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之行经典散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houjian520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京之行经典散文(共含1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houjian520”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北京之行经典散文

篇1:北京之行散文

9月4日清晨5点,我们到前门乘坐地铁去北京动物园。我第一次乘坐地铁觉得很新奇,地铁速度快,坐着很舒服,我暗自赞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中国也有地铁了!

来到动物园,动物园很大,动物有500多种,6000多只。如果都走到,一天也走不完。我们观看了熊猫馆、狮虎馆、猴馆、爬虫馆、鸟馆、海洋馆。北极熊冰雪地的站姿、大熊猫的憨态、狮虎的凶猛、猴子的敏捷、鸟儿美丽的羽毛、动听的歌喉都给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在海洋馆观看了奇形怪状的鱼类,大海就是神奇,孕育了这麽多精灵!我们坐在看台上观看了白鲸、海狮、海豚表演,太精彩了!这些海洋动物这么聪明!我脱口赞叹。我想:地球有人类存在,有各种动物存在,这个星球才更美好!假如只有人类,没有其它动物存在,人类生存会感到单调、没趣儿,因为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听说有些动物濒临灭绝,太可惜了!我们一定要爱护动物,保护动物,让我们生存的地球丰富多彩!让人类生存得更快乐!

从动物园出来已是下午三点多,按游览程序我们乘船游览皇家御河,我们在岸边排队等候。皇家御河又称长河,全长50公里,水深8米,桥上通车,桥下行船。长河通昆明湖和天安门护城河。我们乘坐的游船行程6公里,两岸树木葱茏苍翠,鲜花盛开,船行缓慢,20分钟返回原地。

夕阳像个大火球,晚霞抖开彩色衣裙,此时御河“半江瑟瑟半江红。”

告别动物园,我们乘车回到宾馆。

篇2:北京之行散文

9月5日,我们6点出发,外甥开车送我们去八达岭长城。长城离北京市区很远,大约有100多公里。汽车在公路上疾驰,透过车窗,看见连绵起伏的黛色群山。7点45分,汽车驶进环山路,山路弯弯,汽车缓缓行进。车里很静,只听见马达声。为了不分散司机的注意力,我们谁也不说话,目视前方,精神有些紧张。车行至居庸关,地势更加险要,汽车通过弹琴峡隧道、八达岭隧道、岔道城等隧道,有的隧道很长,大约有两公里。车行将近两个小时到八达岭长城。我们先在景点用早餐,饭菜很贵,价格是市区里的几倍,贵也得吃,出门在外,不能怕花钱,一辈子能走出来几次啊?然后我们到售票处买票。售票处在群山环抱之中,空气清新,抬头见山,景色宜人,五星红旗在蓝天上高高飘扬。有许多汽车停放在售票处外面较宽阔平坦的地方。

蓝天白云,青山滴翠,艳阳朗照,惠风和畅,天气真好,不冷不热,今天登长城是个好日子。登长城的人很多,很有秩序,相互谦让,没有人拥挤。有年逾古稀的老翁老妪,有和大人一起来的少年儿童,还有抱小孩的妇女,有来自五大洲的外国朋友。人们兴致勃勃地登长城,边走边拍照,虽然累得气喘吁吁,但脸上都荡漾着笑容。我的弟媳血压高,要吃药没有矿泉水了,一位好心的游客主动把一瓶水递过来,我们给他钱,他不要,继续向上攀登。要知道,在长城上面,水是多么珍贵呀!

长城宽约四米,垛口处大约宽六米,两边留有口字形的洞口,趴在洞口向下一望,好险啊!万丈深渊就在脚下!从洞口远望,可观赏壮丽山河,山峦起伏,树木蓊郁。越往上走坡度越陡越险,“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因为登长城的人太多太多,长城里面铺的'青石已被人们踏得凹陷了。

“不到长城非好汉!”我看见两位年逾古稀的老翁登上长城最高处,我惊叹他们的毅力!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世界独有的文化遗产!独一无二,世界闻名。中国人了不起!作为炎黄子孙,我感到自豪!

