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和4的公倍数有哪些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dingkai2273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3和4的公倍数有哪些(共含9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dingkai2273”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3和4的公倍数有哪些

篇1:3和4的公倍数有哪些

一、倍数

一个整数能够被另一个整数整除,这个整数就是另一整数的倍数。

例如:12÷3=4,那么,12能够被3或4整除,因此12是3的倍数,也是4的倍数。

二、公倍数

两个或多个整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

三、求两个数的公倍数的方法:

先求出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用这个最小公倍数分别乘以从1开始的自然数,就得到这两个数的公倍数了。

如本题:3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3×4=12,那么,12×1=12,12×2=24,12×3=36,12×4=48,12×5=60,12×6=72,12×7=84,12×8=96,12×9=108,12×10=120……所以,3和4的公倍数就有12,24,36,48,60,72,84,96,108,120等等。

篇2:第二册3、4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前一节人体营养的深入,主要讲述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是如何在体内消化、吸收的。还为后面学习人体新陈代谢打下基础,因为消化、吸收是新陈代谢同化作用中的重要环节。因此教材地位显得比较重要。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一是比较抽象,如消化道里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二是容易联系日常生活,“一日三餐”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保证。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

1.看图说话: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课本图3-18、图3-19、图3-21及图3-22,特别是图3-19。

2.角色扮演:为了解蛋白质、脂肪、糖类的消化过程,教师可引导学生以食物中的某一个成分为角色,分析在消化道内的变化过程。

3.讨论法:牙齿的结构及龋齿的内容,大多数学生已有一定的感性知识,可以运用讨论法教学。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案实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人体牙齿的基本结构及龋齿的形成

2.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二)感情目标

通过牙齿结构及龋齿形成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如何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2.教学难点:牙齿的结构。

三、教学准备

牙齿的构造模型,消化系统录像带及图3-18消化系统挂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请问同学们谁有这一体会?大家想知道原因吗?

(二)新课讲述

先请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有关乳齿和恒齿,再参考课本图3-20进行讲解,应讲清:1、同学们现在并没有32颗恒齿。2、恒齿脱落不能再长出来,所以必须保护好自己的牙齿。

在学习怎样更好地保护牙齿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牙齿的构造。拿出牙齿的剖面模型,让学生观察,再来回答问题:1、牙齿从外形上看可以分为哪几部分?2、构成牙齿的主要物质是什么?3、从内部构造看,又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结论:从外形看,可分为牙冠、牙颈、牙根;从内部构造看,可分为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腔(内有牙髓,并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在学习了牙齿的构造后,接下来解决一下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龋齿。请大家举一下手,有哪些人已患有龋齿,然后前后四人一组讨论龋齿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会患龋齿?一旦患了龋齿,后果将会怎样?为什么要保护牙齿?讨论完后,请同学们派代表来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然后老师小结。

我们已经知道,牙齿它可以用来磨碎、撕裂、咀嚼食物,有利于消化,所以,保护好牙齿,也就保护好了消化系统的第一站。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哪些结构组成呢?播放一段人体消化系统的录像。之后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哪两个部分?2、消化道有哪些器官组成?3、消化腺有哪些器官组成?4、消化腺的功能是什么?它们分泌的消化液分别叫什么?含有什么物质?哪些消化液不含消化酶?(答案见板书)

五、板书设计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系统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肝脏

肠腺

胰腺

分泌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胆汁

肠液

胰液

排入部位

口腔

小肠

小肠

小肠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患龋齿时,牙齿最先受到破坏的是(    )

(A)牙釉质      (B)牙骨质

(C)牙本质      (D)牙骨髓

(2)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    )

(A)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B)变成食糜的过程

(C)变成可吸收成分的过程

(D)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2.课后练习

(3)下列消化腺中,直接开口于消化系统的是(  )

(A)唾液腺   (B)胰腺  (C)肝脏   (D)胃腺

(4)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A)唾液   (B)胃液   (C)胰液   (D)胆汁

(5)患肝炎的病人厌食油腻食物,主要原因是(    )

(A)肝脏分泌胆汁不足   (B)油腻食物气味呛人

(C)油腻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太久

(D)肝脏解毒功能弱了

3.参考答案

(1)(A)  (2)(C)  (3)(D)  (4)(D)  (5)(A)

4.简要分析

(1)牙釉质是牙齿的'最外层保护结构,非常坚硬,龋齿形成时首先是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进后破坏牙本质。

(2)消化是指食物中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大分子物质,被分解成为容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3)消化腺分为两种,像胃腺、肠腺是直接开口于消化道的;像唾液腺、胰液、肝脏它们产生的消化液都是通过一定的结构通到消化道的。

(4)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它是消化脂类物质不可缺少的消化液。唾液中含唾液淀粉酶,胃液中有胃蛋白酶,胰液中含胰蛋白酶等。

(5)肝炎病人由于肝脏受到损伤,分泌胆汁的能力下降,而油腻食物消化必须先由胆汁消化才能完成,如吃油腻食物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身体健康。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区分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2.了解人体内蛋白质、糖类、脂肪消化的简单过程。

