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鸡蛋散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风似刀

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的十个鸡蛋散文(共含9篇),供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风似刀”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十个鸡蛋散文

篇1:十个鸡蛋散文

十个鸡蛋散文

初中物理书上曾说:一个鸡蛋相当于50g,那么十个鸡蛋便是一斤的重量。可明知它仅仅一斤,捧在我手里,怎么就这么沉,从那双粗糙的满是裂纹手里接过时,竟重得我心里发颤。

今年,是我在外求学的第一年,免不得奶奶时常挂念。待寒假刚开始时,电话就响起来,直问我何时回来。年轻的心总是习惯用嘴敷衍着:

“很快咧,很快咧,奶奶我还学习着呢”

“那你早点回来,学习好,学习好…”

“…嘟…”

总算盼着我回来了,拉着我,直喊瘦了瘦了。然后就迈开她的腿,一个劲地忙活着,像是转圈似的,从你左侧忙活到右侧,再从右侧转回左侧,待你看清你眼前的东西时,你总算知道她在忙活啥了:大姑买的酥糖,小伯提的香蕉,艺姐捎的核桃露。一股脑!全堆到你面前了,可那年轻的心可实诚着呢。

“奶奶,你这都过期了,可不能吃了。”

“我去伯伯家坐坐。”说着拔了推似的'跑,生怕被那一堆东西黏住,留着奶奶在后面直叫唤,

“吃一个嘛,咋就吃一个…”

到了夜里,奶奶总爱搬根小板凳坐在我旁边,听我们大家闲聊,她也听不懂,看着我笑了,她也就咧着嘴直笑。有时大家会一起看电视,每次都会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奶奶总是盯着电视不到五分钟,就会睡着,在那小板凳上摇摇晃晃,每次我又都会乐此不疲地指着奶奶大声说:“嘻嘻,奶奶又睡着了!”然后奶奶总是会在哄堂大笑中醒来,难为情地拍拍自己说“嘿,又打盹儿过去了。”待晚些时候,奶奶就会在我耳边低声呢喃“你要下去和我一起睡嘛?”往往这时候,我看剧看的正精彩,等未听清楚奶奶奶奶究竟嘀咕了些什么,就摆摆手。然后奶奶就打着她的老电筒,蹒跚地走回去。现在想想,奶奶会在路上想些什么呢,会不会很难过。

等我走的那天,奶奶早早地守在车旁。爸爸的车里塞满了奶奶自制的腊肉,手里还捧着什么,等我走进了些,竟看见奶奶脸上有一大块淤青,肿得反着紫色的光。好像看出我要说什么,愣是先开口道:“没事儿,没事,走路时不小心碰的”。然后将手里捧着的东西,小心翼翼地给我。待我看清,竟是鸡蛋,奶奶欢喜地说“这鸡蛋可新鲜呢,自家饲养的可比外面的好吃多了!”

恰巧大伯妈走了过来,说:“你这老奶,原来你刚刚就是为了捡房顶上的鸡蛋摔倒的哦,这也太危险了,你说你一大把年纪,若摔下来,没个人及时发现,你可怎么办哦。”奶奶习惯性地低着头,手用力拽着衣服下摆,小声地小声地说:“没事,没事咧…”

我边听着,边看那鸡蛋,一个,两个…十个,恰巧十个鸡蛋,小心地捧着,直捧到那心尖的位置,看着奶奶脸上的淤青,心疼得无法自已。

待我上车后,一路捧着那十个鸡蛋,它们全都压在我心尖儿,顺着那缝,直往心里钻,一闭上眼,又全都流淌下来,透过那泪花里是奶奶用她那双粗糙的满是裂纹的手,颤颤巍巍地向前够着那个房顶的鸡蛋。

篇2:鸡蛋茶散文

鸡蛋茶散文

记得上大学时,暑假在家帮父亲打煤球,父亲央母亲冲盆鸡蛋茶端来。父亲知道我很爱喝。

什么是鸡蛋茶呢?就是取只鸡蛋,磕入盆中,用筷子把鸡蛋搅拌成均匀的蛋液,将沸水快速冲入盆中,鸡蛋茶就成了。

过去的农村,鸡蛋是稀罕物,自家人是舍不得吃的,要用它换成钱,或者换成柴米油盐。来亲戚贵客了,大方一点儿的,会给你冲碗鸡蛋茶,或给你做碗荷包蛋;如果留下吃饭,家人会炒个鸡蛋,捣点蒜汁,擀一个馍剂(面团儿)的白面条,做成端上来。

