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同步作文范文(共含23篇),欢迎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boris525”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三年级下册同步作文
猴子
动物园里,最吸引我的要算那群顽皮的猴子了。猴子的头很小,一张心形的脸上,嵌着一对敏锐的小眼睛,时刻在窥测着。它长了一身棕色的毛,好像穿着一身棕色的外套。猴子的尾巴不长,但它的四肢却又细又长,脚爪灵活得像手一样,能抓住各种细小的东西。最有意思的是猴子吃香蕉。有一次,一个人扔下一只香蕉,一只老猴子看见了,慢慢地爬过去,闻了闻,觉得没有危险,就熟练地剥开香蕉皮,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完,它随手把香蕉皮向地上一扔,爬走了。一只小猴子见了,急忙爬过去,抓起香蕉皮就咬了一口。它好像觉得不太好吃,又吐了出来,扔下香蕉皮就跑了。说了你可能不信,猴子也懂得母子情呢。你瞧,那只老母猴正在一只小猴身上抓着什么,小猴子也挺听话,老实地躺在老猴的怀里,眯着一双小眼睛,还挺舒服呢。
【评析】
这篇习作先概括地写出猴子的`“顽皮”,接着写它的外形特点,然后通过“猴子吃香蕉”,“猴子也懂母子情”突出了它的生活习性和可爱之处。
小作者在描写猴子的外形时,观察细致,抓住了猴子机敏的特征。重点写了它的眼睛:“嵌着一对敏锐的小眼睛,时刻在窥测着”,还写了它的四肢:“脚爪灵活得像手一样,能抓住各种细小的东西。”这些描写准确地表现了猴子的特点。
在写“猴子吃香蕉”时,小作者是通过动作描写来突出特点的,如写老猴子:“慢慢地爬”,“闻了闻”,“熟练地剥开”,“大口大口地吃。”写小猴子:“急忙爬过去”,“抓起就咬”,“又吐了出来”,“扔下就跑”。这些描写把猴子的机敏和灵活表现得淋漓尽致。
结尾是通过写“老猴在小猴身上抓着什么”,小猴“老实地躺在老猴怀里,眯着一双小眼睛”,突出了母子情深,使读者感到猴子也跟人一样,这部分描写很有情趣。
新学期到了,我们变成二年级的学生,教室也换到了操场对面。这学期老师把我们的座位调换了,我的新同桌是李钰焜,她是一个不太爱说话的女孩。这学期还来了两位新同学,一个名叫余思墨,另一个名叫王艺霏,她们学习成绩都很好,常常被老师表扬。
新学期有几门课的老师也变了。品德课原来是屈老师,现在变成了徐老师;英语课原来是李老师,现在变成了王老师;围棋课和外教课的老师也变了。我挺喜欢这几位新老师。
今天早上天气可好了。早上起床的时候觉得天气特别的热。
到了中午时一声春雷响起来了。一声一声的春雷打了很久,终于下起雨来了。一串串雨像珍珠,从天而降,雨下了半个小时左右,天空亮起来了。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真舒服。
今天的天气变化可真大呀!
我的家乡在山东,那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是个美丽的地方。
老家的院子里有很多苹果树,在苹果树的周围种着常吃的菜。
山东苹果是我们家乡最有特色的,苹果又大又红,又香又甜,像一个个红灯笼挂在树枝上,惹人喜爱。成熟之后,就会把这些苹果装点成箱,运往祖国各地,让人们吃上香甜的苹果。
天热的时候,人们又喜欢坐在苹果树下,坐着摇椅,摇着蒲扇,喝着茶,聊着天。
怎么样?家乡的苹果你要吗?