3.了解人体内各类物质吸收的简单过程。

4.理解为什么说小肠是人体内消化、吸收最重要的器官。

(二)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营养物质在人体内消化吸收的过程;理解小肠适应吸收功能的主要特点。

2.教学难点:蛋白质、糖类、脂肪在人体内消化、吸收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

图3-19的挂图,面包若干只。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体会“消化”:教师课前切好小面包片若干,上课时发给学生,让他们将面包含在口中,一会儿讲讲各自的感觉。

2.释疑激趣:实际上面包在口腔内已进行了初步的消化,其中的淀粉部分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为了麦芽糖,要想进一步了解消化方面的知识,就应学好今天的内容。

(二)新课讲述

1.阅读课本53页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1)消化有哪几种方式?(2)什么叫物理性消化?(3)什么叫化学性消化?(3)哪些物质不经消化就可以直接吸收?

淀粉(糖类)、蛋白质、脂肪是要经消化后才能被吸收的,那么,消化系统又是怎样消化这些营养物质的呢?出示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吸收示意图,然后分配“角色”:假如你是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那么你将在消化道内如何变化呢?先请同学们结合以下问题讨论:糖类、脂肪、蛋白质分别在哪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消化?这些消化液是由什么消化腺分泌的?它们的开口在哪里?在哪个部位最先开始被消化?最终分别被消化成什么物质?

然后教师进行分析总结(见板书)。

最后在以上基础上总结得出:小肠是人体内消化的主要场所。

阅读P54第一段,然后填表回答:消化系统中哪些部位能吸收营养物质,分别吸收哪些营养物质?

吸收部位

吸收物质

小肠

大肠

得出结论:小肠是人体内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

从上可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主要场所,那么哪些结构与之相适应呢?把准备好的猪小肠发给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上述问题,最后教师总结:

1.小肠适于消化的主要特征:

(1)它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2)其内有多种消化液(胰液、肠液和胆汁)。

(3)小肠绒毛扩大了内表面积,使消化面积大。

2.小肠适于吸收的主要特征:

(1)小肠内表面积大:有皱襞、小肠绒毛。

(2)小肠壁薄:小肠绒毛壁仅一层上皮细胞,使营养物质容易进入。

(3) 小肠绒毛内含大量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

五、板书设计

唾液  胰液 肠液

淀粉

 葡萄糖→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

胃液  胰液  肠液

蛋白质 氨基酸→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

胆汁  胰液 肠液

脂肪 甘油和脂肪酸→小肠绒毛内毛细淋巴管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下列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先后顺序是(    )

①蛋白质      ②淀粉     ③脂肪

(A)③②①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②①③

(2)不经过化学性消化就能被小肠吸收的一组营养物质是(    )

①食盐   ②淀粉   ③葡萄糖  ④维生素   ⑤芝麻油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3)下列器官中,没有吸收功能的是(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2.课后练习

(4)用放大镜观察猪或羊或鸡的小肠绒毛,最正确的做法是(    )

(A)将一段小肠横剖开放在0.9%盐水中

(B)将一段小肠纵剖开放在0.9%盐水中

(C)将一段小肠纵剖开放在清水中

(D)将一段小肠横剖开放在清水中

(5)从人的消化道中取出少量液体,经化验,含有麦芽糖、淀粉、蛋白质、脂肪、酒精、无机盐、维生素及盐酸等,问该液体很可能取自消化道的 (    )

(A)小肠中部    (B)胃的出口处(幽门处)

(C)大肠上部    (D)胃的入口处(贲门处)

(6)关于小肠是食物消化主要部位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B)小肠绒毛扩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

(C)小肠中消化液和消化酶的种类最多

(D)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壁很薄,仅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7)下列结构中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直接关系(    )

(A)小肠粘膜皱襞和绒毛

(B)小肠绒毛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C)小肠粘膜上皮凹陷形成的肠腺

(D)小肠绒毛中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3.参考答案

(1)(D)  (2)(C)  (3)(A)  (4)(B)  (5)(D)  (6)(C)  (7)(C)

4.简要分析

(1)淀粉在口腔中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已有部分分解为麦芽糖,蛋白质在胃中被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而脂肪要在小肠内先在胆汁的作用下才开始被消化。

(2)食物中的营养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用化学性消化就能直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包括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另一类是需要消化的大分子物质,主要是糖类、蛋白质、脂类,而题中的芝麻油是脂类的一种。

(3)胃能吸收少量水分、酒精,大肠能吸收少量水、无机盐、维生素,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

(4)放在0.9%的盐水中的目的是为了使小肠既不吸水胀大,也不失水萎缩,因为细胞内盐的浓度在0.9%左右。

(5)蛋白质还没有开始消化,这说明还没有经过胃内消化,而出现了麦芽糖,说明已在口腔中被淀粉酶消化了一部分淀粉。

(6)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的,为适应消化,①它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②多种消化液(胰液、肠液、胆汁)。③小肠绒毛扩大了内表面,使消化面积大。为适应吸收:①扩大表面积:有皱襞、绒毛。②薄:绒毛壁仅一层上皮细胞,使物质容易进入。③内含大量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