无论是鸡蛋茶、荷包蛋还是鸡蛋蒜面条,在乡下,在我们家,那可是待客的最高礼遇了。我上大学时,农村的地还没有分田到户,鸡蛋仍然金贵,但我这做儿子的能喝上父亲安排的鸡蛋茶,那真是托父母大人的福了。

鸡蛋茶不仅是乡下待客的最高礼仪,也是很富有营养的上佳饮品。鸡蛋健脑益智,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很大的作用,也有着比较好的养胃作用。

父亲识很多字,但从没有正儿八经地上过学,对鸡蛋和鸡蛋茶的这些功用,父亲肯定不会知道得这么清楚全面。但鸡蛋很养人,他们会记在心里,而且这种记忆常常化作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

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可能由于农村卫生条件差,蚊虫叮咬使我得了脑炎,在医院诊治了半月之久,出院后,就住在父亲工作的.水泵厂里休养。每天早上天还没亮,父亲就会把我叫醒,让我喝鸡蛋茶。那鸡蛋茶在很大的搪瓷碗里盛着,放在床头左侧的桌子上。碗里面的鸡蛋呈云彩状,在清澈的热水里悬浮着,那雪白的蛋清丝晶莹透明,橙黄的蛋黄丝鲜亮柔厚,汤底还藏着厚厚的一层白砂糖。父亲用筷子把白砂糖搅化,又吹了几下,端给我,看着我倚在床头,把它喝光,才把碗拿走,回去上班。

那鸡蛋茶的味道,对我来说就是人间美味:它有着鲜鸡蛋的清香,白砂糖的甘甜,还渗透着泉水特有的味道。喝了它后,通体舒泰,浑身暖和,全身从上到下轻松自在,在初秋的早上,仍可拥被深眠,再次沉浸在美好的梦乡之中。

在父亲的水泵厂待了大概有两个月的时间,我每天早晨都能喝到父亲做的鸡蛋茶。大约也就是喝了这两个月的鸡蛋茶,使我的身体恢复很快。

上大学了,我帮助家里打些煤球,义不容辞。虽然夏日炎炎,汗流浃背,但是父亲还记着我舌尖上的感觉。我不清楚母亲是用几个鸡蛋做的鸡蛋茶,然而,那一大盆漂浮着鸡蛋花的汤水,那天我喝得一滴不剩,我打煤球的力气也分外充足。阳光下,穿着背心裤头的我,精神抖擞地干着活,地上那一排排整齐的煤球,就是我报答父母关爱的劳动成果。

篇3:吃鸡蛋最常见的十个误区

吃鸡蛋最常见的十个误区

鸡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不正确的吃法对我们的健康有着不良影响。在生活中,我们应注意以下误区。

误区之一:蛋壳颜色越深,营养价值越高

许多人买鸡蛋只挑红壳的,说是红壳蛋营养价值高,而事实并非如此。蛋壳的颜色主要是由一种叫“卵壳卟啉”的物质决定的,而这种物质并无营养价值。分析表明,鸡蛋的营养价值高低取决于鸡的饮食营养结构。

评价蛋白的品质,主要是蛋白(蛋清)中蛋白质的含量。从感官上看,蛋清越浓稠,表明蛋白质含量越高,蛋白的品质越好。

蛋黄的颜色有深有浅,从淡黄色至橙黄色都有。蛋黄颜色与其含有的色素有关。蛋黄中主要的色素有叶黄素、玉米黄质、黄体素、胡萝卜素及核黄素等。蛋黄颜色深浅通常仅表明色素含量的多寡。有些色素如叶黄素、胡萝卜素等可在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因此,正常情况下,蛋黄颜色较深的鸡蛋营养稍好一些。

误区之二:鸡蛋怎么吃营养都一样

鸡蛋吃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煮、蒸、炸、炒等。就鸡蛋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蒸蛋为100%,嫩炸为98%,炒蛋为97%,荷包蛋为92.5%,老炸为81.1%,生吃为30%~50%。由此看来,煮、蒸鸡蛋应是最佳的吃法。

