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结婚风俗礼仪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静,悠然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晋江结婚风俗礼仪(共含12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静,悠然”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晋江结婚风俗礼仪

篇1:晋江结婚风俗礼仪

晋江的婚礼风俗

相亲

虽然当今社会提倡男女自由恋爱,但大多数工作繁忙的新人还是选择相亲,相亲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委托没人到处打通是否有男/女到了适婚的年龄,一旦发现有合适的对象出现,委托方就会先去看一眼,若觉得满意,没人安排男女双方见面,见面的地点一般是在女方家中,而且男女双方的家中都会一同前往,称之“对看”。

探家风

如果相亲过程中双方和双方家中都满意,接下来女方和女方的家长和叔伯等亲戚一起前往男方家中“探家风”,了解男方家中的具体情况,回家够进行商讨,互相说出自己对男方的看法。

谈聘金和衫裤钱

如果女方觉得男方不错,就要开始进入谈聘金和衫裤钱的阶段,至于与晋江女孩结婚要多少礼金的问题,其实礼金的多少主要有男方的家庭条件决定,男方家庭条件好就多给些,男方家庭条件一般就少给些,只要女方的要求不是很过分,男方一般是会接受的,双方谈妥谈聘金和衫裤钱后,男方需要选择一个日子到女方家中系红包,系红包的意思就是先拿一些钱给女方父母,女方当事人还需要从这部分钱中取拿出一小部分,为自家兄弟姐妹买新衣服。

接亲

婚礼当天,男方要准备两辆以上装饰好的婚车用于接亲,当新郎到达女方几门就时,女方家人要燃放鞭炮欢迎新郎,鞭炮燃放后新郎方可进入女方家中,当新郎见到新娘时,将手中的捧花送给新娘,接着跪拜女方家的祖先,拜完后,新人一同吃太平面,新娘必须比新郎吃得慢,吃完后新娘出门,女方家人燃放鞭炮,新娘出门时千万不能回头。

到达男方家

新娘到达男方家后,新人还需要再吃一碗太平面,代表着平安,新郎面中放有鸡头,新娘面中放有鸡翅膀,意味着新郎时一家之主,新娘是家中的贤内助,随后新人出发到婚宴酒店。

结婚流程

一.初识阶段

虽说现在提倡是自由恋爱,一般男女青年相对来说都比较开放,但还是很多人会选择“相亲”之路,所以这个时候媒人起到的作用也是比较重要的。

二.发展阶段

如果两个见面成功以后,一般女方就会到男方家里进行“探家风”了。到了那一天,一般那天会比较多人去男方家,这样就可以对男方家庭进行一些详细的了解,然后回到家以后相互听取意见,如果还是有一些不放心的话可以再托朋友或是亲戚去了解一下男方家的背景以及年轻人的一些情况。

三.确定阶段

如果“探家风”以后觉得男方没有问题的话,这个时候媒人就要再次发挥重要作用,就是进行谈聘金和衫裤钱。一般到这个时候也就差不多,只要女方要求不是十分过分,一般男方都会会接受的,当然再讲聘金时候还会进行讨价还价的。聘金一般在3888元左右,衫裤钱则一般在10000元左右,这些数字都是比较吉利的。如果像聘金和衫裤钱都差不多以后,接下来男方就要选一天到女方家系红包,一般会先拿一部分钱给女方父母,土话就叫“系三带”。女孩子则要从中拿出一小部分给自家的父母、兄弟姐妹买一身新衣服。

四、巩固阶段

“系三带”过后,这个时候男方就要准备按照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找喜日,确定在哪一天后,然后再把“喜日”的红贴子及一小篮糖饼送到女方家,这个就叫“送日头”,女方知道日期后就会准备好嫁妆,男方就要忙着请人、准备酒席等。

五、婚礼阶段

喜宴结束后,很多地方也就没有什么事, 但是这边还有一个步骤,就是新娘还要在新郎的陪同下给双亲和直系亲属敬“乌糖茶”。一般敬茶顺序就是按长幼逐进行,一般在敬茶时公公和婆婆他们都会准备一份礼物,就是你叫他们一声爸和妈就给到你手上。然后到了晚上夫妻同房前,两人还要同喝“合欢茶”,一般这个茶也是要以红枣、花生、桂圆、龙眼等泡入茶中,这种就是代表着“早生贵子跳龙门”之意。

婚俗

1、过礼

“过礼”的第一步,是由媒人把男方bai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

2、探家风。

如果两个见面成功以后,一般女方就会到男方家里进行“探家风”了。到了那一天,一般那天会比较多人去男方家,这样就可以对男方家庭进行一些详细的了解,然后回到家以后相互听取意见,如果还是有一些不放心的话可以再托朋友或是亲戚去了解一下男方家的背景以及年轻人的一些情况。

3、谈聘金和衫裤钱、系红包。

如果“探家风”以后觉得男方没有问题的话,这个时候媒人就要再次发挥重要作用,就是进行谈聘金和衫裤钱。

聘金一般在3888元左右,衫裤钱则一般在10000元左右。如果像聘金和衫裤钱都差不多以后,接下来男方就要选一天到女方家系红包,一般会先拿一部分钱给女方父母,土话就叫“系三带”。女孩子则要从中拿出一小部分给自家的父母、兄弟姐妹买一身新衣服。

、找日子,送日

“系三带”过后,这个时候男方就要准备按照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找喜日,确定在哪一天后,然后再把“喜日”的红贴子及一小篮糖饼送到女方家,这个就叫“送日头”,女方知道日期后就会准备好嫁妆,男方就要忙着请人、准备酒席等。

5、担盘,上头,举行结婚典礼

新娘还要在新郎的陪同下给双亲和直系亲属敬“乌糖茶”。一般敬茶顺序就是按长幼逐进行,一般在敬茶时公公和婆婆他们都会准备一份礼物。

篇2:结婚风俗礼仪

结婚风俗礼仪

婚礼前的礼仪:

1.送聘礼:婚礼前,男方就要到女方家送迎亲的聘礼。广州的风俗是要送鸡(意味着有生气)、椰子(有爷有子,天伦之福)、礼饼(送给女方的亲戚),而且还要送礼金,意味着男方家有钱,会让女子嫁过去享福。

2.安床:在结婚前一晚上,女方会找一个有福气的男人(家庭美满,父母健在,有儿子)来安新房的新床,并且把花生、红枣、核桃等意味着早生贵子等好意头的食品放在床头。

3.嫁妆:新娘会在出嫁前,把娘家准备的嫁妆装在一只红皮箱里,等到第二天带到婆家去。

4.上头:结婚前晚,会选择一个吉时去拜神,拜天地,祈求幸福,并且会通知男方在同一时间拜。

5.梳头:新娘会请一个有福气的长辈来给自己梳头。

6.吃汤圆:意味着可以圆满成婚,圆满幸福。

婚礼当天的礼仪.:

1.迎亲:婚礼上午,男方的接亲队伍就要来女方家接亲了。现今,接新娘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第一关便是“入门”。若要顺利接得美人归,必须经过一连串智力及体能测试,必要时还加上歌情话,但最重要的还是丰厚的“开门利市”,众姊妹满意后才开门。新郎应以花球迎娶新娘(新娘不可自制花球)。

2.找红鞋:新郎会在接新娘的房间里找给新娘穿的红鞋子,给新娘穿上后才能把新娘带走。

入门:

到达男家后,新娘由大妗搀扶下踏入男方家门。在大门坎外会预先放一个燃木炭的火盆(铜盆或铁盆均可),新娘需从火盆中跨过,这叫「过火盆」,取其发旺、赶邪之意。接下来是拜堂仪式,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是拜天地,第二是拜祖先,第三是参拜家翁家姑。拜过天地及向祖先神位行跪拜礼后,一对新人便会向新郎父母叩拜,新娘并向家翁、家姑奉上香茶,之后再按家中各人辈份和长幼逐一向长辈敬茶,至于跪下与否,则视乎敬、受双方的喜好。跪拜父母后,新人会互相对拜,大妗姐不断说些吉祥话,在互租对拜后,拜堂才告礼成。

敬茶:

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敬茶是一个很重要的礼节。新人在拜过祖先,要向父母敬茶,这样不单代表答谢父母养育之恩,同时亦代表双方家长接纳新郎或新娘为家族中的新成员,是身份备受确认的象征。新人敬茶用的香茶内,通常都放上两枚红枣和莲子,寓意早生贵子的吉兆。新家翁、家姑及长辈喝了新娘这杯茶后,会送上金手镯、玉器等首饰作为新媳妇的见面礼,又会在盛托香茶的盘上(俗称「槟榔盒」)放上一封利是,作为大妗姐的赏钱。