(7)见上。

篇3:变形金刚4变形金刚3经典台词

1、你可能对我们失去信心,但永远不对你自己失去信心。 《变形金刚3》

2、你可以对我们失去信心 ,但绝不可以对你们自己失去信心,从现在开始你们将孤军奋战。 ——擎天柱 《变形金刚3》

3、but one day an autobot shall rise from our ranks and use the power of the matrixto light...our darkest hour. until that day...till all are one... 总有一天,会有一个人从我们的队伍中成长起来,启动领导模块的力量……照亮我们最黑暗的时刻。总有一天……万众一心…… 《变形金刚3》

4、You didn't betray me, you betrayed yourself. ——Optimus Prime 《变形金刚3》

5、Now you are mine\(☆o☆)/ Don't touch me(ノ=Д=)ノ┻━┻ ——Bumblebee 《变形金刚3》

篇4:变形金刚4变形金刚3经典台词

1、我已然重生for i am reborn

2、请守护这一家人,汽车人,如同他们守护你们一般。守护他们,守护他们的未来。 ——擎天柱

3、宇宙中很多谜团是我们永远无法解开的,但我们的身份以及存在的原因,并非无法解答,这些答案,就在我们躯体之中,我是擎天柱,我要向我们的造物主发出一条讯息,请不要找地球的麻烦,否则我一定,不会放过你。 ——擎天柱

4、我曾发誓不伤害人类,但是如果让我知道了谁是幕后主使,他必死无疑!

5、你为什么要帮助我? 因为你愿意相信我。

6、你们要像他们保护你们一样保护他们!

7、大黄蜂:我最讨厌克隆的蹩脚货

8、we are not your technology

9、“仰望星空 满天的星辰里 你可以把其中的一颗看作我的灵魂(When you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please put the brightest star shusu.org night sky as my soul)”

10、Galvatron: That is why I have no fear! You die for me!

11、为什么霸天虎总是那么牛逼 why do the decepicons always get the good shit

12、我不是要陪你去救你女儿,我是要去救我女朋友。

13、这是我的战斗,荣誉到最后。 ——擎天柱

14、我和仇恨有个约会。 ——十字线

15、擎天柱是一种信仰!

16、因为我们没有灵魂,所以我们无所畏惧! ——惊破天

17、当你抬头仰望星辰,请把其中一颗当成我的`灵魂! ——擎天柱

18、我去过很多星系,所有你们这样的物种都以为你们是这个宇宙的中心,你们太无知了…… ——禁闭

19、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总是会让人为他而牺牲生命?也许这就是领袖的魅力。擎天柱的魅力!

20、我的屁股卡住了!

21、“you are willing to die for him, that is leadership”

22、擎天柱最后的那几句话:当你抬头仰望星辰,请把其中的一颗星星,当成我的灵魂。请守护这一家人,汽车人,如同他们守护你们一般。守护他们,守护他们的未来。宇宙中很多谜团是我们永远无法解开的,但我们的身份以及存在的原因,并非无法解答,这些答案,就在我们躯体之中,我是擎天柱,我要向我的造物主们发出一条讯息,请不要找地球的麻烦,否则我一定,不会放过你。

23、“I do not konw,but whenever you the stars ,think one of them,that's my soul.”

24、荣耀到最后一刻

25、你就是会愿意为他去死,这就是领导者的魅力!

26、我们不是你们的科技。

27、Honour to the end.荣誉到最后一刻 ——擎天柱

28、人总会犯错,但不犯错怎么会有惊喜呢,就是我的一个错误的决定,才有了现在。

29、当你仰望星辰,请将其中一颗当成我的灵魂。 ——擎天柱

30、“When you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please put the brightest star night sky as my soul ——擎天柱 ”

篇5:第二册 4、3脑和脊髓

第二册 4、3脑和脊髓

第三节 脑和脊髓

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反射活动的物质基础―反射弧中的核心结构神经中枢就都存在于其中。学习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于完整地理解反射活动及其调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脑又是形成感觉的地方,体温调节的中枢也位于脑,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学习下续内容起着打基础的作用。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本节内容名词概念多,知识抽象。因此教师在讲授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如投影、挂图、模型等;同时应该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入手,对一种具体现象作深入分析,揭示脑和脊髓在神经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案实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脊髓的功能。

(二)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继续对学生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性教育。

2.使学生树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大脑和脊髓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脊髓的功能。

三、教学准备

人脑的纵剖面挂图(或投影)、人脑的模型、大脑的结构挂图或投影、自制投影片(示传导束)。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通过复习神经系统的组成引入脑和脊髓。

脑和脊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脑的外层和脊髓的内层是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地方,叫灰质;脑的内层和脊髓的外层是神经纤维集中的地方,叫白质。

