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孩子3岁前父母应做的4件事(共含4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zyl_623”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也许很多家长不知道,在孩子不同阶段应该做的最重要事情是什么。在这里,编辑分享育儿知识大全,帮助您科学育儿、健康育儿。
策略1:及时关注
【宝宝年龄】新生儿
【理由】孩子都希望从父母身上得到认可,再小也是如此。宝宝哭的目的,不完全是因为饿了或者尿湿了,吸引父母注意也是重要的因素。
【方法】一旦小宝宝开始大哭,父母一定要在第一时间予以关注,排除不舒服的可能后,要正视他的眼睛,抚摸并冲他微笑。
策略2:制订作息表
【宝宝年龄】3―6个月
【理由】哄宝宝入睡和给小家伙洗脸洗屁股,通常是件挺费劲的事。如果从一开始就养成习惯,就会简单得多。有规律的生活会给孩子安全感。
【方法】给孩子制订作息时间表时,父母自己应该完全能够坚持,比如每晚7点准时上床睡觉,睡前一定要洗脸等。
策略3:转移视线
【宝宝年龄】6―24个月
【理由】当孩子开始学着到处爬和到处抓东西的时候,父母们口中的“不要”便会多起来。宝宝的行为可能会令人烦恼,但小家伙只是表现出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而已。
【方法】如果发现宝宝抓台灯,可以喊他的名字,然后做鬼脸或者发出滑稽的声音,转移其注意力,而不要一味禁止他的行为。
策略4:多解释
【宝宝年龄】1―3岁
【理由】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掌握“对”与“错”的区别。这时给孩子指令时必须说出“原因”,让他理解为什么这种行为比那种行为更好。
【方法】不要总是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而应该告诉他该怎么做。比如,当孩子开始在墙上涂鸦的时候,父母不应该情绪失控并大声吼叫“不要!”。而是应该解释画画很好,但不应该在墙壁上画,并给他拿来一张白纸。
孩子3岁之前,父母都应该这样做
父母就是孩子身边第一位“老师”,家庭环境就是孩子第一间“课堂”。
如果3岁之前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就等于说让孩子接受到了含金量非常高的早教课程。
1
经常和孩子互动说话
孩子学习语言最好的方式,就是经常有人和她互动说话。
其次鼓励孩子“回应”,为孩子朗读图画书,唱歌给她听,都是为2岁左右顺利开口做的环境准备。有足够的输入才能自然输出。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是“妈妈给我读书的声音“。
2
接纳孩子的情绪
认知情绪,接纳情绪,是幼儿情商培养的`第一步。强制孩子压抑情绪,时间长了会生病。
用120%正确的道理说服处在情绪当下的成人尚且无用,何况是3岁前的孩子。
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孩子此刻最需要的是妈妈的拥抱和共情。
3
父母要创造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
童年时期高品质的陪伴和稳定的家庭关系,为孩子今后的成长带来深远的影响。
范仲淹早年丧父,家贫,那时候还没有早教,母亲却特别贤德。以大地为纸,芦花为笔,教育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北宋文豪范仲淹。
成龙获奥斯卡电影终身成就奖,作品等身,可婚姻问题一直被外界诟病,对儿子房祖名更是不管不问。有一次,成龙从香港飞去美国,兴奋地给司机打电话:”告诉祖名,我今天去接他放学“可是他在校门口,眼见学生们都走光了,也没见儿子出来。后来才知道,房祖名已经上到中学,而成龙却站在小学门口接儿子。因为缺乏父亲的照顾和教导,房祖名的演艺之路一波三折,屡屡曝出耍大牌和吸毒丑闻。
任何事业上的成功都无法弥补教育孩子的失败!
