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雾里看花韭菜坪优美散文(共含5篇),欢迎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lukche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雾里看花韭菜坪优美散文
每年九月去韭菜坪,看怒放的韭菜花铺天盖地,形成高原独有的亮丽色块,那宏大的场面一次次打动和震撼了内心。在温暖的阳光下亲近那片天上花海,在和煦的清风里欣赏那艳丽的高原美景,没有修饰的美丽涤荡尽内心的浮躁,心纯净如白色的云朵,纤尘不染。
今年去韭菜坪,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在韭菜坪下,抬起头,只见偌大的韭菜坪被云雾紧锁,一团团白色的云雾从山腰疾速而过。站在山脚,也感到凉意袭人。
我们的车沿着景区公路的“十二道拐” 小心翼翼地向上行驶,慢慢向山顶靠近。快到在景区停车场的地方时,前面的路已模糊不清,只能看见几米远。在停车场停好车,开门下来,缥缈的雾气擦身而过,顿觉寒气逼人。随行的女同事的长发被风拂起,衣袂飘飘,像一只只在云彩里翻飞的蝴蝶。
一头钻进云雾里,沿着石级往上,向着梦想的高度进发。越过四百二十六级台阶,来到韭菜花海。眼前,看不见成片的花海,只见栈道向雾里延伸,消失在十几米远的地方。山顶风更大,雾更浓。雾的巨手,在我们的眉梢、发际贴上了亮晶晶的水珠,把我们装扮成了童话世界里的深山老妖,也像武侠影视里的白眉大侠。
韭菜花已绽放,但我们看得见的只有栈道旁零星的一点点,远处更多的花被雾遮掩,只能凭想像猜测它们的样子。
在栈道上,遇见贵阳来的四位摄影师。从相貌上看,他们早已过了张狂的年龄,但他们却在栈道上手舞足蹈,大声吆喝:“韭菜坪,我来了”!他们的声音穿过浓雾,在韭菜坪上空回荡。他们还在栈道上摆着各种姿式,让同伴快速摁下快门,把在韭菜坪的一个个瞬间定格在特定的时空里。他们对我说,此次来韭菜坪,是想拍大片的韭菜花海,不过今天天公不作美,雾大,一时半会雾怕是不会散了。不过他们已备好了帐篷,准备夜宿韭菜坪,直到云开雾散。从内心,我很佩服他们,佩服他们对摄影的执着。漫天大雾并未影响他们心情,他们一路谈笑风生,像一群快乐的孩子,在韭菜坪上欢呼雀跃。
一阵疾风过后,雾淡了些,只见栈道旁的韭菜花艳艳地开着,在绿色的叶瓣中仰着紫红色的脑袋,一簇簇、一朵朵在风中摇曳,散发出阵阵幽香,诱惑着我们的嗅觉神经。那缥缈的清香从鼻孔直贯心肺,让心幸福得颤栗。虽说看不见大片的花海,但我分明感受到它们开放得热烈和奔放。
韭菜花是高原的尤物,它的唯一性注定要受到人们垂青和钟爱,游人和摄影师们慕名而来。而此次在雾里看花、拍摄,极有可能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雾里看花,花朦胧,人也朦胧。在朦胧的意境里,花和人都是看不清的。沿着栈道往前,你都只能看到脚下零星的.花朵,在雾中半遮半掩,走近看,看清了脚下的花,刚才看过花又模糊了,留给人的只有想像和回味。雾里看花,凭添了一份神秘,眼前的花朵间有丝丝缕缕的雾气掠过,有轻微的声响直入耳鼓。薄纱轻罩,韭菜花妖娆艳丽,透示着一种绝伦的美丽。
到了下午,雾一直未散,很多游人惆然而归,但远方的一批批游人又背着行囊接踵而来,他们向着雾里的花海而去,也许他们就是要欣赏花海另一种美丽。
雾里看花,我们欣赏到的是一种朦胧美。看不清,反而增加了韭菜坪的神秘,让人产生无限的想像和等待。其实生活里的很多事物,也如雾里看花一样,看不清是最好的,让它保持一种永远的美好,一旦看得太清楚了,就打破了它的神秘,便会发现一切并非想像中的那么美好,只能让人陡增烦恼,就像恋爱和婚姻,恋爱时是雾里看花,走进婚姻的殿堂后,对方一切缺点皆暴露无遗,把对方看得太清了,神秘的美感便随之消失。
