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水优美散文(共含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tracy”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清水优美散文
一泓清水,同早晨的阳光一起来到,也许它就是阳光本身,它降临心头的时候,带给了我宁静与欣悦。我没有看到它确切的形象,只看到了它绿色的透亮的颤动,像丝绸在微风里鼓动,也像绿色火焰起伏的燃烧。一泓也不是它到来时的形象,我没有看清它的边际与体积,它也许是一望无际的浩浩荡荡大水,也许只是一捧一掬,但无论它是海洋一样无际还是一掬的亲切在手,它总是透亮如火焰。
我可以在意识里以它清洗自己。洗净满脸的尘埃把自己变得清爽些,那些灰尘油渍,无名的沾染,黑色或者灰色的污垢,被夏天干燥的风吹起来,或者是被冬天阴冷的风吹起来的。它们同样也在我的手上甚至心上,这样的清水可以洗净它们,不必怀疑。
酷热在这个世界咣当作响的时候,接近它,就有无边的'凉爽由心地生出。冰天雪地,世界严寒,它会生出一些暖意。
这是怎样的清水!
在我的内心变得混浊模糊的时候,我以它照我的脸,在水中我看到了我的眼睛。在眼睛里我洞见内心,洞见它的软弱和犹豫,洞见它的动摇与投降。然后,我依照它的提示行走,路上我一定变得稳健自然,变得坚定结实,变得坦荡无畏。
在这样的行走之中,路上我一定能看见花朵,或者说我的内心充满花朵。清水供养的花朵如此美丽。石头上开不出花朵,石头和铁是与花朵无关的事物。所以,一个人的内心,应该充满清水一样的事物,而不是石头与铁———柔韧而温暖的水,而不是生硬冰冷的铁石———当你的内心没有花朵时,一片荒凉,活在一万年的荒凉之中,会感觉到数倍的苦难。而开满鲜花的内心,是何其幸福与快乐,这样的幸福快乐,只消一刻,也胜过荒漠的万年。那些愁苦的脸,那些紧张流汗的内心,时时刻刻都在经受着煎熬,缺少爱,缺少这清水洗净与滋养的爱,就算有花的种子也发不了芽,就算曾经开过的花也会枯萎。而铁石总是不失时机地到来、侵占,那些灰尘与污垢,也是铁石的同伙同谋,它们得意地笑着,一心要世界变得冷硬、变得油渍污秽。而清水,是它们最强大的敌手。
在失眠的夜里,我搜寻并倾听声音,旧自行车僵涩地叫着,一辆摩托驶过,远处汽车的声音……这些都不是我需要的。这样,虫声应运而生,一只蟋蟀的声音。天已冷了,我盖着棉被,但它还在草丛之中。它的声音平稳而安详,没有对寒冷的恐惧畏缩。只消这样地想一想,我就挺佩服这样的声音和它的发出者。当天光渐大的时候,声音丰富起来,鸟鸣加入。蟋蟀与鸟鸣,并非特殊,但在宁静之中,仔细聆听,会与喧闹的白天不同。在静的时候,它们具备了走入人的内心的能力,这种能力应该是一直具备的,只是喧闹的时候,喧闹干扰了它也干扰了我们的内心,我们被这样的干扰所迷惑,迷惑让我们的内心忽略了应该走入内心的事物,另外的一些东西,比如铁石,比如灰尘,会乘势而入。那种平静而安详的声音里有着解析世界与人生的内涵。这是与清水同质的声音。联想起白天听到一个人病入膏肓的消息,我难以想象,这样的人,在因这病痛与心痛失眠的时候,会怎样地倾听静夜之声。
———正是在这样胡思乱想的时候,那泓清水到来了,汇合着照临的阳光,来到了我的意识之中,那平稳安详的声音让我体会到了安详,我据此明白,那样的清水,如同静夜的蟋蟀清晨的鸟鸣,也与生命、死亡一样,是这个世界上无法省略的事物,如同爱、鲜花一样无法省略。
清水洗心优美散文
一
一场烈雨,伴着轰轰的雷鸣而下,一道闪电,将乍落的夜幕穿个通亮。阶前刚刚盛放的丁香,宛如心绪微微的颤动,在成泥成水的地上斜弱地趴着,哀叹地呻吟。积蓄一季的芬芳,原来可以瞬间凋谢。亦如曾经珍爱的繁华,弹指间,就随向生命的大流,看不出有过的痕迹。
一切,只是路过吧。路过这夏季,路过这轰轰烈烈的雨,路过你,以花开的姿势。
二
我大步朝前走。走过了崎岖的山路,走过了平坦的.大道,走过了星光微澜,走过了百花争盼。双脚感动大地的力量,微痛的掌心写满无语的坚强。终于,我怀揣的蜡烛燃尽最后一丝光芒,我抵达天堂的入口。回眸汗水与泪水的来途,何时,却已将我翩翩的白衣,变成了难堪的衣衫褴褛,将我满头的乌丝,幻成了三千丈的严霜。
三
必要时可以尽情地洒下泪水,哪怕在天晴的日子。伤口渗出汩汩的血,而后心会变得更加的鲜艳;泪水滴在沾满灰尘的衣襟,可以减轻自身的负重。生命,也许需要酝酿一杯清茶,感受苦涩的同时,才能品味难觅的芬芳。
