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鱼鳞皮肤病如何治疗 中医治疗效果好(共含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忘了它”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鱼鳞病人的皮肤会很干燥,特别是到了冬天会更严重,会脱屑,皲裂,鱼鳞病对患者的心理也会造成很大影响,特别是女性到了夏天不敢把皮肤外露,治疗鱼鳞病可以选择中医治疗。
一、鱼鳞病中医治疗
1、中成药:①十全大补丸,适用于血虚风燥证患者;②大黄廑虫丸,适用于瘀血阻滞证患者。
2、辨证施治:①血虚风燥证,治以养血活血、润燥熄风,方用养血润肤饮加减;②瘀血阻滞证,治以活血化瘀、养肤润燥,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3、外治疗法:①皮肤干燥、粗糙、脱屑,可选用杏仁、桃仁、胡麻仁、郁李仁、火麻仁及胡桃仁各适量,共捣烂如泥,水煎后外洗,外涂胡桃膏或羊髓膏;②
皮肤粗糙、增厚、皲裂、可选用大黄、透骨草、桂枝、桃仁、当归、丹参、地骨皮、皂角刺,煎水外洗,然后外涂润肌膏或当归膏。
二、鱼鳞病治疗的原则
1、鱼鳞病目前无根治方法,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增加角质层含水量和促进正常角化。
2、局部可用增加角质层含水量,去除过度角化的物质。
3、鱼鳞病的药物治疗原则之全身治疗,可试用维生素A等药物。
4、鱼鳞病患者皮肤较干燥,平素应避免过度洗浴,尤其不能用热水洗烫或用碱性太强的肥皂搓洗。
5、在冬季气候干燥的时候,注意外涂油脂类护肤品以使皮肤保持润泽。
6、饮食上要注意多食用蔬菜、水果,适当吃一些动物肝脏、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品。
1、取生甘草2克,用15~20毫升开水冲泡服用。每日1剂。本法专治婴幼儿便秘,效果满意,一般用药7~15天即可防止复发。
2、胖大海5枚,放在茶杯或碗里,用沸水约150毫升冲泡15分钟,待其发大后,少量分次频颇饮服,并且将涨大的胖大海也慢慢吃下,胖大海的核仁勿吃,一般饮服1天大便即可通畅。
3、大黄5-10克,研为粉末,用醋调为稀糊状,置伤湿止痛膏中心,贴双足心涌泉穴,10-15小时后取下,一般用药一次即见效。可清热消积,导滞通便。
4、芒硝5克,研为细末,置伤湿止痛膏中央,外敷双足心涌泉穴处,每日一换,连续3-5天。可清热导滞。
5、生大黄、焦山楂各等量。将二药择净,研为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十克,用米醋或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患儿双足心涌泉穴及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一换,连续3—5天。可清热导滞,消积化食。
6、生大黄、鸡内金各等量,择净研为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10克,用米醋或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及肚脐孔处,包扎固定,每日一换,连续3—5天。可清热导滞,消积化食。
7、连须葱头5个,生姜1块,食盐9克,豆豉10粒。上药共捣成饼状,烘热后贴脐上,胶布固定,良久大便可通。如不通,可再敷。
8、将一把葱捣碎拌成饼状,贴在肚脐中,用热水袋装开水熨葱饼。注意不要造成烫伤。
9、左手拇指用劲按右手掌心数回,捏大拇指到小指,从指根到指端,一段段捏上再捏下数个来回,每指捏完再重捺掌心,再换右手按左手。眼睛闭着,全神贯注做手指操。坚持半年可见效。
10、两手中指按压两侧迎香穴(鼻孔两侧凹陷处)5-10分钟,出现酸痛为止,可刺激大肠,治便秘和大便困难。
中医认为,是饮食入胃,经胃之腐熟,脾之运化,吸收其精微之后,所剩之糟粕而为大便,主要责之于胃脾的腐熟运化功能,“胃气失降”,“脾失健运”,糟粕内停而成便秘。张仲景以胃气不能下行,列承气汤承胃气下行而通大便;以“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而列“脾约”一证,认为其病与寒、热、气滞有关。
1、肠胃积热:为嗜酒、辛辣而致胃肠积热,或伤寒热病后,余热留恋,津液耗伤,而致肠道失润而发病。
