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何处是归伤感散文(共含9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cccp”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何处是归散文
秋,风瑟瑟。风过,黄叶漫天舞。
她,立于树下,仰首,凝眸,望着那在空中飘舞的叶子。
又一片黄叶,自枝头飘下,在风中悠悠地划过一道弧,飘落。
她,下意识地伸手,接住那一片落叶,脑中翁然而响:落叶归根。
落叶归根,她轻喃。
落叶,尚有根可归,而她,却惘然,不知,她的归根在哪。
人云:游子思故乡。故乡,是父亲叨叨念念的那个小山村吗?为何,她对它如此陌生,毫无留恋。
父亲怨她性情冷淡,恨恨地说她忘本。可,父亲却忘了,她未满周岁便已随他们离乡。那个小山村于她,不过是她的出生地,而毫无回忆。没有了回忆,留恋寄何处?
在记忆里,她随父母辗转于城市之间,她已数不清搬了多少回家。
犹记,年幼的她怯怯地张望车水马龙的街道,映入她眼底的是陌生的面孔。
犹记,尚年幼的`弟弟被邻家小孩欺负,却反被责骂。
犹记,每次开学交学费时,总要额外多交一笔不少的外乡费。
那时的她不懂,她曾用小手抓着妈妈的衣角,仰着头问:为什么?为什么,她和弟弟要被别人叫做农民工子弟?为什么,他们是外地人?她的家不是在这儿吗?
那时,妈妈的神情很复杂,似无奈,轻叹。俯下身来,用手轻柔她的头发说,孩子,我们的家在那个小山村。我们在这儿是客,所以你和弟弟要乖乖的听话,不能闯祸。
她似懂而非,点点头。
多年后,她忆起,心底无处话凄然。
她,是客,客居他乡。
自她有记忆以来,除了搬家还是搬家。每每她都小心翼翼地试着融入陌生的环境。每每当她以为她已成为当地的一份子时,却又要面临离别,告别了相处已久的朋友,又开始新的飘荡。
如此轮回,已成为她无法摆脱的宿命。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她早已道不出离别,她是随风飘荡的落叶,无枝可依。她,只是别人人生中的过客,路过,转眼相忘天涯。
而今,她已居身为客,游离十余载。
十余载辗转,空悠悠。
回首而望,除去一次次伤感离别,一段段逝去情谊,她还余下什么?
唯余夜深人静,辗转无眠,空守回忆的碎片。
她,不过是风中飘絮,水中浮萍。何处是归?
心之归处何处归心伤感散文
人生在世,历经沧桑。聚散分离,凡此种种,算不算是心间至苦。为什么中总是无限凄楚,无尽忧伤。
不想吃,不想睡,不想说话,甚至不想呼吸。
我知道,如果两个人想好好的在一起,一定要时刻记住包容。
我想要让你开开心心的。即使再难过,当想起有个人在默默的陪伴你,一直在等着你。
即使是我不能马上来到你身边,不能帮你解决。也会好受很多。
多想,我能填补你心灵深处的空虚,给你被疼爱的温暖。
只要我们开开心心的。哪怕是路边摊也可以吃的满足。
手牵手,快快乐乐的走过大街小巷,依偎在一起。
我想要,在你难过的时候,
我能对你说一句亲爱的,别难过,你还有我。
那样,你心里的难过就会好很多很多,遇到再大的困难都不算什么。
让你知道,有个人在你的身后,默默的陪伴你。
我想要,在你孤单的时候。
能在你身边默默的陪伴着,即便只是沉默。
让你感觉到有我在身边,就什么都不会再害怕。
让你知道,有个人,一直在默默的守护着你。
我想要,每天给你一声叮嘱,一声关爱,一句问候。
吃饭了么?饿了么?累了么?
