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会礼仪与饮茶礼仪介绍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恶势力修正液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茶会礼仪与饮茶礼仪介绍(共含18篇),希望您能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恶势力修正液”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茶会礼仪与饮茶礼仪介绍

篇1:茶会礼仪与饮茶礼仪介绍

茶会礼仪与饮茶礼仪介绍

有客来访,待之以茶,以茶会友,情谊长久。这是我国传统的待客方式。茶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茶会是为了进行交易和买卖。后来,茶会推而广之,成为一种用茶点招待宾客的社交性聚会形式。茶会既属于宴请的一种形式,又属于会议的一种,因而它具有宴请和会议二者的特点,从而在形式上较为自由,在气氛上更为融洽。

在公务活动中,茶会主要是为交流思想、联络感情、洽谈业务、开展公务等目的。茶会礼仪,就是指人们在各种茶会活动中应遵守的礼仪。

茶会准备礼仪

茶会准备礼仪,是指茶会组织者在茶会准备阶段应遵守的礼仪。

正确拟定茶会的形式

茶会形式多种多样,有品茶会、茶话会、音乐茶座等。一般庄重、高雅的茶友间相聚多用品茶会;单位集体座谈某种事项用茶话会;娱乐、消遣性聚会宜安排音乐茶座。

选择合适的茶具

在招待客人时,茶具应有所讲究。从卫生健康角度考虑,泡茶要用茶壶,茶杯要用有柄的,不要用无柄茶杯。目的是避免手与杯体、杯口接触,传播疾病。茶具一般应选择陶质或瓷质器皿。陶质器皿以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为佳。不要用玻璃杯,也不要用热水瓶代替茶壶。如用高杯(盖杯)时,则可以不用茶壶。有破损或裂纹的茶具是不能用来待客的。

选择合适的茶叶

由于是茶会,客人对茶叶的要求可能较高。不同的地区,饮茶的习惯不同,应准备的茶叶也就不尽相同。广东、福建、广西、云南一带习惯饮红茶,近几年受港澳台影响,饮乌龙茶的人也多了起来。江南一带饮绿茶比较普遍。北方人一般习惯饮花茶,少数民族地区,大多习惯饮浓郁的紧压茶。就年龄来讲,一般地说,青年人多喜欢饮淡茶、绿茶,老年人多喜欢饮浓茶、红茶。不同情况下,应准备不同的茶叶,但都应该有特色。

布置要得当

品茶会布置要有地方特色,对茶叶和茶具的'准备和摆布都有讲究。茶话会则比较随便一些,可加摆糖果、瓜子等。音乐茶座更加自由、活泼,乐曲准备比茶更重要,有时可以用饮料代茶。

二、茶会进行的礼仪

茶会开始

主持人应热情致辞欢迎应邀者光临,并讲明举办茶会的目的和内容。一般来说,茶会就座比较自由,讲话也不要求有严格的顺序,可随感而发,即席发言。当比较生疏的客人发言时,主持者应介绍发言人的身份,以便大家有所了解。

奉茶的时机

奉茶,通常是在客人就座后,开始洽谈工作之前。如果宾主已经开始洽谈工作,这时才端茶上来,免不了要打断谈话或为了放茶而移动桌上的文件,这是失礼的。值得注意的是,喝茶要趁热,凉茶伤胃,茶浸泡过久会泛碱味,不好喝,故一般应在客人坐好后再沏茶。

奉茶的顺序

上茶时一般由主人向客人献茶,或由接待人员给客人上茶。上茶时最好用托盘,手不可触碗面。奉茶时,按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先主要客人后其他客人的礼遇顺序进行。不要从正面端茶,因为这样既妨碍宾主思考,又遮挡视线。得体的做法是:应从每人的右后侧递送。

斟茶的礼仪

在斟茶时要注意每杯茶水不宜斟得过满,以免溢出洒在桌子上或客人衣服上。一般斟七分满即可,应遵循“满杯酒、半杯茶”之古训。

续茶的礼仪

茶会中陪伴客人品茶要随时注意客人杯中茶水存量,随时续水。应安排专人给客人续茶,续茶时服务人员走路要轻,动作要稳,说话声音要小,举止要落落大方。续茶时要一视同仁,不能只给一小部分人续,而冷落了其他客人。如用茶壶泡茶,则应随时观察是否添满开水,但注意壶嘴不要冲着客人方向。

饮茶的礼仪

不论客人还是主人,饮茶要边饮边谈,轻啜慢咽。不宜一次将茶水饮干,不应大口吞咽茶水,喝得咕咚作响。应当慢慢地一小口、一小口地仔细品尝。如遇漂浮在水面上的茶叶,可用茶杯盖拂去,或轻轻吹开,切不可从杯里捞出来扔在地上,更不要吃茶叶。

其他注意礼仪

我国旧时有以再三请茶作为提醒客人应当告辞的做法,即端茶送客。因此,在招待老年人或海外华人时要注意,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劝其饮茶。

茶会结束时的礼仪

茶会进行到一定程度后,主人要适时地宣布茶会到此结束。茶会结束时的礼仪类同于前面所讲宴会结束时所应注意的礼仪。主人应站在门口恭送客人离去,并说些道别的客气话。

篇2:茶会礼仪

茶会礼仪

茶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很早以前,商人就利用茶楼进行交易,举行聚会,各行各业一般都有其约定的茶楼作为集合地点。商人在饮茶时商谈行市,进行买卖,这种形式多流行于长江流域一带,。尤其以上海为盛。民间以茶待客也很普遍。新中国建立以后,茶会推而广之,成为人们用茶点招待宾客的社交性聚会。一些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也常用“茶话会”形式进行公务聚会,以达到交流思想、联络感情、洽谈业务,开展公务等目的。,就是指人们各种茶会活动中应遵守的礼仪。

1. 茶会准备礼仪。

茶会准备礼仪,是指茶会组织者在茶会准备阶段应遵守的礼。

(1) 正确拟定茶会的形式。茶会形式多种多样,有品茶会、茶话会、音乐茶座等。一般庄重、高雅的茶友间相聚多用品茶会;单位集体座谈某种事项用茶话会;娱乐、消遣性聚会宜安排音乐茶座。

(2) 布置要得当。一般品茶会比较讲究,虽不像日本茶道那么

有严格的规定,但品茶会要求茶叶和茶具的准备和摆布都很讲究,要具有地方特色,一般用陶或瓷器皿作茶具,不宜用玻璃杯及热水瓶。茶话会比较随便一些,可加摆糖果、华 夏 酒 报:邮发代号23-189 当地邮局可订阅瓜子等。音乐茶会更加自由、活泼,乐曲准备比茶更重要,有时可以用饮料代表。

2. 茶会进行中的礼仪。

茶会开始时,主持人应热情欢迎应邀者光临,并讲明举办茶会的.目的和内容。一般来说,茶会就座比较自由,讲话也不要求有严格的顺序,可随感而发,即席发言。当别人发言时,主持人不要随便插话,更不要任意打断别人的发言。