(二)利用挂图、投影、模型,介绍人脑的结构和大脑的结构

示人脑模型,向学生展示并介绍:人的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特别发达。大脑分左右两半球。

为什么说人的大脑特别发达呢?边观察模型边介绍。

1.从结构上看:人的大脑皮层神经元细胞体高度密集,皮层表面布满沟、裂和回,使大脑皮层面积大大增加;皮层以下的白质发达,如联系左右大脑半球的胼胝体,以及联系小脑、脑干、脊髓的神经纤维,大大增强了大脑皮层与其它中枢之间的联系。

2.从功能上看:大脑皮层上的神经中枢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中枢,如: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语言中枢等;大脑还是思维的器官;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它控制着其他低级中枢的活动。

(三)结合实例,分析脊髓功能

无意中,以针刺手,将发生缩手反射。出示自制投影片(示传导束),要求学生说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路径。接着问,用针刺手,我们还会感觉到疼痛,痛的感觉是在哪里形成的呢?有的人胸部脊髓离断后,从胸部以下会失去感觉,这是为什么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观察课本图4―13“传导束”,并自学“脊髓的功能”部分内容。

自学以后请学生就上述两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后,教师结合投影或挂图(最好用简笔画),以针刺手发生缩手反射为例进行讲授。强调两点:

1.脊髓中的神经纤维集合成传导束,传导束的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联系脊髓各部分及脊髓和脑。

2.传入神经纤维传到缩手中枢的神经冲动,分为两部分进行传导:一部分传向效应器,完成反射;另一部分由上行传导束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所以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两方面的功能。

(四)小结:结合挂图或模型让学生指认脑的结构;

要求学生复述缩手反射并引起痛觉的神经传导过程。并说明在缩手反射中,是先缩手然后感到疼痛。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 脑和脊髓

(一)脑:大脑、小脑和脑干

大脑的结构特点:1.大脑皮层面积大:布满沟、回、裂

2.白质发达,与各部分联系密切

3.分左右两半球

大脑的功能特点:1.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

2.大脑皮层中的中枢是人体最高中枢

3.大脑还是思维的器官;

(二)脊髓的功能:反射和传导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从脊髓横切面上可见,灰质在        ,白质在灰质的        。白质内的神经纤维,不仅能联系脊髓的各部分,而且在脊髓和        之间起着联系作用。

(2)大脑由两个       组成。大脑半球表面是        ,也叫        ,其上有许多凹陷的      和隆起的        ,因而增加了大脑皮层的       和        数量。

2.课后作业

(3)手偶然碰到针尖时,产生的反应是(   )

(A)痛和缩手同时出现      (B)先感觉痛接着缩手

(C)先缩手接着感到痛      (D)无法确定先后顺序

(4)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   )

(A)脊髓 (B)脑干  (C)小脑  (D)大脑皮层

(5)左侧躯体出现半身不遂,可能的原因是(   )

(A)右侧大脑半球的躯体运动中枢受伤

(B)右侧大脑半球的躯体感觉中枢受到损伤

(C)左侧大脑半球的躯体运动中枢受到损伤

(D)左侧大脑半球的躯体感觉中枢受到损伤

(6)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是(   )

(A)躯体感觉中枢      (B)视觉中枢

(C)听觉中枢          (D)语言中枢

3.参考答案

(1)中央,周围,脊髓(2)大脑半球,灰质,大脑皮层,沟,回,表面积,神经元(3)C(4)D(5)A(6)D

4.简要分析

(1)略(2)略(3)略(4)略(5)大脑对躯体的支配具有交叉性,即左侧大脑半球支配右侧躯体的运动和感觉,右侧大脑半球支配左侧躯体的运动和感觉。(6)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大脑对脊髓反射活动的控制。

2.了解脑干的结构和功能。

3.了解小脑的功能。

(二)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由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脑各部分功能的学习,树立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2.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大脑对脊髓反射活动的.控制。

2.教学难点:大脑对脊髓反射活动的控制。

三、教学准备

脑结构模型或图,“大脑对脊髓反射活动的控制”投影片(可自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脊髓功能,创造认知冲突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脊髓中有许多低级的反射中枢,可以独立完成反射活动。如用针刺手,会发生缩手反射。但在许多时候,譬如说在医生给我们打针时,针刺了我们的手,我们并没有发生缩手反射。婴儿当他(她)的膀胱充满尿液时,会发生排尿反射而出现尿床现象,但同学们似乎是适时排尿,当膀胱充盈时并不发生排尿反射。这些现象如何解释呢?是否和我们前面讲的内容矛盾呢?

