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君子作文800字议论文(共含13篇),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rockleeli”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在季羡林老先生的笔下,夹竹桃是“红的像火,白的像雪”。当然,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缤纷多彩的植物吸引着大家。在众多花卉中,也总有那么一两种是让我们钟爱的。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想必大家都知道这首诗写的就是纯洁的荷花!我就独独喜欢荷花。
荷花,又名莲花,六七月份是它盛开的季节。池城的百荷公园里正盛开着,供人们观赏着。
荷花都是靠自己的真本事“立足”于池塘之中的,因为每一朵荷花只有一根茎。在同一个池塘里,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含羞待放的花骨朵儿,那粉红色的花苞鲜嫩可爱;有刚刚绽放的花枝,引得游客们就迫不及待地拍照留恋;有的已经盛开几日了,仍傲立于莲叶之上;有的花瓣却已经凋谢了,只剩下“孤单”的莲蓬“独立”枝头……
除此之外,荷花的叶子,也就是荷叶,还“穿”着一套防水的“衣服”呢!每当雨水倾撒到荷叶上,那一群群的水精灵就迅速“分开”,自由组合,结交新的舞伴,它们手拉手跳着舞,在那个“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
盛夏酷暑,别的花儿早就被骄阳晒得耷拉着脑袋了,唯有荷花独自“傲放”于酷暑之中,依然亭亭玉立。
是啊!“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古今中外,有多少诗人喜爱那洁白贞洁的花朵,她是多么令人神往啊!多么美丽啊!
这样美丽的花,又有许多的“用武之地”,怎能不让人喜爱呢?
啊!就这样,我爱上了“花之君子”——荷花!
最近,我的作文“混乱的课间操”发表了,我们班大名鼎鼎的方岚然同学又一次“名扬天下”。我把文章拿给方岚然看,期待着他的反应。
方岚然一读完,就可怜巴巴地对我说:“张涵之,你别再写我了行不?很丢人的。”
“怎么?这不正好让你出名吗?”我疑惑地问。
“可我不想出名啊!”方岚然一脸苦相,“何况这又不是个好名声。”
于是,我和方岚然经过协商签订了协议:只要方岚然停止做出搞笑行为,我就不再写有关他的作文了;而一旦方岚然做出任何令人发笑的举动,协议即作废,我有权把他的行为记录下来。协议终止期:小学毕业那天。
整个上午,方岚然都比较安分守己,并没有惹是生非。看得我心中暗喜,莫非这小子真改“邪”归“正”啦?
结果……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句话说“狗改不了吃屎”。下午,在仅仅坚持了一个上午之后,我们班的“笑星”方岚然就强势回归了!体育课上,老师给我们补充常识,方岚然又一次以其著名的“1+1方氏定律”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老师站在讲台上,说:“……例如,让一个小孩学习1+1=2后,他当天记得1+1=2,可过上几天再问,他就不记得了……”
“本来1+1就不等于2嘛!根据著名的‘方岚然定律’,1+1应该等于3!”方岚然激动地说。
呜呼,话音未落,同学们就已经笑得前仰后合了。而方岚然依然兴高采烈地站在那儿,振振有词地讲述着“方氏定律”呢!“这条定律收入方岚然学者的著作《算式》……可惜书本原稿已遗失。”我气得咬牙切齿,心想:这家伙也太没毅力了吧!坚持了这点时间就憋不住了?!
我和方岚然签订的协议到底有没有作废呢?哈哈,看了这篇作文,你们应该猜到结果了吧?
AlphaGo与人对弈屡屡获胜,Siri对话时的语言越发生动俏皮,这一切似乎都昭示着人工智能的进步。有“高瞻远瞩”者忧心这会让机器人像人类般思考,各种关于人工智能的奇闻轶事在QQ空间等平台广为流传,扑朔迷离,人心惶惶。
苹果公司总裁库克却并不担心这事,他说,他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甚是在理,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
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就一定弊大于利吗?计算机的精密程度若能与人类的创造力相结合,想必能有更高的工作效率,未尝不是一种提升生活品质的途径。《终结者》是科幻片而非纪录片,将计算机的独立思考定位为对人类的威胁,无疑是主观臆断而已。
而距人工智能使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尚有遥远的距离,现在的担心也只能是无谓的杞人忧天。人的思考,是以自己的价值观体系为基础的,又兼有巧妙地将事物与道理联系起来的能力,如老子的“上善若水”,又似孔子的“逝者如斯”,每个人所见无二,所想却不一,亘古千秋,都是山河日月,朝暮人间,却总有人提出新想法,这种创造力和想象力,又岂是人工智能朝夕可及?