四
我路过牛粪,轻快地绕了过去,我路过谗言,轻快地绕了过去。我愉快地微笑着,以天真的姿势。我低头俯视,看这些毒菌,阳光下如何呼呼的生长,阳光下,又是如何经过了暴晒,化为一缕遁形的尘埃。
沉默,本身是一种力量。付出一份宽容,收获一份高贵,付出双倍的宽容,生命,变得高贵。
五
三个月的欢歌,我将回到蛰伏三年的地穴。不会哭泣,将透明的翼叠起,埋下另一份希冀。是谁说我知了,自身的宿命不可违,不愿成为小小之心的负累。我在地下沉睡,倾听世上不断涌发的原罪。我轻声地叹气,世人呀,为何多不懂得珍惜!
清水散文
不同的人会有着不同的爱好。就拿饮品来说,有人爱咖啡,有人爱糖水,小孩子就喜欢碳酸饮料。我呢,我偏爱茶。
我并不懂茶道,亦非用茶来体味余味悠长的人生――茶水来自于白开水,但茶与白开水之间是有一点不同的,而恰恰这一点不同便足以让我情有独钟了。
我从来不是个挑剔的人,特等的铁观音与普通的绿茶对我来说其实都一样,口感的好坏我是品不出来的,从这方面看来,我喝茶更多地像是在附庸风雅。于我而言,茶水只要不涩,那它就的确是值得一品的好茶了,并不因为价格的差别而有变化。
其实相比起茶,我更喜欢的饮品是清水。请你一定要分清清水与凉白开的区别――大概二三十年前的水就是清水,它与凉白开的区别在于,一者是自然的恩泽,一者是人为的安全。
我在济南市区游玩的时候,在黑虎泉,看到市民在一处泉水出口接水,据说这水还未被污染,是可以直接用的――这倒真真是一大奇闻了。
我看着人们一大通一大桶的接水,在旁边还有人就地取水来煮茶,心中不由有些意动,但最终还是没有上前――我并不确定这水究竟还有几分记忆里清水的清冽。
是的,我是喝过清水的。那是很遥远很遥远的事了,就像是故事里讲的在很久很久以前。
在很久很久以前……
我喜欢的清水啊,它来自于叮咚的山泉,来自于涓涓的林溪,来自于浩淼的湖泊――来自于人们还善待清水的时候。这样的清水,是用太阳的德泽和青草的芳香酿出来的,是人与鱼能够共饮的琼浆玉露。
记得我用清水做了这样一个比喻――两个人最开始相处的感情就像一杯清水,后来我们根据自己的口味不同加了不同的东西,有人加糖,有人加咖啡,有人喜欢的味道独特一点,他放辣。
过犹不及,其实无论什么样的东西放多了都是不好的,但有人不明白。他知道咖啡和辣放多了伤人伤己,却觉得糖一定是越多越好――几个人听闻过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我曾听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女子,这个女子为了心爱的人远嫁他方。然而婆婆的刁难,周围人的白眼接踵而来,她丈夫也长期外出,孤独与委屈包围着她,
似乎一下子,人世变得狰狞可怖,血盆大口,獠牙近在眼前。这个女子却并不退缩,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消除周围人的敌意。
然而就在似乎一切就要变好的时候,她的丈夫带了一个狐媚的女人回来,并且直言离婚。她不争执,也不吵闹,她似乎忘了女人的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本领,只是很平静地接受了。所有人以为她会离开这个伤心之地,然而她没有。她像以前一样生活,微笑和所有人打招呼,甚至也不曾避讳她的前夫以及情敌。
我不知道这个故事是否真实,但我极其欣赏这样的女子。她并非为爱而生、而死的人,爱情的滋润能让她光彩,让她勇敢,但她也不因失去爱情而枯萎。她的爱足够的热烈,也足够的明慧。
但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些人啊,一定要把另一些人看做是生活的全部,当成是自己努力的全部意义。离了他情感寄托着的人,他的生活一下子灰暗起来,变得绝望,从此了无生趣。
这些人,是父母子女,是夫妻,也是知音。
父母对于子女经常付出全部,于是离开了子女,父母的的生活再也无法精彩,而子女于情于理该回报这种感情,于是离父母太近自己的生活无法精彩,离父母太远心中不得安宁。
纳兰一生给自己的爱妻卢氏写了无数首悼亡词,其深情令人赞叹,只是因为太深情,恐怕他终其一生也不曾摆脱过悲伤。
至于知音,子期死后,伯牙再不弹琴,我遗憾无法听到伯牙的哀婉,我更遗憾伯牙的琴从不曾演奏给自己听。
草木一秋,人生一世,什么时候,我们彼此的感情成了束缚我们在原地打转,进退不得的绳子?