误区之三:炒鸡蛋放味精味道会更好

鸡蛋本身就含有大量的谷氨酸与一定量的氯化,钠,加热后这两种物质会生成一种新物――谷氨酸钠,它就是味精的主要成分,有很纯正的鲜味。如果在炒鸡蛋时放味精,味精分解产生的鲜味就会破坏鸡蛋本身的自然鲜味。因此,炒鸡蛋时不宜放味精。

误区之四:煮鸡蛋时间越长越好

为防鸡蛋在烧煮中蛋壳爆裂,将鸡蛋洗净后,放在盛水的锅内浸泡1分钟,用小火烧开。开后改用文火煮8分钟即可。切忌烧煮时间过长,否则,蛋黄中的亚铁离子会与硫离子产生化学反应,形成硫化亚铁的褐色沉淀,妨碍人体对铁的吸收。

鸡蛋煮的时间过长,蛋黄中的亚铁离子与蛋白中的硫离子化合生成难溶的硫化亚铁,很难被吸收。油煎鸡蛋过老,边缘会被烤焦,鸡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质会变成低分子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在高温下常可形成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化学物质。

误区之五:鸡蛋与豆浆同食营养高

早上喝豆浆的时候吃个鸡蛋,或是把鸡蛋打在豆浆里煮,是许多人的饮食习惯。豆浆性味甘平,含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很多营养成分,单独饮用有很好的滋补作用。但其中有一种特殊物质叫胰蛋白酶,与蛋清中的卵清蛋白相结合,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降低二者的营养价值。

误区之六:“功能鸡蛋”比普通鸡蛋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富含锌、碘、硒、钙的各种“功能鸡蛋”问世。其实,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食功能鸡蛋。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缺功能鸡蛋中所含的营养素。因此,消费者在选择功能鸡蛋时应有针对性,缺什么吃什么,切忌盲目进补。

误区之七:老年人忌吃鸡蛋

由于鸡蛋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所以,一直流行着老年人忌食鸡蛋的说法。近年来的科学实验证明,这种说法没有道理。

蛋黄中含有较丰富的卵磷脂,是一种强有力的乳化剂,能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得极细,顺利通过血管壁而被细胞充分利用,从而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而且蛋黄中的.卵磷脂被消化后可释放出胆碱,进入血液中进而合成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的主要物质,可提高脑功能,增强记忆力。

误区之八:产妇吃鸡蛋越多越好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肝脏解毒功能降低,大量食用后会导致肝、肾的负担加重,引起不良后果。食入过多蛋白质,还会在肠道产生大量的氨、酚等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毒害很大,容易出现腹部胀闷、头晕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症状,导致“蛋白质中毒综合征”。蛋白质的摄入应根据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功能来计算。一般情况下,产妇每天吃3个左右的鸡蛋就足够了。

误区之九:生鸡蛋更有营养

有人认为,生吃鸡蛋有润肺及滋润嗓音功效。事实上,生吃鸡蛋不仅不卫生,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而且并非更有营养。生鸡蛋里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容易使身体出现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皮肤发炎、脱眉等“生物素缺乏症”。生鸡蛋的蛋白质结构致密,并含有抗胰蛋白酶,有很大部分不能被人体吸收,只有煮熟后的蛋白质才变得松软,才更有益于人体消化吸收。

另外,生鸡蛋还有特殊的腥味,也会引起中枢神经抑制,使唾液、胃液和肠液等消化液的分泌减少,从而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因此,鸡蛋要经高温煮熟后再吃,不要吃未熟的鸡蛋。

误区之十:鸡蛋与白糖同煮

很多地方有吃糖水荷包蛋的习惯。其实,鸡蛋和白糖同煮,会使鸡蛋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形成果糖基赖氨酸的结合物。这种物质不易被人体吸收,会对健康产生不良作用。

相关报道:视频:婴儿应该忌吃鸡蛋白

・    这三种方法吃鸡蛋不科学

・    营养专家教你怎样吃鸡蛋(图)

・    煮鸡蛋时有硬芯,能吃吗

・    孩子吃鸡蛋有大学问(图)

・    发烧时吃鸡蛋如“火上浇油”

・    专家五招辨别“山寨鸡蛋”

篇4:鸡蛋的记忆散文

鸡蛋的记忆散文

对于生活在零零后、一零后的孩子们来说,吃一个鸡蛋是最平常不过的事,可在我小时候,吃鸡蛋可是奢侈品。在甘肃陇南,九十年代初,虽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响全中国,但我的家乡,这一股春风却来得很晚,也许是让秦岭山脉挡在了外面。当地大多数经济还是以自给自足为主,比如说鸡蛋,米、面。

