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八年级地理长江同步测试附答案(共含12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hunter80”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八年级地理长江同步测试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人们把长江誉为“黄金水道”,其主要原因是长江( )
A.年径流量大B.水力资源丰富
C.航运价值高D.流域内多矿产
2.长江在我国河流中居首位的是( )
A.流量和含沙量
B.流域面积和流量
C.灌溉面积和结冰期
D.水能蕴藏量和含沙量
3.长江河道特别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河段是指( )
A.扬子江B.沱沱河C.荆江D.岷江
4.我国水能蕴藏量最多的是( )
A.黄河水系 B.长江水系
C.珠江水系 D.雅鲁藏布江水系
5.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注入黄海
B.长江是我国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C.长江水运不发达
D.长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
6.我国最长的河流是( )
A.长江B.黄河C.珠江D.松花江
7.(1)金沙江(2)岷江(3)珠江(4)湘江(5)湟水(6)汉江等河流中,属于长江支流的是()
A.(1)(2)(4)(6)B.(1)(3)(5)C.(2)(4)(6)D.(1)(3)(4)(5)
8.下列城市位于长江干流与支流交汇处的是()
A.南京B.宜昌C.上海D.武汉
歌曲《我的祖国》中有“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歌词,结合歌词,完成9~10题。
9.你认为这条大河最有可能是()
A.长江B.黄河C.海河D.黑龙江
10.有关这条大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B.下游江阔水深,有“黄金水道”之称
B.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D.受气候影响,结冰期长
11.近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②中下游地势低平③流域内降水丰沛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植被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⑤
二、读图综合题
27.读下列长江流域图,回答问题:
(1)《长江之歌》有句歌词“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高山”指,
“大海”指。
(2)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AB
(3)主要支流:①②
③④
(4)湖泊:CD
(5)重要港口城市:EF
GH
(6)重要水利枢纽工程:L
K
答案
1、C2、B3、C4、B5、B6、A7、C8、D9、A10、B11、C
12.⑴唐古拉山东⑵A宜昌B湖口⑶①嘉陵江②汉江③湘江④赣江⑷C洞庭湖D鄱阳湖⑸E南京F上海G重庆H武汉⑹L三峡水电站K葛洲坝水电站
关于八年级地理河流和湖泊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达标训练
基础巩固达标?
1.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是,其水量多的原因是
解析:通过前面对于世界地理知识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亚马孙河发源于海拔5240米的秘鲁安第斯山区,其流域面积八百万平方公里左右,最终注入大西洋。它位于南美洲北部,这里地处赤道附近,这里空气对流旺盛,降水量大,所以亚马孙水量终年充沛,使它成为世界上流域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
答案:亚马孙河 降水量大?
2.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它发源于(地区)
解析: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尼罗河是世界上唯一一条自南向北流淌的大河。从地区上看,尼罗河发源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答案:尼罗河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3.我国降水量地区分布的特点是;
时间上分布的特点是。
解析:通过对气候内容的学习,可以了解我国降水量分布的特点。夏季风是给我国带来大量水汽的来源,我国受到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降水多于冬季。同时我国地域辽阔,沿海地区的降水量多于内陆地区
答案: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夏季多、冬季少?
4.受地势影响,我国大部分江河自向流入洋
解析:通过我们对地形和地势的了解,我们知道中国地势具有西高东低的特点,河流自地势高的地方向地势低的地方流动,所以我国大部分河流均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答案:西高东低 西 东 太平?
5.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河段
解析:长江流域水系庞大,干支流纵横交汇,河川径流丰沛,落差达?5400?米,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由于地势原因,长江流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上游的西部山区,从各河段的比例上看,宜昌以上约占全部水能资源的84%,宜宾以上的金沙江水系约占全部水能资源的42%,宜宾至宜昌区间各水系约占全部水能资源的42%;宜昌以下中下游地区约占16%,主要集中在汉江、洞庭湖四水和鄱阳湖五水等支流上
答案:1/3上游?
6.长江和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
A.青、藏B.青、甘?C.川、藏D.青、川?
解析:此题要求我们不仅知道长江和黄河分别流经的省区名称,还要掌握这些省区的简称。长江流经11个省级行政区,即青、川、藏、云、渝、鄂、湘、赣、皖、苏、沪,黄河流经9个省区,即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则两河共同流经的省区为青和川。
答案:D?
7.下列有关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隔着太行山脉,所以与华北平原的形成无关?
B.黄河下游支流众多?
C.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全长5500千米?
D.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口改道,究其根源是大量泥沙入河并在下游河道沉积?
解析:黄河下游是“地上河”,因此接纳的支流很少。黄河的长度虽居我国第二,但其年入海水量远远不如长江和珠江大,因此只能称其为第二长河。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军。
答案:D?
8.(黑龙江垦区会考)黄河有“地上河”的河段是( )?
A.黄河上游B.黄河?C.黄河下游D.黄河中游?
解析: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夏季一遇暴雨,大量泥沙随雨水一起汇入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流流速减慢,从中游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答案:C?
9.长江中上游和黄河中上游河流的共同特征为( )?
A.流量大B.有结冰期?C.水能资源丰富D.含沙量大?
解析:长江的流量大。黄河有结冰期,含沙量大。因此共同的`特征为水能资源丰富
答案:C?
10.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流域全属于我国的季风区B.长江流域全属于我国的外流区?
C.长江干流不流经云贵高原D.长江自西向东流,注入黄海?
解析:长江流经云贵高原,注入东海。长江的上游流经地区为非季风区
答案:B?
11.下列河流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的是( )?
A.塔里木河 B.辽河C.珠江 D.海河?
解析:我国内流河的河水补给形式是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辽河、珠江、海河是外流河。外流河的河水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
答案:A?
12.我国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的原因是( )?
A.都受夏季风的影响?
B.都受地形的影响?
C.都受夏季气温的影响?
D.外流区域受夏季风的影响,内流区域受夏季气温升高的影响
解析:我国内流河的河水补给形式是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因为夏季气温高,内流河进入丰水期。我国外流河的河水补给形式是大气降水,受季风的影响。夏季我国降水量大
答案:D?
综合应用创新?
13.下列河流水位年际变化大的是( )?
A.长江B.黄河C.珠江D.闽江?
解析:长江、珠江、闽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流经地区降水量大而且雨季长。黄河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流经地区降水量小而且雨季短,因此水位年际变化大
答案:B?
14.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
A.防洪B.治理水污染?C.疏通河道D.防治泥沙?
解析:长江流域广、支流多、流经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因此防洪是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答案:A?
15.在我国内河航运中,年运输量仅次于长江的是( )?
A.黄河B.珠江?C.淮河D.京杭运河?
解析:根据水路运输量发展统计公报,在内河货物运输中,长江水系完成货运量3.0亿吨,京杭运河完成货运量1.5亿吨,由此可见年运输量仅次于长江的是京杭运河
答案:D?
16.“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
A.支流多B.流域广?C.无湖泊调节洪水D.河道特别弯曲?
解析:荆江指湖北省枝江到湖南省洞庭湖口的城陵矶的一段长江。由于河道曲折,水流迟缓,造成大量泥沙淤积,河床日益抬高,洪水位可高出地面10多米,是长江最易泛滥的河段,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为了减轻洪水的威胁,建成了荆江分洪工程、裁弯取直工程
答案:D?
17.图2.20是长江水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2.20
(1)写出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城市:①,正在建设的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②
(2)长江发源于A高原山脉,注入B海,并将A、B字母填在图中相应位置
(3)长江的水能资源河段丰富,宜宾以下航运便利,被誉为“”
解析:本题考查长江的一些基本概况,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经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长江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上游至宜宾一段。宜宾以下航运便利,被益为“黄金水道”
答案:(1)湖口 三峡水利枢纽?
(2)青藏 唐古拉 东(如题图)?