(二)结合具体事例,解决认知冲突

要回答上面两个问题,先请同学们自学“大脑对脊髓反射活动的控制”部分内容,它能告诉我们答案。

自学结束后,请学生回答:1、为什么医生给我们打针时不发生缩手反射?2、婴儿排尿与正常成人排尿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小结:

脊髓里的中枢属于低级中枢,一般受大脑控制。

大脑发出的神经冲动经下行传导束到达脊髓的有关神经中枢,控制这些低级中枢的活动。

在医生打针时,我们能靠自己的意志控制自己不产生缩手反射,正是说明大脑对脊髓中的缩手反射中枢有控制作用。

排尿中枢也是脊髓中的一个低级中枢,也受大脑的控制。当膀胱内尿液充盈时,膀胱壁上的压力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纤维传到位于脊髓下部的排尿中枢,再由上行传导束传到大脑,在大脑皮层产生尿意。由大脑决定是否排尿。如要排尿,则神经冲动由下行传导束传导到排尿中枢,再经传出神经纤维传到效应器(膀胱和尿道括约肌),尿液排出。婴儿由于大脑发育不完整,所以排尿是无意识进行的。成年人如果大脑受损,或者有关的传导束受损(如脊髓离断),也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现象。

(三)利用模型挂图,认识脑干、小脑

值得注意的是,大脑和脊髓并不是直接相连的,中间还隔着脑干。脑干自上而下可分为间脑、中脑、脑桥和延髓四部分。延髓下面连接脊髓。(示挂图或投影)

脑干区别于大脑和脊髓的主要特点是:灰质和白质分布不规则。

脑干被有些人称为“生命中枢”。显示其非同一般的重要性。脑干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原因有两个:1、脑干的白质中有重要的上下行传导束,是大脑、小脑和脊髓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通路。2、脑干的灰质中有心血管运动、呼吸和吞咽等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一旦脑干损伤,就会危及生命。

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示脑模型)。小脑的功能:维持身体姿势平衡;协调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四)分析实例,巩固知识

在做膝跳反射的实验时,为什么要使实验腿放松,否则实验会失败?请几个同学进行分析叙述后教师小结。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 脑和脊髓

一、大脑对脊髓反射活动的控制

1.脊髓里的中枢属于低级中枢,一般受大脑控制。

2.大脑发出的神经冲动经下行传导束到达脊髓的有关神经中枢,控制这些低级中枢的活动。

二、脑干

1.脑干的组成:间脑、中脑、脑桥、延髓。

2.脑干的特点:灰质和白质排列不规则。

3.脑干的主要机能:(1)白质中有联系大脑、小脑和脊髓的传导束;(2)灰质中有调节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

三、小脑

小脑的功能是:1.维持身体姿势平衡;

2.协调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在制备脊蛙时,把剪去头部的蛙腹面向上放在解剖盘上,观察它能否翻身。如果它         说明脑还未除尽,如果

说明脊蛙制备成功。此实验除去蛙脑,目的是排除        对

的控制。

(2)在脊蛙反射实验中,蛙在没有       而只有        的情况下,可能出现搔扒反射。而      也损伤后,不能出现搔扒反射。这表明脊髓具有      功能。

(3)脊髓的主要功能是(   )

(A)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B)反射和传导

(C)上行和下行传导兴奋 (D)反射和感觉

2.课后作业

(4)小儿夜间有遗尿现象,其原因是(   )

(A)膀胱小           (B)新陈代谢过旺,产尿多

(C)排尿不受大脑控制 (D)大脑发育尚不完善

(5)下列有关脑灰质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集中于脑的深部

(B)集中于脑的表层

(C)均匀分散于脑的各部分

(D)在脑的不同部分,分布不同

(6)当一人的脊髓上部受到严重损伤时,针刺大腿,该伤者(   )

(A)产生缩腿反射并感疼痛

(B)产生缩腿反射,不感疼痛

(C)不产生缩腿反射便感到疼痛

(D)不产生缩腿反射,也不感疼痛

(7)“植物人”是指只有心跳和呼吸而没有其他活动的病人,这种病人脑中没有受伤的部分是(   )

(A)大脑   (B)小脑   (C)中脑   (D)脑干

(8)某病人肢体震颤,不能完成用左手食指交替指点自己右手中指和鼻子的快速而准确的动作,其病变发生在(   )

(A)小脑  (B)大脑   (C)脑干   (D)脊髓

3.参考答案

(1)能翻身,不能翻身,脑,脊髓(2)脑,脊髓,脊髓,反射(3)B(4)D(5)D(6)B(7)D(8)A

4.简要分析

(4)人的排尿中枢在脊髓下部,属低级中枢,受大脑控制。小儿因大脑发育不完善,常出现大脑对排尿中枢“控制不力”的情况,从而造成遗尿。(5)脑灰质在脑的各部分中分布并不一致。在大脑中主要分布在皮层,但在脑干等处则呈不规则分布。(6)脊髓的功能是传导和反射,当脊髓上部损伤时,反射仍能进行,但由于传导路径阻断,所以无法在大脑皮层形成感觉。(7)脑干的灰质中有基本的生命中枢,如维持心跳、呼吸等生命活动的中枢。该病人其他功能丧失,但呼吸、心跳仍在,故脑干未损伤。(8)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姿势的平衡,协调骨骼肌群的随意运动。小脑病变,则不能完成如题中所述的精巧动作。

【小资料】

神经细胞有多长?

