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OSPF协议配置命令网络知识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eliu_diannao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路由器OSPF协议配置命令网络知识(共含11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eliu_diannao”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路由器OSPF协议配置命令网络知识

篇1:路由器OSPF协议配置命令网络知识

1.default redistribute cost 配置引入外部路由时缺省的花费值,no default redistribute cost命令取消配置, default redistribute cost cost no default redistribute cost 【参数说明】 cost为花费值,范围1~65535之间的整数。 【命令模式】 OSPF协议配置

1.default redistribute cost

配置引入外部路由时缺省的花费值,no default redistribute cost命令取消配置。

default redistribute cost cost

no default redistribute cost

【参数说明】

cost为花费值,范围1~65535之间的整数。

【命令模式】

OSPF协议配置模式

【使用指南】

在OSPF将路由器上其它路由协议发现的路由引入作为自己的自治系统外部路由信息时,还需要一些额外的参数,包括:路由的缺省花费和缺省的标记等。

【举例】

配置OSPF引入外部路由时缺省的花费值为10。

Quidway(config-router-ospf)#default redistribute cost 10

【相关命令】

default redistribute tag

default redistribute type

2. default redistribute interval

配置OSPF引入外部路由的时间间隔,no default redistribute interval命令恢复缺省值。

default redistribute interval time

no default redistribute interval

【参数说明】

time为引入外部路由的时间间隔,以秒为单位,范围1~65535之间的整数。

【缺省情况】

OSPF引入外部路由的时间间隔缺省为1秒。

【命令模式】

OSPF协议配置模式

【使用指南】

由于OSPF总是要不停的引入外部的路由信息并将它们传播到整个自治系统中去,因此,有必要规定协议引入外部路由的时间间隔。

【举例】

指定OSPF引入外部路由的时间间隔为2秒。

Quidway(config-router-ospf)#default redistribute interval 2

【相关命令】

default istribute limit

3. default redistribute limit

配置OSPF可引入路由数量的上限,no default redistribute limit命令恢复缺省值。

default redistribute limit routes

no default redistribute limit

【参数说明】

routes为引入路由数量的上限值,范围1~65535之间的整数。

【缺省情况】

OSPF引入外部路由数量的上限缺省为150。

【命令模式】

OSPF协议配置模式

【使用指南】

由于OSPF总是要不停的引入外部的路由信息并将它们传播到整个自治系统中去,因此,有必要规定在一次传播中外部路由信息的最大条数。

【举例】

指定OSPF引入外部路由数量的上限为200。

Quidway(config-router-ospf)#default redistribute limit 200

【相关命令】

default redistribute interval

4. default redistribute tag

配置引入外部路由时缺省的标记值,no default redistribute tag命令取消该配置。

default redistribute tag [ as ] tag

no default redistribute tag

【参数说明】

as表示为自治系统标号。

tag为标记值。

【命令模式】

OSPF协议配置模式

【使用指南】

在OSPF将路由器上其它路由协议发现的路由引入作为自己的自治系统外部路由信息时,还需要一些额外的参数,包括:路由的缺省花费和缺省的标记等。 路由标记可以用来标识协议相关的信息,如OSPF引入EGP/BGP协议时用来区分自治系统的编号。

【举例】

设置OSPF引入自治系统外部路由的缺省标记为10。

Quidway(config-router-ospf)#default redistribute tag 10

【相关命令】

default redistribute cost

default redistribute type

5. default redistribute type

配置引入外部路由时缺省的类型,no default distribute type命令恢复缺省值。

default redistribute type { 1 | 2 }

no default redistribute type

【参数说明】

1 和 2 分别表示第一类外部路由和第二类外部路由。

【缺省情况】

没有配置引入外部路由时缺省类型时,默认为第二类外部路由,

【命令模式】

OSPF协议配置模式

【使用指南】

OSPF在协议中规定了两类外部路由信息的花费选择方式,可以用本节所述命令规定缺省的花费类型。

【举例】

指定OSPF引入外部路由时缺省类型为第一类路由。

Quidway(config-router-ospf)#default redistribute type 1

【相关命令】

default redistribute cost

default redistribute tag

6. ip ospf authentication

指定接口上接受OSPF报文所需要的验证方式,no ip ospf authentication命令恢复为缺省值。

ip ospf authentication { simple auth_key| md5 auth_key key_id}

no ip ospf authentication

【参数说明】

simple为简单验证方式。

md5为MD5加密验证方式。

auth_key 验证密钥,为连续的字符串,简单验证方式下最大长度为8字节;MD5 验证方式下最大长度为16字节;

key_id为MD5 验证方式时的验证字id,范围1~255之间的整数。

【缺省情况】

接口上接受OSPF报文缺省不需要验证。

【命令模式】

接口配置模式

【使用指南】

authentication的值将写入OSPF报文中。必须保证和该接口相邻的路由器之间的authentication参数一致。

【举例】

配置接口Serial0上接受OSPF报文采用简单验证,验证密钥为abcdefgh。

Quidway(config-if-Serial0)#ip ospf authentication simple abcdefgh

7. ip ospf cost

指定接口运行OSPF协议所需的花费,no ip ospf cost 命令恢复缺省值。

ip ospf cost cost

no ip ospf cost

【参数说明】

cost为OSPF协议所需花费的值,范围1~65535之间的整数。

【缺省情况】

接口缺省的OSPF 协议所需花费的值为1。

【命令模式】

接口配置模式

【举例】

配置接口Serial0上OSPF协议所需花费的值为2。

Quidway(config-if-Serial0)#ip ospf cost 2

8. ip ospf dead-interval

指定认定相邻路由器死亡的时间长度,no ip ospf dead-interval命令恢复缺省值。

ip ospf dead-interval time

no ip ospf dead-interval

【参数说明】

time为相邻路由器死亡的时间长度,以秒为单位,合法的范围是1~65535。

【缺省情况】

接口上相邻路由器死亡的时间长度缺省为40秒。

【命令模式】

接口配置模式

【使用指南】

dead-interval的值将写入Hello报文中,并随Hello报文传送。必须保证和该接口相邻的路由器之间的dead-interval参数一致,且至少为hello-interval值的4倍。

【举例】

配置接口Serial0上相邻路由器的死亡时间为60秒。

Quidway(config-if-Serial0)#ip ospf dead-interval 60

【相关命令】

ip ospf hello-interval

9. ip ospf demand-circuit

配置OSPF按需拨号,no ip ospf demand-circuit命令恢复缺省设置。

[no] ip ospf demand-circuit

【缺省情况】

在接口上OSPF缺省不配置按需拨号。

【命令模式】

接口配置模式

【使用指南】

OSPF 按需拨号(OSPF over On Demand Circuits)是对OSPF协议的一种改进,它使得协议在ISDN、X.25 SVCs 和 拨号线等按需拨号网上运行效率更高。