12点30分,我们顺原路返回长城售票处,告别八达岭长城,下山后坐车去定陵。途中在景点用午餐。车行一个多小时到达定陵,买票去看定陵。

看完定陵后,乘车去鸟巢、水立方。车行一个多小时,到达奥运村。这里高楼林立,建建筑恢弘,令人赞叹!我们走进水立方里面观赏,坐在看台上休息拍照。因为天色已晚,未来得及到鸟巢里面观赏,很是遗憾!告别奥运村,路上堵车,车行两个多小时,回到宾馆6点30分。

篇3:北京之行散文

9月2日,天气阴,昨天夜里下雨,清晨雨未停,雨点敲打着窗棂,我们只好待在宾馆焦急等待。九点多钟,雨住了,我们很高兴!挎上背包到前门乘坐公交车去天坛公园。

走进天坛公园,青砖铺的甬路很长很宽很直,甬路两边的树木葱茏苍翠,浓绿欲滴,雨后公园,草坪湿漉漉的。与我们同行的还有两位外国朋友,走很长一段路才来到祈年殿。以前是在图片或电视上看见,现在就在眼前。

天坛公园很大,占地面积243公顷。一座座建筑雕梁画栋,美不胜收,楼台水榭,工艺精湛。观看的人无不赞叹古人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技艺。游园的人很多,有来自欧洲的白种人、有来自非洲的黑人朋友,有我们海内外的同胞兄弟姐妹。

我们在祈年殿、无梁殿、回音壁、圜丘、神乐署等楼台殿阁赏景,登高拍照,在回音壁前喊话,在树林里听业余歌手弹唱,一个人弹吉它,一个人演唱,唱得很好。不少游客留下纸币向歌手表达谢意,我老伴也扔给一张面值五元钞票。

天坛公园有一处喷泉,飞珠溅玉,周围是奇花异草,景色很美!我给二妹和弟媳拍了一张照片。

再见了天坛公园!晚霞在催促我们。我们乘坐一辆电动车回宾馆,开电动车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年人,满面红光,精神矍铄,慈祥谦和,他一直把我们送到宾馆门前,我付了20元钱,道一声谢谢!

天坛公园留给我美好的回忆。

篇4:北京之行散文

我第一次去北京是1967年1月份,屈指算来,45年没去北京了。大弟来电话说他和妻子回来要在北京停留几天,我们相约在北京见面,一起走走,大弟夫妇非常高兴。我们五人都年逾花甲,大弟是医生,亲人在一起相互之间有个照应,也很快乐!

20xx年8月30日,天气很好。上午10:10分,我和老伴儿、还有二妹从长春坐上火车,(动车,速度很快)晚上5:50分到达北京。外甥笑文开车来把我们接到宾馆,然后他安排了丰盛的晚餐。

在我们出发的前两天,外甥就把住宿安排好了。我们住在前门大街附近的一家宾馆,这个宾馆位置很好,离前门近,坐地铁、乘公交车都很方便。

8月31日我们七点出发,首先来到天安门广场,清晨有淡淡的薄雾,建筑群在晨雾中显得更美!我们在广场转了一会儿,观赏四周的景色,然后买了门票,去故宫。

从太和殿进去,故宫金碧辉煌,宏伟的建筑、令人叹为观止。色彩缤纷的琉璃瓦、能工巧匠的精湛艺术令人赞叹不已。故宫里许许多多的珍宝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标示。

下午我们去景山公园,景山公园过去是皇家园林,听说是挖护城河的土堆积成山。景山公园东面山上有一棵树,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自缢在这里。此处已作为文物古迹加以保护。我和老伴儿很累,没上山,在山下拍照几处景点,然后在长凳休息,弟弟妹妹上山去了。下山后,我们一起去北海公园,观看了琼岛古洞,洞内岩石嶙峋陡峭,我们手扶石壁,小心翼翼地走,洞内有许多雕像,刻的都是历史名人,文武百官,栩栩如生。因为时间紧张,我们没详细看,也没拍照。

北海公园最突出的景点是那座白塔,我们在白塔下留影。四点多回宾馆。

篇5:北京之行经典散文

北京之行经典散文

一些事总让人难忘,以至于刻骨铭心;一些人总让人留恋,以至于终生眷顾。像一部部电影慢慢的从你记忆里划过,是那样的清晰,那样的让人难以忘怀。

冬季的北京总是很冷,大街小巷冷风肆虐,让裹在厚厚冬衣里的你不得不缩着脖子,藏着手,一副蜷缩的模样。清晨,一轮冷冷的太阳从天边懒懒的升起,像个大大的银盘刚从水中捞起,冰冰的,没有温度。一辆辆轿车带着凉风呼啸而过,路面泛着冷冷的光。