雾里看花,雾里看人,雾里看世界,让朦胧的美丽永驻心间。
韭菜坪,梦的天堂的优美散文
从小生活在大山,对于大山,我怀有深厚的感情和崇高的敬意,清泉激荡,树木葱郁,鸟语花香,这是家乡大山的真实面貌。我爱家乡的大山,也爱家乡清泉,更爱家乡人们淳朴的情谊。
这是高原,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我伫立在山头的石林,眺望家乡的脊梁,野花散发着芬芳,如痴如醉,沁人心脾。牛叫声,羊咩咩的叫着,马儿的铃铛声,这里就是一个温馨世界,是一幅最真实的油画,我仿佛置身于梦幻里,却又是多么实实在在,存在于我的眼前。
没有过多言语的修饰,没有笔墨的过分描绘,家乡是那么的朴素,家乡是多么的博大。我曾站立在最高的山头,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俯视家乡的胸怀,如今,我又站在这里,有的不是曾经的心境,多了一份忧伤,更多了一个愿望。现在我的心冷如冰霜,太阳照在我的脸上,散着耀眼光芒。层层的玄雾被清晨的阳光蒸发的精光。怀着愿望,装着理想,就这样站在那里彷徨。我也不知道站了多久,想了多少,太阳已披着散装疲惫的落下西方,落霞的光芒笼照了整个家乡,在他发黄的皮肤上更显得沧桑。
我最亲爱的家乡,在你宽广的胸怀里,我快乐的成长,勇敢而奔放。不论是在家乡还是在远方,当有人问起您时,我都会自豪的向他介绍您的博大、宽广。您知道吗?您养育了万千子民,都是您最忠实的子民,无论身在何方,您的无私是我们成功的榜样。家乡啊,我想在全世界播放你的光芒,可是我没能这样做,因为我一事无成,在你的国度里,我只是最小的蚂蚱,激不起层层巨浪。
家乡啊,母亲,你知道吗?我是多想祈求您的原谅,作为您的儿女,我没能为您争光。我多想再站您的肩上,倾听您最深刻的论道,学习您精神,以您为榜样。高原的三月,草长莺飞,阳光明媚,野花绽放。站在你的脊梁,仰望雄鹰展翅领翔,鸟儿欢快歌唱。拾起一撮黄土,轻轻的闻一闻,闻他散发的芳香,这是您骨子里透出的气息,养育您儿女的根本。山间的泉水是您流淌的血液,永远的奔流、激荡,我站在那里,任由您的冲打,也只有在您的击打下我才会成长。捧一捧清泉,闭上双眼,任由她的冰冷刺痛我的胸膛;洗洗脸,卷起裤管,走进你的怀抱,洗去所有的`疲惫和忧伤。
山下住着您的儿女,世代向您仰望,顶礼膜拜。可是母亲啊,您太善良,他们放弃了您的美丽,摒弃了您的辉煌,在您的身上动刀动枪,现在,您已是千疮百孔,憔悴异常。看吧,您原来的青葱已不再,露出了您的坚实的脊梁,在风吹日晒下脱落、泛黄。您的水流不再激荡,娟娟细流,但您还是不忘您的儿女,留给他们生存的地方。风呼啸着刮过你裸露的身体,疼痛的呼唤着,可他们没有听见,他们在忙,为了生存。
但是,无论您变得怎样,都是我的天堂,韭菜坪――我的母亲,我永远都是您最忠实的儿女。您给了我生命,给了我理想,有了你,我有了追求的方向,我的人生不再迷茫。
韭菜坪印象抒情散文
原生态的贵州,的确是一个让人兴奋的地方。这里有着许多无法用常理去解释的神奇。比如,在贵州,最高的山就不叫山,而叫坪!
——题记
一路颠簸,铿锵的车轮碾压着大山的崎岖,我缓缓地走近了贵州第一高峰——韭菜坪。
神秘的韭菜坪啊,你究竟是以一种怎样的姿态矗立在多彩贵州之巅,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让人趋之若鹜?今天,对你仰慕已久的我终于站立在你的顶峰,静静地阅读着你那份特有的厚重与深邃。
浩瀚磅礴,雄壮瑰丽,博大包容,抱朴守拙——这就是韭菜坪给我最直观的印象!
然而,韭菜坪是怎样的一幅美妙的图画呢?
