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诗词吟诵活动方案(共含13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花千骨”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__周年,用文字生动描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精彩呈现党和国家在事业新征程中的新气象、新精神,更好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举办诗文创作大赛,并制定如下方案。
组织机构
承办单位:
协办单位:语文出版社、中华诗词学会
参赛对象与组别
(一)作文类:分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含中职学生)3个组别。
(二)诗词类:参赛对象不限。
作品要求
(一)创作主题
要求围绕“中华经典·我的精神家园”“我心中的巍巍中华”“忆峥嵘岁月展青春韶华”“梦想助力成长”“奋进新时代”等5个主题进行创作。
(二)形式要求
1.作文类: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为500~字(小学低年级字数为200~500字)。
2.诗词类:包括近体诗、词以及现代诗歌。长度不超过30行,需有标题。要求以普通话语音系统为押韵依据。
3.每人限投1篇作品,要求原创,且未曾在任何公开出版物(包括网络出版物)上发表过,所有作品要求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4.可通过上传手写作品照片或电子文档两种形式参赛。手写作品要求字迹工整清晰,照片大小为1M~5M。
赛程安排
(一)报名及上传作品:4月1日—6月15日
选手在规定日期内通过官方网站报名参赛,参加经典常识考核(不限次数),考核合格者获得参赛资格并上传参赛作品。社会大众可通过官方网站进行投票,投票截止日期为6月30日。
(二)初评:7月
通过专家评审(权重90%)与网络投票(权重10%)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诗词类500个作品,作文类每组800个作品进入终评。7月底公布终评入围名单,同时接受社会大众监督举报。
(三)终评:8月
通过专家评审确定每组350名获奖者,8月底公示获奖结果。
奖项设置
每组设一等奖20个,二等奖30个,三等奖100个,优秀奖200个。学生组别设指导教师奖若干。比赛同时设优秀组织奖。优秀获奖作品将结集出版。
联系方式
联系人: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活动日期:端午节,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
活动地点:
活动目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经研究决定,在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临之际,在保利外滩花园项目部开展古诗文朗诵比赛活动,具体事宜安排如下:
一、活动内容:围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为主要内容的古诗文朗诵比赛活动。
二、活动主题:传承文化、热爱祖国、讴歌生活、赞美和谐、拥抱亲情。
三、活动时间:20__年6月23日上午
四、活动地点:
五、参赛对象:全体工作人员
六、评奖办法
奖项设立
集体奖4个。一等奖1个(奖励 啤酒一箱),二等奖1个(奖励),三等奖1个(奖励),优秀1个(奖励)。
个人奖 个。一等奖 个,二等奖 个,三等奖 个(物质奖励)。
评委组成及评分办法
评委由谢鸿柱、谢禄忠、李绍忠3人组成。
评分方法
①采用100分制评分。
②评委打分汇总后去掉一个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求取平均分平均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若出现同分,则精确到后三位,依此类推。
评分项目及标准
进出场(10分):进出场队形整齐,安静有序,能使用礼貌用语。
精神面貌(10分):参赛人员服装统一整洁,仪表大方,举止得体,精神饱满。
朗诵技巧(60分):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楚,语速恰当,声音洪亮;作品感情理解准确,表达自然流畅;节奏张弛符合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具有感染力;表情与动作的运用恰当。
脱稿 (10分):熟习朗诵内容,能脱稿朗诵。
观众效应(10分)
七、工作人员安排
领导组:
评委组:
秘书组:
场地组:
安全保卫组:
后勤组:
摄 影:
学生管理:各校安排人员
八、活动要求
各校按要求加紧排练,保证朗诵节目的质量。
凡要背景音乐应提前告知中心学校,参赛学生服装统一。
参加比赛时,各校要安排专人负责学生路上及场地的安全。到达活动地点按指定位置就坐,组织好学生的赛场纪律,确保比赛顺利进行。
准时上交参赛名单、内容,迟交按弃权处理。
吟诵月亮诗词
1、初临尘世不知惧,不畏风霜时刃利。
从来凌云高志气,哪知青云无天梯。
一路跌宕红尘历,悟透生死禅偈意。
舒展眉头游剑起,两袖流云无愧遗。
青山绿水常相聚,风月无边却有期。
天下缘起缘散聚,不过来往送别离。
看红尘翻浪多崎,看红颜枯骨一袭。
何苦荣华富贵利,不如清风朗月依。
温柔乡里脂粉砌,磨平雄心损志气。
听风声送语熙熙,看江波花红柳绿。
人生不过一朝夕,何苦身心枷锁系?