神经元虽然只是一个细胞,但由于有伸长的轴突,所以细胞总长度常常很可观。人的神经元可长过1米。长颈鹿脊髓中神经元纤维可一直伸到后肢趾尖,这一神经元的全长甚至超过1米,而鲸相应的神经元更长,可达10米。轴突的直径一般都是较小的。人脑中某些细小的轴突直径只有1微米,但有些动物如乌贼的巨大轴突直径或大至1毫米。

(詹迪威)

篇6:第二册 4、3脑和脊髓

(一)脑:大脑、小脑和脑干

大脑的结构特点:1.大脑皮层面积大:布满沟、回、裂

2.白质发达,与各部分联系密切

3.分左右两半球

大脑的功能特点:1.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

2.大脑皮层中的中枢是人体最高中枢

3.大脑还是思维的器官;

(二)脊髓的功能:反射和传导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从脊髓横切面上可见,灰质在        ,白质在灰质的        。白质内的神经纤维,不仅能联系脊髓的各部分,而且在脊髓和        之间起着联系作用。

(2)大脑由两个       组成。大脑半球表面是        ,也叫        ,其上有许多凹陷的      和隆起的        ,因而增加了大脑皮层的               数量。

2.课后作业

(3)手偶然碰到针尖时,产生的反应是(   )

(A)痛和缩手同时出现      (B)先感觉痛接着缩手

(C)先缩手接着感到痛      (D)无法确定先后顺序

(4)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   )

(A)脊髓 (B)脑干  (C)小脑  (D)大脑皮层

(5)左侧躯体出现半身不遂,可能的原因是(   )

(A)右侧大脑半球的躯体运动中枢受伤

(B)右侧大脑半球的躯体感觉中枢受到损伤

(C)左侧大脑半球的躯体运动中枢受到损伤

(D)左侧大脑半球的躯体感觉中枢受到损伤

(6)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是(   )

(A)躯体感觉中枢      (B)视觉中枢

(C)听觉中枢          (D)语言中枢

3.参考答案

(1)中央,周围,脊髓(2)大脑半球,灰质,大脑皮层,沟,回,表面积,神经元(3)C(4)D(5)A(6)D

4.简要分析

(1)略(2)略(3)略(4)略(5)大脑对躯体的支配具有交叉性,即左侧大脑半球支配右侧躯体的运动和感觉,右侧大脑半球支配左侧躯体的运动和感觉。(6)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大脑对脊髓反射活动的控制。

2.了解脑干的结构和功能。

3.了解小脑的功能。

(二)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由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脑各部分功能的学习,树立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2.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大脑对脊髓反射活动的控制。

2.教学难点 :大脑对脊髓反射活动的控制。

三、教学准备

脑结构模型或图,“大脑对脊髓反射活动的控制”投影片(可自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脊髓功能,创造认知冲突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脊髓中有许多低级的反射中枢,可以独立完成反射活动。如用针刺手,会发生缩手反射。但在许多时候,譬如说在医生给我们打针时,针刺了我们的手,我们并没有发生缩手反射。婴儿当他(她)的膀胱充满尿液时,会发生排尿反射而出现尿床现象,但同学们似乎是适时排尿,当膀胱充盈时并不发生排尿反射。这些现象如何解释呢?是否和我们前面讲的内容矛盾呢?

(二)结合具体事例,解决认知冲突

要回答上面两个问题,先请同学们自学“大脑对脊髓反射活动的控制”部分内容,它能告诉我们答案。

自学结束后,请学生回答:1、为什么医生给我们打针时不发生缩手反射?2、婴儿排尿与正常成人排尿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小结:

脊髓里的中枢属于低级中枢,一般受大脑控制。

大脑发出的神经冲动经下行传导束到达脊髓的有关神经中枢,控制这些低级中枢的活动。

在医生打针时,我们能靠自己的意志控制自己不产生缩手反射,正是说明大脑对脊髓中的缩手反射中枢有控制作用。

排尿中枢也是脊髓中的一个低级中枢,也受大脑的控制。当膀胱内尿液充盈时,膀胱壁上的压力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纤维传到位于脊髓下部的排尿中枢,再由上行传导束传到大脑,在大脑皮层产生尿意。由大脑决定是否排尿。如要排尿,则神经冲动由下行传导束传导到排尿中枢,再经传出神经纤维传到效应器(膀胱和尿道括约肌),尿液排出。婴儿由于大脑发育不完整,所以排尿是无意识进行的。成年人如果大脑受损,或者有关的传导束受损(如脊髓离断),也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现象。

(三)利用模型挂图,认识脑干、小脑

值得注意的是,大脑和脊髓并不是直接相连的,中间还隔着脑干。脑干自上而下可分为间脑、中脑、脑桥和延髓四部分。延髓下面连接脊髓。(示挂图或投影)