与让人心生畏惧的珠穆朗玛峰相比,贵州屋脊这两千九百米的海拔,绝对是一个容易让人亲近的数字!没有高原反映,密密麻麻的野韭菜和野花在悠闲的炊烟中吞吐着时光,毫不张扬地把山的内涵提升到了另一个惊人的高度,就这样默默地铸造了贵州海拔第一高峰。这一尊尊长满野韭菜的坪地,绵延,绵延,再绵延……它们以一种平和的姿态,向浩瀚无边的远方逶迤而去……从刀耕火种的蛮荒到现代文明的飞跃,我不知道,是谁尘封了韭菜坪固有的幽怨,让她沉寂了千年?然后,又让所有的生命感受到厚积薄发的澎湃!我更不知道,是谁撕开了韭菜坪朦胧的面纱,让她的悲壮成为一种不可复制的绝美?然后,让人们在她博大精深的旋律里享受大自然的神奇与鬼魅!浩瀚磅礴的韭菜坪啊,你让每个登临者都心生敬畏和产生共鸣。
登临雄壮瑰丽的韭菜坪,虽不能体验到“手可摘星辰”之快感,但一定能够阅读到“一览众山小”的真谛。张开双臂,把自己浸泡在薄如蝉翼的云雾之中,让各种神奇的幻想油然而生。这种“云为衣兮雾为裳”的玄妙,简直让人神魂颠倒。不辨东西,不分南北,每一个登临者都可以自由地亲吻天上的云朵,可以轻松地对话天上的神仙,宛若自己亲临天宫神祗,让你真正感受到天人合一禅意。闭上眼,你会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大智若愚的隐者,无需提醒,你就能用平和的心态看待世间的一切,从而有效地解读生命存在的本质和内涵。呼吸着这里的清新的空气,不管你的内心世界是兴奋的还是沉寂的,韭菜坪的意境都能让所有的趋炎附势投降,都能让你的心境豁然开朗,尔后又让一切归于平静。与其他的名山贵川相比,韭菜坪似乎就是一幅漫不经心的模样,其表象略微显得羞涩与平淡。然而,正是这种羞涩与平淡,才成就了韭菜坪别样的绝美,才让韭菜坪呈现出别于其他山川的瑰丽。
只有身在韭菜坪之颠的人,才能真正地感受到什么叫博大包容。从山颠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野韭菜夹杂着各种灌木杂草绵延不绝,把一块块坪地装扮得花团锦簇。知名的,不知名的,每一朵野花都在争奇斗艳,宛如一个个情窦初开的纯情女子,四处流淌着迷人的娇艳。无需雕琢与粉饰,就能把那种特有的清纯莹亮呈现给八方游客,很是煞人。各种野花在韭菜花的引领下,或青春奔放,或热情洋溢,或摄人心魂,或野趣悠然,或汹涌澎湃,或羞羞答答。一朵挨着一朵,一株倚着一株,不分肤色,不分贵贱,是那样的亲密无间和平等互惠。自然界的种种和谐与共存,都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站在山颠上眺望四周,韭菜坪给人的视角冲击就是温柔敦厚与娴静质朴,因为她的.每一块坪地都是那么的养心养眼。韭菜坪的与众不同,就在于她没有山川峡谷的深不可测,没有悬崖绝壁的剑拔弩张,没群山争斗的寒气逼人,没有蜿蜒曲折的风声鹤唳……让你在宁静的随和中就能享受到大自然的博大与深邃。
韭菜坪主峰的梁子,大概呈西北和东南走向,南坡缓长,北坡陡短。梁子岭脉亘于群峰之上,四周群峰簇拥,峰上有峰,岭外有岭。梁子岭脉绵延,山体宏大,岭高峻而不陡险,容易让人亲近。整个山梁,只有少部的石化地段呈喀斯特地貌,大部分均为草山,貌似错落有致起伏跌宕的山峰草原。一块块的坪地上,草皮铺茵似毯,间有箭竹和灌丛杂生,其间也不乏云雀凌空弹翅而歌之景。若是风扶日头之时,偶有牧群点缀山野,虽无敕勒川上“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阔,却足以让人兴奋至极。韭菜坪主峰的东西两侧,有两座仿若刻意为之的山峰,从两边将主峰轻轻托起,好似擎天巨人之双肩。主峰梁子东西两头之南北两侧,岭脉略呈对称之态缓缓向四面延伸出去,滋生出四片大小不一的小山群,峰群林立耸翠,从而将主峰衬映更加挺拔峻峭。登上韭菜坪的主峰,站在山顶极目远眺,钟山、水城、赫章、威宁四区县邻近主峰的大片辖区中的山峦走势皆可尽收眼底,远山如浪,腾落逶迤,绵延千里,山与天相连,四周群山皆小,让人真正领会到乌蒙磅礴的气势。近处,漫山遍野的野韭菜,独特的洛布石林、民族村寨、高山草场、石林溶洞,自然而然地构成了一幅精致无比的图画,这种人在画中游的场景,叫人心旷神怡。
