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沙茶酱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急性乳腺炎的中医治疗方法(共含7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沙茶酱”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急性乳腺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篇1:急性乳腺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急性乳腺炎的病因

细菌的入侵(30%):

本病致病菌多数为金黄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细菌由乳头皮肤破裂处或乳晕皲裂处进入,沿淋巴管蔓延至乳腺小叶间及腺小叶的脂肪和纤维组织中,引起乳房急性化脓性蜂窝组织炎,亦有少数病例产后发生其他部位的感染并发症,细菌经血循环播散至乳房,引起发病。

乳汁淤积(30%):

乳汁有利于侵入细菌的繁殖,乳汁淤积的原因有:

①乳头过小或内陷而产前又未能及时矫正,使婴儿吸乳困难,甚至不能哺乳。

②乳汁过多,排空不完全,产妇不了解乳汁的分泌情况,多余乳汁不能及时排出而保留在乳内。

③乳腺管阻塞使排乳困难,如乳管本身的炎症,肿瘤及外在压迫,均可影响正常哺乳。

乳头皲裂 (30%)

分娩后产妇未能掌握正确的哺乳技巧,或婴儿的含吮不正常,或过度地在乳头上使用肥皂或乙醇干燥剂之类刺激物以及婴儿口腔运动功能的失调等造成乳头皲裂,使细菌沿乳头小裂口入侵,并且经淋巴管到达皮下及乳叶间组织而形成感染,乳头皲裂时,哺乳疼痛,不能使乳汁充分吸出,致乳汁淤积,为入侵细菌创造了繁殖条件。

急性乳腺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祖国医学称急性乳腺炎为“乳痈”,认为本病是“肝气郁结,内热壅滞”所致,应以“疏肝利气,清热解毒”治疗为原则。

(1)局部治疗:

①如意金黄散以醋或白酒调成糊状,粘敷病变局部。

②鲜蒲公英,葱白,捣烂成糊状,敷于患处,用绷带或三角巾扎紧,每天换药1次。

③三黄膏外敷: 三黄膏,即黄柏,大黄,黄芩各等份,研成细面,用凉开水,蜂蜜或等量凡士林调成膏。

④芙蓉膏外敷:芙蓉膏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的作用。

配方1:用芙蓉叶研成细面,用香油或茶叶水调,也可加等量凡士林调成膏。

配方2:芙蓉叶,大黄,黄柏,泽兰叶,冰片,共研细末,用黄酒调敷或用凡士林调为软膏外敷。

(2)汤饮治疗:

①鲜蒲公英,水煎服。

②细叶远志全草,水煎服。

③鹿角粉,开水冲服。

④蒲公英,野菊花,水煎服,每天1付。

⑤括楼牛蒡汤:熟牛蒡,生山栀,金银花,连翘,全括楼(打碎),蒲公英,橘皮,橘叶,柴胡,黄苓,水煎服,每天1付。

⑥五味消毒饮:金银花,蒲公英,地丁,连翘,野菊花,板蓝根,赤芍,水煎服,每天1付,本方主要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祛淤作用,为控制全身中毒症状的有效方剂。

⑦疮疡饮:山甲珠,皂刺,当归尾,天花粉,陈皮,乳香,没药,金银花,赤芍,蒲公英,水煎服,每天1付,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软坚作用。

⑧金银花,蒲公英,括楼,柴胡,黄芩,王不留行,青皮,皂刺,赤芍,丝瓜络,水煎服,每天1付。

⑨全括楼水煎服,并将药渣趁热敷于患处。

⑩牛蒡子叶水煎代茶饮,每天1付,用于乳汁淤滞期。

篇2:急性乳腺炎最佳治疗方法

1、物理疗法适用于乳腺炎的早期治疗,以促使炎症消退或局限。

(1)冷敷治疗:冷敷能使局部温度下降,毛细血管渗出减少,周围神经传导冲动减缓,具有镇痛,消肿,抑制炎症扩散,减少乳汁的分泌的作用,热敷时脓肿形成较冷敷快,冷敷的切开排脓率为40.42%,低于热敷的切开率(热敷的切开率为82.9%),且冷敷越早越好。