茶会应安排专人给客人续茶,续茶时服务人员走路要轻,动作要稳,说话声音要小,举止要落落大方。续茶时要一视同仁,不能只给一小部分人续,而冷落了其他人。

当有人兴之所至发言滔滔不绝时,主持人不要当众打断他的讲话,那样做是对发言人的不恭敬。这时,可以用“递条子”的形式,提醒他尽快结束谈话,使茶会得以圆满结束。

3. 茶会结束进的礼仪。

茶会结束前,主持人应再次感谢各位的光临,并就茶会所达到的目的作简要的小结。送客时,主持人应站在门外,一一与客人握手告别,并致以简短的祝颂语,如晚上举行茶会时,可祝参加者“晚安!”举行新年茶话会时,可祝“亲年快乐!”总之,在道别时,要以依依不舍的心情,与客人热情地说一声“再见”。

篇3:大型茶会的礼仪介绍

大型茶会的礼仪介绍

大型会议、茶会,由于出席人数较多,入场也较集中,一般不采用高杯端茶的方法,而是提前将放有茶叶的`高杯摆在桌上,在活动开始前,由服务员用暖瓶直接在桌前往杯中倒水。采用这种方法上水的优点是快捷、便利,但要注意防止出现漏倒空杯的情况。服务员倒过水后,要逐杯加以检查。检查时,可用于触摸一下杯子的外壁,如果是热的,表明已倒过水,如果是凉的,说明漏倒水了,要及时补倒。

续水,一般在活动进行30--40分钟后进行。如果往小茶杯中续茶水,应将一把茶壶茶,经过滤倒入另一把茶壶,然后再续水。倒续水时瓶口要对准杯口,不要把瓶口提得过高,以免溅出杯外。如不小心把水洒在桌上或茶几上,要及时用小毛巾擦去。不端下茶杯,而接在桌上或茶几上往杯中倒水、续水,是不符合操作规范的。

在往高杯倒水、续水时,如果不便或没有把握一并将杯子和杯盖拿在左手上,可把杯盖翻放在桌上或茶几上,只是端起高杯来倒水。服务员在倒、续完水后要把杯盖盖上。注意,切不可把杯盖扣放在桌面或茶几上,这样既不卫生,也不礼貌。如发现宾客将杯子放在桌面或茶几上,服务员要立即斟换,用托盘至托上,将杯盖盖好。

倒水、续水都应注意按礼宾顺序和顺时针方向为宾客服务。

篇4:饮茶的礼仪

怎样选择茶具 喝茶时,因所选茶叶不同,所以茶具的品种也不同。

但一般情况下,喝茶都少不了储茶用具、泡茶用具、喝茶用具。

储茶用具的基本要求是:防潮、避光、隔热、无味。

如果要存放好的茶叶,最好用特制的茶叶罐,如铝罐、锡罐、竹罐,尽量不用玻璃罐、塑料罐,更不要长时间以纸张包装、存放茶叶。

喝茶讲究的人,对泡茶用具也十分挑剔。

在比较正规的情况下,泡茶用具和喝茶用具往往要区分开。

正规的泡茶用具,最常见的是茶壶,多是紫砂陶或陶瓷制成。

喝茶用具,主要是茶杯、茶碗。

用茶杯喝茶最常见,也正规。

使用茶碗喝茶,多出现在古色古香的茶馆里。

为帮助茶汤纯正味道的发挥,茶杯应该选用紫砂陶茶杯和陶瓷茶杯。

如果是为了欣赏茶叶的形状和茶汤的清澈,也可以选用玻璃茶杯。

最好别用搪瓷茶杯。

如果喝茶时同时使用茶壶,最好茶杯、茶壶相配套,以便美观而和谐,尽量不要东拼西凑。

要是同时用多个茶杯,也应注意配套问题。

不要选用破损、残缺、有裂纹、有茶锈或污垢的茶杯待客。

篇5:饮茶的礼仪

敬茶的程序 不要当着客人的面取茶冲泡。

即使当着客人的面取茶,也不可以直接下手抓茶叶,而要用勺子取,或是直接以茶罐将茶叶倒进茶壶、茶杯。

以茶敬客时,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客人的喜好、上茶的规矩、敬茶的方法以及续水的时机等几个要点。

在家里待客,通常由家里的晚辈或是家庭服务员为客人上茶。

接待重要的客人时,最好是女主人,甚至主人亲自奉茶。

在工作单位待客时,一般应由秘书、接待人员为来客上茶。

接待重要的客人时,应该由本单位在场的职位最高的人亲自奉茶。

从医学角度来讲,喝茶不要太浓,如果客人有特别要求的例外。

以茶待客讲究要上热茶,而且是七分满。

上茶时还有“茶满欺人”的说法。

如果客人多,可以遵循先客后主、先主宾后次宾、先女后男、先长辈后晚辈的原则;可以以进入客厅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上茶;也可按客人的先来后到的顺序;还有一种“偷懒”的办法,就是把所有的茶都泡好让客人自己拿。

和别人说话的时候,最好别喝茶。

即使要喝,礼貌的做法是小口地品尝。

不要连茶叶一并吞进嘴里。

万一把茶叶喝进嘴里,也不要吐出来或是用手从嘴里拿出来,而是吃掉,或是在其它地方吐掉。

主人如果是真心诚意地以茶待客,最适当的做法,就是要为客人勤斟茶,勤续水。

这种做法的寓意是:“慢慢喝,慢慢叙。

”以前,我们待客有“上茶不过三杯” 一说。

第一杯叫作“敬客茶”,第二杯叫作“续水茶”,第三杯则叫作“送客茶”。

如果一再劝人用茶,而又不说话,往往意味着提醒来宾“应该打道回府了”。

所以,在用茶招待老年人或海外华人的时候,不要再三斟茶。

在为客人续水斟茶时,不要妨碍到对方。

一手拿起茶杯,使茶杯远离客人身体、座位、桌子,另一只手把水续入。

最好不在客人面前续水。

篇6:饮茶的礼仪

杭州茶,甲天下。

龙井茶,甲杭州。

无论是我们生活的体验,还是在电视上看古装剧,我们都知道西湖雨前龙井是最有名的。

如何才能泡出一道有质量的西湖龙井茶呢,的确颇有讲究。

用具:优质龙井茶、透明玻璃杯、水壶、清水罐、水勺、赏泉杯、赏茶盘、茶匙等。

(一)初识仙姿 龙井茶外形扁平光滑,享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之盛誉。

优质龙井茶,通常以清明前采制的为最好,称为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稍逊,称为雨前茶,而谷雨之后的就非上品了。

明人田艺衡曾有“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之语。

(二)再赏甘霖 “龙井茶、虎跑水”是为杭州西湖双绝,冲泡龙井茶必用虎跑水,如此才能茶水交融,相得益彰。

虎跑泉的泉水是从砂岩、石英砂中渗出,流量为43.286.4立方米/日。

现在将硬币轻轻置于盛满虎跑泉水的赏泉杯中,硬币置于水上而不沉,水面高于杯口而不外溢,表明该水水分子密度高、表面张力大,碳酸钙含量低。

请来宾品赏这甘霖清冽的佳泉。

(三)静心备具 冲泡高档绿茶要用透明无花的玻璃杯,以便更好地欣赏茶叶在水中上下翻飞、翩翩起舞的仙姿,观赏碧绿的汤色、细嫩的茸毫,领略清新的茶香。

冲泡龙井茶更是如此。

现在,将水注入将用的玻璃杯,一来清洁杯子,二来为杯子增温。

茶是圣洁之物,泡茶人要有一颗圣洁之心。

篇7:关于饮茶的礼仪

我国是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又有着严格的敬茶礼节,还有着奇特的饮茶风俗。

我国饮茶,从神农时代开始,少说也有四千七百多年了。茶礼有缘,古已有之。“客来敬茶”,这是我国汉族同胞,最早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与礼节。直到现在,宾客至家,总要沏上一杯香茗。喜庆活动,也喜用茶点招待。开个茶话会,既简便经济,又典雅庄重。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是指清香宜人的茶水。