坦荡一瓦一檐地,胜过金玉满堂欺。
2、中秋月 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3、把酒问月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4、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5、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国学经典诗词吟诵比赛活动总结
这次国学经典吟诵活动,我们怀一颗赤子之心引导孩子们走近国学,感悟国学,体味国学。吟诵现场,每个班学生表现出的庄重、大方,让人想起朱永新《致教师》中说的:“为每个生命颁奖,每个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值得呵护的。”我们的国学经典诗词吟诵活动,正是这种教育理念的体现。学生的吟诵让我们感动,将阅读进行到底,是我们的责任!
国学经典诗词,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都蛰伏着诗意,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最是书香能致远。长期吟诵、积累国学经典,不但可以开发学生的潜能,还能使其内化于心,外显于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这些经典的理解会越来越深,而且会惠及其一生。活动中,从孩子们脸上表现出的欢欣,让人看出我校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这次活动,我们的宗旨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用好校园文化,相信浸润的力量。
我校办学理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校园里,一步一景里融汇着中国传统文化,让人可以触摸到我校校园文化的温度。步入其中,方能领略到除了建筑物的不同之外,还有处处流淌其间的文化气息,芬芳氤氲!诵读国学经典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读经典,可涵养其性,就是学生的品行通过活动、积淀慢慢呈现出来。读经典,还可知天下事,懂圣人礼。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着学生成长。如果让学生坚持三年读经典,不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还为他们的人生打好了底色。学生毕业后,无论走向何方,他们不但骨子里流淌着学校文化的血脉,而且腹有诗书气自华。
国学经典吟诵,也是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奠基。国学经典诗词吟诵活动,滋生出来的内涵,远比一堂语文课丰厚得多。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几句话总是给我们温柔的提醒:“我们幼小时候所得的印象,哪怕极微小,小到几乎察觉不出来,都有极重大长久的影响。正如江河的源头一样,水性很柔,一点点力便可以把它导入他途,使河流的方向发生根本改变。从根源上这么引导一下,河流就有了不同的趋向,最后就流到十分遥远的地方去了。”所以必须趁着孩子们积累的黄金时期,让他们厚积,将来才能薄发。
我们始终信奉一句话,所有的经历都是难能可贵的财富,在种种经历中去锤炼自己的.毅力。活动的最大魅力,在于处处有挑战,让你在接受挑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学生的活动何尝不是呢?他们走上舞台,大胆展示自我,尽管有的学生的表现让他们自己不满意,但锤炼他们的毅力是宝贵的财富!这次活动,我们为自己能给学生历练的舞台而欢欣,因为他们每次走过的路,每一天的进步,都有我们许多情深意切关爱的目光!学生们在活动中的成长,是我们给教育一个笑容,是我们的职业使然。
二、诵读国学经典,阅读春满校园。
首先,七年级各班推行课前五分钟阅读分享,有的根据老师推荐读的书阅读分享,也有的学生根据自己喜爱的读的书分享阅读收获。并且我们坚持每周的阅读课,给学生的阅读建立一个“场”,在老师带领下去阅读,先从唐诗宋词寻找精神食粮。三月,7.9、7.10班先开启了诵读国学经典唐诗宋词活动,四月在全年级推广。课堂上,师生同背一首诗词,师生相互说自己读诗感悟,学生随笔写感悟,这是最灿烂的阅读生命状态,也是最生态的语文阅读实践。不爱阅读的孩子,在特殊氛围的感召熏陶下渐渐热爱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
我们相信:不计筹码播种阅读的种子,总有一些会发芽,开花,成长为树的,而后一棵一棵缀连为森林的。在学生人生黄金的三年,坚持引导学生走进国学,亲近国学,是我们语文老师的最大的功德之一,也是做善事,引导学生爱上阅读,爱上我们的国学经典,这也是熊欣校长的一贯主张。这次吟诵读活动,我们的宗旨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鼓励每个学生大胆走上舞台,最后全年级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走上了舞台。我们非常用心设计了“必背”、“速背”、“表演吟诵”三个大环节。尽管比赛形式多样,准备过程辛苦,辅导主持人很累,我们累并快乐着!我们找到的是一种淋漓酣畅的教育幸福!