米和面,因为天天吃,倒不馋,这个鸡蛋倒是个稀罕之物,看见别人吃,总会瞟上一眼,流两滴哈喇子。在那时候,村里也有鸡蛋可买,不过是村会有些老人,喂几只、十十几只老母鸡。母鸡下的蛋自己舍不得吃,攒起来,卖钱。

在我小时候鸡蛋是用来招待客人的,只有我家来客人了,我妈才会让我到养鸡人家买鸡蛋。还不能多买,最多买五个、十个。我每次买鸡蛋时,总会把鸡蛋捂在手心里,贴着耳朵摇一摇,如果鸡蛋里发出咣铛咣铛地声响,就不买。这还是我妈教给我的土方法,她说:鸡蛋摇晃能听出里面有声响,说明鸡蛋已经坏了。

那时候家里来客人了,吃面条,荤汤里打荷包蛋。如果把坏鸡蛋买回家,打到锅里的就不是荷包蛋,而会出现没有孵化成形的小鸡。更可气的是,有些鸡蛋会变质,打开后奇臭无比,这种鸡蛋如果打到锅里,可就是一个鸡蛋害了一锅汤。

在我五六岁的时候,我家买了第一台电视机。当年在我家看电视的人比看电影的人还多。那天夜已深,我妈和街坊领居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剧,我却坐在小板凳上东倒西歪。因为瞌睡,一直抹眼泪,闹着要睡觉。当时的'哭声一会儿像蚊子,一会儿又像鬼哭狼嚎,真是烦人。

我的父母和街坊邻居正专注地、认真地看电视剧,我这一哭闹,迎接我的是屁股开花,我妈一边打我一边嘴里念叨着:“叫你哭!叫你闹!”。打完后,我妈瞪着眼,用手指着我,狠狠地来一句:“我看你再吭一声!”。我挨了巴掌,止住了哭声。

这两巴掌厉害啊!把我打清醒了,再也不敢哭闹。电视剧演完了,有一人说:“赶快睡觉,明天还得赶集。”这时我妈才猛地想起。啊――!今天是我娃生日,还把我娃打了一顿。

深夜,看电视的街坊领居走后,我妈煮了四个鸡蛋,我哥和我弟一人一个,我生日又挨了打,所以吃两个。这是一个难忘的生日,这也是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次吃鸡蛋。

此后记忆犹新的吃鸡蛋是来自一次惊喜,这次惊喜让我终身难忘。那年花椒成熟之际,我爸和我家几位亲戚贩卖花椒,想挣点钱。可我爸的运气不好,他刚把收购的花椒运到兰州,花椒就降价了。以至于他在兰州农贸市场住了十几天,最后把花椒贱卖,回家。虽然我爸外出十多天,我们却未曾想念。为啥不想念呢?因为我爸每次出门走多远,回家时从不给我们买东西吃,所以我们弟兄没有盼头。这次我爸回家后神秘兮兮地把我叫到屋里,悄悄地递给我一个煮熟的鸡蛋。他还说:“这鸡蛋是给你一个人买的,你快点吃,别让你弟和你哥看见了。”他说完这话,轻轻把门拉开一条缝,往外面看了一眼。我看见鸡蛋,眼睛发直,抓过来快速剥蛋壳,一口闷在嘴里。从此知道,我们弟兄三人里面,我爸最疼我、爱我,从此有了一种自豪感。可后来才知道,我爸是先让我哥我弟吃的,他们还多吃了一个。

再后来我家也养了鸡,对鸡蛋也就没那么馋了。因为那时候,不管我们弟兄三人玩得有多高兴,只要听见鸡“咯咯嗒?,咯咯嗒”自信的叫声,我们弟兄三人准时赶到鸡屋旁,从鸡屋里拿出鸡蛋,用小石头等坚硬的东西在鸡蛋上敲个窟窿。有一次还打了个稀巴烂,此后记住了,我们先把鸡蛋放到碗里再敲。家里没有冰柜,打烂的鸡蛋存放时间不能太长,这样我们就可以吃上炒鸡蛋了。父母问起此事,我们三人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撒起谎来,脸不红心不跳,还理直气壮。哭得跟泪人似的,抽泣着说:“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我抓鸡蛋时蛋已经烂了!是?是母鸡自己啄烂的。”我们吃炒鸡蛋时,却挣得面红耳赤,谁敲烂的,谁要多吃一口。