我叫王天阳,是一名少先队员,目前就读于博兴实验小学三年级四班。
我有一头乌黑柔顺的长发,呵呵,那是以前,因为在我万般不舍的情况下,被爸爸强制性的带到理发店剪了现在的短发,虽然不愿意,可是我知道爸爸是为我好,因为这样可以缩短我“臭美”的时间,留下充分的时间学习;我的眼睛又大又有神,但是妈妈说有时会走神,那是因为我的心静不下来;哈哈,我还有一双闲不住的手,总爱摸摸这里动动那里,害的奶奶和妈妈经常做我的“义务工”。
我的爱好有很多,比如:画画、跳舞、折纸、剪纸……,这不,春天一到,我又多了一项爱好—放风筝。妈妈给我买了好大一只风筝,它就像一只大鸟在天空中飞翔,每当看到他高高飘扬,我的心情总会特别的好!
我的书架上有好多书,有“分类作文、特别文摘,提分方案”等,因为我一有闲暇时间就喜欢和他们作伴。
这就是我,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希望大家都可以和我做朋友!
我有一个同学叫易惠萱,她的身子胖乎乎的,留着一个蘑菇头,平整的刘海显得她的脸圆圆的,眼睛一眨一眨的,好像两颗小星星在说话,笑起来小酒窝圆圆的,仿佛是个洋娃娃。
易惠萱遇到困难爱动脑筋。有一次,她当值日生,下课了要擦黑板,黑板上满是字,她就拿起抹布,左右来回
地擦,一下子就把下面的擦干净了,中间的她就踮起脚来擦。可上面的怎么擦呢?这时易惠萱跳起来一纵一纵地擦,黑板也一点一点的干净了。最后擦到顶上了,易惠萱跳起来也擦不到,怎么办呢?马上就要上课了!易惠萱往后面的讲台上左看看,右看看,突然眼睛一亮,发现讲台上有一根小木棍,她欣喜地拿起木棍就把抹布卷在它上面擦。黑板终于擦完了!易惠萱看了看干净的黑板,满意地笑了,高兴地回到了座位上。
后来,同学们都学着她擦黑板,这就是我的同学,一个聪明的同学。
今天,我的同学张静怡对我说:“你好周芳怡,我会在你生日时送你两只小仓鼠。”我问她:“你为什么要送我仓鼠?”她回答:“我家小仓鼠生了一窝小小仓鼠,就送你吧。我送你的仓鼠是两只两只老公公,可是稀有品种!”我听了,非常高兴。
回到家后,我立刻跑到我隔壁的朋友家,看他养的两只仓鼠,她的两只仓鼠跑来跑去,真可爱,我用小勺子给它们喝水,一只小仓鼠把小手放在了勺子上,“呼呼~”水就被喝完了。直到妈妈叫我回家,我才念念不舍的回家了。
吃完饭后,我急忙打开电脑,输入“仓鼠”两字,网上一下子就蹦出一大堆的仓鼠的资料,我点了一个看,原来仓鼠的种类有很多,有银狐、布丁、奶茶、牛奶、老婆婆、老公公、三线、一线、紫仓……看图片,还是布丁最可爱,黄澄澄的,小小的眼睛,长长的胡须真可爱。
晚上,我做梦了,梦见两只小仓鼠正在开心地吃食物,而我正带着笑容看着它们。
知错就改的孙小圣
春天到了,温暖的春风唤醒了万物。孙悟空的徒弟孙小圣趁师父云游四方之际,便溜到了人间。他刚一落地就碰到了要去公园玩的小熊杰米,他俩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了好朋友。孙小圣让杰米当他的导游,杰米爽快的答应了。于是,他们就兴高采烈的向公园走去,一路上,花儿在微笑,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一到公园,孙小圣就被山清水秀的景色迷住了,只见远处绿树成荫,近处五颜六色的小花小草争奇斗艳,他们沿路来到了柳丝轻拂的人工湖边,孙小圣高兴地上蹿下跳,他一下子跳到了湖中的一块长满青苔的石头上,还做了个金鸡独立的姿势,杰米看见了连忙说:“快下来,危险!”可是,孙小圣却聪耳不闻,还大声回道:“我没事,看我的,接着来了个腾空翻。”把杰米吓了个半死,杰米见状忙喊道:“你再不下来,我就不理你了。”孙小圣听了,只好乖乖的从石头上下来了。
这下,孙小圣安分了很多,不一会儿,两个人就玩累了,他俩来到公园的八角亭休息,孙小圣被两根大红柱子吸引了,他灵机一动,何不在此留下我的芳名呢?说干就干,他“哧溜”一下蹿到了柱子上,用后腿夹住了一根柱子,来了个“倒挂金钩”,拔了一根毫毛,吹了一口气,变出了一支毛笔,在柱子上洋洋洒洒地写下了“孙小圣到此一游”七个大字。他边写边看,得意万分。杰米想阻止已经来不及了,杰米着急的说:“快下来,你不能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呀!”