我知道,你会嫌每天这样的话语真?嗦、麻烦。
可我怕,有天你再也等不到这些,又会难过。
我想要,在你无助的时候。一句我们在一起,什么困难我都陪你去面对。
这样,在你那冰凉如雪的内心就会荡漾出最幸福的涟漪,会让你觉得暖暖的。
可我要的,我要的。
只是一个紧紧的'无声拥抱。
只是你一个怜爱的眼神,几句疼惜的责备。
只是要一只能牢牢牵住我的,不会随便丢掉的小手。
我不要你每一分钟都陪我。
你也有你的生活,我不想束缚你太多。
只想你不要忽略了我的存在。就好
多想我们能够相濡以沫,心无杂念的牵手走下去。
希望你会明白,为你而受的伤害是我心甘情愿,不是理所当然。
很多感触,很多感动。
我都放在了心里慢慢回味。
一条关怀的短信,一次任性的耍赖,一次无理的争吵。
温暖着我的心底,充满着幸福的滋味。
我想要的,仅此而已。
未来的未来,未知未觉。
迷茫的彷徨,期待的不可预知。
亦如爱情。你来,我相信你不会走,可你走了,我却无法当作你没来过。
其实,人生最难懂的就是情爱之事,纵然阅尽沧桑,又有几人能懂情爱真谛。
曾以为,我很幸福,
我可以向全世界宣告,说我很幸福,
却发现,原来我只是沉溺在自己幸福的梦幻中
回头审视所有一切,走过的点点滴滴,痛到不能呼吸。
或许,别人眼中,我的幸福。是一种不值的被同情怜惜的痴傻,那是多么赤裸的伤。
可是,在我内心深处,那些都是无可替代的。
我知道,我所自以为的幸福,是一种不顾一切的天真的坚强。
有时候会想,为什么活,活着为什么。
相爱的人走到一起就幸福了么。
我不知道,可我知道。我要给你幸福,我要让你幸福。
只要你要,只要我有,所有的所有,我都愿意给。
放心不下你,别谈我和其他人。我不相信他
爱无罪,续无错,终无过。人生不过几十载,只要真诚,就是美好。
纵是难求天长地久,至少曾经拥有。
人生只有一次,因为难得,所以珍贵。
爱情,不是束缚。只要所爱之人是开心的,怎样结局都是无言默许。
我便不怕为你,放下那所谓尊严。无谓你是否爱我。
做一次爱的傀儡,挥之去,唤之来,只要你觉得好,就是最好。
天涯海角,只要你幸福安好,就不要念我相思,顾我忧伤。
我要把最好的笑颜,映入你回眸的最后那一眼,让它在你的心间,温润你此后。
纵是落泪两行,也是笑言相随。
亲爱的,原谅我的自私。原谅我的死皮赖脸赶不走。
在没有人能真的给你幸福之前别让我离开你。
好吗?
晚安了猪,盖好被子。好好休息。我知道你也很苦,给自己一个好梦。
因为,梦比现实美
何处是归途散文
想去看荷花,清晨或是黄昏,终未如愿。只在晴川阁偶然见到睡莲。4月在苏杭一地,5月去了洪湖,但花期未到,而又辗转他处。
大约半年左右的空白期,朋友相邀几场花事,春日旧城墙外的樱花,满城盛放的牡丹,海边的薰衣草,一场一场地错过。花事如此,一路颠沛流离,花期未到或是已过。在朋友家暂住,白天她们去上班,对着电脑阅读大量文献。白色几月大的小猫,经常在电脑上踩来踩去,或者在翻动书页时用猫脑袋蹭手,生气了责骂它时,倒是蹲在一旁安静地待着,一蓝一金的异色瞳孔似有光芒流动,待到觉得你气消了,又十分嚣张地把猫尾巴搁在键盘上。渐渐开始习惯这座城市,但想念所有到达而无法留下的地方。一遍遍梦见一处幽寂山谷之中,坐公交车路过,犹如归处,醒来问自己,何处是归途。