(3)上游 黄金水道?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到1972年,黄河下游已有出现断流,断流时间和河段长度逐年增加,70年代平均断流河段长度是242千米,90年代增加到400千米。90年代前断流月份不超过3个月,90年代最长达7个月以上。据统计,近年来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经济损失达260亿元以上。
(1)分析黄河断流的自然因素
(2)分析黄河断流的社会因素
(3)黄河除断流外,还存在哪些问题??
(4)综合治理黄河的措施有哪些?
解析:黄河年径流量小,且季节分配不均,受夏季风影响,汛期主要发生在夏季,但冬春季节,黄河流域内气候干旱,易出现断流。再加上上、中游不合理用水,造成严重的污染和浪费,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大,也是造成黄河下游断流的重要原因。治理黄河应在中游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建立蓄水、调水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
答案:(1)黄河年径流量小,水资源不足,且季节分配不均,冬春季枯水期易断流;流经上游、中游地区较干旱
(2)上中游用水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低,水浪费、水污染严重
(3)泥沙淤积,地上河洪水威胁;水污染、水浪费严重
(4)在中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建立蓄水、调水工程,防洪降淤;加固下游大堤;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全流域统一调度,合理分配使用黄河水
19.图2.21为黄河水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2.21
(1)黄河的源头在,入海口在
(2)黄河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阶梯,是黄河水能资源集中的河段,黄河中游也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河南省工程是黄河上最大水利工程
(3)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填地形区)。经长期破坏,地面失去保护,一遇暴雨大量泥沙沿着大大小小的支流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的河流
(4)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形成“地上河”是因为
。
(5)根治黄河的关键是
。
解析: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每年淤积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4亿吨,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十余米的“地上河”。
答案:(1)巴颜喀拉山脉 渤海?
(2)一、二级 小浪底?
(3)黄土高原 最大?
(4)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抬高,而形成“地上河”?
(5)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一、选择题
1、北京中关村能成为我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有利条件是:
A.有众多的人口和资源B.有便利的交通和市场
C.有众多的科技人才D.有重点的旅游资源
2、四合院是北京名居建筑的代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护四合院不仅仅是保护旧房子而是保护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
B.四合院为平房建筑占地面积大不利于北京市建设的发展
C.随着人口的.增加住房紧张拆除四合院势在必行
D.不少四合院经历了历史的风雨已经破烂不堪严重影响了北京市容
3、下列大学都是我国著名的大学:①北京大学;②华中科技大学;③清华大学;④复旦大学;⑤南开大学,都是同学们向往的的地方,其中位于北京的个数有:
A.1 B.2 C.3 D.4
4、下列全部属于北京的名胜古迹的一组的是:
A.长城布达拉宫明孝陵天坛
B.长城故宫颐和园周口店猿人遗址
C.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颐和园龙门石窟
D.故宫黄帝陵秦始皇陵兵马俑周口店猿人遗址
5、北京旧城的建筑和街道呈
A、扇形B、放射状C、棋盘状D、条带状
6、我国最重要、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客货运输最繁忙的大型国际航空港是()
A、首都国际机场B、成都双流机场C、上海虹桥机场D、广州白云机场
7、北京应该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电子工业B、炼铝工业C、钢铁工业D、化学工业
8、北京的传统民居是()
A、窑洞B、竹楼C、四合院D、碉楼
9、北京目前面临的问题有()
①城市人口迅猛增长②沙尘暴天气加剧③水资源匮乏④交通拥挤⑤住房紧张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10、距北京最近的出海口是()
A、上海B、天津C、重庆D、大连
二、读图综合题
1、阅读以下材料和某地区图,回答问题
材料㈠:3月,入春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影响最严重的沙尘暴天气袭击北京,从上午九时开始,北京就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沙尘,能见度只有几米。
材料㈡:北京是一个重度缺水的城市,人均占有水资源不足3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值的1/8,世界人均值的1/32。
①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
城市:ABC邻省:D
②材料㈠中反映的是北京的问题。
材料㈡中反映的是北京在经济建设中存在短缺现象。
③北京的沙尘暴主要来自高原,发生在季
④沙尘暴天气困扰京城出现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是
解决的措施是
⑤材料㈡中的问题依然是困扰北京城市发展的一大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可以缓解这个问题
(写2点即可)(4分)
⑥图中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工业基地,该地区濒临海。
⑦北京是我国的中心、中心和城市。
⑧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为服务好各国运动员,就需要了解各国的语言和文字,以下叙述正确的是(2分):()
A.俄罗斯人主要使用俄语,大多信奉基督教
B.印度人主要使用西班牙语,大多信奉基督教
C.美国人主要使用法语,大多信奉伊斯兰教
D.阿拉伯人主要使用阿拉伯语,大多信奉佛教
答案
一、选择题1、C2、A3、B4、B5、C6、A7、A8、C9、C10、B
二、读图综合题
1、(1)A天津B唐山C北京D河北
(2)沙尘暴水资源
(3)内蒙古春
(4)毁林开荒,乱垦植被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
(5)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南水北调节约用水……
(6)京津唐(综合性)渤
(7)政治文化国际交往
(8)A
Ⅰ.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5分)
1.People should keep the ______ between countries.
A.relationship
B.peace
C.discussion
D.role
2.It's careless(粗心)______the same mistake again in your composition.
A.for you to make
B.for you making
C.of you to make
D.of you making
3.The TV program was very______and we all got______.
A.bored;bored
B.boring;boring
C.bored;boring
D.boring;bored
4.—He got an A in last week's math test.
—It is ______!His math is always the worst.
A.possible
B.simple
C.impossible
D.bored
5.The old man is very healthy.I think he will live______.
A.to be 100 years old
B.100 years old
C.at 100 years old
D.in 100 years old
6.—In 2050,what will the world's population be?
—I think cities will be really big and crowded because there will be a lot ______ people.
A.much
B.more
C.many
D.less
7.I predict there will be less ______ in the future.
A.people
B.trees
C.countries
D.pollution
8.—What will the future ______?
—No one can predict exactly.
A.be like
B.be
C.like
D.like as
9.I ______believe everything ______ be free in 20 years.
A./;won't
B.don't;won't
C.don't;will
D.will;doesn't
10.Some old houses ______in my hometown last summer.
A.fall down
B.fell down
C.write down
D.wrote down
11.What do you think Sally will be______10 years?
A.after
B.behind
C.later
D.in
12.I can't find my notebook.Could you help me ______ it?
A.look for
B.look at
C.look like
D.look out
13.“There______a meeting next Monday.”means “They______a meeting next Monday.”
A.will be;will be
B.will have;will have
C.will be;will have
D.will have;will be
14.—How many people came to Beijing for the Olympic Games in ?
—It's hard to say.______people,I think.
A.Million of
B.Millions of
C.Two million of
D.Two millions of
15.It ______ that everyone ______ to laugh.
A.seems;loves
B.seem;love
C.seems;love
D.seem;loves
Ⅱ.完形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
What will our life be like in the future?Each family will have a __16__in the future.You can ask it to do everything__17__you.It will serve you__18__hours a day.The robot will__19__like a human.It can talk with you when you are __20__.You won't know whether it is a human__21__ a robot when you meet it on the street.
People will have__22__time to work and more time to travel.The vehicles (交通工具)in the future will fly freely in the sky because every vehicle will have wings with it.They will__23__ you to any place you want to visit.You can go to__24__during your travel when you feel tired.All vehicles will be__25__because they're driven by robots.
16.A.rocket B.robot
C.car D.computer
17.A.on B.about
C.around D.for
18.A.eight B.twenty
C.twenty?four D.forty?eight
19.A.sound B.live
C.look D.take
20.A.happy B.alone
C.comfortable D.ill
21.A.so B.and
C.or D.but
22.A.less B.few
C.more D.most
23.A.make B.take
C.let D.turn
24.A.school B.work
C.parks D.sleep
25.A.safe B.dangerous
C.unpleasant D.impossible
Ⅲ.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共20分)
A
A new library opens in the town.It's a very big library.Some robots work there as library assistants.The robots can help you find the right books you want and do other things you tell them to.But you must say “Please”when you ask for something and “Thank you”when you get something.
