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蒹葭吟诵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不要癣脸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诗经蒹葭吟诵(共含6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不要癣脸”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诗经蒹葭吟诵

篇1:蒹葭诗经全文吟诵

蒹葭诗经全文吟诵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1。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2。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3。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4。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5。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6。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7。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8.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9。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10。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11。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2。

【注释】:

1、蒹(音尖jiān):草本植物,芦苇一类的草,又名荻。葭(音加jiā):初生的.芦苇。苍苍:鲜明貌。《传疏》:“蒹葭,即萑(环huán)苇之未秀者。” 《毛传》:“苍苍,盛也。”为:此处指凝结成。

2、所谓:所念。伊:是、这人、那个彼。方:边。在水一方:就是说在水的另一边。

3、溯(音素sù):逆水而行。洄(音回hui):水流回旋,此处指弯曲的河道。从:就。阻:难。

4、游:水游。宛:可见貌,犹言“仿佛是”。

5、萋萋:犹“苍苍”。晞(西xī):干。

6、湄(梅méi):水草相接之处,即岸边。

7、跻(音积jī):上升,指道路陡起。

8、坻(音迟chí):露出水面的小沙洲。

9、采采:茂盛的样子。一说鲜明的样子。

10、涘(似sì):水边。

11、右:古读为“已”,迂回弯曲。

12、沚(音址zhǐ):水中小块沙洲。

【译文】:

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一边。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

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

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历代诗评】:

《毛诗序》

《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

崔述《读风偶识》

《蒹葭》,亦好贤诗也。……平王东迁,地没于戎,秦虽得而有之,而所听信者寺人,而经营者甲兵,征战而不复以崇礼乐敦教化为务。人材风俗,于是大变。然以地为周之旧也,故犹有守道之君子,能服习先王之教者;见其政变于上,俗移于下,是以深自韬晦,入山惟恐不深。诗人虽知其贤,而亦知其不适于当世之用,是以反复叹美而不胜其惋惜之情。

方玉润《诗经原始》

三章只一意,特换韵耳。其时首章已成绝唱。古人作诗,多一意化为三迭,所谓一唱三叹,佳者多有余音。玩其词虽若可望不可即,味其意实求之而不远,思之而即至者,特无心以求之,则其人倜乎远矣。

王国维《人间词话》

《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颇近之。但一洒落,一悲壮耳。

钱钟书《管锥篇》

“企慕情境。”

篇2:诗经蒹葭吟诵

诗经蒹葭吟诵

诗经蒹葭告诉我们,尽善尽美的境界,无论是从理论上说,还是从实际上说,都是不可能达到的。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1。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2。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3。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4。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5。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6。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7。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8.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9。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10。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11。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2。

【注释】:

1、蒹(音尖jiān):草本植物,芦苇一类的草,又名荻。葭(音加jiā):初生的芦苇。苍苍:鲜明貌。《传疏》:“蒹葭,即萑(环huán)苇之未秀者。” 《毛传》:“苍苍,盛也。”为:此处指凝结成。

2、所谓:所念。伊:是、这人、那个彼。方:边。在水一方:就是说在水的另一边。

3、溯(音素sù):逆水而行。洄(音回hui):水流回旋,此处指弯曲的河道。从:就。阻:难。

4、游:水游。宛:可见貌,犹言“仿佛是”。

5、萋萋:犹“苍苍”。晞(西xī):干。

6、湄(梅méi):水草相接之处,即岸边。

7、跻(音积jī):上升,指道路陡起。

8、坻(音迟chí):露出水面的小沙洲。

9、采采:茂盛的样子。一说鲜明的样子。

10、涘(似sì):水边。

11、右:古读为“已”,迂回弯曲。

12、沚(音址zhǐ):水中小块沙洲。

【译文】:

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一边。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

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

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历代诗评】:

《毛诗序》

《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

崔述《读风偶识》

《蒹葭》,亦好贤诗也。……平王东迁,地没于戎,秦虽得而有之,而所听信者寺人,而经营者甲兵,征战而不复以崇礼乐敦教化为务。人材风俗,于是大变。然以地为周之旧也,故犹有守道之君子,能服习先王之教者;见其政变于上,俗移于下,是以深自韬晦,入山惟恐不深。诗人虽知其贤,而亦知其不适于当世之用,是以反复叹美而不胜其惋惜之情。