过犹不及,情深不寿,糖水是好的,咖啡是好的,不好的只是我们放了太多,变了口感。
清水荷塘散文
听朋友里的荷花开了,心里便有想要去看看的念头。每当在公园或者湖边看到荷花盛开时,脑海里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朱自清笔下的荷,就会有种渴望身临其境的那种感觉。只是每次看到荷,却在远远的地方望着,不得靠近,不得触摸,很是遗憾。而这次,朋友说了,荷就会在你身边,你可以和它们很亲近。于是,带着激动与好奇的心情,我们跟随向导的指引,一路风尘仆仆地在泥泞的路面颠簸而行。经过了一个多小时左右的路程,终于来到了目的地,来到了荷塘边。此刻,周边雷声轰鸣,我们全然不顾将要来临的大暴雨,满怀着兴奋的心情,只为一睹荷的芳容。
看到这样规模大的荷塘还是第一次,我是满眼惊喜。急忙定神放眼望去,只见荷叶碧绿,好似谁用毛刷精心地刷洗过似地一尘不染。的确,每张荷叶就是被清洗过的!接连的几场暴雨,不仅冲刷去了荷叶上的尘埃,还给荷叶彻头彻底地梳洗了每一缕文脉,给足了荷叶雨露。那一张张荷叶,抚摸起来,便有种厚实,饱满的感觉,洁净的令人不由得想起那睡莲来,好似就也可以在上面闭上眼睛惬意睡去。偶尔几滴雨后的露珠,合着风的节拍,在荷叶上摇晃,晶莹剔透,简直可以与水晶媲美。由于连日的暴雨,正值酷暑的下午,天空却弥漫着朦朦胧胧的灰暗色。风起时,我们站在荷塘边,荷叶随风舞动,仿佛我们的眼前是一望无际绿色的海洋,没有一丝被污染的绿色,将我们吸引,令我们陶醉。原来内心深处那种对美的渴望和要求我们是那样地容易被满足着,即使在我们到来之前,自己身边的周围的刚刚还是喧嚣的、熙攘的、尘土飞扬的。可是到了这里,一切都消失在了。这眼前纯洁无暇的绿,安抚了浮躁不安的心,连脸上带着尘土的疲惫,也都因为这一片干净的绿,充满了发自内心的微笑。
天气很闷热很阴沉,远处的景色被灰蒙的云罩着,有些压抑。荷塘周边是绿色的包谷地,可能由于土壤里的水分很足够,长势很好,郁郁葱葱,高高地茁壮地伫立在田地里,像厚厚的屏障把荷塘紧紧包裹,遽然一副保护者的姿态,呵护这片荷塘。
沿着荷塘边松软的小道缓缓而行,慢慢地将自己与荷靠拢。荷叶肆意地伸展着。不时触碰着我们的身体,忍俊不住,便捉一只荷叶,让摄影师赶紧拍下这与荷亲近地瞬间。越往荷塘里走,就越觉得自己在荷中央。窄窄的小道的两边都是荷塘,整个荷塘被荷叶铺盖着,有的荷叶高高地顶在上面,站在荷的跟前必须仰目而视。荷叶重重叠叠争相绽开,不仔细看是看不到荷叶下面的景物。偶尔几个莲蓬,嫩嫩绿绿的顶在水上,让我顿时有种想探手取之的冲动。可是看到身边荷塘的主人,偷偷伸伸舌头,庆幸自己没有伸手去摘下那个莲蓬。
满眼的绿,让我忘记了自己是来看荷花。荷塘的.主人可能看出了我们的困惑,便主动为我们做了解释。他指着这片荷塘说:这便是以后的“清水莲菜”种植生态园基地,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万亩荷塘,蝶飞蜂舞的壮丽的绿色环保生态景观。恍然大悟下我们才明白为什么迟迟看不到想象中的大片盛开的荷花呢。原来这不是观赏莲,当然荷花开的少,不过在一个规模小的荷塘里,在一阵清风之中,我首先看到了清水涟涟。
