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鲁海忍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共含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鲁海忍”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篇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⒈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⒉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⒊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㈢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⒈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⑴基本内涵: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在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即在守法和司法上的平等,而不是在立法上的平等,因为法律具有阶级性,在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体现。

⑵内容:国家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⒉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⑴原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①二者不可分离。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②二者相辅相成。一方面,国家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和行使权利,使公民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更加自觉地履行公民的义务;另一方面,公民自觉履行义务,必然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公民享有和行使权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⑵要求: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篇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错误认识

指正

等同论:权利即义务,义务即权利。

权利和义务是有严格界限的,不能将二者等同。

割裂论: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离的。

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能将二者割裂起来。

先后论: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

实质上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侧重论:享有权利比履行义务更重要或者履行义务比享有权利更重要。

二者是统一的,不能说哪个更重要。

均等论:享有多少权利就履行多少义务。

公民享有的权利与履行的义务,不可能完全等量。

⒊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⑴依据: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⑵要求: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主要内容:

⑴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这是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⑵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⑶参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⑷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㈤中学生应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⒈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⒉需要学习政治知识。

⒊贵在实践。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知识

1、什么是文化的多样性?

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多样性):

(1)民族节日:

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

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要保护文化遗产。

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国家文化共同构成的。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4、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5、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尊重文化化多样,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也属于整个世界。总之,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6、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反对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错误倾向。

7、应该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4、5、6组合)

8、文化传播的含义: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9、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活动。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2)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3)教育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文化传播是教育的重要功能。

10、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1、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篇3: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权利

内容

地位

注意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政治自由

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自由是相对的,没有脱离法律约束的绝对自由。

监督权

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检举权、控告权。

监督权是公民重要的政治权利,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利。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法进行监督,不能干扰正常的公务活动。

◎我们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篇4: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教案

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教案

序号:1 课时:1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姓名: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知道公民的权利、义务和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通过课堂探究,深化对上述知识点的理解,并能背诵上述三个问题。

【重难点知识】

权利、义务、原则

【课前自主学习】

1.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与政府形成了_____的关系;

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③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应履行的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和准则的。

3.公民的政治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_________________。

(2)政治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

(3)监督权。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权利。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4.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2)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3)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的原则。

【课堂探究】

探究1: 材料一:在谈及公民的政治权利--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时,同学小王认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你赞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材料二:西安市纪委监察局“古城清风”网站信访举报专栏近日改版升级,网站首页显著位置专门设置“12388信访举报”板块,方便群众顺畅安全地举报监督。

西安市的措施保障了公民的什么政治权利,谈谈你对这种权利的认识。

材料三:风筝在空中俯视着地面上的大人和小孩,他们正在看它轻盈的舞姿。它心想,人们多么喜欢我,而我总是被线牵着鼻子走,太没有自尊了,我要自由!它在心中默默地祈祷:风刮得更猛烈一些吧,割断那根牵着我的线!果然一阵大风吹来,风筝断了线,它卷成一团,语无伦次、头重脚轻、随风飘荡,慢慢地坠落下去,它遍体鳞伤,再也飞不起来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探究2:

2009年7月,我国与包括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在内的.国际铁矿石谈判陷入僵局。我国的铁矿石进口量占据了世界铁矿石的50%,作为最大买家,理应在进行铁矿石价格谈判上拥有话语权。但是我国某些有关人员将钢铁企业的生产安排、采购计划、库存量等企业内部资料,甚至铁矿石谈判的对策和底线等极为重要的信息透露给澳大利亚铁矿石供应商力拓公司。据此,力拓公司算出我们对铁矿石的需求量,即我们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谈判的主动权转移到对方手中,导致我国损失约7000亿元。

从政治生活角度来看,力拓事件给我们什么启示?

探究3:

材料一:全国目前在押犯每年有二至三成可获减刑,但同为在押的贪腐高官获减刑、假释和保外就医的人数要大大高于该比例(《山西晚报》2011年5月17日)。广东省江门市原副市长林崇中因受贿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却一天牢没坐,还在审理期间就花了不到10万元钱,办好了“保外就医”。

针对以上情况,最高院2012年7月1日施行的《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要求对原为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职务犯罪案件办理减刑假释必须开庭审理。公开审理减刑假释,让贪官断了通过“假释”来逃脱惩罚的念头。

(1)贪官通过“假释”逃脱惩罚违背了政治生活的什么原则?你对这一原则有何认识?

材料二:

观点1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观点2 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2)你认为以下两个观点是否相同?说说你的理由。

【思维导图】

【课后作业】

1.《微课程》P2-3/1-10题;P3-4/1-11题。

2. 翻开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报告,民生话题几乎贯穿始终。无论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方针,还是普通百姓关注的教育、住房、收入分配,随处可以找到涉及民生的论述。“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结合材料三,从政治生活公民与国家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的理解。(5分)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我国公民与国家关系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国家通过制定解决民生问题的各项政策和法律,维护公民的各项权利;

③公民要提高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的自觉性,自觉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5分)

3.A市就“拆迁、城建与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公开征求意见,问计于民。社会各届人士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踊跃参与,纷纷通过电子邮件、信件和教育部门户网站等多种渠道发表意见和建议。但在城市“翻新”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政府在修筑公路时,与一村农民发生矛盾。该村村民要求镇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未得到答复。于是该村少数人组织、煽动部分村民堵塞该村公路路段,并打伤打退民警,砸坏公务车辆。激化了社会矛盾,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从公民和国家关系的角度评析村民的做法?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与国家的形成了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村民有权要求镇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要通过合法途径。

②我国宪法也规定了应当履行政治义务,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村民的做法违背了宪法和法律是不可取的。

③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该村少数人组织、煽动部分村民堵塞该村公路路段,并打伤打退民警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该村少数人的行为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矛盾时没有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不可取的。

1.1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义务教学反思

公民基本义务教学反思

高一政治人教版政治权利与义务教案

国家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和义务一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案

党员权利和义务

党员八项权利和义务

党员的权利和义务

团支书的职责和义务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精选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