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司法考试经验国家司法考试备考心经(共含9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qaibtu2008”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必须端正态度
1、首选我们必须端正态度,明白司法考试是什么,他不过是我国应试教育体系中的一种,既然是考试,就要以考试的态度去对待它――我们就是我了拿那个证,而不是进行法学研究,所以不要针对某一个问题钻牛角尖,很多科班法本生多年过不了司考,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认死理,经常听到有考友这样的说法:某某讲的不对,我的导师不是这样说的!!你的导师、教授说的对(还真有可能是正确的),你听他的,你过的了司考吗?过不了司考,你还大谈法学研究,是不是有点……
2、司考很难,难到什么程度?只要你努力了且方法正确就一定通过的程度,上小学时记得有一篇叫做《小马过河》的课文(现在课本改革了,不知道还有没有),大龄考友应该都有印象,小马过河后的感觉是:河水既不像大象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树说的那样深。等你通过了司考就会有那匹小马的感觉了。他不是想象的这么难,但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通过的。
二、复习方法是生命
有很多考友很用功,几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复习,但年年饮恨,为什么?方法不多头,做了太多的无用功。那到底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好呢?对于这个问题,各村有各村的高招。作为一个在职没什么基础的考生说说自己的方法:
1、先刑、民、法理。刑法、民法距离我们的生活最近,容易熟悉,很快能够上手;法理的学习可以让我们初步建立一个法学体系的框架,对法学本身有一个比较明晰的认识。书籍只要一套就好,能真正领悟了就可以了,我用的是三校名师讲义。这套书很好!
2、听课件。我听的是三校名师面授班的的全套强化班的课件,好不好大家有公论,反正我如果没有这套课件,应该过不了200 分。课件要反复听,至少听两遍,并根据讲义作详细的笔记。这些课件和讲义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精华,是你通往司考成功之路脚下的金砖!
3、复习时间,因人而异。对于底子比较薄的考友来说,动手要早,笨鸟先飞吗。我从复习到考试基本是准备了一年,后期全情投入四个半月,这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看书习惯甚至自己生物钟都需要调整。在全力以赴的复习时,我晚6:30 看书,10 点看晚间新闻休息半小时,然后00:30 至1:00 休息。白天在单位只复习头天晚上的东西,不学新知识,因为工作太多,无法集中精力。关于有的帖子说自己非法本、没基础、一两个月复习,轻松过司考的,基本属于扯淡,要不就是属于变态的牛人,但大部分考友都是属于常态的,所以希望各位考友不要被误导。
4、精力分配。怎样分配精力呢,我的做法是:那一个部门法容易拿分,我就在哪个方面下功夫。刑法、民法虽然分值很高,但题目太活,就像是移动靶,太难打中了。即使你用十年的时间学习,也不可能超过阮齐林、刘凤科。而诉讼法、法理、宪法、法制史等等只要你下功夫背了,肯定能拿到分时,到时那分就像白送一样。我在最后半个月,刑法、民法没看,只看那些纯记忆性的部门法,毫不夸张的说,法制史至少看了15 遍,所以卷一法制史的分应该全拿。我这样说,并非不让大家在刑法、民法上下功夫,而是奉劝大家不要平均用力!还是那句话,这是考试,不是法学研究!
5、关于辅导班。还是因人而异,有条件的、学习自觉性差一点的可以上个辅导班,听老师面授还是有好处的。我的朋友有参加三校名师培训的,反映都不错,主要是对学生负责。通过率也不错!
三、关于考试时的技巧
1、考试状态:
考试前一周左右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尽量早睡早起,不要再开夜车了,把生物钟调整到应试时间,
在心理上要有足够的信心,相信只要你付出了,就会有回报。我19 号晚上八点半上床,睡前用MP3听了两遍“征服天堂”这个曲子,很棒,让自己信心百倍,以最佳状态迎接考试。
2、考前“踩点”
考前应该到考点去看一看,尤其是离考点比较远的考友更应该如此。考查一下考点周边餐饮、住宿之类的服务场所,省的现找考场、饭店、旅馆,浪费宝贵的时间。
3、考试用具准备准备一个小塑料袋,将准考证、身份证、铅笔、橡皮、铅笔刀、尺子(尺子的作用是涂答题卡用的,防止涂串了)放在里面。两只2B铅笔将两头全都削成鸭嘴状,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图卡速度(考试前三卷3 个小时,卷四3 个半小时,但时间还是很紧的,能省则省)。
4、答卷技巧考前五分钟发卷,但不能答只能看。这几分中也要充分利用,前面的单选相对容易,由于不能动笔,所以可以选出答案,然后在选项上用指甲划一下做标记,开始答卷时,再用碳素笔标上(答卷上是允许做标记的)。我卷三在打铃前就作了7 道单选,觉得这个办法很实用,建议各位考友可以试试。