在一家门面不大的小吃店草草吃点早餐,怀揣目的,带着昨晚在地图上研究的路线上路了,心是沉沉的,却满怀希冀,为了心中的想法。北京交通很便利,我却不能乘车,生怕错过了每一个可能,故只能步行。从西直门途径平安大道一路走到北海公园后门,看看表,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途中有几家比较好点的医院一一查看,不是这样就是那样总是不和我的要求,继续前行,才发现原来地图的路线和实际相去甚远,看似比较近的地方用脚走去哪还是相当的远。就在不远处“北京中医院”几个大字赫然入目,有几分高兴,有几分希望。快步前行进入大厅,直奔专家就诊匾牌一一过目,“哎,有了,李平教授坐诊星期四下午”,再去咨询,说“李平教授早已退休,很长时间没有就诊”,刚刚的希望没了,兜头一盆水浇个透心凉。好了,从整思绪继续上路吧。长长的大道很不听话的'向前延伸,像是在说“哼!怎样?够你受吧?还有呢!”看看时间已是中午十二点,我想:“玩去吧,吃饭去了。”

说是吃饭,为了方便还是吃一碗面,大约半个小时,肚子的问题解决了,就要继续下一个问题了,宽宽的平安大道又在我的脚下了。看看地图,瞅瞅目标,实在有问题,还是坐公交吧。就这样坐坐走走,海淀区已在我的身后了,我居然到达朝阳区,但是仍然没有我想要的。想想昨晚的研究结果还是宣武区大同医院比较理想。北京对我来说太不熟习,怎么办呢?走路太困难,公交不知怎么坐,还是坐地铁来的比较快。通过询问地址得知附近的地铁站还远。冷风还在继续,但我已不知冷暖,看着人们袖着手,哈着气,我却不以为然,我知是一碗面条在起作用,加上我的血液运动,已没有冷。不打岔了,目标。徒步到附近的地铁站,两元的地铁票把我送到宣武区一个没记下名字的地方。一个老大妈慈祥的面容显现在我面前,操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得知,大同医院就在附近,我如释重负,长长嘘了一口气,大妈告诉我:沿着河边路一直向右走,大约500米的地方有一座河上桥,过了桥后,再走大约两公里的路再向左拐,大概100米的地方就是大同医院的后门。我沿着大妈指的路线前行,目标已快到却居然一身臭汗,但却很快慰。哈哈,终于到了,大同呀你真贼,这个地方……看着清清的河水,鱼儿在快乐地游荡,几只麻雀在柳树上叽叽喳喳跳来跳去,天色好像明亮了很多。

信步走入,看似规模不大的医院,人们却熙来攘往,好像这里的空气都比较稀薄。因为有备而来,就直奔张医师坐诊处。张医师坐诊二楼,到了门口却发现门居然锁着,一张A4纸贴在门上:张医师就诊星期一,五下午。现在星期二自然不在,好在有提示。医院找到了,怎么看病,怎么抓药?时间它无法搭得上,加之学习任务这么重,因路途遥远抽不出时间看病抓药,要不就得耽误功课,而这是最不想的,唉真是!问题交给医导吧!将我的困惑告诉柜台小姐后,使我喜出望外,此家医院考虑到病人的情况,居然有出个人中药药剂,谢天谢地,阿弥陀佛。

将此家医院地址详细记录,将乘车路线彻底搞清楚后,我如释重负,通体轻松,我想到飞……

篇6:北京之行随感散文

北京之行随感散文

前些日子,乘着私家车去了一趟北京,是陪朋友看病,也就两天吧。一个来回下来,有些小感受,随笔一记。

一、天气

临行的头一天晚上,我就在想,北京应该比我们这里热。网上看了看天气预报,说是明后两天有雨,气温要降,不禁欣然。不过,听新闻里说,北京几天前遭了水灾——这真不可思议——还死了十几个人,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让人又惴惴不安起来。——我们不会也碰到这样的情况吧?还好,虽然出发的时候天是阴着的,但走了四个多小时,直到中午抵达了目的地,雨都没有下来。

北京实在是太热了。一下车,那股热流就顺着裤腿一个劲儿往里钻,随后,全身好像被一个热熨斗过了一遍,汗就下来了。就近找了一个小餐馆吃过午饭,感受着空调散发出的冷气,实在不想到外面去。虽然已经搁下了碗筷,虽然已经付了帐,虽然被服务员没少白眼,可餐厅里的阵阵凉意依然使人恋恋难舍——所有的心思似乎都被饭前室外那些擦肩而过的热浪带走了,只想这样清凉地呆着。