2、气机郁滞:思虑情志不舒、久坐少动,致气机郁滞,失于宣达而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粕内停,不得下行,而成便秘。
3、气血阴津亏虚:劳倦内伤,病后产后及老年体虚,而成津亏、气虚、血虚或气血两亏。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
4、阴寒凝滞:阳虚体虚或高年体弱则寒生滞肠,寒凝阻阳,津液不行,肠道蹇涩,失于传送而成便秘。
1、大黄5-10克,研为粉末,用醋调为稀糊状,置伤湿止痛膏中心,贴双足心涌泉穴,10-15小时后取下,一般用药一次即见效。可清热消积,导滞通便。
2、芒硝5克,研为细末,置伤湿止痛膏中央,外敷双足心涌泉穴处,每日一换,连续3-5天。可清热导滞。
3、生大黄、焦山楂各等量。将二药择净,研为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十克,用米醋或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患儿双足心涌泉穴及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一换,连续3—5天。可清热导滞,消积化食。
4、生大黄、鸡内金各等量,择净研为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10克,用米醋或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及肚脐孔处,包扎固定,每日一换,连续3—5天。可清热导滞,消积化食。
5、连须葱头5个,生姜1块,食盐9克,豆豉10粒。上药共捣成饼状,烘热后贴脐上,胶布固定,良久大便可通。如不通,可再敷。
1、用鲜地黄治疗
用药方法:鲜地黄50克(亦可用生地黄代),酸枣仁30克,粳米100克。先将地黄、枣仁水煎滤汁,以汁煮米作粥,随意服用。
2、用马齿苋治疗
用药方法:取干马齿苋100克,用水煎,每天1剂,早晚分服。本方对于未曾服用过治疗糖尿病的西药与刚发病不久的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显著。
3、用番薯叶治疗
用药方法:番薯叶150克,冬瓜(连皮)200克。将番薯和冬瓜加水500毫升,煮至冬瓜酥烂。分1--2次服。适用于糖尿病。
4、用僵蚕散治疗
用药方法:取僵蚕适量,将其研成细末,每次服用僵蚕末2克,每天服3次,饭前用白开水送服。2个月为1个疗程,也可在间隔15天后,进行第2个疗程的治疗。
5、用鸡内金治疗
用药方法:鸡内金10克,鲜菠菜根50克,大米50克。把菠菜根洗净,切碎,加水同鸡内金共煎煮30~40分钟,然后下米煮作烂粥。每日分2次,连菜与粥服食。
6、用棕榈子治疗
用药方法:每日取经霜棕榈子(以陈者为佳)30--60克,用水煎,代茶饮,1个月为1个疗程。在服药期间病人应禁食鱼腥类、肉类及甜腻类食物,并应节制性生活。
7、用桑葚、坚果治疗
用药方法:鲜桑葚30克捣烂,黑芝麻,核桃仁各15克,研细,与桑葚搅匀。每日2次,用温开水调服,对糖尿病引起的腰膝酸软,尿频量多,口渴等效果尤佳。
8、用地骨皮治疗
用药方法:每日取地骨皮50克,将其放入1000毫升水中,用慢火煎至剩500毫升水时即可。代茶饮,同时可服用维生素类药物。
9、用泥鳅治疗
用药方法:泥鳅10条,干荷叶3张。将泥鳅阴干,去头尾,烧灰,碾为细末,与干荷叶(研末)同等量。每服10克,遇口渴时再服,服时用凉开水送下,日3次,以不思水为止。
10、用鲜柠檬治疗
用药方法:每日取鲜柠檬30--50克,将鲜柠檬绞汁或泡水,分3次服。10--15天为1个疗程,也可在间隔10--15天后,进行第2个疗程的治疗。
11、用人参治疗
用药方法:人参6克,鸡蛋清1枚。将人参研末与蛋清调匀,1次服下,每日1次,10日为1疗程。
12、用荔枝核治疗
用药方法:取荔枝核适量,,将其烘干后研成细末。每次服用10克,每日服3次。3个月为1个疗程。
13、用潺稿木治疗
用药方法:每日取潺稿木(樟科植物,又名椿龟根)125克,用水煎服,代茶饮。
14、用仙鹤草治疗
用药方法:每日取仙鹤草30--60克,用水煎,早晚分服。半个月为1个疗程。
坚果类食物(花生、瓜子、核桃、杏仁、松子、榛子)的主要成分是油(约占50%),并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故应少吃或不吃。如果用其充饥,不但会使血糖升高,还会发胖,增加胰岛素抵抗。烟有刺激升糖激素释放的作用,还可使组织缺氧,微循环障碍。酒含热量高,易增加体重,啤酒每100亳升含糖11克,易吸收,使血糖升高,长期饮酒会伤肝,引起酒精性肝硬化,使血糖难予控制。