我国汉族同胞还有种种以茶代礼的风俗。南宋都城杭州,每逢立夏,家家各烹新茶,并配以各色细果,馈送亲友毗邻,叫做“七家茶”。这种风俗,就是在茶杯内放两颗“青果”即橄榄或金桔,表示新春吉祥如意的意思。

茶礼还是我国古代婚礼中一种隆重的礼节的。明·许次纾在《茶疏考本》中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以茶为识,以为茶树只能从种子萌芽成株,不能移植,否则就会枯死,因此把茶看作是一种至性不移的象征。所以,民间男女订婚以茶为礼,女方接受男方聘礼,叫”下茶“或”茶定“,有的叫”受茶“,并有”一家不吃两家茶“的谚语。同时,还把整个婚姻的礼仪总称为”三茶六礼“。”三茶“,就是订婚时的”下茶“,结婚的”定茶“,同房时的”合茶“。”下茶“又有”男茶女酒“之称,即定婚时,男家除送如意压帖外,要回送几缸绍兴酒。婚礼时,还要行三道茶仪式。三道茶者,第一杯百果,第二杯莲子、枣儿;第三杯方是茶。吃的方式,接杯之后,双手捧之,深深作揖,然后向嘴唇一触,即由家人收去。第二道亦如此。第三道,作揖后才可饮。这是最尊敬的礼仪。这些繁俗,现在当然没有了,但婚礼的敬茶之礼,仍沿用成习。

【饮茶注意事项】

要想健康饮茶,还要注意“十二忌”:1.忌空腹饮茶,茶入肺腑会冷脾胃。2.忌饮烫茶,最好56℃以下。3.忌饮冷茶,冷茶寒滞、聚痰。4.忌冲泡过久,防止氧化、受细菌污染。5.忌冲泡次数多,茶中有害微量元素会在最后泡出。6.忌饭前饮,茶水会冲淡胃酸。7.忌饭后马上饮茶,茶中的鞣酸会影响消化。8.忌用茶水服药,茶中鞣酸会影响药效。9.忌饮隔夜茶,茶水时间久会变质。10.忌酒后饮茶,酒后饮茶伤肾。11.忌饮浓茶,咖啡因使人上瘾中毒。12.不宜饮用的茶叶有:焦味茶、霉变茶、串味茶。

饮茶固然好,但也有应该注意的事:

1.早晨不宜空腹饮茶:

2.服药前后不宜饮茶

3.酒后不宜饮浓茶

4.睡前不宜饮浓茶

5.妇女经期不宜饮浓茶

6.孕期及哺乳期妇女不宜饮浓茶

7.儿童饮茶宜适量、清淡:儿童饮茶,一要适量,每天1克茶量,午休前、临睡前不要饮用;二要清淡,不要太浓,不要冲泡过久。

8.饮茶不宜过烫、过量:茶叶冲泡时间不宜太久,如隔夜茶。有很大的好处,可该倒的还是要倒啊,别不舍得哦!

篇8:浅谈饮茶礼仪有哪些

浅谈饮茶礼仪有哪些

如今,爱品茶的人是越来越多;以茶会友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却不容易喝到好茶了。

如今,爱品茶的人是越来越多;以茶会友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却不容易喝到好茶了。

不管上哪家酒楼,餐前的上茶,是档次的象征,是礼仪的必须,自然不该小觑。然而,不管你要了怎么样高贵怎么样豪气的茶水,总不见服务小姐将它们泡好斟上。不管是放入普洱、碧螺春,还是寿眉、铁观音,茶水还等不及变色,就送到了你的嘴边。一股开水味道,“茶”字形同虚设。经常满口“稍等”的服务小姐,在对于泡茶要“稍等”的'常识上, 似乎还不够毕业资格。

这样的茶,原本喝来无味。

其实世间很多很好的东西,都是快不得的,所谓“欲速则不达”,只有经历过“稍等”,才会酿制出更好的效果。你多付出了一点时间,它就释放出更多。

一见钟情,可谓闪电,但“钟爱一生”,就需要“稍等”;“出名”,可以成就于一夜之间,但赢得“荣誉”,就需要“稍等”;“保证好”可以一拍胸脯脱口而出,但负责任,就需要“稍等”。而且,这样的许许多多“稍等”,也许就是一辈子。

如果冲沏了这等样子的茶,就满含了禅意,也值得饮一辈子的了。故前辈高人深切领悟之后,龙飞凤舞挥洒写下:“茶禅一味”。

篇9:中国饮茶礼仪

1、饮茶前

座位:如今很少有人知道客位的尊卑问题,虽然茶道里面讲究的是主随客便一说,不过饮茶的人多了,自然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面对主人,主人的左手边的是尊”!顺时针旋转,由尊到卑,直到主人的右手边,不论茶桌的形式如何,这个是不变的铁律。

尊位的第一顺序为:老年人、中年人,比自己年纪大的人。

其中师者、长者为尊,如果年龄相差不大,女士优先做尊位。

座位方面还有一个特别的规定:忌讳对头坐,就是头对头和主人面对面的坐!哪怕就是只有你和主人两个人,也不要坐对头的,知礼的客人应该做主人右边的卑位,人多,实在避免不了做对头的情况,小孩子来坐这个位置。

第一道礼节:客人的礼仪最重要的是答礼,也称回礼!所谓的.第一道礼节,是指主人冲泡了第一泡茶品,并且请你品尝的时候,作为客人的第一次回礼。

正式的、正规的第一次客人回礼是这样的:起身,男性抱拳女性合十,一躬,坐下,双手接过(或者双手捧起茶杯)先闻香,后慢慢缀茶一口,放下茶杯,口中称赞主人(或者茶艺或者茶香或者其他的,随便你咯^_^)

注:抱拳者,右手握拳左手包上去,如今的电视剧武侠片上面的就是,大多做得挺规范的。

合十者,双手手掌伸长合在一起就是啦。

一躬,躬身行礼。

躬身越低,表示对于主人越发尊敬,对于主人是长辈客人是晚辈,躬身应该至少为45度的“倾斜角”的哦!