的确名副其实的“清水荷塘”啊。在不远处的荷塘里,我们看到了一汪清水。清澈地可以看到水下面荷的根茎,不是平时里我们见的那种淤泥里的根茎,倒让我为曾经“出于淤泥而不染”的荷有些不平了。这里却可以清水一池,不由得想要对现在的荷感慨了。收回思绪,看到水中的荷挺拔端庄,荷叶优雅地展开,享受雨后的舒畅;莲蓬俏丽可爱,在半遮半掩中兀自摇摆。不觉中,倒引来了一对罕见的黑翅凤蝶在上面嬉戏。原来,一朵欲开的莲,也是隐没其中。看来我们的敏锐嗅觉远远不及它们灵敏,但是我们因此也看到了荷花。它娇艳欲滴,羞涩般微微绽开,亭亭玉立在荷叶中央,定格绿色之间。那份纯洁,那份怡然,直摄人心。让我们,迫不及待地飞奔过去。
荷花开的并不是很多,有的含苞待放,笑靥初露;有的绽开了或一瓣、二瓣,也似羞涩着粉红的脸;有的绽开了外围洁白的花瓣,小心翼翼地勇敢的伸展着,里面鹅黄色花蕊还没有完全探出头来;也有的大把大把地豪情开放,整个花蕊在其中间,椭圆形的花瓣,缀点着似有似无的红,散发着淡雅的清香,在风中,随意地摇曳。闻一闻,沁人心脾,仿佛头脑也被这股清香镇静了,清爽了。也仿佛只在此处,只属于这静怡,而凡尘琐事已远远地抛之脑后,不是自己的。而属于自己的,恍然中就是这里了。
天更加地阴沉了。雷声,越来越逼近了。眼看着暴雨又一次来临,不得已,依依不舍地匆匆离去。那无垠的绿色也在身后融入一片苍茫之下,渐渐地与天相连,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成了珍品,被我保存。
清水云山散文
那一涧清泉,那一泓碧水,只于青山旁缭绕,潋滟着些许的芳菲,染尽春花秋月,似是看懂了,却是朦胧的,也许你是你,我拥有的只是你的影子。
这场不期的'风,不辞万里,踏过漫漫征途,赶赴这一场欢恋,它的加入让平静的湖,涟漪从生,柔柔波心不由的颤动,迷乱,你更加不是你,错乱的倒影,是风,还是你的香,我不懂。
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山端庄的思维着,水也静美。若有雨,雨打湿了山,雨也滴到波里,而那些冲刷过山的雨,汇成流,也最终淌入河里。平静的日子,我陪你晨钟暮鼓,遭遇坎坷,我也会陪你,不只为你担心,还要和你共同面对。你开心,我也会开心,不只是陪你笑,你伤心,我也会伤心,不只陪你哭。
夜深了,四周暗下来,山与水相拥入梦,星光月光落在山上,也在水中。而我的梦里,有月,有星,还有你。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季有浅绿色的梦,还有些粉粉红红,夏季梦尽葱茏,纷繁的花树,流彩溢香,秋季近乎清冷,落叶簌簌,遍地枯黄,冷静了,这梦,冬季却是寒冷,雪花飘飘,枯树干枝,平静了,这梦。走过了春夏秋冬,这波,从春水初漾,夏波热浪,到秋水汪澜,冬冰洁装。春夏秋冬,而我始终在你身旁,一遇倾心,相聚欢喜,款款柔情,爱意深沉,不论你妩媚多姿,风姿卓越,还是人老珠黄,鬓角泛霜。
遥远的天空,过往的云,路过的鹰,都成过水里的影,只是匆匆,短暂的相遇,陌路的别离。像极了人生中那些擦肩而去,可我始终有你,你始终有我,我在,你在,相伴相依。
你是山,我是水,你环绕着我,我拥抱着你。你是山,我是水,我有我的柔静,你有你的刚毅。你是山,我是水,你有你的高昂,我有我的低邃。你是山,我是水,你有你的花香鸟语,我有我的虾蟹蛙鱼,你是山,我是水,你我共享一片天空,我还拥有你。
清水的温度散文
人生如梦,变幻莫测,虚实有度,梦醒时分,相约黄昏。
记忆如殇,阡陌如影,流年如风,浅唱如吟。