①时机:于急性炎症的早期(发病后的24h内),在炎症尚未被控制的48h内进行,48h后可改为热敷。

②方法:碎冰后,以冷水冲去棱角,置入冰袋,用棉布包裹冰袋外,置于硬结局部3~4h,局部皮肤复温后可再行冷敷,若局部麻痛不可忍受,改为短时间冷敷,冬天可用冷水敷。

③注意问题:在冷敷的同时可多饮水,使乳汁变稀,减少淤滞,利于乳汁的排出,以起到引流及冲洗作用,有利炎症的消退,冷敷时尚须注意防止局部冻伤,如患病后24h内用冷敷尚未能控制者,可放弃冷敷而改为热敷,以利炎症吸收。

(2)热敷治疗:急性乳腺炎起病3天后,局部病灶呈现浸润和渗出改变,此时热敷可增加局部组织血流,促进白细胞趋化,提高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局限和液化,具有镇痛,消炎的作用。

①时机:发病24h或48h以后,炎症已经局限者。

②方法:以50℃左右温热敷布置于红肿局部,上盖以纱垫保温,每次20~30min,3~4次/d,水肿明显者可用25%硫酸镁湿热敷。

(3)红外线,紫外线:前者热力穿透性强,可达乳房组织的深部,其效果比湿热敷更佳;后者通过光化学作用,具有较强的消炎,止痛作用。

(4)乳房按摩:排尽剩乳用负压吸引法,如吸奶器吸引或人吸等,负压吸力过大,易使乳管暂时狭窄,影响排乳效果,乳房按摩则是利用挤压的作用,排空乳管,促进淤结消散,该法适用于乳管闭塞,乳汁淤积,或小叶炎症初期的患者,若局部水肿明显,伴有发烧,或脓肿已经形成者,则禁用此法。

①手法按摩:五指并拢,以两手小鱼际部,夹持乳房基底部, 沿乳管走行,向乳头部轻轻按摩1~2min,然后用手掌由淤积硬结的外缘向乳头方向逐步推赶并轻揉挤,反复按摩5~10min,即可将淤积的乳汁逐渐推出,按摩时,可以用手轻轻提动乳头数次,以扩张乳头部的输出管,若按摩前先作局部热敷,效果更好。

②梳背按摩:乳房患部涂少量油脂(液体石蜡或蓖麻油均可),以减少摩擦对乳房皮肤的刺激,避免皮肤损伤,用烤热的木梳背(以不烫伤皮肤为度) 由乳房基底部开始,经患部再向乳头连连推赶,使闭塞的乳管由内向外,由小而大,渐渐被乳汁所扩张,终至全管通开,积乳排出,患者可在短期获愈。

按摩注意事项:A.为减少按摩引起的炎症扩散和脓毒血症的发生,按摩必须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前提下进行。

B.为减少按摩时的疼痛,按摩先可在淤积的周围组织注射0.5%~1%利多卡因20~40ml,待5min后再作按摩。

C.乳腺小叶及周围组织已有轻度炎症时,可在局麻药内加入青霉素40万U,注射后10min再进行按摩。

D.治疗期间可用温硼酸液轻洗乳头并涂青霉素或磺胺油膏,然后用纱布遮盖以保护乳头。

(5)乳房承托:其目的是减小乳房活动度,减轻乳房疼痛,有乳罩承托法和布带或三角巾带撑托法2种。

2、抗生素应用

(1)全身治疗:首选青霉素治疗,用量可根据症状而定,每次80万U肌内注射,2~3次/d,也可用800万U静脉滴入。

(2)抗生素局部封闭:

①方法1:局部可用含青霉素100万U的生理盐水20ml封闭治疗。

②方法2:用0.25%普鲁卡因60~80ml,加青霉素80万~160万U,在炎症区上方3cm左右健康处的皮下组织作横“一”字形封闭,范围应超过炎症直径区,每天或隔天封闭1次,或注入乳房后疏松组织中,此治疗既有消炎,消肿,止痛的作用,亦可使乳房组织处于松弛状态,有利于乳汁的排出,注射时须注意离开炎症区域,以免因注射后,局部压力增高,使炎症扩散。

3、手术治疗

(1)激光打孔:确定脓肿位置后,在脓肿波动最明显的部位打孔并吸出脓液,然后将抗生素推入脓腔,此方法创伤小,病人容易接受,同时也免受换药之痛苦。

(2)脓肿切开引流:脓肿形成后,应及时切开引流,但需注意几点:

①麻醉:表浅脓肿多采用局麻,深部脓肿或乳房后脓肿以静脉麻醉为宜。

方法:以长针头注射器从乳房基底边缘的上,下方及外侧分别向乳房后刺入;以0.5%普鲁卡因作扇形浸润;然后围绕乳房基底边缘再行皮下浸润,总量约100ml,穿刺时针头应与胸壁平行,以免刺破胸膜,如切口部位麻醉不完全,可在切口沿线行皮内及皮下浸润,若脓肿范围较小,亦可于炎症周围的正常组织内行菱形浸润麻醉及切口沿线的皮内和皮下浸润。

②脓腔穿刺:切开前先行脓腔穿刺,尤其深部脓肿更为重要,穿刺点选在水肿最明显,压痛最甚处,抽取少量脓液,进行涂片或细菌培养,抽出脓后,暂不拔针头,以针头作引导,行脓肿切开。

③切开脓肿:

A.切口大小选择:应根据不同部位的脓肿,采取不同方向的切口,但切口长度应基本与脓腔基底大小一致,如皮肤切口小,影响引流;而皮肤切口过大,会引起延迟愈合。

B.切口方向:根据脓肿部位选择不同的切口方向,位于乳房腺叶间的脓肿,切口应循乳管方向行放射状切开,且不要切入乳晕内,腺叶间脓肿多有间隔,为数个脓肿所组成,故在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后,用血管钳插入脓腔撑开,再用食指探查脓肿,并将脓腔间隔分开,使之成为一个脓腔,以便引流,同时也了解了脓肿的范围及大小,必要时可行对口引流。

位于乳晕下的脓肿,为防止乳晕下皮脂腺损伤,应沿乳晕边缘作弧状切口,切开皮下,用血管钳插入脓腔撑开,且勿过深,以免切断输乳管,造成乳瘘。

位于乳房后的脓肿或乳房周边脓肿,可在乳房周边(即乳房基底的胸乳皱处)作弧形切口,经乳房后间隙引流,以免损伤乳腺管造成乳漏,又利于引流。

④引流脓液: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结扎出血点,深层组织,可用中弯钳沿针头钝性分离入脓腔,见脓即可将针头拔出,然后用手指插入脓腔,探知脓腔大小及打开脓腔各间隔,以便引流。

一些脓腔较大的脓肿,有时切开后仍然引流不畅,探查脓腔时,可于脓腔最低位加作切口,钝性分离乳腺组织,使两切口创腔相交通,即对口引流,行对口切开应注意深部的切口应与皮肤切口大小近似,防止皮肤切口大,深部切口小,难以充分引流。

⑤放置脓腔引流物:切开后用干纱布或吸引器将脓腔内的脓液清除,亦可用盐水冲洗干净,然后再用干纱布由脓腔底至切口处折叠放入脓腔,宜稍紧,干纱布引流,有利于止血及吸尽脓液,扩大创道,较凡士林纱布或盐水纱布优越。

⑥换药:切开引流后2~3天行第1次换药,换药时可先用盐水将纱布引流条浸湿,然后再轻柔地徐徐拔出,用盐水棉球或盐水纱布将分泌物揩干后,用盐水纱布引流,一则便于引流,二则便于肉芽新生,有利于吸附脓苔及坏死组织,对创面刺激小,较凡士林纱布为佳,此次放置引流条要稍松,太紧会影响引流效果及肉芽生长,引流条应放置脓腔底,防止造成残余脓肿,同时应记录引流条的放置数目,取出时要仔细检查,避免遗留而影响创面的愈合。

⑦乳管损伤的补救:术中一旦误将输乳管切断(哺乳期可见创面有乳汁流出),可行缝合结扎,以防乳瘘发生。

4、脓腔冲洗:穿刺脓腔,抽尽脓液,然后注入无菌生理盐水或抗生素稀释盐水-抽出弃之-再注入盐水,如此反复操作,使脓液及坏死组织被冲洗抽出,促进脓腔肉芽的生长,减少毒素吸收及促进脓腔的早日愈合,而且病人痛苦小,乳腺组织损伤少,亦不影响乳汁的分泌功能,也避免因切开排脓而形成瘢痕,甚至乳房变形,在脓腔冲洗同时,可伴用中药内服。

