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DN 协议配置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joefresh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ISDN 协议配置(共含13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joefresh”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ISDN 协议配置

篇1:ISDN 协议配置

1. 综合数字业务网(ISDN)

综合数字业务网(ISDN)由数字电话和数据传输服务两部分组成,一般由电话局提供这种服务,ISDN的基本速率接口(BRI)服务提供2个B信道和1个D信道(2B+D)。BRI的B信道速率为64Kbps,用于传输用户数据。D信道的速率为16Kbps,主要传输控制信号。在北美和日本,ISDN的主速率接口(PRI)提供23个B信道和1个D信道,总速率可达1.544Mbps,其中D信道速率为64Kbps。而在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ISDN的PRI提供30个B信道和1个64Kbps D信道,总速率可达2.048Mbps。我国电话局所提供ISDN PRI为30B+D。

2. 基本命令

498)this.style.width=498;“ alt=”“ />

注:1.交换机类型如下表,国内交换机一般为basic-net3。

498)this.style.width=498;” alt=“” />

3. ISDN实现DDR(dial-on-demand routing)实例:

498)this.style.width=498;“ alt=”“ />

设置如下:

Router1:

hostname router1

user router2 password cisco

!

isdn switch-type basic-net3

!

interface bri 0

ip address 192.200.10.1 255.255.255.0

encapsulation ppp

dialer map ip 192.200.10.2 name router2 572

dialer load-threshold 80

ppp multilink

dialer-group 1

ppp authentication chap

dialer-list 1 protocol ip permit

!

Router2:

hostname router2

user router1 password cisco

!

isdn switch-type basic-net3

!

interface bri 0

ip address 192.200.10.2 255.255.255.0

encapsulation ppp

dialer map ip 192.200.10.1 name router1 571

dialer load-threshold 80

ppp multilink

dialer-group 1

ppp authentication chap

dialer-list 1 protocol ip permit

!

Cisco路由器同时支持回拨功能,我们将路由器Router1作为Callback Server,Router2作为Callback Client。

与回拨相关命令:

498)this.style.width=498;” alt=“” />

设置如下:

Router1:

hostname router1

user router2 password cisco

!

isdn switch-type basic-net3

!

interface bri 0

ip address 192.200.10.1 255.255.255.0

encapsulation ppp

dialer map ip 192.200.10.2 name router2 class s3 572

dialer load-threshold 80

ppp callback accept

ppp multilink

dialer-group 1

ppp authentication chap

map-class dialer s3

dialer callback-server username

dialer-list 1 protocol ip permit

!

Router2:

hostname router2

user router1 password cisco

!

isdn switch-type basic-net3

!

interface bri 0

ip address 192.200.10.2 255.255.255.0

encapsulation ppp

dialer map ip 192.200.10.1 name router1 571

dialer load-threshold 80

ppp callback request

ppp multilink

dialer-group 1

ppp authentication chap

dialer-list 1 protocol ip permit

!

相关调试命令:

debug dialer

debug isdn event

debug isdn q921

debug isdn q931

debug ppp authentication

debug ppp error

debug ppp negotiation

debug ppp packet

show dialer

show isdn status

举例:执行debug dialer命令观察router2呼叫router1,router1回拨router2的过程.

router1#debug dialer

router2#ping 192.200.10.1

router1#

00:03:50: %LINK-3-UPDOWN: Interface BRI0:1, changed state to up

00:03:50: BRI0:1:PPP callback Callback server starting to router2 572

00:03:50: BRI0:1: disconnecting call

00:03:50: %LINK-3-UPDOWN: Interface BRI0:1, changed state to down

00:03:50: BRI0:1: disconnecting call

00:03:50: BRI0:1: disconnecting call

00:03:51: %LINK-3-UPDOWN: Interface BRI0:2, changed state to up

00:03:52: callback to router2 already started

00:03:52: BRI0:2: disconnecting call

00:03:52: %LINK-3-UPDOWN: Interface BRI0:2, changed state to down

00:03:52: BRI0:2: disconnecting call

00:03:52: BRI0:2: disconnecting call

00:04:05: : Callback timer expired

00:04:05: BRI0:beginning callback to router2 572

00:04:05: BRI0: Attempting to dial 572

00:04:05: Freeing callback to router2 572

00:04:05: %LINK-3-UPDOWN: Interface BRI0:1, changed state to up

00:04:05: BRI0:1: No callback negotiated

00:04:05: %LINK-3-UPDOWN: Interface Virtual-Access1, changed state to up

00:04:05: dialer Protocol up for Vi1

篇2:PPP 配置协议

PPP(Point-to-Point Protocol)是SLIP(Serial Line IP protocol)的继承者,它提供了跨过同步和异步电路实现路由器到路由器(router-to-router)和主机到网络(host-to-network)的连接,