出门

抵达女家后,第一关是入门,若要顺利接得美人归,必须经过一连串智力及体能的测试,必要时还要宣读爱的宣言(卖身契),但最重要的是给予众姐妹丰厚的开门利市,众姐妹满意后才开门。入门后,新娘由大妗姐或伴娘带出来交给新娘的父亲,再由父亲把新娘交给新郎,正式行夫妻见面礼。跟着新人先拜天地,再拜祖先,再向双亲奉茶跪拜,接新娘仪式就此完成。

打红伞

完成上述仪式,新娘需由伴娘或大姅姐掺扶并打红伞,寓意开枝散叶,其它姊妹也须边走边撒米及红、绿豆、金纸碎,俗称「喂金鸡」,据说可防止金鸡啄新娘。上花车前,新娘要向送行的亲友鞠躬,以表谢意。一定要注意的是陪伴新娘过门到男家的除大妗姐外,必须是未婚女性,而且新娘的兄弟不可陪伴新娘过门,如果新娘早于兄长结婚,须将兄长的裤挂于门口之处,由新人在裤裆下穿过,假若早于姐姐结婚的话,则送一条裙给未婚姐姐,未婚兄姐不可目睹新人出门或过门,应暂时回避。

三朝(读zhao,就是第三天的意思)回门

回门虽然并没列在三书六礼中,却是中国人传统一个极重要的嫁娶礼仪,绝不可掉以轻心。从前,新娘出嫁后,会在第三天由丈夫陪同下回娘家探望父母。新娘在回门时,要穿我国传统的新娘服(裙褂)和挽上全新的红色新娘包,裙褂代表新娘冰清玉洁的身份,只有黄花闺女才可穿。同时男家一定要送回金猪一只,以示新娘子的贞洁。女家收到金猪后即分予亲戚朋友、街坊邻里享用,表示自家女儿不辱门楣。传统上,岳丈母需留回门的新娘及女婿在家吃饭,但现在大多数新人为省时间,都选择即日回门,即新人在男家拜过天地及奉茶给翁姑后,便即时进行回门仪式,之后再返男家或直接到酒楼,新人亦可于第二天回门,但切不可超过第三天,这代表男家不满意新娘,不批准新娘回娘家。现在回门大部分礼品都由利是代替,但乳猪例外。

回门礼品:1(由男家送到女家):金猪一只、西饼两盒、酒两瓶、生鸡一对、猪肚及猪肉各两斤、水果两篮(代表生生猛猛)、有头生菜(风生水起)、葱(松松动动)、伊面两盒(代表恩爱缠绵)、有头尾甘蔗两根。

回门回礼:2(由女家送到男家)金猪头、尾、手脚各一只、猪舌半边、西饼一盒、有头甘蔗、有头生菜。

婚嫁禁忌

1、结婚之日,新娘出门时,嫂嫂不能相送,因为[嫂]与扫星同音,不吉利。新娘出门的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带走娘家的财运。

2、婚礼未举办完毕,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而新娘更不可躺下,以免一年到头都病在床上。

3、新娘结婚当天必须穿新鞋,寓意将旧物丢掉。

4、新娘出门时,必须要佩戴耳环,以示听话,没有穿耳的可佩戴夹耳环。

5、新人的长辈如有已去世的人,在敬茶的时候,应在他(她)应坐的位置上 放上新人敬的茶,敬完茶后顺便移一下凳子,再让下一位就座。

篇3:苏州结婚风俗礼仪

结婚风俗

1.聘礼。结婚之前男方要给女方聘礼,相信这是每个地方都必不可少的风俗。而具体给多少要根据男方家庭条件双方商议。聘礼当中其一一部分是给新娘买衣服和首饰的。通常新娘家请客的烟酒喜糖等婚宴费用都是由男方负责。

2.嫁妆。嫁妆一般是女方家长为女儿准备的,具体金额可以根据自家经济条件或聘礼金额来衡量。同时还要准备新郎在婚礼上穿的衣服、鞋子以及一些首饰。新人结婚的戒指一般是双方互送的。

3.吃汤圆、喝甜汤。通常在结婚的头一天晚上,女方家里会邀请一些好姐妹到自己家里吃汤圆,而邀请的人数也最好要是双数,因为这寓意着好事成双。结婚当天,新娘接进新郎家的时候需要喝甜汤,寓意着婚后的生活甜甜蜜蜜。甜汤一般都是红枣莲子汤、汤圆或红糖水。

4.敬扇、掷扇。在新娘上婚车之前,会由一个小男孩把放有扇子的托盘或茶盘递给新娘,新娘接过扇子后需要回赠一个红包作为答谢。在准备离开女方家的时候,新娘不能跟家人说再见。婚车启动时新娘要把扇子扔到窗外,寓意不把坏习惯带到老公家,小男孩捡起扇子交还给女方家人,女方家人应回赠答谢红包。

5.摸橘子。新娘到达新郎家后,男方家要放鞭炮迎接,同时会有两个小孩拿着橘子让新娘摸橘子,新娘要给两个小孩答谢红包。这两个橘子要留到晚上再让新娘剥开,寓意着健康长寿。

婚礼注意事项

1、对于婚礼的择日,建议避免农历七月的鬼月,同样也避免选择农历六月,因为六月是整年的一半,六月新娘即等于半个新娘,相当于有前无后,夫妇婚后容易离异,故此存着半月妻的说法

2、福人安床,在婚礼仪式之前的近些天内,择一天良辰吉日,家中选择一位好命人,需双亲安康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婚姻和睦,儿女孝顺的人,恭请其为新人抬床,铺床,撒喜糖,为即将成婚的给新人添置好运,一般家中也会请姨娘或舅妈进行铺床,同时嘴里念着着吉祥话,床铺上面,放上红枣、花生、莲子、桂圆、红蛋,铺好床后,不可随意让人碰坐,也可在结婚前一天,可选择男童在新娘婚床上睡一晚,有着生儿子的美好寓意。

娘家习俗

1、婚房放置甘蔗,连根带叶,贴上喜字,寓意日后生活长长久久,生活甜蜜,步步高升.

2、时辰选择,中午接亲,行跪拜之礼,对父母长辈表示最真挚的感谢

3、建议女方迎亲送嫁人,要恰逢双数,新郎迎娶,单去双回,双双对对,寓意美好

4、传统讨喜,新郎到家女方家中时,要给伴娘吉利数字的红包,伴娘方可让你见新娘

5、新郎新娘夫妻在娘家,要喝三样东西,甜汤,汤圆,茶叶水,寓意日后生活甜蜜,幸福美满,向父母敬茶感谢养育之恩,新娘出发前还需与父母食用汤圆,需母亲喂女儿食用汤圆,祝福日后团员和睦

6、传统敬扇,新娘上礼车前,需一名小男孩把扇子递给新娘,新郎以回红包答谢小男孩

7、传统掷扇,当礼车即将启动后,新娘将扇子掷至窗外,寓意抛开以往的歹性,带着优点嫁至婆家,后由小男孩再次拾起归还给女方家,女方家以红包答谢

8、新娘出嫁,离家时哭嫁,代表父母不舍,寓意大吉大利

9、迎亲队伍离开女方家中时,不可说再见

篇4:福建结婚风俗礼仪

福建的结婚风俗

1、女方回礼

须回送:新郎内衣一套、新郎西装一套、新郎衬衫一件。新郎男袜一双(不能是白色的袜子)、金戒指一个。其中的“袜金裤”,寓意新郎以后发展为:“活金库”。至于女方要回送多少礼金给男方,可以在订婚仪式时当场返送,也可以在结婚时,当嫁妆给新娘。

2、女方置办嫁妆

(1)办些新家需要的电器:根据各人情况,按需办理。如女方有条件,现流行置办“轿车一部。

(2)红皮箱:(个数一般2个,取好事成双之意). 皮箱里装些常用衣物及女方父母办给女儿嫁妆物。

(3)红伞:接亲时,伴娘为新娘撑红伞出门,上车,下车,露天。这把伞要求要崭新的而且没有商标,颜色红色和粉红均可。这也是旧时讨吉利的说法,比如挡灾,辟邪。

(4)红塑料桶1个:需用3尺3的红布(男方提供)包裹. (意为新娘马桶,桶内要放上红枣、花生、莲子、桂圆、瓜子,寓意早生贵子)。

(5)喜娃:一男一女娃娃一对,讨吉利的说法,多子多福之意。(最好是女方朋友送的,千万不可是新娘本人去买的)。

(6)儿童澡盆1个,红色化妆箱1个,镜子一面,红毛巾2条,红牙杯一对,牙刷2把,2把角梳,红脸盆2个。

(7)塑料花和花瓶(男方提供);塑料花白色百合花和红色玫瑰花2种颜色各九朵,代表男生和女生,也寓意百年好合和富贵荣华。

3、接亲

结婚第一天,男方家要准备两辆以上装饰好的婚车来女方家接新娘与嫁妆,也叫接亲。当新郎的婚车到女方家时,女方家要放鞭炮,放完后新郎方可进入女方家。新郎还要带上新娘手捧花与上等香烟来新娘家。