(1)适应证:①炎症局限,脓肿形成,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者。

②炎症已转为慢性经过者。

③单发性脓肿,没有脓腔间隔者。

④对麻药过敏或不能进行全麻的病人。

(2)工具:20ml注射器一具,6号针头2个,16号采血针头1个,1%或0.5%普鲁卡因注射液,以及0.9%灭菌盐水等。

(3)操作:在脓腔中心行常规消毒,用0.5%普鲁卡因作局麻,然后在脓腔壁较厚的部位穿刺(在脓腔壁太薄处穿刺,针眼不易愈合)。

穿刺后,一般注入无菌生理盐水,但如脓腔周围炎症浸润明显者,可用青霉素80万~120万U用生理盐水10~20ml稀释,再加入1%普鲁卡因(奴夫卡因)液1~2ml,注入冲洗后的脓腔内(用青霉素须作皮试),每天冲洗后,注入青霉素1次,全身可以不再用抗生素。

篇3:急性乳腺炎最佳治疗方法

祖国医学称急性乳腺炎为“乳痈”,认为本病是“肝气郁结,内热壅滞”所致,应以“疏肝利气,清热解毒”治疗为原则。

(1)局部治疗:

①如意金黄散以醋或白酒调成糊状,粘敷病变局部。

②鲜蒲公英,葱白,捣烂成糊状,敷于患处,用绷带或三角巾扎紧,每天换药1次。

③三黄膏外敷: 三黄膏,即黄柏,大黄,黄芩各等份,研成细面,用凉开水,蜂蜜或等量凡士林调成膏。

④芙蓉膏外敷:芙蓉膏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的作用。

配方1:用芙蓉叶研成细面,用香油或茶叶水调,也可加等量凡士林调成膏。

配方2:芙蓉叶,大黄,黄柏,泽兰叶,冰片,共研细末,用黄酒调敷或用凡士林调为软膏外敷。

(2)汤饮治疗:

①鲜蒲公英,水煎服。

②细叶远志全草,水煎服。

③鹿角粉,开水冲服。

④蒲公英,野菊花,水煎服,每天1付。

⑤括楼牛蒡汤:熟牛蒡,生山栀,金银花,连翘,全括楼(打碎),蒲公英,橘皮,橘叶,柴胡,黄苓,水煎服,每天1付。

⑥五味消毒饮:金银花,蒲公英,地丁,连翘,野菊花,板蓝根,赤芍,水煎服,每天1付,本方主要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祛淤作用,为控制全身中毒症状的有效方剂。

⑦疮疡饮:山甲珠,皂刺,当归尾,天花粉,陈皮,乳香,没药,金银花,赤芍,蒲公英,水煎服,每天1付,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软坚作用。

⑧金银花,蒲公英,括楼,柴胡,黄芩,王不留行,青皮,皂刺,赤芍,丝瓜络,水煎服,每天1付。

⑨全括楼水煎服,并将药渣趁热敷于患处。

⑩牛蒡子叶水煎代茶饮,每天1付,用于乳汁淤滞期。

篇4:中医怎么治疗乳腺炎

中医治疗乳腺炎方法

1、王不留行15g,水煎服。可以活血消肿,通乳散结。适用于肝气郁结,胃热壅滞型乳痈,症见乳房红肿硬结,胀痛,乳汁不通。3次/天。

2、大飞扬草15—30g,豆腐2~3块,食盐适量。大飞扬草、豆腐同入锅,加600mL水炖至200mL水时,放食盐调味。可清热解毒,通乳。适用于产妇排乳不畅,乳房胀痛,早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等。1次/天,连服3—5日。

3、丝瓜35~100g,水煎服。可以清热利尿,适用于乳痈肿痛,胸胁腹痛等。2次/天。

4、鲜丝瓜片250g(或丝瓜络10g),桃仁10g,红糖。15g。鲜丝瓜片(或用丝瓜络),入桃仁煎,沸后放红糖,再煮一沸。可通络,活血,通乳。适用于产妇乳房肿胀,甚至胀痛难忍。婴儿难以吸吮乳汁。3次/天,连服3日。