岁月的故事,总需我们用尽一生来品读,从小便喜欢故事,但对于人生的故事,看不清,摸不透,却也乐在其中总觉得故事就应该是生活的全部。不知道是因为年龄的增长,还是生活过于简单所致,现在的自己全不像是年轻人的心态,倒像是老年人的姿态,清心寡欲,不忙不急,不争不抢,每天除了基本的上班下班,就剩下喝茶,看书,看电视,睡觉。除了这些好像生活再没有被其他的东西占据,身边的'朋友总跟跟我抱怨,说我没有激情,没有幽默,没有对生活的憧憬。有时候,大家坐在一起谈笑风生,内心是想要辩解的,但是话到嘴边,又会想辩解什么呢,现在的自己不正是大家所说的这个状态吗?于是一笑而过。
岁月的践礼,只应是流水曲觞,亦或是枫桥夜泊。
漫漫长夜,夜夜如斯,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一种这样的感觉,赋闲在家会陪感荒乱,而客走它乡会特别踏实。好像从记忆之处开始,自己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不管大事还是小事,一旦开始就想把它做到最好,于是这样的处事方式变成了自己多年习惯。好友问我这样的生活方式会不会累,我想了想摇摇头,不是说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会累,我只是觉得累并不代表自己会放弃这样的生活,换一种心情,眼前的风景也许就是另一番景象。
其实一生的时间,说长不长,但是说短也不短,我们总是追问,人生到底该有多少期限,但是当你真正懂得这一期限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一生的追问便是你的期限。很多人都说,生活嘛,平淡,简单就好,但说实话,生活中又有几个人的生活是平淡,简单的呢?人生的追问,总是没有停止,就像成长的阶段,光着身在,咿呀学语,天真孩童,叛逆少年,青涩年华,成熟稳步,到夕阳无限,从来不会停歇。
清水静鱼散文
我在水里不停地游动,像一条疲惫的鱼儿,再费力向前搏动,就是到不了岸。秋天的清水冰冷,胳膊和腿开始抽筋。我不能停止,身体会沉落向下。我不敢偷懒,水中显然有淹没的危险。在流水中,我挣扎着,又想到,父亲和母亲逝去了,没有人再呵护我。茫茫如海,没有人甩来求生圈,粼粼水面看不到行船,只能在孤独中喘息,奋力拼命划水,凄风苦雨里渺小生悲,困乏把我拽向黑暗,水呛着我落泪了。
此时,电话响了,迷迷糊糊的手和腿在酸痛中惊醒了,长长吸了一口气,好恶险的一个梦呀!瞬间为活着庆幸,颈部头发里还是湿漉漉的冷汗,爬摸伸取床头柜子上的手机。两眼睁大,窗子纱帘外,天空还是黎明前的灰暗色,隐约听到隔壁水龙头的流水声哗啦啦响。
看了一下手机,屏幕显示“文友XXX........”
心里有点小紧张,猜不出有何急事,手指赶紧在屏幕上向右一滑,小声询问:“喂!哥们,啥事?”
“有几个字,想了一晚,都解释不贴切,与水有关呀,想到你在水务部门工作,所以讨教......清水静鱼的意思,是在山上偶遇高人,询问前途赐的字。”
“哦,我还因为发秋季洪水了,原来是小溪细流,有几条思想小鱼呀。”
“清水静鱼”非成语呀?令我纳闷,又是何意思呢?心里想到,简单其实才是复杂,多了许多不同分析和见解。内嘲自己,如此有深奥涵义或辨证解释的文字,若能轻易说得一清二楚,岂不成了神仙了?但是,不能辜负了别人的信任。疑问揣摩着,很好奇,致电问:“感谢高抬,吾非圣贤,只能浮浅猜测一下。你在那个山上遇到智慧高人,求问什么呢?”