4、吃太平面

新郎到女方家时,新人一定要吃一碗太平面,新娘接到男方家里后,同样还要再吃一碗太平面。意为保平安。按福州传统,新人在见家人之前,要吃太平鸡面,新郎吃鸡头,预示着一家之主,新娘子吃鸡翅膀,鸡脚,这个要用福州话来讲,大意就是持家有方,多子多福。太平面里还有两个太平蛋,通常要吃一颗留一颗,意思为大家一起平安。

5、铺床

福州人要男方家的长辈铺新房的床,长辈要选父母,儿女齐全的表示新人可以象这位长辈那样幸福。然后找1至2个乖巧,聪明,漂亮的小男孩到新床上打几个滚,意将来会生漂亮的男宝宝。如果喜欢生女宝宝,就找一男一女,或者直接女生来打滚好了。还得记得给每个小孩包红包。

6、见长辈

下午3到4点,新人就要开始拜见祖宗,及长辈,老人和亲戚,讨红包。按先直系后旁系,先父系后母系的程序一一叩拜。受拜者要给新娘“见面礼”。至亲长辈多赠以戒指、项链、手镯等贵重礼物。

7、酒店设酒宴

差不多5点新人们就要到酒店迎宾客了,最后就是酒店常见的礼仪了。新人的亲戚朋友就聚在一起喝喜酒,吃喜宴。在酒桌上见过与自己同辈的亲戚,那时候也还是可以拿红包的。

8、回门

按福州习俗,结婚时,第一天是男方家办酒。第二天,女方家办酒,也叫办回门酒。婚后第二天是回门的日子,娘家要派小舅子去接新娘,新郎要给小舅子钱。然后新郎备礼品,和新娘一起往岳父母家拜见,当日需返回。

特色风俗

一、拦花轿

新郎到女方家去迎亲,福清叫做邀新人。回来的路上,人们可以用条椅等拦住去路,新郎、新娘不得生气。旧时新娘坐轿,有乐队伴奏,新郎要向拦轿的人分瓜子、糖果等。现在不坐轿了,乐队也改作录音机,拦路的人或要求新郎、新娘唱歌,或者要他们向拦路者分发香烟、糖果。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只有让拦路者满意,才让通过。一路上拦路的人越多,越说明新娘的才貌闻名远近,新郎也就越光彩。

二、避冲

新郎迎新娘到自己家门口,男家便放鞭炮迎新。此时由男方亲族中或邻层中福贵双全的年长妇女和喜娘扶新娘进门,里家的其他女眷暂时回避,等新娘进了大厅后才能见面。这种习俗叫避冲。

三、关新人房

在新娘未到男家的时候,新郎家挑一个聪明怜俐的男孩候在门口,待接亲的队伍一到,这男孩便上前将嫁妆中的新马桶接过来,这叫掼(提)马桶。这男孩还应先进新房,与预先在里头的男女孩子一起关紧房门要新郎讨香烟、糖里,方肯开门。这时,新郎、新娘拜过祖先和父母、翁姑,举行过婚礼后由喜娘为前导引进新房,于是便要拍房门,旧时拍房门还要由喜娘唱《拍房门歌》现在多由新郎与关房门的人讨价还价。讨价还价的时间越长,新郎、新娘越有耐性,则意味着今后夫妻恩思爱爱的日子越长。最后新郎答应关房门的小孩要求,小孩才打开房门,让他们进屋,新娘的新马桶里有不少礼品,这是给掼马桶男孩的酬劳。

四、闹房

是晚,两家都备丰盛宴席用待宾客。宾客中,新郎的舅父最尊贵,招待须至敬尽礼,宴会中应坐首席。是夜,各地大都兴闹房。闹房多由诸亲朋好友参加。闹房内容是出一些让新郎、新娘难为情的题目,戏谑一对新人。

各地的结婚彩礼

1.福州

自古以来,“好男不娶福州女,纵得功名也枉然”这句俗语都是非常流行的,其实它的主要意思就是没有取到福州的女人,即使有了功名利禄也没有任何意义,但眼下却有许多福州女讨不起的感慨。据了解,福建目前的彩礼钱最少也要十万元,所以很多人高呼娶不起媳妇。

2.福清

现在网络上流传福清的彩礼是最高的,因为这个地方娶媳妇不仅要几十万元聘金,还要加上一套别别墅,总的下来大约要三百万元。但是在福清的渔溪和三山两镇,娶亲一般只需要十三万元左右的聘金,再加上电器大约需要花费二十万元。

3.龙岩

根据调查,在龙岩的连城、长汀等地区娶媳妇的彩礼价格一般都在十万元以上。如果男方家经济条件有限,就可以写一张“欠条”,今后慢慢还就可以,但是,龙岩很多地区的彩礼费都高达六位数了,甚至还有更贵的。

4.晋-

晋-被称为女儿嫁妆最多的地方之一。因为在这个地区,女儿结婚女方的父母一般会给女儿准备一百万的嫁妆,有钱的家庭甚至会给女儿准备上千万元的嫁妆。但是,晋-的彩礼钱一般把控在十万元左右,而女方父母就会给女儿准备大量的陪嫁金额,由此可见能娶晋-的媳妇是最舒服的。

篇5:郑州结婚风俗礼仪

订婚、结婚、完婚

首先是订婚习俗。

1.在结婚之前都需要先订婚,如果新人是两个地方的,那么当订婚习俗存在差异的时候,通常一女方的习俗为主。

2.在订婚之前,男女双方要先告知父母,得到父母的初步认同,然后再找一位长辈当媒人,再由媒人陪同男方父母亲戚数人前往女方家正式提亲,商议聘礼,婚礼酒席等细节事宜,并订下吉日下聘,下聘完成,订婚才算完成。

其次婚礼当天结婚习俗。

1.择吉送好饰新房:选择良辰吉日,根据自己的婚礼风格装饰好自己的新房,压迫突出喜庆的氛围。

2.红喜高悬满厅堂:就是指当结婚当天男女双方家、新房、典礼酒店、喜宴厅等都要贴‘喜’字。‘喜’字,家中室内可以提前贴,其它都是婚日当天贴。室外‘喜’字也叫领路喜,一般要求贴好后,别人从社区门口顺着‘喜’字就能找到家。

3.亲迎新娘不回头:是指结婚当天新郎去迎接新娘的时候,去的路线和回来的路线不能完全相同,也就是不走回头路的意思。

4.正午以前拜花堂:是指在郑州结婚的当天必须要在正午12点之前就完成拜堂仪式,有些地方可以是在下午拜堂,但是按照郑州的结婚习俗,必须要在正午之前拜堂才会大吉大利。

最后是完婚之后的习俗

1.大宴宾朋谢四方:就是指在婚礼仪式结束后,中午的时候摆宴酒席,邀请来宾和亲朋好友用餐,答谢亲友来宾,新人共同敬酒表示感谢。(这一点应该不只是郑州有这个习俗,很多城市应该也是如此吧)

2.三天回门看岳丈:在婚礼结束后的第三天,新郎要陪同新娘一起回门看望娘家父母,并且不能留宿,必须要在当天的日落之前赶回婆家,才会吉利。

篇6:西班牙结婚风俗礼仪

西班牙人忌讳在周二和13号这样的日子办喜事。6月结婚者最多,其次为7月、9月、10月,1月最少。

以往大多不选择在5月结婚。传说5月是妖魔鬼怪盛行之月,如选择在该月份结婚,婚后会有许多不愉快之事。现在人们对此已不十分在意。

西班牙结婚送礼蔚然成风。新郎要向新娘送礼,亲朋好友要向新郎新娘送礼。礼物要送得兴高采烈、如意吉祥。

某男爱上某女并决定和她结婚时,首先应选定一个求婚日期,带着定金和彩礼拜访女友和其父母。在今天的西班牙,该做法仍然相当普遍。据说这一习俗起源于法国,后来传入西班牙。当年法国墨洛温王朝第三个国王经常给王后几个硬币,以示对妻子的尊爱。久而久之,演变成送定金和彩礼的习俗。

在各种礼物中,不宜给新娘送珍珠制品。在传统习俗中,珍珠象征眼泪和预示夫妻不和。至今仍有不少西班牙人如此认为。

在婚礼上或婚礼车队经过时,人们一般向新郎新娘抛投花枝和抛撒花瓣。向新郎和新娘投掷花枝,意味着向他们投去的是情投意合。此习惯由来已久。在16世纪欧洲宫廷使用柑橘花枝,象征幸福美满,吉祥如意。19世纪使用橙枝花束制作新娘王冠。20世纪80年代开始时向新娘送鲜花枝。抛撒花瓣象征儿女满堂,多子多福。以前是在新娘家门前向新娘身上抛撒麦粒或米粒,现在多为抛撒新鲜花瓣。