上学时的城市,如同围绕着它中心的城墙一般,一半已被岁月摧毁殆尽然后重新添上新的石砖,但我痴迷于这座城。春天老城墙的樱花盛开,骑自行车绕着城墙和护城河走,城里的许多老人们在城墙边组成乐队,弹二胡、唢呐之类,或者整日整日的喝茶、下象棋。桃花、梨花盛开的.时候,经常三五好友骑车去桃花村游玩,正值桃花节,各类小吃满满当当地占满了道路两边,食物、花朵、好友,种种都让人愉悦。夏日午后在江边租了吊床玩闹,秋日晚上去城墙看花灯,冬日落雪时在晓园赏梅,一年四季如此井然有序,哪一条小巷子里穿过去是好吃的小店、长呆的咖啡店、只放旧片的小影院、书全摞起来的旧书店,一点一滴都觉得美好。一次次回到这座城市,租了小房间暂居数月,直到人事已非。
后来去大城市工作,是母亲的缘故,但数次搬迁,已知许多条路,都只能孤身前往,依旧没有归途。在那里,偶尔一个人去爬山,查了路线寻过去,一个人沉默地爬山,疲倦时在山腰吃一份豆腐花,在山顶看黄昏时整座城市被金色的薄雾淹没,夜里千万盏灯光亮起,群山环绕下如同荒野之中突然出现的海市蜃楼,动人得叫人产生仓皇感,不知什么是真实。那是出行最多的时期,短途或是长途,时常想要逃离那座城市。再之后离开这座城市,开始回忆起在其中的生活,像是溺水的人脱离了窒息感后,想起水底的世界。和朋友深夜看完电影沿着北京路一路狂奔回住所,深夜的城市如同荒野般寂静;一家非常小的图书馆,靠近学校,可以听见放学铃和小孩子嬉笑的声音;住所附近有两家寺庙,下雨时依旧可以看到佛堂有人用毛笔抄录佛经,信众们围着佛堂跟着念经的声音与雨水混在一起,模糊得如同从远处传来;去学琴的路上有家日式店,菜单有许多《深夜食堂》里的吃食,常一个人点了青梅酒和寿司吃,这家小店孤身一人吃饭的多。离开一个地方的时候总不果断,用了三个月左右的时间犹豫,然后丢弃了大量的东西,只为从此间离开。
兜兜转转似乎又回到原地。设想人生可以重来,也许不会像如今一般跌跌撞撞,走许多弯路,仍旧不知道所求。但性情执拗,似乎只有走许多路,撞许多次墙,才能真正成为自己。
独自去了高原,查了路线去看雪山。车在群山间行驶,村落与村落间距离遥远,光线从山间倾泻,来往的车极少,阳光的炽热与山风的清寒交混在一起,似乎要走到世界尽头般的荒凉寂寥。一瞬间,不知道自己还要去到何处,忘记来路归途。
年少时常觉得孤独与不自由,喜欢的人一个个离开那所房子,渐渐它不再是等待我回去的地方,像巨大幽深的洞穴,埋葬所有的回忆。终于年长,从年少时心向往之的江南到海到荒漠,越走越荒芜,习惯性称每一个短暂停留的地方为家。但何处为归途,天涯羁旅,浮生一场大梦。
何处是归程伤感美文
原本在题目栏里写下的是——今夜,你魂归何处?这个句子锋芒毕露,尖锐而清晰。两天来,伤心如浓云压顶,云散去,疼痛的雨滴才钝钝地打下来。今夜,像过去的每一个日子一样坐在电脑前,像过去的每一个日子一样看着暮霭四合,看着倦鸟归巢,看着远远近近的灯火次第亮起。每一扇窗扉勾勒一个幸福的图画,你家的窗扉,却只能是永远的残缺了,今生今世,你从此缺席。
“如果说这是一个梦境,我情愿长留在这个梦境中;如果这真是一个梦境,我宁愿在这个梦境中永不醒来。”这是一本叫做《何处是归程》的书里的句子。从听到你突然离世的前夜开始,我就情愿相信它只是一个惊恐的梦。昨夜的暮色也是这般苍茫,我们十几个同学肃立在你坟前,没有人能说出一句话来。在银川郊外,树木森森的公墓一角,你沉默着,只有你的名字——王艳霞,三个冷冰冰的汉字,不说欢迎,也不说告别。一别十五年,今夜竟然以这样的方式这样的场景重逢?