确实,与其对未知是否会发生之事忧心忡忡,倒不如去担忧人类自身思考能力的退化。若是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会怎样?每天以既定的内容进行对话,世界一成不变,恍若一潭死水。想来这是一种精神的沙化,风一吹就散了,徒留干枯的驱壳和空洞的灵魂矫饰这不变的剧目。若是人类失去了感情——与计算机最大的区别所在,那这些“思考”又是否承担得起“思考”二字之重?
计算机没有喜怒哀乐,但人不同;计算机没有独立的价值观,但人不同。是故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自我,他们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经典的火花,在灵魂的共鸣间奏响时代的乐曲。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自伯牙子期至嵇康阮籍,人因其思想的独特性方区别于世间万物,若世上人的价值观皆似计算机那般千篇 一律而不知变通创新,那么文明便遑论进步了。
库克作为苹果公司总裁,立场更为高远,所见也应更多,更看得清人工智能的前景。但以我的寻常眼光来看,也只能说是所谓“君子使物,不为物使”,人应有效发挥自身的长处——即感情的独到、价值观的独立和创造能力的丰富,来与人工智能相辅相成,而不是一边忧心于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一边荒废自己的思考能力以使自己的文明退化得和计算机处于同一个境界。
梅,花中四君子之首。秋去冬复及,百花凋零,惟梅犹盛开,花色辄红,十分鲜艳,衬漫天白雪之飞舞,愈现梅之不惧风雪之品格也。正因此,人将梅列为四君子之首。
兰,次与梅之位。单不逊色于梅,兰之特点便是,朴素而不失华丽,幽香传之万里,性格傲然,不畏艰苦之环境。不论身在何处,傲骨长存。人将兰列为四君子之二。
竹,花中四君子之三。不论风之吹雨之打,都生得苍翠欲滴。孰见之,无不欲之。特是丛生之竹,更是人皆欲之。竹,生命力顽强,任风吹雨打,都莫何以伤它。因此,人将竹列为花中四君子之三。
菊,花中四君子之末。傲骨长存,生命力甚强。白尺之崖,惟菊可在此生根;无毛之地,惟菊在此盛放。即便花枯,亦但在枝上枯,飘落于地之菊,少之又少!菊有此品格:傲、顽以及不屈于环境之恶。人将菊列为花中四君子之末。
呜呼!四君子之品格如此之高!人无不称赞其。
纵观千年,中国人从不缺乏做人的自信。《论语·雍也》一章记载说,“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而文采多于朴实,又有些华而不实。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 从曾经诸子百家争鸣到如今人大代表共商国家大事,从曾经黄河流域的部落到如今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中国创造了璀璨的文明,更树立了为人的标准——君子。为人处事,中国人强调外观上文明儒雅,内心饱含家国情怀。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君子处世的标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总有千般不顺,君子也有文明之风。
文明是一个国家处处体现出来的文化积淀。春秋战国时期,战火纷飞,无数人们思考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治理,于是有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诸子游学的文化繁荣景象。那是我们的原生文化,是属于我们的文明。泱泱大国,不仅要有横跨港珠澳的大桥,也要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萍”的诵读;不仅要有沟通世界的高铁,也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不仅要有高速发展的经济,也要有每个中国人对小小筷子内在文化的了解。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思考的过程,对自我认知的过程。而文明的形成就是文化不断进步,不断走向繁荣的过程,以至于走向世界,给世界展示我们的文化。
文明,来源于强大的内心自信,来源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浩然正气,尽乎心而止于礼。英国的绅士和淑女教育是闻名世界的,他们有优雅的举止,得体的着装,秉承着不给别人找麻烦的理念精致的生活。杨澜曾说她在英国留学时的房东太太教会了她一句话:“你整洁的穿着,你干净的仪容是你对他人的尊重。优雅是骨子里的。”我想,如果一个民族能够在任何场合都保持优雅,有较高的素质,那应是一个可以称作文明的民族。当我们自觉排队,当我们学会为他人解围,当我们懂得保护好环境卫生,不让自己失礼于人前,那应该是我们更文明的时候了。如此,文明,便可成为我们的闪亮名片。