到了傍晚,雨才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但房间里仍然觉得热。开空调吧,又怕吹坏了体质单薄的病人,于是只好脱成赤膊。躺在床上,身子下边都是发粘的,看电视、看书,完全集中不起注意力,就连想心事都会由于燥热而中断。

北京这是怎么了?阴天都是这样子,晴天可想而知。最高气温也倒罢了,夜间的最低气温应当也有二十七八度。是碳排放过量?还是温室效应作怪?不得而知。

每隔几年,不是这事就是那事,我都会来一趟北京。自己清楚地记得,最早的一次是二十多年以前,同样是八月份,可那时感觉气温很是宜人,不像现在这样热得什么都不想干。想想那些天天要挤地铁的人,想想那些天天要乘坐闷罐一般的公交车的人,我打心眼里为他们发愁。

我真搞不明白,“北漂族”们还要一年接着一年,在这越来越让人受不了的闷热天气里飘多久,才能熬到所谓的出头之日。如果换做是我,梦想、追求、激情等等,或许经过如此的一个夏天,就会被高温酷暑炙烤殆尽,变成了一片枯黄的叶子。——我是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随便说说,不当真的。

二、看病

朋友得的病叫过敏性紫癜,在地方上一所比较大的医院里看过,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尿检、血检都已经正常,但他听别人讲,这种病要吃中药才能彻底痊愈,于是就赶来北京,想看看中医。

经一个北京的熟人介绍,我们第二天早晨冒雨到了四环之外的.一家医院。进了诊室,我们见里面的一位女病人正在家属的搀扶下,一边从坐着的凳子上慢慢起身,一边和医生点头:“您抽时间还得给我弄一弄。”“感觉好多了吧?咱们过几天再治治。”医生笑着说。

那个病人出去以后,朋友把几张x光片递了过去。我当时就很好奇,因为我了解过,紫癜属于血液和免疫系统方面的疾病,与骨骼等好像并不搭界。——莫非是我见识浅薄,如井底之蛙?

“你看看,”一位老年医师将四张片子插在阅片灯上,对着对面坐的年轻医生说,“能看出些什么?”

这四张片子,有两张是正侧面的胸片,还有两张照得是颈椎的正面和侧面。我也仔细看了看,颈椎仿佛有些直,不是那种柔和的弧度,而且,第四和第五个骨节之间明显还有点增生的阴影。

“脊柱不正常。”果然,年轻医生也这样说。他指着颈椎片,“你们看,已经变形了,弯子都快成直线了。”

“是这样的,”老年医师做了个手势,似乎在往长拉一条线,“我们治病不看你得的是什么病,而是找发病的根源。这就像一个灯泡灭掉了,表面看是灯泡坏了,而其实是电线的原因;如果线路有问题,灯泡换了,照样还会坏掉。”他歇了一口气,接着说:“紫癜是血液病,可你过去为什么不生这个病?就是因为你现在的神经,也就是我说的线路出了问题。”

“那您说怎么治?是吃药?还是打针?”我在旁边急切地问。

“呵呵,”他从手跟前的药匣里拿出一样东西,就像针灸用的银针,“这叫小针刀,有尖,还有刃。我们就用这个将病人——”他的手指点了点正面照得那张颈椎片,“将病人这些粘合在一起的神经弄开。弄的时候,先是一点一点扎,就像邮票上打的那些针孔一样,然后再剥离开。这样,病人也不会感到有多痛。不用吃药,也不用打针,等再拍片子时,神经都各归其位,恢复正常了,病也就好了。”

不对——我一面听医生讲,一面琢磨——他的话看似有道理,但有的地方说不太通:比如,小孩子得紫癜的也很多,难道也是神经的问题?比如,怎样才能证明是“电线”出了问题,而不是“灯泡”坏了?再比如,如果仅仅是“灯泡”坏了,而不是“电线”的问题,那么整理“线路”岂不是缘木求鱼,忍受痛苦不说,还白白浪费功夫……

“您这样治疗得多长时间?”我的朋友还在向医生询问。

“这要看情况。每周治疗一次,然后拍片子,一直到神经都理顺了为止。”老年医师笑眯眯地回答。他抬起头,好像看出了我的疑惑,“你们进门时都看到了,那个病人得的是带状疱疹,治疗了两次,痛楚减轻了很多。她原来疼得厉害,现在好多了。”言语之间像是在不经意地解释。