5、涂答题卡我是单选、多项、不定向分着涂的,做完一项涂一项。这样感觉心理踏实,因为听说往年有考生试题做完,但答题卡才涂1/3,太遗憾了。当然,各人都有自己的习惯,但建议考前作一次全面的模考(学法网上就有),一定要限定时间,我就没有进行模考,导致卷一差点没答完。但论述模拟题我作了,就给自己限定30 分中,所以答卷四我的时间比较充裕。
6、提前交卷的问题不建议提前交卷,我所在的考场有很多考生提前半小时交卷,让我很诧异,如此重要的考试,半个小时宝贵的时间竟然弃之不用,我想这些人不是250 就是彻底没信心了。当然,可能存在个把变态的超人,但我们大家基本都是把裤衩穿在里面的。
7、中午休息用餐首先上午结束之后马上用餐,不要想、不要考虑已经考完的科目,更不要与其它考生对题,毫无意义,出现了错题还可能影响自己的情绪和状态。建议有条件的自带午餐,这样更保险。在考点附近用餐的,尽量选择有点规模的、干净的饭店,否则吃坏了肚子后果很严重!其次午休地点尽量提前选好,但不能离考点太远。
8、喝水问题(也很重要)
建议进考场前或考试过程中尽量不要多喝水,虽然老师可以带你去厕所,但时间宝贵啊。有的考友建议考试时喝点“红牛”,可以提神,相当于运动员吃点禁药提高成绩。个人不赞成此观点,如果你平时经常喝这种饮料还可以,但临时起意的就算了,突然改变饮食习惯,如果导致肠胃不适,适得其反。
总之,两天的考试是对考生心理和生理的极大考验,希望各位考友认真对待。
嗦嗦说了这么多,就是希望那些屡试不第的老考友和准备加入战场的新考友在复习时少走一些弯路,多一些成功的机会。
我的司考公式:
努力(65)+方法(30)+运气(5)=考试成功(100)
有考友说“这个证书就是一块敲门砖”,我非常赞同此观点。那些高分考友不要沾沾自喜,也不要再大呼放水了,谁都知道360=600,而且这样的考试模式也不能完全反映考生的真实水平。对于学法人来说,司法考试只是刚刚推开了法律的大门,连迈出第一步都不能算,只有在未来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学习、历练,才能成为真正的法律人。
考试书籍俗称“三大本”的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指定教材,适用于没有基础或者基础较弱的考生,不过由于内容比较繁杂所以看起来时费劲一些,三校讲义,去年是八本一套的,由三校从事多年司考辅导的名师编写,内容精炼细致,适合有一定基础的考生历年真题,这个很重要,毕竟真题是最真实的第一手材料法律汇编,就是法条,很多实体法注重考察考生对法条的掌握,所以这个也是必不可少的
为您提供更多的免费阅读资料:www.shangxueba.com/store_m_657936_7733_1_1.html
一、关于司法考试
在你决定参加这场考试前,你得先了解一些关于司考的常识,我自己在开始准备复习前,花了大概有一周的时间来研究这些东西,包括试卷组成,考试方式,资料选择,老师选择,复习方法,复习经验以及往年资料的收集。这篇文章会尽量涉及到这些方面,如有不足,请百度。
首先讲下各卷的组成部分。
卷一包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理学、宪法、法制史、经济法、国际经济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题型包括单选题五十分五十道,多选题八十分四十道,不定项选择题二十分十道。
卷二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题型同卷一。
卷三包括民法、民事诉讼法、商法。题型同卷一。
卷四包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有)、法理学、刑法(必有)、民法(必有)、刑事诉讼法(必有)、民事诉讼法(必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商法。其中不一定包含以上所列全部科目。题型为主观题七道左右。
还有我觉得很重要的是,如何对待别人的复习经验。网上的复习经验一大堆,各式各样的,什么在校法本复习一(二、三、四……N)个月轻松过司考、在职考生司考复习辛酸泪、八年抗战最终胜利、司考没什么可怕的我根本就是裸考就过了。我已经把看别人的复习经验当成复习过程中一个很好消遣了(并没有贬低的意思),即使我考完了,成绩出来了,我还会偶尔看看。别人的经验不一定适合你,也不是说他考了四百五十分他说法条要背/三大本要看/真题要做五遍而你没背/没看/没做你就过不了。总之,正确对待别人的经验,包括本文。
二、关于心态
我不知道各位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来参加司考,是必须过,还是可有可无;是想一次过,还是想来围观。就我个人来说,我是必须过并且要一次过,所以当时我的压力是挺大的但是又是充满信心的。
我建议不管是何种目的,在复习的时候都全力以赴,通过这次考试,我深刻体会到有付出就有收获这个道理,至少在我和我周围的人身上能体现出来。既然报名了,就认真准备,你不会让你自己失望的!并且你要抱着必过的信心去对待,这会让你的复习过程增添一点乐趣,否则太枯燥了,你想,整天想着诸如“没过怎么办?”“这次悬了……”之类的想法在复习,你能有多好的效果?我一直都觉得,既然你都感觉,这次悬了,那还复习什么,放弃得了,省的折磨自己。
所以,请让信心和决心伴随你整个复习过程!