时光如流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资日夜丰富,贫苦的日子慢慢过去,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慢慢提高了。一晃二三十过去了,自己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想想过去为吃一个鸡蛋的艰辛,再想想现在吃多了会恶心,简直是天壤之别。现在的家乡,外地的、当地的鸡蛋多如牛毛。随处可见的小卖部都摆放着新鲜的鸡蛋,村里也很少有人再攒鸡蛋卖钱。虽然养鸡的人有,但主要是为了吃肉,攒鸡蛋卖钱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

现在孩子每天上学、大人上班都会吃个鸡蛋,已经是最平常不过的事了。但是,人应该忆苦思甜,尤其像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并且生长在农村的人,我们以前并不富裕。可是,现在有的人稍微有点钱了,买东西挑三拣四,吃东西,这个不喜欢,那个我不爱,这个吃了我反胃。如果你是个孩子,倒还能理解,如果你是成年人,就不应该了,在以前有得吃,就已经不错了。

人啊!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不能忘记以前。只有我们时常回忆过去,才能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篇5:一张鸡蛋饼散文

一张鸡蛋饼散文

上班路上,我看到路边一对卖鸡蛋饼的中年夫妻,他们的摊前总是围着很多买饼的人。

一个旧三轮车上摆放着制作鸡蛋饼的各种东西,煎锅里冒着烟儿,长案板上几个不锈钢盆里分别装有豆酱、辣椒、咸菜、葱花、生菜,一个塑料小篮放煎好的饼,两个小白瓷碗一个盛鸡蛋液一个盛油。只见丈夫熟练地从揉好的大面堆里揪下一疙瘩面,手指点油、揉卷,然后用小擀面杖旋转着擀成圆形,铺在煎锅里。妻子就接着翻饼、淋油,鸡蛋液倒入,半分钟时间又翻到另一面,一分钟时间,一张看着金黄、闻着飘香的鸡蛋饼就新鲜出炉了。

妻子笑容满面,不停询问着顾客:“辣椒、葱花要不?咸菜、生菜来点儿?豆浆要一杯吗?”顾客一一说出自己的需求,她便根据需求,用刷子上酱、辣椒,用筷子夹葱花、咸菜、生菜。大家都自觉排队等待、接饼、交钱,转身而去,妻子又说上一声:“慢走啊!”看似简单的工作重复一遍遍,夫妻俩忙碌的样子,就像是在工作车间流水线作业一般。正值上班高峰期,夫妻俩一直没有停歇。阳光穿过他们头顶一颗高大的梧桐树,洒满全身,汗珠儿在他们黝黑的脸上密集,荡漾在他们脸上的笑容却一直灿烂如初。

我忍不住趁他们空闲的时间问:“你们这么忙碌每天能卖多少张鸡蛋饼啊,你们家的鸡蛋饼为啥比别家始终便宜5毛钱?”“每天能卖100多张吧,都是老顾客,便宜5毛钱应该的!”丈夫对我憨厚地笑了笑回答,“我们在这儿摆摊了,很多人都认识我们。”妻子一脸知足地接茬儿道:“每天凌晨3点多起床,做做准备工作,忙到11点多就结束啦,差不多8个小时吧,呵呵。”

卖鸡蛋饼13年,4000多个日子啊!鸡蛋饼的制作方法和用料都差不多,勤劳的夫妻俩用热情的`笑容,温暖的话语,便宜的价格,还有知足的心态,赢得了顾客的一致认可,我忽然间明白,这也许就是他们一直生意好的秘诀吧!

篇6:卖鸡蛋和挑鸡蛋散文

卖鸡蛋和挑鸡蛋散文

场上卖土鸡蛋的人很多,怎么挑真的土鸡蛋呢?每位买蛋的人都费劲了心思去选:鸡蛋上有粪的.,不均匀的,还摸着粗糙的…于是买鸡蛋的就把鸡蛋弄点粪便在上头,再放点鸡毛在里边,像了!只放十个在外面摆着,对人说“我家鸡刚生的蛋,只有这十个,可新鲜了”。结果,十个卖完之后又有十个。没办法,多了,人家觉得不新鲜或是饲料蛋。就这样,饲料蛋卖完了。