Li Ming wants to borrow a book from the new library.He comes to the library with Zhang Hua.They see a robot standing there.
Li:Hey,give me the book “Little Tom”.Why,the robot doesn't work.There must be something wrong with it.
Zhang:No,there isn't.When you borrow a book,you must say “Please”.
Li:Will you please give me the book“Little Tom”,Mr.Robot?
Zhang:Look!The robot is bringing you the book.Take it,Li Ming.
Li:What's wrong with the robot?It won't let me have the book.
Zhang:Yor must say “Thank you”.
Li:Oh,thank you very much,Mr.Robot.
The robot smiles and gives the book to Li Ming.
阅读短文,判断正误。
26.In the library all the assistants are robots.
27.The robot will be glad to help you if you say “Please”and “Thank you”.
28.Li Ming asks for help from the robot in the library.
29.Mr.Robot is a young man.
30.People say “Please”and “Thank you”only to robots.
B
Life in the future will be different from life today.Between then and now many changes will happen.But what will the changes be?
The population is growing fast.There will be many people in the world and most of them will live longer than people live now.
Computers will be much smaller and more useful,and there will be at least one in every home.And computer studies will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subjects in schools then.People will work fewer hours than they do now and they will have more free time for sports,watching TV and traveling.Traveling will be much cheaper and easier.And many more people will go to other countries for holidays.
There will be changes in our food,too.More land will be used for building new towns and houses for all the people.Then there will be less room for cows and sheep,so meat will be more expensive.Maybe no one will eat it every day.Instead,they will eat more fruits and vegetables.Maybe people will be healthier.Work in the future will be different,too.Robots will do dangerous and hard work.Because of this,many people will not have enough work to do.This will be a problem.
31.In the future there will be ______.
A.much more fruit
B.fewer people
C.less vegetables
D.less people
32.Every family will have at least a ______ in the future.
A.robot
B.cow
C.TV set
D.computer
33.In the future people don't have to ______.
A.work long hours
B.work fast
C.walk on foot
D.eat meat
34.People may not eat ______ as much as they do today.
A.fruit B.fish
C.meat D.rice
35.One big problem in the future is that ______.
A.many people don't have to work
B.many people will not be able to find work
C.people have to work fast
D.all the work will be done by robots
Ⅳ.阅读表达(每小题1分,共10分)
阅读下面短文,根据短文意思和首字母提示补全单词,使短文意思完整。
In some science fiction movies,people in the future have their own robots.They help with the housework,and do the 36.m______ unpleasant jobs.
Some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there will be such robots,and they think that robots will be 37.a______ to talk to people in the future.But James White thinks it will be 38.d______ for a robot to do so.However,they agree it may 39.t______ hundreds of years.They are now trying to make robots look like people,and do the same things 40.a______ us.There are already robots 41.w______ in factories.They do simple jobs over and over again.They will never get bored.
In the future,there will be more robots everywhere,and humans will have 42.l______ work to do.New robots will have many different 43.s______.Some will look like humans and 44.o______ might look like snakes.They could help look for people under buildings 45.a______ an earthquake.That may not seem possible now,but we never know what will happen in the future!
Ⅴ.用括号内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
46.He ______(be)a teacher after he leaves college.
47.There ______(be)fewer children in people's homes in 10 years.
48.Do you think ______(predict)the future is difficult or easy?
49.His sister always plays a part in ______ (save) the animals.
50.—What will you do tomorrow afternoon?
—I ______(play)basketball with Jim.
51.Now the ______ (pollute) is very serious.
52.We should plant ______ (many)trees than before.
53.It ______(seem)that it's going to rain.
54.There are ______(hundred)of people planting trees on the hill.
55.The elephants are in great ______(dangerous);people shouldn't kill them any longer.
Ⅵ.根据汉语意思完成英语句子,每空一词(每小题2分,共10分)
56.一百年后人们将住在空间站。
People______ ______ ______a space station______100 years.
57.将来一切都将是免费的。
______will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58.我们家乡将有一个火车站。
______ ______ ______a railway station in our hometown.
59.你十年后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
What______your life______ ______in ten years?
60.多久之后你能完成这份工作?
______ ______will you finish the work?
Ⅶ.补全对话(共5分)
A:Hi,Mary,I watched a TV show just now about the future.61.______
B:Yes,I think so.There will be more computers than books.
A:I think there will be fewer books,too.Computers will be cheaper,62.______
B:I don't think homes will have computers.63.______ We will live on space stations.
A:64.______ I don't want to.Could I live here?
B:65.______ But they'll be better than houses.They'll be bigger and cleaner.
Ⅷ.书面表达(共20分)
根据下面表格提示,请你充分发挥想象力,描述一下未来人们的生活。
要求:1.提示内容全部使用,语句通顺;
2.词数在70词左右。
参考答案
Ⅰ.
1. 答案:B 点拨:A项意为“关系”;B项意为“和平”;C项意为“讨论”;D项意为“作用;职能;角色”。根据句意“人们应当保持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可知B项正确。
2. 答案:C 点拨:此题运用句式:It+be+adj.+of sb.+to do sth.。句意为“你在你的作文中再次犯了同样的错误,你太粗心了”。
3. 答案:D 点拨:bored 和boring都是形容词,前者形容人,而后者形容某事物。
4. 答案:C 点拨:根据答语“他的数学成绩总是最糟糕的”可知“他在上周的数学测试中得了个A”是“不可能的”。
5. 答案:A 点拨:考查词组词义:live to be ...意为“活到……(岁数)”。
6. 答案:B 点拨:本句暗含2050年与现在相比较的味道;再据句意“城市将会很大很拥挤”可知“将来人更多”。
7. 答案:D 点拨:less是little的比较级,后面修饰不可数名词;浏览各选项只有pollution是不可数名词,意为“污染”。
8. 答案:A 点拨: be like意为“像”。句意为“——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没有人能准确地预测”。
9. 答案:C 点拨:以believe引导的宾语从句,其否定句要前置;浏览各选项可知C项正确。
10. 答案:B 点拨:根据last summer可知时态用一般过去时;fall down意为“倒塌”;write down意为“写下”,根据句意“去年夏天我家乡的一些旧房子倒塌了”可知B项正确。
11. 答案:D 点拨:in 10 years 意为“十年后”,常用于一般将来时。
12. 答案:A 点拨:根据前句“我找不到我的笔记本了”可知“你能帮助我寻找它吗?”。故A项正确。
13. 答案:C 点拨:there will be (a meeting)将有(一个会议),there be结构的将来时态;have 不能用于there be结构中。
14. 答案:B 点拨:millions of ...意为“数百万……”;two million people意为“两百万人”,前面有具体数字时,million/hundred/thousand后均不加?s。
15. 答案:A 点拨:浏览题干可知,it和everyone都是第三人称单数,故谓语动词都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故选A项。
Ⅱ.
答案:16.B 点拨:根据句子The robot will ...可知“将来每个家庭都将有一个机器人”。
17.D 点拨:句意为“你可以让它为你做一切事情”。
18.C 点拨:一天有24个小时。
19.C 点拨:look like意为“看起来像”。
20.B 点拨:句意为“当你孤独时机器人可以与你交谈”。
21.C 点拨:or意为“还是”,表选择。本句句意为“当你在街上遇到它时,你不知道它是人还是机器人”。
22.A 点拨:因为人们有更多时间去旅行,也就意味着工作时间少了。
23.B 点拨:take sb.to some place意为“带某人去某地”。
24.D 点拨:根据“在旅行中如果你感觉疲劳时”可推测“你可以去睡觉”。
25.A 点拨:B项意为“危险的”;C项意为“不快乐的”;D项意为“不可能的”。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Ⅲ.