他说这话的时候,我的疑虑更重了。按我想的,他的这种医术,如果治疗朋友的颈椎增生应该最为有效,可他偏偏提都不提,而是一再地说可以治什么带状疱疹等等;况且,那个女病人到底得的是不是带状疱疹,我们根本就不清楚。——想到这里,我打定了主意,那就是,带我的朋友走,去别的地方找别的医生看。

“我们是外地的,不大方便……”我的朋友仍在试图和医生探讨。

“就是,”我侧过脸向朋友递了个眼色,“我们急着过来,没有准备,需要回去安顿安顿,再赶来找您。”说完,我拉了拉朋友的衬衫。在我的示意下,我们一起离开了这家医院。

——我的经验告诉我,那些近乎可以包治百病的医术,实际上最不可靠。

随后,我们又折回离市中心不远的另一家医院——这也是来京之前事先联系好的。在那里,是血液科的一位主任药师给我的朋友看的。他说,你的病是过敏性紫癜,关键是要找到过敏源,今后不要再去接触,病自然就会好;吃中药可以补气血,但对于你所得的病,并没有多大帮助。听了医生的话,我在一旁替我的朋友长舒了一口气。

这样最好。至于查找过敏源,我们那儿的地方医院也开设这个项目,回去之后做一个就是。

三、高速路

带着看病之后轻松的心情,我们决定马上返程。

雨仍在下着。即使雨天里,来来往往的车辆照样很多,偶尔还可以遇见堵车的场景。——北京不是实行限行吗?怎么车辆好像还是有增无减?在这样惹人心烦的拥拥堵堵之中,我们的车子走走停停,用了很长时间才出了市区。

走高速的时候,我往往坐在前排的副驾驶座上,并且有一搭没一搭地,找一些话题和司机攀谈,为的是让司机常常处于兴奋状态,不至于打瞌睡。

过了八达岭,雨停了——这个区域以外好像并没有下雨,因为路面上一直都很干燥。一眼望去,高速路恰似一条长长的带子,绵绵无尽地延展到天的尽头,在这条带子上长久地行驶,人是很容易犯困的,这就如同顺着一部悠长而平缓的滑梯往前出溜,起点和终点都已经变得不重要了,只有滑行时陶陶然的感受伴在左右,所以打一个盹儿太自然了,反正那一瞬间和漫长的旅途比起来,无非是沧海一粟。于是,在这沧海一粟的恍惚中,许多车祸就酿成了,许多生命也就驶往了另一条通向另一个世界的路。

车子疾驰着,我们一路说说笑笑,丝毫不觉得单调和寂寞。就在走了将近一半路程的时候,突然,我看见前方像是有个瓦片一般大小的黑乎乎的东西被丢弃在了路面上,不远处,一辆停着的轿车不住地打着双闪。我还来不及提醒司机,就觉得车子微微晃了一下——我想司机应当也已经发现了——然后就从那个扁平的物体上颠簸着碾了过去。车速慢下来。司机说:“后轮扎破了。”

停在路边换轮胎的时候,我问司机,那是个什么东西。司机说,一定是卡车跑丢了的刹车毂,我躲过了前轮,车速太快,不敢使劲打方向,后轮还是压了上去。——这让我联想起了几个月前杭州客运司机吴斌的事迹。原来,发生那样的事并非偶然。如果刚才两个轮子同时碾过去,如果猛然打方向,如果……我不敢再往下想。我感觉我的脊背上好像已经流下汗来,虽然一辆辆车子从我眼前呼啸着飞驰而过,掠起了一阵阵凉爽的风。

当那个熟悉的路标映入眼帘,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终于回来了。那种归家的感觉霎时便亲切地溢上了心头,弥漫至我的全身……

篇7:北京之行

北京之行_小学作文

这次的北京之行真使我大开眼界。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悠久的文化,现代的繁荣与美丽的风景真叫人陶醉。一踏进中国的新机场就使我感到非常兴奋,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在这么小的年纪踏进中国首都的新机场的。