杰米生气地走出了亭子,孙小圣也只好跟了出来,杰米语重心长地对孙小圣说:“你这样破坏公物,乱写乱画是不对的,如果每个人都像你一样的话,公园还会美丽吗?”孙小圣听了脸红得像苹果一样,惭愧地低下了头说:“对不起,我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我现在就去擦干净。杰米终于笑了,这时,太阳公公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小鸟也叽叽喳喳地唱起了欢快的歌,好像在说:“孙小圣,你真棒!知错就改就是个好孩子。”
我来到花园,我和爸爸开始找蚂蚁,可是怎么找也找不到,爸爸想到一个办法,办法就是拿一个糖把小蚂蚁引出来。我们分头行动,我去拿糖,爸爸等蚂蚁,过了一会儿我拿糖回来了,爸爸把糖放在地上引那些小蚂蚁出洞。过了一会儿,小蚂蚁出来了,我一蹦老高,看,那只小蚂蚁穿的是油亮亮的黑色大衣,正得意洋洋的走出来。它的脑袋圆溜溜的,身子长长的,它那六条细细的腿正大步的向前走着。
小蚂蚁看见那儿有糖就跑到糖的旁边用触角碰了碰糖,好象在看糖的面积有多大。小蚂蚁跑向洞口进去了,过了一会儿一群队伍从洞口出来了。有的蚂蚁咬一口就回洞口去吃美餐了,有的蚂蚁钻进糖下面好象要当大力士把糖抬起来。那些其它的蚂蚁齐心协力把糖抬回洞里去了。
通过这次观察蚂蚁,我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
雨停了,天上出现了已到美丽的彩虹,森林里的土地上一下子长出来许多美丽的蘑菇。兔妈妈准备带小兔乐乐到森林里采蘑菇,呼吸新鲜空气。
雨后的森林土地肥沃,小草小花都变精神了,散发着一种淡淡的香味。这里的蘑菇可真多!大树下、草丛中全是蘑菇,你瞧他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
他们采着采着,突然,乐乐大叫起来:“妈妈,快来看呀!这里有许多又大又漂亮的蘑菇!你看,它们大大小小的,像一把把小伞,多可爱呀!再看,他们的颜色多鲜艳呀,有红的、白的、粉的……”说着,小手不由地向花蘑菇伸去。
“孩子,不——能——摘!”兔妈妈看见乐乐摘毒蘑菇,马上跑过来制止。
“我就不信,这蘑菇这么漂亮,五彩缤纷,如果被别人摘走了,多可惜呀!”乐乐不高兴地嘟起了小嘴。
“你看,兔妈妈指着篮子里的蘑菇解释道,“这些蘑菇虽然挺难看,灰头土脸,黑乎乎的,没有一些光彩,但吃了可以补身体,把身体养得棒棒的,多好呀!花蘑菇里都有毒,吃了会生病的。”
“被骗人吧,”乐乐不以为然地说:“这么漂亮的蘑菇不可能有毒,你采的蘑菇太丑陋,有营养才怪了。再说,昨天早上,小黑兔也到这里来了,他吃了一个,刚才还精神抖擞的呢。他不是没事儿吗?”一连串的问题,兔妈妈说不过乐乐,在一旁无可奈何的叹气。
正当乐乐不以为然的时候,耳边传来了救护车的声音。声音过后,小麻雀大叫道:“不好啦!小黑兔中毒啦!现在他到急诊中心去了……”乐乐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回到家,兔妈妈对小兔说:“看事物不能被事物的表面现象迷惑,要看实质,看用处。”