来的匆忙,没能带一束鲜花给你。不过,这么久没联系的同学,深夜惊闻噩耗,天未明就已纷纷启程,这份情,但愿能给你被悲痛击倒的亲人些许安慰。一路上我们都忍着不去追忆,十五年,时光很长,我们班四十六名同学,都忙着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在自己的小日子里忙忙碌碌。的十年聚会,近一半同学没来,谁会想到这么早就会生死两茫茫呢。
你的.老公,那个戴眼镜的文静青年,眼里的痛楚淹没一切。他说,你们结婚十年,你吃了不少苦,现在好容易孩子大了,光景好了,你两也调到城里工作了,怎么一下子说没就没了呢?你小小的瘦弱的儿子,长着酷似你的笑微微的单眼皮。没有你的指点,他仍旧问我们每一个人“叔叔好,阿姨好。”在你坟前,他说妈妈的花束怎么倒下了,我帮她扶起来。这一刻,再也忍不住的泪水终于奔涌而下,我们几个女同学拥在一起,在贺兰山麓一阵紧似一阵的凉风里,哭了许久。
你的长眠之地很热闹,黑色的大理石墓碑如林而立,你的那一块躲在角落里,多么渺小。还有许多空空的墓穴,等着填进去不知谁家未亡人的悲伤。我不愿去想,今夜你魂归何处,我只想着,公墓里很多死去的人,那个世界一定也如尘世般热闹吧,星星亮起来的时候,你是否也可以提着灯笼逛街?
今夜,风起的时候,如果你想家了,那就轻轻掀动那帘月光,给你挚爱的家人,给怀念你的朋友们,一一夜安详的睡眠吧。
秋归何处散文
“离花恋秋落,秋落亦无声,秋来秋去,秋涨秋落,不过是一夜之间的事……”
下了一夜雨,离花盛开着,却找寻不到花开的痕迹,花色泛白,一朵朵垂着头,孤独的拥抱着阳光。
风儿过后,离花飘飞着散落在隐蓝的湖面上,漾开一圈圈淡然的涟漪…
只一眼,一种落寞的思绪从心底骤然升起,似一圈圈牢牢攥住的年轮,有些忧伤,有些无力,一点点漾开了去。
秋来秋去,三十年不算长,生命?眷恋?梦想?以往的记忆仿佛破碎的.波光不知在授意着什么?
越过斑马线的十字路口,路边盘根错节的树,那些无序的枝杆,露出所有的心事和细节,那一枚枚写意初秋的叶子随风旋转,隐隐,秋无声而至。
可知,离花为何开在四季,只为四季皆别离,唯待秋落时,离花深深的眷恋着秋叶飞舞的身影,独爱那份寂寥,那种静美。
还记得那年的花开叶落吗?那是一个沁凉的夜,星空下一树离花蓝的深邃,透着幽光,等待着秋意漫夏,痴痴的等,傻傻的盼,最终离花盼来的仅一个瞬间的交错,秋叶已徐徐而落,荡漾进秋的纵深,在秋的彼岸,每一脉叶脉都若秋水长远。纵有再多情的目光,又如何递的过岸来,递过秋来!
只为一枚秋叶,不知几多秋声,隔着秋,离花如何可以安然的看一部局外的夏。
秋夜沁寒,离花可以期盼,可以守望,努力盛开着的一粒粒似秋的眼睛,
洞穿秋的萧瑟与落漠,目光深情而又充满思恋的忧伤。
“未有别离时,更待长相聚”,离花寂寞的开着,
仿佛这样开一辈子,也仿佛,已这样沉默一生一世。
可叹!天凉好个秋!离花恋秋影,惊秋亦恨秋,花开叶落满呓愁,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秋去盼秋来,秋落亦无声,秋涨秋落,不过一夜之间的事,秋归何处?了无踪……
花-开,为谁,探花者;
花-落,谁伤,爱花人。
秋落了花红。
身归何处散文
从我高中开始住校的时候,就有人问我想不想家这个问题,到现在我大学都已经接近尾声了,我的回答就没有变过,一如既往的:不想。
可能有人会觉得我很冷血,是不是只顾着自己逍遥快活,就把生养自己的父母抛在脑后了。这么说的话,我觉得我是不能够接受的,可能我不想家和我的性格年纪有关吧!