一个人的自信表现于平静的表情,一个国家的自信表现在战略的定力,如今,中国前行在一条走向文明,走向世界,走向强盛的道路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要做到文明于心,外化于形。我们就更应该推动我国的文化发展,塑造素质高尚,行为文明的公民形象。不断进取,不断奋斗,让中国成为一个文明的大国,则个人有君子风度,国家为礼仪之邦。
《周易》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让我们以人文化天下,让文化与素质齐飞,让中国更加自信,更加文明的屹立与世界。
歌德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没错,责任也意味着一个人开始学会担当,担当自己的言行,担当生命的职责。诚如梁启超所言的“人生需支付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诸葛亮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向,安心走好自己的路,便尽了自己的责任。
弗兰克经过艰苦的积蓄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银行遭遇抢劫,导致了他不平凡的经历。他破了产,储户失去了存款。当他带着一个妻子和四个儿女从头开始时,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要那样做呢?这件事你并没有责任。”但他说:“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责任,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偿还这笔钱。”偿还的代价是30年的艰苦生活,当他寄出最后一笔“债务”时,他轻叹:“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责任,留给了世界一笔真正的财富。
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一个人学会尽他人的责任,这个人的境界就高于其他人。
一个公交车司机在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做了三件事:第一把车缓缓的停在路边;第二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下车;第三将发动机熄火儿,确保了车,乘客和行人的安全。他做完了这三件事,安详的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这名司机名叫黄志全,他用自己的责任使所有大连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的胸怀与抱负,注定了他们人生的高度与厚度。
一个人不但尽了自己的责任,还尽了他人的责任,这个人注定是高别人一等的君子。是什么让霍去病发出“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呐喊?是什么让陆游发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慨叹?又是什么让红军冒着枪林弹雨在泸定桥上奋勇拼搏?是责任,正是这责任,闪耀着人性中至真至纯的光芒。
责任有的时候能使我们从跌宕到低谷,也能是我们走到人生中高峰。尽到应尽的责任,人生便会闪烁发光。因为他经过美好的心灵的洗净,所以才会璀璨耀眼。
我心中的君子是智德兼全的知识分子,在学识、修养、行为准则、处世态度等各方面都好,修养又高的人,我觉得这样的人才是君子。
而要成为这样的人实在也不简单。
我觉得要成为这样的人第一点必须要先注重力行,不尚空言才行啊。第二点就是要做到不忧愁不恐惧,也就是说心里很坦荡,没有忧愁和恐惧感。做到了这点后,还要拥有全方面的才德。第四点就是不固执成见,以义为取舍标准。
之后,君子要不为小道,因其不足以成德。既然要成为君子,还有君子要谨慎的事情,就是年少之时,戒除对女色的迷恋,血气已经成熟时,要戒除打斗的现象,生命垂危之时,要戒除贪得无厌。最后,要让别人觉得从远而望,很端庄;近看时,觉得很温和;听他说话时,觉得很严厉。
我想,只要做到了以上几点,在我这里,他就是一个君子了。
君子不器作文议论文800字
子曰:“君子不器。”
这句话很短,意思是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般。
为什么不能像器皿一般?孔子究竟要摈弃器皿的什么特质呢?