我们第一个景点就是去参观与了解四合院和胡同的来源。途中,我才发现北京是多么热闹的地方。那天我们很早就回饭店休息,因为那是我在北京的第一个晚上。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到了育才小学上课。无论是书法还是剪纸,我都很感兴趣。因为我们学的都是令人骄傲的'中国文化。我最喜欢两校举办的联欢会。那时,我结交了一个热爱音乐的朋友DD佟萌。虽然我们的理想不同,但我们俩都有一个共同点DD永不放弃,这使我们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为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接下来的几天才是我们真正了解中华文化的开始。那几天,我们到了紫禁城、天坛、万里长城、颐和园和天安门广场参观。这些都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壮观建筑物。当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长城与颐和园。

颐和园优美的景色,值得观赏;它的历史,值得我们去思考与学习。万里长城是非常伟大的建筑物,是劳动人民的血汗结晶,它背后许许多多的故事都值得我们去认识。在它某一个高峰,我看见了一望无际的大海以及浓密的树林。只见景色一个比一个美,一个比一个奇妙,这可不是处处可见的。我想,所谓“世外桃源”大概就是指这样的景色吧!

在王府井路上,可看到北京的繁华与热闹。那里售卖的东西应有尽有,价钱又合理,难怪会有这么多人来购物。那里的土产更是顶呱呱,尤其是食品类,叫人垂涎三尺。我最喜欢的就是那美味可口的大虾酥了。

这次到北京,确实让我觉得自己其实是多么渺小,自己的学问是多么浅薄,有如井底之蛙,什么都不知道。这也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示DD我们身为华人不只要学好华文,也要对中国的文化有深一层的认识与了解。此外,我也领悟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道理。这次的旅游让我对北京有了美好与深刻的印象。因此,我很希望能在北京举办奥运会时,回到这个伟大的首都,与千千万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齐声欢呼:北京,您好!

点评:

该生以自己到北京的切身感受写出了首都---北京的几大名胜,突出了首都的特点,中心明确,用词准确,首尾照应,层次清楚,是一篇成功之作。

篇8:北京之行

北京之行

北京之行正文:

北京之行北京之行

淮安市新安小学 三(7)班 王斯琦

㈠候车

8月13日晚上,大约7时30分,舅舅、舅妈、施文大哥、妈妈和我向爸爸、马健大哥、二姨娘告别,因为我们要把施文大哥送到北京吉利大学学习。到了淮安火车总站,因为候车室里热极了,我们坐在外面的台阶上。舅妈拿出“卫龙”辣条、瓜籽……我很快就把一袋瓜籽吃光了,那袋“卫龙”辣条被我吃得一根不剩,还“咕咚咕咚”喝了一瓶矿泉水。我们站起来,到附近的广场上跳跳舞,唱唱歌,散散步……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上火车了!

㈡吉利大学

“呜――呜――”“卡嚓、卡嚓”火车终于到北京火车站了。我们下车以后,妈妈给我补买了一张70元的儿童票。我们走下火车,走出火车站。远远就能看见一群穿着绿色衣装的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举着“吉利大学”这个校牌。舅舅买了8月16日的'返程车票。大学生们把我们送到吉利大学校车里面。到了吉利大学门口,我朝里一看,“哇,这吉利大学真美啊!”我又说,“虽然吉利大学很不错,可就是这车有点差。”妈妈笑了。舅舅把手续办好,拿着施文大哥的日常用品和军训服装往宿舍走去。舅舅还给施文大哥办了一张出入证,然后我们到吉利大学的校园里拍了很多的照片。

㈢爬长城

早晨,我和妈妈、舅舅、舅妈6时30分就起来了。我们乘坐一辆小轿车往居庸关长城走去。到了长城,我们买了票,开始往上爬长城。舅舅和舅妈爬到第2个烽火台,就不敢往下看,他们只好在下面等我们。我和妈妈快要爬到第6个烽火台的时候,我说:“妈妈,我的脚酸了,我们下去吧!”妈妈说:“好吧!”我飞快地往下走,妈妈慢慢一格一格的走,她和我相隔23个人。“下来喽!”我们开心极了。太阳已转到到中午了,我们准备到一个小馆子里吃午饭。

㈣家常菜饭馆

我们一起来到一家家常菜饭馆吃饭,没想到菜价太贵了。香菇炒青菜38元,牛肉烧豆芽18元,一碗饭一元钱,五碗饭五元钱。茶叶茶还要钱,而且12元一杯。吃过中饭以后,驾驶员带着我们来到了北京明皇宫。

