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怎样引起孩子学英语的兴趣(共含7篇),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大白菜宝宝儿”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第一、开展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生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他们的想象活动异常活跃,因而他们的游戏也非常有趣。他们可以给任何一样东西加上他们所想象的象征性意义,例如,一片树叶在过家家时可以当作菜,在买东西时可以当作钱。
他们在一起游戏时,一个玩具娃娃掉到地毯的大海里,马上会有一辆玩具急救车开去救援。每一种游戏都有孩子自命的意义,任何一个游戏里都藏有打开孩子心灵大门的钥匙。我将英语教学融入到游戏之中,体现了施教者所确立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观。
例如:在学完小动物的英文名字cat、dog、duck、chicken后,老师找四名小朋友戴上这四种动物的头饰,玩“动物蹲、蹲、蹲”的游戏,戴着小猫头饰的可以自由选择让其他的小朋友蹲,这个小朋友双手叉腰边蹲边说:“cat 蹲 ,cat 蹲,cat 蹲完了duck 蹲。”戴着小鸭头饰的小朋友听到之后双手叉腰边蹲边说:“duck 蹲,duck 蹲,duck 蹲完了dog 蹲。”依此循环往复,这个游戏不仅可以巩固学过的单词,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每个孩子都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游戏,培养了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二、充分发挥幼儿的表演才能,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表演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在幼儿学完小动物的英文名字后,我采取表演的形式来巩固学过的单词。如:老师先做一个动作,让小朋友猜是哪一种小动物,接着就让他们自由发挥,自己上台表演,大家猜。小朋友们表演得可好了:他们有的将双手十指叉开放在嘴巴两侧一展,表示可爱的cat;有的将两只小手放在头上,每只手伸出两个指头,一蹦一跳地往前走,表示活泼的rabbit;还有的小朋友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张牙舞爪,表示凶猛温的tiger……各种各样童趣的动作,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更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肢体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又唱又跳,轻松学习英语。
好动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根据幼儿这一特点,设计幼儿又唱又跳的环节,就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使幼儿身心愉悦地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英语。如在学完hand、head 、arm、figer、shoulder、leg、toe、foot等单词后,我们把这些有难度的英语单词编成数来宝:Clap your hands. Shake your head. Raise your arms. Wiggle your fingers . Twist your shoulders. Bend your legs .Touch your toes . Stamp your foot . And sit down ,please .中文大意为:拍拍手。
摇摇头。举举手臂。扭动手指。扭扭肩。弯弯腿。碰碰脚趾。跺跺脚。请坐下。小朋友边说边做动作,使课堂气氛变得生机勃勃,达到了幼儿能用英文思维作出反应的效果。再如:学习用英语表述颜色时,除了采用直观教学法出示各种颜色图片外,还教幼儿唱Colour Song。使幼儿既学会了口语,又受到了音乐的熏陶。
第四、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学习英语大都存在好奇心理,他们对新事物、新知识开始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可以说只有“三分钟热气”,因此我在字母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学字母“O”时,老师提问幼儿:“你们看‘O’像什么?”小朋友有的说像手镯,有的说像救生圈,还有的说像太阳。这样所有的孩子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了。再如:幼儿早上入园见到老师,老师主动用英语向幼儿问好“Good morning”,幼儿也向老师问好“Good morning Ms Zhang”,此种活动提高了幼儿利用英语交往的能力,培养了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由“要我学”向“我要学”、“我想学”发展。