方玉润《诗经原始》

三章只一意,特换韵耳。其时首章已成绝唱。古人作诗,多一意化为三迭,所谓一唱三叹,佳者多有余音。玩其词虽若可望不可即,味其意实求之而不远,思之而即至者,特无心以求之,则其人倜乎远矣。

王国维《人间词话》

《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颇近之。但一洒落,一悲壮耳。

钱钟书《管锥篇》

“企慕情境。”

【浅析】:

《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可能是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表现可望而不可即的心情。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就写到主人公隔水远望,伊人正姗姗而来,且行且望,望穿秋水,苦苦追寻,伊人仿佛就在不远处的水中陆地上,若即若离。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近“伊人”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写主人公的形象,则着力写他的远望。一开始,他若有所思地站在水边,向对岸望去,看到他所爱慕的那个姑娘正向水边走来,心里很高兴;可不久,芦苇挡住了他的视线,看不到她了。他以为那姑娘正向上游走去,也就沿着河岸向上走;走了长长的一段艰难而又曲折的路,却依旧是什么也没有看见。他不灰心,又折回来去追寻她,最后终于看到她正站在河中的一个小洲上;这时他内心便充满了喜悦。十分明显,主人公跟那姑娘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远地望见她,便感到心满意足。这种爱是“朦胧”的,它的动人之处也正在于“朦胧”和距离感。

篇3:诗经国风秦风蒹葭吟诵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车邻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驷驖

驷驖孔阜,六辔在手。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奉时辰牡,辰牡孔硕。公曰左之,舍拔则获。

游于北园,四马既闲。輶车鸾镳,载猃歇骄。

小戎

小戎俴收,五楘梁辀。游环胁驱,阴靷鋈续。文茵畅毂,驾我骐馵。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四牡孔阜,六辔在手。骐骝是中,騧骊是骖。龙盾之合,鋈以觼軜。言念君子,温其在邑。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

俴驷孔群,厹矛鋈錞。蒙伐有苑,虎韔镂膺。交韔二弓,竹闭绲縢。言念君子,载寝载兴。厌厌良人,秩秩德音。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终南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黄鸟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晨风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栎,隰有六駮。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棣,隰有树檖。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渭阳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权舆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

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不承权舆!

扩展阅读:

第一一节 秦风

本节包括 车邻、驷驖、小戎、蒹葭、终南、黄鸟、晨风、无衣、渭阳、权舆 共 10 篇作品。

篇4:诗经国风秦风蒹葭吟诵

【概要】描写狩猎的全过程。

驷驖孔阜,六辔在手。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奉时辰牡,辰牡孔硕。公曰左之,舍拔则获。

游于北园,四马既闲。輶车鸾镳,载猃歇骄。

【注释】

01、驷:同驾一车的四匹马

02、驖(Tie):皮毛黑色、毛尖略红的马,古代毛色似铁的良马。

03、孔:很

04、阜(Fu):多,肥大

05、辔:驾驭牲口用的缰绳

06、公:秦国君

07、媚:宠爱、喜欢

08、子:人,一说儿子

09、于:去、往

10、奉:敬辞,表示主动献来的猎物

11、时:是、这个

12、辰牡:按季节奉献的猎物。辰,时;牡,雄兽。

13、左之:从左面射它,或者驱车到左面去

14、舍:发、放

15、拔:箭的末端

16、北园:休息的地方

17、輶(You):轻车

18、鸾:銮,铃铛

19、镳:马具,与衔(马口铁)合用,在马口内,露在马口两边,即马嚼子两端露出马嘴的部分。

20、载:运载,装载

21、猃(Xian):长嘴狗,古时良种猎犬

22、歇骄:短嘴狗,古时良种猎犬

篇5:诗经国风秦风蒹葭吟诵

【概要】劝人及时行乐。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注释】

01、邻邻:辚辚,车行声

02、白颠:白额,一种良马

03、寺人:侍人,宫中侍候贵族的小臣。此句说“没有看见你,只听见侍人的传令”