二、饮茶中

饮茶过程里面,客人最重要的回礼礼节是扣指礼,又叫屈指跪。

这个礼节的来由前边已经大家都知道的:微服私访的乾隆某天在某处,因为某种原因拎起茶壶就给纪晓岚、傅恒等人倒茶,众人大惊,情急之下,纪晓岚屈指扣桌而礼也。

还有就是茶桌上面忌谈性事,不然喝着喝着茶水会发酸的。

饮茶忌“一口闷”或者“亮杯底”的,偶们饮茶的人和酒色之徒是有区别的哈。

饮茶严禁抽烟。

实在忍不住了,也应该是喝了五泡之后,征询一下主人的意见,得到同意以后方可吞云吐雾的。

才坐下就发烟的,视为失礼!第一泡的第一口茶汤,千万不可当着主人的面吐了出来!这个,视为极大的失礼,甚至是一种挑衅的开始。

篇10:饮茶礼仪知多少

饮茶礼仪知多少

瑞士莱茫湖畔格里昂礼仪学校,专门为各国青年女子讲授礼仪知识,其中就有中国盖碗茶礼仪。

中国是茶的故乡,喝茶是中国人民日常生活习惯,我们之中谁没喝过茶呢?但是若要考问有关茶的礼仪,就不是人人都清楚了。尽管自古以来我国茶经、茶道论述颇多,可是现实生活中,各地饮茶规矩却大相径庭。

沏茶

茶叶容易沾染其他杂味,故而应保存在密闭茶筒中。沏茶时,宜用竹或木制的茶匙摄取茶叶,忌用手抓,以免手不洁净造成污染,或混入杂味。若无合适茶匙,可将茶筒倾斜对准壶口、杯口轻轻抖动,使适量的茶叶抖入壶或杯中,接着可将开水倾入,将盖儿盖好,5分钟后即可饮用。所沏之茶,要浓淡适宜。我国多以花茶、绿茶招待客人。

上茶

家庭待客,视情况,由晚辈或女主人、男主人亲自上茶。公务场合,招待宾客,一般由服务人员用茶盘送上。上茶顺序是先客、后主,先上司、长者、女士,后陪同、晚辈、男士。人员众多,则应从主宾、主人起,由近而远,渐次而行。将茶端至客人面前,略躬身,说“请用茶”,也可伸手示意,说声“请”。

敬茶

客人进入客厅前一两分钟,就应把茶沏好,待客人落座后,即把茶端送到客人面前。以右手持茶杯托,左手护杯,从客人的左后侧,双手将茶杯递上。茶杯放在客人面前右手附近,杯耳应朝向客人右手位置,便于客人端杯饮用。使用无茶托杯子,则以右手持杯耳,以双手姿态捧上。避免在客人正前方上茶,不可单独使用左手上茶。客、主双方人多,亦可预先将茶杯放在茶几上,先沏小半杯,待客人落座后续水,一可保证茶可充分沏开,二可让客人喝上热茶。

客人喝过几口后,应及时为之续水,以表主人殷勤之意。

受茶

主人以茶相敬,客人一定要报以谦恭、礼貌。特别是女主人或尊长者为自己上茶、斟茶时,作为客人、晚辈,应当起身、以双手状捧接茶杯。即使是服务人员为自己斟茶,也应表示适当谢意,如说声“谢谢”,或点头致意。

谈话开始,未进入正题前,可少许喝一两口,但交谈关键时刻,精力要集中,最好不喝,一是不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同时也是对对方的尊重。在谈完主要问题以后,或一段紧要谈话告一段落后,才好品茶、润嗓子。

如喜欢此茶,可适当赞美,这是对主人盛情招待的.感谢,也是礼貌的需要。不喜欢,可以不喝,但不可评头论足,显露不悦之色,更不可向主人提出其他过分要求。

品茶

喝茶虽说不像喝酒、喝咖啡那样小口、少量,但也不能像喝水那样牛饮。喝茶称品茗,讲究的是品尝,这不仅是指味觉享受,而且也是礼貌要求。所谓品,应该是慢条斯理,小口啜饮,且不马上咽下,而是让其在口中停留片刻,让茶的醇香发挥出来,令其在唇、鼻之间回荡,尽情享受它带来的愉悦。

端茶杯时,右手持杯耳,无杯耳者,则以右手握杯之中部。注意饮茶时不要双手捧杯,或托杯底部,或手握杯口。有茶托者,只以右手端杯,不动茶托;也可以左手将茶托与茶杯一同端起,再以右手端杯饮用。

饮盖碗茶,可用盖儿将飘在表面上的茶叶轻轻荡去,不可当众将茶叶吃进口中;茶热,不可用嘴吹气,使其降温,只能待其自然降温后饮用;饮茶不出声;需要续茶时,把盖儿取下、靠在到茶托边上,注意不要把盖儿翻过来放。温文尔雅品茶时,应适量,不可一杯一杯没完没了。

西方人士习惯喝红茶。饮用红茶如同饮咖啡,往往会配糖、奶,其规矩也同饮咖啡一样,只可用匙搅拌,不得用匙舀饮,不用匙时,将匙放在茶托上。

茶会

茶会,也称茶话会,是对内对外经常采用的聚会形式。外交团中举行用茶会,如同酒会、咖啡会一样,只设坐椅、茶几,不排座位,招待规格不高,但对饮茶礼仪却很讲究,饮名茶,使用名贵茶具,略备点心、小吃等。

篇11:饮茶的礼仪

关于饮茶的礼仪

关于饮茶的礼仪

泡茶应用专门的茶壶或杯子。有条件的话,至少不要用一次性纸杯。首先将茶具用热水清洗干净,用茶匙盛出茶叶放入杯中。水的温度要看茶的种类。绿茶、黄茶、白茶,一般用80度左右的水泡,乌龙茶、普洱茶则要达到100度的沸水,才能泡出最好的味道。常言道“酒满敬人,茶满欺人”,茶水七分满就行,留下三分浓浓的情意。

用壶斟茶时从客人的右边斟,方便对方拿取。两位客人时,忌同时反手为旁边的客人斟茶。多位客人时,斟茶按顺时针顺序转一圈,如到了反手时,换一只手再斟。用杯时,端茶给客人要双手捧杯奉送表示尊重,不要单手或抓握杯口送茶,杯把应在客人的右手边。多位客人时,第一杯茶敬给职位、地位高的,年长的。身份差不多的话,则女士先男士后。

茶壶嘴对人,是公认的.不礼貌的含意。

茶,注重“品”,忌“一口闷”或者“亮杯底”。主人要随时关注、及时续水,在杯中茶水余一半左右就可以加水,不应等喝干再续,要勤斟少加。大家谈兴正浓,不能频频斟茶;茶水过淡时,应重新添加同一种茶叶冲泡,客人要求更换时除外。乌龙茶中的铁观音冲泡五六次香味仍浓,而其他茶冲泡不应超过三次。

身为客人,主人请自己选茶、赏茶或主人敬茶时,应在座位上略欠身,并说“谢谢”。也可以行叩指礼表达谢意。

用盖碗喝茶时,要一手拿着托碟和碗,另一只手把盖轻轻掀开一道缝儿,然后举到嘴前小啜。主人不能随意掀开客人的碗盖续水。客人要续水时,应把碗盖拿起来靠在盖碗的托碟上。

不小心把茶叶喝到嘴里,应吃掉或不明显地吐到纸巾里处理掉,而不是明显地用手拿出来甚至吐出来。

交谈的时候,要注意对方是不是方便,应等对方喝完一口茶或休息的时候再说话。饮茶的时候,交谈应是文雅的,说粗话和笑话与饮茶的氛围不符,而且笑话也容易让人喷茶。

如果茶叶很好,特别是主人已经介绍过茶叶的特别之处,或者主人表现出娴熟的茶艺,抑或茶具很考究,作为客人都应该予以适时赞美。

客人还在,主人就不能倒残茶,否则在客人看来就是在下逐客令。

喝茶,当然并不是真的为了解渴,而以以茶为媒方便双方的沟通。所以,不要不停地劝茶、倒茶,那样既是下逐客令的意思,也容易让人觉得你缺乏修养。

喝西式茶有些不一样。西式茶讲究加糖、牛奶或柠檬。现在流行的清茶,如中国的绿茶、薄荷茶等,则不需要加糖和牛奶。但如果是印度茶、红茶或英国茶,就可以加,量多量少由自己选择。