5、橘皮30g,甘草6g,煎汤服。可以舒气止痛,适用于急性乳腺炎,对于急性乳腺炎初起者更有奇效。2—3次/天。

6、瓜蒌9g,黄酒适量,瓜萎焙焦研末,黄酒冲服。可疏肝清胃,通乳散结。适用于肝气郁结,胃热壅滞型乳痛,症见乳房硬结,胀痛。1次/天。

7、巴豆16粒,鸡蛋1个。巴豆炒去油,装入鸡蛋内,湿纸封口,外用白面团包裹,放火炉内煨熟,去面及蛋壳。可清热泻下,止痛。适用于乳痈初起,症见发热疼痛。食鸡蛋。经2—3小时后即见泻下。若泻下过多,可服凉粥半碗即止。

8、取鲜葱150克,煎汤,煎好后先熏后洗患侧乳房,每天3-5次,2天为1个疗程。

9、取水仙花根适量,捣烂,敷患处,变干后再更换,治疗急性乳腺炎。

10、取花椒叶2张,洗净,晒干后研磨,加水调成浓茶,敷患处,乳腺炎脓肿未溃者适用。

11、取鲜芙蓉120克,红糖适量,将芙蓉洗净后加红糖捣烂,敷患处,适用于乳腺炎初期。

12、取仙人掌1块,去刺、洗净,捣烂成糊,敷患处,每天1次,3天为1疗程,适用于乳腺炎初期。

13、猪胆汁、红糖适量,放一起调成膏状,敷患处,纱布固定,治疗急性乳腺炎。

14、蒲公英、菊花适量,一起捣烂成泥,敷患处,每天1次,3天为1个疗程,能缓解乳腺炎症状。

15、取鲜芙蓉叶适量,洗净、捣烂,敷患处,治疗急性乳腺炎。

16、取蒲公英18克,醋200毫升,红花15克,将蒲公英、红花洗净,放进醋里,浸泡30分钟后捞、敷患处,每隔30分钟用醋涂擦,一次3小时,适用于乳腺炎成脓期。

17、猪瘦肉150克、金银花20、克柴胡10克、连翘15、克蒲公英30、克赤芍10、克益母草15克、薏苡仁30克、木通4克、紫花地丁20克。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先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煲1小时即可服用。

18、栀子仁3克,碾成细末备用。粳米50克,淘洗后放入砂锅煮成稀粥,快熟时调入栀子仁末梢煮即可。每天服用两次,每次一剂,温食。具有清热泻火、消炎解毒功效。

19、土茯苓15克,蒲公英12克,败酱草15克,地丁草12克,忍冬藤30克,瓜蒌皮12克,川郁金9克,王不留行9克,连翘9克,栀子10克,甘草3克。以上药物加水煎熬,取出三小碗汤汁,每天服用三次,每次一小碗。

20、生大黄15克、川黄柏15克,研为细末,加入适量的冰片调和匀,分成九份。每次取一份加白酒调成半糊状,敷在患处,每日两次适时换药。能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疏通乳络、消肿散结。

乳腺炎的原因

1、乳腺炎的原因有女性器官发育不健全或病变

一些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慢慢体现出器官不健全或病变连带的状况,例如:卵巢发育不健全、月经不调、甲状腺疾病及肝功能障碍等。

2、乳腺炎的原因有长期服用避孕药

人体长期过量摄入雌激素,将导致内分泌平衡失调引发乳腺炎,现如今一些不良商贩人工饲养的水产及家禽使用的饲料中多含有激素成分,长期食用,对女性乳腺也是非常有害。

3、乳腺炎的原因有人为生理因素

女性高龄未婚、不育、性生活失调、人工流产、离婚独居、抑制哺乳等原因,造成乳腺不能有正常的、周期性的生理活动。

4、乳腺炎的原因有生活饮食不均衡

生活质量的提高伴随的就是高脂肪的饮食摄入量过大,同时加强或延长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刺激。饮酒和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诱发乳腺炎。

5、乳腺炎的原因有精神情绪异常

女性生活的压力逐渐加大,一些现代女性在婚姻、家庭、工作中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长期情绪不稳定、精神忧郁,会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内分泌紊乱。