A
答案:
26.F 点拨:文章第三句已说明是some robots(一些机器人),而不是所有的都是机器人。
27.T 点拨:由文章第一段最后两句可知。
28.T 点拨:由文章第二、三段可知。
29.F 点拨:根据文章可知Mr.Robot是个机器人。
30.F 点拨:本文提到的是机器人服务员,要求人们对机器人服务员用礼貌语言。并不意味着人们只对机器人用礼貌语言。
B
答案:A 点拨:根据最后一段第五句“Instead,they will eat more fruits and vegetables.”可知未来将有更多的蔬菜和水果。
32.D 点拨:由第三段第一句可知。
33.A 点拨:由第三段第三句中的“People will work fewer hours than they do now ...”可知A项正确。
34.C 点拨:根据最后一段可知,因为养牛和养羊的空间少了,肉就更贵了。故人们吃肉不如现在多了。
35.B 点拨:由短文最后三句可知“机器人将做危险的、艰辛的工作。由于此,人们将没有足够的工作去做,这就成了一大问题”。
Ⅳ.
答案:36.most37.able38.difficult39.take 40.as41.working42.less43.shapes44.others 45.after
Ⅴ.
答案:46.will be47.will be48.predicting49.saving50.will play51.pollution52.more 53.seems54.hundreds55.danger
Ⅵ.
答案:56.will live on;in57.Everything;be free in the future58.There will be59.will;be like60.How soon
Ⅶ.
答案:61.A62.E63.C64.D65.B
Ⅷ.
答案:What do you think our life will be like in the future?
I think there will be tall buildings and most of the families will live in big apartments.Most of the families will have cars and we will all drive to work.We can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by car.People will eat a balanced diet.We won't eat meat or junk food.We will eat more fruits and vegetables.Each family will have a computer.Students won't go to school.They can study at home with the help of the computers.
In a word,our life will be much better in the future.Do you think so?
一、选择题
1.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削弱中央军事力量B.增强地方军事权力
C.皇帝亲自控制军权D.丞相、太尉职位合一
2.“臣(李斯)请非秦记皆烧。使……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材料所述事件的主观目的是
A.兼并六国,完成统一B.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C.钳制思想,摧残文化D.整顿吏治,以德化民
3.秦朝官僚机构中,具有监察职责的是
A.丞相B.御史大夫C.门下省D.军机处
4.图1是某校七年级(1)班小雨同学在历史学习中制作的“中国朝代更替”示意图(部分)。与图中②对应的朝代是
图1中国朝代更替示意图【注:“BC”公元前;“AD”公元后
A.夏朝B.秦朝C.元朝D.清朝
5.在历史长河中,一些重大史实历经时间考验,成为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能够体现这一含义的是
A.秦灭六国,统一天下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开创科举,选官取士D.废除行省,设立三司
6.是农历马年,仰天长啸的骏马寓意美好。下面关于“马”字的几种书体,在秦朝时被确定为全国规范文字的是那一种?
A.甲骨文B.大篆C.小篆D.楷书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
材料二秦朝创立了一整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它包括: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反击匈奴,开发边疆,兴修灵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王”指的是谁?“初并天下”是指哪一历史事件?阅读材料找出这位“王”首创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2)从材料二中找出促进了秦朝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巩固、开发边疆的措施?
(3)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评价秦始皇。
参考答案
一、CBBBAC
二、7.(1)嬴政;统一六国;郡县制。
(2)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文字处理。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移民垦田戍边;征发人力筑万里长城;统一东南和岭南,兴修灵渠。
(3)秦始皇在历史上有功有过,但不失为“千古一帝”。或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又是“万世暴君”,但不失为“千古一帝”。
初一上册历史四单元同步测试附答案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同学们的成绩能够更上一层楼。
八年级地理课堂同步训练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黄河流经十个省区,注入渤海
B.黄河流经十个省区,注入黄海
C.黄河流经九个省区,注入渤海
D.黄河流经九个省区,注入黄海
2.下列有关黄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
B.黄河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二、三级阶梯
C.黄河冬季无结冰期
D.黄河流经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3.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 )
A.在上游峡谷建设水电站
B.在中游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C.在下游植树种草
D.培修、加固“水上长城”—黄河大堤
4.下列省区之间以黄河干流为天然界线的是( )
A.青海和甘肃B.宁夏和内蒙古
C.陕西和山西D.山东和河北
5.“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反映了下列哪个地方的情景?
A.黄河上游B.黄河下游C.黄河中游D.长江下游
6、黄河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的'主要原因是()
A.下游是地上河B.下游地区都丘陵、山地
C.下游地区降水量较少D.下游地区用水量大
读右图“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7~9题
7.①②③④四点附近河段中,水能丰富的是()
A.①和②B.①和③
C.②和③D.③和④
8.其水能丰富的原因是()
A.支流较多,含沙量大 B.降水丰富,且多暴雨
C.河道宽阔,河水流速大D.多峡谷,地势落差大
9.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的名称,错误的是()
A.太行山 B.阴山 C.华北平原 D.黄土高原
10、“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句中的“天上”和“海”分别是指()
A.唐古拉山、东海B.祁连山、黄海C.巴颜喀拉山、渤海D.横断山、南海
二、读图综合题
11.读下图回答:
(1)黄河下游的“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
(2)综合治理黄河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3)现在黄河下游断流现象日趋严重,想一想,造成黄河断流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12.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1)黄河中游两条主要支流的名称:①,②。
(2)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平原:③平原,④平原。
(3)从降水季节分配、黄土高原地表植被、土质等状况,分析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答案
1、C2、B3、B4、C5、B6、A7、B8、D9、B10、C
11、⑴因其下游位于华北平原上,河床宽,水流缓,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不断升高,使河床高出两岸地面形成“地上河”。⑵一方面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另一方面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⑶沿河上、中游人口增加,工农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农业引水灌溉过量,无节制用水,水资源浪费严重等。
12、(1)汾河渭河(2)宁夏河套(3)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高原上植被遭到破坏,地表裸露,降水过于集中,降水强度大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说法的是()
A站在海边看轮船迎面驶来,先看到桅杆或烟囱,后见到船身。
B电视塔越高,收视范围越大。
C飞机越飞越高,最后看不见而消失。
D日食时,月面上的地球阴影为圆形。
2.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天圆地方B.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C.地球是正圆形的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能证实()
A.“天圆地方”B.“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C.“地球是一个球体”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4、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6356千米B.6378千米C.6500千米D.6371千米
5、地球的表面积约为()
A.960万平方千米B.5100平方千米C.5.1亿平方千米D.960亿平方千米
6、地球赤道的周长约为()
A.4万千米B.8万千米C.2万千米D.10万千米
7、下列能够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二、读图综合题
8、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在图中空格中填上正确的地理事物名称
(2)地球的极半径比赤道半径_____(长、短)__________千米,平均半径为_________千米。
答案
1、D2、D3、C4、D5、C6、A7、A
8、(1)略
(2)长216371
八年级地理试题之非地带性同步测试精选
1.从①到②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规律)B.非地带性现象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规律)D.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规律)
2.从③到④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B.海陆分布C.海拔D.水分
3.关于城市分布与地形条件的关系,错误叙述是
A.平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所以凡是地形平坦的地区都是城市密集区
B.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C.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上,而不是亚马孙平原上
D.我国的城市大部分在第三级阶梯上,第一阶梯上的城市很少
4.交通线路的分布特点受地形的影响很大。下列地区的交通线路分布特点与地形关系的正确描述是
A.我国三横五纵的铁路干线受西高东低的地势的影响
B.青藏高原交通线稀疏受高海拔的影响
C.四川省交通线东密西疏受东部盆地西部高原地形的影响
D.新疆南部交通线环形分布受盆地影响
总结:地表各地的地理环境都具有所在地带的地带性特征,同时又不同程度地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具有非地带性特征,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分布着热带雨林和亚热带森林,但从整体讲,地带性因素起主导作用。
八年级地理长江沿江地带测试题
(一)填空题
1.长江沿江地带东起________,西到________省的________市。