三、关于复习材料
我自己买了一大堆资料,但是并没有全部用上,所以建议大家在资料选择上,贵精不贵多。比较受考友欢迎的资料大概有以下几种:
1.司法考试辅导教材,即俗称的三大本。这套书是由司考命题组人员编写的,所以理论上来讲,在司考领域,这套书就是权威。关于这套书到底要不要看,存在很多争议。有人说不用看,因为太多了,太枯燥了,如大海捞针。有人说要看,因为权威,因为全,因为……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没看三大本而通过司考的大有人在,有的人看了也没过,有人把这三本书都背下来――有人这么做吗?!还是人吗?!――跑偏了,绕回来。就我个人而言,三大本我是有选择的看。卷一我看了(这也是比较没有争议的,就是卷一要看三大本),有的部分没看,比如法理,因为看不懂,比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因为感觉不用看,比如三国法,因为我爱扬帆!……有的部分我看很多遍,比如经济法。卷二刑法我认真看好几遍,特别是犯罪构成要件、共同犯罪以及分则的某些重点罪名,今年卷四刑法就考了三大本里面的内容,个人感觉是非常恐怖的一题。另外,强烈建议把刑法部分里面提到的例子整理出来!卷三基本没看,当词典了,有争议的翻一翻,
2.重点来了,就是培训机构的名师授课录音及讲义。我相信绝大部分人复习都是以此为主的,包括我。名师讲座和讲义都不错。
3.真题。很重要,没有谁会说他没做过真题就通过的吧?真题有分年份的,后期用,有分科目的,前期用。网校有真题的可以下载,带解析,我前期做了一遍,复习过程有根据各科进度当训练做。错误不少,不要尽信里面的解析,有疑问,果断找书。后期又反复做,算一算,真题我至少都做过三遍,有的达到五遍。不要以为你做过就会了,到时候你就发现,该错还得错。而且,不是做完对答案就完事了,要自己推敲,错在哪里,为什么想错了。到后面,因为实在答案都记住了,我做题就是,看一句题干,回忆相关知识点,然后在四个选项后面都写出来为什么错,错在哪里或者为什么对。
4.法条。有人看了,有人没看,我自己的话,个别科目有看吧,比如商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刑法分则重点罪名之类的。其实我觉得你在听课,看书的过程中就是在学习法条了,如果你能做到在复习过程中,涉及到哪些法条,就马上去翻法条书,那后面你完全可以不用专门花时间去看法条。
四、复习过程
这里就要讲到一个复习时间的问题。很多人都说要过司考,必须保证至少800个小时的复习时间。我觉得这比较实在,当然你更牛逼或者零基础,另说。我觉得,法本在校生来说,三个月认真复习下来,基本上没问题,排除意外因素以及运气因素。
我从3月11号开始着手准备复习,开始找资料,买书什么的,印象深刻。那时候是大三下学期,学院课程还没上完,基本上我每天就是空闲时间或者翘课去自习,直到6月30号期末考试结束,这段时间平均下来大概每天有两个多小时在复习。在新材料没出来之前,主要是用09年的材料在看,新旧无所谓,其实每年都差不多。所以,你完全不用去管大纲什么时候出来!
我复习的顺序是:民法、刑法、民诉、刑诉、行政。主要是听录音,看讲义。这些大概过了一遍,就是6月末结束这些。
7月5号回校,正式开始全天候复习。每天早上八点左右到自习教室(后期比较虚了,有时候九点),开始啃书,还是民法、刑法、民诉、刑诉、行政,这时候我发现我之前看的都忘记了,看到什么都觉得是新知识,不过我相信之前也不会白看,而且暑假这段时间是效率最高的。中午叫外卖在教室吃,吃完趴一会,继续,晚饭叫外卖,继续,直到晚上九点多接近十点回宿舍。回宿舍以后就没读书了,整个复习过程,我很少熬夜,有熬夜也是在上网……直到七月底,这段时间都在看卷二、卷三的科目。
七月末吧,开始复习卷一,顺序是三国法、经济法、理论法学,这些都反复在翻讲义。
卷一要过一遍还是比较快的,不过这卷需要的是反复记忆,所以我都是复习一下卷一,然后回头看卷二,再卷一,再卷三,后期的复习就是以做题看书为主了。
到八月中旬,我尝试着做整套真题,每做一套题目,就回头补缺补漏。当然,卷四没做。有时候能有一百多分,大部分时候只能保持在九十几分,那时候很慌张。
九月一号开始,我每天上午都在背论述题材料,王旭讲义不错,没几页,而且比较全。
最后几天就是比较淡定了,掐时间做一套卷子,论述题写几道题。然后就上考场了。基本上来说,卷一时间是非常充足的,三个小时,我一个半小时就做完了,后面卷二卷三我就可以以比较慢的速度在做题,每道题目都多想一会,这样做完就大概两个小时出头,检查的时候就比较快。卷四的话我时间差不多,写完以后卷子满满的,时间剩下十五分钟,检查下考生信息,没错我就交了,出来时候已经挺多人在外面了。
临近考试时候有很多所谓的包过班、押题班的信息,大家要正确对待。不必因为没做那些题就慌了,自乱阵脚,也不必因为做了就觉得万无一失了。
我并没有给大家介绍我各科的详细复习方法,因为我觉得这个实在太因人而异了。我自己一开始就有拟定复习计划并坚持执行,但是这个计划是一直在变的,跟随自己的复习情况调整。但是每一科无非就是书+录音讲义+法条+真题,里面最最必不可少的是真题和录音讲义,单靠这两个东西通过的人也不在少数。
为您提供更多的免费阅读资料:www.shangxueba.com/store_m_657936_7733_1_1.html
一、整理司法考试复习笔记很重要:
整理复习笔记是要让知识从繁而杂转化成少而精,把厚厚的一本书变成薄薄的几张纸,把难以理解的术语转化成自己容易看懂的说法,把容易混淆或不易记忆的知识点改写成比较醒目的图示,不同的图示,最好用不同的颜色的笔,这样也可以挺高你阅读的兴趣,总之不管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只要整理出自己容易复习的笔记就可以了。有了系统的复习笔记,就能统揽全局、迅速把握重点难点以及内在联系,系统复习笔记是学习的备忘录,它为考前复习提供了很有使用价值的资料。
二、制定司法考试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使知识再现、解题更熟练,
按计划办事就会使生活和学习有规律,逐渐就会形成条件反射,生活和学习似乎达到了一种“自动”的境界。一切都要按自己订的复习计划来学习,相信你复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慢慢适应这种生活,直至到司法考试的时候,带着自己的信心去考试。
三、司法考试复习看书法:
司法考试可靠的经验一般是看书三遍。第一遍是“看”,着重于细细地看,全面地理解,尽量别留疑问,只要你理解透了,背起来才容易。第二遍是“背”,背你在看的过程中,觉得可能出考题的内容,你应该知道拿到一本书让你去考别人时,你该怎样出题。第三遍是“默背”。意思是“回忆”。整个一本书,从头到尾都讲了哪些内容,如果有困难的话,可自己列一个简单的提纲,看着提纲去想,遇到困难时再翻书看看,这样就记得比较牢固。
一、战略
战略上要渺视,战术上要重视,司法考试的题目确实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1、【思想上】司法考试的复习一定要学会放弃,不要贪多求全,而是应该要求自己把重点知识掌握得非常准确。
关于这点,参加过司考的考友自然知道,没参加过的随便做一下司考题库内的历年真题就会有体会。
个人感觉,出题老师越来越刁钻,设置的陷阱那是防不胜防。如果知识点掌握不够准确,很容易被老师忽悠。今天考试我就被民法老师的那个“其”打败了,因为直接关系到要选哪个选项。这是个考代理的单选题,考点我是非常清楚的,但不明白这个“其”究竟指的是“甲”还是“丙”,最后要靠句子里用的标点符号来推。虽然才1分,但咱不能不明不白被“其”了,对不?
2、【行动上】要根据自己的状况,制定符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把时间规划好,但不要把时间划分得太细,不要把目标订得太高,否则,很容易在自己达不到设定目标时,打击自己。同时,应该根据距离考试时间的远近和自己的复习程度,适度调整复习计划。
二、方法
每个人的状况不同,这就导致了别人适用的方法,自己不一定适用。不过,还是有些共通之处。
1、【学习资料】三大本一定要有。真题解析一定要有。
三大本每年5月出,用途是查疑解惑,当字典来用就可以。一般人不可能都看完还还都能消化的。(我买来基本不看,有东西需要查时看一下,但今年确实有很多真题直接就从三大本里搬来考了,确实让人很郁闷。我考试的时候可是杀死了很多脑细胞才能得出答案的。)
真题解析每年12月出,用途主要是了解老师的出题角度和刁钻程度,只要买一本当年真题的单行本解析就足够了。市面上五花八门出的解析很多,但只有这本最正宗。(其它的解析,我也乱七八糟买了一堆,但有些至今都没翻过一页。)
2、【辅导资料】授课讲义一定要有,音频或视频资料多听一些。特别是串讲、突破阶段的讲义和音频,含金量非常高。
辅导书不一定要有,但上年度一些辅导学校的老师的授课讲义一定要有,特别是串讲、突破阶段的讲义。原因是辅导书为了抢占市场往往出得很早,对新增法条的收录是很不全面的,随之而来的就是教材内容跟不上形势变化,这在一些重点学科上表现就更加突出。而老师的授课讲义因为紧贴大纲和即将临近的考试,实用性和针对性是非常强的。
最好找一些授课老师的音频或视频资料多听一下。主要原因是
1、有些知识只能通过老师的口头讲述才能知道,有些知识是不写在书上,也不写在讲义上的,却是理解某个知识的关键。同时,好的老师的授课既能起到强化自己掌握知识的效果,还能免去自己翻书翻到昏昏欲睡之若。此外,听有些很优秀的老师的授课,是一种享受。你能感觉到他/她的激情和他/她想帮助你的心,在不知不觉中,知识已经被你吸收了。
2、可以利用零碎时间(乘车或做其它事时),同时听音频资料,加强刺激。相当于多了复习时间。因为听一次的效果,即使是集中听力去听,也还是会有可能遗忘的,但如果反复听,则强化了记忆。
3、【复习顺序】部门法之间是相通的,如果掌握到其中的联系,一门弄明白,相关的其他部门法知识点就省力很多。
我个人的经验是:先对部门法排一个复习顺序,再按顺序集中精力对每个部门法集中突破,
可以停一段时间不学习,但一定要集中足够的时间去专门对某个部门法进行系统的学习,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就融汇贯通了。
建议的复习顺序(不一定对每个人都适用):
民法==>商法==>民诉==>三国
刑法==>刑诉
行政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宪法==>法理==>法制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4、【真题练习】真题不是做得越多越好,关键是掌握其考察方法和磨炼自己的应试技巧。