三、抓好教育契机,不断改善。
很荣幸,学校被评为国学经典教学示范学校。抓好这个教育契机,不断提升我们的教学教育能力。国学经典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因为每一天,都有好故事发生,只要我们用心聆听孩子的心事,就能发现孩子们的真善美。教师不断放大这样的优点,让孩子生活在饱满的幸福与诚挚的关爱里,健康成长。我们认同的教育,不仅仅是单纯地局限于知识的堆积,更是对人的灵魂的催醒。我们的本领就是要练就一种能力,捕捉到生活中的一次次教育机会,把转瞬即逝的具有价值的事情,融会贯通到孩子的教育中。
回首看这近一学年,好像我们都没有刻意留下什么,但好像又有很多在无穷扩大。正如王开岭在《精神明亮的人》中写福楼拜,一位以“面壁写作”为誓志的世界文豪。一个如此吝啬时间的人,却天天惦记“按时看日出”!是啊,我们需要这样的黎明,最让人激动的光线。那是灵魂最受鼓舞的时刻,也是最让青春荡漾、幻念勃发的时刻。而我们愿意,在学生生命之初,让我们一起看见更多的“日出”。让我们一起播下阅读、吟诵国学经典诗词的种子,为他们的精神涵养打好底色,期许穿枝拂叶而来的书香盈袖。因为我们心中有诗意,脚下有远方。
曹操诗词观沧海吟诵
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也适合用于诗词的朗诵。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扩展阅读:曹操的评价
史书评论
陈寿《三国志》:“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王沈《魏书》:“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各位家长、同学们:
经过全体家长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春游亲子活动终于到来了。现将4月26日春游活动的具体方案公布如下,请各位家长、同学查阅并提出建议。特别感谢于清萍老师对我们活动的大力支持和本活动方案的精心策划。
一、20XX年4月26日上午8点45分集合。具体事宜:
1、介绍一下活动组织情况。
2、强调以下注意的问题:
(1)安全问题。家长照看好自己的孩子,全程监护具体负责该同学安全。
(2)请同学们在游园的'时候一定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环境卫生,不乱扔果皮纸屑。
(3)请同学们尽量不要在游览区购买零食,单独参加娱乐活动。
(4)郭振东妈妈处准备了创可贴、红药水、纱布等简单医疗品,如果需要及时联系。
3、请两名家长自愿报名具体负责全过程照相。
4、安排同学们在门口前合影留念(包括老师)。
5、全体成员在门口前合影留念(包括老师、家长)。
6、请全体队员以家庭为单位排好对进园游览。
二、20XX年4月26日上午9点,大家一起进入大明湖景区游园赏春。家长、同学们可以自由组合赏花、吟诗、谈心、照相。
三、举行诗文小名士颁奖、齐诵课文、古诗朗诵、古诗比赛、才艺表演等
到达演出场地后,安排同学们喝水吃东西,对全体同学分组,分成四组,安排组长,发放彩旗。
(一)、诗文达标二级的同学颁奖
1、为通过诗文达标二级的李晓冉、叶芷汐、吕亭苇、彭非、王乐源、修皓天、魏天泽同学颁奖。(郭振东妈妈把奖品发给小朋友)。
2、小朋友家长和小朋友合影留念。
3、受于老师委托郭振东家长代为宣读于老师给小朋友们的信。
(二)、同学们向家长汇报本学期背诵的课文
请韩雨萱和井远铭同学到前面来领读,由全体小朋友向家长汇报学习成绩。(韩雨萱负责1.2.3.4,井远铭负责5.6.7.8)
1、《柳树醒了》;2、《春晓》、《村居》;3、《两只鸟蛋》;4、《所见》、《小池》;5、《荷叶圆圆》;6、《四个太阳》;7.《乌鸦喝水》;8.《司马光》。
请家长们站到前面来。请全体同学们向家长们鞠躬一次,并说“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请家长们在家教一下同学)
(三)、同学们进行古诗文朗诵。
全体同学一起朗诵古诗文。诗文暂定为以下二十首。李晓冉同学负责领读前十首,叶芷汐同学负责领后十首。(经与于老师协商,与班级上讲的有变化,不再分男女队分别朗诵,全体同学一起朗诵,显示古诗的气魄)。