摩羯座的我生性冷淡,不喜欢向任何人吐露心声,既渴望被人懂却又怕别人把我看透,总之就是不管什么事都可以自己消化吸收的矛盾人格。正是因为这样,我对只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有极高的要求,这对于我来说是生活必需品,而在我目前的生活中,能满足我这个需求只有一个地方:大学宿舍!这里是目前为止我能对自己的生活能最大限度掌控的唯一场所,唯一的!
在那里,我可以上完课之后吃饭,上课前吃饭,随时随地想吃饭都是可以的,关键是还不用自己做。虽然我也喜欢烹饪,但是那得看心情!在那里,我可以早起一会儿看书,晚睡一会儿画画,中间再放空自己或和自己对话,拉上床帘,那就是我自己的世界!在那里,我可以不用下地干活儿,不是因为嫌下地累,而是因为那是我不喜欢而且还累的事情!
家里乡亲们都问:离你姐家不远,是不是常去啊?事实呢,事实是因为学业很忙,所以除了放假基本上也没有时间去。而大多数时间我倒是愿意待在自己的世界里,看看书、睡睡觉、放放空。为什么呢?
明明是自己的亲姐,却为什么不太亲近呢?我也想过这个问题,自然我也得出了答案。原因就是三个字:不方便。她家里有公公婆婆住着,房间有限,我没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就连我的衣服我都不知道可以放在哪里,而且不管怎样都会被人指摘,不自在。有时候我都觉得她家像宫斗剧,说话办事还都得揣摩对方的心思,话说完了还得想想,哪句哪句话是不是专门说给我听的`。唉,我只觉得全身上下都被束缚,不能放松,所以,我更愿意待在自己能做主的可以放松的空间里。但是,我从不怀疑我姐是真心对我好,我不爱去她家,不代表我不爱她。再说到家里,家里其实还好,和自己的父母不用在意太多,我也是乐意给他们看看我的厨艺首秀的作品的,看他们满足的脸,我会很有成就感。把满是尘土的家里擦洗干净也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只不过家里的东西有时候也是不知道要放到哪里去,不喜欢的东西也是无能为力的,我希望生活在美好的环境中,不是说要多豪华多奢侈,只要舒适干净其实就足够。
说这么多,不是说我嫌弃家里,归根结底是在家里我对自己生活的掌握度不够,而正常情况下的我却并不喜欢这种感觉,所以我除了寒暑假也并不常回家。
我常常幻想将来在自己的房子里我会做怎样的装饰,买什么样的家具,成什么样的格局,那个时候,内心会有一种莫名的开心和满足。因为我知道,在那里,我可以尽情的安排自己的生活,做一切自己喜欢的事情,不会不方便,不会不自在,不会不知道自己的东西该归置在哪里,因为那里,是我的家!
何日为春?春在哪里?
春节之后,春就来了。春在心头,春在身边,春在脚下,春在眼里。
飞雪迎春到,风雨送春归。的第一场雪,飘在春之始,岁之首。虽说给出行多多少少带来一些不便。然,净化了空气,湿润了万物,更滋润了心田。经过一个冬天的干旱,怎能不盼望降水呢?经过雨水的滋润,万物得以复苏。于是,倾听一场天地之间的盛宴,观看一场季节更替的盛典,陶醉于天籁之音,迷醉于春绿之中,觅得春归有处寻。
寻寻觅觅,觅觅寻寻。在诗词文赋中,觅得春归处。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 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固然是白居易笔下的钱塘湖春行,又何尝不是春山春水春云春莺春树春燕春泥春花春草,马蹄得意踏春归!“吹面不寒杨柳风,杖藜扶我过桥东。”是志南和尚笔下的春风,又何尝不是春风化雨润心田的归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固然是孟浩然的惜春之思,又何尝不是在叹息春归何处?
春归何处?朱自清的散文把这些春天的景物诠释的淋漓尽致,无可挑剔,至今难以突破。春归何处?“一年之计在于春”。朱自清把春归于人的活动,也正是人的活动,世间万物才有了灵性,可观可感。心灵的荡涤是终结亦是起始。
不知何时起,迷恋上文字,在方方正正的'汉字中,找寻另一种生活,算来有一年多。可是,就在前一段时间,一切,变得很灰色。在读到网友的一些优秀作品后,感觉文思枯竭,我想说的我想写的他们都已经说过了写过了,我还有什么可写?