真题虽然已成为历史,但其价值却不是任何模拟真题可以代替的。做题时不要太看重结果,要看过程。要思考一些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要对每一个选项都要问:为什么错?为什么对?错在哪儿?陷阱在哪儿?有什么规律?自己的弱点又在哪儿?有什么方法可以防止自己不在考试时犯下同样的错?这时候,上面提到的那本SFB真题解析书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在司法考试真题在线模拟考场做过一次真题后,再过一段时间再重做一次,再分析。这样,最多三次,就把自己可能在考试中出的状况做出全面评估了,接下来,就要进行针对性训练。
5、【做题技巧】对于参加司法考试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我当面听一位辅导老师说她有个学生参加司考,考完非常有把握能过,但最后没过,而且分数非常差。后来去查卷(不只是答题卡,还包括不让人查的原始卷子)结果发现题目确实都做对了,但答案选错了。人家题目问哪些选项错误,他把错误项找出来了,但却把正确项当答案了。这种低级错误,绝对要避免。
因此,推荐一种答题方法,至少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丢分(这里要先感谢一下万国的淳于闻老师,我是从淳于老师那里学来,然后又做了一些改进):
首先,确定题目需要的结果。选正确项?选错误项?选正确项就用V代替,选错误项就是X代替。在问题旁边做个相应的记号,即,我们常说的打勾打叉。
然后,对每个选项进行判断。错的就在错的文字上(注意不是在这个选项后面哦)打叉,对的就在选项后打勾。(这样,也可以提高后来检查的效率)
再次,看一下题目上要选勾还是叉,再在相应选项的序号上划个圈,表示这是答案。
最后,答题卡上填涂时,只要选划了圈的就行。
注意:最好用铅笔在原始卷子上做这些动作,错了时,用橡皮擦掉。
6、【时间掌控】
卷1至卷3:因为都是选择题,个人的经验是:时间很紧张,基本上没有重做一次的时间,按照上面的答题方法,即使你不知道正确答案,但通过那种做法,至少是做了一次排除选择的过程,答案自然会出来。所以一次就要做好。如果遇到太难的题时,不要为难自己,差不多就行,咱不需要考满分的,为了一个1、2分的题而用去5~10分钟太奢侈了。如果确实想考验一下自己,不妨做个记号,等所有题都做完了,回过头再好好对付它。
卷4:最好先做第1题和最后一题,然后选择自己最拿手的开始做,这样时间上容易掌握,还不会被不会做的题目吓到,影响到做其它题的心情。然后再介绍一下我做案例题的方法:总的原则是先看问题再看案例,问题不是一下子全看完,看一到两问,然后看案例相对应的一部分,回答。然后再接着看下面的问题,再去看案例。这样,案例看完题也答完了。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今年的这种考法(因为前面的问题跟后面的案例情节没什么关系了)。请一定要注意根据不同的类型选择相应的解题方法。
三、其它
【辅导班】个人认为,视自己情况而定吧。有时间有精力有财力还是建议去上一下的。毕竟可以接受相对系统的训练。不过,一定要明白,参加辅导班只是一个接受系统教育的机会,不能保证一定能过的,因为关键还是在于你自己能不能配合,有没有努力。
为您提供更多的免费阅读资料:www.shangxueba.com/store_m_657936_7733_1_1.html
未雨绸缪篇
在这一段时间,我们所要做的有以下两点:
1、上网查找他人过关的经验和感受,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备战方法,
磨刀不误砍柴工。从1月初开始复习,时间差不多够了。那时我整天上网搜索人家的心得体会,然后down下来慢慢分析,最终形成了一整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呵呵,现在看来,那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没有白花。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别人的方法再好对我们来说也只是借鉴而已,别人用这个方法能过,不一定你就能过,关键还是要博众家之长,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以及少走弯路。当然对别人的心得体验也更不能走马观花,过眼烟云。
2、收集一些有用的学习资料
打仗还得用武器。思路定好了,就得准备一套配合得当的复习资料了。因为的一些最新的学习资料要到4月份才能出来,所以现在只能收集的学习资料了(其实内容都是差不多的,大可放心使用)。你可以向你已过司法考试的朋友借,实在没有,可以买一些二手的资料(当然,还有一个更好的办法,这个留着后面再说)。需要注意的是,资料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多了反而会无所适从,浪费时间。有的人,下载了好多资料,其实用到的很少,图个心理安慰。
资料选用篇
司法考试资料真的是太多了,特别是网络上可供免费下载的更是让人选得眼花缭乱。市面上的资料也是鱼目混珠、良莠不齐,这一点参加过司法考试的朋友都是深有体会的。我当年就购买了一些对学习用处不大的资料,现在看来,浪费了不少银子和感情。如果您现在着手准备年司法考试,个人认为比较有用的资料有:
(1)20的辅导教材(总共三册,司法部出,俗称三大本)。
关于要不要买辅导教材的争议很大,不过通过历年的司法考试内容来看,辅导教材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不要舍不得口袋中的银子。不过建议目前先搞一套年(2012年要到4月份才能出来)的辅导教材,足矣。看看二、三两册,第一册可以暂搁。刑法的分则目前也是不要看的。