第五、创设英语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愉快的情绪是有效学习的基础,运用玩具创设出学习英语的氛围,诱导幼儿想亲自去试一试,使句型的掌握处于以有生活经验自然提取的状态,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也就增强了学习效果。如在教句子“Its time to get up ”时,我在一张玩具小床上,放一只小熊玩具,小熊躺在小床上,枕着小枕头盖着小被子睡觉。我戴上大熊的头饰,身上系着围裙,扮演熊妈妈。
熊妈妈走到小熊的床前,柔声细语地对小熊说:“Bear. Its time to get up.”这时小熊没有动,他不想起床,我接着温柔地说:“Bear. It‘s time to get up.”小熊还是不起床,于是,我着急地说:“Bear , bear ,It’s time to get up .”小熊还是不起床,我就一边用手摇着小熊一边大声说:“Bear , bear It‘s time to get up !”小熊还是不起床,熊妈妈对小朋友说:“叫小熊起床,他就是不起床,小朋友们,你们谁来把小熊叫醒?”幼儿看到熊妈妈叫小熊起床,小熊就是不起床,也都想来叫醒小熊,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抢着要到前面来叫醒小熊。这样,为幼儿创设了用英语表达的环境,使教学由原来幼儿被动地跟着老师重复句子变为幼儿主动地积极地表达,使学习内容在幼儿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六、及时恰当的进行鼓励、赞扬,提高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有这样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人是渴求表扬与奖励的动物,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点滴进步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希望听到别人的赞扬。幼儿的心是纯洁的,更是敏感的,当他们在教育活动中听到老师的表扬、肯定、受到鼓舞时,学习热情、学习兴趣也会随之高涨。我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随时对幼儿进行表扬、鼓励,除了语言上的激励外,还对参与游戏获得冠军的幼儿发给小红花给予表扬,对没有获胜的幼儿发给小纸鹤进行鼓励。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幼儿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兴趣要激发,而且要不断有新鲜内容。一个卡通动画,孩子看上几遍,便存在兴趣递减现象。这里,不管是游戏、歌曲和故事,还是内容、形式和寓意,都要老师动脑筋,进行推陈出新,这样,才能不断引导孩子,继续英语的交流活动。而且,每个孩子的兴趣点也是不一样的,找到最能引起孩子兴趣的兴奋点,是每个老师的职责,因为当老师能做到投其所好时,便可以顺利走入孩子的内心深处,与孩子同乐,当孩子兴奋时,他的视听感官的采集效率是很高的,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吸收。
让孩子得到无比的成就感。兴趣是一方面,如果快乐只局限于兴趣,那么孩子的幸福感就只能停留在表面上的东西,所以,《英华兰魔法英语》一个重要任务,是让孩子在快乐中更能体会到因为能力的提升而产生的成就感。当孩子的运用能力和表现欲望与日俱增时,我们的《英华兰魔法英语》及时给孩子展现的空间,来释放他们喷薄的展现冲动。当孩子在自我展现时,适时的掌声和喝彩,会让孩子得到最大的快感。这种快感会使孩子灵魂深处诞生成功的喜悦,使他可以用更为积极的态度去提升自己。这时候,孩子周边存在的影响力量显得格外重要。父母在此时,能够做好配合和成全工作,将使孩子的成长收到事半功倍之效。那么,父母怎么来进行配合和成全?这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当孩子在家里开口讲英语时,父母的态度很关键。这时候,请父母用赞许的眼神看孩子,给孩子翘大拇指,或者直接用英语跟孩子作交流,所以父母要掌握最简单的几个词,给孩子一个及时的回应:Very good! Great! Magnificent! Brilliant! Wonderful! OK!
父母此时可以转换角色,此时做一个学生,让孩子来做Spoken English老师,教自己学习日常生活中要用的英语。当孩子认真教父母英语时,父母一定要做一个谦虚好学不耻下问的学生,真正来学到一些简单英语对话。从家庭到户外,可以把购物、逛街、旅游以及走亲串友全部纳入英语应用的范畴之中。这样可以One stone two birds,一箭双雕:一、能够更好地配合孩子;二、给孩子极大的成就感,满足他的做小老师的欲望。这是一种全新构想,事实上,是把英语课堂延伸入孩子的生活,从而建立家庭、学校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息场境,让孩子成为这个场境的穿针引线人。笔者所倡导的辉煌明天教育,正在积极推动整个教学体系改革,使这一构想变成可操作方案。
误区一:用错误的方式磨耳朵
磨耳朵是英语启蒙里非常重要的阶段,指的是英语语音输入积累, 儿歌、童谣、动画片、绘本音频等都属于磨耳朵的素材。很多家长看到别家的孩子从磨耳朵开始学习英语,自己也开始效仿,但这个方法不见得对所有的孩子都有效果。因为“磨耳朵” 是有它的适用年龄的: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可以随便磨,效果也好;到了3-6岁,则需要视孩子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孩子的中文能力越强,对其它语言的音频接受度就越低;6岁以上完全没学过英语的孩子就很有可能不吃这一套了,会更倾向于要求听中文音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完全听不懂的语言就跟听到噪音没太大区别。就像听西班牙语广播并不会让我们学会西班牙语一样,因为对我们来说都是无效输入。