在基于广播和NBMA的网络上配置这种属性时,连接状态传输报文可以被抑制,但 HELLO 报文不能被抑制,因为HELLO报文用来维持“选举路由器”。

【举例】

在接口Serial0上配置OSPF按需拨号。

Quidway(config-if-Serial0)#ip ospf demand-circuit

10. ip ospf enable area

配置一个接口,使其属于某个区域,用 no ip ospf enable area 命令取消该配置。

[ no ] ip ospf enable area area_id

【参数说明】

area_id为该接口所属区域的区域号。

【缺省情况】

接口缺省没有配置成属于某个区域。

【命令模式】

接口配置模式

【使用指南】

要在某一个接口上运行OSPF协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2:路由器配置基础(二)网络知识

四、常用命令 1. 帮助 在IOS操作中,无论任何状态和位置,都可以键入“?”得到系统的帮助, 2. 改变命令状态 3. 显示命令 4. 拷贝命令 用于IOS及CONFIG的备份和升级 5. 网络 命令 6. 基本设置命令 五、配置IP寻址 1. IP地址分类 IP地址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

四、常用命令

1. 帮助

在IOS操作中,无论任何状态和位置,都可以键入“?”得到系统的帮助。

2. 改变命令状态

3. 显示命令

4. 拷贝命令

用于IOS及CONFIG的备份和升级

5.网络命令

6. 基本设置命令

五、配置IP寻址

1. IP地址分类

IP地址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二个部分,A类地址前8位为网络地址,后24位为主机地址,B类地址16位为网络地址,后16位为主机地址,C类地址前24位为网络地址,后8位为主机地址,网络地址范围如下表所示:

2. 分配接口IP地址

掩玛(mask)用于识别IP地址中的网络地址位数,IP地址(ip-address)和掩码(mask)相与即得到网络地址。

3. 使用可变长的子网掩码

通过使用可变长的子网掩码可以让位于不同接口的同一网络编号的网络使用不同的掩码,这样可以节省IP地址,充分利用有效的IP地址空间。

如下图所示:

Router1和Router2的E0端口均使用了C类地址192.1.0.0作为网络地址,Router1的E0的网络地址为192.1.0.128,掩码为255.255.255.192, Router2的E0的网络地址为192.1.0.64,掩码为255.255.255.192,这样就将一个C类网络地址分配给了二个网,既划分了二个子网,起到了节约地址的作用。

4. 使用网络地址翻译(NAT)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起到将内部私有地址翻译成外部合法的全局地址的功能,它使得不具有合法IP地址的用户可以通过NAT访问到外部Internet.

当建立内部网的时候,建议使用以下地址组用于主机,这些地址是由Network Working Group(RFC 1918)保留用于私有网络地址分配的.

l Class A:10.1.1.1 to 10.254.254.254

l Class B:172.16.1.1 to 172.31.254.254

l Class C:192.168.1.1 to 192.168.254.254

命令描述如下:

如下图所示

路由器的Ethernet 0端口为inside端口,即此端口连接内部网络,并且此端口所连接的网络应该被翻译,Serial 0端口为outside端口,其拥有合法IP地址(由NIC或服务提供商所分配的合法的IP地址),来自网络10.1.1.0/24的主机将从IP地址池c2501中选择一个地址作为自己的合法地址,经由Serial 0口访问Internet。命令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2 pool c2501 overload中的参数overload,将允许多个内部地址使用相同的全局地址(一个合法IP地址,它是由NIC或服务提供商所分配的地址)。命令ip nat pool c2501 202.96.38.1 202.96.38.62 netmask 255.255.255.192定义了全局地址的范围,

设置如下:

ip nat pool c2501 202.96.38.1 202.96.38.62 netmask 255.255.255.192

interface Ethernet 0

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

ip nat inside

!

interface Serial 0

ip address 202.200.10.5 255.255.255.252

ip nat outside

!

ip route 0.0.0.0 0.0.0.0 Serial 0

aclearcase/“ target=”_blank" >ccess-list 2 permit 10.0.0.0 0.0.0.255

! Dynamic NAT

!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2 pool c2501 overload

line console 0

exec-timeout 0 0

!

line vty 0 4

end

六、配置静态路由

通过配置静态路由,用户可以人为地指定对某一网络访问时所要经过的路径,在网络结构比较简单,且一般到达某一网络所经过的路径唯一的情况下采用静态路由。

Prefix :所要到达的目的网络

mask :子网掩码

address :下一个跳的IP地址,即相邻路由器的端口地址。

interface :本地网络接口

distance :管理距离(可选)

tag tag :tag值(可选)

permanent :指定此路由即使该端口关掉也不被移掉。

以下在Router1上设置了访问192.1.0.64/26这个网下一跳地址为192.200.10.6,即当有目的地址属于192.1.0.64/26的网络范围的数据报,应将其路由到地址为192.200.10.6的相邻路由器。在Router3上设置了访问192.1.0.128/26及192.200.10.4/30这二个网下一跳地址为192.1.0.65。由于在Router1上端口Serial 0地址为192.200.10.5,192.200.10.4/30这个网属于直连的网,已经存在访问192.200.10.4/30的路径,所以不需要在Router1上添加静态路由。

Router1:

ip route 192.1.0.64 255.255.255.192 192.200.10.6

Router3:

ip route 192.1.0.128 255.255.255.192 192.1.0.65

ip route 192.200.10.4 255.255.255.252 192.1.0.65

同时由于路由器Router3除了与路由器Router2相连外,不再与其他路由器相连,所以也可以为它赋予一条默认路由以代替以上的二条静态路由,

ip route 0.0.0.0 0.0.0.0 192.1.0.65

即只要没有在路由表里找到去特定目的地址的路径,则数据均被路由到地址为192.1.0.65的相邻路由器。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3:路由器配置新手上路计划配置网络知识

在真正构建任何东西之前,都必须制订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应以文档的形式确立下来,类似一张蓝图。这样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便可随时加以参考。修改现有的网间网,或构建一个新的网间网时,对我们来说,如果有 网络 布局和配置的一张示意图,那么它具有很大的

在真正构建任何东西之前,都必须制订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应以文档的形式确立下来,类似一张蓝图。这样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便可随时加以参考。修改现有的网间网,或构建一个新的网间网时,对我们来说,如果有网络布局和配置的一张示意图,那么它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为阐述路由器的配置,我们准备构建一D个小型网间网。在下图中,展示了准备构建的这个网间网的基本结构。

在本文的大多数地方,都会在配置示例中采用Cisco 2520路由器。用一条T1租线,我们的两个2520路由器相互连接到一起。T1是一种点到点的WAN,带宽为每秒1.544兆位(Mbps)。每个路由器都有一个带宽为10Mbps的Ethernet LAN。

由于我们是从头开始,所以两个路由器都要配置。进行初始配置之前,对于一个新路由器,下面这些东西是我们必须了解的:

--路由器的名字。

--准备使用的接口。

--想在路由器上运行的协议。

--接口的地址。

--用于访问路由器的密码。

图1

调查并记下了所有这些内容后,再来进行新路由器的配置,便会显得非常简单,名字

每个路由器都有独一无二的“主机名”,用以标识自己的身份,名字应当准确地描述路由器,不要使人不知所云。通常,我们将路由器摆放的地点表现到名字中去。至于具体采用什么名字,几乎完全由你自行决定。但是,RFC1035仍然对此给出了一些建议性的规则,路由器的主机名不应超过63个字符,可包含字母、数字和连字号,名字应当以一个字母起头,结尾则字母、数字均可。默认情况下,IOS会将这个名字(最多其中的29个字符)显示在IOS命令提示行中。