粮食要严格按照规定量吃,不能多吃,也不能少吃,更不能不吃,还要均匀地吃(即每顿饭都要有粮食、蔬菜、蛋白质)。市场上所谓“无糖食品”实际上是“无蔗糖食品”。其中的甜味是甜味剂的味,不是糖,但制作食品所用的粮食、馅中的豆沙及奶中原有的乳糖仍可转变成葡萄糖。当血糖尚未控制好时暂不要吃水果,当血糖控制达标后再试着吃水果,即在两顿饭之间血糖最低时吃水果,于吃后半小时到1小时、2小时测测血糖,吃什么水果,吃多少量,以血糖不高为标准。
猜您感兴趣:
1.中医如何治疗糖尿病
2.中医糖尿病该怎么治疗
3.中医怎么治糖尿病
4.治疗糖尿病的中药配方大全
5.中医养生怎么治糖尿病
6.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方
7.治疗糖尿病中药方剂
1、生理性脱发
毛发分为硬毛与毳毛。头发约8-11万根,硬毛分为长毛和短毛。长毛包括头发、胡须、腹毛阴毛,毳毛为人体所特有,又称汗毛。
头发因为种族的原因,所以颜色也会不一样,有黄色,黑色,白色,棕色等,头发的粗细、稀疏也是每个人都不一样,人的头发基本上是几年就会脱落然后在长出心动头发。
因此,每天脱落80根以内均在正常范围,谓之生理性脱发,四季之中尤以秋天脱发更为明显。每天零散脱发超过80根以上者为病理性脱发(散在脱发)。
2、病理性脱发
①精神性脱发
常有情绪波动、烦躁、过劳、失眠、惊吓等因素而导致突然脱发。三五成片,多少、大小不定,头皮光亮,无自觉症状,仅发于头部数片者称为斑秃,若脱掉1/3以上者谓之全秃,继发眉毛、胡须、腋毛、汗毛脱落者则为普秃,与斑秃相同,只是症状加重,病情发展而异,没有性质区别。另外,单有眉毛或胡须呈片状脱落者仍是斑秃之例。
治疗脱发,一开始最好是疏肝同理气,这样能调理气血,选用逍遥散加味来治疗,后期就会引起血虚肾亏,这个时候就要以养血滋为主了,选用《外科正宗》神应养真汤加味内服。
外用海艾汤熏洗(艾叶、菊花、薄荷、防风、蒿本、藿香、甘松、蔓荆子、荆并穗)。
②脂溢性脱发
由秉赋脾虚湿盛之体,脾失健运,或恣食肥甘,伤胃损脾,致使湿热上蒸巅顶,侵蚀发根,引起毛发脱落,或血热太过,导致风胜则燥,进而耗伤阴血,阴血不能养发,毛根干涸而发焦脱落。
分两种类型
其一,是血热风燥型脱发
头皮发痒较甚,头屑多如雪花,抓之易脱,头发干燥无光泽,头顶部零散脱发。
此类属肾虚血亏引起,初期宜凉血消风,用朱仁康凉血消风散加减(生地、当归、荆芥、蝉衣、苦参、白蒺力、知母、生石膏、甘草),后期治当滋补肝肾,养血生发,用神应养真汤加减。
其二,脾胃湿热型脱发
头油大如渗水,剧痒、头屑粘腻污秽,洗不净。头发油腻,头顶部头发稀疏无光泽,零散脱落。此类多属脾不健运,湿从内生溢于肌表而成,治宜健脾祛湿,化浊止痒生发,常以平胃散与神应养真汤合用。
或用赵炳南祛湿健发汤(白术、泽泻、猪苓、荜解、车前子、川芎、赤石脂、白鲜皮、桑椹、生地、熟地、首乌)湿去则发生。
1、生姜擦
取未干老姜切成薄片,揉擦脱发部位,每次20分钟 ,每日3--4次,7天为1疗程。
适用于斑秃,俗称“鬼剃头”。生姜随用随切,不宜切好备用,用生姜揉擦,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和刺激毛囊,能促使毛发再生,但高血压患者禁用。
2、烟叶合剂
用烟叶30克,食醋100毫升。将烟叶浸入食醋中,1周后使用。外擦患处,每日3次 ,连用1--3周。说明:此药外擦后约4--6小时即有痒感,轻症患者一般1周左右可有绒发生出。
3、茯苓散
取茯苓500克左右。将茯苓研成细末,每日3次,每次6克,温开水送服。
用于脱发、斑秃久治不愈者。茯苓得松树之余气乃成,性喜上行而渗水湿,适用于脱发症属湿气上泛者。顽固性脱发者服用此方须有耐心,1--2月为1疗程。
4、蜂窝膏
用蜂窝适量。将蜂窝晒干后研细,用菜油调匀,外敷患处。每日1次,连用1--3周。
具有祛风攻毒,促进头发再生之效。在治疗期间,要保持心情愉快,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有规律的生活以配合治疗。
5、百归酊
取百部、当归各10克,斑蝥2克。将上3味装瓶,加入白酒60毫升浸泡。3日后即可用药棉沾取外擦,每日1次,连用1月为1疗程。
阿嚏!这样的声音是很多家长不愿意听到的,每每孩子发生疾病,最担心的就是家长了。看着自己的孩子忍受疾病的痛苦,心理就是很悲伤的。感冒就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中医上,对于中医也是有很多的解释的,不同的感冒症状,就会有不同的治疗措施。那么,在生活中怎样进行小儿感冒的治疗呢?