CHAP(Challenge Handshak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和PAP(Passwor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PAP)通常被用于在PPP封装的串行线路上提供安全性认证。使用CHAP和PAP认证,每个路由器通过名字来识别,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CHAP和PAP在RFC 1334上有详细的说明。

1. 有关命令

端口设置

498)this.style.width=498;“ alt=”“ />

注:1、要使用CHAP/PAP必须使用PPP封装。在与非Cisco路由器连接时,一般采用PPP封装,其它厂家路由器一般不支持Cisco的HDLC封装协议。

2. 举例

路由器Router1和Router2的S0口均封装PPP协议,采用CHAP做认证,在Router1中应建立一个用户,以对端路由器主机名作为用户名,即用户名应为router2,

同时在Router2中应建立一个用户,以对端路由器主机名作为用户名,即用户名应为router1。所建的这两用户的password必须相同。

498)this.style.width=498;” alt=“” />

设置如下:

Router1:

hostname router1

username router2 password xxx

interface Serial0

ip address 192.200.10.1 255.255.255.0

clockrate 1000000

ppp authentication chap

!

Router2:

hostname router2

username router1 password xxx

interface Serial0

ip address 192.200.10.2 255.255.255.0

ppp authentication chap

篇3:如何配置路由协议

管理网络带宽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没有其他路由器的网络上,对网络接口上流出的广播通信进行路由毫无意义。这对你的路由器资源使用来说,其效率都是非常低下的。让我们来看看如何通过使用passive-interface命令,来更好的进行带宽控制。

要想正确的配置路由协议,passive-interface命令绝对不可不知。不过,如果你不是在使用动态路由协议(比如OSPF,EIGRP,或者RIP)的话,那你倒也用不到这个命令。

passive-interface命令仅仅工作于路由器配置模式(Router Configuration Mode)。当你看到如下所示的命令行提示符时,那你就知道自己已经进入该模式了:

Router(config-router)

你可以使用passive-interface命令告知动态路由协议不要通过该接口发送网络广播。这个命令可以对所有的IP路由协议生效,仅BGP除外。

不过,该命令在OSPF上工作,和在IS-IS上有点不同。用OSPF,被动指定的网络接口作为stub(末节区域)出现,并不发送和接收任何路由更新。使用RIP,IGRP,以及EIGRP时,它不发送任何路由,但是它能接收它们。同样,它也将对网络上所有非被动的接口发送广播。

使用passive-interface命令有两种方式。

指定某个接口成为被动模式,这意味着它将不会发出路由更新。

首先将所有接口设为被动模式。然后在那些你打算发送路由更新的接口上,使用no passive-interface命令。

让我们来对两种方式各看一个示例。注:两个事例都假定你已经预先添加了对路由协议是被动接口的网络(使用网络命令)。

让一个接口变成被动模式,只需要对接口进行指定。这里是一个示例:

要记住,这意味着系统通过连到另一台路由器的串行接口,将对你设置的两个网络进行广播。另外,这也没有阻止你的路由器从局域网络接口(使用RIP)接收路由更新。如果另一台路由器正巧也在局域网上,并向你的路由器发送了更新,它依旧可以收到这些更新。

Router(config)# router rip Router(config-router)# passive-interface Ethernet 0/0

将所有接口设为被动,然后单独打开某个接口,仅需使用passive-interface default和no passive-interface命令(在IOS 12.0中介绍),

下面是个示例:

Router(config)# router rip Router(config-router)# passive-interface default Router(config-router)# no passive-interface Serial 0/0

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网络,专用于示范该命令的深层应用。假设你有2台路由器,通过一个T1回路相连,且路由器均运行RIP.每个路由器连一个局域网,电脑通过以太网卡连上局域网。

你需要每台路由器都了解对方路由器的网络,对吧?这也是为什么要使用动态路由协议的目的所在。但是在局域网上,并无其他路由器可以让这两台路由器交换路由更新。

在这种情况下,你为什么会想每30秒在局域网接口广播一次路由更新,一直持续呢?答案是你不想。这是一种对局域网带宽和电脑CPU时间的浪费。如果它只是一个小更新,它的确不会引起什么问题,但如果你能避免,何必发送这种毫无必要的通信呢?