2.长江沿江地带地形以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为主。地势总的看来比较________。
3.长江沿江地带气候属________________气候,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年降水量在________毫米以上。
4.长江沿江地带中,位于长江上游的最大工业城市是________市,位于长江中游的最大城市是________市。
5.目前,国家在长江沿江地带的上海市大力进行________新区建设,该区的经济以________型经济为主要发展目标。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下列城市中,不属于长江沿江地带的是
[]
A.上海B.武汉C.九江D.西安2.长江沿江地带湖泊众多,位于长江中游的最主要湖泊是
[]
A.洞庭湖和鄱阳湖B.鄱阳湖和太湖
C.太湖和洪泽湖D.洪泽湖和巢湖
3.下列铁路线中和长江航线相交于南京的是
[]
A.京广线B.京九线C.京沪线D.京哈线
4.下列关于长江沿江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沪宁杭工业区是我国仅次于京津唐工业区的第二大工业区
B.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区有钢铁、造船、炼油、海洋化工等工业
C.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工业区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工业区
D.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工业区是我国重要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区
5.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的地区是
[]
A.长江中上游地区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川江河段D.河口三角洲地区
6.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下列农产品中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是
[]
A.春小麦、玉米、棉花、油菜B.冬小麦、水稻、甘蔗、大豆
C.冬小麦、玉米、茶叶、橡胶D.水稻、冬小麦、棉花、油菜
7.长江沿江地带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四季分明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中冬夏长,春秋短
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
D.各地气候复杂多样
8.下列矿产地位于长江沿岸地带的是
[]
A.鞍山铁矿B.徐州煤矿C.攀枝花铁矿D.金昌镍矿
9.长江三峡位于
[]
A.重庆和湖北交界处B.四川和湖北交界处
C.四川和重庆交界处D.湖北和湖南交界处
10.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B.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侨居世界各地的侨胞数量极大
C.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林、牧、副、渔业基地
D.长江三角洲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提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正确的)
1.下列城市中,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是
[]
A.南昌B.南京C.长沙D.杭州
2.上海的交通区位优势突出,下对叙述正确的是[]
A.上海位于钱塘江、黄浦江入海口
B.上海是我国沿海航线中点,位于长江航线和海运航线的结合部
C.上海通过京沪线、沪杭线联系全国各地
D.上海是全国的铁路交通、公路交通、航空交通和海运交通的中心
3.长江沿江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
[]
A.三江平原B.江汉平原
C.洞庭湖平原D.松嫩平原
4.下列关于长江沿江地带地形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部是山地、高原、盆地,东部是平原、丘陵
B.长江中下游平原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地势低平
C.四川盆地土壤以黑土为主,富含有机质,土壤肥力高
D.长江三峡是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5.下列关于长江沿江地带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沿江地带北起太行山—海河一线,南到南岭
B.长江沿江地带西起重庆,东到上海
C.长江沿江地带西起攀枝花,东到上海
D.长江沿江地带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沿长江两岸约100~200千米的范围内
6.下列关于长江沿江地带经济格局和辐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地带的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
B.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
C.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天津、广州、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横贯东西的商贸纽带
D.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的能源资源向中西部输送的通道
7.下列矿产地位于长江沿江地带的是
[]
A.六盘水煤矿B.大同煤矿
C.四川盆地天然气D.大庆油田
8.下列城市是长江沿江地带特大城市的是
[]
A.南京B.广州C.武汉D.北京
9.当前,长江沿江地带严峻的环境问题有
[]
A.酸雨严重B.沙尘暴严重
C.洪涝灾害严重D.地震频繁
10.长江上游地区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有
[]
A.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河、湖泊淤积,加剧洪水灾害
B.造成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
C.造成气温升高,高山冰川消失
D.造成全流域地方病频繁发生,而且越来越严重
(二)填、读图题
1.读“上海、武汉、重庆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分配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三个城市气温、降水量月份分配判断,长江沿江地带气候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气候,这类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它一般分布在亚热带大陆________岸。
(3)长江沿江地带冬季盛行________季风,夏季盛行________季风。每年5~6月,长江沿江地带会形成长达一个多月的________天气,而盛夏季节,长江沿江地带会形成________天气。
(4)长江沿江地带西部有著名的________盆地,是我国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号称“________”,该盆地的矿产资源中,________的储量居全国首位;盆地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特大城市是西南地区最重要的工业中心。长江沿江地带的东部有著名的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丘陵,平原上有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它们是________湖、________湖、________湖、________湖、________湖;丘陵地区是我国亚热带经济林最重要的分布区,经济林中分布最广的是________树,丘陵地区广泛分布的土壤类型是________,这种土壤有机质含量________,呈________性,土质________,是我国南方主要的低产土壤之一,适宜在这类土壤中种植的建材林树种是________、________等。
(5)和长江沿江地带同属一类气候的还有亚洲东部的________南部和________南部(填国家名称)。这类气候对农业生产最有利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读“长江流域及其附近地区酸雨污染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A、B、C三片酸雨区名称: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2)目前已成为我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区是图中的________区。(填英文字母)
(3)酸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形式的降水。
(4)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长江沿江地带酸雨污染日益严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酸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防治酸雨的最根本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此,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目前,我国已采取发展________技术、________技术等措施来控制酸雨。
探究
1.读“长江三角洲及附近城市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①是钢铁工业中心,该城市是________市。
(2)城市②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该城市是________市,城市③是长江下游重要的河港,该城市是________市,城市②和城市③能停泊________吨级轮船。长江中下游内河运输发达,有“________________”之称。随着三峡工程的建成,今后,万吨级海轮可由上海直达________市。
(3)图中城市P和城市N也是两大河港城市,P市是________市,N市是________市,两个城市中,兼有河港与海港功能的是________市(填英文字母)。
(4)城市⑤是________市,它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杭州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它以________美著称于世,图中另一个著名旅游城市是________(填数码代号),该市名称是________市,该城市以________美著称。
(6)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群,长江沿江地带除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外,还有三大城市群,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海河沿河地带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河是由________河、________河、________河、________河、________河五大支流在________市附近汇合后注入________海。海河沿河地区跨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2)海河沿河地带是我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带,这里的___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是我国仅次于沪宁杭工业基地的第二大综合性工业区,北京的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高科技产业分布地区,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最大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津港是海河沿河地带最重要的海港,该城市的________工业居全国突出地位,有利的区位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京市是海河沿河地带最大城市,是我国的首都,北京的职能是全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后,北京的发展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海河沿河地带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紧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解决该环境问题的根本性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海河沿河地带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在治理海河方面,主要是在上游各大支流修建________,中游洼地筑________,下游挖掘________________。今后,还要经长期________治理,改善生态环境。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上海四川攀枝花2.平原低山丘陵低平3.亚热带季风炎热温和10004.重庆武汉5.浦东外向