梦里水乡告诉我:北方的松树南方的竹,松树有松树的挺拔,竹子有竹子的婀娜。是啊,人各不同,生活经历不同,视角不同,积累和阅历也不同,何必去苛求自己。散文,本就是描述心情的文字。然,还是过不去这个坎。
执笔以来,大大小小写有60多篇,其中包括一个中篇。一直以为写作就是随手拈来,提笔而就的事。然而,现在,既没有思路又没有词汇。看到好多事想到好多事,只在脑海中回旋,无法成文。
第一次,歇笔。有二十多天,在浑浑噩噩中度过。忙,并不是借口;乱,才是原因。
一场雪,走出去;一场雨,到外面。改变了许多。冷酷的冬,不但禁锢了脚步,更凝滞了思维。局促于一室之中,怎会有改观?
雨过天晴。蔚蓝的天空是如此高远,白云朵朵,在天空中卷卷舒舒,自由洒脱。一群鸽子,展翅掠过,转眼消失,只留下悠长的鸽哨在耳边回响;喜鹊,并不怕人,在五步之前就可以蹦蹦跳跳;满树的麻雀,更是叽叽喳喳,喋喋不休,起起落落,在诉说春的到来。
小花园里,更是热闹。龙爪槐,一截枯黄一截暗绿;榆叶梅,米粒大小的花苞由黑褐色变成暗红色;垂柳,枝条已经很软,柔枝披风,是另一种自然,枝条上的芽苞,外壳是黄色的,却吐出带绿的柳叶来,含苞未吐,犹抱琵琶半遮面,给人另一种美的享受。脚下,拂开枯草,是密密麻麻的一层刚刚露头的小草,黄中带绿,若不是伏身拂开,还真看不出来!路的旁边,石的罅隙,成簇成簇的小草也悄然登场。它们,以自己的行动在迎接春的到来啊!
刹那间,我明白了。我的止步不前,是自我的禁锢。局促于自己的小圈子,固步自封,不读书,如何精进?不融入自然,如何收获?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治学经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国维则别具匠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这是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国维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他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前行的路上,虽然没有奢望成为大家,如若进步,不学习,就不会有必然王国,更不会有自由王国。上下求索,漫漫长路肯定会风光无限,春色满园。
心归何处心情散文
问苍苍世界,何为归宿。
这曾经是我最为烦恼的思想。因为现实的很多无奈,很多不得以的条件,不得不放弃很多爱好,而甘愿混躺在一片没有方向的沼泽里。
有幸的是,在我彷徨的时候我选择了网络,而这一选既然又开辟了一条新的明路。
一直处于飘摇的我,有了去处,有了心的依托。从陌生中摸索着寻求快乐,而在这茫茫的网野中,无数的与我一样的心灵在这里徘徊。尽管有些许的无奈,有些许的寂寞,有些许的失落。但毕竟是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天地,完全随自己的意向去开发.
是的,与白茫茫的天空相比,这里没有颜色,没有云彩,却可以挥笔造就。造就一个美丽的,梦幻的天堂。
转眼,陌生已不再陌路。虽不能完全的拿网络为生的归宿,但有时心却留在了这里,让这虚无的空间存储着。
人都是有感情的,现实的竞争蒙蔽了人的心灵。一个个掩饰着自己的软弱,硬生生的把不属于自己的性格塞在自己的心间。原本快乐的'心却多了一层阴影。
人说快乐是属于简单的人,而简单是由心去分配。为什么人总喜欢在别人面前隐藏自己。让简单变的如此复杂。
网络没有这些必要,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地盘,它不会给你的现实构成危害。
在这里完全的放松自己,发现自己。什么苦,什么累,什么顾忌都统统甩掉。现实穿的那层厚厚的防弹衣,在这里让它像柳絮一样随风飘飞,去一个完全属于她的世界。
所有的生灵得以解放,所有的压力得以纷飞,还自己一个纯净的心空。那便是网络的一大优裕。
我就是这样走过的,在压力充满心间的时候找到了这个释放点。一步一步的从忧郁中走出。曾经多少快乐,多少追逐在这里徘徊。现在我找回了自己,正是网络给了我洗涤的时间和空间,让我从现实的郁闷中解脱,又让我带一片清新回去。
很高兴在周而复始的寻觅中找到自己。
现实是属于人类的,网络曾说是属于人类的灵魂的,而事实它却就是人类现实的本身。
我说它是个过滤器,它可以把你的浑浊思想给以加工处理。它也可以把你复杂的心灵程序给以单向化。
我既然那么赞赏网络,是不是因为它的承救功德。我不可否认的事实,我已经迷恋上它。
网络里有我的一片心,我曾想过收回。但网络既然有那么大的魔力,无法让我完全的退出。
我的心已经回家了,已经躺在幸福的怀抱里了。但常常趁我夜正之时,溜到了这个留恋的网络……
春归何处写景散文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有人说“春”便是那一缕沁骨梅香,有人说“春”是岭头弥漫心底的盎然春意,可是若不曾看过烂漫春光,如何能从那梅香中体味到“春”的精魂?若不曾拈起庭前那一枝梅花,又怎么能从繁乱春景中感悟“春”的真谛?