接口

在我们的示范路由器中,用于连接T1及Ethernet的串行接口被用来连接到10Mbps的Ethernet LAN。

针对需要连接的每个网络,都要指出准备用哪个接口与之相连。指定一个接口之前,首先必须知道路由器上可使用哪些接口。Cisco 2520有一个Ethernet接口,两个快速串行接口,两个低速串行接口,以及一个ISDN接口,无论快速还是低速串行接口,在IOS的眼中,它们都是串口、受到“待遇”都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2520总共包含了四个串口,图2向大家展示了路由器的名字,以及每个路由器上需要配置的接口情况。

两个路由器的名字分别是Dallas和FortWorth,在Dallas上,我们准备使用Ethernet0和Serial1两个接口,而在FortWorth上,准备使用Ethernet0和Serial0接口那,当然完全可以将Dallas Serial0连接到FortWorth Serial0,但为了便于这里的讨论,我们令Dallas Serial1同ForthWorth Serial0建立连接。

图2

网络协议

正如在《基础篇》中指出的那样,网络协议主要划分为两大类别:“路由的协议”和“路由协议”、现在,这两种协议都是我们需要的。

路由的协议

为决定“路由的协议”,要依据网间网中的主机类型、它们的操作系统及其配置的协议。在路由器上,可配置的路由的协议由其10S特性集决定。例如,假定路由器运行的是一套IP特性集(IP Feature Set),那么只能用IP协议启动;而假若路由器运行的是一套“企业特性集”(Enterprise Feature Set),便可用自己希望的任何一种协议启动。

我们的示范路由器运行的正是一套IOS企业特性集。现在,假定新网络将包含下面这些类型的主机:

--运行TCP/IP的Unix主机。

--运行IPx的Novell Netware5服务器和客户机,

--运行AppleTalk的Apple Macintosh机器。

通过在路由器上配IP、IPx和App1eTalk协议,我们将开始第一个网间网的构建。

路由协议

对于路由的每种协议,在所有路由器上,都应同时运行一个对应的“路由协议”。为稍微简化初始配置,我们准备运行下述路由协议:

--IP路由信息协议(RIP)。

--IPx RIP。

--AppleTalk路由表维护协议(RTMP)。

IPX RIP是IPX的默认路由协议,而RTMP是AppleTalk的默认路由协议。换言之,当我们在一个接口上配置IPx时,也会在接口上启动IPx RIP;在接口上配置App1eTalk时,RTMP也会在接口上启动。

而对于IP,它没有自己的默认路由协议。所以,我们必须手动配置一个。首先从最简单的IP路由协议开始:RIP。

接口地址

由于我们要初始配置三种“路由的协议”,所以需要为每个路由器接口的每一种协议部分配相应的地址。

IP

每个网络都需要一个IP网络、或称“子网”。由于目前存在三个网络,所以需要选择三个网络地址,并为每个网络都选择一个掩码。这三个网络分别是:Dallas Ethernet LAN,FortWorth Ethernet LAN以及位于Dallas与FortWorth之间的WAN。对于每个接口,都应选择一个IP主机地址。这个地址以我们选择的网络地址开头DD并用一个独一无二的节点地址结尾。

IP地址和其掩码的格式称为“点数”格式。地址由四个十进制数字组成,每个数字可在0到255之间变化,中间用小数点(.)分隔。

IPX

对于我们的每个网络,都需要一个IPX网络编号DD每个网络都需要一个独一无二的IPX网络编号。在接口上配置好网络编号后,IPx主机地址的节点部分会自动分配。IPX网络编号用十六进制(HEx)写成,可包含1到8个十六进制数位。

AppleTalk

对于我们的每个网络,都需要一个AppleTalk布线范围和区名。每个网络都需要一个独一无二的布线范围,由两个十进制数字组成DD第二个要比第一个大。在接口上配置布线范围和区名时,AppIeTalk主机地址的节点部分也会动态选择。所谓AppleTalk的“区”(Zone),是指一系列AppleTalk网络的逻辑组合。每个区都有自己的名字。在同区内网络连接的每个接口上,都要配置好相应的区名。

地址计划

对于早期介绍的每一种“路由的协议”,同网络连接的每个接口都必须分配相同的网络地址。例如,Dallas Seriall接口和Fortworth Seriall接口都连接到同一个网络。因此,它们必须拥有相同的网络地址。

掌握了地址定义的基本原理后,便很容易理解我们在图3中为网间网选择的网络地址。利用我们的网络地址,可为我们准备在路由器上使用的接口分配地址。表1展示了在每个路由器的初始配置期间,需要掌握的接口信息(这张表格可加快我们进行路由器初始配置的速度.因为在网间网实施过程中.可以方便地参考它)。

图3

表1

密码

对初始配置而言,我们需要三个方面的密码:

1)加密启用。

2)启用。

2)VTY(虚拟终端或虚拟电传)。

所有10S密码都要区分大小写,并可包含大、小字母、数字、标点符号和空格的任意组合。但是,不可将空格作为密码的首字符使用。IOS密码的最大长度是25个字符。

IOS配置期间会用到的密码包括

--加密启用密码DDitsasecret。

--启用密码DDenableme。

--VTY密码DD1etmein。

密码最好同时包括字母和数字,不应包括字典中能够查到的单词,而且应该很难猜测,但这儿选择的密码违反了所有这些规则DD在正式网络中,请不要照搬!

就目前的计划来说,仍然没有正式接触到路由器。在下面,我们将讨论同路由器的连接,以继续完成实施过程。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4:如何备份CISCO路由器的配置网络知识

摘 要 本文介绍CISCO2522/3810路由器配置参数备份与恢复的方法, 关键词 CISCO路由器 配置 CISCO2522/3810路由器在工商 银行 大机延伸 网络 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该路由器的配置较为复杂,对一些基层行的技术人员难以理解。通常的做法是由上级行或厂商一次安装

摘 要 本文介绍CISCO2522/3810路由器配置参数备份与恢复的方法。

关键词 CISCO路由器 配置

CISCO2522/3810路由器在工商银行大机延伸网络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该路由器的配置较为复杂,对一些基层行的技术人员难以理解。通常的做法是由上级行或厂商一次安装配置好。作者在此介绍一种CISCO路由器配置备份和恢复的简单方法,供基层行的技术人员参考。

连接一台UNIX主机(如SCO UNIX OPEN SERVER 3?0)于网上,如下图示意:

假设UNIX主机的IP地址为:16?128?177?251(掩码为:255?255?255?0),路由器Ethernet0的IP地址为16?128?177?254,其HOSTNAME为RINYNBS01。备份的方法是将路由器配置以文件的形式存放于UNIX主机上。这样做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当路由器参数遭到破坏或需要更换新路由器时,可以使系统迅速得到恢复。

一、使用rcp

1? UNIX主机端的设置

?在/etc/hosts文件中增加一行:

RINYNBS01?com

?任意建一用户test,在此用户目录下建一文件.rhosts,其中写入一行:

RINYNBS01.com RINYNBS01

2?配置备份

RINYNBS01>en

RINYNBS01#config term

RINYNBS01(config)#if rcmd remote-username test

#Ctrl-z

RINYNBS01#copy running-config rcp

Remote host[]?16?128?177?251

Name of configuration file to write[rinynbs01-confg]?