篇7:洛阳结婚风俗礼仪

结婚习俗

下帖又叫“送好”。就是双方到了结婚年龄后,男方要请人择个结婚吉日(俗称“好”),再将择定的吉日(好)写在“书上”,把吉日告诉给女方,让其准备婚嫁事宜。女方同意,便可接下聘书。洛阳人婚期常选择“黄道吉日”或农历的三、六、九日。

过礼结婚前半月或十日,男方须给女方送彩礼,礼品有衣料、鞋袜、套装、化妆品、首饰及肉类、点心、面食等。

备嫁妆准备嫁妆是女方在婚前的主要事项,历来都受到人们的重视。嫁妆的多少往往决定了新娘以后在夫家的地位。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女方,准备的嫁妆丰厚齐全,经济状况差的则由男方准备妥当后在结婚前抬往女家,结婚当日再作嫁妆抬回。也有男方出钱让女方购买等情况。

送嫁妆在婚礼前一天或迎娶当日举行,男方在抬嫁妆前先送上肉一方、米一盘,俗称“辞娘米、离娘肉”。待嫁妆抬到男家后,押妆人将钥匙交给新郎母亲。

准备洞房在结婚的头天晚上,男方家选定的女性给新娘铺床,并往床上撒放花生、栗子、白果、核桃、红枣等物,意为早生贵子、男女孩“花”着生。新人的被褥,男家须请儿女双全、夫妇俱在的妇女用红线缝制,被子数量均取偶数。当晚,要由男方近亲家的健康男孩儿睡在新床上,俗为“压床”,意为新娘快快生个胖小子。

结婚风俗

通常要经过下帖、过礼、送嫁装、迎娶等过程。

下帖。又叫“送好”。就是双方到了结婚年龄后,男方要请人择个结婚吉日(俗称“好”),再将择定的吉日(好)写在“书上”,把吉日告诉给女方,让其准备婚嫁事宜。女方同意,便可接下聘书。洛阳人婚期常选择“黄道吉日”或农历的三、六、九日。

过礼。结婚前半月或十日,男方须给女方送彩礼,礼品有衣料、鞋袜、套装、化妆品、首饰及肉类、点心、面食等。

备嫁妆。准备嫁妆是女方在婚前的主要事项,历来都受到人们的重视。嫁妆的多少往往决定了新娘以后在夫家的地位。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女方,准备的嫁妆丰厚齐全,经济状况差的则由男方准备妥当后在结婚前抬往女家,结婚当日再作嫁妆抬回。也有男方出钱让女方购买等情况。

送嫁妆。在婚礼前一天或迎娶当日举行,男方在抬嫁妆前先送上肉一方、米一盘,俗称“辞娘米、离娘肉”。待嫁妆抬到男家后,押妆人将钥匙交给新郎母亲。

准备洞房。在结婚的头天晚上,男方家选定的女性给新娘铺床,并往床上撒放花生、栗子、白果、核桃、红枣等物,意为早生贵子、男女孩“花”着生。新人的被褥,男家须请儿女双全、夫妇俱在的妇女用红线缝制,被子数量均取偶数。当晚,要由男方近亲家的健康男孩儿睡在新床上,俗为“压床”,意为新娘快快生个胖小子。

迎娶。迎娶的当日上午,新娘穿戴齐整后等待男方迎娶。新娘上轿时双脚不能着地,由新郎将新娘抱起放在轿中,娶亲队伍在乐队的伴奏下启程上路,娶亲来回不走同一路线。每逢轿至路口、大树、枯井、古庙处,都要燃放鞭炮以辟邪。

轿至男家门口,男家人立即燃放鞭炮,新娘在迎客人的搀扶下,踏铺地红毡进入大门,男家人向新娘撒干草、彩纸和糖、花生、枣、铜钱、硬币等物,小孩们挣抢,以示热闹。然后举行仪式:一对儿新人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对拜,尔后,把新娘送入洞房。仪式必须在中午12时前举行,12时后则视为不吉利。

闹房。按照风俗,在新婚的前三夜,全村老少,不轮辈份高低,都要聚到新媳妇房里闹洞房,以增加新婚气氛,俗说:“三天不论大小。”不过,当长辈的都比较规矩,只是看看笑笑,凑凑气氛,闹得最疯的主要是兄弟们和邻里的嫂子们。当新媳妇最愁最怕的就是闹洞房这一关,胆小体弱的往往心惊肉跳,提前几天就做心理准备。

听房。就是“听房事”,夜静人散之后,新婚夫妇要吹灯安歇了。新婚之夜那种激动不安和兴奋羞涩的言谈举止,是最秘密、最刺激的。那些没结过婚的小兄弟们,总要约三五个人藏在房后窗户根下偷听动静。

回门。婚后第二天是新媳妇父母瞧看闺女的日子,娘家人携带四色礼品到男家,男家设宴款待并回赠礼品。婚后第三日为新媳妇省亲回门日,这天上午,新郎陪同新娘回娘家。

接亲风俗

1.双方婚前的接触。这个“接触”并不是指身体或者心灵的接触,而是要让俩人的八字“接触”一下,看看俩人是否有些地方是不合适的,也可算出双方在一起后会缺少什么,若命里缺金,则可选择佩戴白水晶做成的手链等饰物进行适当的补充。若缺少其他也可以效仿相应的化解方法,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2.人数。男方按照当初双方商定好的“请期”时间去迎亲。“迎亲”的人数忌双数,女方送嫁的人数要逢双。这样表示男家“单”去“双”回,添丁添口,女方双数表示“双双对对”,寓意着白头偕老。如若在迎亲途中遇到另一迎亲车队,这情况叫“喜冲喜”需互放鞭炮或由双方媒人互换事先预备好的花朵来化解。

3.哭嫁。新娘离家时要喜极而泣,且哭的越快越大声越好,这样旺娘家的财运。出嫁当日新娘忌吃夫家的饭,俗云“食郎饭,打郎声”,意喻以后在婆家受委屈只能忍气吞声,言听计从,为避免,所以当日只须吃菜而不吃饭。另外新娘出大门时忌双脚踏地,要小心不要踩到新郎的鞋子,入男家大门时也不能踩踏门槛,触犯了其中任何一条都容易给娘家和夫家带来不好的运气。

4.新娘出门进门的风水。新娘衣服上忌有口袋,以免带走娘家财运。而且婚礼当天新娘忌穿旧鞋,所有的鞋子需是新的。另外,新娘会因婚纱过长而影响到走路,难免会有踩到新郎的时候,但踩到新郎就会有“羞夫之意”,所以,新娘在走路时一定要小心为好。新娘在进新郎家门时,忌脚踏门槛,要跨过去。婚礼当天,新娘出门时,娘家的姑嫂均需回避,因“姑”同“孤”,“嫂”同“扫”,都不吉利。

5.婚车的选择。婚车的选择也不容忽视,并不是越贵重的车越好,而是最好选择有利新郎新娘命格五行颜色的车。因为婚车的颜色也可以代表五行的区分:白、乳白色汽车为金、黑、蓝色汽车为水,紫色汽车为火,土黄色汽车为土,青、碧、绿色的汽车为木。不同命理五行的人应该选择适合自己五行颜色的婚车为宜。

6.新人上下车也要有讲究。从风水来看,婚宴头车的下车顺序也有讲究。新郎和新娘以一左一右分坐在婚宴头车后排座椅,伴郎一般坐在副驾驶位置,当头车到达婚宴酒店时,首先是伴郎下车,从车尾绕至左后门替新郎开门,新郎再从车头绕至右后门替新娘开门,并搀扶新娘下车。而这个顺序则是基于“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考虑,不能颠倒。

篇8:兰州结婚风俗礼仪

结婚风俗

订婚 无论是自由恋爱,还是相亲认识,当准备结婚时都会有一个订婚仪式。首先双方家庭会商量一个好日子,届时两家人包括亲人都会到场,一起商量婚期、彩礼有关方面的事情。一切协商好后,男方把彩礼给到女方,接着就会商量怎么操办婚礼的事宜,之后办订婚酒席,女方要准备五种杂粮用瓶子装好,让男方带回家,有五谷丰登、吉祥祝福的寓意。

筹备婚礼 一般订婚离婚期至少有大半年的时间,特别是婚期定在国定假期的结婚高峰期,那筹备婚礼就会更紧张而忙碌了,而且这关乎两家人的事情,所以还的两家人一起坐下商量,在最后还一起协商决定,满意了才能确定。