4
让孩子在安全范围内自由探索不打扰
孩子会爬,会走,会跑后探索范围越来越广。
运动不仅为身体打好基础,而且促进了大脑各项神经系统连接和发展。孩子就是通过”做“”探索“来了解世界的。
千万不要粗暴的把孩子探索的路“拦住”,或者以“喝水”“吃口饭”为理由频繁打扰孩子,你的好心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如果真要帮忙,请确保孩子探索的环境是安全的。
0~2个月:没有亲密接触
0-2个月的宝宝已经有了视觉、听觉,也有痛觉、温度觉和触觉,但是还对外界环节的认识和反应还处于萌芽阶段,所以无论是饿了还是想妈妈了,宝宝都只会用哭来表达。
有些家长觉得如果宝宝一哭就马上跑过去抱他,会让宝宝从小就娇生惯养,所以会故意把孩子扔在一边哭。但这样做,会让宝宝觉得没有安全感,感觉不到爸爸妈妈的关爱了,孩子长大后容易变得孤僻。
父母该这样做
其实这个月龄的宝宝,大部分感觉器官都已基本发育完全,如果爸爸妈妈把他抱在怀里,抚摸他,他是可以感觉得到的,这样的亲密接触可以让宝宝感受到关爱和温暖。所以宝宝哭闹的时候,妈妈不妨把他抱起来,看着他跟他说说话,宝宝很快就会平静下来呢。
3~5个月:学习语言的时候没告诉他你在干什么
3-5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依依呀呀地学说话了,而宝宝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他们会先有模有样地学着爸爸妈妈的说话的发音,但很多时候,孩子会说不一定是懂了哦!
父母该这样做
宝宝开始学习语言的时候,如果少了父母的引导,是很难学会的。宝宝学会一个词语的发音之后,爸爸妈妈要告诉他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什么时候可以用这样词语,这样宝宝才会记住它。
跟宝宝在一起的时候,要多告诉他你在干什么。比如在喂宝宝吃饭的时候,可以告诉他:“妈妈在喂宝宝吃饭啦,这是饭饭,以后宝宝要是饿了,也可以跟妈妈说‘饭饭’哦!”在帮他穿衣服的时候,跟他说说话,告诉他袖子在哪里,口袋在哪里等等。
6~8个月:不给他找个朋友
宝宝成长的过程中,除了爸爸妈妈的陪伴,也需要有同龄的小伙伴一起玩耍哟!8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对外部环境有所反应了,这段时期,除了爸爸妈妈之外,宝宝需要通过与其他人交流来帮助他提高交际能力。
有时候,父母怕宝宝学坏或出现意外伤害,会避免他跟其他孩子玩耍,甚至很少带宝宝出门。宝宝没有机会接触新的伙伴,容易变得沉默寡言,而且长大后也不懂得怎么交朋友了。
父母该这样做
爸爸妈妈应该积极地想办法给宝宝创造交朋友的机会,比如周末可以带宝宝去公园玩,鼓励他跟同龄的小伙伴打招呼,一起玩游戏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也会慢慢懂得如何交朋友,如何跟小伙伴和平相处了。
9~11个月:没提供爬行空间
这个月龄的宝宝,已经可以开始学习自己自由爬行了,甚至会调皮地想站起来走路,在这个过程中,宝宝虽然会经常摔跤,但是骨骼也得到了很好的发育。
爸爸妈妈们因为疼爱宝宝,舍不得他受伤,常常会紧张地看护宝宝,只允许宝宝在限定的区域爬来爬去,宝宝觉得没趣了,以后都不怎么喜欢爬行了。
父母该这样做
其实,有时候父母应该“狠狠心”,给宝宝尝试新事物,感受成功和失败的滋味,这样有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所以,给他一个自由爬行的空间是需要的,甚至可以给他设一些小障碍,比如拿枕头当“小台阶”,看宝宝怎么用小脑袋想出聪明的办法来克服障碍等等。
12~15个月:缩小了宝宝的视野
大部分的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们总认为,宝宝还小,抵抗力差,外出容易感染病菌生病等等,所以要时刻待在家里精心呵护,除非迫不得已,不然绝不出门。
这样的做法,看上去是在呵护宝宝,但其实是缩小了宝宝的视野。让宝宝长期呆在一个不变的环境里,接触不到新鲜事物的刺激,宝宝会以为家里就是整个世界,这样的想法可是会影响宝宝的发育进程哦!
12-15个月的宝宝,自身的抵抗力已经逐步增强了,外出是只要做好准备,比如给宝宝穿稍微厚一点的衣物,在婴儿车上加一层小薄纱等等,都可以帮助宝宝更好的抵抗病菌。周末的时候要常带宝宝去附近的公园散散步,让他认识小草小花、蓝天白云等新东西,这样才能扩大他的视野。
18个月大:不让宝宝帮做些家务
1岁多的孩子已经有了动手能力,更需要在生活中锻炼他各方面的技能。但有些父母对宝宝过于宠爱,只要宝宝有得吃有得玩高高兴兴的,什么家务都不让他干。
这样的宠爱方式,对宝宝的成长可是没有帮助的哦。如果宝宝从小就被爸爸妈妈好吃好喝地“供着”,什么事情都不用做,这样的“小皇帝”、“小公主”长大后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如同龄人,变得什么都不会了。
父母该这样做
提高宝宝各方面的技能,可以从让他帮忙做些家务开始。妈妈可以鼓励宝宝一起做家务,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比如擦桌子、收拾玩具等等,如果宝宝认真地完成了任务,也别忘了表扬他:“宝宝真棒,做得比妈妈都棒!”经常受到表扬,孩子也会更乐于动手了,生活自理能力也会慢慢地提高哟!