(二)选择题
1.D2.A3.C4.D5.B6.D7.A8.C9.A10.A
提高
(一)选择题
1.BD2.BC3.BC4.AB5.CD6.AB7.AC8.AC9.AC10.AB
(二)填、读图题
1.(1)亚热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3)西北东南梅雨伏旱(4)四川天府之国天然气成都重庆长江中下游东南鄱阳洞庭洪泽太巢茶红壤少酸黏重杉树马尾松(5)日本韩国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2.(1)西南酸雨区华中酸雨区华东酸雨区(2)B(3)pH值小于5.6的雨、雪、雾、露
(4)大量燃烧煤、石油等,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这些酸性气体遇到水汽随降水降落地面。(5)人口增长、工农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燃烧的煤、石油数量日益增多,尤其是乡镇企业日益发展,造成污染范围扩大,污染程度加重。(6)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及人体健康。(7)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8)洁净煤清洁燃烧
探究
1.(1)马鞍山(2)南京镇江万黄金水道重庆(3)张家港南通N(4)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居我国大陆沿海的中间位置,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这里相接,可联系南北,在海陆交通和长江航运方面具有枢纽的地位,经济腹地广,长江沿江地带多以上海作为进出海洋的门户(5)山水④苏州园林(6)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城市群
2.(1)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天津渤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古(2)京津唐中关村附近大学和科研机构多,科技人才多,技术力量强(3)化学附近有长芦盐场和华北油田,接近原料产地(4)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大力发展耗水少、耗能少、污染少的工业和高科技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5)用水地表径流量较少;降水集中7~8月,其他季节降水很少,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量大,水资源污染严重南水北调(6)旱涝盐碱风沙水库等 水利工程 蓄洪工程 入海新河 综合
八年级地理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地理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将下列省区名称和简称相连:
上海市 贵、黔
湖南省 黑
贵州省 湘
黑龙江省 赣
江西省 沪
思路解析:了解各省区的简称可以帮助同学们了解铁路线的名称。在记忆省区简称的时候可以将省区进行分类记忆:黑龙江省、贵州省的简称都是它们名字中的某一个字,如黑、贵。
答案:
2.你出行的时候经常选择的出行工具是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出行工具包括自行车、汽车、轮船、飞机等。学生上学一般选择的出行工具是汽车或自行车。
答案:汽车或者自行车(根据自身情况填写)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就我国地区上看,____________交通运输网密度大,其中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通运输网发达。
思路解析:交通运输网密度的大小和当地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都有关系。在平原地区,因为地势平坦,土地开阔,所以适宜发展道路建设,再加上平原地区适宜发展城市,城市之间的交往也是通过道路运输来完成。而在山区,因为地形因素,不利于发展道路建设。所以东部平原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大。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带,因为临海,再加上长江便利的水运,所以还适合水路运输。同时该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好,很多大城市之间还借助空运来完成运输。
答案:东部水陆空
2.纵贯我国南北铁路运输大动脉——____________线、京九线、____________线,与黄金水道交织,便于____________联运。
思路解析:通过阅读铁路线分布图,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运输的状况。从铁路的基本延伸方向看,我国的铁路大体可以分为南北向和东西向两大组。从方向上来看,我国南北运输线主要有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京哈线、焦柳线、宝成线、成昆线等。题干中所提的“黄金水道”是指长江,因为长江流域的运输里程近8万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2/3,货运量占我国总货运量的60%。我国南北铁路运输与黄金水道相连,便于发展当地运输。
答案:京广京沪长江水陆
3.京九线的起止点是
A.北京—九江B.北京—九华山C.北京—九龙D.北京—上海
思路解析:铁路线命名方法之一就是利用该条铁路线起止的城市进行命名。京九线从名称上看:京是指北京,九是指香港九龙。题干中提到北京到上海称为京沪线,北京到九江是京九线的一部分。所以正确的选项是C。
答案:C
4.下列不属于东西走向的铁路线是()
A.京哈线B.陇海线C.湘黔线D.沪杭线
思路解析:从铁路的基本延伸方向看,我国的铁路大体可以分为南北向和东西向两大组。题目中所提到的陇海线(连云港到兰州)、湘黔线(株洲到贵阳)、沪杭线(上海到杭州)都属于东西向铁路线。京哈线从北京到哈尔滨,属于南北向铁路线。
答案:A
5.下列不属于南北走向的铁路线是()
A.哈大线B.兰新线C.焦柳线D.京沪线
思路解析:题目中所提到的哈大线(哈尔滨到大连)、焦柳线(焦作到柳州)、京沪线(北京到上海)从方向上看都属于南北向铁路干线,而兰新线(兰州到阿拉山口)则为东西向铁路干线。
答案:B
6.陇海线与京广线的交会点是()
A.济南B.兰州C.郑州D.徐州
思路解析:通过查阅铁路线分布图,陇海线(兰州到连云港)与京广线(北京到广州)的交会城市是郑州。济南是位于京沪线上的城市,徐州也是京沪线上的城市,它是京沪线和陇海线的交会城市;兰州位于陇海线、兰新线、包兰线的交会点。所以应该选择C选项。
答案:C
快乐时光
地理考试
地理考试时,老师要学生简略描述下列各地:阿拉伯、新加坡、好望角、罗马、名古屋、澳门。其中小明这样写:从前有个老公公,大家叫他阿拉伯,有一天他出去爬山,当他爬到新加坡的时候突然看见一只头上长着好望角的罗马直冲过来,吓得他拔腿跑进名古屋,赶紧关上澳门。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选择客运或货运方式要考虑的因素,与____________的高低、____________的快慢、____________的多少有很大的关系。除了考虑不同的.运输方式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要素。
思路解析:现代社会中,人们需要利用不同的交通方式,加强地区与地区之间人员、物资的联系和交流。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样化,为人们提供了多种选择。选择客运或者货运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与运输价格的高低,速度的快慢,运输量的多少都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各有各的运载工具和运输线路,因而各有特点。除了考虑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外,还要考虑人的出行目的、货物本身的性质和数量以及运输距离等因素。
答案:运输价格速度运输量人的出行目的货物本身的性质和数量运输距离
2.属于亚欧铁路大陆桥的铁路线是()
A.京沪线、京包线B.陇海线、兰新线
C.京哈线、京广线D.浙赣线、宝成线
思路解析:通过阅读铁路线分布图,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运输的状况。其中属于亚欧铁路大陆桥的是陇海线和兰新线。
答案:B
3.我国运输大动脉是()
A.航空B.公路
C.海运D.铁路
思路解析:运输方式主要有:航空运输、公路运输、海运、铁路运输、管道运输。其中铁路在大运量、中长距离的旅客和物资运输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条件不同,交通运输往往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在各种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受天气影响比较小,具有全天候的优势,对旅客和货物运输保证能力强。总之,铁路运输因其速度较快、费用较低、运输量较大、受天气影响较小等特点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答案:D
4.第二亚欧大陆桥的起点和终点是()
A.北京—莫斯科B.上海—巴黎
C.连云港—鹿特丹D.天津—鹿特丹
思路解析:通过查阅铁路分布地图,可以看出第二亚欧大陆桥从我国江苏省连云港一直向西,经过河南、陕西、甘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到中亚一直向西到达欧洲西部荷兰的鹿特丹港,连接了亚欧大陆的东西两岸。
答案:C
5.一次运输量最多的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B.公路运输
C.海洋运输D.铁路运输
思路解析:通过对运输方式特点的叙述和了解,可以知道海洋运输是一次运输量最大的运输方式。
答案:C
6.运输价格最高的是()
A.航空运输B.水路运输
C.公路运输D.铁路运输
思路解析:因为航空运输的特殊性,航空运输的价格是最高的。
答案:A
7.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高速公路多的主要原因是()
A.这里地形平坦,没有大的山川阻碍
B.这里城市和人口集中,经济发达,资金雄厚
C.这里原有的公路网密布,便于改建高速公路
D.这里地处沿海,便于国际交流,发展对外贸易
思路解析:我国东部地区地形平坦,没有大的山川阻隔,利于建设高速公路,加上这里城市和人口集中,经济发达,为修建高速公路提供了条件,同时高速公路的修建为发展对外贸易和国际交流提供了保证。
答案:A
8.下列关于我国交通运输网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国分布均衡B.东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
C.南部地区大于北部地区D.北部地区大于南部地区
思路解析:交通运输网密度是指各类交通运输的密集程度。从全国来看分布是很不均衡的,东部地区因为地势平坦,便于修建铁路等交通设施,西部地区因为地势多以高原、山地为主,所以不利于发展交通建设。所以从全国来看,交通运输网是不均衡的,东部地区的交通运输网密度大于西部地区。
答案:B
9.读图4-1“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4-1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铁路线的名称:①____________线,②____________线,③____________线,④____________线。
(2)如果有一批货物从连云港出发,通过铁路运输到昆明,请设计一条最便捷的路线,依次写出经过的铁路线及枢纽站名称: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通过查阅中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图,①为兰州到乌鲁木齐的铁路线即兰新线,②为从成都到昆明的铁路线即成昆线,③为北京到香港九龙的铁路线即京九线,④为杭州到株洲的铁路线即浙赣线。
通过查阅相关地图的相关名称,可以看出从连云港到昆明之间可以选择:
①连云港郑州株洲贵阳昆明
②连云港徐州上海杭州株洲贵阳
③连云港宝鸡成都昆明
④连云港商丘南昌株洲贵阳昆明
相比较而言,线路①走的冤枉路少,最为便捷。
答案:
(1)兰新成昆京九浙赣
(2)连云港郑州株洲贵阳昆明
10.读“北京—苏州、上海、杭州”的部分列车时刻表,完成下列问题。
表4-1
T85T31T211461车次
北京
↓
苏州北京
↓
杭州北京
↓
上海北京
↓
上海自北京起千米站名
17:01
20:34
21:46
2:40
4:35
6:27
6:5415:50
↓
20:21
1:16
↓
↓
↓
5:45
↓18:00
↓
22:31
3:26
↓
↓
↓
8:0015:18
19:55
21:36
5:06
7:48
10:53
11:24
↓
12:270
376
479
979
1160
1337
1379
1458
1463北京
德州
济南
蚌埠
南京
无锡
苏州
上海西
上海
(1)T21次列车的始发站是__________,终点站是__________,它和__________次列车的始发站和终点站相同;两次列车相比较,__________次列车要快。