娶亲和送亲 娶亲是男方家需要准备的,一般男方邀上5-7人,包括新郎在内租车一个双数的队伍去女方家娶亲。娶亲时,男方还得准备四色礼,分别是烟、酒、茶、肉。肉比较有讲究,肉必须是四条肋上的骨肉,也叫离娘肉,所以必须是中间断开的,之后用红绳扎好,寓意女儿离家的意思。 送亲是女方家这边的,一样也是邀请单数的人,与新娘组成双数的队伍。在新郎到新娘家门前时,亲友团不会马上让其进门,必须一般给红包一边推门,直达女方满意红包给的数量为止。当进门后新郎要找到新娘的鞋,穿上以后才能让新娘出名。出名是,新娘是不能沾地的,所以必须要新郎抱着或背着出门。

结婚庆典 婚宴上就如现在的仪式流程一样,不过开席时间是中午11.30分,来宾一边吃着美味一边看着新人举办仪式,最后新人敬酒,吃完宴席,大家就会各自散去,婚礼就这样结束了。

回门 结婚后的第三天,新人会一起回娘家,叫回门。回门女方家会准备婚宴,女方家还会请一些比较亲的亲朋好友一起来吃一顿饭,之后就吃完大家就会回家,而整个结婚过程就全部结束了。 ? 小编总结:兰州的新人们,大家要认真阅读,这样才会更有了解,避免在结婚时出现差错,造成尴尬或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哦!

结婚

1.结婚庆典

结婚庆典通常是在上午11:30开始,由婚庆司仪主持,最重要的仪式是证婚人征婚,一般邀请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担当证婚人,接下来是双方父母上场,新郎新娘敬茶,改口叫父母,父母要给红包,名曰“改口费”,通常里面装1001元,意为“千里挑一”。有钱的家庭也有给10001元的,意为“万里挑一”。

最后新郎新娘互换戒指、喝交杯酒,婚礼庆典结束后婚宴就开始了,新郎新娘从长辈坐的桌子开始一一敬酒,直到婚宴圆满结束。现在城市里已经很少闹洞房了,婚宴结束后大家就各自散去。

2.回门

新郎新娘在婆家度过两天,第三天要回娘家,称作“回门”。回门的时候,娘家的父母要给新郎新娘准备好吃的,或者再请娘家亲戚们一起到饭店吃一顿饭,整个结婚的过程才算最后结束。

订婚风俗

当双方儿女经过恋爱的考验进入谈婚论嫁的阶段,双方的家长也就开始忙乎起来。准亲家安排见面、订婚,最好的方式就是安排一桌包括亲家、子女再加上几个最亲近的亲戚在内的订婚宴,一是准亲家见面,二是商量婚期。通常男方的家长要带上“四色礼”,即烟、酒、糖、茶,还有礼金2-3万元,作为聘礼在席间送给女方的家长,有双方的亲戚在场做见证,当场点收,同时女方家长现场返还男方现金6000—10000元不等,剩下的留做新娘的嫁妆和给新郎买结婚衣物。

双方办完了这件事,就证明家长们接受认可了双方子女结婚的事情,接下来就商定婚期,怎样操办等等。订婚酒宴结束时,女方家长还要备上五谷杂粮(大米、糯米、小米、两种豆类)装在瓶中让男方家长带回,有五谷丰登、吉祥祝福之意。

篇9:汕头结婚风俗礼仪

汕头的结婚风俗

1、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应先祭拜祖先。

2、迎亲: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尤以6的倍数为最好。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并可驱赶邪魔。

4、请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持茶盘恭候新郎,此时新郎下车,给予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问候之后,此时,新娘的姊妹或女性好友要请男方喝甜茶并给女方红包。

6、新娘头上要插稻穗和红花新郎给予捧花之后,媒婆将新娘挽出大厅。

7、拜别:新郎与新娘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8、出合: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筛或是新娘子有了身孕才用如没就用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为头不能顶天,并希望也像这一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日子。

9、礼车:礼车上方悬绑一棵由根至叶的竹子,根上挂着猪肉和一包红包,礼车后方则有朱墨画的八卦竹饰就是刚帮新娘遮的竹饰,用以驱逐路上之不详。

10、丢扇:新娘上礼车后,出发并向。外丢意思的意思在由一名小男孩捡起置于新娘家的米瓮,新娘则的扇子有两个并用用红纸贴一圈。有些地方习俗是有在扇子上用红线绑红包的但我们的习俗是贴圈红纸圈因是丢扇子是把不好的脾气丢掉所以没用红包。

11、不要说再见和回头:当所有人要离开女方家门口时,绝对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和回头。

12、泼水:在新娘上礼车后,女方家长应将一脸盆挽脸的洗脸水泼出去,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并祝女儿事有成。

13、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一路燃放礼炮,车抵男方家门时,家人则燃放「炮城」庆贺告喜。

14、摸橘子:礼车至后,由媒婆带着两个橘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然后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留到晚上让新娘亲自来剥,意谓可招来「长寿」。

15、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来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或黑伞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

提亲风俗

提亲,亦称求婚。即由媒人到男方提亲,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绍女方情况,男方认可再到女方提亲。

合八字(合婚),旧俗的合婚有两个环节,双方提亲认可后,即由媒人把女方的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写成庚帖送交男方。三天内若男方家里没有发生意外或不吉祥的事,如碰破碗、锅等,这叫做“三日好”。有这个好兆头,男方才答应互换庚帖。换了庚帖再各自请人合婚,确认男女双方是相生还是相克,如果相克,婚事只好告吹。当代人崇尚自由恋爱,虽然青年男女早已摆脱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习俗,交换庚帖这一旧俗也已被废弃,但不少人还保留“合八字”这一环节。

合“八字”择吉后,就进入了定亲阶段,即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定下亲事,也称“定”。礼物通常是金耳环、金戒指、金项链等金银首饰,还有白糖、面条,这是订婚的信物。女方要有回礼。男女双方都要给亲朋邻里分送糖果饼食,告知亲事已定。

结婚习俗

一、提亲,亦称求婚。即由媒人到男方提亲,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绍女方情况,男方认可再到女方提亲。

二、合八字(合婚)。旧俗的合婚有两个环节,双方提亲认可后,即由媒人把女方的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写成庚帖送交男方。三天内若男方家里没有发生意外或不吉祥的事,如碰破碗、锅等,这叫做“三日好”。 有这个好兆头,男方才答应互换庚帖。换了庚帖再各自请人合婚,确认男女双方是相生还是相克,如果相克,婚事只好告吹。当代人崇尚自由恋爱,虽然青年男女早已摆脱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习俗,交换庚帖这一旧俗也已被废弃,但不少人还保留“合八字”这一环节。

三、合“八字”择吉后,就进入了定亲阶段,即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定下亲事,也称“定”。礼物通常是金耳环、金戒指、金项链等金银首饰,还有白糖、面条,这是订婚的信物。女方要有回礼。男女双方都要给亲朋邻里分送糖果饼食,告知亲事已定。

四、定亲后便行聘礼。行聘,亦称送聘。过去的聘礼,富有人家是金银、彩缎、猪羊、酒果;贫者则是槟榔、鸡酒而已。当代的聘礼包括实物和现金,实物必备四式以上:白糖、面条、大吉(潮州柑)、金银首饰、衣服布料、饼食等,但不能为奇数,务必偶数。现金也称为聘金,分一份、二份、四份不等,但都是成倍数的。在送聘中,女方要有回礼,即把聘礼中的饼食部分退还,并回赠鸳鸯蕉、桔、猪心等。鸳鸯蕉即并生的香蕉,象征百年偕老,也有招财进宝的意思;桔谐音“吉”,象征大吉;猪心(一半留在女方)象征同心。双方这时还要用对方礼物中的饼食郑重其事地分赠给亲朋邻里,报告结婚喜事,亲朋邻里也要回赠礼物表示祝贺。送给新娘礼物,这叫“送花粉”。

五、择日。行聘礼后,男方就要选择结婚的日期,并转告女方,包括通知女方什么时候剪裁结婚礼服,什么时候“挽面”,什么时辰沐浴,什么时辰迎娶等。潮州人所选择的时辰大多在深夜里,潮俗保持深夜迎亲的婚俗,实是远古的遗风。在古时候,婚礼总是以昏为期,因此迎亲一定要在黄昏之后,甚至深夜。

六、迎亲。这是新郎到女方家迎娶新娘的仪式,也是婚礼中最主要的程序。旧俗迎亲有两种:一种是新郎迎亲,另一种是男方请“好命人”代迎,当代大多是新郎自己迎亲。在迎亲前前后后整个过程中,女方男方各自要举行一些习俗活动,包括以下几方面:

临嫁前,新娘要用仙草、石榴花等十二种花草泡水沐浴,浴后穿上“五裾齐”的上衣,也称“上轿衫”,意取五福齐全。有些地方的新娘在沐浴后,要坐在浴盆里吃下两颗熟鸡蛋,以祈婚后产育顺利。而且,新娘穿的衣服里里外外都不能缝上袋子,意在不把父母的幸运带走。

篇10:客家人结婚风俗礼仪

有趣的客家人结婚习俗

1.说亲

男孩长大成人,父母便托人作媒,寻访适当人家未婚女。媒者向女方父母说明男方家庭、男子年龄、品貌等。如女方父母同意,便进一步相亲,谓之“探人家”;如不同意,则婉辞谢绝。所谓“探人家”就是女方父母邀请几位至亲内戚前往男方观看郎貌,了解家迁,男设宴款待并赠送礼品。过去女儿本人不去。经同意,女方将女儿出生年、月、日、时,俗称“时辰八字”写在红帖上送往男家,谓“送庚”。男家将“庚帖”放在祖牌位前,三天内诸事顺遂,则进一步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如认为“合”,婚姻就算定了。有的女方家中同样办理。所以旧时男女青年终身大事,多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加上算命先生来决定,有的还受门第条件的限制,因此,“先结婚后恋爱”者居多,同床异梦者也不少。

2.送定(札定)

说亲合适后,女方提出条件,聘金若干,猪、酒、鸡、鱼若干,桔饼、糖果若干,农村要加上米、豆、粉、面若干;男方则提出要嫁妆若干,由媒人在男女双方间调和讲定。农村往往用书面形式,称“写婚约”或“写合婚字”,正面写“文字厥祥”,底面写“天作之合”,由双方家长及媒人亲房签字画押,各执一份。写字时要由男方备办盛宴。在城关则由男方送桔饼、糖果并布料、鞋袜、戒指或手表等到女家,女家回送帽鞋衣服给男方。有的还由男家请一二桌“订婚酒”。从此,女子便是男家的人了。送定以后,逢年过节,男方要送礼物给女方,直到结婚为止。

广东梅县一带的客家人,除了一般需送的礼品外,还要送一公一母两只“兔子”。“兔子”是用猪肚翻个面,塞入米糠制成,再做上耳朵、眼睛,形象逼真。女方收下公的一只,回给男方一只母的。俗谓“过了兔子礼即可吐子吐孙”。

3.报日子和送聘金

男方择定“斗床”和接亲的日期后,告知女方,叫“报日子”,一般要在结婚一个月以前,同时男方将聘金送给女方。客家人对聘金的尾数喜欢用“九”,图其谐音“久”的吉利。女方在男方斗床的时候,要送柚子和木炭到男家,含有平生贵子和暖新房之意,俗称“探子探孙”。男方要做许多大肉圆送给女方分赠亲朋好友,以示结缘。

4.盘嫁妆

嫁妆丰厚俭朴相差很大。旧时一般人家嫁女的妆奁有五色衫裤、梳妆台、脚桶、尿桶、门帘席、木箱或皮箱等,富贵人家则加绫罗绸缎、被褥毛毯、金银手饰等,招摇过市,极尽炫耀。送嫁妆的人叫“青娘”,由男方给予红包。嫁妆送到后,男家宴请亲朋“看嫁妆”。盘嫁妆的时间在日间,具体日期各地不同,城关在新娘出嫁的前一天,乡间多在新娘出嫁的第二天。

客家女儿出嫁时父母必郑重其事地把一些谐音吉利的蔬菜,如芹菜、大蒜、香葱、韭菜等等,逐样用红绳或红布条捆扎,作为陪嫁,以表示对女儿女婿的美好祝愿。更有趣的是客家还有用“长命草”为陪嫁的习俗。长命草为一株野草,用红绳扎好,陪嫁到夫家,挂在洞房床头竹篮里,第二天栽于菜园中,以示扎根。

5.接亲与送亲

接亲也称迎亲,旧时多在日间进行,现多在深夜。男方在午间要备猪头、鸡公、鱼及香烛、喜炮声中到女方家中接亲。“我是花轿抬到夫家的!”这是旧时妇女一辈子都值得骄傲的。俗话说:“破扇子扇扇也有风,破轿子坐坐也威风。”同去接亲的人要双数。女方家中看到接亲人员前来要将大门关住,待接亲者连放三次鞭炮以后,接过蜡烛火种,才开门恭迎。女方要备办酒宴款待接亲者,谓之“无块席”,婿郎、陪客稍微动筷,不多吃。出嫁姑娘洗澡后,由媒人和喜娘为之梳妆打扮。女方送客的人也要双数,一般有新人伯娓和新娘的兄弟及其他亲友。出门时,女方父母应回避。到男家后,若入门时候未到,新娘先要在门外等待。入门时,鼓炮相迎,男方父母亦应回避,到拜堂时相见,以避免“相撞”,造成日后不和。跨进大门槛时,由厨子宰杀一只公鸡,叫“拦门鸡”。一些乡间习俗在门槛下放一把斧头,新娘踏着米筛进入新房。

一些一些地区的客家人在迎亲中有“拖青”之俗,即花轿车后面有个人拖着一条寓为百子千孙的榕树枝。当花轿在路上遇上别家的的花轿时,便按俗规互相调换树枝,双方回祝多子多孙,俗称“换青”。然后各自拖回家中,把榕树枝抛到自家屋瓦背上,借榕树多子之意,有些地方则互换红花。

6.拜堂与吃面碗鸡、交杯酒

这是这是结婚姻最后的仪式,新郎、新娘先同拜天,次拜祖宗,然后夫妻相拜。拜毕同入洞房,洞房内点红烛,桌上放着煮熟的鸡、面条和两个鸡蛋,新娘新郎共同进餐,吃交杯酒。这是新入门第一次与新郎进食,需选吉时。新床上放的东西有讲究,城关一般是放四个柚子,上贴喜字,“柚子”与“有子”谐音。乡间放一个红斗,装满白米,还有尺秤、算盘、剪刀之类,象征婚后生活富裕,会划会算;另有一盏红灯,取“添丁”之意.

7.闹洞房

闹洞房不属结婚仪式,或有或无。一般在宾客宴散以后,一些青年男女亲友进新房与新郎新娘逗乐,要新人说唱捧逗,如新郎抱新娘咬红花(红包),新郎新娘合吃一颗糖果,唱歌跳舞等。过去还有“坎压油堆”的陋习,就是一个个压到新娘身上。这种现象多少带有人类早期野蛮群婚的遗风,现已革除。过去有些地方因新房狭窄,闹房改在厅堂举行。闹房连续三天,这三天内不分大小,男女老幼均可参加。客家闹房,还受一种观念的支配,认为越闹越吉祥。广东客家人闹洞房的习俗中特别突出说四句,以吉祥、祝福、禧戏的语言构成押韵四句词,贯穿着整个闹房过程,典雅、风趣。如有的说四句道:月光光,看新娘,新娘肚屎圆丁当,今朝下种子,明年八月生出桂子满天香。这类既带嬉戏又含祝福的四句词常引人拜腹大笑。

8、圆房

台湾的客家人最风趣,圆房之时,新郎新娘刚刚躺下,床底下就会传出公鸡“喔!喔喔!”的叫声,母鸡“咯咯蛋”的报生声。原来是在姑娘谈定婚姻事后其母亲精心地为其喂养一对鸡,随她出嫁之日作为“带路鸡”来到男家,直送洞房婚床底下。鸡叫后,新郎会问新娘:“床下怎么有鸡叫?”新娘告诉他:“天快亮了,公鸡啼明,鸡下蛋了。”新郎掀起床单一看,床底下母鸡真的下了个大鸡蛋了。新郎触景生情,紧紧地抱着新娘高兴地说:“果然不错,生了!生了!好兆头,我们也会生的!”此俗俗称“圆房催生”。

不少地旧俗还有圆房验贞之陋俗。南方特别是广东一带,在三朝回门时随送烧猪以示新娘贞节完好,新娘得到男家的尊重,女家为此而感到骄傲。。“吃烧猪”成了新娘子是否贞节的代名词。三朝之日新郎伴新娘回门,女方父母翘首盼望,在看到随来的“烧猪”时才放下那颗久悬着的心。女儿是守身如玉的处女,婿家已表示对她满意了,父母才为女儿终身有托而感到欣慰。对此旧俗,有岭南杂咏一首云:闾巷谁教臂印红,洞房花影总朦胧;何人为定青庐礼,三口烧猪代守宫。

9、请三朝

新娘出嫁后第三天,娘家要设宴席请女儿、女婿。女儿以客人身份回娘家,可坐首席,宴后当众脱去红衫,改穿普通新衣裳。这天不能在娘家住宿,无论远近都要赶回夫家,有的乡间,娘家过几天邀一些亲戚(妇女)至女儿家中做客;有的结婚满月时,做母亲的请女儿回家做满月酒。男女亲家各择定日期,设盛宴互相请酒,谓之“上门”。这些喜庆的余音,可以加强两家之间的往来。

