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医如何治疗消化不良呢(共含10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甜蜜de奶茶”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杏仁。吃10粒去皮杏仁,或者在温牛奶中加一茶匙杏仁油饮用,可缓解消化不良。杏仁富含膳食纤维,还有助于防止便秘。
小苏打。在温水中加入半茶匙小苏打和几滴柠檬汁,慢慢饮用。
薄荷茶。薄荷茶是口感更好的缓解和预防消化不良的方法,每天可多喝几杯。
小茴香。用小茴香泡水喝。
大蒜。将几个生蒜瓣捣碎,加入饭菜中食用。
水果。葡萄、橙子、木瓜和菠萝都是健康水果,有缓胃利消化的作用。
茴香籽。每餐后吃一茶匙。将茴香籽嚼碎吞下,可帮助消化。
菊苣根、宽叶莴苣或菊莴苣。都是传统的缓胃秘方。可用这些蔬菜加水煮10分钟熬水喝。
保和丸:该药由山楂(焦)、六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炒麦芽八味中药组成,具有和胃、消食导滞的功效,可治疗因饮食不节所导致的胃脘胀满、食欲不振、嗳腐吞酸等症。该药药性平和,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均可服用。用法:成人每次口服6-9克,每天服2次;儿童减量服用。
山楂丸:该药由山楂、六神曲、炒麦芽三味中药组成,具有消积化食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食用肉食过多引起的脘腹胀闷等症,尤其适用于小儿食积症。但胃酸过多、烧心者不宜服用。用法:成人每次口服1-2丸,每天服1-3次;小儿减量服用。
复方鸡内金片:该药由鸡内金和六神曲组成,具有健脾开胃、消积化食的功效,可治疗因脾胃不和引起的食积腹胀、饮食停滞、呕吐泄泻等症。用法:每次口服2-4片,每天服3次。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沉香化滞丸:该药由沉香、牵牛子、枳实、五灵脂、山楂、枳壳、陈皮、香附、厚朴、莪术、砂仁、三棱、木香、青皮、大黄十五味中药组成,具有理气化滞的功效,可治疗饮食停滞、腹中胀痛、吞酸等症。用法:每次口服6克,每天服2次。老年体弱者及大便溏泄者要酌情减量服用。
六味安消胶囊:该药由土木香、大黄、山奈、寒水石、诃子、碱花六味中药组成,具有和胃健脾、导滞消积、行血止痛的功效。该药因含有少量的大黄,因此特别适合胃脘胀痛、大便秘结、食积化热者服用。用法:每次口服3-6粒,每天服2-3次。大便溏稀者和久病体虚者可每次服3粒;便秘者则需每次服6粒。
王氏保赤丸:该药系南通名医世家王氏的祖传秘方,由大黄、黄连、制南星、川贝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泻火、消积导滞、化痰平喘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引起的乳滞疳积、上腹饱胀、乳食减少、痰厥惊风、呕吐腹泻、大便秘结等症。该药也可治疗成人肠胃不清、痰食阻滞等症。用法:6个月以内的婴儿每次服5粒;6个月-36个月的小儿按月龄服药,如6个月的小儿每次服6粒,7个月的小儿每次服7粒,依此类推,36个月的小儿每次服36粒;4岁小儿每次服40粒;5岁小儿每次服45粒;6岁小儿每次服50粒;7岁小儿每次服55粒:8-14岁的儿童每次服60粒。症状较轻者可每天服1次,症状较重者可每天服2次。成人每次口服120粒,每天服2次。
在我们的认知里,对于消化不良会表现出来的症状不外乎出现腹胀、呕吐、腹泻等常见典型表现,对于病情的治疗需要查明病因,如果不是胃部疾病造成的,那么就与我们平时的饮食、生活、情绪有着一定的关连。消化不良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中医是怎样治疗的。
一、中医药膳
材料:山楂、神曲、陈皮各5克,麦芽 30克,茯苓、法半夏、连翘各IO克,大米 0.1公斤,砂糖适量。
做法:先将上述各种药物煎取药汁,然后将药汁与大米放锅内煮粥,粥熟后加入砂糖调味即成。
功效:健脾胃,消食积。此方对食积停滞、肉积不消者尤为适宜。
二、中医偏方
山楂(焦)300g、六神曲(炒)100g、半夏(制)100g、茯苓100g、陈皮50g、连翘50g、莱菔子(炒)50g、麦芽(炒)50g。
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制成水丸;或每100g粉末加炼蜜125~155g制成大蜜丸,即得。
本品为灰棕色至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酸、涩;或为棕色至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微酸、涩、甜。