后来,来个个农村老奶奶,背着三十个鸡蛋来卖,那么多摆在一起,买的人总问:是真的吗?怎么那么多难么干净?怎么看都像假的。几个小时过去了,一个也卖不出去,怎么办?于是,她也模仿着那些商贩的卖法,先摆十个,只要有人问,她也说:鸡刚生的,就这十个,很新鲜的。哎哟,真卖出去了,老人老高兴了。后来又摆出十个鸡蛋,又有人来问了,老人照先前的话一说,哎,又信了,买了。看来这招真灵!老人心想。老人又将最后十个摆了出来。又有一个人来问了,没等老人说话,旁边的人就替她说了:鸡刚生的,就十个,很新鲜。你还在招摇撞骗啊?看你都几十岁的老人了,怎么这么不地道?老人一看,啊!原来是先前来买过鸡蛋的人。

老人百口莫辩,只好低下头,嘴里不时地喃喃自语:我这鸡蛋到底是真的土鸡蛋还是假的?哎!人老了,我糊涂咯!

篇7:鸡蛋的记忆-情感散文

鸡蛋的记忆-情感散文

在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不必说大鱼大肉,就是连吃个鸡蛋都是奢侈的事情。我们村穷乡僻壤。如果客人来了最好的招待也就是鸡蛋煮面,或者是荷包蛋,再放点红糖。

我在家里平时是没有鸡蛋吃的,只有考试得了奖,或者生病了,还有过生日的时候才有特权享用。记得我七岁生日那天,我早早地起来,找到娘,不断地提醒:“娘,我过生日,你晓得不?”娘笑眯眯地摸着我的头说:“放心,我晓得,我的心肝宝贝又大了一岁了,又懂事了。”我围着灶台转来转去,不大一会儿又问娘:“鸡蛋还没熟呀?”娘用指头轻轻的点了点我的头,爱怜地说:“刚刚放下去的,铜锅铁灶呐?没人跟你抢!”说完娘用她那如树皮的.手轻轻地摸我的脸。我耐着性子等着,直到鸡蛋拿到了手才离去。然后跑到满塆里炫耀,“今天生日啰,我娘给我煮鸡蛋啰……”顿时我身边围满了小伙伴,眼巴巴地望着我慢慢享受着美味。我小心谨慎地拿着,哪里像是拿着个鸡蛋,分明像是拿着个宝贝。慢慢地敲破蛋壳,然后慢慢剥去蛋壳,再将蛋白一小块一小块地掰下来送到嘴里,再慢慢的咀嚼着。一旁的伙伴们馋涎欲滴,有胆子大一点的干脆开口了:“姐,给一小块我……”这要看跟我的关系好到什么程度。比方说,小红上次给过我半粒糖,我就给他五分钱大小的一块,小丽过生日时给了我一小块饼干,我也给她一小块,其他的吧,就甭想了。这美好滋味会保留一整年的。

我们当时也寻思着,不就是养鸡下蛋吗,干嘛不多养几只大母鸡呢?我们哪知道孩子多,家大口阔,哪有余粮喂鸡呀!养鸡是为了下蛋换盐、待客,还有过年。为了鸡多下几个蛋,生产队稻子丰收的时候,我们纷纷跑到田里,认真仔细寻找农民们收掉了的稻子,每每见到一根稻穗的时候,如获至宝,就像自己吃了一个鸡蛋那么满足!直到听到娘喊我们吃饭才肯罢休!回到家当然免不了听到娘的夸奖,心里那个美呀!

缺吃少穿的年代已经成为过往,但那些年,那些事如一杯陈年老酒,散发着迷人的芳香!

篇8:一个鸡蛋的背后散文

一个鸡蛋的背后散文

“ 鸡蛋吃吗?!” 苏月的姐姐边抓了几个鸡蛋在茶壶里煮边问道。

“吃的”鬼使神差的,今天突然的很想吃鸡蛋起来,苏月开心的说着

“以后吃鸡蛋别忘了带上我呢”上次在网上看到,每天吃一个鸡蛋是很养生的,突然想起来了,苏月边打字边搭上了一句。

姐姐蹬蹬蹬的下楼又拿了几个鸡蛋上来

苏月继续的办公,苏月和爸爸一起做生意,和姐姐家合租了办公室,总是要日日见面的。

“鸡蛋是我自己买的,没有报账......”姐姐边说边站在办公室里

然后一件件细数着没有报账的东西

苏月愕然了:“大姐刚刚回老家,本来,大姐在的时候厨房的买办都是大姐参与的,就算大姐走了,有爸爸打理,又和我有啥关系?!”