小兔懂事的点点头。
星期天上午,春风拂面,白云朵朵,正是一个户外游玩的好日子。大力、阿凯和小丽一起来到公园的草地上放风筝。
公园里真热闹啊!在蓝天白云之下,飘舞着各种形状奇特、活灵活现的风筝。有身穿粉红纱衣悠闲游荡的金鱼风筝,有身形矫健、展翅飞翔的雄鹰风筝,还有那蜈蚣风筝扭动着自己长长的身体,令人忍俊不禁。
三个小伙伴看得心痒难耐,赶忙准备也放起风筝来。阿凯两手捏着沙燕儿风筝的翅膀,举过头顶,想让风筝飞得更高。他踮起脚,微微挺起肚子,努力往上举着,可还是不放心地问前面的伙伴道:“够高了么?”大力满意地一点头,说:“够高了,你别动,听我的命令。”只见大力一手拿着线轴,一手拉着风筝线,边跑边回头高声喊道:“放!”阿凯闻声放开双手,那沙燕儿便如同活了一般,一下子展翅冲上了天空,越飞越高,不一会儿便遨游在空中,惹得伙伴们激动地欢呼。
小丽今天穿着漂亮的红裙,拿着同样漂亮的蝴蝶风筝,跟在大力的身边,微笑着说:“大力哥,你们能帮我把蝴蝶风筝放上去吗?”大力自豪地看了一眼天上的沙燕儿,满口答应了。于是三个小伙伴又开始放蝴蝶风筝了。
远处有一家三口也在放风筝,孩子正努力地让他的七彩三角风筝飞得更高,他的父母站在旁边相互依偎着,慈爱地看着孩子玩耍,欣赏着美丽的春色,其乐融融。
草长莺飞二月天,好趁东风放纸鸢。放风筝真快乐啊!我也想马上去放风筝!
盼到了,终于盼到了,春天终于来了。
春暖花开,鸟语花香。今天,天气格外晴朗,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特别的作业,让我们去放风筝。放学了,我急忙跑进家,向妈妈要了5元钱,买了一个老鹰的风筝。拉了表弟,兴致致地一起上山去放风筝。山坡上人山人海,天上的风筝真是让我羡慕极了。一开始,表弟帮我拿风筝,咱们开始放了,我叫起来:“一、二、三。”表弟把风筝放一节,风筝慢慢地升空了。我一不小心,风筝又笔直地冲了下来,“啪”地一声,风筝地翅膀给破了。“这可怎么办呢?”我恼火极了,这时表弟走了过来,对我说:“哥哥,别灰心,第一次放不好,有第二次,最后一定能放上天空的。”于是,我决定放第二次,可是第二次我太粗心了,没有把线轴拿好,结果风筝又掉了下来。第三次,第四次。终于,在第五次的时候,风筝放上去了。
我大声叫起来:“成功了,成功了”我终于把风筝放上去了,周围的人都用羡慕的目光注视着我,我也微微笑了。看,风筝在春风姑娘的吹拂下,变得很逼真,有时像一只晴蜓,有时像蜈蚣,有时像仙鹤,有时还像是一只蝴蝶。我的风筝是一只猫头鹰,它最威武,也很值得我骄傲。那在天上的猫头鹰好像自豪地说:“我最高,我的主人最厉害。”
这时,夜暮降临,我依依不舍地离开山坡,在回家的路上,我默默地想着:春风没有手,没有脚,竟能把风筝送得那么高,真是不可思议……
星期天,我和小刚、小明约好一起放风筝,我们来到广场上。
看见远处有一个小男孩的风筝已经飞上了天,他的风筝像一架小飞机。他的爸妈站在旁边,望着这架小飞机,好像在说:“儿子你最棒了,你要努力加油!”