1、《登鹳雀楼》;2、《明日》;3、《五岁咏花》;4、《相思》5、《大风歌》;6、《舟夜书所见》;7、《陶者》;8、《游子吟》;9、《清明》;10、《绝句》;11、《闲居初夏午睡起》;12、《忆江南》;13、《溪居即事》;14、《赤日炎炎似火烧》15、《春暮》;16、《清平乐》;17、《天净沙.春》;18、《天净沙.秋思》;19、《孔融让梨》;20、《铁杵磨针》。
(四)、主题诗词比赛。
由一组、二组同学组成一队,三组、四组同学组成二队进行诗词对抗赛。修皓天和王乐源分别为两个队的领队。邹润泽的妈妈和张珈鸣的妈妈做裁判。下面请邹润泽的妈妈宣布一下比赛规则:
1、主题是背诵描写春天的诗词。
2、一队可以有任何一名同学代表本队朗诵。
3、一队背完后,由下一个队进行背诵。
4、如果一个队在1分钟内没有背诵出正确的诗词,判该队输,对方获胜。
请两队队长到裁判那里“剪子包袱锤”决定哪队先背诵,胜者先背诵。
(五)、进行才艺展示,向老师家长汇报。
同学们围成圈作“击鼓传花”游戏。当鼓声停止时,轮到哪个孩子,就由哪个家庭表演一个节目。(每个家庭都要准备一个和古诗文有关的节目,可以吟诵,也可以唱歌,还可以表演)
(六)广播体操汇演
全班练习一次广播操。由邹润泽同学负责整队(男女生按照升旗队伍排成两列,注意保持队形)。
由韩雨萱和盛开同学负责领操,要求动作整齐、标准。家长朋友们可以针对孩子们的情况进行现场指导,争取在下周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七)汇演部分全部结束。
五、大家谈体会,合影留念。
六、活动结束,家长同学小范围交流活动。
_____让今日的雨洗礼你纯粹的灵魂
汨罗江畔的`香花汀蓝
和怀王的宫殿废墟
一起沐浴着
五月初五的细雨
千百年来的龙舟竞渡
苇叶青了又黄,黄了又青
都不足以祭奠你
包容了家国和诗歌的灵魂
惟有今日的雨
这从历史和唐诗宋词里飘落的雨
能和你怀石投江的坚毅神情
相映成趣
这雨,是诗人的血
这雨,是歌者的泪
只有它能洗濯你的峨冠博带
能轻轻敲打你腰间从未拔出的宝剑
爱国情怀奠华夏,
千古佳作传千古。
心系故土身先去,
黎民苍生忠魂赋。
屈原,他是很早,很早就死了
他接受了一场场命运的暴风雨
他经过洗礼,沐浴霄汉的光华
他的心田,丰富,新奇,神圣
那里,开满了瑰丽的思想之花
那花香飘向了广袤无垠的碧空
他呀,一种不朽乐歌的缔造者
他呀吐出的声音,悠扬,高远
现在,听吧,那是嘹亮的回音──
从时间苍穹的深处传来的歌声
他,是走了,到了永恒的居处
他那光明的灵魂如同一颗明星
穿过天庭,在人间的上空发光
甚至才华空抱负,抹煞一生谁人识,
时不待我怒投江,厚土追葬万人寻,
回首往昔君不还,来去光辉离骚传,
念留龙舟赛江东,瑞年恒古忆思甜。
古典诗词吟诵技巧讲座有感
通过聆听了李昌集老师关于“古典诗词吟诵的技巧”的讲座,六十二岁,先生看起来依然那样年轻,富有朝气,对学问的热情那是正当年,颇为敬佩。
李先生讲座的内容可谓深邃至极,我本喜欢朗诵,可先生一开讲,我就感觉贫乏了。我先前朗诵对语音、音色、力度、节奏、字眼、语气、旋律、高潮、情调、意境等也有过讲究,而今看来,那都是不成体统地瞎琢磨。先生从“说”“诵”到“歌”、“唱”、“吟”、“啸”讲解无不显得科学严谨。
先生多年潜心研究与实践所得毕竟让我们难以理解,诸如音步、音节的连贯,延宕的加强技艺,以及揭示吟与诵的区别真有点让人望尘莫及。可先生在讲理性的知识时总是寥寥数语,大量时间用来示范,每次的`诵、吟都赢得热烈掌声。那情感基调犹如洪钟,那急转的旋律时如山崩地裂,时如涓涓细流,那声声轻吟又似远去的山谷回音。
先生的“字正腔圆”是音节的“头”、“腹”、“尾”的清晰与圆融的天成;他的“有板有眼”是板眼的错落有致,极富有戏剧与音乐之美。课间我本想与先生探讨乐音之规律,又恐有染其儒雅,但终究要一联系电话,以便日后与我的歌友向先生求教。
当先生问及我对吟诵的态度时,我直白告诉他喜欢通诵,并讲了种种的理由。但先生那极富音韵的吟久久留于耳际,那极其稳重的声音,那一以贯之的气息,那充满精气神的律动却征服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赶走了一切的杂念。
我想,我们抛去一切的功利,去够一够这吟的天堂,有了这种非分,我们才会把通诵做得更富有魅力与潜质。