Write file rinynbs01-confg on host 16.128.177.251?[Confirm]

Build configuration...

Writing rinynbs01-confg!![OK]

至此,配置文件rinynbs01-confg即存放在UNIX主机上的/usr/test目录下。

二、使用tftp

1?UNIX端的设置

?在/etc/inetd.conf中放开或增加如下行:

tftp dgram udp wait root /etc/tftpd tftpd-s/tftpboot

?建立目录/ftpboot,并在该目录下生成一空文件如bs01,其作为配置文件名称,

使该目录及其下面的文件权限为公共可读(666)

2?配置备份

RINYNBS01#copy running-config tftp

Remote host []?16?128?177?251

Name of configuration file to write [rinynbs01-confg]?bs01

Write file bs01 on host 16.128.177.251?[confirm]

Building configuration...

Writing bs01 !!! [OK]

于是,配置文件bs01已存放在/tftpboot中。

注:也可使用WINDOWS95上的tftpd程序(如Castle Rock Computing TFTPD Version 1?2?2),直接将CISCO配置备份在WINDOWS95机器上。

三、恢复配置

以rcp为例,tftp类似。

必须首先对路由器的HOSTNAME及Ethernet0口做必要的配置,使其能与UNIX主机建立通讯。

>en

#config term

(config)#hostname RINYNBS01

# interface ethernet0

# ip address 16.128.177.254.255.255.255.0

# ip rcmd remote-username test

# no shutdown

# exit

RINYNBS01# ping 16.128.177.251

#copy rcp running-config

Address or name of remote host[]?16.128.177.251

Source file name []?rinynbs01-confg

Destnination file name [running-config]?

Connected to 16.128.177.251

Loading 5128 byte file rinynbs01-confg:![OK]

RINYNBS01#copy running-config starting-config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5:Intel9000路由器的基本配置网络知识

95xxRouter在广域网口及局域网口配置基于IP和应用端口的过滤步骤 选择进入Advanced配置界面 选择Protocol>IP>link>setup>Advanced 选择Filtering下拉参数并用鼠标点击Enabled 选择Rx Filter进入接收数据包过滤器定义界面 . 设置Default Action 下拉参数为 Di

95xxRouter在广域网口及局域网口配置基于IP和应用端口的过滤步骤

选择进入Advanced配置界面

选择Protocol>IP>link>setup>Advanced

选择Filtering下拉参数并用鼠标点击Enabled

选择Rx Filter进入接收数据包过滤器定义界面

. 设置Default Action 下拉参数为

Discard 拒绝所有数据包进入内网,除非满足相应过滤条件定义

Pass 所有数据包均可进入内网,除非因满足相应过滤条件而备拒绝

. Logging参数通常设为Discard

5.鼠标点击Add以新建一个过滤器在已存在的过滤器之后,而点击Insert以插入一新过滤器在已存在的过滤器之前,或选择Setup以编辑一选中过滤器,

Intel9000路由器的基本配置网络知识

. Action为

Pass 凡匹配该页界面参数之数据包被通过

Discard 凡匹配该页界面参数之数据包被拒绝

. 根据需求设置Protocol参数为TCP或UDP

. TCP Flag参数为All或Ack

. Src.Address Type和SrcAdress/Src.Mask为数据包源地址,在DefaultAction为Disard的情况,凡匹配该项参数的数据包被通过。

. Src.Port为发起连接的应用程序端口如FTP或HTTP等,凡匹配之应用被连接。

注: 在若干次序定义的过滤器中,数据包将被第一个条件匹配的过滤器过滤。

6.在Protocol>IP>Link>Setup>Advanced选Filters可定义过滤器以实现对由内网去外网的所有数据包的过滤,步骤同上。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6:几种不同路由器的FrameRelay的配置网络知识

随着 网络 技术的迅猛发展,Inte .net 的广泛应用,对通信介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帧中继(Frame-relay)以它通信稳定、速度快捷、价格优惠而得以迅速普及;而用好帧中继的关键就是路由器的配置。下面介绍几种常用路由器的帧中继配置,希望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Inte.net的广泛应用,对通信介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帧中继(Frame-relay)以它通信稳定、速度快捷、价格优惠而得以迅速普及;而用好帧中继的关键就是路由器的配置。下面介绍几种常用路由器的帧中继配置,希望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1、CISCO路由器的配置

interface Serial0(配置广域端口)

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IETF(封装帧中继)

frame-relay lmi-type ansi

(帧中继协议为ansi,此与邮局端要对应)

ip address 端口IP地址 子网掩码

frame-relay interface-dlci 16

(16为邮局给此端口分配的dlci号)

ip route 对端IP地址 子网掩码 对端广域口IP地址

2、3COM 路由器设置(限帧中继部分)

Set Privilege=NetMgr(授权网络管理)

Setd -ip cont=route (激活路由功能)

Setd !3 -path linetype=leased(线路类型为专线)

Setd !4 -port wn=framerelay(专线类型为帧中继)

Setd !4 -fr cont=ansilmi(协议类型为ansi)

Setd !4 -ip net=11.53.240.34

255.255.255.252(端口IP地址 子网掩码)

Add -ip addr 对端IP地址 @460 (460为对端dlci号)

Add -ip route 对端网段 子网掩码

对端广域IP地址 1(metric 即下跳数)

Setd !3 -path cont=e(激活路径)

Setd !4 -port cont=e(激活端口)

3、BDCOM 路由器设置(限帧中继部分)

Co

Chinese(选择中文界面)

Quit

S0

Encap framerelay

Ip add 广域IP地址 子网掩码

Fr local_dlci add 16(16为本方DLCI号)

Map add 对方广域IP地址 pvc 16(本方DLCI 号)

Quit

Route add 对端网段 掩码 对端广域口IP地址 1(下跳数)

Hosts add 127.0.0.1 localhost

以上是常用的三种路由器的帧中继配置,从中可以看出关键是四个内容:一是线路封装,二是协议类型,三是DLCI号,四是IP地址,

希望此文能对正在做路由器的帧中继配置的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7:CISCO36系列路由器猫池配置网络知识

Building configuration... Current configuration : 9183 bytes ! version 12.1 no service single-slot-reload-enable service timestamps debug uptime service timestamps log uptime no 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 ! hostname tyed3660 ! logging rat

Building configuration...

Current configuration : 9183 bytes

!

version 12.1

no service single-slot-reload-enable

service timestamps debug uptime

service timestamps log uptime

no 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

!

hostname tyed3660

!

logging rate-limit console 10 except errors

enable secret 5 XXXXXXXXXXXXXXXX

enable password XXXXXXX

!

username user password 0 user

username use password 0 use

username password

memory-size iomem 15

ip su.net-zero

ip host-routing

!