“是这样的,星期六去爬上王村西边的青华山,过了半山腰的温泉酒店,在土泥路边小停歇脚,有一道人下山,问起卧佛寺还有多少距离,就与道士闲聊了一会。因为去年以来生意低迷,人员减少和成本降低也难免亏本,求道士指点途径......道士只听不语,起身顺手拾起小石子,用小石子的尖,在地上写下“清水静鱼”这四个字,让慢慢在心里觉悟。
“真是高人。”我笑着回答。心里默然,秦岭山中隐士较多,有逃离现实的,有沉痛失意的,有痴迷修炼的,有看破红尘的,有玩弄信仰骗人的,或许还真有能洞察世事,指点迷津的智慧高人。
我思索,为什么不说“清水无鱼”,而说“清水静鱼”呢?可能“清水无鱼”多指环境安宁、清晰了,就没有了物质,这里的“鱼”指的是物质;“清水静鱼”可能是指发展速度慢了,市场的水流清澈了,人应该不要盲目,应懂规矩、尊程序、守安逸,这条“鱼”是指人吧。
也觉得,河道里的水,是有季节性的,有桃花汛、秋汛等规律说法,水或清或浊是经常的事,怎能一言二语说得清楚。水流动快了,泥沙会泛起,浑黄中还推滚石而下;水流动缓慢了,自滤自清,水自流动,还会自然沉淀让淤泥落底。清水之中,鱼在水中游,所谓静,其实就是少动。
水与鱼,有几种现象。可能鱼不动,流水会动。也可能水不动了,鱼儿在动。还有可能水和鱼儿皆不动,此时会有风吹动。清与静,只是相对的度而已.....如水,有气、冰、雨、雾、云的变化。
根据当前市场形势和商业环境,依据文友的职业、性格等,为了早点完成信任的任务,事过心轻松。我卷压被子,躺在床上,一边说一边想,含糊其词解释说:“伙计,意思就是水流平和了,自然水就清了。水清了杂质就少了,能清楚看见水底和鱼。当水很清的时候,鱼静才能少些消耗。大概意思应该是指发展平稳时期像水流缓则清,人像其中游动的`鱼,别乱折腾,多静静思考,不要消耗太大,与鱼儿一样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维持生活吧......”
挂断手机,手机显示06:20。不知道,我说得他明白吗?我也只是大胆“蒙”一下,冒充文化人猜测而已。此时,我却反复琢磨,道人为何这么说呢?思维越来越深,一下没有了睡意。
起来内急上厕所,照着镜子顿思,昨晚喝进肚子是水,今早变成了尿,这或许就是体制的作用,证明身体内缺水。提起茶几上的杯子,昨晚杯子里是热开水,现在成凉水,这就是时间的变化吧。凉水勾兑些热水,好在适度,喝起来就顺口和舒服,这可能就是发展的调和吧。一杯清茶,变成了浓茶,这或许就是如水岁月的魔变吧。当水杯子里剩下了杂质,摇动中胡乱飘浮,就是残垢吧......
我感受着阵阵凉风,像一条不安静的鱼儿,翻来覆去......如果,水和鱼,它们相互时间久了,有了感情,或许也能经典对白,鱼儿会说:“你看不见我眼中的泪,因为我在水中。”水会说:“我能感觉到你的泪,因为你在我心中。”
我不是鱼,你也不是水,怎知其中微妙的爱与痛呢?倘若,人生如水,命如鱼儿,又该如何应对呢?