(2)司法考试辅导课件和讲义(必备)
对于我们绝大部分人来说,由于各种原因,亲自去北京报班学习的可能性不大。最现实的就是报一套网上辅导课程。网络授课,可以随时学习,同时可以将视频、音频和word资料下载了,随时进行学习。(告诉大家一个小技巧,报考试大网2012年的课程可以免费获赠2011年的全套辅导课程和相关资料,其实每年司法考试的重点内容几乎没什么变化,所以在2012年大纲出版之前,完全可以利用2011年的课程进行学习)。这是必不可少的,我很少发现有不听课件就能过司法考试的朋友(特别是第一次参加司法考试的),要有的话,那也是法学高人了!听课件好处很多:①可以有效的明确和把握司法考试重点、次重点和非重点,节省大量不必要花费的时间(司法考试辅导用书上有1/3内容是根本没有必要看的);②可以在老师的讲解下,迅速把握知识点(对第一次考或非法本很有帮助);③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解有效解决自己遇到的疑难问题(司法考试的疑难问题特多的,否则怎么只有10%的人能通过司法考试呢);④对于难以把握的知识点,还可以反复的听;⑤有时讲课老师可以猜到司法考试的题目哦;⑥可以通过听课件了解最新的司考动态等等,好处很多,不再列举。
课件内容还是比较多的,2011年的就有30个G左右。你现可以上网购买的,挺便宜的,当然也可以向你的朋友、亲戚、同学什么的借过来用一用。不管何种方式获得的课程资料,都要保证齐全(就像看一半电影总是不爽的),更不要贪多(一套全面的资料就足矣),多了的话一要浪费你的银子,二是你没那么多工夫全部听!
(3)重点法条解读(必备,建议到5月份购买最新版的)
你大可不必要去买司法部的《法条汇编》了。因为我认为,要想成为那10%当中的一员,不在于我们多背了几个法条和多学了几个知识点的,而在于你对重点法条的理解和把握。当然,如果报了法条班,也可以完美的解决司法考试重点法条的问题。老师讲课的时候会将案例、真题、重点法条结合在一起讲解,解析法条的同时,还会叫你分析问题的方法。
(4)《梦想成真司法考试应试指南》
这套资料也是相当好的,分门别类归纳整合了历年的真题,对答案的解释分析也很到位,相信会对提高我们的考试水平很有帮助。
(5)历年司法考试真题空白卷(必备,建议考前两个月开始使用)
从来没有人否定真题对于顺利通过司法考试的重要性。其含金量远远高于市面上任何习题。我曾整理了一套历年真题空白卷,打印出来,与“国家司法考试真题模拟考场”和《梦想成真司法考试应试指南》结合起来,反复做,效果良好。切忌,虽然有时司法考试会原封不动的重复考以前的题目,但是更多的是变化花样考以前的考点,所以仅仅记得答案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庖丁解牛,深挖每道题的知识点,做到融汇贯通。
以上就是我备战司法考试用到的比较有用资料,相信对大家的帮助都很大,希望也能对你在准备2012年考试资料的时候有所参考。还是一句话,资料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你如何科学有效的运用这些经典资料。请不要老担心自己比别人少学了多少,而恨不得要穷尽天下所有与司法考试有关得材料。试想想,360分的过关线(600分的总分),我们要错多少道题目啊(至少被扣240分呐),所以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注重重点知识的理解、把握和记忆。
有时,学会放弃也是一种策略!
学习策略篇
在做好了所有的前置准备工作后。接下来接要制定计划开始正式学习了。
一、学习时间的安排
因为每个人每天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我在这里就不多讲了,但有几点还是想提醒一下各位朋友的:
①?现在开始到考试的那一天,你的总共有效学习时间不应少于800小时(呵呵,我当时因为是在职,所以用了700个小时左右),
不要用天数来衡量,用小时来衡量会比较科学、公正些。
②?时间安排上应该是先松后紧。即刚开始建立司法考试思维,时间安排得不要太紧。
③?每次连续看书的时间最好不要少于3小时(期间最好不要上WC,因为前三场考试都要你坐上三个小时的,并且不允许上WC的。现在先练练“坐功”吧,别到时在考场上憋不住了)
二、复习的顺序和频率
第一轮:重点是三大实体法(民法、刑法、行政法)
第二轮:重点是三大实体法和三大诉讼法
第三轮:重点是商经法,三国法,法理等小法(当然不要忘了对三大实体法和三大诉讼法的学习和巩固)
第四轮:通过做题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点
第五轮:多频率做真题,强化记忆琐碎的知识点
以上五轮学习,我将会在在适当的时候制定学习计划,供大家作参考之用。每阶段的学习计划将包括时间、重点学习的科目以及复习的顺序等。
三、辅导用书的运用
第一轮复习的时候,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认认真真的把三大实体法看上个两、三遍(只要看实体法就够了),然后在第三轮复习的时候用一下就可以了。第二轮的时候,对着基础班的讲座看,边听边做记录,边消化。
四、课程讲座资料运用
司法考试辅导课程资料是通过司法考试的法宝。切记,要想办法准备一套(考试大网的网络辅导老师权威、讲义内容全面)。?完全可以这么说,人家老师就是靠这个吃饭的,有他们为你指点迷津――分析考试的方向、把握考试的重点、建立完整的司法考试的知识结构,你通过司法考试的几率绝对会大大提高的。