(2)从蚌埠到上海,需运行__________千米,至少需要花__________(时间)。
(3)一位采购员从北京出发,第二天要到上海,途中还要在无锡买一批丝绸,请帮他设计最好的乘坐车次__________,并说明这样选择的原因。
思路解析:阅读列车时刻表的时候应该注意:第一横行是车次,T表示特别快车,比普通快车停靠的站点少,用时间少;第二横行中是指始发站到终点站。箭头所指的地区表示该次列车在此不停车。运行时间的计算用始发站的时间减去终点站的时间即可(忽略停靠站的时间)。选择车次乘坐列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乘坐者的需求。
答案:(1)北京上海1461T21
(2)4844小时34分
(3)先从北京乘T85次到苏州的列车,于第二天6:27到无锡站下车,买好丝织品后,于10:53再乘1461次列车从无锡到上海这样既有足够的时间购物,又能保证第二天准时到达上海。
八年级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字母填入下列方框内。每小题2分,共60分)
1.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下列有关我国疆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B.领土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
C.陆地领土小部分位于北温带,大部分位于热带D.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面已洒满朝阳,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南北跨纬度广B.东西距离长、跨经度大C.离海洋远近不同D.地形复杂
3.藏袍是藏族服饰的代表,这样的服饰对于藏民来说,最为合适不过了,是因为
A.当地空气稀薄B.当地降水多
C.当地昼夜气温变化大D.当地海拔高,气候严寒
4.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A.大杂居,小聚居B.大分散,小集中C.东部多,西部少D.北部多,南部少
5.下列省区与其简称及行政中心配对正确的是
A.山东省—鲁—合肥B.陕西省—秦—西安
C.辽宁省—辽—长春D.贵州省—黔—桂林
6.目前,我国人口问题的最主要矛盾是
A.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B.人口基数大,资源、环境压力大
C.人口过多带来的城市化问题D.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平衡,影响西部开发
7.关于我国民族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B.少数民族分布相对分散
C.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D.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分布区有较明显的分界线
8.关于我国地形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多种多样,高原面积广大B.地形比较单一,平原面积广大
C.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D.地形比较单一,以山区为主
9.下图中符合我国地势总体特征的是
10.具有“地面平坦、一望无垠”特点的是
A.青藏高原B.云贵高原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
11.8月8日凌晨,舟曲因强降雨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舟曲位于我国甘肃省境内,甘肃省的省会是
A.兰州B.哈尔滨C.广州D.西宁
12.某电视台播出的“民族大家庭”的节目,有“是真是假”的竞猜游戏,请根据四个“真假”少数民族同胞的叙述,判断谁是正确的
A.壮族同胞说:“我们栽种的哈密瓜个大香甜”
B.朝鲜族同胞说:“我们种植的甘蔗今年大丰收”
C.藏族同胞说:“我们用青稞酒招待游客”
D.维吾尔族同胞说:“泼水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13.我国绝大部分经济林木,2/3以上的农业人口、耕地以及3/4以上的粮、棉、油集中分布在
A.东部平原和丘陵B.西部山地、高原和盆地
C.地势第一级阶梯D.地势第二级阶梯
14.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A.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D.长白山—武夷山
15.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河流,汛期都在夏季的原因是
A.都受夏季风的影响B.都受夏季气温的影响
C.都受地形的影响D.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内流区受夏季气温影响
新华网武汉207月25日讯长江防总日前在评估今年以来长江流域的防汛形势时称,今年长江流域水情之猛、灾情之重、抗灾之急为近10年来所罕见,6月份以来,长江流域受灾人口近8000万,323人因灾死亡。据此并结合下面的漫画,完成16~19题。
16.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多发地段是长江的
A.四川盆地地区B.长江三峡地区
C.中下游平原地区D.上游地区
17.“长江长江,我是黄河;黄河黄河,我也快成黄河了”,这幅漫画的.主题说明了长江近年来
A.水量增大B.水量减少
C.污染加大D.水土流失加剧
18.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是
A.在所有干支流河段大力进行水电工程建设
B.加强长江防护林建设,封山育林
C.把当地居民全部迁出
D.建立经济特区,通过经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19.今年七月中旬起,长江上游形成一场特大洪水,洪峰流量逼近每秒七万立方米,由于三峡库区的作用,长江中下游地区已少有类似那样的灾情。这说明三峡水利枢纽的首要效益是
A.发电B.防洪C.灌溉D.旅游
20.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美期间发表演讲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中国人口太多,给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B.从资源量来看,中国地大物博
C.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财力、物力可观
D.中国人多,人多好办事
21.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部分位于东半球B.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
C.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D.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为一内陆国
22.下列各组国家中,全部与我国隔海相望的是
A.朝鲜、韩国B.俄罗斯、日本C.印度、马来西亚D.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国三级行政区划基本单位的是
A.江苏省B.镇江市C.丹徒县D.姚桥镇
24.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我国每年新增人口仍然很多,其根本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较高B.计划生育政策落实得不好
C.人口基数大D.国家放宽计划生育政策
25.下列现象中,与我国地形地势特征无关的是
A.海洋湿润气流可以向我国内陆推进,有利于形成降水
B.我国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
C.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
D.当海南岛进入春耕季节时,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
26.不同温度带内,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有一定的差异。下列选项中,符合暖温带特点的是
A.适宜生长香蕉、苹果等果树B.农作物大多两年三熟
C.民居一般高大宽敞,便于通风散热D.居民一般以米饭为主食
27.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B.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C.从西南向东北递减D.从北向南递减
28.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0℃等温线大致通过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
③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④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29.镇江地区所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分别为
A.亚热带、湿润地区B.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C.暖温带、湿润地区D.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30.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这主要是因为我国
A.季风气候显著B.夏季普遍高温C.雨热同期D.气候复杂多样
二、读图分析题:(40分)
31.读“中国地形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图中①是
②是。(填山脉名称)
(2)EFGH四大高原中,沟壑纵横的是,冰川广布的是。(填字母)
(3)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是,面积最大的是。(填字母和名称)
(4)K是平原,M是平原,W是
丘陵。
(5)主要河流中,③是,④是。
(6)a处为海。
32.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⑴根据气压和风向判断,这幅图反映的是影响我国的(冬、夏)季风。
⑵①气流是东南风,来自洋;②气流是西南风,来自洋。它们给我国东部地区E带来丰沛的降水,降水主要集中在季,而西北内陆F受这种气流影响不够明显,降水较。
⑶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寒潮影响频繁B.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
C.地形复杂多样D.冬季风进退规律反常
⑷根据你的感受,我们镇江新区此季节的气候特点是。
33.读“中国政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今年4月14日,省(D)玉树地区发生强烈地震;8月7日,省(E)舟曲地区发生特大泥石流;10月18日,今年第13号强台风“鲇鱼”进入①海海域,并于23日从东南沿海登陆,在其影响的省区中,A是,B是。
(2)(填注省区名称)10月31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我国F市闭幕。跨经度最大的省区C是,纬度最高的省区N是,M是。
34.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⑴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的A地形区是高原。其中长江发源于山脉,注入海。长江、黄河的流向大致为自向流,从河流流向可以看出我国地势总特征是。
⑵图中两条河流,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大、有“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之称的是。
⑶图中B地形区是高原,该地区地表千沟万壑,主要是由于严重的造成的。图中C是在长江干流上建成的我国最大水利枢纽水利枢纽。
(4)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5CBCCB6-10BDCAD11-15ACACD
16-20CDBBA21-25CDBCD26-30BABAD
二、读图分析题(每空1分共40分)
31(1)大兴安岭、秦岭
(2)F、E
(3)D柴达木盆地、B塔里木盆地
(4)东北、华北、东南
(5)黄河、长江
(6)东
32(1)夏
(2)太平、印度、夏、少
(3)B
(4)高温多雨
33(1)青海、甘肃、南、福建、广东
(2)上海、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江苏省
34(1)青藏、唐古拉、东、西、东、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长江
(3)黄土、水土流失、三峡
(4)治沙、防洪
初二地理水资源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基础巩固达标
1.从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上看,水资源属于资源
解析:从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上看,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它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答案:可再生?