脑干区别于大脑和脊髓的主要特点是:灰质和白质分布不规则。

脑干被有些人称为“生命中枢”。显示其非同一般的重要性。脑干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原因有两个:1、脑干的白质中有重要的上下行传导束,是大脑、小脑和脊髓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通路。2、脑干的灰质中有心血管运动、呼吸和吞咽等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一旦脑干损伤,就会危及生命。

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示脑模型)。小脑的功能:维持身体姿势平衡;协调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四)分析实例,巩固知识

在做膝跳反射的实验时,为什么要使实验腿放松,否则实验会失败?请几个同学进行分析叙述后教师小结。

 

五、板书设计 

篇7:第二册 4、3脑和脊髓

一、大脑对脊髓反射活动的控制

1.脊髓里的中枢属于低级中枢,一般受大脑控制。

2.大脑发出的神经冲动经下行传导束到达脊髓的有关神经中枢,控制这些低级中枢的活动。

二、脑干

1.脑干的组成:间脑、中脑、脑桥、延髓。

2.脑干的特点:灰质和白质排列不规则。

3.脑干的主要机能:(1)白质中有联系大脑、小脑和脊髓的传导束;(2)灰质中有调节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

三、小脑

小脑的功能是:1.维持身体姿势平衡;

2.协调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在制备脊蛙时,把剪去头部的蛙腹面向上放在解剖盘上,观察它能否翻身。如果它         说明脑还未除尽,如果    

说明脊蛙制备成功。此实验除去蛙脑,目的是排除       

        的控制。

(2)在脊蛙反射实验中,蛙在没有       而只有        的情况下,可能出现搔扒反射。而      也损伤后,不能出现搔扒反射。这表明脊髓具有      功能。

(3)脊髓的主要功能是(   )

(A)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B)反射和传导

(C)上行和下行传导兴奋 (D)反射和感觉

2.课后作业

(4)小儿夜间有遗尿现象,其原因是(   )

(A)膀胱小           (B)新陈代谢过旺,产尿多

(C)排尿不受大脑控制 (D)大脑发育尚不完善

(5)下列有关脑灰质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集中于脑的深部

(B)集中于脑的表层

(C)均匀分散于脑的各部分

(D)在脑的不同部分,分布不同

(6)当一人的脊髓上部受到严重损伤时,针刺大腿,该伤者(   )

(A)产生缩腿反射并感疼痛

(B)产生缩腿反射,不感疼痛

(C)不产生缩腿反射便感到疼痛

(D)不产生缩腿反射,也不感疼痛

(7)“植物人”是指只有心跳和呼吸而没有其他活动的病人,这种病人脑中没有受伤的部分是(   )

(A)大脑   (B)小脑   (C)中脑   (D)脑干

(8)某病人肢体震颤,不能完成用左手食指交替指点自己右手中指和鼻子的快速而准确的动作,其病变发生在(   )

(A)小脑  (B)大脑   (C)脑干   (D)脊髓

3.参考答案

(1)能翻身,不能翻身,脑,脊髓(2)脑,脊髓,脊髓,反射(3)B(4)D(5)D(6)B(7)D(8)A

4.简要分析

(4)人的排尿中枢在脊髓下部,属低级中枢,受大脑控制。小儿因大脑发育不完善,常出现大脑对排尿中枢“控制不力”的情况,从而造成遗尿。(5)脑灰质在脑的各部分中分布并不一致。在大脑中主要分布在皮层,但在脑干等处则呈不规则分布。(6)脊髓的功能是传导和反射,当脊髓上部损伤时,反射仍能进行,但由于传导路径阻断,所以无法在大脑皮层形成感觉。(7)脑干的灰质中有基本的生命中枢,如维持心跳、呼吸等生命活动的中枢。该病人其他功能丧失,但呼吸、心跳仍在,故脑干未损伤。(8)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姿势的平衡,协调骨骼肌群的随意运动。小脑病变,则不能完成如题中所述的精巧动作。

 

【小资料】

神经细胞有多长?

神经元虽然只是一个细胞,但由于有伸长的轴突,所以细胞总长度常常很可观。人的神经元可长过1米。长颈鹿脊髓中神经元纤维可一直伸到后肢趾尖,这一神经元的全长甚至超过1米,而鲸相应的神经元更长,可达10米。轴突的直径一般都是较小的。人脑中某些细小的轴突直径只有1微米,但有些动物如乌贼的巨大轴突直径或大至1毫米。

(詹迪威)

篇8:企业管理1、2、3、4

企业管理是门大学问,由人及事,由事及人,方方面面都要理顺,否则企业内部混乱才是企业最大的内耗。

1、研究企业存在的问题

从研究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到,在对1745家民营企业的抽样调查中,中国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几大突出问题,每次看到这些问题,都值得我思考:

A、没有科学系统、条理清晰的经营战略规划。(92%)

B、没有科学的薪酬与工作绩效评估体系,“谈判工资”考验员工谈判能力(91%)

C、强调已建立的规章制度,但很多工作缺乏具体规范和标准(87%)