韭菜坪有两个主峰,即大韭菜坪与小韭菜坪。传说第一高峰的大韭菜坪和与之遥相呼应的小韭菜坪原本就是一对恋人,小韭菜坪为男性,大韭菜坪则是女性。小韭菜坪雄性而苍劲,尽显男性的刚强伟岸;而大韭菜坪则雌性而柔顺,尽现母性的博大宽容。也许,正是这种雄性的慈祥与母性的谦和相互融合,才养育了大山深处一代又一代质朴敦厚的山民和其他风物。我认为,韭菜坪之所以能够形成如此博大包容的气度,或许就与这个美丽的传说息息相关。如果是在每年韭菜花盛开的季节,满山遍野的韭菜花会把整个韭菜坪装扮得绚丽烂漫。此刻,大小韭菜坪仿若一对新婚燕尔的靓丽新人,总能留给人们许多温柔的遐想和甜蜜的幸福。微风拂动,那些形状如蒲公英的韭菜花球就会装点着片片杂乱的绿色叶片,波浪般地一浪跟着一浪随风而动,好似一片浩瀚无边的花的海洋。
站立坪峰之上,最吸引游人眼球的风景就是与韭菜坪遥相对应而被万亩草场环绕着的那一片洛布石林。石林面积不大,林内奇石密布,造型各异,风姿迥然,以未曾粉饰过的沌洁和满身的灵气,或立或卧或行,或玲珑剔透,或魁伟遒劲。它的每一俱景致,总能给游客意外的收获和惊喜。走进它,林内滑竹与石头相互映衬,相互依存,相互凝望,每一个人性化的细微对峙与攀附,都会成为镁光灯竞相追逐的焦点。在韭菜坪,姑且不谈那三叠纪时期海生爬行动物演化的神秘,单就这洛布石林的存在,无疑就给抱朴守拙的韭菜坪增添了无数的魄力。这里各种自然景观的有序叠加,各种岩溶地貌奇观的发掘,再加上众多珍惜植物点缀,都使得那一簇簇修长的箭竹,那一块块如毡般柔软的野韭菜,以及众多羞涩混沌的高山洞穴、天坑、化石等等,都具有了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科考价值,这些意外的补充,无形中又给韭菜坪增添了若干神秘的色彩。此外,韭菜坪还是一个扑朔迷离与变化莫测的地方,她有着气象万千变幻多端的气候特征,阴晴云雨,春夏秋冬都会给游人呈现出各种时令不同的美感和意外的刺激。
在我看来,登临韭菜坪,你不要单纯地老是想着征服贵州第一高峰的快感,因为那种征服的快感只是表象的和肤浅的。这一点,我的老师高守亚在《韭菜坪交响乐》一文中已经把它解读到了极致,我再重复和辩解无疑就会显得过于无知。他写到:“在韭菜坪的周围,再高大雄浑的山也高不过这样一块小小的坪地,一切耀武扬威的峰峦都要在它面前心惊胆战、惶恐称臣……”的确,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旅者,就应该懂得每一次登临的真正内涵和哲理。抱朴守拙的韭菜坪就是因为其漫不经心表象,才显得更加神秘莫测与魅力无限。其实,无论是山还是人,空显其富者未必真富,空显其才者未必有才,空显其大者未必真大。我们在敬畏每一座山和每一个人的时候,不要只取其表而忘其本,而要全方位地阅读他存在着的和隐含着的东西,那样才是智慧的表现。唯其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地亲近自然,享受自然,回归自然,才能与自然融为一体。
如今,贵为贵州屋脊的韭菜坪居然还是如此的沉默与冷清,的确有些让人不可接受。所以,我只得用冰冷苍白的文字来搜寻着这寂寞绝美的风景。然而,我始终弄不明白:为什么那些美轮美奂与金碧辉煌的存在,都只能长期地身处洪荒羽野呢?这大概就是哲学上的存在与合理吧!要不,就是我还没有读懂生命的奥秘吧!