红茶类可以加奶制品变成奶茶,或加柠檬而成柠檬红茶,但不要加奶又加柠檬,因为酸会使牛奶凝结,使整杯茶看起来很不美观。

袋包茶的话,不应一直把茶包放在杯里,觉得茶色够浓之后可以取出来,放在茶杯旁边的茶碟上。觉得茶太浓太苦,可以请服务员加开水;觉得淡,就把茶包放回杯中泡一会儿。

篇12:幸运茶室的饮茶礼仪介绍

印度的阿禾姆达巴城有一个名为”幸运茶室“的地方,在那里有些人惧怕那些棺材,不敢前往,可是一旦他们去过一次之后,就忍不住常常想去那儿喝茶。这些奇怪的棺材使”幸运茶室“得以闻名于阿禾姆达巴城乃至整个印度。在幸运茶室也有着他们的饮茶礼仪,下面就幸运茶室的饮茶礼仪做一详细介绍。

为什么要在茶室里布置些棺材呢?就是一位慕名前往”幸运茶室“喝茶多次的人也很难说出其中的原由,他说他只是被那里的神秘气氛一次次地召唤。

也许人们会觉得,世间再也没有比阿禾姆达巴城的”幸运茶室“更为标新立异的茶室了。其实,最新潮最时尚的元素里,可能正浸润着最传统最拙朴的因子。如果我们读过哲学大师蒙田谈论死亡的篇章,或许就能理解”幸运茶室“里那些棺材的意味了。一个名为”幸运“的地方,却让我们直面棺材、正视棺材这个象征着死亡的恐怖意象,其悖论之处正是蒙田哲学的奥义所在。

蒙田告诉我们,死亡无处不在,它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饮食起居中,它是我们每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所必须面对的。死亡,如同我们看到夕阳落下、月亮升起来的时候那样自然而然。如果我们能够不惧怕于想象死亡和体验死亡,如果我们对生命中突如其来的各种灾难和变故都能泰然处之的话,那么,我们就能真正领悟到生存的快乐和意义所在。人要学会”向死而生“,在对死亡的逼视中感谢我们还平安幸福地活着。

在近乎宗教般虔诚的心境中凝视一杯清茶

也许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将阿禾姆达巴城的”幸运茶室“里那些棺材和”幸运“二字联系起来。那些隐含着死亡气息的棺材让喧嚣浮躁的都市人的心安静下来,让他或者她在一种近乎宗教般虔诚的心境中凝视手中的一杯清茶。

从缓缓游动的'茶叶间,品茶人谛听到了一种来自远古的声音,那声音如此寂寥如此素朴,它轻轻地拨弄着品茶人的心弦。或许就在这一刹那,他或者她被那弥漫在舌尖之上的苦涩的余香所感动,于是,都市生活中的一切哀伤和失意、躁动和不安顷刻之间都隐匿了,品茶人终于从纷繁复杂的外在世界回归自己的内心,回归到那原本期待恬淡与宁静生活的内心。在这一时刻,死亡--茶--生命之间获得了某种神秘的关联。”幸运茶室“里的棺材,让人在对死亡的想象中获得一种极致的生命体验,一种被救赎的宗教般的感恩情怀。

实际上,那些棺材在”幸运茶室“中就是按照伊斯兰教的风俗布置而成的。如果我们了解更多的历史,就会发现,这个看似新潮怪诞的构想其实正是吸取了一些古老的宗教文化养料。在历史上,有些部落和民族,他们就有着这样的文化崇拜:即在一些大型的狩猎或庆功宴上,待众人饮到酣畅处时,一具尸首或一副棺材会被抬到宴会上来,于是,全场肃静,一起瞻仰它们,等到仪式完毕之后才继续欢饮。尸首、棺材是要让人们在欢乐的时候警醒:死亡时时刻刻都在逼迫我们,那么,幸运地活着的人们又该怎样珍惜自己倏忽即逝的生命呢?这种远古的宗教仪式昭示着最古拙最朴素的生命哲学。

篇13:茶会和游园会礼仪有哪些

茶会和游园会礼仪有哪些

在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和国外,茶会是一种最体面、简易而又见效的社交方式。许多重要问题,都是在茶会上静静地解决的。

由于茶会一般仅有3个或5个人之多,所以,去参加茶会不可带人。茶会上主要饮料是茶,由于中国是一个历史闻名的产茶国,茶文化十分发达,故在国外参加茶会,一定要熟悉祖国茶文化的一些知识,免得临场被问答不上而尴尬。

西方人饮中国茶一般加小片柠檬块,饮印度茶则加冷牛奶和白糖。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调整口味。茶间,主人往往要上些食品,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用。桌上食品可以自取,但茶应让主人上。

吃茶点时,应一手持碟,一手取食;同样,喝茶时应一手持茶托,一手拿杯子。喝茶时,切忌钩起小指。在西方许多国家,茶会约一小时左右,超过这一时间,应主动起身告辞。

游园会也是西方国家常见的一种聚会方式。参加此会,要讲究服饰,男士应穿西服,女士应穿午后服装。

一般说,主人大多在大门口迎接客人,应礼貌地与主人打招呼并致谢。

篇14:中国人的饮茶礼仪

中国人的饮茶礼仪

中国是茶的故乡,喝茶是中国人民日常生活习惯,我们之中谁没喝过茶呢?但是若要考问有关茶的礼仪,就不是人人都清楚了。尽管自古以来我国茶经、茶道论述颇多,可是现实生活中,各地饮茶规矩却大相径庭。

沏茶

茶叶容易沾染其他杂味,故而应保存在密闭茶筒中。沏茶时,宜用竹或木制的`茶匙摄取茶叶,忌用手抓,以免手不洁净造成污染,或混入杂味。若无合适茶匙,可将茶筒倾斜对准壶口、杯口轻轻抖动,使适量的茶叶抖入壶或杯中,接着可将开水倾入,将盖儿盖好,5分钟后即可饮用。所沏之茶,要浓淡适宜。我国多以花茶、绿茶招待客人。

上茶

家庭待客,视情况,由晚辈或女主人、男主人亲自上茶。公务场合,招待宾客,一般由服务人员用茶盘送上。上茶顺序是先客、后主,先上司、长者、女士,后陪同、晚辈、男士。人员众多,则应从主宾、主人起,由近而远,渐次而行。将茶端至客人面前,略躬身,说“请用茶”,也可伸手示意,说声“请”。

敬茶

客人进入客厅前一两分钟,就应把茶沏好,待客人落座后,即把茶端送到客人面前。以右手持茶杯托,左手护杯,从客人的左后侧,双手将茶杯递上。茶杯放在客人面前右手附近,杯耳应朝向客人右手位置,便于客人端杯饮用。使用无茶托杯子,则以右手持杯耳,以双手姿态捧上。避免在客人正前方上茶,不可单独使用左手上茶。客、主双方人多,亦可预先将茶杯放在茶几上,先沏小半杯,待客人落座后续水,一可保证茶可充分沏开,二可让客人喝上热茶。

客人喝过几口后,应及时为之续水,以表主人殷勤之意。

受茶

主人以茶相敬,客人一定要报以谦恭、礼貌。特别是女主人或尊长者为自己上茶、斟茶时,作为客人、晚辈,应当起身、以双手状捧接茶杯。即使是服务人员为自己斟茶,也应表示适当谢意,如说声“谢谢”,或点头致意。

