌而过的人间最美丽最值得品味的风景。
(7)那么,雨里也有春色吗?有的,把沉重的雨衣收起来,把雨伞也收起来。不要遮住那些雨,不要挡着那些雨,去接受那满面的嫣红吧,去接受那满身的姹紫吧。要知道,此刻在你面前出现的每一颗雨点里,都藏着一个开放的故事,此刻在你面前消失的每一阵雨声中,都留下了一片发展的辉煌。
(8)你知道山也有声音吗?你知道我们所有的山脉,此刻正在说什么吗?你当然知道水声,但你知道我们所有的水系,此刻正在说什么吗?那些美玉,那些青瓷,那些琴弦,那些绘画,那些溶化,那些凝固,那些打造,那些建筑。那些普普通通的车轮,那些普普通通的道路,那些普普通通的脚印,那些普普通通的汗水和泪水,还有那些几乎司空见惯的普普通通的微笑里,普普通通的握手里和普普通通的呼吸里,都布满了留待你去解密的这个正在到来的全新的春天的数码。
(9)你注意到南极冰盖上那一面正在飘动的五星红旗吗?
(10)应该说,所有这一切,都蕴含在我面前的这些欲开未开的兰草的花苞里。
(11)由此,我不由深深地感谢送我兰草的这位江南友人,因为这时我才知道,他送给我的,决不仅仅是几棵兰草,也决不仅仅是一种春的感觉,而是一个人足以永生珍惜的对春天的感知。
(《人民日报》2005年2月23日)
8.第三段作者由眼前的“兰草”想到胡适的有关兰草的诗及其看兰草的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9.以第五段为例,赏析作者描写雪中春色所运用的表现手法。(4分)
10.第十段中说“应该说,所有这一切,都蕴含在我面前的这些欲开未开的兰草的花苞里。”联系全文,请分类概括“这一切”所包含的内容。(3分)
11.最后一段写道“他送给我的,决不仅仅是几棵兰草,也决不仅仅是一种春的感觉,而是一个人足以永生珍惜的对春天的感知。”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二)现代诗歌鉴赏(6分)
阅读臧克家的《老马》,完成12—13题。
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932年)
12.这首诗歌运用了那些写作手法?(2分)
13.如何理解诗中的老马形象?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2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9题。(22分)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如何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有重于社稷也。
14.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脱身以逃(有时)B.忠义暴于朝廷(显露)
C.视五人之死(比较)D.且矫诏纷出(假托)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组是()
A.亦以明死生之大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B.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不能容于远近
C.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臣死且不避
D.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常用义相同的一项是()
A.非常之谋难于猝发B.死而堙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C.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D.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17.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A.肇锡余以嘉名B.夫晋,何厌之有?
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D.求人可使报秦者
18.翻译文中画线句子(6分)
(1)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4分)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苏轼《留侯论》)
(二)20.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4分,任选4小题,每小题1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屈原《离》)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3),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4)大行不顾细谨,。(司马迁《鸿门宴》)
(5)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以“春天花会开”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C(A项嵯峨(cuó)、缱绻(quǎn),B项剔透(tī)、伛偻(yǔ),D项氛围(fēn)、谄媚(chǎn))
2.C(A.账-帐B.和-合D.侯-候)
3.B(恒河沙数:像恒河里的沙子那样难以计数,形容数量极多。)
4.B(A.语序不当。“用奇迹”应该放在“向人们”之前。C.不合逻辑,前面“能否”是两方面,后面是一方面。D.成分残缺。在最后加上“的反应”。)
5.C(屈原是战国时期诗人,不是春秋时期)
6.(4分)几百年来冰核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上升,近百年来以上升速度明显高于前200年。
(要点:①时间,②冰核中二氧化碳上浓度,③总体上升,④近百年来上升速度快。这是一道图表题,要求把图表的内容转换成语言,综合性较强。首先要读懂图的内容,再考虑用简明的语句作答)
7.(5分)要点:①表明这些说法是没有根据的;②不要慌乱,要理性面对。(态度鲜明2分,得体2分,流畅1分,字数超出酌情扣分)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一)(14分)
8.(3分)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眼前“兰草花苞”的珍贵和“我”看到春色“乍然光临”的幸运和喜悦。
9.(4分)表现手法:设问、排比、拟人。
通过设问,提示雪里景色所蕴含的浓浓春意;通过排比,强调雪中景色蕴含春色的丰富性;通过拟人,生动地展示出春色的种.种情意。
(答出2种表现手法给2分,分析出表现手法的作用给2分)
10.(3分)“这一切”包含:(1)自然界的春色;(2)生活中的春色;(3)祖国的春色。
11.(4分)面对兰草,作者由春光乍临的幸运和喜悦到身边一切春色的感知,进而上升到对春天的珍惜、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祖国强盛的无限欣喜。
(二)(6分)
12.(2分)托物言志(咏物抒怀),拟人手法,炼字(如“扣”字),对比手法(垂头与抬头)等等。(写出两个即可)
13.(4分)从表面上看,本诗写的是一匹负重受压,痛苦无比,在鞭子的抽打之下不得不挣扎向前的老马。这儿的老马又是众多忍辱负重、受苦受难的旧社会农民的形象的缩影,他们忠厚善良,备受压迫却不知反抗。表现了诗人对受压迫而不觉悟的农民的同情。(形象2分,情感2分)
三、文言文阅读(26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4.A(3分。)(“或”,应解释为“有的人”)
15.D(3分。)(D项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A第一个“以”是介词,用来;第二个“以”是介词,解释为“凭……身份”。B第一个“于”,介词,在;第二个“于”介词,表被动。C第一个“且”是连词,“并且”;第二个“且”,副词,“尚且”)
16.B(3分)(A“非常”,不平常;C“颜色”,脸色;D“首领”,头颅)
17.D(3分)(例句和D项均为定语后置。A状语后置,B宾语前置,C省略句)
18.翻译(6分)
(1)终于因为我们苏州民众的愤怒一击,不敢再有牵连治罪。(3分)
(2)怎么能使英雄豪杰们拜倒哭泣,在他们的墓道上紧握手腕,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慨呢?(3分)
19.断句(4分)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
(错2处扣1分,共4分)
20.默写(4分)
(1)虽九死其犹未悔
(2)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3)臣心一片磁针石
(4)大礼不辞小让
(5)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四、作文(50分)
基准分为38分。一类卷:45-50分,二类卷:38-44分,三类卷:30-37分,四类卷:29分以下。
★ 电工模拟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