所以,当中文成为孩子的强势语言之后,磨耳朵必须要求“可理解的输入”,一味播放孩子听不懂的内容只会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不正确的操作方法还会导致孩子失去学英语的兴趣,得不偿失。
误区二:用家长的眼光判断难易
有些家长习惯于用自己的感觉去判断孩子学习的难易,也是不太合适的。我们以前接触英语较晚,而现在很多孩子从学龄前就开始学习英语,所以,我们所认为的难易其实并不适用于现在的孩子。例如表示动物的单词中,我们可能觉得dog、cat、panda很简单,而iguana(鬣蜥)、tarantula (一种有毒的蜘蛛) 很难,但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并无难易之分,它们都是指代一种动物。尤其在听说方面,孩子更敏感单词本身的意义和类别。
另外,即使是在国内英语学得很好的家长,也未必能掌握母语国家小朋友的常用单词。我们在美国的小区有对好友,都是当年拿着高分GRE全奖学金到这边上研究生的学霸,前不久聚会时他们感慨,小学二年级的女儿每周拿回去的单词表,经常都有一两个不认识啊。不信你也来看看(美国小学二年级第一周的单词表):
我们的母语不是英语,还真不能对自己的判断太自信了。孩子什么阶段该学什么,什么算难什么算简单,还是得参考权威的书籍,最好能请教专业老师。
误区三:拒绝“死记硬背”
曾经有朋友问我孩子学英语需不需要背单词、拼写单词,怎么会不需要呢?我们当年学中文也要学认字、写字的啊。朋友说这种背单词、写单词感觉算“死记硬背”,和快乐教育相悖,怕破坏孩子的兴趣,而且听说美国孩子不用记单词的啊。
我想说,还真不要被所谓的西方“快乐教育”忽悠了啊,上面那张单词作业表不是标注得明明白白吗?孩子需要做1-5步,其中第5步就是拼写单词,如果写错了,那就得重新再从第一步开始,美国孩子也是得老老实实记单词的。而且,这边还流行一种叫Spelling Bee(拼写小蜜蜂)的比赛,就是孩子们之间记单词拼写单词的竞赛。
类似我们从前学中文时老师把一些相同部首偏旁的字整理在一起,英语单词也是一样的,比如上面的这张单词表,好几个都带有“ram”,它们拼写类似,读音也类似,孩子们就更容易记忆。所以,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死记硬背”都是英语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步,只是要避免枯燥无规律的方式而已。
误区四:经常盘问孩子“学了什么,这个怎么说”
孩子上了一段时间的英语课之后,有些家长会经常问孩子:“宝贝,今天都学了什么啊?” 或者问:“宝贝,香蕉用英语该怎么说呀?” 有时,家长会发现孩子不愿意回答或答不上来。之前我在国内的英语工作室上课时,曾经有位家长抱怨,“我问孩子‘红色’用英语怎么讲,他完全说不上来,都学了那么久怎么什么都不会呢!”我听了之后拿了一盒水彩笔问孩子:“Tommy, could you please give me the red one? ” 孩子毫不犹豫地把红色的水彩笔递给我,然后我又拿出一支蓝色的再问孩子:“What color is it?” 孩子很熟练地回答“Blue.” 这说明什么呢?孩子不愿意回答或答不上来,很有可能是因为家长的问法不对,因为孩子习惯在特定的语言情境中学习语言的话,突然的转换会让他们不适应。
不同孩子对这种有点类似于”考试”的问题反应会不太一样,有些孩子喜欢这样的一问一答,答对了很有成就感;可有些会有点儿反感,甚至有些尴尬或者不舒服,因为明明知道你是在考他,而不是一个正常平等的对话;还有些可能因为没有对话情境,他会一下子反应不过来。
所以,家长偶尔的询问是可以的,但不要经常这样问,更不要因为孩子答不上来就否定他们的学习,这样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误区五:只学了英语
任何语言说到底其实只是一种沟通工具,家长让孩子学好英语,归根到底是想让孩子通过这个工具更好地理解世界。很多刚来美国的人可能都有类似体验,自我感觉英语还不错,但和当地人交流起来仍然不够顺畅,常常每个单词都听清楚了,但不知道整个句子是什么意思,或者尽管明白句子的字面意思,还是不理解笑点在哪儿。曾经听过一个笑话,一位中国留学生第一次在美国高中上课,旁边的美国同学对他说“Hey, What’s up?”(就是打招呼,相当于“Hello”, 或者我们中国人问“吃了没?” 的意思), 小留学生很疑惑地抬头看了看,上面什么都没有啊,然后回答对方“Nothing is up.” 搞得那位美国同学愣了半天都没反应过来。
激发孩子的直接兴趣
最有效的学习动机,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本身的直接兴趣。激发孩子直接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它可以是老师、家长、亲友的影响启发,也可能是社会性的公共传播媒介,比如报刊、广播、电视、电影,还可能是有目的的教育,如科普、文艺讲座、兴趣小组活动、智力竞赛等等。
1、激发性的提问
孩子兴趣的激发,主要是在自然的状态下日常活动中进行的,家长有目的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是培养直接兴趣的基本方法之一。如:为什么2月份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呢?为什么会有平年和闰年呢?为什么这一盆种子发芽了,其他两盆不发芽呢?种子发芽需要什么呢?