谈话开始,未进入正题前,可少许喝一两口,但交谈关键时刻,精力要集中,最好不喝,一是不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同时也是对对方的尊重。在谈完主要问题以后,或一段紧要谈话告一段落后,才好品茶、润嗓子。

如喜欢此茶,可适当赞美,这是对主人盛情招待的感谢,也是礼貌的需要。不喜欢,可以不喝,但不可评头论足,显露不悦之色,更不可向主人提出其他过分要求。

品茶

喝茶虽说不像喝酒、喝咖啡那样小口、少量,但也不能像喝水那样牛饮。喝茶称品茗,讲究的是品尝,这不仅是指味觉享受,而且也是礼貌要求。所谓品,应该是慢条斯理,小口啜饮,且不马上咽下,而是让其在口中停留片刻,让茶的醇香发挥出来,令其在唇、鼻之间回荡,尽情享受它带来的愉悦。

端茶杯时,右手持杯耳,无杯耳者,则以右手握杯之中部。注意饮茶时不要双手捧杯,或托杯底部,或手握杯口。有茶托者,只以右手端杯,不动茶托;也可以左手将茶托与茶杯一同端起,再以右手端杯饮用。

饮盖碗茶,可用盖儿将飘在表面上的茶叶轻轻荡去,不可当众将茶叶吃进口中;茶热,不可用嘴吹气,使其降温,只能待其自然降温后饮用;饮茶不出声;需要续茶时,把盖儿取下、靠在到茶托边上,注意不要把盖儿翻过来放。温文尔雅品茶时,应适量,不可一杯一杯没完没了。

西方人士习惯喝红茶。饮用红茶如同饮咖啡,往往会配糖、奶,其规矩也同饮咖啡一样,只可用匙搅拌,不得用匙舀饮,不用匙时,将匙放在茶托上。

茶会

茶会,也称茶话会,是对内对外经常采用的聚会形式。外交团中举行用茶会,如同酒会、咖啡会一样,只设坐椅、茶几,不排座位,招待规格不高,但对饮茶礼仪却很讲究,饮名茶,使用名贵茶具,略备点心、小吃等。

篇15:中国饮茶礼仪常识

礼仪常识

态度谦恭:

既然以茶待客是一种礼仪,既然主人在以茶待客时处处以礼待人,那么作为接受款待的一方,客人在饮茶之时,也应对主人投桃报李,勿失谦恭与敬意。当主人上茶之前,向自己征求意见,询问大家想喝什么的时候,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禁忌,可以在对方提供的几种选择之中任选一种,或告之以随便。在一般情况下,向主人提出过高的要求,是失礼的。如果自己不习惯饮茶,应及时向主人说明。若自己尚未说明,而茶已上来了,不喝就是了。千万不要面露不快,更不可因此而责怪主人或为自己上茶的人。若主人,特别是女主人或者长辈为自己上茶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当即起身站立,双手捧接,并道以多谢。不要视若不见,不理不睬。当其为自己续水时,亦应以礼相还。其他人员为自己上茶、续水时,也应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向其答谢。

如果对方为自己上茶、续水时,自己难以起身站立、双手捧接或答以多谢时,至少应向其面含微笑,点头致意,或者欠身施礼。不喝的凉茶、剩茶,千万不要随手泼洒在地上。在社交活动中,与交往对象正在交谈时,最好不要饮茶。如果自己或交谈对象正在讲话时,自己突然转而饮茶,不但会打断谈话,而且也会显示出自己用心不专。只有在自己不是主要的交谈对象时,或是与他人的交谈告一段落之后,才可以见机行事,喝上一口茶润润嗓子。

认真品味:

在饮茶时,要懂得悉心品味。这样做,不仅体现着自身的教养,而且也是待人的一种礼貌的做法。饮茶之时,应当一小口、一小口地细心品尝。每饮一口茶后,应使其在口中稍作停留,再慢慢地咽下去,这样品茶才香。无论如何,饮茶时都不要大口吞咽,一饮而尽,喉咙咕咕直响,茶水顺着腮帮子直流。以这种方法喝茶,只能解渴,却丝毫谈不上对茶的美妙之处的品味。

在端起茶杯时,应以右手持杯耳。端无杯耳的茶杯,则应以右手握茶杯的中部。不要双手捧茶杯,以手端起杯底,或是用手握住茶杯杯口,那样做,或是动作欠文雅,或是不够卫生。使用带杯托的茶杯时,可以只用右手端起茶杯,不动杯托。也可以用左手,将杯托连茶杯,托至左胸高度,然后以右手端起茶杯饮之。饮茶的时候,忌连茶汤带茶叶一并吞入口中,更不能下手自茶中取出茶叶,甚至放入口中食之。万一有茶叶进入口中,切勿将其吐回茶杯,或是嚼而食之。

饮盖碗茶时,可用杯盖轻轻将飘浮于茶水之上的茶叶拂去,不要用口去吹。茶太烫的话,也不要去吹,或是用另一只茶杯去折凉茶水,而最好待其自然冷却。饮用红茶或奶茶时,不要用茶匙舀茶,也不要将其插放在茶杯中。不用时,将其放在杯托上即可。

若主人告之所饮的是名茶,则饮用前应仔细观赏一下茶汤,并在饮用后加以赞赏,不要不予理睬,或是随口加以贬低,说什么没听过这种茶的名字,喝起来不怎么,这茶有些走味或是没把好茶泡好之类让主人不快的话。

礼仪文化

我国饮茶,从神农时代开始,少说也有四千七百多年了。茶礼有缘,古已有之。”客来敬茶“,这是我国汉族同胞,最早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与礼节。直到现在,宾客至家,总要沏上一杯香茗。喜庆活动,也喜用茶点招待。开个茶话会,既简便经济,又典雅庄重。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是指清香宜人的茶水。

我国汉族同胞还有种.种以茶代礼的风俗。南宋都城杭州,每逢立夏,家家各烹新茶,并配以各色细果,馈送亲友毗邻,叫做”七家茶“。这种风俗,就是在茶杯内放两颗”青果“即橄榄或金桔,表示新春吉祥如意的意思。

茶礼还是我国古代婚礼中一种隆重的礼节的。明·许次纾在《茶疏考本》中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以茶为识,以为茶树只能从种子萌芽成株,不能移植,否则就会枯死,因此把茶看作是一种至性不移的象征。所以,民间男女订婚以茶为礼,女方接受男方聘礼,叫“下茶”或“茶定”,有的叫“受茶”,并有“一家不吃两家茶”的谚语。同时,还把整个婚姻的礼仪总称为“三茶六礼”。“三茶”,就是订婚时的“下茶”,结婚的“定茶”,同房时的“合茶”。

“下茶”又有“男茶女酒”之称,即定婚时,男家除送如意压帖外,要回送几缸绍兴酒。婚礼时,还要行三道茶仪式。三道茶者,第一杯百果,第二杯莲子、枣儿;第三杯方是茶。吃的方式,接杯之后,双手捧之,深深作揖,然后向嘴唇一触,即由家人收去。第二道亦如此。第三道,作揖后才可饮。这是最尊敬的礼仪。这些繁俗,现在当然没有了,但婚礼的敬茶之礼,仍沿用成习。