如何预防哺乳期乳腺炎

1、预防哺乳期乳腺炎要及时正确处理乳胀

产后可用橘核30g,水煎服,一般2—3剂可防止乳汁郁滞。原发性乳胀采取让婴儿勤吸吮即可缓解。对继发性乳胀可采取喂奶前湿热敷、按摩乳房,而后再挤出部分乳汁减轻乳胀,使婴儿较好地吸吮,喂奶后冷敷减轻充血和疼痛,并避免紧张和焦虑。

2、预防哺乳期乳腺炎要排出淤积的乳汁,疏通乳腺管

排出乳汁的方法很多,如手法挤奶,吸奶泵(或吸奶器)挤奶,针久按摩排乳等,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要尽量将淤积的乳汁排出,疏通乳腺管。常用的方法是手法挤奶,因此在帮助排乳的同时,要教会哺乳母亲掌握正确的挤奶方法,以便能及时解除乳胀,减少乳腺炎的发生。必要时可以通过配偶吸吮辅助排空乳房。

3、预防哺乳期乳腺炎要坚持哺乳,不要终止喂奶

母乳是婴儿最佳的天然营养品,既方便经济、又营养安全,还能增进母子感情,所含抗体又能提高婴儿抗病能力。因此,即使发生急性乳腺炎,也不要轻易回奶,停止哺乳。急性乳腺炎若能尽早及时处理,使阻塞的乳腺管通畅,将淤积的乳汁排出,病情会很快好转,因此乳腺炎在没有形成脓肿前,应让婴儿多吸吮,勤吸吮帮助排乳,疏通乳腺管。

篇5:急性喉炎中医治疗方法

对于咳嗽严重者应控制咳嗽引起的声带剧烈震动,应用止咳药物。痰液较多者应用黏液促排剂等。咽喉疼痛可适当应用润喉片及局部喷雾治疗。配合中医中药治疗等。急性喉炎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减少感冒机会,也许就能避免喉炎的发生。

(1)平时加强户外活动,多见阳光,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感寒受热。

(3)在感冒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外出,以防传染。

(4)生活要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夜卧早起,避免着凉。在睡眠时,避免吹对流风。

(5)保持口腔卫生,养成晨起、饭后和睡前刷牙漱口的习惯。

(6) 适当多吃梨、生萝卜、话梅等水果、干果,以增强咽喉的保养作用。

篇6:急性咽炎中医治疗方法

1.急性咽炎中药方1

【药方】草河车、玄参、桔梗、牛蒡子、甘草、薄荷。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2.急性咽炎中药方2

【药方】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崩大碗、灯笼草、野菊花。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3.急性咽炎奇效中药方3

【药方】青黛、硼砂、石膏、冰片、雄黄、麝香。

【用法】共研为细末,混匀。外喷于患处。

篇7:急性湿疹中医治疗方法

1.去除病因

(1)尽管湿疹的病因不易明确,但我们仍然应该详细询问病史, 进行必要的系统检查,尽量找出可能的病因,并加以去除。

(2)有过敏体质的人,除了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尽量避免接触容易引起过敏的物质(详见病因中的致敏物)以外,还应加强身体锻炼,以便改善过敏体质状态。

2.避免刺激因素

湿疹一旦发生,作为患者,要尽量避免刺激因素,包括搔抓、开水烫洗、肥皂擦洗、饮酒及辛辣食物等,以免加重湿疹的病情。

3.早诊断、早治疗

根据临床瘙痒剧烈、多形性损害、有渗出倾向、好发四肢屈侧及容易反复发作的特点,容易诊断。对密集分布的红色丘疹、丘疱疹伴剧烈瘙痒,应早期治疗。由于早期湿疹大多属于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因此外用药治疗应循序相应的原则。

4.过敏性体质或有过敏性家族史者

要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搔抓、日晒等,尽量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

5.生活要规律

注意劳逸结合。

6.衣着宜宽松

以减少摩擦刺激,勿使化纤及毛织品直接接触皮肤。

精神分裂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心脏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膝关节炎中医治疗方法

肝腹水的中医治疗方法

慢性胆囊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失眠辨证治疗方法是什么

前列腺增生的中医治疗方法

乳腺纤维瘤的中医治疗方法

腮腺炎中医治疗

中医脑梗塞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急性乳腺炎的中医治疗方法(精选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急性乳腺炎的中医治疗方法,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