漫步清水河畔散文
在初夏时节我休假了,回到了故乡那座塞外山城。在家乡休假的感觉真好,有亲人在,有同学、战友和朋友在,和他们相聚是那么的幸福和温馨。此时,工作和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和不快都抛到了脑后,整个身心都感到无比的轻松自在。晚饭后,无所事事,总有一种出去走走的冲动,也没想好要去哪,只是想出去,如果非要找一个理由的话,那就是我从内心对这座山城有一种依恋的情结吧,总想看看它,哪怕只是一条普通的大街或小巷,都觉得是那样的亲切。走出家门,没有目的,也没有目标,信步而去。
小区大门正对着的就是那条贯穿城市南北的清水河,以前这条河都几近干涸了,近几年的城市改造,使得这座城市变了模样,街道整洁,大厦林立,河水清澈,这条河也真正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清水河了。横跨这条河的几座桥都各具特色,特别是在夜晚,在璀璨灯光的映衬下,形态各异的桥格外漂亮,水中迷幻的倒影,给这条河更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沿着河边漫步,十几分钟便到了人民公园,初夏的夜晚,公园也是热闹非凡。练剑的、跳舞的、唱戏的、吹萨克斯的、拉手风琴的,每一处都吸引着不少围观的群众。前面一处亭子,一条很宽的红色横幅悬挂在亭子的上方,标明里面正在进行图书展销,这是我比较感兴趣的。里面图书种类很多,内容包罗万象。一本装帧精美的《徐志摩的经典散文》吸引了我,他的那篇《再别康桥》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也是今晚的收获之一,留作以后慢慢赏阅。找一处相对僻静的地方坐下来,看着山城的夜色,看着熙熙攘攘穿梭着的、悠闲散步着的人们,任清风轻拂我的脸颊,任思绪自由的飞扬,那份安然,那份恬静、那种惬意,着实让我有一种超然世外的感觉。
返回的路上,我沿着清水河边上的一条人行小道,近距离欣赏着这条河,真的好美。在这座城市生活许多年,从来没有像今晚这样静静地欣赏这条河。水面倒映着两岸的灯光,河水在轻轻的流淌,哗啦啦的流水声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这条河伴随着这座城市的成长和发展,也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和变迁。
抬头眺望北面远处的山,那是鱼儿山,夜色已使它变的朦胧。山上那闪闪的灯光显得格外耀眼,那是山上的.一条路吗?不得而知,许多年没有上去过了。我边走边不时地看着那些灯光,它好象是镶嵌在夜幕上的颗颗明珠,我也在想象着,它象个什么图案呢?渐渐的我发现,那分明是一条鱼,也应该是鱼,因为,那座山的名字就叫鱼儿山,没错,是鱼。那灯光是有意设计,还是无意而为?不管它吧。我只为我的发现而激动、庆幸,并用手机拍摄下了这奇妙的景色。
夜晚八九点的山城依然繁华喧嚣,也反映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了,幸福洋溢在人们的脸上、歌声里和笑声中。我悠然的漫步在清水河畔,内心倍感平静,我陶醉于这份难得的安宁,它仿佛让灵魂都安静了下来。今晚的收获远不只是一本书,更大的收获却是这悠闲漫步带来的净化心灵的享受……
清水枯荷随笔散文
农历十月二十三日,去师大附中听课,借机重回师大,重回母校,很是欣慰。自毕业至今,已一年有余,师大虽近,却不曾再来,心中一直牵挂。今踏入师大校园,三年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在昨天……
从西区步行,经图书馆、勤政楼、沁园,过天桥,来到东区,至文学院、法学院、报告厅、操场……绕着师大的校园,转了一大圈……好似从未离开,一切仍亲切有感。尽管早已物是人非,昔日同窗也已各奔东西,但睹物思人,往日情义仍在心中。步伐轻快,而情感厚重。故地重游,往事历历在目,无法忘怀,师大一草一木皆是情……
那天,天气格外好!冬日暖阳铺到湖面上,透过湖水,照到湖底,画面一片亮黄。湖水清澈见底,水中植物,水底砂砾,清晰可见,令我欢喜。湖面枯叶,舒展自如,任性潇洒,冷峻凄美,令我惊奇;湖中枯梗,纵横交错,枝节有形,淡定从容,令我肃然;湖底水草,团团墨绿,自内而外,浓浓淡淡,憨态可掬,令我温暖。这样一副图画,回来之后,让我日夜挂心。它让我想到精神矍铄的老者,想到人到暮年的美人,想到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
见图,一数学老师说:“杂草一片,欣赏不动。”我哑然失笑,感动其坦诚;和一美术老师交流,求解惑,她说:“点、线、面都有,色彩属于和谐色,凄美油画感。”我认同。另一老师说:“这张图片里有你的一段情,你的故事。”听后,心底猛然一沉。三年,过往的一切美好都被我凝聚其中……
它触发了我对过往的追忆,似乎还夹杂着些许的伤感。这种感受淤积在心中,无法排遣,甚是沉重和压抑。我执意要写点什么,以慰藉奋斗中的自己。
凝视着图片,“清水枯荷”四字从心底冒出。我想说:映日荷花别样红,清水枯荷情更浓!