姐姐认为她吃了报账的鸡蛋,所以要向苏月解释??!还是认为苏月介意她吃了厨房的鸡蛋??是成心要陷苏月于不义,还是她本就是这样想的?!本来苏月是没有那份心的,自己的妹子,自己不知道??从来不管账目的,虽然是专职会计,但是对于自己公司的账目,苏月从不做,也不管,这是苏月的原则,和爸爸单独做生意5年时光里账目都是爸爸说了算,大姐在的时候也是这样的,难道就在乎你那几个鸡蛋的账目??有啥好计较的?我苏月有那样想不开吗?!三年后爸爸老了,或者我们就散了,和你计较报账不报账的事情有意义吗?!就算完全是自己的生意也没有必要和你计较这个,苏月努力的.做生意,最后能拿走的银子是几两都还不知道,会在乎你那有没有报账吃掉的鸡蛋?!

姐夫在经理室里,姐姐家的孩子在另一张办公桌边,整理着文件,气氛有些尴尬,姐姐还是在那里说着那几个鸡蛋的来处,,就算真是计较了也不能在姐夫,孩子面前就这样肆无忌惮的说着,毫无顾忌,苏月的心已经落入冰窖一样,肠子都悔青了,干嘛要吃那倒霉的鸡蛋?!若真有那份计较就算了,本无此心,若知道连说出想吃鸡蛋都变得这样麻烦,干嘛要说呢,也好,也好下次或者这辈子,苏月再不愿在二姐面前说出想吃啥了......

也无妨,这样说来说去,在苏月是冤枉的了,或者我们三年后就会天各一方,一年见不了几次的,连吃个鸡蛋都会生出这些解释来,还有啥好纠结的,因为自己的无心,生出许多说法实在是多余,有些事情自以为熟,反生误会,姐姐反复的解释,显然她内心的看法已经形成,苏月企图解释,可又无从说起,苏月说回头我自己去买些吧......

下午回来的时候苏月看到办公室里多了一提鸡蛋,早已没有了当初想吃鸡蛋的那份心情了,后来和姐姐去超市,又提起鸡蛋报账的事情, 只是想吃鸡蛋这样单纯,管你的鸡蛋是偷的抢的,还是报账的,没有报账的,老天如此不愿善待我苏月?!存心折磨我苏月的心?!已经看透亲情了,还要再生出事情来验证了?!如果因为吃个鸡蛋就多出这些解释,苏月看不上,妹子在这尘世里感情确是一路败退,却依然深藏着一颗高傲的心,这样的情份若是可以割舍,早一刀子割下,扔了去了,懒得去为这些小事情纠缠,为一句话而生出这些俗事来,去误会吧,秋天里果然冷风嗖嗖!或者姐夫孩子们会把苏月看成连她们吃了厨房几个鸡蛋也要跟着计较的人吧?!真的恨恨的怪自己,早知道街上买一个鸡蛋也就1元钱罢了,还是煮好的,在姐姐面前要吃啥鸡蛋?!就算要吃,也不能她拿厨房鸡蛋煮的时候自己也要吃一个?!你以为是小时候吗,你可以和亲人随便说话吗?!......

大姐大姐夫回老家了,很多事情都得自己打理,还有很多有经济价值的事情要做,已是秋天了,又何必在意多飘那几片落叶?很多事情,接受然后放下就好......

篇9:鸡蛋的回忆散文欣赏

鸡蛋的回忆散文欣赏

那天,去学校食堂吃饭,在打菜时偶尔发现有地菜煮的鸡蛋卖,当时也没有太在意,只是心里有点纳闷。吃过饭,往宿舍回的时候,看见食堂不远处的宣传栏,贴着一张纸。纸上的字很大,不用走太近也能看得清。纸上写着:“今天是三月初三,食堂特地准备了地菜煮的鸡蛋,欢迎各位学生前来品尝。”看到这,我顿时明白了,今天是三月三,是吃地菜煮鸡蛋的日子。

每年的三月初三,国人都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地菜即为荠菜,在路边或野地随处可见,特别是在自家的菜园地里,地菜甚多。记得每年三月初三那天,我都会在自家的菜园里扯上一大把。地菜,翠翠绿绿的,很长,有白白的根须;那些还没有开出小白花的,就是极好的地菜。所以,有时还没有等到三月初三那天,人们就已经扯了一打把地菜了。