小刚看见了,已经迫不及待地拿出了他的燕子风筝,把手里的风筝递给了小明,小刚说:“小明,你可以不可以和我一起放风筝?”小明兴奋地答应了,他拿着风筝跑到三百米处,小刚喊了一声“放――”,小明立刻放手,不一会儿燕子风筝就飞上了天。于是我说:“小明,你也来帮帮我吧。”不一会儿,我的蝴蝶风筝也飞上了天空。
可是我和小刚的风筝线缠绕在了一起。我们又放了一次,过了几分钟,风筝就挂在了树上。我们三人用了好一会儿才把风筝拿下来。又一次风筝飞起来了,可是小刚的风筝线突然断了。我们追了很久,它终于自己掉下来,可是它的“头”断了,小刚很伤心,他坚强地拿起风筝,心想:“我要让他们知道没‘头’的风筝也能飞,燕子风筝,加油!你可以的!”一个、两个、三个……这个没头的燕子风筝一共超过了五个风筝。小刚看到开心极了,他对燕子风筝说:“燕子风筝你真棒,我就知道你可以。”
我们开心地笑了起来,这次玩得太开心了!
小时候我很馋,看到人家吃什么,我就也想吃什么。家里人给我起了一个外号叫“小馋猫”。
有一件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我把爷爷的“老酒”当成了“冰红茶”喝。
那是七岁的一个夏天,天热得不得了。我口渴极了,打开冰箱门,看到了一瓶冰红茶。“哇”,这是我最爱喝的饮料!于是我连忙打开瓶盖,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这一喝就是小半瓶下肚了。
但是我总觉得今天的冰红茶味道怪怪的。不一会儿,人也晕了,脸也红了。我坐在椅子上全身无力。奶奶看见我这副样子急忙跑过来,担心地问:“小鑫,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啊?”我指了指桌上的“冰红茶”,说:“我喝了这个……”奶奶大惊失色,说:“你这只小馋猫啊!这是你爷爷的老酒啊!你怎么能喝呢!这可如何是好啊?”我晕乎乎地回答道:“那为什么装在冰红茶的瓶子里呢?”奶奶给我倒了一杯茶,叫我喝下去,我便上床睡觉去了。
爸爸妈妈下班回家了,奶奶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他们,他们哭笑不得地说:“你可真是小馋猫啊!”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坐上了2072年的一秒返家乡的宇宙飞船,准备回家乡看看。
刚进盘锦就是柏油马路,四周都是大树,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以前普通的五层楼变成了有直升电梯的三十层的超级豪华的高楼大厦。地下还有喷泉广场和购物中心。啊!空气可真清新啊。我用手机测了一下空气的清新度,果然没有一点污染。连我住的木星空气质量也没有这么好,我连忙找了一个人问问,结果人家告诉我:“近十年来,无论家庭还是户外都装上了空气清新器,连汽车也是如此,排放的尾气也是非常清新的。”我恍然大悟。
我继续向前,我发现以前乱飞的垃圾袋都消失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又找了一个人问,那个人说:“现在生活质量高了,人们也知道爱护环境了。”
叮铃铃!叮铃铃!闹钟响了,我连忙睁开眼睛,原来是一场梦呀!如果是真的该有多好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图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2.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3. 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口算:
28÷2 240÷8 36÷3 84÷7= 32-0 48+0
0×12 42×0 0+25 29+0 9×0 14×0
1、不计算,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292÷2 358÷6 2147÷7 605÷5 488÷4
二、新授
1、出示28页主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四幅画的内容。
2.嵌入数学问题:(1)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生:4÷4=1
(2)当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还能分到西瓜吗?引导学生想到:三人一个西瓜业没分到,怎样用算是表示呢?这时可以通过故事情境写出:0÷3=0,并深刻领会其中的含意。
(3)设置另一情境:当零为除数时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
由于这个内容不是小学时学到的,但为了让学生有个认识,所以可以略带一些,当0作为除数时,是没有意义的。
三、做一做
0÷2 0÷4 0÷5 0÷102384393 0÷0
四.出示例。
1、问:怎样列式?怎样计算?结果是多少?