所谓器,就是工具也,是一种实用主义的载体。一个人的素养,并不是看他具备什么样的技能,而是要看他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精神之可贵,高于任何物质上的东西,包括生命。这是中国人一直信奉的人生观和哲学观。与器相对的是道,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精神层面的。
实际上,道器之别可以粗略理解为有用和无用之间的选择。我们在很多时候往往都注重一个事情是不是有用。有用,成了我们做出选择的一个标准。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因为有用,可以学习到买股票的知识;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因为有用,可以接触到很多社会资源;为什么要来这个地方,因为有用,可以发现一些商机。这是我们现代社会人普遍面对的一个现实。那些对我们毫无用处的事情,是很少人愿意去做的,特别是对自己没有利益的事情。例如公益事业,很多人做公益也不是为了做公益,而是可以为自己的道德加分,给自己的人设增加光环,树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再由这个良好的社会形象去博取更大的利益。从一定层面来说,有用的价值取舍并没有错,只要不伤害他人,不绑架他人的道德以及同情,我们都是给予宽容和支持的.。
但是有用之后呢?我们要寻求无用。很多时候我们做的事情都是无用功,但是又必须去做,只有充分经历了那个过程,才能理解和体会最后的胜利。这是其中一种,依旧还是在功利的外表下,无用是为了有用做铺垫。还有一种,就是纯粹地,毫无缘由地做事情,这样的事情都是无用的。但是,这个无用无疑是最可贵的,一个人的内在,都是靠这些无用支撑起来的。重要的东西,往往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不能轻易获取到的,是一种虚空,是一种言语不能论及的。
因此孔子说君子不器,也就是要我们注重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并不是说要我们注重虚头巴脑的假象,而是要我们在客观的世界中找到“道”,或者说达到“仁”。我们很喜欢用气度来对一个人进行衡量,器宇不凡的人虽然是从外观上的评判,但却是内心的一种投射。
孔子要我们成为君子,一个君子不仅仅要在务实上下功夫,掌握实际的本领,更要我们理解更高层次的感受,找到规律与方法,不至于陷在具体的事物中走不出来,不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
借着心中之光,走在仁义的道路上。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句耳熟能详的歌词道出了爱能融化冰雪,爱能感召花开。在生活中我曾遇到过这样的一位君子。
寒假的一天早晨,爸爸陪我去参加“昆山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活动。狂吼了一夜的风雨,终于在黎明时刻疲倦了。一眼望去,大树呀!小草呀!鲜花呀!焕然一新。勤劳的脚步紧锣密鼓地敲打着沉睡的路面,只有公共自行车严阵以待站在积水里,车把手和座垫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水珠。只见一位阿姨款款走来,一手拿着扫把,一手拿着抹布。到了公共自行车跟前,抡起扫把“呼啦、呼啦”几扫把,地上的积水像老鼠见到猫一样,拼命逃进了下水道。我被阿姨敏捷的动作感动了,再仔细一瞧,衣服上写着“张浦环卫”,哦!原来是环卫工阿姨。于是,我拉着爸爸向她走了过去。
“您辛苦啦!一大早就把地上的水扫得干干净净。”爸爸亲切地和阿姨打招呼。阿姨一边擦拭车座上的水珠一边回答说:“不辛苦!这是我应该做的,如果不把这些水扫干净,大家不方便骑车了。”爸爸边说边投去了敬佩的目光,“你的付出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便利”。阿姨红着脸说:“你真会说话,这是你女儿吧!刚才还把废纸屑捡起来放进垃圾桶呢!一看就是个懂事的孩子。”我不由自主地向阿姨道谢:“谢谢阿姨,再见啦!”