注意事项

1茶三酒四秃桃二在茶盘上放三个杯,是由俗语“茶三酒四秃桃二”而来,总认为茶必三人同喝,酒必须四人为伍,便于猜拳行酒令,可是外出看风景游玩就以二人为宜,二人便于统一意见,满足游兴。2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主人冲茶时,头冲必须冲后倒掉不可喝,因为里面有杂质不宜饮用,因此有“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之称,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是欺侮人家。(新鲜绿茶、黄茶等可不倒掉)3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的手被烫,有时还会因受烫致茶杯掉下地打破,给客人造成难堪。4先客后主,司炉最末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按部就班之外,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自家人。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掌管司炉的,俗称“柜长”(煮茶冲茶者)才可以饮用,否则就是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5先尊后卑,先老后少主人: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客人: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喝茶者是长辈的,用食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 喝茶者是小辈平辈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

篇16:白族饮茶文化礼仪

泡茶礼

1、备茶 出于对客人的尊敬, 作为主人一般不会直接挑选一款茶来泡 而是会先询问客人喜欢什么茶,有什么口味偏好,再进行推荐差不多的茶。在冲泡之前,还要先介绍茶叶的名称和特点,让客人对准备喝的茶有基本的了解。

2、取茶

再选完要泡的茶之后,我们取茶的时候也不能徒手去抓,徒手抓“手汗”会使茶叶受潮。 而且手上带有的一些气味,也容易沾染到茶叶上, 不仅会影响到茶的品质, 也会给人不卫生的感觉。 应该用茶匙取适量茶叶, 或者直接将茶叶袋倾斜对准盖碗轻轻抖出。

3、清洗茶具

虽然我们在喝完茶之后都会清洗茶具,但是为表尊重,我们都会用开水重新把杯具烫一遍,这样更加干净卫生,也能除去杯具上附着的异味;同时这也是温杯的过程,让茶汤有更好的表现,给客人更好的品饮体验。

4、泡茶

我们在泡茶的时候,要注意烧水壶的摆放,切勿烧水壶嘴对着客人,这是表示赶人走的意思,是非常不礼貌的。而且壶嘴对着别人,煮沸时喷出的蒸汽也容易伤人。

白族饮茶礼仪文化

白族崇拜村寨的守护神“本主”,信奉巫师、信仰佛教和道教。三月街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街期,也是茶马互市、茶叶交易的盛会,已有上千年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点苍山下举行。平坝地区白族主食稻米、小麦,山区则以玉米、芥子为主。喜欢喝烤茶。

大理白族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认识了茶,并且在大理南诏国时期,大理感通寺的僧人就开始了种茶、制茶的历史。可以说大理白族的饮茶、种茶和制茶的历史非常的悠久。大理白族非常注重礼节,在日常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的规矩,尤其是在用茶方面更是有着充分的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白族人民也留下了自己独特的饮茶文化。

一、 用茶的礼仪

当一家人围坐在火塘喝茶的时候,白族人首先会用双手奉茶给家里的老人、长者;如果有客人来的时候,他们一定会以茶相待,一般都是由家中晚辈奉茶给客人;白族人倒茶只倒三分之一,倒酒则满杯,因为他们认为“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二、 社交茶礼

白族人在日常交际中对用茶方法非常广泛,一旦有客人来访,先煨 “烤茶”来招待;如逢家中有事或者有远方来客,则用“三道茶”来招待;探亲访友,亦是以茶为礼等。由此可见,白族人已经把茶当成天下至宝,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促进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桥梁。

饮茶的姿势

(一)站姿:双脚并拢身体挺直,头上顶,下颌微收,双眼平视,双肩放松。女性右手在上,双手虎口交握,置于胸前;男性双脚微呈八字分开,左手在上,双手虎口交握置于小腹部。(二)走姿:以站姿为基础,切忌上身扭动摇摆,行走应尽量成一条直线,到达来宾面前若为侧身状态,需转成正向面对;离开客人时应先退后两步再侧身转弯,切忌当着对方掉头就走,这样显得非常不礼貌。女性可以双手同“站姿”交握胸前,男性双臂下垂于身体两侧,随走动步伐自然摆动。(三)坐姿:端坐椅子中央,双腿并拢,上身挺直,双肩放松,头正,下颌微敛,舌头抵上颚,眼乎视或略垂视,面部表情自然。女性右手在上,双手虎口交握,置放胸前或面前桌沿;男性双手分开如肩宽,半握拳轻搭于前方桌沿。全身放松,调匀呼吸、集中思想。如果作为来宾被让于沙发就座,则女性可正坐,或双腿并拢偏向一侧斜坐,双脚可以交叉,双手如前交握轻搭腿根;男性可双手搭于扶手上,两腿可架成二郎腿,但双脚必须下垂且不可抖动。(四)跪姿:日本、韩国的茶人习惯跪坐,故国际间茶文化交流或席地而坐举行的茶会多用到这一姿势。跪姿分为跪坐、盘腿坐、单腿跪蹲。跪坐即日本的“正坐”,两腿并拢双膝跪在坐垫上,双足背相搭着地,臀部坐在双足上,挺腰放松双肩,头正下颌略敛,舌尖抵上颚,双手交叉搭放于大腿上(女性右手在上,男性左手在上)。盘腿坐只限于男性,双腿向内屈伸相盘,双手分搭于两膝,其他姿势同跪坐。单腿跪蹲常用于奉茶,左膝与着地的左脚呈直角相屈,右膝与右足尖同时点地;也可左脚前跨膝微屈,右膝顶在左腿小腿肚处。其他姿势同跪坐。

篇17:中国饮茶文化礼仪

礼仪常识

态度谦恭:

既然以茶待客是一种礼仪,既然主人在以茶待客时处处以礼待人,那么作为接受款待的一方,客人在饮茶之时,也应对主人投桃报李,勿失谦恭与敬意。当主人上茶之前,向自己征求意见,询问大家想喝什么的时候,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禁忌,可以在对方提供的几种选择之中任选一种,或告之以随便。在一般情况下,向主人提出过高的要求,是失礼的。如果自己不习惯饮茶,应及时向主人说明。若自己尚未说明,而茶已上来了,不喝就是了。千万不要面露不快,更不可因此而责怪主人或为自己上茶的人。若主人,特别是女主人或者长辈为自己上茶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当即起身站立,双手捧接,并道以多谢。不要视若不见,不理不睬。当其为自己续水时,亦应以礼相还。其他人员为自己上茶、续水时,也应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向其答谢。

如果对方为自己上茶、续水时,自己难以起身站立、双手捧接或答以多谢时,至少应向其面含微笑,点头致意,或者欠身施礼。不喝的凉茶、剩茶,千万不要随手泼洒在地上。在社交活动中,与交往对象正在交谈时,最好不要饮茶。如果自己或交谈对象正在讲话时,自己突然转而饮茶,不但会打断谈话,而且也会显示出自己用心不专。只有在自己不是主要的交谈对象时,或是与他人的交谈告一段落之后,才可以见机行事,喝上一口茶润润嗓子。

认真品味:

在饮茶时,要懂得悉心品味。这样做,不仅体现着自身的教养,而且也是待人的一种礼貌的做法。饮茶之时,应当一小口、一小口地细心品尝。每饮一口茶后,应使其在口中稍作停留,再慢慢地咽下去,这样品茶才香。无论如何,饮茶时都不要大口吞咽,一饮而尽,喉咙咕咕直响,茶水顺着腮帮子直流。以这种方法喝茶,只能解渴,却丝毫谈不上对茶的美妙之处的品味。