!

no ip finger

ip name-server X.X.X.X

ip name-server X.X.X.X!

!

!

!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ip address X.X.X.X X.X.X.X

no ip mroute-cache

speed auto

full-duplex

!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ip address X.X.X.X X.X.X.X

ip nat outside

no ip mroute-cache

speed auto

full-duplex

!

interface Serial1/0

no ip address

no ip mroute-cache

shutdown

no fair-queue

clockrate 000

!

interface Serial1/1

ip address X.X.X.X X.X.X.X

ip nat outside

encapsulation ppp

no ip mroute-cache

clockrate 2000000

!

interface Ethernet4/0

ip address 172.16.10.2 255.255.255.0

full-duplex

!

interface Async97

ip unnumbered FastEthernet0/1

ip nat inside

encapsulation ppp

no ip mroute-cache

async mode interactive

peer default ip address pool cisco2600-group-142

!

interface Async98

ip unnumbered FastEthernet0/1

ip nat inside

encapsulation ppp

no ip mroute-cache

async mode interactive

peer default ip address pool cisco2600-group-142

!

interface Async99

ip unnumbered FastEthernet0/1

ip nat inside

encapsulation ppp

no ip mroute-cache

async mode interactive

peer default ip address pool cisco2600-group-142

!

interface Async100

ip unnumbered FastEthernet0/1

ip nat inside

encapsulation ppp

no ip mroute-cache

async mode interactive

peer default ip address pool cisco2600-group-142

!

interface Async101

ip unnumbered FastEthernet0/1

ip nat inside

encapsulation ppp

no ip mroute-cache

async mode interactive

peer default ip address pool cisco2600-group-142

!

interface Async102

ip unnumbered FastEthernet0/1

ip nat inside

encapsulation ppp

no ip mroute-cache

async mode interactive

peer default ip address pool cisco2600-group-142

!

interface Async103

ip unnumbered FastEthernet0/1

ip nat inside

encapsulation ppp

no ip mroute-cache

async mode interactive

peer default ip address pool cisco2600-group-142

!

interface Async104

ip unnumbered FastEthernet0/1

ip nat inside

encapsulation ppp

no ip mroute-cache

async mode interactive

peer default ip address pool cisco2600-group-142

!

interface Async105

ip unnumbered FastEthernet0/1

ip nat inside

encapsulation ppp

no ip mroute-cache

async mode interactive

peer default ip address pool cisco2600-group-142

!

interface Async106

ip unnumbered FastEthernet0/1

ip nat inside

encapsulation ppp

no ip mroute-cache

async mode interactive

peer default ip address pool cisco2600-group-142

!

interface Async107

ip unnumbered FastEthernet0/1

ip nat inside

encapsulation ppp

no ip mroute-cache

async mode interactive

peer default ip address pool cisco2600-group-142

!

interface Async108

ip unnumbered FastEthernet0/1

ip nat inside

encapsulation ppp

no ip mroute-cache

async mode interactive

peer default ip address pool cisco2600-group-142

!

interface Async109

ip unnumbered FastEthernet0/1

ip nat inside

encapsulation ppp

no ip mroute-cache

async mode interactive

peer default ip address pool cisco2600-group-142

!

interface Async110

ip unnumbered FastEthernet0/1

ip nat inside

encapsulation ppp

no ip mroute-cache

async mode interactive

peer default ip address pool cisco2600-group-142

!

interface Async111

ip unnumbered FastEthernet0/1

ip nat inside

encapsulation ppp

no ip mroute-cache

async mode interactive

peer default ip address pool cisco2600-group-142

!

interface Async112

ip unnumbered FastEthernet0/1

ip nat inside

encapsulation ppp

no ip mroute-cache

async mode interactive

peer default ip address pool cisco2600-group-142

!

interface Async161

ip unnumbered FastEthernet0/1

ip nat inside

encapsulation ppp

no ip mroute-cache

async mode interactive

peer default ip address pool cisco2600-group-142

!

interface Async162

ip unnumbered FastEthernet0/1

ip nat inside

encapsulation ppp

no ip mroute-cache

async mode interactive

peer default ip address pool cisco2600-group-142

!

interface Async163

ip unnumbered FastEthernet0/1

ip nat inside

encapsulation ppp

no ip mroute-cache

async mode interactive

peer default ip address pool cisco2600-group-142

!

interface Async164

ip unnumbered FastEthernet0/1

ip nat inside

encapsulation ppp

no ip mroute-cache

async mode interactive

peer default ip address pool cisco2600-group-142

!

interface Async165

ip unnumbered FastEthernet0/1

ip nat inside

encapsulation ppp

no ip mroute-cache

async mode interactive

peer default ip address pool cisco2600-group-142

!

interface Async166

ip unnumbered FastEthernet0/1

ip nat inside

encapsulation ppp

no ip mroute-cache

async mode interactive

peer default ip address pool cisco2600-group-142

!

interface Async167

ip unnumbered FastEthernet0/1

ip nat inside

encapsulation ppp

no ip mroute-cache

async mode interactive

peer default ip address pool cisco2600-group-142

!

interface Async168

ip unnumbered FastEthernet0/1

ip nat inside

encapsulation ppp

no ip mroute-cache

async mode interactive

peer default ip address pool cisco2600-group-142

!

interface Async169

ip unnumbered FastEthernet0/1

ip nat inside

encapsulation ppp

no ip mroute-cache

async mode interactive

peer default ip address pool cisco2600-group-142

!

interface Async170

ip unnumbered FastEthernet0/1

ip nat inside

encapsulation ppp

no ip mroute-cache

async mode interactive

peer default ip address pool cisco2600-group-142

!

interface Async171

ip unnumbered FastEthernet0/1

ip nat inside

encapsulation ppp

no ip mroute-cache

async mode interactive

peer default ip address pool cisco2600-group-142

!

interface Async172

ip unnumbered FastEthernet0/1

ip nat inside

encapsulation ppp

no ip mroute-cache

async mode interactive

peer default ip address pool cisco2600-group-142

!

interface Async173

ip unnumbered FastEthernet0/1

ip nat inside

e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8:网络工程师应掌握的路由器协议知识

网络工程师应该掌握的路由器协议知识,距离向量路由器协议是为小型网络环境设计的,在大型网络环境下,这类路由器协议在学习路由及保持路由将产生较大的流量,占用过多的带宽。

如果在9 0秒内没有收到相邻站点发送的路由选择表更新,它才认为相邻站点不可达。每隔30秒,距离向量路由器协议就要向相邻站点发送整个路由选择表,使相邻站点的路由选择表得到更新。这样,它就能从别的站点(直接相连的或其他方式连接的)收集一个网络的列表,以便进行路由选择。距离向量路由协议使用跳数作为度量值,来计算到达目的地要经过的路由器数。例如,R I P使用B e l l m a n - F o r d算法确定最短路径,即只要经过最小的跳数就可到达目的地的线路。最大允许的跳数通常定为1 5。那些必须经过1 5个以上的路由器的终端被认为是不可到达的。距离向量路由器协议有如下几种: IP RIP、IPX RIP、A p p l e Talk RT M P和I G R P。

什么是链接状态路由器协议?