一路上我都在和爸爸讨论:环卫工人们默默无闻的付出,换来了城市干净美丽的环境。爸爸语重心长地说:“她们起早贪黑非常辛苦,大家都不乱扔垃圾,就能减轻她们的工作负担,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文明市民,维护家园整洁。”是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君子不器作文议论文
子曰:“君子不器”。所谓“君子不器”,是指君子不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于某一方面。因为器具是一物一用,只限于一项功能。
再细品一番,我仿佛豁然开朗,“君子不器”,正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先从小开始说,这句话能告诉我们一定不能偏科,正如君子一般,要成为学习中的“通才”。
就好比舟行于水,车行于路,各限其用。而一般人心中的“君子”不是器具,不会拘泥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境界,允文允武,无所不宜。孔子亦是如此,精礼易,知天命,弹鼓瑟,种种教易皆能信手拈来。可见,孔子的每句话都是来源于自己的生活。
所以说孔子重视的'是人的博学,注意不让人的才能和思想局限在某种“专业”的狭隘中,不像器具那样,虽各有所用,却不能通用。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也常常这样反问自己,是否真正做到“君子不器”了?再放眼远眺,我们这些学子必定要迎来高考。在之前,我一直想着要选理科,但现在分科的废除,反倒令我觉得这更于情于理。如今,更能够发现孔子对古代乃至现今的影响之深。
无论我们身处怎样的行业,我们都要做各种行业的精英,但我们不能把视野局限在眼前正在做到工作之上。我们的每一次付出,每一滴汗,都是在通往一座圣殿和教堂。不把自己局限为一个会移动的普通器具,而是博学多闻,学就多方知识,练就多方本领,所以取得的成就一定不在少数。
有君子之人,方识见高明,涵养深邃,其体无所不惧,故其用自无所不周,大可以经纶匡济之业,小可以理钱谷甲兵之事,守常达变,无所不益。
君子不器,善哉,善哉。
君子之风-800字作文
兰,深山幽谷,芳华自赏。
竹,亭亭玉立,坚韧挺拔。
菊,与世无争,清高隐逸。
梅,欺霜傲雪,凌寒而放。
古人谓之为四君子,合而观之,皆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是以世人将其喻为君子,取其不趋俗,不媚世之风骨。
所以君子之风是“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坚持,是“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超迈,是“我自横刀立马”的豪气,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孤傲。
做事,要有君子之风。只有这样,才不会人云亦云,才不会成功时得意骄矜,失意时怨天尤人。要有自己的主见,做自己的主人。古人云:“君子合而不同,君子周而不比。”就是教人们在吸收别人意见时有自己的主见。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比尔·盖茨哈佛中途退学,为许多人所不解,以为他断送了自己的美好前途,然而谁也没想到几年之后他开创的事业令所有人仰望羡慕。他没有像哈佛大学里的那些学子一样努力地学习,然后一步步走在常规的路上,他有自己的思想,所以他不为世俗的`眼光所左右,却开辟自己的天空,他成功了。纵观中外成功人士,只有让自己的思想凌驾于众人之上,方可开辟天地。
做人要有君子之风。古人云:“宽以待人,严于律已。”有自己的人品,不媚俗,不趋俗。古往来,那些默默无闻者大多是随波逐流,所以历史的烟云湮没了他们。留名千古的必是那些特立独行与世俗背道而弛的人,细数历史的烟云,你会发现魏晋的风骨,竹林七贤的不羁,五柳先生的隐逸,你会发现汉唐的高风,李白的潇洒,你还会明白宋代的气节,苏轼的大江东去,清照的梧桐冷雨,稼秆的挑灯看剑,你还会找到明清的不俗,板桥的洒脱,曹雪芹的悲歌。唯有以君子之风的卓尔不群,方能尽显名士风流。
君子之风是不趋俗不媚世的行为,是一种孤洁傲岸的境界。真名士自风流,唯有用超拔的思想方能达到君子之风的境界。
古人云:“识时务者为俊杰。”当然,识时务为识时务,但不能随波逐流,否则丧失了自我那是一种悲哀!
君子之风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心凌驾于万物之上,真正做到远离人云亦云,远离世俗是非,让我心做主!