在我看来,“踏破岭头云”是“寻春”,“笑拈梅花嗅”是“感春”,只有寻得了春的繁华盛景,再来感春的柔腻清新,方能真正的“知春”,体味到“春”所代表的那种足以充溢人身心的精彩。
人生的那条路,又何尝不是那场“寻春”的旅途?
那是一路无际无涯的繁花胜锦,天边流岚,云卷云舒,流光烁金,静影沉璧,目之所及全是无尽的美好,错过一点儿也没关系,这世界本就是一幅看不尽的缤纷画卷。
错过了枝头欲滴的红杏,还有压低海棠的一树梨花胜雪;错过了关山清朗明月,还有随霜散落满地的悠悠笛声。人生路上,满满的是前人的生命绽放出的百般春色,寻也寻不尽、看也看不完的。
可是真的“寻”过了,“看”过了,就足够了吗?
其实,再多再好的风景,看得多了,也不过是渐欲的纷繁乱花迷了人眼,并不是看过前人生命的春景,就能找到自己生命的春天。
寻春,更要“感春”,让流浪的.春景在自己心里找个归处。
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那诗句也不过是对前人智慧的套用,没有自己的灵魂。或许熟读唐诗三百首能造就一个附庸风雅的才子,可又如何造得出李白?
只会读前人诗的书生,心中纵有了华章丽藻,又如何承得下属于自己的那一轮汉唐明月?
走得太远了,远到只顾采撷满路的春光,而忘了回到原点,回到那朴素纯净的自我,去细看那春光,去体味那春光,去搛一缕最沁润肺腑的春光,让它在心底生长,成为属于自己的春日的芬芳。张大千描摹莫高窟的壁画,他所感知的不过是那一星名叫“自由写意”的点亮他所有泼墨山水的火种;王维走访了山川大河,他所感知的不过是那一抹可以让他悠然“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终南山色。看上去或许他们获得的太少了,可是已经足够了,寻再多的春色也只是装裱。弱水三千,一瓢足饮。他们所寻找到的,所感受到的那一点属于他们自己的“春”的魂魄已经足以如一场火花,让他们的整个生命为之燃烧、为之绽放了。
别人的春景再缤纷,终归不是你的,你的春天只是那一点最能感染你的春色,是那一抹归宿于你心灵的春的芬芳。
春景在反复,你在这世间反反复复要寻找的,不过是那一株懂你的、你懂的花树。
看遍了春景还找不到自己的春天吗?俯视那一支早被你遗忘在记忆深处的梅花吧,那是在别人的春色之外你自己的生命里最诗意的魂魄。
你的春天,你的追求与梦想,你看过你记得的那些纯净芬芳,都会在那缕梅香浸润你心的时刻,慢慢地盛放。
春归何处,绝非寂寞无寻路。何处寻春?
看遍春景,春归心底,所需不过那一支梅花。
★ 何处是归途散文
★ 故乡何处是散文
★ 何处是春作文
★ 云将飘向何处散文
★ 何处觅母爱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