2、同学会用竖式计算吗?学生说说,教师板书。
3、指板演题,问为什么十位上要写0?
4、你有什么看法?学生讨论后,教师把省去的这步去掉。
小结:这题是怎样计算的?
5. 试一试。
505÷5 6018÷6 6015÷3
指第3题问:为什么6015÷3上的中间会有两个0?强调简便写法。
6. 出示计算 420÷3
学生说,教师板书。问:商末尾这个0能省略吗?为什么?强调简便写法。
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要注意什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除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外,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3、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
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二、谈话导入
(出示课本情境图)
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指南针)
三、学习新课
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1收集的资
料,教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早在20xx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
来又发明了罗盘。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2、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北面是教学楼,南面是花坛,东面是图书馆,西面是体育馆)
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问: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归纳:
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
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巩固练习
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
↑北
2、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
3、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4、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问:这是哪国的地图?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厦门的位置,说说厦门在北京的什么方向,
北京在厦门的什么方向?
接下来让学生独立填写:
(1)厦门在北京的_____方向
(2)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北方向,
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南方向,
(3)北京的东南方有_____省市。
五、全课小结
1、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交流预习2: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教学设计说明: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一课,是“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后半部分的内容。在该单元前面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已会在实景中辨认东、西、南、北,知道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本课我设计在课前让学生超前预习:布置学生自己去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这一方面增强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布置学生课前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找的答案涉及面广,在课堂中交流能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新课教学中先让学生交流、汇报收集到的信息,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学会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并用来解决“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这个问题。在练习中首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制作方向板,将知识进一步内化。接下来,先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再让学生坐在座位上说出自己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这两个活动让学生体验实景中的八个方向,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最后利用我国行政区域图,让学生用刚学过的四个方向描述某省市所在的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上应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本教案首先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情境,然后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空间,让学生根据情境中的信息自主提出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探究解题方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为较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2.鼓励算法多样化。
《数学课程标准》把“鼓励算法多样化”作为第一学段的教学建议之一,但多样化之后的重要环节是“重视算法的优化”,因此,本教案让学生在交流、比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口算过程,在倾听他人的想法的过程中发现最优方法,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完善并掌握算法,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你们爱吃水果吗?(爱吃)
师:看,老师这里有三种水果,分别是草莓、橙子和苹果,在水果盛装的过程中还有好多学问呢,你们想了解吗?(想)
2.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了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那么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数又该如何口算呢?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学习口算乘法。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重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于是在上课开始,以同学们爱吃的水果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学生兴奋的状态下导入新课。
⊙开放探究,得出结论
一、教学例1。
1.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找出图中提供的数学信息。(每筐装15盒草莓,一位阿姨买3筐)
(2)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组织学生组内交流,发表自己的想法)
(3)引出例题中的问题:3筐草莓有多少盒?
2.探究口算方法,明确算理。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并列式。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15×3)
(2)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这样列式的理由。
(因为每筐装15盒草莓,一位阿姨买3筐,就是买3个15盒草莓,也就是求3个15是多少,所以列式为15×3)
(3)讨论、交流15×3的口算方法。
[把每筐草莓分成2份,一份是10盒,另一份是5盒,买3筐就是买3个10盒和3个5盒,先算3个10盒是10×3=30(盒),再算3个5盒是5×3=15(盒),最后把两次口算的结果加起来,30+15=45(盒)]
3.拓展延伸。
(1)出示题目:150×3=?
(2)思考口算方法,汇报交流。
(口算150×3时,先算15×3=45,再在45的末尾添上一个0)
(3)观察、对比,交流算式的不同之处。
(15×3与150×3进行比较,是把第一个乘数15扩大到原来的10倍,第二个乘数没有变化)
教学内容:
教材第61~62页练习十四第6、9、10、11、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估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
2.通过估算步骤的`推导,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能正确进行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思维条理化。
3.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淀数学意识;人人参与口算,使学生佯称积极动脑、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练习十四第6题。
比一比,那组摘得多?