记得以前每到三月初三,家中便会用地菜煮鸡蛋。过完年后,孩子们所盼望的就是这天了。

三月初三那天,早早地吃过晚饭后,母亲便会拿一二十个鸡蛋洗干净。不过,由于特殊时节,有时不全是鸡蛋,偶尔还是有鸭蛋的。那时,我每次都和哥哥争鸭蛋吃,因为鸭蛋比鸡蛋大一些。故母亲每次都洗4个鸭蛋,哥和我每人都分两个鸭蛋。鸡蛋洗干净后,就把它连同地菜一起放入锅中煮。我们那里一般还会加些黄豆一起煮。这不同的地方加入的东西不同,有的地方不加黄豆,而是加红枣、生姜片、风球等。

煮半个多小时就可以吃了。煮好后,先把鸡蛋捞出来,然后每人分好几个鸡蛋,再盛一碗地菜煮鸡蛋的汤。一家人聚在一起,一边吃着鸡蛋、一边喝着汤,还一边谈着三月初三为什么要吃鸡蛋的习俗。这一切,成为了那时最幸福、最惬意的时光呢!

关于为什么三月三要吃地菜煮的鸡蛋?我记得,那是母亲打趣的说:“肯定是以前有一个人,由于特别好吃,所以把这个吃蛋的习俗相传下来了。”而父亲却说:“这是某一个地方约定俗成的习俗”。现在,我想想,还是觉得父亲说的有点道理。毕竟有些地方,三月初三是不吃地菜煮鸡蛋的,那三月三到底为什么要吃地菜煮鸡蛋呢?

其实,这个习俗说起来,还有几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我们南方,因为人们经常风吹雨打,所以人们头痛病是很常见的。三月初三的那天,神农路过云梦泽(今湖北孝感一带),见乡民头痛难耐,于是他找来野鸡蛋和地菜,煮给乡民吃,当人们吃了以后,头突然不痛了,于是这个药方便传下来了,久而久之也演变成一个习俗相传至今。所以每年三月三,吃了地菜煮的.鸡蛋,不仅不会头痛头晕,而且还可以驱邪避鬼。不过,还有一个类似的传说,相传三国时期,名医华佗来沔城采药,一天,偶遇大雨,在一老者家中避雨时,见老者患头痛头晕症,痛苦难堪。华佗随即替老者诊断,并在老者园内采来一把地米菜,嘱老者取汁煮鸡蛋吃。老者照办,服蛋三枚,病即痊愈。此事传开,人们都纷纷用地米菜煮鸡蛋吃,热潮遍及城乡。华佗给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因此,三月三,地米菜煮鸡蛋,就在沔阳形成了风俗。以后逐渐传开,在江汉平原一带也盛行起来了。渐渐地传遍了全国。但还有一个说法,每年的三月三,古称上已节,相传是轩辕黄帝的诞辰。人们三月初三吃鸡蛋是为了纪念轩辕黄帝的生日。更有人说荠菜的谐音是“聚财”,民间相传三月初三吃荠菜煮鸡蛋,既可交财运,又可以治头痛、头晕病。还有的说……

反正,关于三月三吃鸡蛋的说话,众说纷纭。但不管怎样,吃地菜煮鸡蛋确实是对身体健康有好处的。地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民间不仅有“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谚语,还流传着“春食荠菜,赛过仙丹”的说法。可见荠菜不仅仅是佳肴一碟,更是灵药一方。在中药里,荠菜被誉为“草中甘草”,有归肝、肾经,和脾、利水止血等功效。地菜不仅可以煮鸡蛋,也还可以直接做菜吃。那时,母亲偶尔会做这道菜。不过我觉得味道不怎么样,所以根本就没有好好品尝过。但父亲却特别爱吃。相比之下,我个人还是喜欢吃地菜煮的鸡蛋。说到这,说道地菜煮鸡蛋,我的口水都快要流出来了,我仿佛看到了几个地菜煮的鸡蛋就在我的眼前……

鸡蛋茶散文

卖鸡蛋和挑鸡蛋散文

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散文

十个成语故事

CAD十个问答

人生十个“宁可”

十个哲理寓言故事

立鸡蛋作文

生态鸡蛋广告语

鸡蛋仔作文

十个鸡蛋散文(精选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十个鸡蛋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