结婚宴请宾客,俗称“喜酒”,礼节甚为隆重,尤其过去娶亲更甚。婚宴设于厅堂,桌位分尊卑。左上为首席,右为次,上坐老人,下陪客。宾客按尊卑、远近、长幼入席,外戚尊,本族插。主要宾客,新郎须一一到他面前恭请并带到规定的席位,奉献碗筷。嫁女宴席则由新娘家长礼请宾客。新郎和新娘的母舅为上宾,坐首桌首席。女方来到男家的客人叫“大客”,他们来了,要在门前放鞭炮迎接,他们未到席,不能开宴。新郎要在母舅的首桌执壶,斟酒从母舅开始。农村娶亲可以不请客,而嫁女不请则会被亲友责怪,因为男家送了大量的鸡酒鱼肉给女家。喜宴除供给客人饮食外,都要让客人带点回家,让家里人分享,甚至让邻居分享,所以过去城里请酒要大盘大碗,让客人带些回去。

结婚习俗

一:议婚,所谓的议婚从字面也不难理解就是商议婚事,客家人都是有媒妁之言的说法,客家人家中的女儿成年就要做些东西送给亲朋好友示意自己的女儿已经长大成人,这样有想要结婚的男人就会托媒人到家中来提亲。双方都会给媒人两个孩子的生辰八字,测算如果说是相合的话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商议聘礼和订婚。

二:订婚,客家人的订婚是男方择良辰吉日请媒人带上鸡鸭鱼肉以及喜炮花烛,首饰、衣服以及礼金等等送到女方的家中,这就是下聘礼。双方的父母可以商定好娶亲的日子,男方要提前几个月用红贴写婚书送到女方家中。从这个时候开始,男方就要进入紧张的婚礼前的准备,女方的话则是要忙着准备嫁妆。

三:迎亲,迎娶新娘子当天都是要有新郎官亲自去迎接的,女方出嫁的前一天要将嫁妆送到男方的家中,包括衣服、箱子、日常用品等等。迎亲实际上与其他民族都是一样的,要单数去双数回来。新娘子接回就要拜天地、拜高堂、夫妻交拜,新娘要为公公婆婆奉茶,接受公公婆婆的红包。

结婚的流程

一、下聘礼

如果男女双方“年庚八字”匹配,男家就要下聘礼,请女方的父母、女方至亲、媒人、写字先生、叔伯等人到酒楼商定一些结婚的事宜,商量好以后由写字先生,全部写好,由双方父母按下指模,有点像按手印,怕以后反悔,这样这门亲事就算“八字有一撇”,迎亲前几天,男家会按照“文定”里的要求,把礼品礼金之类的送到女方家,一般会有11人以上,挑着担前往女方家,将鸡、鸭、谷物、酒及礼物清单等一同呈上给女方家里,让女方收下。

二、准备嫁妆

女方在“文定”之后,就要开始准备嫁妆了。嫁妆一般是一些生活用品。嫁妆的多少,取决于两方面,一是男方送的聘礼,二是女方家庭经济情况,男方聘礼给的多,女方家富裕,这嫁妆自然就多,反之则少些。出嫁的前几天,村中的女伴和少妇会到待嫁姑娘的闺房,话别、教新娘学唱“哭嫁歌”、协助姑娘穿衣打扮。

三、迎亲

旧时客家人,会为迎亲仔细挑选好日子(不过现在也不例外),因此,迎亲一定会提前准备好。迎亲的队伍媒人领头,后面带着挑着筐的人,她一头挑着一对鸡,叫“带路鸡”(通常一公一母),一头是一坛自家酿的米酒。娶亲的人数去的时候是单数,回来的时候包括新娘在内要为双数,这叫好事成双。客家传统婚礼会有乐队,一行人吹吹打打一路一直到女方家。

四、回门

女方来了男方家,婚礼并真正的没有结束,为了报娘家养育之恩,新人在婚礼后会有一个回门仪式,这也是婚礼的最后一步了。在客家人的婚礼中,新人回门先由新娘娘家人派来一男一女,过来接新婚夫妇回娘家,同时送去一只烧乳猪。新女婿第一次见岳父岳母,新婚夫妇要准备一些糖果分发给那里的小孩。父母会送一些礼物给女儿。这样,新婚大礼才算真正完成。

篇11:西班牙结婚风俗礼仪

习俗

扇子传情表意

你会见到许多年轻貌美的姑娘手里拿着扇子,她们拿着扇子并不是为了凉快,而是用来传递情意,通过不同的动作传递不同的感情含义~

如果姑娘把扇子扔在桌子上,就证明对男子不感兴趣;如果姑娘用扇子遮住自己的下半边脸,就是向对方表示“我对你一见钟情”;男女约会分手时,姑娘打开扇子支着下颚,就是暗示对方“我希望下次早点见到你”~

椅子做“第三者”

在西班牙另外一些地方,青年男女谈恋爱时,总喜欢在边上放一个椅子,椅子上不放东西也不坐人,而是象征着有人在监护着~所以提醒大家,在西班牙不要随便坐情侣附近的椅子哦~

切蛋糕争一家之主

西班牙人婚礼上最隆重也是最热闹的是新郎新娘切结婚蛋糕,蛋糕上有用彩色奶油制作的图案和西班牙文的“幸福”字样,此时新娘、新郎还要智斗一番,看谁能巧妙地脱下对方的一只鞋,谁就是以后的一家之主了~

宾客们在分享蛋糕时,也会想出一些新奇的点子斗新郎新娘,从而增加婚礼的喜庆气氛~最后新人会和宾客一起跳舞。而且,热闹欢乐的家庭新婚舞会一直进行到次日天明结束~

结婚风俗

在西班牙,大多数人士天主教徒,他们是信奉天主教的。受到宗教的影响,一对男女结婚时如果是天主教徒他们肯定会选择去教堂举办自己的婚礼的宣誓仪式。

这样才是对婚礼最高的尊重以及最诚挚的祝福。在西班牙,不管是什么身份、什么年龄的未婚单身都可以自由选择结婚对象。在这种自由浪漫的大环境影响下,他们并不存在很多单身的青年需要靠相亲来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因此也不存在媒人这一说法。在西班牙结婚习俗中,虽然大多是通过自由恋爱而结婚,不过仍然需要取得双方父母或者是法律上规定的监护人的书面的同意。还需要准备一些相关证明材料,比如是否是长期居住国内、两个人的宗教信仰情况、以及相关部门的结婚许可证明等。

只有这些资料齐全了两个人才可以办理登记,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夫妻。 在办理完结婚的相关手续后,西班牙人大多会选择在教堂完成一对新人的结婚宗教仪式。宗教信仰不仅与当地的风土民俗紧密融合,也深刻反映在西班牙结婚习俗当中。

这一点从结婚需要举办的宗教仪式就可以很容易看出来。传统的结婚宗教仪式一般会在下午的时候举行,地点会选择在庄严肃穆的教堂里面。会邀请家里的一些亲人以及一对新人的一些好朋友来参加结婚仪式。

主要注意的是,在场的嘉宾都需要穿正装出席,以表示对这场婚礼仪式的尊重。新娘穿婚纱,新郎穿礼服,并且由新娘的父亲牵着女儿入场并亲手交到新郎手里。然后在神父的主持下完成宣誓环节,最后在亲友的祝福下完成整个结婚仪式。随后是去酒店参加婚宴。

婚姻观念

西班牙人有的结婚都很晚,有的伴侣相随终生却并不领结婚证。但是只要是两个人确定了婚姻关系或者长期的伴侣关系了,双方都会尽最大努力把婚姻维持下去的。走在街上,你可以经常看见很多上了年纪的老夫妻相互搀扶着走在一起。

在婚姻仪式上,伴侣们互相说:“sí quiero”的人的平均年纪每年都在增长;相信不久的未来,我们看到爷爷奶奶在婚礼上互道忠贞不渝。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目前,西班牙大有60岁以上才结婚的趋势,由于工作、退休及预期寿命增长,导致西班牙来60岁以上结婚的伴侣数量翻了一番。

西班牙人的婚姻乃至家庭观念和中国不少都是相同的,其中的原因,除了人性的基本因素相同之外,也有和民族的文化都来自于农耕文明有关系,西班牙人也是注重群体价值的,也会强调个体对家族、对他人的责任,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和相互爱护,而不是绝对地崇尚个人主义。

篇12:广东结婚风俗礼仪

结婚风俗礼仪

婚礼前的礼仪:

1.送聘礼:婚礼前,男方就要到女方家送迎亲的聘礼。广州的风俗是要送鸡(意味着有生气)、椰子(有爷有子,天伦之福)、礼饼(送给女方的亲戚),而且还要送礼金,意味着男方家有钱,会让女子嫁过去享福。

2.安床:在结婚前一晚上,女方会找一个有福气的男人(家庭美满,父母健在,有儿子)来安新房的新床,并且把花生、红枣、核桃等意味着早生贵子等好意头的食品放在床头。

3.嫁妆:新娘会在出嫁前,把娘家准备的嫁妆装在一只红皮箱里,等到第二天带到婆家去。

4.上头:结婚前晚,会选择一个吉时去拜神,拜天地,祈求幸福,并且会通知男方在同一时间拜。

5.梳头:新娘会请一个有福气的长辈来给自己梳头。

6.吃汤圆:意味着可以圆满成婚,圆满幸福。

婚礼当天的礼仪.:

1.迎亲:婚礼上午,男方的接亲队伍就要来女方家接亲了。现今,接新娘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第一关便是“入门”。若要顺利接得美人归,必须经过一连串智力及体能测试,必要时还加上歌情话,但最重要的还是丰厚的“开门利市”,众姊妹满意后才开门。新郎应以花球迎娶新娘(新娘不可自制花球)。

2.找红鞋:新郎会在接新娘的房间里找给新娘穿的红鞋子,给新娘穿上后才能把新娘带走。

入门:

到达男家后,新娘由大妗搀扶下踏入男方家门。在大门坎外会预先放一个燃木炭的火盆(铜盆或铁盆均可),新娘需从火盆中跨过,这叫「过火盆」,取其发旺、赶邪之意。接下来是拜堂仪式,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是拜天地,第二是拜祖先,第三是参拜家翁家姑。拜过天地及向祖先神位行跪拜礼后,一对新人便会向新郎父母叩拜,新娘并向家翁、家姑奉上香茶,之后再按家中各人辈份和长幼逐一向长辈敬茶,至于跪下与否,则视乎敬、受双方的喜好。跪拜父母后,新人会互相对拜,大妗姐不断说些吉祥话,在互租对拜后,拜堂才告礼成。

敬茶:

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敬茶是一个很重要的礼节。新人在拜过祖先,要向父母敬茶,这样不单代表答谢父母养育之恩,同时亦代表双方家长接纳新郎或新娘为家族中的新成员,是身份备受确认的象征。新人敬茶用的香茶内,通常都放上两枚红枣和莲子,寓意早生贵子的吉兆。新家翁、家姑及长辈喝了新娘这杯茶后,会送上金手镯、玉器等首饰作为新媳妇的见面礼,又会在盛托香茶的盘上(俗称「槟榔盒」)放上一封利是,作为大妗姐的赏钱。

出门

抵达女家后,第一关是入门,若要顺利接得美人归,必须经过一连串智力及体能的测试,必要时还要宣读爱的宣言(卖身契),但最重要的是给予众姐妹丰厚的开门利市,众姐妹满意后才开门。入门后,新娘由大妗姐或伴娘带出来交给新娘的父亲,再由父亲把新娘交给新郎,正式行夫妻见面礼。跟着新人先拜天地,再拜祖先,再向双亲奉茶跪拜,接新娘仪式就此完成。

打红伞

完成上述仪式,新娘需由伴娘或大姅姐掺扶并打红伞,寓意开枝散叶,其它姊妹也须边走边撒米及红、绿豆、金纸碎,俗称「喂金鸡」,据说可防止金鸡啄新娘。上花车前,新娘要向送行的亲友鞠躬,以表谢意。一定要注意的是陪伴新娘过门到男家的除大妗姐外,必须是未婚女性,而且新娘的兄弟不可陪伴新娘过门,如果新娘早于兄长结婚,须将兄长的裤挂于门口之处,由新人在裤裆下穿过,假若早于姐姐结婚的话,则送一条裙给未婚姐姐,未婚兄姐不可目睹新人出门或过门,应暂时回避。

三朝(读zhao,就是第三天的意思)回门

回门虽然并没列在三书六礼中,却是中国人传统一个极重要的嫁娶礼仪,绝不可掉以轻心。从前,新娘出嫁后,会在第三天由丈夫陪同下回娘家探望父母。新娘在回门时,要穿我国传统的新娘服(裙褂)和挽上全新的红色新娘包,裙褂代表新娘冰清玉洁的身份,只有黄花闺女才可穿。同时男家一定要送回金猪一只,以示新娘子的贞洁。女家收到金猪后即分予亲戚朋友、街坊邻里享用,表示自家女儿不辱门楣。传统上,岳丈母需留回门的新娘及女婿在家吃饭,但现在大多数新人为省时间,都选择即日回门,即新人在男家拜过天地及奉茶给翁姑后,便即时进行回门仪式,之后再返男家或直接到酒楼,新人亦可于第二天回门,但切不可超过第三天,这代表男家不满意新娘,不批准新娘回娘家。现在回门大部分礼品都由利是代替,但乳猪例外。

回门礼品:1(由男家送到女家):金猪一只、西饼两盒、酒两瓶、生鸡一对、猪肚及猪肉各两斤、水果两篮(代表生生猛猛)、有头生菜(风生水起)、葱(松松动动)、伊面两盒(代表恩爱缠绵)、有头尾甘蔗两根。

回门回礼:2(由女家送到男家)金猪头、尾、手脚各一只、猪舌半边、西饼一盒、有头甘蔗、有头生菜。

婚嫁禁忌

1、结婚之日,新娘出门时,嫂嫂不能相送,因为[嫂]与扫星同音,不吉利。新娘出门的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带走娘家的财运。

2、婚礼未举办完毕,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而新娘更不可躺下,以免一年到头都病在床上。

3、新娘结婚当天必须穿新鞋,寓意将旧物丢掉。

4、新娘出门时,必须要佩戴耳环,以示听话,没有穿耳的可佩戴夹耳环。

5、新人的长辈如有已去世

婚礼车队的注意事项

婚礼当天的车队应该提前选择安排,可以根据新人喜好、长辈要求、婚礼预算以及各地习俗讲究的不同来选择婚车的颜色、车型、品牌、号码等,确定后由指定的亲友团的车队负责人进行安排统筹。

在婚礼前一周,婚礼车辆负责人要与新人沟通婚礼车辆的相关事宜,包括婚车数量、司机联系方式、用途、婚车行驶路线,所用时间等。根据需要,最好在婚礼前一周按照婚礼当天路线行驶一次并预估时间。

安排婚礼车队要考虑: 选择婚车应该根据宾客的规格、人数、实际预算等进行安排。婚车通常为双数。包括:新郎新娘以及傧相团乘坐的主车队,摄像摄影车辆,宾客接送车辆以及安排1-2辆机动车辆。 婚礼前车辆负责人应该同每个司机建立联系方式,制定好路线,确定好出发时间需要考虑婚礼当天婚车不可以走回头路,可能遇到的交通管制,尽量避免红灯以保证行进速度,以及如果可以的话尽量选择路过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景观以便婚礼摄影摄像等问题。

车辆负责人应该同花艺师确认车队车花及缎带的装饰,如需提前取走,须确认花材的保养以及装饰方式;根据婚礼流程的安排,提前定好行车速度,到达时间等。并注意提醒司机安全驾驶,婚车不能闯红灯。最好是安排固定人员坐固定的车辆,每辆车应该配有对讲机,安排确保婚礼车队的不出现丢车等突发状况出现。

另外,婚礼策划师需要提醒新人考虑接亲时,新人的住宅区的停车,掉头等情况,以及提前询问酒店,婚车,宾客的车辆的免费停车位数量以及办理停车证等问题。

婚礼当天,车辆负责人需要帮助新人确保婚礼当天的车辆安排不出现差错。

1.确认车队准时到位,完成婚车花艺的装饰

2.在车队行驶过程中,掌握车队行驶速度,与伴郎共同掌控车队从每个出发点出发的时间

3.协调摄影师、摄像师乘坐车辆安排

4.婚车到达酒店后,配合摄影师、摄像师,安排婚车停靠方位

5.婚宴结束后,协调安排车辆送新人双方亲友 6.协助物品保管员安排新人方物品的运送

的人,在敬茶的时候,应在他(她)应坐的位置上 放上新人敬的茶,敬完茶后顺便移一下凳子,再让下一位就座。

结婚风俗礼仪

杭州结婚风俗礼仪

塞浦路斯风俗礼仪

莫桑比克风俗礼仪

少数民族风俗礼仪

北海风俗文化礼仪

安徽过年风俗礼仪

徐州节日风俗礼仪

新加坡的风俗礼仪

以色列风俗禁忌礼仪

晋江结婚风俗礼仪(共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晋江结婚风俗礼仪,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