口服,水丸一次6~9g,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2次;小儿酌减。
主治消食导滞,和胃。用于各种消化不良、食积停滞、胸脯痞满、腹胀时痛、暖腐吞酸、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大便泄泻恶臭诸症。小儿疳积,营养障碍、心痞腹胀。
中医治疗消化不良的方法简单为大家做了介绍,介绍到的这两种治疗方法的原理就是促进肠胃消化,从而缓解了消化不良的症状。建议大家不要随便试用进行治疗,最好先经过专业检查,找到病因后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快速的使病情得到痊愈。
1、小苏打,可以在温水之中加入适量的小苏打以及一点柠檬汁,然后趁热慢慢的服用;
2、薄荷茶,薄荷茶具有一种非常美妙的口感,这种方子能够很好的缓解以及预防消化不良的情况。另外,这种饮品并没有限制,所以一天可以多喝几杯。
3、大蒜,将新鲜的大蒜捣碎之后加入饭菜之中一起服用。
4、小茴香,直接将这种食物泡水服用;
5、水果,在日常生活之中很多水果都是具有很好的帮助消化的作用,常见的有葡萄、橙子以及木瓜等等。
6、茴香子,每天在吃完饭之后吃上一些茴香子,并且慢慢的嚼碎之后吞下,能够有效促进食物消化。
7、莴苣,无论是是什么类型的莴苣都是可以,这可是我国民间流传多年的一种治疗消化不良的偏方,只需要将莴苣在水中煮十分钟,然后服用水就可以了。
8、杏仁,将杏仁去皮之后服用,或者是在温热的牛奶之中添加一些杏仁油饮用,这样能够有效的缓解身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杏仁之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有效的帮助肠胃进行蠕动,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食物消化,还能够达到预防便秘的作用。
以上就是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办法了,如果不是经常都出现消化不良,吃健胃消食片就可以了。但也不能每次都依赖吃药来解决消化不良的问题。还是要从根源上去解决消化不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也要避免三餐不定时。
造成小儿消化不良的原因有很多,我们主要是认为孩子的消化系统功能还不完善,遇到一些比较难以消化的食物,就会存于胃部,既不能消化也不能排除,因此导致胃部不舒服,中医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一般采取的都是调理脾胃的方法。但是针对于不同的发病患儿的具体情况,我们应该给予区别性的对待。
脾对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中医认为小儿脾胃运化功能较弱,多食则伤胃,过饥则伤脾,主张通过健脾来逐步恢复儿童的消化功能。由于儿童的消化器官发育并未完善,胃及肠道内黏膜比较柔嫩,消化液分泌不足等,儿童的消化功能还相对较弱,这也是儿童容易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重要原因,很多对成人并不会产生不良影响的行为却有可能是儿童无法适应的,这也需要家长格外注意。
如果在喂养过程中未充分注意摄入食物的种类及质量等,反而容易引起儿童肚子胀、大便较稀、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现象。脾乃后天之本、小儿之本,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为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即脾对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都具有重要作用,因为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人体摄入的食物在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后,须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并通过脾的运输和散精功能将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从而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各个组织、器官得到充足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看完上面的介绍,大家已经对脾的一些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脾胃失和我们在临床上发现的,导致消化不良的很重要的原因。脾功能弱也会导致胃部消化不适。更为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小儿生长发育迟缓影响不良的症状,所以对于消化不良一定要采取正规的治疗,避免造成病情的延误,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足三里穴