发生不同的感冒情况,就会有不同的感冒症状,对我们健康的伤害也是很不一样的。辨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感冒常以风夹寒、夹热而发病,因此临床上应首先分清风寒、风热两证。二者均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身疼痛等症,但风寒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流清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风热证发热重恶寒轻,有汗,鼻流浊涕,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
发生感冒的时候,就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感冒治疗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感冒快快好起来!辨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普通感冒呈散发性发病,肺卫症状明显,但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时行感冒呈流行性发病,传染性强,肺系症状较轻而全身症状显着,症状较重,且可以发生传变,人里化热,合并它病。
不同的感冒情况,就会有不同的感冒治疗措施,最好就是分清楚感冒的症状,进行及时的治疗。辨常人感冒与虚人感冒普通人感冒后,症状较明显,但易康复。平素体虚之人感冒之后,缠绵不已,经久不愈或反复感冒。在临床上还应区分是气虚还是阴虚。气虚感冒者,兼有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身痛无汗,或恶寒甚,咳嗽无力,脉浮弱等症。阴虚感冒者,兼有身微热,手足心发热,心烦口干,少汗,干咳少痰,舌红,脉细数。
治疗原则
1、解表达邪感冒由外邪客于肌表引起,应遵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之意,采用辛散解表的法则,祛除外邪,邪去则正安,感冒亦愈。解表之法应根据所感外邪寒热暑湿的不同,而分别选用辛温、辛凉、清暑解表法。时行感冒的病邪以时行病毒为主,解表达邪又很重视清热解毒。
2、宣通肺气感冒的病机之一是肺失宣肃,因此宣通肺气有助于使肺的宣肃功能恢复正常,肺主皮毛,宣肺又能协助解表,宣肺与解表相互联系,又协同发挥作用。
3、照顾兼证虚人感冒应扶正祛邪,不可专事发散,以免过汗伤正。病邪累及胃肠者,又应辅以化湿、和胃、理气等法治疗,照顾其兼证。
对于面神经炎这种疾病我们是可以通过中医治疗的方法来进行缓解的,面神经炎的类型可以分为很多种,大家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根据类型来治疗,服用药物的话一定要按照医生的指导服用。
1.脉络空虚,风痰阻络
【治法】治宜祛风化痰、活血通络。
【方药】方以牵正散加味:白附子、白僵蚕、全蝎、蜈蚣、防风、川芎、白芷。有寒象者,加细辛、麻黄以温经通络散寒;痰湿重者,加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和胃化痰;有瘀血之象者,加鸡血藤、路路通、红花等活血通络。
2.痰瘀互阻,痹阻经络
【治法】治宜益气活血;祛痰通络。
【方药】方以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加减:生黄芪、川芎、地龙、赤芍、白附子、白芥子、红花、全蝎、白僵蚕、细宰。有寒象者,可酌加桂枝、羌活等以温经散寒;有热象者,可加黄芩、生石膏清胆、胃经热;痰湿明显者,可以合用二陈汤;伴有面肌痉挛者,可适当加大全蝎的剂量,加用蜈蚣、白芍、甘草、鸡血藤等以解痉缓急、通络。
针灸治疗
局部针刺治疗面神经炎时,应当注意刺激的强度,以局部不出现发僵、发紧感为宜,以免影响面瘫的恢复,导致面肌痉孪的出现。
(1)体针: 针刺治疗以疏风散寒,化痰通络为治疗原则,多局部取穴。常取患侧的太阳、下关、阳白、四白、地仓、颊车、迎香等穴,健侧的合谷。不能抬眉者加患侧的攒竹;乳突疼痛加翳风;舌麻、味觉消失加廉泉。
(2)耳针:选面颊、眼、目1、目2。
(3)火针:取坐位,将一枚消毒的硬币放入口中,紧贴患侧颊粘膜处,并用手指将硬币固定于口腔内,面部消毒后,将在酒精灯上烧红的三棱针垂直刺入面颊部(地仓穴的外上方),以碰到硬币为止。针刺时,注意进针要稳、准、快,每三天1次。本治疗方法应慎用。
★ 腮腺炎中医治疗
★ 早泄中医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