父母经常用的提问句式诸如:
这是什么?
它是什么样子的?
它像什么?
它有什么用处呢?
甲和乙一样吗?
它们有什么不同?
他们的看法,你认为谁对?为什么?
你还发现了什么?
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做呢?
你知道它的由来吗?
父母可根据不同的情景和场合,选择适当的问题引起孩子的兴趣。
2、要求孩子解答问题
古希腊有位塞翁,有一天他和十岁的女儿在古埃及的博物园的林间草地上锻炼身体。太阳升起来了,女儿一边做操一边看着草地,发现草地上有一长一短,一胖一瘦的一对影子,非常惊奇的问:“爸爸,这两个影子,长的是你的,短的是我的吧!影子有什么用处呢?”爸爸很高兴女儿能问这个问题,回答道:“问得好,影子是人的身体挡住的太阳光形成的。你不是常想测量金字塔的高度吗?想想看能不能用影子来测量呢?”女儿在父亲的启发和帮助下,用影子第一次测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父亲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强烈的吸引着女儿,从而使女儿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女儿成为古希腊最有成就的伟大的数学家。
3、观察新奇的事物
孩子最富有好奇心,强烈的求知欲,新奇的事物会激发孩子的兴趣,并萌发探索新奇事物的愿望。
达尔文平时就喜欢观察,一次,达尔文偶然发现有些昆虫陷入到了一种特殊的植物叶子里,这一奇怪现象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于是他坚持不懈的观察研究了十六年,终于写出了《论食虫植物》这本重要著作。
4、开展游戏活动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它使得孩子在做做玩玩中获得知识,得到身心的快感。
吴运小时候就喜欢听爸爸拉二胡,爸爸也喜欢女儿学拉二胡,深谙儿童心理的父亲明白,只有引起女儿对二胡的兴趣才能成功。于是他在和女儿游戏的时候实施了他的计划,他首先把二胡当做玩具和桌子、积木等一些材料搭起的房子,那二胡的杆高高竖起,宛如烟囱。父亲拨动的二胡弦,发出优美的声音,“会响的房子多好玩呀!”女儿拍着小手笑着跳着。爸爸还让二胡学着小鸡叫、小鸟叫、火车叫、小狗叫。呵,太有趣了。
终于有一天,女儿怀着浓厚的兴趣向父亲提出要学二胡。父亲非常高兴,便耐心的教女儿。女儿九岁时已成为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艺术团民乐队的一员,她的一曲《赛马》让多少观众对大草原心驰神往,又使多少人为之惊叹呀!