脾胃是后天之本,足三里就是人体里的一株灵芝仙草,用好它,几乎包治百病。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对消化系统有双向良性调节的作用,比如腹泻了按摩它可以止泻,便秘了按摩它可以通便。我们中医里有句话叫“肚腹三里留”,大致意思就是胃肠消化方面的问题,用足三里里就能治好。养胃护胃,扎针的方法效果好,按摩、刮痧等其他方法效果也一样。
四缝穴
四缝是经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用穴。四缝原本被医家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后来证实,成人使用四缝效果也非常好。所以今后只要你遇到消化不良的问题,就可以找四缝解决,按摩就行,最好是用大拇指用力掐按,效果很神奇。
下脘穴
下脘在腹部,离脾胃很近。我们中医里有个选穴原则,叫“临近选穴”,就是在病患部位的周围和附近选穴,这有点儿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意思。这种选穴方法,实践证明,效果很好。下脘和内庭相配,可以清胃泻火,消食化积。
用上面这几个穴位再加上上巨虚、下巨虚和委中,治疗泄泻效果很好。上巨虚属于大肠经,下巨虚属于小肠经,两个穴位合用,止泻功能很好。委中是治疗腹泻的特效穴位。腹泻的时候只按摩上巨虚、下巨虚和委中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日常健胃消食,用上面几个穴位就行。可以分别对它们进行按摩,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有空的时候就可以做做,长期坚持,不知不觉中胃口就会好起来.
如何才能够解除身体消化不良的情况呢,专家告诉我们,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方法,这样身体才能够快速的健康起来。具体的治疗消化不良的偏方如下:
1、小苏打,可以在温水之中加入适量的小苏打以及一点柠檬汁,然后趁热慢慢的服用;
2、薄荷茶,薄荷茶具有一种非常美妙的口感,这种方子能够很好的缓解以及预防消化不良的情况。另外,这种饮品并没有限制,所以一天可以多喝几杯。
3、大蒜,将新鲜的大蒜捣碎之后加入饭菜之中一起服用。
4、小茴香,直接将这种食物泡水服用;
5、水果,在日常生活之中很多水果都是具有很好的帮助消化的作用,常见的有葡萄、橙子以及木瓜等等。
6、茴香子,每天在吃完饭之后吃上一些茴香子,并且慢慢的嚼碎之后吞下,能够有效促进食物消化。
7、莴苣,无论是是什么类型的莴苣都是可以,这可是我国民间流传多年的一种治疗消化不良的偏方,只需要将莴苣在水中煮十分钟,然后服用水就可以了。
8、杏仁,将杏仁去皮之后服用,或者是在温热的牛奶之中添加一些杏仁油饮用,这样能够有效的缓解身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杏仁之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有效的帮助肠胃进行蠕动,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食物消化,还能够达到预防便秘的作用。
9、蛋黄油,将鸡蛋煮熟子后留下蛋黄,研磨成为粉末之后放过锅中熬煮,直到出现蛋黄油。每天分两次服用适量,五天为一个疗程,大约在一两天之后就会出现大便得到有效缓解的情况,一个疗程之后就能够有效的痊愈。中医名著上面记载,蛋黄油能够有效的保健脾胃,从而促进肠胃分泌胃酸,不仅能够治疗消化不良的情况,同时还能够治疗呕吐。另外,如果身体差长时间消化不良导致脾胃虚弱,那么服用之后也能够很好的保健身体。
10、茶叶,将茶叶进行煎煮,然后每天服用四次,不过需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来适当的改变服用的次数。如果孩子出现了腹泻的情况或者是消化不良的情况,茶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治疗方法。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茶叶能够有效的达到益菌的作用,所以特别是治疗中毒性消化不良效果很好。