D、对员工苛刻挑剔,希望是全才,因此结构性短缺明显,流失严重(83%)

E、老板和高管带头破坏企业规则,股东和家族成员对企业多头管理(76%)

F、对规则的理解不到位,“管”多“理”少(69%)

G、滥用家属亲友世交关系,忽视职业能力(69%)

H、过分集权,基层管理人员基本无授权(67%)

I、重经营,轻管理。高层重点抓订单,老板是一号业务员(56%)

从这些集中问题想到目前的企业,我们的战略是否清晰、可行?是否已经建立起了科学的薪酬与员工绩效考核体系?我们的规章制度是否有具体的规范和标准?是否破坏了企业规则?各个岗位和级别的权利是否充分,是否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工作?……这些棘手的问题,要一条一条的落实了目前公司的经营过程中。有问题,马上制定出整改意见。没有问题,则作为对企业今后经营管理的一种鞭笞,不断完善改进。

特别是联想到目前公司的组织结构方面的问题,是否按照科学的构架建设适合的岗位,划清岗位职责,并将合适的人放到这个岗位上相匹配,同时是否制定出了能激发员工积极性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是影响企业经营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需要认真考虑不断完善。比如,目前的业务部门构架是否与企业设立的经营发展战略一致的问题?后勤综合部门的构架是否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工作效能?管理过程中的层级区分是否过多,是否有利于发挥出每个层级的工作积极性?目前的管理结构是否真正发挥出了每个人的最大能量?目前与这个组织构架匹配的绩效考核体系是否有效?……这些问题要慎重对待!

2、流程比资源重要

目前的企业管理,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比较大的一个反差就是:国外企业考流程经营,每个人都是这条流水线的一个环节,大家一起将企业运营做好。即使这些人中的某个或全部离职之后,马上引进一批新人按照事先设定好的流程开展工作,照样可以得到以前的那种效果。可是国内企业呢?流程建设不完善,更多的情况下是依靠某个或某几个人的个人能力,建立起一套匹配的流程。一旦这些人离开公司,公司便很快陷入迷茫期。所以,国内企业便陷入了不断寻找和挖掘空降兵的恶性循环。对比之下,用二流工作养活一批流水线工作远远比用一流工资养活个人能力极强的定时炸弹要划算的多。

篇9:企业管理1、2、3、4

这样一种明显的反差,也折射出了一个显著的道理,企业经营不能依靠某个人或某个模式,而是依靠一套行之有效的流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正常的经营秩序稳定,能发挥出每个人最大的能量参与到企业的经营中。

麦当劳可以在全世界进行复制,核心是:他尽可能的减少前台的操作,只负责收银和点餐,把最重要的和复杂的东西都放在后台来进行梳理和总结,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流程。这段话对我启发很大:既然人不好找,没关系,可以沉下心来做流程。就和部队一样,每年有新兵来,老兵走,但是工作没有耽误,关键就在于一整套合理的运营流程。这才是所谓“铁打营盘,流水兵”的真谛!结合到我们的公司,如何打造出这样的流程,应该是我们以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3、可行性标准比目标重要

很简单一个例子,假如我们让一个员工帮我们“拿一些水果”。结果会是怎么样?可能五花八门什么都有:苹果、香蕉、桔子、菠萝等。是我们期望的吗?就不一定了。再说,我们要他们给我们拿多少?做什么用?要什么时间用等?必然影响最后的结果。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就是我们平时企业管理中:可行性标准没有传达清楚,只是说出了目标,结果自然不是我们想要的那样。

因而,在我们日常管理工作当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这个问题。往往我们高层说一个东西向中层部门经理传单就是简单的有个目标,没有一个标准。这样,他们在向下属执行者传达过程中就会走样,导致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东西并不是自己最初想要的,浪费时间和人力资源。我们一定要尽量将目标分解成可以定性和定量的标准来让各级员工来执行。特别是要注意中层部门经理这个级别,他们作为任务和目标的中间传承点,更应该完整无误的将我们要执行的任务详细的传达到基层执行者耳朵中,更有利于最后目标的实现。

4、如何分清管理顺序

而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管理顺序的问题。

A、重要紧急

B、紧急不重要

C、重要不紧急

D、不重要不紧急

这四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真正能做到极致的有几个?我们往往是会在一些无所谓的问题上浪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而一些重要的问题上则不知所云,最终影响的是企业的经营推进。

因而,我们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学会分析这些问题的性质,合理管理好时间,做出效率来。可以采取定量管理的方法来管理进行时间管理,提升单位时间工作的完成,专注于某个时间段的核心任务完成。同时,要进行尽可能的授权,与那些可以由其它人完成的非重要工作。

公倍数和公因数说课稿

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

《公因数和公倍数二》的教案

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4《我和企鹅》

小五数学公倍数课件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优秀教案设计

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认识的教案

《乡愁》 4

《组歌》 4

3和4的公倍数有哪些(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3和4的公倍数有哪些,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