在端起茶杯时,应以右手持杯耳。端无杯耳的茶杯,则应以右手握茶杯的中部。不要双手捧茶杯,以手端起杯底,或是用手握住茶杯杯口,那样做,或是动作欠文雅,或是不够卫生。使用带杯托的茶杯时,可以只用右手端起茶杯,不动杯托。也可以用左手,将杯托连茶杯,托至左胸高度,然后以右手端起茶杯饮之。饮茶的时候,忌连茶汤带茶叶一并吞入口中,更不能下手自茶中取出茶叶,甚至放入口中食之。万一有茶叶进入口中,切勿将其吐回茶杯,或是嚼而食之。

饮盖碗茶时,可用杯盖轻轻将飘浮于茶水之上的茶叶拂去,不要用口去吹。茶太烫的话,也不要去吹,或是用另一只茶杯去折凉茶水,而最好待其自然冷却。饮用红茶或奶茶时,不要用茶匙舀茶,也不要将其插放在茶杯中。不用时,将其放在杯托上即可。

若主人告之所饮的是名茶,则饮用前应仔细观赏一下茶汤,并在饮用后加以赞赏,不要不予理睬,或是随口加以贬低,说什么没听过这种茶的名字,喝起来不怎么,这茶有些走味或是没把好茶泡好之类让主人不快的话。

礼仪文化

我国饮茶,从神农时代开始,少说也有四千七百多年了。茶礼有缘,古已有之。“客来敬茶”,这是我国汉族同胞,最早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与礼节。直到现在,宾客至家,总要沏上一杯香茗。喜庆活动,也喜用茶点招待。开个茶话会,既简便经济,又典雅庄重。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是指清香宜人的茶水。

我国汉族同胞还有种.种以茶代礼的风俗。南宋都城杭州,每逢立夏,家家各烹新茶,并配以各色细果,馈送亲友毗邻,叫做“七家茶”。这种风俗,就是在茶杯内放两颗“青果”即橄榄或金桔,表示新春吉祥如意的意思。

茶礼还是我国古代婚礼中一种隆重的礼节的。明·许次纾在《茶疏考本》中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以茶为识,以为茶树只能从种子萌芽成株,不能移植,否则就会枯死,因此把茶看作是一种至性不移的象征。所以,民间男女订婚以茶为礼,女方接受男方聘礼,叫”下茶“或”茶定“,有的叫”受茶“,并有”一家不吃两家茶“的谚语。同时,还把整个婚姻的礼仪总称为”三茶六礼“。”三茶“,就是订婚时的”下茶“,结婚的”定茶“,同房时的”合茶“。

”下茶“又有”男茶女酒"之称,即定婚时,男家除送如意压帖外,要回送几缸绍兴酒。婚礼时,还要行三道茶仪式。三道茶者,第一杯百果,第二杯莲子、枣儿;第三杯方是茶。吃的方式,接杯之后,双手捧之,深深作揖,然后向嘴唇一触,即由家人收去。第二道亦如此。第三道,作揖后才可饮。这是最尊敬的礼仪。这些繁俗,现在当然没有了,但婚礼的敬茶之礼,仍沿用成习。

喝茶流程礼仪:

1、喝茶前

座位:如今很少有人知道客位的尊卑问题,虽然茶道里面讲究的是主随客便一说,不过喝茶的人多了,自然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面对主人,主人的左手边的是尊”!顺时针旋转,由尊到卑,直到主人的右手边,不论茶桌的形式如何,这个是不变的铁律。

尊位的第一顺序为:老年人、中年人,比自己年纪大的人。其中师者、长者为尊,如果年龄相差不大,女士优先做尊位。

座位方面还有一个特别的规定:忌讳对头坐,就是头对头和主人面对面的坐!哪怕就是只有你和主人两个人,也不要坐对头的,知礼的客人应该做主人右边的卑位,人多,实在避免不了做对头的情况,小孩子来坐这个位置。

第一道礼节:客人的礼仪最重要的是答礼,也称回礼!所谓的第一道礼节,是指主人冲泡了第一泡茶品,并且请你品尝的时候,作为客人的第一次回礼。

正式的、正规的第一次客人回礼是这样的:起身,男性抱拳女性合十,一躬,坐下,双手接过(或者双手捧起茶杯)先闻香,后慢慢缀茶一口,放下茶杯,口中称赞主人(或者茶艺或者茶香或者其他的,随便你咯^_^)

注:抱拳者,右手握拳左手包上去,如今的电视剧武侠片上面的就是,大多做得挺规范的。合十者,双手手掌伸长合在一起就是啦。一躬,躬身行礼。躬身越低,表示对于主人越发尊敬,对于主人是长辈客人是晚辈,躬身应该至少为45度的“倾斜角”的哦!

二、喝茶中

喝茶过程里面,客人最重要的回礼礼节是扣指礼,又叫屈指跪。这个礼节的来由前边已经大家都知道的:微服私访的乾隆某天在某处,因为某种原因拎起茶壶就给纪晓岚、傅恒等人倒茶,众人大惊,情急之下,纪晓岚屈指扣桌而礼也。

还有就是茶桌上面忌谈性事,不然喝着喝着茶水会发酸的。喝茶忌“一口闷”或者“亮杯底”的,偶们喝茶的人和酒色之徒是有区别的哈。

喝茶严禁抽烟。实在忍不住了,也应该是喝了五泡之后,征询一下主人的意见,得到同意以后方可吞云吐雾的。才坐下就发烟的,视为失礼!第一泡的第一口茶汤,千万不可当着主人的面吐了出来!这个,视为极大的失礼,甚至是一种挑衅的开始。

篇18:白族饮茶礼仪知识

一、 用茶的礼仪

当一家人围坐在火塘喝茶的时候,白族人首先会用双手奉茶给家里的老人、长者;如果有客人来的时候,他们一定会以茶相待,一般都是由家中晚辈奉茶给客人;白族人倒茶只倒三分之一,倒酒则满杯,因为他们认为“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二、 社交茶礼

白族人在日常交际中对用茶方法非常广泛,一旦有客人来访,先煨 “烤茶”来招待;如逢家中有事或者有远方来客,则用“三道茶”来招待;探亲访友,亦是以茶为礼等。由此可见,白族人已经把茶当成天下至宝,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促进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桥梁。

白族人民喜好饮茶。一般饮用烤茶时,用一陶制小茶罐将茶叶烤黄,冲以沸水,顿时热气翻腾,芳香四溢。烤茶一般冲水三道,边煨烤边品茗:初饮觉得其味微苦,再品则甘香醇厚,最后一道更觉其味甘甜,愈品味道愈美,满齿留香,令人回味不止。此谓“头苦、二甘、三回味。”有的地方在饮第二道茶时,还往茶内放入核桃仁片、红糖、乳扇等,第三道茶中加入几粒花椒或桂皮,别具一番风味。有客来家,必烧烤茶水招待,每次只斟浅浅半杯,饮后口齿留香,热渴顿解,嘴里有苦甜混合的舒适感。

白族饮茶文化礼仪

介绍的礼仪

商务电话礼仪介绍

商务介绍礼仪

举止礼仪介绍

开与关门的礼仪介绍

社交聚会礼仪介绍

基础西餐礼仪介绍

塞浦路斯习俗礼仪介绍

会议服务礼仪介绍

茶会礼仪与饮茶礼仪介绍(精选1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茶会礼仪与饮茶礼仪介绍,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