11、将山楂、六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以及麦芽准备好,然后细细的研磨成为粉末,搅拌均匀之后加入适量的清水制作策划能够为药丸,也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蜂蜜来一起制作,这样能够有效的改善口味。用水送服,但是应该根据情况来删减药物量。这种方子能够有效的治疗各种消化不良的情况,例如食欲不振、恶心想吐等等都是能够获得不错的疗效。
12、酸牛奶,在牛奶之中加入适量的乳酸也,这样制作而成的段奶牛不仅能够有效的帮助身体促进消化,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治疗胃肠炎。
13、炒奶糕,将奶糕煎炒之后就会变成炭化糊精,这种物质能够有效的吸收肠道之中的 水分,对于止泻以及促进消化效果都是很好的。
14、脱脂奶,将牛奶之后去除脂肪,这样制作而成的 脱脂奶非常的适合那些出现消化不良或者腹泻的婴幼儿服用。
15、焦米汤,将大米洗干净之后晾干,然后干炒成为焦黄色,然后用这个米进行熬煮成粥。这样制作而成的米汤能够有效的促进消化,如果孩子出现严重的消化不良的情况,那么服用焦米汤能够很快的恢复健康。
16、胡萝卜汁,将胡萝卜捣碎之后加入适量的清水进行熬煮,然后用纱布进行过滤。放入锅中加入蔗糖一起熬煮,这样获得的胡萝卜汁特别适合那些小儿消化不良的患者服用。
小朋友由于消化系统还在发育当中,家长朋友稍不注意,是很容易有不想吃饭、便秘、腹泻等消化不良的问题的,相信看着小朋友有这种问题的时候,家长朋友们是很担心的,对此,除了吃药、打针、调节饮食之外,还有一种方法能解这个决问题,那就是推拿按摩,下面,来给大家介绍用这种方法如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
这里介绍一种治疗宝宝消化不良、胃口差的家庭小儿推拿按摩保健方法。具体手法如下:
1.按揉推四横纹: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别按揉四横纹穴,约2~3分钟;也可推四横纹穴,将小儿四指并拢,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儿的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推50~100次。具有调中行气,和气血,除胀满的作用。
2.按揉推板门穴:板门穴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门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也可使用推法,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可止泻,由腕横纹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呕,来回推可调整脾胃功能。按揉2~3分钟,推50~100次。
3.推脾经穴:脾经穴在小儿拇指桡侧面。操作时,操作者左手中指或无名指夹住小儿左手四指,再以拇指与中指捏住小儿拇指,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后,直推小儿脾经穴,从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推50~100次,单方向直推,不宜来回推。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4.按摩掌心: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摩小儿掌心50~100次,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
5.腹部按摩:小儿采取平卧位,操作者用右手四指或手掌,在小儿腹部,以脐为中心,作圆周运动。顺大肠方向为泻,适宜大便偏干者;逆大肠方向为补,适宜大便偏稀者;一般多选择顺、逆各半,约按摩50~100次。操作时,手法不宜过重,应轻重适宜;操作者的手不宜过凉,应温暖。具有调脾和胃的作用。
对于如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上面给大家介绍了使用推拿按摩的方法,这个方法不用打针吃药也没有什么副作用,但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不是一两天就能有效果的,每天按个5-10分钟,坚持下来就会有结果,当然力道也要放轻,不要弄疼宝宝了。
家里如果是有孕妇的话一般都会让孕妇多吃一些,为的就是腹中的胎儿可以快快的发育,不要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不过孕妇吃的多了真的好吗?要知道孕妇本身因为缺乏运动消化能力就会下降,如果是吃的过多的话很容易会导致消化不良的情况,如果是这样的话问题就比较大了,那么具体怀孕消化不良如何治疗呢?