㈤北京明皇宫

北京明皇宫主展厅以世界一流的蜡象艺术,以明代16位皇帝的生平事迹为主线,通过374尊栩栩如生、形态逼真的蜡像人物和仿古仿真的26个场景,辅以现代影视、声光效果,再现明代长达276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宫廷斗争、社会民情历史,堪称东方的“卢浮宫”。明朝皇帝有朱元璋、朱棣、朱由检、朱高炽、朱祁镇……在出口处旁设有一个拍古代装的,舅舅穿上龙袍,真威风!舅妈穿上皇后的服装,妈妈穿着皇太后的,我穿着格格的衣裳,真漂亮!咔嚓咔嚓连续拍了7张。

㈥九龙游乐园

走出了明皇宫,又来到了九龙游乐园,我们又游玩了“龙宫”、“特特乐动感影院”、“急流漂筏”、“水族馆”等四个地方。我最喜欢玩“特特乐动感影院”,那家伙,相当刺激!

㈦回家

终于要回家了,吃过晚饭以后,我们等了一会儿,上火车啦!我们在车上谈谈话,听听音乐,听着听着我就睡着了。凌晨2点的时候,我突然“啊”的一声,妈妈把我叫醒,吓了我一大跳。该下火车,就要到家了。

指导老师:樊春梅

(投稿:wangsiqi 于 -1-2 20:21:11 编审: xsw)

篇9:北京之行作文

北京之行作文

北京之行作文

四(1)班  马辰煜

爸爸带我和妈妈去北京玩,去了长城、天安门广场、故宫和圆明园等几个着名的景点。

我们一共去了四天第一天去第四天回。我们第二天去了长城和圆明园。我们乘缆车上长城,长城上人来人往,水泄不通,我们走到好汉坡边,又爬上了好汉坡,这时我们就到了长城的'最高点。我往下看,长城就像一条巨龙,曲折蜿蜒,穿行在山间。下午,我们去了圆明园。进去后,我发现圆明园里只有废墟和烂草根也没什么,听了爸爸的解释我才知道圆明园本来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后来八国联军攻进了圆明园,能抢的抢,不能抢的砸,剩下的都烧了。我们继续参观,到了大水法,我鞋子沾了许多灰,我就说:“我鞋子上都是灰,鞋子一定要洗了。”爸爸则说:“这不对,你鞋子上的应该是‘历史’。”我这才消除洗鞋子的念头。我们又继续参观。第三天我们去了天安门广场。上午我们去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我们排队进去,看到了山顶洞人、石器、陶器、青铜器……看得我眼花缭乱。(w w w . f w s i r . c o m)下午我们去了天安门,我们穿过天安门城楼,经过端门,走过午门,我们来到了故宫。故宫红墙黄瓦、金碧辉煌,里面都是皇上的用品,个个都是价值连城,它们耀眼的光芒也吸引住了我的目光。在故宫中行走就像在走迷宫一样。

北京之行让我终生难忘!

篇10:北京之行计划书

北京之行计划书_700字

11月21日10:07座高速动车16:06到北京。

然后去北京华侨大厦住宿。华侨大厦是坐落在王府井大街上著名商务型的五星级酒店。全面装修后,焕然一新,毗邻王府井步行街。天安门、故宫、景山、北海近在咫尺,和美术馆、首都剧场、民航总局为邻。外环境闹中有静,美丽丰富。这里拥有京城最宽敞、最舒适的大客房,其面积达42平方米,均配有免费宽带高速上网。酒店距机场45分钟,距火车站15分钟,交通极为便利,是商务、旅游客人的最佳选择之一。

11月22日去游长城,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

长城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据20xx年国家文物局发布数据,历代长城总长为21196.18千米;而国家文物局曾于20xx年公布明长城调查数据,中国明长城总长为8851.8千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1987年12月,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晚上去南长街清真饭馆:西华门南侧路西。有部分小吃和爆肚、炒饼、炒疙瘩。炒疙瘩味道不错,其疙瘩和恩元居的一样都是手工、小炒(许多店是机制加大锅,吃起来像剩的),缺点是配菜不够丰富,最好加上点黄瓜丁和青豆嘴。

11月23日上午去广场看升旗仪式,去看故宫,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四面由筒子河环抱。城四角有角楼。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门。20xx年国庆期间,故宫8万人限流措施一度“失守”,对此,故宫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故宫将考虑推行分时段限流,日限8万人不变。