5、进行实验操作
孩子喜欢探索周围的世界,在他的脑子里充满了许多“为什么”和“怎么样”,小实验是孩子特别喜欢的活动。
6、进行参观访问
参观和访问可以拓展孩子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为今后的创造打好坚实的基础。
司马迁少年时才华超群,聪慧非常,他花了四年功夫就读完了太史署图书馆的所有书籍,后来又周游全国,访问名山大川,接触伟大祖国和人民,实地考察了古代和当代的史实。从江南到江北,访问过屈原投江的地方,参观过孔子墓等等。
参观和访问开阔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知识,扩大了他的胸襟。如果没有这些游历经验,他就写不出伟大的《史记》。
培养孩子的间接兴趣
生活中培养孩子的间接兴趣是极为重要的。学习的教材虽然经过精心编选,但是每个孩子不可能都喜欢每一门课,而这又是必须学好的。再者老师进行教学,虽然能针对难点和重点,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其学有所得,但是教师的教学是面向多数,是针对共同要求的,孩子不可能从学校老师的教学中得到完全的满足。
所以作为父母,应该积极主动的培养孩子的间接兴趣,以保证学习顺利进行。
1、明确学习意义
当孩子学校某个新学科或者接触某个新对象时,可能孩子并不感兴趣,这就要使孩子明确学习的意义;反之有些学科,开始孩子很感兴趣,但是随着学习内容的逐步加深,导致孩子的兴趣日渐削弱,这就需要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依靠意志力去学习。
2、帮助孩子学习成功
孩子学习成功,就会产生满足感;对学习内容感到有趣,就会获得更大的成功。实践证明,孩子学习兴趣的丧失,源于学习上的经常失败。因此,父母要帮助孩子在学习中取得成功。
家长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可根据孩子实际情况,为他们制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一定要切合实际。
目标过高,孩子感到困难,看不到成功的可能就会泄气,不愿做更多的努力;目标过低,对孩子起不到促进作用,唾手可得的成绩反而使孩子对学习马虎随便;最好的目标是让孩子“跳一跳,能摘到”,能够“摘到”的就要热情鼓励。
在孩子取得成功后,父母对孩子的成绩要给予正确的评价,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志向,进行正确的疏导
家长要重视孩子原有的兴趣,孩子原有的兴趣是创造的一种内在动机,没有兴趣,就不可能进入创造。这种原有的兴趣,一旦发展成为社会客观需要的目标和志向时,就会稳定下来,即使历经坎坷也矢志不渝,很多人才的经历便是佐证。
有个教育家曾说,如果学生有了一门喜爱的学科,那么你不必为他没有在所有学科上取得优秀而不安,应当使人更为担心的倒是门门成绩优秀,但却没有一门喜爱的学科的学生。
怎样培养孩子数学兴趣
我个人认为在幼儿园阶段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适度地让他们学点计算是必要的,这样上了小学后不至于觉得太累。看过他们的幼儿园中班的教材,上面也是规定了初步知识。认识单数和双数,简单的计算,按照顺序排列数字。
孩子们的性格各异,但是总的说来在这个年龄还是贪玩的年龄。所以,要让他们做的心情愉快心甘情愿,就要动动脑子,让他们在游戏中轻松接受。下面,就是我和儿子在生活中经常玩的一些小游戏和我的一点小体会,说出来和别的妈妈一起分享。
一、用扑克牌,在游戏中熟悉数字大小顺序
像排列数字这类题,可以跟孩子玩“7开门”的游戏。这个玩法我小时候就经常玩,先把红桃七梅花七黑桃七和方块七都拿出来,然后就由它们开门,按照顺序从扑克牌里找出合适的按照大小顺序排列起来。我小时侯就很喜欢,儿子现在也喜欢,总是拿出扑克牌喊:“妈妈,我们再来七开门!”因为这个玩法基本没有难度,排列好了的时候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对于4――5岁的孩子来说,是分辨数字大小顺序的一个好游戏。
二、用扑克牌,让他们进行简单的计算
也可以几个人围坐,各自出一张牌,然后轮流着计算出它们加在一起最后的得数。算对的就可以得到这几张牌,算错的不但得不到,而且要扣掉一张。如果你总是工工整整地把题写在纸上,严肃地让孩子做,孩子可能会觉得很枯燥,从而失去兴趣。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在家里基本都是自己单独相处。亲子游戏固然重要,但创造机会是远远不能代替小伙伴。没有玩伴的童年是孤独的,也是缺乏色彩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让他的课外生活中也有小伙伴们陪伴,这样,有对比,他们做事情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所以,周末和晚上,我们都是尽量让儿子和他表弟在一起。两个人的热情也很高涨,好象完全没有意识到是在算题,就想着怎样多赢牌,算得也特别认真。这样一段时间下来,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都有飞速提高。
三、在生活中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应用题运算
如果你一本正经地说“来,孩子,咱们来算个应用题。”光这个“算题”孩子可能就有一种压力,如果用轻松地口气不要提到“题”,就像聊天一样把题算好了,而且孩子兴趣昂然,何乐而不为呢?比如,当你端上水果,就可以算减法了,每个人吃了一个,还剩几个?像糖果、玩具等等都可以作为道具。
四、根据孩子的喜好,让他们上套
我就抓住他的这个特点,为他量身订做了很多方案。先说一个与奥特曼有关的方案,儿子很喜欢奥特曼,所有跟奥特曼有关的事情他都很感兴趣。我一说给儿子讲奥特曼的故事,他就乐颠乐颠地跑过来了。故事开始了: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嘉鸿小朋友得到了一个去奥特曼星球的神秘金卡。
手持这个金卡,可以去跟奥特曼一起为了地球的和平和怪兽作战,而且攻无不胜。但是要和奥特曼会合,必须要闯关。第一关;李嘉鸿到了奥特曼星球,手拿金卡走着走着前面忽然出现一道大门(可以做模拟声音,渲染气氛),门上有一道题,题后面写着必须正确解答这道题,才能继续往前走。这有何难?还能难倒我们勇敢的小勇士?(激发他们的兴趣和自信),答案出来后,以此类推再设关卡。但是设的不宜太多,要适时让他们成功闯关,否则孩子就发现上当了!