孕妇因怀孕而产生的消化不良,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只要通过合理的调配饮食,都可使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食欲不振时要少吃多餐,择其所好,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豆浆、牛奶以及水果等。少吃甜食及不易消化的油腻荤腥食物。待食欲改善后,可增加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肉类、鱼虾和豆制品等。
此外,孕妇要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因为任何精神方面的不良刺激,都会招致消化不良。孕妇最好多听音乐或观赏美术作品,以使自己心情愉快。为增加食欲,孕妇保持适当的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每天散散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和家务,不仅能增进消化,也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
对于怀孕消化不良如何治疗本文已经做出了详细分析,其实有的时候孕妇会出现消化不良和孕激素导致的肠胃分泌出现功能紊乱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想要彻底的改善怀孕消化不良并不简单,不过孕妇可以在感觉肠胃不适的时候少吃一些。
一、一般治疗。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烟、酒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无特殊食谱,避免个人生活经历中诱发症状的食物。注意根据患者不同特点进行心理治疗。失眠、焦虑者可适当予以镇静药。
二、药物治疗。无特效药,主要是经验治疗。1、抑制胃酸分泌药 一般用于以上腹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选择性地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2、促胃肠动力药 一般适用于上腹胀、早饱、嗳气为主要症状患者。选择性地服用多潘立酮、伊托必利等。
3、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对小部分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FD患者可能有效,对于症状严重者可试用。
4、抗抑郁药 上述治疗疗效欠佳而伴随精神症状明显者可试用,常用的有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剂,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等,宜从小剂量开始,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建议在专科医师指导下服用。
5、其他 可用黏膜保护剂,如氢氧化铝凝胶、铋剂、硫糖铝、麦滋林-S等。
三、舒畅情志。随着社会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精神日趋紧张,工作和学习的压力日益增加,困扰人们的问题越来越多。多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常有心情抑郁,心情抑郁又加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对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以疏肝解郁、调畅情志,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语言疏导,心理暗示,方以柴胡疏肝散加减。
想要完全治愈功能性消化不良,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降低自己的精神压力,适当地进行运动锻炼,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作为亲朋好友,我们也要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积极治疗,尽早康复。
我们想要在生活中治疗儿童消化不良这种情况,我们建议大家最好是采用药物以及食物的方法来调理它,特别是肠胃比较虚弱的患者,你们主要是吃一些粥类以及清淡的食物,这样才不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同时,儿童消化不良可能是因为奶粉太热气,妈妈们可以采用母乳喂养的方法来孩子饮食。
一、合理饮食
有一句老话“儿童不知饥饱”,儿童好吃的吃得没够,自己吃撑了都不知道,不好吃的一口也不吃。这种情况需要大人来帮他控制,即使他再喜欢吃的东西,也不能由着他的性子吃,无论是饭菜、点心还是水果,都要适量。让孩子从小养成饮食的好习惯,使其内脏更好适应。
二、缓解上火症状
尽量选择母乳喂养,通过天然植物调配而成的清火和开胃产品,可缓解孩子的上火症状,达到“一清二润三舒畅”的降火效果。如每伴“清清宝”和“好喂宝”等产品,安全无副作用,将其调入牛奶或直接用温水冲调,可达到平衡食物摄入热量的效果,温和降火,不会过凉。要注意挑选可值得信赖且口碑良好的清火和开胃产品。
三、注意保暖及卫生
注意腹部保暖,不要使胃肠道受寒冷刺激,同时尽量减少呼吸道感染。注意卫生,养成宝宝饭前洗手习惯,注意食物清洁新鲜。如果大便中多泡沫,则表示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就必须减少甚至停止喂食淀粉类的食物。若大便外观如奶油状,则显示脂肪消化不良,应减少油脂类食物的摄入。出现这些症状都是喂养不当或天气变化所引起的,属于非感染性因素。另一类就是感染性因素造成的。
文章详细的为我们介绍儿童消化不良应该怎么办,希望妈妈们应该对于消化不良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当你们的孩子出现消化不良这种情况,你们应该要注意儿童的饮食,并且让孩子适当的吃一些促进肠胃蠕动的食物。
★ 腮腺炎中医治疗
★ 早泄中医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