2~3岁:不教他如何照顾自己
3岁左右的宝宝,大多数都准备上幼儿园了。这时候,如果爸爸妈妈继续宠溺着他,为他安排好一切,宝宝在幼儿园突然少了周全的照顾,容易变得焦虑不安,甚至产生抵抗情绪。
父母该这样做
在宝宝上幼儿园之前,爸爸妈妈应该有意识地开始教他如何照顾自己。比如可以尝试着让他自己穿衣服,整理东西,把手帕、水壶等日常用品放在小书包的固定袋子里等等,让宝宝学会独立,就算离开了父母,在幼儿园也能生活得很快乐。
3岁后:还让宝宝觉得你是超人妈妈
3岁前是宝宝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候爸爸妈妈会帮他解决各种难题,慢慢地引导他,帮助他健康成长。所以,在宝宝眼里,爸爸妈妈就像是无所不能的超人一样,只要爸爸妈妈在就什么都不怕。
但是3岁之后,宝宝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也要开始学会承受成功和失败的滋味。这时候爸爸妈妈要慢慢脱去“超人”的形象,告诉宝宝:“爸爸妈妈和宝宝一样,都是普通人,爸爸妈妈也有犯错的时候,但是做错事就要改正,不会的事情就要认真学习。”
有时候可以故意让宝宝犯一些小错误,吸取一些小教训,比如不吃饭就会挨饿,总是爬上爬下就容易摔倒等等,宝宝在生活中慢慢地懂得判断事情的好坏,更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长。
孩子的成长少不了父母的辅助引导,特别是对年龄小的宝宝来说,爸爸妈妈的言行对他的成长有着很关键的影响。所以,在教导孩子时,家长们要避免步入误区,阻碍孩子健康成长。
寒假即将结束,父母应该让孩子做这五件事!
一、如果你家孩子写字不端正,寒假结束前让他静下心来练字。
距离开学还有几天的时间,如果你家孩子写字不端正,寒假结束前让他静下心来练字。虽然现在大家工作都是用电脑,但是写得一手好字,出到社会上就是一种技能。练字的方法很简单,没有什么捷径,只能是临帖。给孩子买几本字帖,让孩子学着临帖,既能让孩子静下心来,又可以让孩子学到东西。
二、先做作业,在固定时间内必须完成。
孩子在寒假的时候可能玩得太疯了,孩子作业也还没有完成。这个时候就要让孩子把寒假作业完成。比如在寒假结束前,规定孩子早上做两个小时的作业,下午两个小时,晚上一个小时。家长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及时检查监督,以免孩子乱填乱写。
三、管住电脑,管住电视。
孩子在寒假的时候肯定非常依赖电脑和电视,生活作息也是非常混乱的。这个时候就要管住孩子的电脑和电视,让孩子准备恢复到学校时候的作息。而且如果有时间,配孩子去买新学期的文具、资料等,给孩子制造开学的.氛围,这也是非常好的。
四、教会孩子管理自己的压岁钱
孩子拿了压岁钱,一般都不会主动交给父母。父母如果担心孩子把压岁钱乱花,可以教会孩子如何管理自己的压岁钱。比如给孩子开一张银行卡,带孩子去存起来,银行卡交给他保管。比如让孩子用压岁钱给自己买文具、买资料,也可以让孩子把压岁钱用来做投资和公益。这都取决于父母怎么想,然后和孩子一起沟通交流。
五、给孩子制定一个开学计划。
开学在即,制定开学计划是势在必行的。这个时候不要有过高的期望,给孩子制定开学计划要根据孩子的能力来计划。比如孩子的成绩比较差,在一百名外,就鼓励孩子这学期挤进一百名。也可以分学科给孩子制定开学计划。可以计划一个月的,也可以计划一个学期的。
结语:寒假结束,很多孩子的心都还没有收回来。这个时候家长就要采取一些小手段了,毕竟收不回心的孩子没有办法认真学习。如果可以,就和孩子进行一次有效而真诚的沟通吧!
★ 为妈妈做件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