链接状态路由器协议更适合大型网络,但由于它的复杂性,使得路由器需要更多的C P U资源。它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发现已经断了的链路或新连接的路由器,使得协议的会聚时间比距离向量路由协议更短。通常,在1 0秒钟之内没有收到邻站的H E L LO报文,它就认为邻站已不可达。一个链接状态路由器向它的邻站发送更新报文,通知它所知道的所有链路。它确定最优路径的度量值是一个数值代价,这个代价的值一般由链路的带宽决定。具有最小代价的链路被认为是最优的。在最短路径优先算法中,最大可能代价的值几乎可以是无限的。如果网络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路由器只要周期性地将没有更新的路由选择表进行刷新就可以了(周期的长短可以从3 0分钟到2个小时)。链接状态路由器协议有如下几种: IP OSPF、IPX NLSP和I S - I S。一个路由器可以既使用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又使用链接状态路由协议吗?可以。每一个接口都可以配置为使用不同的路由器协议;但是它们必须能够通过再分配路由来交换路由信息。(路由的再分配将在本章的后面进行讨论。)

什么是访问表?

访问表是管理者加入的一系列控制数据包在路由器中输入、输出的规则,

它不是由路由器自己产生的。访问表能够允许或禁止数据包进入或输出到目的地。访问表的表项是顺序执行的,即数据包到来时,首先看它是否是受第一条表项约束的,若不是,再顺序向下执行;如果它与第一条表项匹配,无论是被允许还是被禁止,都不必再执行下面表项的检查了。

为什么确定毗邻路由器很重要?

在一个小型网络中确定毗邻路由器并不是一个主要问题。因为当一个路由器发生故障时,别的路由器能够在一个可接受的时间内收敛。但在大型网络中,发现一个故障路由器的时延可能很大。知道毗邻路由器可以加速收敛,因为路由器能够更快地知道故障路由器,因为hello报文的间隔比路由器交换信息的间隔时间短。使用距离向量路由协议的路由器在毗邻路由器没有发送路由更新信息时,才能发现毗邻路由器已不可达,这个时间一般为10~90秒。而使用链接状态路由协议的路由器没有收到hello报文就可发现毗邻路由器不可达,这个间隔时间一般为10秒钟。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和链接状态路由协议如何发现毗邻路由器?

使用距离向量路由协议的路由器要创建一个路由表(其中包括与它直接相连的网络),同时它会将这个路由表发送到与它直接相连的路由器。毗邻路由器将收到的路由表合并入它自己的路由表,同时它也要将自己的路由表发送到它的毗邻路由器。使用链接状态路由器协议的路由器要创建一个链接状态表,包括整个网络目的站的列表。在更新报文中,每个路由器发送它的整个列表。当毗邻路由器收到这个更新报文,它就拷贝其中的内容,同时将信息发向它的邻站。在转发路由表内容时没有必要进行重新计算。注意使用IGRP和EIGRP的路由器广播hello报文来发现邻站,同时像OSPF一样交换路由更新信息。 EIGRP为每一种网络层协议保存一张邻站表,它包括邻站的地址、在队列中等待发送的报文的数量、从邻站接收或向邻站发送报文需要的平均时间,以及在确定链接断开之前没有从邻站收到任何报文的时间。

什么是自治系统?

一个自治系统就是处于一个管理机构控制之下的路由器和网络群组。它可以是一个路由器直接连接到一个LAN上,同时也连到Internet上;它可以是一个由企业骨干网互连的多个局域网。在一个自治系统中的所有路由器必须相互连接,运行相同的路由器协议,同时分配同一个自治系统编号。自治系统之间的链接使用外部路由器协议,例如B G P。

什么是BGP?

BGP(Border GatewayProtocol)是一种在自治系统之间动态交换路由信息的路由器协议。一个自治系统的经典定义是在一个管理机构控制之下的一组路由器,它使用IGP和普通度量值向其他自治系统转发报文。在BGP中使用自治系统这个术语是为了强调这样一个事实:一个自治系统的管理对于其他自治系统而言是提供一个统一的内部选路计划,它为那些通过它可以到达的网络提供了一个一致的描述。

篇9:Cisco路由器上配置DHCP全程详解网络知识

某单位使用Cisco 3620作为IOS DHCP Server,它和内网相连的fastethernet0端口的IP地址为192.168.1.4,二层交换机采用两台Cisco 2950,三层交换机采用一台Cisco 3550, 在整个 网络 中有二个VLAN,为简化描述,假设每个VLAN都采用24位网络地址,其中VLAN1的IP

某单位使用Cisco 3620作为IOS DHCP Server,它和内网相连的fastethernet0端口的IP地址为192.168.1.4,二层交换机采用两台Cisco 2950,三层交换机采用一台Cisco 3550。

在整个网络中有二个VLAN,为简化描述,假设每个VLAN都采用24位网络地址,其中VLAN1的IP地址为192.168.1.254,VLAN2的IP地址为192.168.2.254。在Cisco设备上实现IOS DHCP Server功能以使各VLAN中的主机自动获得IP地址,如下图所示。

配置DHCP地址池、附加信息以及租约期限

DHCP服务器的数据库被组织成一个树形结构,树根是用于动态分配的所有网络段的地址池,树枝是子网地址池,树叶是手工绑定给节点的地址。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首先登陆到Cisco 3640路由器上:

ghq>enable

Password (输入路由器的特权口令)

ghq #config terminal (进入配置模式)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ghq?config # ip dhcp pool global(配置一个根地址池,global是地址池的名称,你可以采用有意义的字符串来表示)

ghq dhcp-config #network 192.168.0.0 255.255.0.0(动态分配的地址段)

ghq?dhcp-config #domain-name ghq.com(为客户机配置域后缀)

ghq?dhcp-config #dns-server 192.168.1.1(为客户机配置DNS服务器)

ghq?dhcp-config #netbios-name-server 192.168.1.1(为客户机配置wins服务器)

ghq?dhcp-config #netbios-node-type h-node(为客户机配置h节点模式)

ghq?dhcp-config #lease 30 (地址租用期为30天)

ghq?dhcp-config #ip dhcp pool vlan1 (为VLAN1配置地址池,本池是global池的子池,将从global继承域后缀、DNS服务器、wins服务器等参数)

ghq?dhcp-config #network 192.168.1.0 255.255.255.0 (VLAN1动态分配192.168.1这个网段内可以被分配的地址,没有被排除的地址)?

ghq?dhcp-config#default-router 192.168.1.254 (为客户机配置默认的网关,即VLAN1的IP地址)

ghq?dhcp-config?#ip dhcp pool vlan2 (为VLAN2配置地址池,本池是global池的子池,将从global继承域后缀、DNS服务器、wins服务器等可继承的参数)

ghq?dhcp-config#network 192.168.2.0 255.255.255.0

ghq?dhcp-config?#default-router 192.168.2.254

设置不能用于动态分配的IP地址

在整个网络中,有些IP地址需要静态的指定给一些特定的设备,例如路由器的端口、DNS服务器、wins服务器以及VLAN的地址等。显然,这些静态IP地址是不能用于动态分配的,这就需要将它们排除掉。其步骤如下:

ghq?config?#ip dhcp excluded-address 192.168.1.1 192.168.1.5 (IP地址 192.168.1.1至192.168.1.5不能用于动态分配)

ghq?config?# ip dhcp excluded-address 192.168.1.254

(IP地址192.168.1.254固定为VLAN1的地址,不能用于动态分配)

ghq?config?# ip dhcp excluded-address 192.168.2.254

(IP地址192.168.2.254固定为VLAN2的地址,不能用于动态分配)