靛坪印象优美散文
靛坪没有坪,却是一方美地。靛坪是地名,也泛指一条河或一座山,是陕南巴山腹地的一个小村落。
靛坪生在平利南端的八仙镇,地处巴山第二主峰——华龙山脚下,曾是传说中“八仙”炼丹修道的地方。这里山峦层叠,云雾缭绕,得山水之灵气,聚秀美之神韵,是名符其实的天然氧吧。天书峡、龙洞河、龙门、韩河、八仙河等有趣的地名多与美丽传说相连,为这片山水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平利是中国最美丽乡村,有平安吉利之意。山川因绵延而俊秀,沟壑因纵深而清幽,坪坝因宽敞而舒适。而在靛坪,你见到的却是另外一种美。我第一次亲近靛坪正值夏末秋初,从八仙街出发,沿岚镇路西行十余里,入鸭河口,顺九曲十八弯的水泥路行进,一路上凉风不断沁入肌肤,感觉神清气爽。在快要抵达山脚时,靛坪才像一位深闺中的少女羞羞答答地露出她的明眸皓齿来。靛坪果真少有平地,两旁雄健的山体从空中压下来,要么粗犷硬朗,要么奇峰突兀,哪里有一块像样的“坪”地啊!受地势所限,人们的房屋或依山而建,或浓缩于山脚下的小砭子,掩映在树丛和竹林里,露出灰色的`瓦屋顶和白色的墙壁,倒是呈现出十足的静谧与和谐。
靛坪没有坪,却有着源源不断的清洌“活水”。白哗哗的山泉水从山涧中,从树林中,从悬崖上冒出来,永远那样奢侈地流淌,汇聚在两山之间,形成一条洁白无瑕的玉带,清晰地倒映出蔚蓝的天空,棉絮般的云朵,倒映出山间的红花、绿树,组成一幅乡间独有的山水画卷。而被当地人称作“翘脚水”的自然奇观,更是山水合奏的一处交响乐。只见在一深潭上方,有一绺白练似的瀑布从空而降,不偏不奇正好落在潭边山体的圆形“窠臼”中,又回弹起一丈来高,形成一个烟斗般的水帘,被击散的水花像万斛珍珠撒落玉盘,晶莹剔透,蔚为壮观。
平利是西北名茶大县,平利产茶,好茶出在靛坪。靛坪海拔高,最高的山峰海拔1700余米,一般海拔800米左右,水汽充沛,土壤肥沃,年平均气温20摄氏度。日夜温差大,加之光照适度,土壤松透,土质肥沃,是茶树生长的良乡沃壤。人们抓住了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在山上大肆种茶。现在的靛坪,俨然成了茶的天堂,极目所至,四野尽是绵延的群山,碧绿的茶园或镶嵌在山顶,或点缀在山腰,明晃晃的绿,几百里连成一片,组成一个浩瀚的茶海。一畦一畦清雅飘逸的绿茶,以其叶片厚嫩,色泽翠亮,形似雀舌,香气馥郁而享誉八方。有诗为证:“雾锁千树茶,云开八仙峰。香飘千里外,味在一杯中。”
天造地设,凸显出靛坪的山光水色,而崇山峻岭,密林溪涧,则赋予了靛坪丰厚的自然资源。据旧《平利县志》记述:“将军擂鼓入云峰,百步仙梯尚有踪,大小师凸环太极,象鼻门牙锁双龙”,便是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靛坪山势交错,地形封闭的高山天地。靛坪也是古人眼中的世外桃源,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入住。遥想当年,这里也许就是一个人迹罕至的荒芜山沟,草丰林密,河阔水清。有一天,先民逃难途经这里,突然发现这样一处风光秀丽、山水相宜的宝地,就在此安营扎寨,繁衍生息。他们在这片山地上拓荒,种蓝靛,开染坊,制茶叶,过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美好日子。难怪今天还有小地名叫做“江西街”呢。现在,站在这片土地上,抚今追昔,尽管见不到鼓了,可那一阵阵鼓声仍然回响在靛坪人心中;虽然看不到梯子,可是那通往外界的水泥路,正载着靛坪人通向幸福的生活。
从靛坪出来,身后的村庄和炊烟已逐渐模糊,但总觉得似有一股汩汩的泉在脑际里流淌,唤醒了封尘的记忆。或许岁月有时就是这样,总是让人在不经意的时候,顿然发现她的美,一如靛坪这一方山水,久久地让我迷恋,让我沉醉。
走进下青坪优美散文
2007年春末的一天,我慕名来到寿山乡下青坪。
下青坪社有47户178人。过去,通往滇川的五尺道由此穿越而过。后面是高耸入云的大山,前面是悬崖峭壁和奔腾咆哮的关河,当地的农户就居住在这二屯岩的乱石坡地中。多年来,他们在这里靠种养求生度日,过着艰难贫困的生活。
在乡领导干部的引领下,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童付川家。童付川是一个有二十年驾龄的驾驶员,现在他的两个儿子在外打工,每年务工收入七千多元,一个儿子打工回来后,买了一辆微型车搞起了客运。童付川的妻子在沙石场务工,每年也能收入三四千元,再加上他自己开拖拉机,全家每年的经济收入在两万元以上。