开始阶段,我们可以先听大体的听一边,对司法考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就是配合“三大本”一遍一遍的听下去,效果非常的好(切身体会)。其实也没有固定的遍数,当然,在考前一个半月前可以少听听了。
五、真题的运用
刚开始阶段,你不要轻易用真题来测试你的法律水平(很打击信心的,我刚开始考了280分,呵呵),可以说,就是没学过法律的人,也能考个250分左右,我们即使法本出身也不会高到哪里去的,不过已经对已参加司法考试的人可要另当别论了!所以刚开始静下心来打牢基础很关键。?差不多等到了5月份以后再用吧,可以先用《梦想成真司法考试应试指南》来对每一个部门法的考试重点、分值、出题的思路等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到了7月中旬向后,就要开始模拟做空白真题了(答案写在草稿纸上,遍数嘛,自己看着办了,但总不能低于3吧)
六、准备一个大一点的、精美的大笔记本,记下你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因为在我们的学习当中,如果我们真的很投入的学习,会自然不自然的想到相关的知识点(很多很多,我曾记了满满一大本子。如果你没想到很多问题的话,嘿嘿,那你的司法考试成绩可大有问题了),这时最好把它们记下来,多背几遍,以免忘记。以后将已经不是问题的问题删除。比如三大诉讼法的比较,市面上是由好多书籍做了比较。但是最好的是边听老师讲课,边自己归纳,强化记忆。建议不要购买这类书籍,看别人归纳的,还不如自己用心归纳一下。
心理素质篇
司法考试在考我们扎实的理论功底的同时,其实也是对我们所有的考生心理素质的一次很大的考验。我个人是修心理学的,这个我最清楚的。绝大部分人上考场都是没有底。在司法考试备战的那几个月当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据我所知,一个第一次参加司法考试的人在备战的过程当中会经历三次情绪波动:刚开始对司法考试一片迷茫,就像对着一个烫山芋,不知如何下口;学了一段时间后,因为碰到的知识还很肤浅,自己也没有总结,就会麻木地感到信心大增,好像有了两把刷子,“今年的司法考试肯定能过,司法考试挺简单的嘛;”到了第三个阶段,又发现自己好像什么都没有学到,这里不懂,那里不通,“完了,今年没戏了!”呵呵,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心理状态,带着这种“什么都没有学到”的状态上考场,有时胜算的把握会很大。怕就怕一直都是认为自己肯定能过的状态或一直都是很迷茫的状态。要通过司法考试,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以下几点:
(1)每年10%左右的通过率,你努力了,别人也在努力,所以成为90%当中的一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相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一定要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后再去上战场,否则会难以通过。在只有10%通过率的司法考试的考场上,瞎猫是很难碰到死老鼠的。
(3)司法考试的最终成绩取决与你的学习方法、备战的充分度和良好的心理、身体素质,与你在大学里的学习成绩基本上是没有多少关系的,也与你是不是“法本”没有关系的。
身体素质篇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经历了无数次的考试,只有真正参加过司法考试的同志们才会对这句话有所体验。两天超强度的脑力劳动,不但掏空了我们脑中的知识,而且在体力上也是一次极大的透支。记得我考完最后一场考试后,是从五楼扶着楼梯走到一楼的,呵呵。所以,奉劝各位,一定要注意你们的身体状况,多抽点时间运动,多休息,多吃高蛋白的食物(有助于记忆的)。
为您提供更多的免费阅读资料:
司法考试备考的三点经验。中国人才网整理如下:
第一,基础要打扎实,本人以前在律所实习的时候还是比较认真的,很多东西都有个印象的或者是第一感觉,考前要把需要重点记忆的东西再看一下;
第二,看书要仔细,考的东西有些比较细,不认真看不会注意到。要认真听课,法律教育网的课程针对性还是很强的,我参加会计考试的时候就参加了网校的辅导,网校的老师授课非常认真,对每一个知识点的解读也很透彻。
第三,书一定要看最新版的,很多东西陈旧了,个人推荐平时多看看教材,考试内容里面基本有而课本上末必会有。许多问题就刚好考了,比如最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方面的,原则性的问题还是要以书本上的内容为准。
我在顺利通过了司法考试经验,总的来说就一句话:考场几分钟,台下一年功。
1、关于时间的安排
很多人觉得时间不够用,其实挤一挤还是有的,最好是把法条和讲义打印出来,上下班的时间、工作的空隙啊,都可以看看。有时候不方便看的时候可以在脑海里默默的回想复习的内容,卡住的地方先不去管它,一章一章的过,然后再回头看哪些记不住的重点去记忆,这样学习的效果比死记的效果要好而且不容易忘。可能第一遍的时候费力费时间,以后一遍比一遍顺溜,用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到后期把所有的内容过一遍也只要几天就可以了,如果能达到这种程度去考试还怕什么!