设置DHCP数据库代理

DHCP数据库代理是用于存储DHCP绑定信息的一台主机,它可以是FTP、TFTP或者是RCP服务器,

当然,如有必要,你可以配置多个DHCP数据库代理。同样,不配置DHCP数据库代理也是允许的,但这是以不能在DHCP数据库代理上存储地址冲突日志为代价的。如果我们不想配置数据库代理,只要取消掉地址冲突日志的记录功能即可,操作命令如下:

ghq?config?# no ip dhcp conflict logging (取消地址冲突记录日志)

配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表

要使客户机能从用作DHCP Server的路由器中自动获得IP地址,首要条件就是各个VLAN中的客户机都能和路由器通信,因此首先就需要在路由器中设置一个路由以使路由器能和各个客户机通信。我们可以按如下设置 :

ghq?config?#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FastEthernet0

(FastEthernet0为路由器和内网相连的以太网接口,该命令的作用是在以太网接口和VLAN1 192.168.1.254间建立一条静态路由。)

ghq?config?#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 FastEthernet0

(该命令在以太网接口和VLAN2 192.168.2.254间建立一条静态路由)

设置好之后,在配置模式中键入EXIT命令回到特权模式下,Ping一下VLAN1和VLAN2的IP地址?192.168.1.254和192.168.2.254?,如果能够Ping通则表明配置正确,可以直接进入下一步的保存过程。

在交换机上为不同的VLAN指定DHCP服务器地址

这一步骤只须在不同的VLAN中通过设置IP HELPER-ADDRESS即可搞定,指令如下:

switch>enable (进入交换机的特权模式)

Password?

switch #config t (进入配置模式)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witch ?config?#interface vlan1 (配置VLAN1)

switch ?config-if?#ip helper-address 192.168.1.4(指定DHCP服务器的地址,即路由器的地址)

ghq?config-if?#interface vlan2 (配置VLAN2)

ghq?config-if?#ip helper-address 192.168.1.4

对所有直接连到客户机的二层访问端口开启Portfast功能

要使客户机正确获得IP地址,就需要将和客户机相连的交换机端口的Portfast功能打开(Cisco 2950)。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只能在连接一个单一客户机的二层端口上开启该功能,如果在一个连接到交换机或集线器的端口上开启该功就有可能引起广播风暴或“地址学习”问题。开启Portfast功能的步骤如下:

switch #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 ?config?#interface interface-id

switch ?config-if?#spanning-tree portfast (开启portfast功能)

switch?config-if? #end

经过以上规划与设置操作后,在路由器和交换机上的设置全部完成,剩下的工作只要在客户机上打开“自动获得IP地址”功能即可(如图2所示)。对于Windows/ Server系统,还需要将“DHCP CLIENT”服务启用(如下图3所示),否则在Windows 2000/2003 Server中将不能自动得到IP地址。

图二        图三    至此,通过启用Cisco路由器的DHCP Server功能与客户端DHCP的配合使用,使局域网VLAN中的主机自动获得IP地址,真正实现了DHCP服务全部功能。相比在服务器上用windows/Linux操作系统实现的DHCP服务器,从稳定性和功能上看,路由器实现的DHCP服务器要优越得多。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10:无法登录无线路由器配置界面解决网络知识

介绍如何组建家庭无线局域网的文章,你能在网上搜索出一大堆来,这些文章看上去都很不错,不但过程描述的详细还配了相关图片, 因为职业的缘故,笔者以前虽然经常关注无线路由器配置这方面的内容,却由于没有实际操作而流于表面,前几天耐不住诱惑搞了一套NE

介绍如何组建家庭无线局域网的文章,你能在网上搜索出一大堆来,这些文章看上去都很不错,不但过程描述的详细还配了相关图片。因为职业的缘故,笔者以前虽然经常关注无线路由器配置这方面的内容,却由于没有实际操作而流于表面,前几天耐不住诱惑搞了一套NETGEAR(美国网件)的无线套装,亲手改造了一下自家的局域网。本以为凭着几年的IT生涯,应该是手到擒来的事情,没想到却几经波折,下面把其中的经验教训跟大家共享。

无线路由器用的是NETGEAR WGR614(54M即802.11g的),网卡也是54M的(配置很顺利所以就没仔细看具体型号),之所以选用NETGEAR的,因为我一号称是专业人士的朋友说,“NETGEAR是除Cisco-Linksys外最好的,不过Linksys的太贵了。”

首先在笔记本上安装了无线网卡,安装时稍微担心了一下,因为XP说网卡的驱动“未经微软认证,可能有问题”,不过我马上又装了NETGEAR光盘中的网卡配置软件,一切正常,开机后找到了办公室的AP.按照网管给我的密码,始终无法连接,本以为是密码的问题,网管却一再保证没有问题,那就只能是网卡配置的问题了,因此郁闷了一下午。快下班的时候顺手Ping了一下公司的无线路由器,发现根本不通,马上押着网管去重启,之后顺利连接。由此得一小教训,没事别总把问题往自己身上揽。

回到家,准备开始改造家里的网络。家里用的是ADSL的包月上网,通过一个8口的迷你Switch组成了连接各屋共3台PC的局域网。此前曾把ADSL猫设置为自动拨号,目的是方便家里几台机器同时上网,结果被网通重置了我的上网密码,说是不允许这样做,只好改成了手动拨号,$#$@%$&的。听同事说,通过无线路由器自动拨号,连接的机器也可以同时上网,而且网通还查不到,于是弃用原来的Switch,把机器都接到了无线路由器的端口上。按照说明书连接无线路由器和ADSL猫,此时出现了第一个疑问,以前ADSL猫和Switch的Uplink口用的是交叉线连接,现在还用交叉线吗?索性直接用了无线路由器自带的那根线。

连接好以后,插入无线路由器的驱动光盘,提示找不到Internet连接,于是又读了一遍说明书,上面说“要保证有可用的Internet连接”,不明白“可用”是什么意思,于是又照着以前走Switch的方式,用PC拨号上了ADSL,把无线路由器连到了Switch一个口上。此处乃重大失误,完全属于当时痰迷了心窍,乱来。居然通过了驱动程序的Internet连接测试,接着按提示选择设备连接方式,发现哪个都不对(这就是乱连的后果),干脆挨个试,发现全都走不下去,安装再次失败。于是想采用手动设置的方式,结果发现给出的登录地址是“www.louterlogin.net”,当时就糊涂了,难道要先上网?能通过无线路由上网,我还配你干什么?!不过后来还是试了试,发现不论是否拨上去,显示的都是“该页无法显示”。