04、阪:山坡

05、隰:低洼湿地

06、瑟:古代一种像琴的乐器

07、簧:古代笙类乐器

08、今者不乐:现在不及时行乐

09、逝者:将来

10、耋(Die):七八十岁,或说六十岁,泛指耄(Mao)耋,老。

篇6:诗经国风秦风蒹葭吟诵

【概要】妇女思念征夫。

小戎俴收,五楘梁輈。游环胁驱,阴靷鋈续。文茵畅毂,驾我骐馵。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四牡孔阜,六辔在手。骐骝是中,騧骊是骖。龙盾之合,鋈以觼軜。言念君子,温其在邑。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

俴驷孔群,厹矛鋈錞。蒙伐有苑,虎韔镂膺。交韔二弓,竹闭绲縢。言念君子,载寝载兴。厌厌良人,秩秩德音。

【注释】

01、小戎:士兵所乘的车

02、俴(Jian):浅,浅的车厢

03、收:轸,车后横木,借指车

04、楘(Mu):有花纹的皮条,一说箍,皮革或铜制的环

05、梁輈:曲辕,指车辕。古时车只有一根曲辕,即像船又像屋梁,故有此称。

06、游环:活动的环

07、胁驱:驾马具,套在马两肋旁的皮扣,作用是控制马

08、阴:车轼前的横板,一说黑色。阴靷鋈续都是车饰。

09、靷(Yin):引车前行的皮带,前端系在马颈的皮套上,后端系在车上

10、鋈(Wu):白铜

11、续:环,一说镯,即铃

12、文茵:有花纹的虎皮车褥子,一说车上有花纹的坐席

13、畅:长

14、毂:车轮当中的木条,一说车轴伸到车轮外的部分

15、骐(Qi):青黑色有花纹的马

16、骝(Liu):红身黑鬃的马

17、騧(Gua):黑嘴黄身马

18、骊:黑色马

19、馵(Zhu):左蹄有白花或四蹄皆白的马。一说为后左足为白色的马或膝以上是白色的马

20、念:思念

21、温:蕴,包含。一说温和、温暖、温馨

22、板屋:木板建造的房屋,此指西戎战场

23、辔:驾驭牲口用的.缰绳

24、是中:在中间

25、骖(Can):在辕马旁拉套的马

26、龙盾:绘有龙图案的盾牌

27、之合:放在一起

28、觼(Jue):有舌的环,舌用以穿过皮带,使之固定

29、軜(Na):拉套马靠里的缰绳

30、邑:西戎的邑名,一说秦邑

31、方何为期:何日是归期

32、胡然:乱无头绪

33、俴驷:披着青铜甲的驾同车的四匹马,一说未披甲的同车四马

34、群:此指整齐和谐

35、厹(Qiu):三棱锋刃矛

36、錞(Dui):鐏,矛戟柄末的平底金属套

37、蒙:遮盖,阻挡

38、伐:盾牌

39、苑:花纹

40、虎:虎皮

41、韔(Chang):弓囊

42、镂(Lou):雕刻

43、膺(Ying):胸,此处指弓囊正面

44、交韔二弓:韔,动词装弓,即指弓囊里交叉装上两支弓

45、闭:柲,矫正弓弩的工具,竹木制成

46、绲(Gun):绳,一说捆

47、縢(Teng):捆、缠束,一说绳

48、载:再,此句指睡了又起来

49、厌厌:安静

50、秩秩:守秩序、讲求礼节的意思

51、德音:人品音容

诗经 蒹葭

诗经蒹葭赏析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诗经蒹葭原文朗读注音

《诗经·秦风·蒹葭》赏读

诗经蒹葭的拼音版

蒹葭,蒹葭诗经,蒹葭的意思,蒹葭赏析

诗经蒹葭原文郎诵

蒹葭翻译

蒹葭赏析

诗经蒹葭吟诵(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诗经蒹葭吟诵,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