在新农村建设中,寿山乡党委政府大胆探索,把动员社会力量的投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使下青坪的建设得到了当地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其中,寿山煤厂出资三万元为下青坪和甘海子的群众安装了有线电视,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在建设下青坪的卫生路面时,寿星水泥厂赠送价值一万元的'水泥五十吨,水麻公路二十七标段沙石场赠送价值两万元的沙石五百多方。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从十多岁的学生到六十多岁的老人自发投入到卫生路的建设中,充分体现了广大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在下青坪的中心院坝旁边,有一堵画有农业科技、计划生育、乡风文明、五尺道遗痕、寿山石门关字库等内容的文化墙,向我们展示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下青坪是五尺道的必经之地。以前,客商们翻过大山,来到下青坪都要在这里休息片刻,有的还在这里食宿。这里的老百姓十分好客,经常为客商提供方便,大家相处十分融洽。现在,乡党委政府结合大关实施“旅游富县”的战略,将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挖掘五尺道的文化内涵,打造旅游亮点,使地方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让游客们在了解五尺道文化和地方历史文化,欣赏下青坪山水风光的同时,还能观赏云台山、关河流域的自然风光和水麻高速公路上的来往车流,还能聆听穿山而过的隆隆火车声。
郑昌海家是下青坪比较富裕的农户,早在2000年他家就使用了电冰箱、彩电、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现在,他家有轿车和微型车各一辆。郑昌海原来是寿山煤矿的股东,煤矿改制后,他和儿子在煤矿搞管理,父子俩每月收入4000多元。他还有个大胆的想法,就是要抓住乡党委政府开发五尺道和地方历史文化,精心打造文化旅游景点的机遇,兴办以休闲、观光、娱乐为主的农家乐,整合下青坪土地资源规模经营,逐步打造新农村建设的亮点。
走进村民小组长蔡明跃的家,又是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整个院坝全是一个绿色长廊,水晶般的葡萄挂满枝头,门前的梨树已挂满果子,在阳光下闪放出水淋淋的光泽。窗明几净的楼房掩映在绿色之中,大大小小有二十间,这是下青坪准备率先开办的“农家乐”。午餐时,水豆花、腊猪脚、包谷饭和新鲜的南瓜、豆子、煮洋芋等摆在桌上,喝起当地的包谷酒,品尝农家的特色菜,大家推杯把盏,笑语声声,把所有的欢乐都释放在农户家中。
蔡明跃十四岁就学会了开拖拉机,1995年被群众推选为社长,从此,他就带领群众走脱贫致富之路。为了增加经济收入,他办过养猪场和养鸡场,通过十多年的努力,下青坪群众的生活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为了丰富党员群众的文化生活,蔡明跃在乡级领导的指导下,筹措资金,建起了党员之家和群众文化活动室,由乡政府和相关部门配备了报纸、《农业科技》、《大关文学》、《大关文史》等书刊和电视音响设备,由蔡明跃管理,大家使用。党员们定期在这里学习讨论,群众也经常聚集到这里观看电教片和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对群众开拓视野、转变观念、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当地的群众说:“下青坪能有今天的发展,就是得力于一个很好的党支部,有一个年轻有为的好‘班长’,有一批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党员干部”。
走进下青坪,一条条明晃晃的卫生路连通每家庭院,一幢幢新式楼房坐落在青山绿林中,成为寿山乡境内五尺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和休闲、娱乐、观光的好去处。
走进下青坪,使我真正看到这里的老百姓走上一条充满希望的小康之路,相信这里的明天山更青,水更绿,家更美,路更宽,下青坪一定会成为五尺道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 雾里看花_
★ 黄坪之行散文
★ 雾里看花的作文
★ 如何挑选韭菜?
★ 温室韭菜栽培方法
★ 神奇的韭菜日记
★ 纸飞机优美散文
★ 彷徨优美散文
★ 雨季优美散文
★ 目送优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