一、活动宗旨:
为了促进我校学生课外活动的深入开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朗诵诗歌,创作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水平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特办此活动。
二、活动主题:书香溢校园,醉美读书声
三、参赛的相关要求:
1、各班组织学生积极准备,踊跃参加,每班至少可以保送两个节目。
2、朗诵形式:既可以单人朗诵,也可以两人朗诵,也可以集体朗诵;可适当配音乐和表演,但要突出朗诵;朗诵要能脱稿(可单独朗诵、亦可集体朗诵,时间把握在5分钟左右)。
3、参赛内容:古今中外的诗歌、散文或者散文诗,思想内容要积极向上,要求各班语文老师对朗诵内容做好把关工作。
4、朗诵的所有诗文要尽显中华诗文的意境美、情感美、文字美、韵律美。
5、比赛顺序赛前抽签确定。
6、各班语文教师和班主任积极组织学生做好朗诵的准备和训练工作,以保证比赛质量,并于11月25日前完成朗诵的报名工作并将报名表及所配音乐上交到孙忠提老师处(逾期责任自负),确保比赛顺畅进行。
7、各班学生必须身穿校服,保持会场秩序。
四、比赛时间、地点:
1、时间:20xx年1月1日。
2、地点:学校中院。
五、比赛评奖办法:
1、采用评委现场无记名打分的方式。
2、记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求平均值,由高到低依次拍好名次。
3、本次活动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
六、评委及相关工作人员名单:
1、评委:王海军、黄海军、刘剑波、徐海宁、花卫军、刘瑶、马玉荣、赵东航、孙忠提。
2、总分:张矿矿刘艳。
3、主持人:从三个年级选拔。
4、电脑及音响:田秋艳杨永林张伟
5、摄影:赵东航
七、评分标准(100分):
1、内容——诗歌、散文、散文诗(10分):
作品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符合要求范围,感染力强;(10分)
2、仪表仪态(20分):
(1)衣着得体,与作品内容相协调;(5分)(2)精神饱满,姿态自然大方;(5分)
(3)表演能与朗诵融为一体;(5分)
(4)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作品的内涵。(5分)
3、精神面貌(10分):
(1)精神饱满、昂扬,充分展示学生的青春活力与朝气。(5分)
(2)集体配合协调(5分)
4、创新(20分):
(1)朗诵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亲和力给人耳目一新的
感觉;(10分)
(2)朗诵形式富有创意,配乐效果恰到好处,或以其他富有创意
形式朗诵(10分)
5、朗诵技巧(40分):
(1)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10分)
(2)朗诵熟练,声音洪亮,能够脱稿;(5分)
(3)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节奏合适,韵律明显;(10分)
(4)能正确把握作品内涵,声请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
能与观众产生共鸣;(10分)
(5)很好地把握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5分)
八、程序
1、抽签决定参赛顺序(参赛号码、参赛者的班级、姓名及参赛作品相对应,并以书面的形式打印出来,抽签在赛前完成。)
2、主持人致词:
导语:文人中有这样一种说法:“诗是情感的凝结”,是的,诗歌所承载的真、善、美的内容和高妙的艺术精华是很值得我们去追寻,去探索,去传承的。今天,我们集古今中外的优秀诗歌于一堂,让这不同年代、不同国度、不同性质、不同风格的诗歌尽情飞扬在我们美丽的校园,而本次大赛的最终目的亦是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大家背诵积累部分经典诗歌,激发大家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3、大赛正式开始:(注:从1-18号参赛者,其中1号朗诵前,公布2号选手作准备,1号朗诵完后,请评委打分,并收至总分处,由工作人员计算出其最后得分,交至主持人手中,同时主持人请2号上台,并请3号作准备,2号朗诵完毕后,公布1号的`最后得分,并请3号上台,4号作准备,以此类推,直至完毕。)
4、大赛完毕后,请到会领导学校副校长王海军作总结,同时,请工作人员整理出本次比赛的优胜者,包括填写获奖证书,并初步定于本周内举行颁奖仪式。
5、颁奖:
(1)由刘建波、徐海宁、花卫军三位主任为获得三等奖的同学颁奖。
(2)由王海军、黄海军两位副校长为获得二等奖的同学颁奖。
(3)由王军生校长为获得一等奖的同学颁奖。
6、主持人宣布本次职教中心“书香溢校园,醉美读书声”诗文朗诵活动到此结束。
端午活动方案以及诗词
1、端午诗词:
南歌子(端午二首)
宋代:王之道
角簟横龟枕,兰房挂艾人。一尊菖歜泛清醇。好在佳人如玉、映长春。
冰彻杯盘莹,香和笑语薰。莲花衫子入时新。挂起南窗一榻、晚风清。
夏云峰(端午)
宋代:曹勋
五云开,过夜来、初收几阵梅雨。画罗携芳扇,正喜逢重午。角黍星团,巧萦臂、龙纹轻缕。细祝降福天中,列箫韶歌舞。
薰风凉殿开处。称绡裙雾縠,莲步俦侣。翠铺交枝艾,便手香微度。菖丝浮玉,向台榭、留连欢聚。笑语。自有冰姿消烦暑。
花心动(端午)
宋代:史浩
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B321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
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蓦山溪(端午有怀新淦)
宋代:杨无咎
去年今日,踪迹留金水。乘兴挈朋侪,游赏遍、南峰佳致。崇仙岸左,争看竞龙舟,人汹汹,鼓冬冬,不觉金乌坠。
而今寂寞,独处山林里。欲去恨无因,奈阻隔、川途百里。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
贺新郎(端午和前韵)
宋代:勿翁
庭外潇潇雨。对空山、再度端阳,悄无情绪。旧日文君今瘦损,寻旧曲、不成腔谱。更不周郎回顾。尚喜庭萱春未老,捧蒲觞、细细歌金缕。儿女醉,笑还语。
醉余更作婆娑舞。又谁知、灵均心事,菊英兰露。最苦当年哀郢意,因甚夫君未许。却枉使、蛾眉见妒。在再章台才十载,笑关河、失报应旁午。愁读到,楚辞句。
摸鱼儿(和中齐端午韵)
宋代:刘辰翁
醒复醒、行吟泽畔,焉能忍此终古。招魂过海枫林暝,招得魂归无处。朝又暮。但依旧,禁街人静冬冬鼓。画般沈雨。听欸乃渔歌,兴亡事远,咽咽未能句。
君且住。能歌吾不如汝。悠悠鼓枻而去。沧洲揽结芳成艾,唤作张三李五。羌自苦。更闲却,玉堂端帖多多许。无人自语。把画扇鸾边,香罗雪底,题作午年午。
菩萨蛮(端午)
宋代:梅窗
玉钗松鬓凝云绿。绿云凝鬓松钗玉。双翠碍枝长。长枝碍翠双。
色丝添意密。密意添丝色。红映袖纱笼。笼纱袖映红。
喜迁莺(端午泛湖)
宋代:黄裳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年少,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
芰荷香(端午和黄玉泉韵)
宋代:赵以夫
倚晴空。爱湖光潋滟,楼影青红。彩丝金黍,水边还又相逢。怀沙人问,二千年、犹带酸风。骚人洒墨香浓。幽情要眇,雅调惺松。
天上菖蒲五色,倩掺掺素手,分入雕钟。新欢往恨,一时付与歌童。斜阳正好,且留连、休要匆匆。应须倒尽郫筒。归鞭笑指,月挂苍龙。
醉蓬莱(端午)
宋代:赵长卿
见浴兰才罢,拂掠新妆,巧梳云髻。初试生衣,恰三裁贴体。艾虎宜男,朱符辟恶,好储祥纳吉。金凤钗头,应时戴了,千般忔戏。
那更殷勤,再三祝愿。斗巧合欢,彩丝缠臂。刻玉香蒲,泛金觥迎醉。午日熏风,楚词高咏,度遏云声脆。赤口白舌,从今消灭,诸余可意。
念奴娇(端午酒边)
宋代:陈著
雨帘高卷,见榴花、应怪风流人老。是则年年佳节在,无奈闲心悄悄。巧扇风轻,香罗雪湿,梦里曾看了。如今溪上,欢盟分付年少。