散文:难忘那一泓清水
下乡在天目山麓的一个小山村,那里青山环抱,一条清溪从村边缓缓流过。
除寒冷的冬天外,其他的季节每天干完农活,肯定会到村边的大坑(东苕溪)里游泳。说是游泳,更多的是让一泓清凉的溪水洗去身上的暑气和污垢,顺便洗洗自己的衣服。
最佳的地方是在吕家坞的桥边,哪里有一个深潭,水宽二、三十米,最深处有2米多,水底没有淤泥,站在桥上可以看到水里棱棱角角、大小不等的石头。用清澈见底来形容是一点都不过分。
知青游泳大多是游泳池里学出来的,自由泳、蛙泳虽然不是很标准,还是有模有样的。
农村青年除少数外,大多是狗刨,两只脚一起扑通扑通的啪打水面,两只手在身前一收一放,和小狗游水差不多。不过他们的体力好,游得也不算慢。
那片水是年轻人的乐园。大家在水中赤身相对,彼此的距离拉近了。全是晒得漆黑的皮肤,身上除原来背心的地方稍稍白些外,只有张嘴时牙齿是白的。
青年在一起,总是不会寂寞的。几个人会比一下游泳的速度。从这边的岸边出发,到对岸折返回到原地,看谁先到。不过也有投机取巧的,趁大家不注意没有到岸就回头的,不过好像也没有什么人计较过。
从岸上拣一块石头,做好记号丢到水里,看谁下去先摸上来。比的就是真功夫了。能找得快是运气,一口气憋得长是本事。
有时候还真有人从石头缝里抓到了鱼,他会好好的在大家中炫耀一番。
不过在水中,赢了没有奖品,输了没有遗憾。不管胜负大家都是开心一笑......
现在的知青文学中常常会有年轻人在河边的浪漫,还有什么偷窥到女神出浴的仙姿。可是我们村的青年是享受不到这种美好的邂逅。原因是村里的女子是从来都不会到那溪里去洗澡。
桥的上游200米有一道堰坝横卧,把溪水分出几米的落差。除雨水绵绵或大雨滂沱以外,堰坝的水只是从中间的缺口翻坝而下,1米多宽的`水面顺着斜斜的坝面上的石头一泻如注。有时候我们也会去哪里,躺在堰坝的斜坡上,头枕在突起的石上,全身半浸在激流的水中。睁眼看着蓝天白云,享受水冲击的滋味,此时忘记了所有的烦恼,简直是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到了一年一度的双抢,就没有那么轻松了。那时的天黑的特别晚,晚上8点多天边还会有一抹余辉。不到伸手不见五指是不会收工的。如果是打稻,还要挑回沉沉的谷担。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家,匆匆烧饭做菜,然后三口二下送进嘴里,才能去水里,享受水的清凉,让水洗洗浑身酸痛的身体。
那时夜里10点、11点还在水里洗澡是常事。不过这时候的我已经是累得精疲力尽,早已没有在水中去戏耍的兴致,只是洗澡洗衣而已。
一天晚上已经10点多了,我们几个青年在桥下的水中洗澡。那天的月亮被乌云挡住,整个天空和地面都是漆黑一团。
在水中时有时无的扑通扑通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分外清晰。不知道的人会以为是什么东西在作怪。
凑巧的是那天藻溪中学的一位女老师深夜回家,家在吕家的她过桥是必须的。听到那时隐时现的声音,她停在桥头不敢上桥。用手电筒在水中搜索。
但是那么大的一片水面,小小的电筒光一下子哪里能找到目标。我们见到她害怕的模样,几个人更是不约而同的发出一些动静......
她用颤抖的声音在桥头问:“什么人,什么人?”几次的问没有回音。她的声音里已经有了哭腔。我怀疑再过一会儿,她可能就要转身逃走了。
终于我们中有人答应她了,她才算安下心来。惊魂未定的她把我们狠狠的骂了一顿,匆匆过桥离去。
只是不知道那天晚上她做了恶梦没有。
前几年回村去,村里的房子都变漂亮了,生活轻松了,不管吃住都今非昔比。
但是那桥、那水早已变了模样,水是黄黄、黑黑的。太阳照射下,散发出一股臭味。
青山依然在,绿水不再流。
也许只就是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吧!
我在那里再也找不到那一泓清水,那一泓给我带来清凉,带来适意的清水。
要再见,只能在梦里。
★ 一泓清水优美散文
★ 清水静鱼散文
★ 一杯清水作文
★ 纸飞机优美散文
★ 彷徨优美散文
★ 雨季优美散文
★ 目送优美散文
★ 再回首优美散文
★ 红叶优美散文
★ 忆江南优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