花中君子荷花作文800字
今年的莲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西子湖畔,无边的杨柳之中,忽然呈出一片亮红,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一大片莲花。有的石桥下探出数枝烈焰,王冠般的大花各占一支,从坝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城外郊区的莲花更多,最好的是西溪湿地的无边碧水,其中种有星罗棋布的无数红莲花与白莲花。星光下红的引起注目,白的怡人自然。还有淡的清爽的幽香,非桂非兰非丁香,在夜雨中也能让人一下子分辨出,这是莲花。
在我隔三差五散了近五年步的植物园中,有一大池塘的`莲花。每到夏至,走累行乏时扭头便见池中燎火。火光映上岸来,香气穿梭林间。眼珠看得精神有力,鼻孔嗅得轻灵无浊,手脚又有了百倍的强劲气力,心中也多了千般的闲雅情致。原路返回时,最先引起我的注意的,也是那一片粉红,高雅的红下布满了自然的绿,然后才见下面透出来的一点儿碧水黄泥。我经历的夏日,几乎都是和这一大池莲花联系在一起的。那聚宝盆模样的大红花,那样大,却不显得拥挤纷乱。许多花朵形成一片,许多片花开满一池,遮掩着那不小的池塘,照耀着我的精神与心灵。
古人诗云:“荷风送香气”“越淡莲花风”。在和风轻拂中,在层层波纹间摇曳的莲花格外地迷人。小溪那边三朵白色的,如同几个初出茅庐的舞者,因紧张羞涩不敢大幅度动作,反而更加在舞得起劲的人群中显著了。真让人觉得,莲花确实该和清风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莲花,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称莲花为花中之君子。今年一次台风过后,狂风吹落的败叶,暴雨打谢的残花遍布大街小巷。我连忙跑去植物园,想看看莲花还有没有剩下的。我奔到湖边,顿时大吃一惊:但见莲花直挺挺地立着,几乎与先前没有改变,就算花瓣有点受损,但莲蓬还是那样傲然挺立着。好一股松柏的内心,竹子的精神,寒梅的灵魂!我这才恍然,果然是花中真君子。
想成为花中真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外表印象是不够的,“濯清涟而不妖”的日常行为也是不够的,只有在狂风暴雨中不折不歪,做到有气节,有风骨,才能称得上是“花中真君子”。
花之君子-荷花作文800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正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笔下的荷花,这又何尝不是我心中所喜爱的呢?
在夏日炎炎中,荷花洁净地挺立在湖中,阔大的荷叶在一旁映衬着荷花,从远处望来,满池绿中透粉,粉中透白,从远处闻来,可以嗅到荷花那清香而浓烈的香气。荷花婀娜的姿态吸引过往游客伫立凝望,观赏那天仙下凡。
荷花有了荷叶的衬托,在池里更显灵秀了。含苞欲放的,小小的,花瓣与花瓣之间贴得紧紧的,不愿被分离,它们个个宛如襁褓中的婴儿,让人有种想要呵护它们的欲望。那开了一半的呢?花瓣互相依偎着,簇拥在花蕊旁,像使命般保卫着羞花闭月的仙女们。那些完全盛开的,自然也就更艳丽了。白里透红,红中透粉的.花瓣儿,如同抹着胭脂的“出水芙蓉”。摸上去,似婴儿的肌肤般细腻,弹滑。花蕊最里面是淡黄色,中间是橘色,顶部则是纯白色。三种不同的颜色交织在一起,无比的芬芳。
凑近些,一嗅,那扑鼻的浓香如海浪涌来,充斥了我的大脑,久久挥散不去。不仅吸引游客们,还吸引了许多蝴蝶,蜻蜓,依着花瓣,不愿离开。
荷花果真如诗人苏轼所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荷花有着多色的花瓣,细长的根茎从淤泥之中生长出来,但依旧透露着它与生俱来的优雅气质。
我爱荷花,爱她的淡雅,爱她的高洁。荷老像一位站在亭台楼阁上的白衣仙女,也像一位翩翩起舞的少女。它们那不用装饰的的脸,清秀而不妖艳,好似一块块暖玉。荷花是圣洁美丽的象征,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是那么的惹人喜爱,讨人怜爱,每个人看到它都会想将它捧在手心里。
荷花被古人用墨画进白纸中,流传至今;荷花被古人写进诗词中,永不泯灭;荷花被艺人做成用雕望,为人们所景仰;荷花被游人远远地观赏,演变成艺术;荷花被写进我的生活,在每年夏天带给我清凉芬芳。荷花啊!你是花中的君子,你超凡脱俗,与世无争。
荷,花之君子者也。是她在炎日中送来清芬;是她在聒噪时带来宁静;是她在人生之路上为我提供前行的方向。
★ 竹君子作文
★ 谭君子作文
★ 君子之风作文
★ 花中君子作文
★ 君子之乐作文
★ 君子的唯美句子
★ 君子爱莲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