遍是眉好相宜,呼儿扶著,把菖蒲迎笑。说道浮生饶百岁,能有时光多少。幸自清贫,何妨乐趣,谱入瑶琴调。杯杯酒满,这般滋味谁晓。
贺新郎(端午)
宋代:詹无咎
梅子黄时雨。对幽窗、依依抱独,几多愁绪。润逼琴丝无雅韵,难续文园旧诣。头白尽、相如谁顾。燕子楼空尘又锁,望天涯、不寄红丝缕。嗟往事,且休语。
伤情当日班衣舞。更宫衣,香罗乍带,九天繁露。一寸草心迎永日,更把葵心自许。怎料有、风推雨如。惹起灵均千古恨,转凄凉、更不成端午。拚小醉,读骚句。
南歌子(次东坡端午韵)
宋代:杨无咎
小雨疏疏过,长江滚滚流。落霞残照晚明楼。又是一番重午,身寄南州。
罗绮纷香陌,鱼龙漾彩舟。不堪回首凤池头。谁道于今霜鬓,犹自淹留。
端午日恩赐百索
唐代:窦叔向
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事盛蛟龙见,恩深犬马知。
馀生倘可续,终冀答明时。
端午日伏蒙内侍赐晨服
唐代:杨巨源
彩缕纤仍丽,凌风卷复开。方应五日至,应自九天来。
在笥清光发,当轩暑气回。遥知及时节,刀尺火云催。
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唐代:杜甫
肃宗昔在灵武城,指挥猛将收咸京。向公泣血洒行殿,佐佑卿相乾坤平。逆胡冥寞随烟烬,卿家兄弟功名震。
麒麟图画鸿雁行,紫极出入黄金印。尚书勋业超千古,雄镇荆州继吾祖。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
向卿将命寸心赤,青山落日江潮白。卿到朝廷说老翁,漂零已是沧浪客。
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
唐代:张说
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馀。
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助阳尝麦彘,顺节进龟鱼。
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
今日伤蛇意,衔珠遂阙如。
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连
唐代:徐夤
五月巴陵值积阴,送君千里客于郴。
北风吹雨黄梅落,西日过湖青草深。
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
九嶷云阔苍梧暗,与说重华旧德音。
消息(同前自过腔,即越调永遇乐端午)
宋代:晁补之
红日葵开,映墙遮牖,小斋端午。杯展荷金,簪抽笋玉,幽事还数。
绿窗纤手,朱奁轻缕。争斗彩丝艾虎。想沈江怨魄归来,空惆怅、对菰黍。
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蜡酒深斟,菖葅细糁,围坐从儿女。
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算何须、楚王雄风,方消畏暑。
2、端午节活动方案: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
成贤街社区为了继承这一传统,准备了一个“社区一家亲,全民过端午”的活动。
端午节活动主题为:社区一家亲,全民过端午时间:
地点:成贤街社区二楼会议室参加人员:社区工作人员、诗词歌赋社成员、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失业人员等等约20人活动内容:活动分为三部分。
第一步:由诗词歌赋社的成员给大家介绍“端午节”的由来,给大家讲解相于端午节的诗词,更深一步的了解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传。
第二步:大家一起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欢乐过端午。
第三步:给社区内的孤寡老人送去节日的问候。
情义浓浓迎端午品尝棕香受鼓舞社区党委极重视传统佳节流千古成贤街社区群众文体与文明共建委员会
★ 关雎诗经吟诵
★ 诗经蒹葭吟诵
★ 活动方案
★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