2、休息和运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越是艰苦的学习越要注意身体,建议每天运动时间保持在半个小时,休息时间保证在7-8小时。休息不好会影响学习效果,而且长久奋战人也容易疲劳,学不下去的时候就出去走走,放松放松。
3、最好是配备一个笔记本电脑
现在也很便宜三千大洋就可以配置到一个不错的了,配一个好的耳麦,千万不要用塞到耳朵里的那种!用可以佩戴的,要不时间长了耳朵受不了。前期听录音可以原速听,后期要调到1.5倍速或2倍速听。用微软自带的Media播放器就可以调速,我在后期全部是调2倍速听,听林鸿潮的行政法别人都觉得讲得快,我也一样是2倍速,效果还不错。这样大大的节约了时间,不过那需要一定的基础,还需要全身心投入对照着讲义听。听录音的时候就可以看电脑里的讲义,不打印出来也可以。
4、重复记忆
复习的时候一定要习惯性的复习昨天的内容,先合上书本默想,不会的就放下,继续往后,默完了再看哪些不会的。第三天复习的时候先复习第一、二天的内容,依此类推,这样一开始可能会比较慢,但越往后越快,而且避免遗忘,否则一遍两个月下来前面的基本就忘光了。
5、系统化学习
学习的时候要把知识系统化,脉络分明。以下引号部分系引用韩景慧的《如何学习法条》内容:“要学会定位卫星定位法,大家都知道GPS卫星定位系统,它能够通过卫星信号对目标准确定位,我们在备考时也可以用到此种方法,
也就是对于司法考试的脉络烂熟于胸,对每一个考点都能精确地知道在书上或者法条上的大概位置。看到一个题就能马上判断出考的是哪个考点,这个考点属于哪一部分,在书中的什么位置,考的是哪一部法律里面哪一章哪一节哪个问题之下所写,会的题保证不会做错,不会的题即便不能有十成把握也能有六分把握。而且在你的头脑中建立起这样一个系统,你就不会觉得司考内容混乱纷杂了,因为你有层次、位置、轻重、难易的准确定位,再看书看法条,就是在充实相关的部分,彼此不会混淆冲突。这就如同成语所言”纲举目张“亦或”提纲挈领“,建立了纲领,掌握了知识的层级脉络,就可以事半功倍了。否则,看法条的时候非常容易出现走神、混淆相关内容等现象,有的时候人好像坐在哪里看书,可是半天不翻开一页,那就是短路了。”要用诸葛亮的方法“通观其大略,必务其精纯”,尤其是初学者一定要全面细致。同时还要紧扣考点,舍得放弃,比如国际私法的前几章的内容,基本没有可考的内容,如果不知道在那里死下功夫就是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了。
6、制定计划
一定要形成制定计划的好习惯,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制定一个长期的规划,分几个阶段、要达到什么目的都很清楚,其次要定一个中期的计划,包括这个阶段的具体时间、每个科目要学习的内容、每个科目的大致时间分配,然后是短期即详细的计划,一般以一周为宜,一周结束了再制定下周的计划,也可以十天左右为一个小阶段。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因为各种情况可能会有不能按计划完成的情况,不要着急,及时的将计划进行修正,修正后的计划又是一个新的计划,会给你新的信心和勇气。
学习一般有这样几个过程:第一是手中有书,心中无书;第二是手中有书,心中也有书;第三是手中无书,心中有书;第四是手中无书,心中也无书。一般人达到第三种境界过司法考试肯定不会有问题了,第四种境界一般人估计达不到,不过是这样要求大家了,目的是自己可以离开书本回忆所学的内容罢了。
为您提供更多的免费阅读资料:www.shangxueba.com/store_m_657936_7733_1_1.html
1、中国式“按揭”、和尚遗产继承、工程垫资、包销等众多的社会热点案例进入命题素材,导致未来需要敏锐地从中抽象出考点并发现陷阱,这其实对实务能力的锻炼也有益处。
2、民法部分理论难度加大,导致学习不扎实的人根本觉察不到陷阱反而感觉简单,同时也让扎实复习的人更加觉得时间不够。但民法确实太难提高,因此主要的拉分部分还是诉讼法及理论法学类,对比必须牢固。
3、减少传统重点比重,逐步增加细枝知识点的考察(感觉出题偏的原因),导致未来复习内容大幅增加,需要更多时间,更加考验记忆力。
4、据称所谓考偏的内容在三大本中都有,因此需要更加重视三大本。但个人认为三大本也仅是基础,它只解决了面的问题,可以应付偏。但深的问题却实在困难,唯有更多时间地深入学习。
5、知识点的掌握必须很精准,这对记忆力也是残酷的考验,
6、对重要新法及解释,必须详细掌握,超纲完全可能(民诉修正案还没有生效却通过另外的方式考了)。
7、高难度、低通过率(11年是开端)使得在职考生越来越难通过,唯有加倍地努力。
8、据说K哥今年没有命题,而是权哥操刀的,因此侧重人身犯罪而轻财产犯罪,从而凤科大帝不如拨浪鼓(未加考证啊)。
总的启示:靠旧经验来复习、靠短时间的突击来准备,将希望寄托在培训班老师的身上的做法将越来越不现实了。未来的司考要求扎实的功底、准确的记忆,即便改变不了选拔考试的局导致通过的人将具备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及与实务结合的能力。苦的是未来的考友,但这其实也是司法考试的应然状态。
为您提供更多的免费阅读资料:
★ 司法考试全攻略
★ 司法考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