然后在14:05—20:01坐G37火车回家。

【北京之行计划书_700字】

篇11:北京动物园之行

北京动物园之行700字

我们一走进北京动物园的大门,马上就看到有许多的动物。狮子啦,老虎啦,大象啦……这些动物我在广州动物园都见过了。走着走着,我看见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动物喂食区”。嘿,这可真新鲜!我还没亲手喂过动物呢,这可真要试试看了。于是我和表妹一起买了一些动物吃的.东西就准备喂动物了。

我一走进喂食区,一只全身雪白、毛绒绒的小白兔就蹦到了我的脚下。哈哈,真聪明!难道它知道我有东西给它吃?于是我拿起一根兔子最爱吃的胡萝卜伸到它的嘴边,这小东西马上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边吃还边用眼瞟我一下,像说:“谢谢你哦!”我刚要对它说不用谢,就听到身后传来了“喵喵喵”的叫声。我转头一看,有一只小猫正仰头盯着我,似乎十分羡慕有东西吃的小兔。我想,有什么东西可以给小猫吃呢?有了,表妹袋里不是有一包鱼松吗?我让表妹把鱼松贡献出来。小猫好像嗅到了什么腥味,鼻子在使劲地抽动着。我把鱼松一递过去,它马上就吃了起来。山羊可真淘气,看我在喂小猫,就拿羊角直抵我手中的白菜,“啪”,菜全掉在地下了,气得我真想打它。可我一举起手,它就“咩咩咩”地叫,像在说:“我饿嘛,我饿嘛!”唉,真拿它没办法,只好全让它吃了。可我一抬起头,一只猴子在几米外正朝我又蹦又跳。糟了,我手上没吃的东西了。我只好捡一点山羊没来得及吃完的白菜给它。它拿起白菜,并没有吃,而是在那里拍了又拍。原来白菜掉在地下沾上了沙子,它要把沙子拍掉才吃,这真是一个鬼灵精啊!

你们瞧,这是一群多么惹人喜爱的小动物啊!

北京动物园之行让我获益良多,我和小动物们成了好朋友。我想,只要我们人类和动物们成为朋友,大家就能一起快乐、和谐地生活在地球村里。

【北京动物园之行700字】

篇12:北京之行有感

北京之行有感

五月一日的上午,我和学校其他16名同学离开父母,离开家乡,乘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来到了我们盼望已久的祖国首都――北京,参加了“梦想从这里起航”少儿节目的录制。短短几天的北京之行,我有很多感受。

听说我们要去北京,大家兴奋极了。的确如此,刚到北京的前两天,我还感到十分的新鲜,可是现实和想象却差得太远,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轻松。天天在台里练舞蹈,既单调又辛苦,住的地方离电视台又远,往返需要两个小时,每天回到住处已是精疲力尽,还要自己洗衣服、洗袜子、洗头、洗澡……,我终于感到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艰难。本以为可以利用这次在北京演出的机会好好玩玩的我有点后悔了。为什么不在家里呆着呢?或者利用“五一”长假和爸爸妈妈一起外出旅游。哎呀!怎么不早这么想呢?看吧,现在后悔都迟了。带队的唐主任和魏老师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亲切地对我们说:“孩子们,你们能参加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录制是十分荣幸的事情,在你们的人生中会有多少这样的机会呢?这有可能是你们一生中唯一的机会呢,所以要好好珍惜才对。”我仔细一想,是啊,到北京可是难得的'机会,而且还是我自己的决定。这时我的心平静了,踏实了。虽然,我知道今后几天的排练会更加辛苦,但我相信自己能战胜困难。于是我抛开了对家人的思念,更加刻苦地投入到紧张而又艰苦的舞蹈排练和录制中。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舞蹈“快乐的金唢呐”成为中央电视台“六一”少儿庆祝晚会的第一个舞蹈节目。得到消息,我们欢呼,我们跳跃,我们更为平日的辛苦换来大家一直企盼的结果而自豪,我终于明白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在北京的时间很短,我们没有四处游览当地的名胜古迹,没有品尝北京的风味小吃,可是我们并不遗憾,因为在这短短几天的独立生活中,我们的自理能力得到了提高,战胜困难的意志力得到了磨练,我们感到自己长大了许多!北京之行让我们终身难忘!

北京之行作文450字

感悟北京学习之行

北京之行初中作文

普吉之行散文

代县之行散文

黄坪之行散文

贵州之行-记事散文

北京小伙散文

苏马荡之行散文

关于七夕的散文:七夕之行

北京之行经典散文(精选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北京之行经典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