2.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 ;二是
解析: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球人口急剧增长,工业发展迅速。一方面,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以惊人的速度扩大;另一方面,日益严重的水污染蚕食大量可供消费的水资源。另外一个原因造成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就是浪费水资源现象严重,公民节约意识还不强烈。
答案:水资源的浪费 水资源的污染?
3.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居世界第位
解析:我国水资源总储量约28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水量的1/4,相当于美国的1/5,前苏联的1/7,加拿大的1/48,世界排名110位,被列为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贫乏国家之一
答案:巴西 俄罗斯 加拿大 美国 印度尼西亚 六?
4.为了节约用水,农业的灌溉方式要推广使用和技术
解析:中国农业是用水大户,占全国用水量的70%~80%,每年农业用水量3900亿立方米,目前,我国农业用水的效率很低,大水漫灌,粗放型生产,使水白白的流走了。由于灌溉方式落后,全国农业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0%,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单方水的.生产能力只有0.87公斤左右,低于2公斤以上的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为了节约用水,农业的灌溉方式可以推广使用喷灌和滴灌等工程节水技术
答案:喷灌 滴灌?
5.世界水日是( )?
A.3月22日B.6月25日?C.7月8日D.10月25日?
解析:1992年12月22日,联合国大会的47/193号决议设立了世界水日。这是提醒公众重视水资源问题的一个特殊的日子。在2003年12月23日的58/217号决议中,大会宣布从年3月22日的世界水日开始,年至2015年为“生命之水”国际行动十年
答案:A?
6.在淡水资源中,储存水量最多的是( )?
A.地下水B.河流水C.冰川水D.湖泊水?
解析:据统计:水圈中水的总储量约138.6亿亿立方米。其中海水储量133.8亿亿立方米,占总储量的95.6%。淡水储量3.5亿亿立方米,占总储量的2.53%。淡水储量中两极冰川、永久性积雪和冰川及不能利用的深层地下水占淡水总储量的99.66%
答案:C?
7.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B.地下水、湖泊水、冰川?
C.雨水、河流水、湖泊水?D.河流水、淡水湖泊、浅层地下水?
解析:人类目前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这些淡水储量只占全部淡水的0.3%,占全球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七,即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每年约有9000立方千米
答案:D?
8.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是( )?
A.东南多、西北少B.东南少、西北多?
C.夏秋多、冬春少D.夏秋少、冬春多?
解析:我国外流河河水的补给形式是大气降水,而我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因此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是:夏秋多、冬春少
答案:C?
9.下列地形区中,缺水最严重的是( )?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成都平原?
解析:长江中下游平原、成都平原位于湿润地区。东北平原地区虽然降水量比较少,但是气温低,蒸发量小。华北平原位于半湿润地区,并且这里是农业比较发达地区,用水量较大。
答案:B?
10.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
A.防治水污染B.兴修水库?C.跨流域调水D.节约用水
解析:兴修水库是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造成水资源紧张的人为原因是浪费和污染,解决措施是防治水污染和节约用水。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
答案:C?
综合应用创新?
11.南水北调工程,计划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 )?
A.华北和东北B.华北和西北?C.东北和西北D.西北和西南?
解析:我国南方的水资源丰沛,西北和华北的水资源比较缺乏。南水北调工程,计划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华北和西北
答案:B?
12.在山东境内建成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 )?
A.引滦入津B.引黄济青工程?C.南水北调工程D.防治水污染?
解析:引滦入津是把滦河的水引入到天津。南水北调工程,计划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华北和西北。引黄济青工程是在山东境内建成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答案:B?
13.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途径中,我们现在能直接参与的是( )?
A.跨流域调水B.设计海水淡化的办法?
C.兴修水库D.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解析:跨流域调水、设计海水淡化、兴修水库是政府行为。我们青少年能做的是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答案:D?
14.读图3.6,完成下列各题
?
图3.6
(1)兴建水库可以调控和,还可以解决水资源的问题
(2)兴修水库还有等作用
解析:水库的功能之一是蓄水,将江河拦腰截住,积少成多,为局部供水所需要。如北京的密云水库、官厅水库。北方的大多数城市都依托一个或数个这样的水库来提供用水。水库的功能之二是调节下游的径流量,由于降水量的季节差异较大,因此雨季蓄水,旱季放水,以保持下游有正常的水流量,对保持流域自然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用水是非常有利的,比如南方地区的水库,这样不仅可以调控河流流量,调整水量的变化,还可以解决水资源在时间上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此外,很多水库比如长江沿岸的葛洲坝水利枢纽,还有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功能
答案:(1)径流 水量的季节变化 时间分布不均?
(2)防洪发电、灌溉及城市用水?
15.做一做:先让我们来算几笔账
①农业用水一年按4500亿立方米计算,假设减少浪费,把有效利用率提高10%,一年就等于增加多少亿立方米水??
②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日供水量为400万吨,供水管道漏失率为0.1%。假如把漏失率减少一半,每日可以节约多少吨水??
③我们每个家庭每天节约1千克水,全班同学合计,每天共节约多少千克水?一个月呢?一年呢??
(1)上面3道计算题,选做一题
(2)计算后你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缺水会带来哪些影响??
(3)请你为一家工厂提供几条节约用水的措施?
解析:通过计算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状况,为此我们必须要采取措施节约用水。就工厂而言采取的措施可以包括降低再生水价格的水价政策,加快城乡污水处理厂、水源和供水工程建设、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紧急备用水源,制定工业相关的各行业和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标准,实行用水定额管理,适当调整水价,大型企业和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
答案:提示:(1)450亿立方米 20万吨 1×54×30×12千克?
(2)水资源浪费惊人。(缺水带来的影响很多,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
(3)工业用水可循环使用,重复使用;降低生产耗水;污水处理,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