2、练习十四第9题:夺红旗小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按箭头号所指的方向开始计时。请优胜组代表说一说你怎样估算的。
3、练习十四第12题。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二、估算练习
1、练习十四第7题。
(1)出示统计表,提出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交流。
2、练习十四第8题。
(1)理解题意。
(2)小组合作,收集估算所需要的数据,估算结果。
(3)全班交流。
3、练习十四第11题。
(1)指导看图,弄清题意。
(2)独立完成。
(3)组织交流。
三、课堂小结:
通过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练习十六第5~8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口算
23×30 40×30 60×700 32×40
80×70 90×42 65×100 700×2
60×72 48×20 37×20 87×30
二、计算
完成教科书第76页练习十六的第5题。
让学生用竖式的方法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讲评,讲讲时要提醒学生哪一位上满几十要想前一位进几。
三、解决问题
完成教科书第67页练习十六的第7、8题。
让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讲评时要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计算的过程。
提醒:第8题,求的是56套明信片共卖多少钱?和每套明信片有12张,有没有联系?要让学生分析出每套12张是一个多余的条件。
四、游戏活动
完成教科书第67页练习第6题。
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可多增加一些题目,有几道算式的结果要相同,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拿到一道算是二。算式的结果与蜜蜂身上的数相同的就可认为蜜蜂停在这朵花上。
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16页例2
1.教学目标: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抽象对算式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听算。
二.新授:
1.由情境引出估算这个生活中的数学。引导学生知道是生活中的需要。
2.出示例题2,“你有什么样的解答方法?”
3.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列示124÷3≈,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
4.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但注意其完整及简洁。
5.小结,总结加强。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
1.260÷4≈260可以看成240,也可以看成280。
2.估算练习。
四、作业:第18页6、7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页练习十五第2~4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方法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口算下面各题
15×3 19×4 53×8 61×7
14×10 20×42 50×60 80×30
700×20 71×20 56×40 47×30
二、指导练习
1.计算:21×32,要求学生列竖式计算
提问: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第一步先算什么?第二步再算什么?第三步再算什么?
提问:42表示什么?竖式中,63表示什么?
2.用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3.看谁算的快
完成教科书第64页练习十五的第2题。
学生完成后,教师讲评,重点要让学生说出计算的过程。
4.教科书第64页的第3题
根据画面内容,把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找出来,并想一想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羽毛球,该怎样列式? 12×14
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5.完成教科书第64页的第4题。
自己分析画面内容,根据题目的问题,列式解答。
并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
三、课堂总结
通过练习,你进一步学会了什么?
第十单元
总复习
教材分析:
复习的重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面积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他内容也比较重要,也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广角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只要初步体会集合、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就可以了,所以只在练习中出现,加深了解。
复习目标: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进一步提高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通过练习,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数感、空间观念、统计思想,以及应用意识等得到提高与发展。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复习重点:
有关除法、乘法计算,统计知识、面积,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统计观念、空间观念的培养与加强。
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课本第115页的第11、12题,练习二十五的第14~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
2、了解用乘法、除法可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出示口算卡)。
5010
8200
400310
56
800 8
255
20xx
555
2、计算。
20307
50612
40085
45063
要求
(1)学生独立计算。
(2)汇报结果,并说一说计算的步骤、方法。
(3)全班交流评价。
二、要点复习
1、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图书馆里有16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每层放8本,书架一共可以放几本书?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出示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2)根据题中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计算。
(3)在学生解答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有目标地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
(4)鼓励学生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问题,选择正确的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一般情况下学生解答方法有: 8516 8(165) =4016 =880 =640 =640
(5)组织交流。
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
②各小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2、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某送奶站共有3个送奶小组,每个小组有4人。每天要送牛奶816份,每个送奶员要送多少份?
(1)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2)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
(3)组织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
各小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说明每-步解决了什么问题
(4)教师小结。
三、课堂活动
课本第115页的第11、12题。 让学生了解题意,根据题目中绘出的条件和问题,选择正确的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
四、课堂作业
课本第120页的第14、15、1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