像这样的趣味性游戏还有很多,再跟孩子玩的时候不妨多用一用,既增添了乐趣,又锻炼了孩子动脑筋,何乐而不为?
英文便利贴
不要小瞧这便利贴哦,它可为孩子们的英语学习营造非常有利的环境,便利贴对于孩子们的英语学习可以有多种形式的运用。父母可以在家里的各种物品上贴好英文便利贴,在平时引导孩子认读;另外可以由孩子自己将上课学的,想了解的英文写下来,贴在家中的物品上面。父母在这整个过程中,不要强求孩子很快就记下,反而是在生活中漫不经心的引导。但这份引导不是漫无目的,父母必须琢磨孩子的兴趣,性格,成长多方面的因素,不断对便利贴进行更新。
英文语言环境
互联网时代,只要家长有心,网上可以找到很多与英文相关的视频音频以及英语学习的app、微信、公众号等。
孩子们爱借手机和电脑来玩,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孩子们学习了。有些家长比较传统,孩子必须先听一段英语材料才能开始玩手机、电脑。有一些家长则是观察孩子借手机一般玩什么,然后根据这个寻找相关方面的app或英文版等等,直接让孩子们在英文的环境中玩耍,他会很自然的进行学习和记忆。
1、故事教学法
故事对孩子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它情节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和趣味性,在故事中贯穿英语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宝贝在和谐的气氛中增进学习意识,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咪卡课堂上老师们在教“Come in ,please.”与“Go out.”时,先为孩子们讲一个兔妈妈要去买菜,要兔宝宝在家等候,却来了一只大灰狼要兔宝宝开门,兔宝宝发现是大灰狼,一齐将大灰狼赶跑的故事。在讲述中,将“Come in ,please.”“Go out.”穿插其中,孩子们对此非常感兴趣,在不知不觉中,竟然全部掌握,且印象极深。
2、情景教学法。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很多孩子会说许多英语,既流畅又标准,但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便“哑”了。如,我对幼儿说:“Nice to see you !”孩子会回答我:“Nice to see you !”却从来不会自发性的用这句话跟别人打招呼,只是在别人对他说:“Nice to see you! ”后回答别人:“Nice to see you!”造成孩子只会说而不会用的现象,归根结底是因为孩子不明白每一句英语的含义。
针对这种现象,不提倡大家教一句英语,马上用汉语来解释。我们应该积极为孩子创设情境,这种情境要生活化,孩子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每一句英语的含义。例如:我们创设按门铃、拜访朋友的情境,使用与当前情景直接相关的英语,并辅以大量的动作和表情,然后再让孩子开门、请朋友的游戏,及时的巩固了教学内容。
以这种方式学习英语,孩子即理解又能学以致用。这种形式能够比较好的培养孩子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能够培养彼此之间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从而提高表演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有了一定量的词汇、句型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孩子自由组合,进行表演。
3、游戏教学法。
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的确,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形式之一。玩是孩子的天性,符合孩子天性好动的特点。游戏能激起孩子学英语的兴趣,提供孩子充分运用语言的机会,调动学习积极性,将知识融于游戏中,让孩子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知识,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
★ 小学英语怎样学
★ 怎样培养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