第二天,在公司给那个专业人士打电话咨询,他说登录界面应该是“192.168.1.1”,我说说明书上不是这么写的啊,而且我也试过,只是在直接连ADSL猫的时候能登录猫的配置界面,其它情况根本无法登录。他建议我先不连猫,只连无线路由器试试,并表示如果还不能解决就可能是兼容的问题,要换个路由器。挂了电话,我心里暗骂一句,“这什么专家!能换我找你干嘛!”(不过后来证明专家是对的,我错怪了人家,抱歉啊)我还是不死心,又在网上搜索相关文章,发现大部分讲得都是登录后的那些选项是干什么的,怎么配,涉及如何登录配置界面的很少,偶尔有讲到的也基本是一句“输入192.168.1.1登录”带过,是不是大家登录的时候都很顺利啊?其实,我觉得倒是那些具体配置的讲解没什么大用处,因为基本采用缺省设置就可以了,很多文章自己也是这么说的,

晚上回了家继续试。先想到把猫设成自动拨号,然后再连无线路由器,登录猫的配置界面时突然想到,这个的地址也是“192.168.1.1”,会不会和路由器的那个冲突?(这想法是不是有点“小白”)于是很努力的想把猫的地址换了,但最终还是失败了。用PC连上猫,拨号上网,又开始疯狂搜索……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帖子,原文如下:

NETGEAR的安装!大家知道那个说明书全是英文的,而且那张CD也是没用的!所以要是没有经验的朋友设置起来会比较麻烦!而且似乎按照网上下载的说明书设置是不对的!我来跟大家说一下我的设置方法!

Patrt1:连接方法

断开Modem和PC的连接,将路由器与PC连接(先不要连接Internet)

连接好之后打开IE浏览器,地址栏输入:192.168.1.1.

此时会出现一个欢迎界面,我的是英文的,点OK,过几秒种会出现一个提示,让你连接上Internet!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把ADSL猫和Router连接上了!再点确定!(见图)

然后你就可以进行设置了!里面的设置应该蛮简单的,地区选择Asia,SSID name默认的是netgear,你也可以自己改!还有一个需要填写的就是你ADSL上网的帐号和密码!

设置好之后你就可以无线你的无限了!

根据本人摸索,觉得有几点要注意:

一、先不要连接internet,否则可能出现196.168.1.1无法打开,要等welcome界面出现之后,根据提示再连接internet!

二、要记住不行,就重新启动计算机,重新开ADSL猫,Router电源拔了再接上。还有就是reset你的Router!注意本地连接要选择自动获取IP地址!

大受启发,又想到专家也曾提到过这种方法,马上试试了……成功!登录配置界面,配置各项参数(其实我什么也没配,就是填了ADSL上网的用户名和密码)。笔记本找到了无线网络并顺利连接,其它PC也都可以上网了。上帝啊,感谢那位发帖的大哥“zengdeyy”!

总结:

1.说明书这玩艺有时候不能全信,尤其是翻译过来的。

2.实践出真知,“先不要连接Internet,否则可能出现196.168.1.1无法打开,要等welcome界面出现之后,根据提示再连接Internet”,这点很关键,我大部分的屡战屡败皆源于没有做到这点。

3.专家的建议还是应该引起重视,不要太过逆反。

4.网上的文章大部分过于注重描述整体过程,对细节关注不够,特别是针对性较强的小问题更是喜欢忽略。所以我们搜索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些论坛里面的帖子,那里很可能就有你要的内容。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11:交换机配置之交换机高级配置的常见命令网络知识

在交换机的高级配置中,通常是利用以上配置菜单中的”[K] Command Line“项进行的, Cisco交换机所使用的软件系统为Catalyst IOS。CLI的全称为”Command-Line Interface“,中文名称就称之为”命令行界面“,它是一个基于DOS命令行的软件系统模式,对大小

在交换机的高级配置中,通常是利用以上配置菜单中的”[K] Command Line“项进行的。

Cisco交换机所使用的软件系统为Catalyst IOS。CLI的全称为”Command-Line Interface“,中文名称就称之为”命令行界面“,它是一个基于DOS命令行的软件系统模式,对大小写不敏感(即不区分大小写)。有这种模式的不仅交换机有、路由器、防火墙都有,其实就是一系列相关命令,但它与DOS命令不同,CLI可以缩写命令与参数,只要它包含的字符足以与其他当前可用至的命令和参数区别开来即可。虽然对交换机的配置和管理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既可以使用纯字符形式的命令行和菜单(Menu),也可以使用图形界面的Web浏览器或专门的网管软件(如CiscoWorks 2000)。相比较而言,命令行方式的功能更强大,但掌握起来难度也更大些。下面把交换机的一些常用的配置命令介绍如下。

Cisco IOS共包括6种不同的命令模式:User EXEC模式、Privileged EXEC模式、VLAN dataBase模式、Global configuration模式、Interface configuration模式和Line configuration模式。当在不同的模式下,CLI界面中会出现不同的提示符。为了方便大家的查找和使用,表1列出了6种CLI命令模式的用途、提示符、访问及退出方法,

表1::CLI命令模式特征表        Cisco IOS命令需要在各自的命令模式下才能执行,因此,如果想执行某个命令,必须先进入相应的配置模式。例如”interface type_number“命令只能在”Global configuration“模式下执行,而”duplex full-flow-control“命令却只能在”Interface configuration“模式下执行。

在交换机CLI命令中,有一个最基本的命令,那就是帮助命令”?“,在任何命令模式下,只需键入”?“,即显示该命令模式下所有可用到的命令及其用途,这就交换机的帮助命令。另外,还可以在一个命令和参数后面加”?“,以寻求相关的帮助。

例如,我们想看一下在”Privileged Exec“模式下在哪些命令可用,那么,可以在”#“提示符下键入”?“,并回车。再如,如果想继续查看”Show“命令的用法,那么,只需键入”show ?“并回车即可。另外,”?“还具有局部关键字查找功能。也就是说,如果只记得某个命令的前几个字符,那么,可以使用”?“让系统列出所有以该字符或字符串开头的命令。但是,在最后一个字符和”?“之间不得有空格。例如,在”Privileged Exec“模式下键入”c?“,系统将显示以”c“开头的所有命令。

还要说明的一点是:Cisco IOS命令均支持缩写命令,也就是说,除非您有打字的癖好,否则根本没有必要键入完整的命令和关键字,只要键入的命令所包含的字符长到足以与其他命令区别就足够了。例如,可将”show configure“命令缩写为”sh conf“,可将”show configure“命令缩写为”sh conf“然后回车执行即可。

以上介绍了命令方式下的常见配置命令,由于配置过程比较复杂,在此不作详细介绍。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路由器配置基础(二)网络知识

华为路由器防火墙配置命令总结

linux命令详解网络配置、sysctl命令参数

交换机配置命令分类总结

ISDN 协议配置

无线年代你了解无线路由器吗网络知识

华为3com WBR204g无线路由器配置

北电8600交换机VLAN配置命令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网络知识

UbuntuVmware虚拟机网络配置

路由器OSPF协议配置命令网络知识(集锦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路由器OSPF协议配置命令网络知识,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