那怎么才能消除这种毫无必要的通信呢?在每台路由器上,进入RIP配置模式(RIP Configuration mode),并使用passive-interface命令,停止在局域网端口上发送路由更新。下面是示例:

Router(config)# router RIP Router(config-router)# passive-interface Ethernet 0/0

这个,当然,假设你已经预先使用网路命令配置好了打算广播的网络。下面是个事例:

Router(config-router)# network 1.0.0……0 (the Serial network)Router(config-router)# network 2.0.0.0 (the Ethernet network) 要记住,这意味着系统通过连到另一台路由器的串行接口,将对你设置的两个网络进行广播。另外,这也没有阻止你的路由器从局域网络接口(使用RIP)接收路由更新。如果另一台路由器正巧也在局域网上,并向你的路由器发送了更新,它依旧可以收到这些更新。

篇4:VTP协议及其配置

VTP协议(VLAN Trunk Protocol)

是Cisco私有协议

作用:从一个控制点(也就是VTP中的服务器)维护整个企业网上VLAN添加、删除和重命名等工作

VTP域的组成:

相同域名,必须通过Trunk相互连接,一组交换机

VTP的运行模式有3种:

——服务器模式(server)

提供VTP消息:包括VLAN ID和名字信息

学习相同域名的VTP消息

转发相同域名的VTP消息

可以添加删除更改VLAN

——客户端模式(client)

请求VTP消息

学习相同域名的VTP消息

转发相同域名的VTP消息

不可以添加删除更改VLAN

——透明模式(Transparent)

不提供VTP消息

不学习VTP消息

转发VTP消息

可以添加删除更改VLAN,只在本地生效

VTP通告

1、客户机的通告请求——获取VLAN信息

条件:交换机重启;VTP域名变更;交换机接收到了配置修订号大的汇总通告

2、服务器的通告响应——发送VLAN信息

汇总通告:用于通知邻接的交换机目前VTP域名和配置修订编号;每隔300秒一次或配置改变时发送通告

子集通告:包含VLAN的详细信息

注意:VTP通告使用组播地址发送,地址为01-00-0c-cc-cc-cc

只能通过中继端口(串口)传送

VTP消息通过VLAN 1传送

VTP版本

1、version 1:一个VTP透明传输的交换机,需要检查VTP版本号和域名是否匹配,匹配时才转发

2、version 2:再转发VTP信息时,不检查版本号和域名

相关配置命令:

#switchport mode trunk ——“全局”设置Trunk链路

#vtp domain 域名 ——“VLAN数据库”,创建VTP域

#vtp mode server | client | transparent ——2950系列配置VTP模式

#vtp server | client | transparent ——3640系列配置VTP模式

#vtp password 密码 ——配置VTP口令

#vtp pruning ——配置VTP修建

#vtp version 2 ——2950配置VTP版本

#vtp v2-mode ——3640配置VTP版本

#show vtp status

例拓补图:www.dnzg.cn

具体配置步骤:

【交换机A】

A(config)#interface f0/10

A(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设置该端口为串口模式

篇5:各类路由协议配置方法

单一种类的路由协议配置我们虽然有了不少的讲解,那么对不同种类的的路由协议,所进行的配置也是不同的,这里我们来归纳一下。这样大家可以进行一下比较学习。我们都明白路由器的功能主如果寻址和转发寻址是通过路由算来完成的路由算法将搜集到的不同信息添到路由表中而转发则是通过路由表进行路由器之间相互通信更新维护路由表而路由器之间相互通信就触及到了路由协议?

路由协议主要分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由网络管理员手工输入?

动态路由:通过路由选择协议自动顺应网络拓扑或流量的变化?

路由协议配置之静态路由的配置

Router(config)iproute+非直连网段(通俗的说就是除了你的S口和E口)+子网掩码+下一跳地址

Router(config)

#exit

动态路由按照是否在一个自治系统内运用又可以分为内部网关协议(IGP)和外部网关协议(BGP),常见的内部网关协议有RIPOSPF等外部网关协议有BGPBGP-4这里主要说下内部网关协议,RIP(RoutingInformationprotocol)是一种距离矢量选择路由协议由于它的简朴可靠便于配置所以运用比较广泛但是由于它最多支持的跳数为15,16为不可达所以只合适小型的网络而且它每隔30S一次的路由信息广播也是造成网络广播风暴的重要原因之一?

路由协议配置之RIP的配置

Router(config)

#routerrip

Router(config-router)

#networknetwork-number

network_number为路由器的直连网段

IGRP(InteroorGatewayRoutingProtocol)IGRP由于突破了15跳的限制,成为了当时大型CISCO网络的首选协议RIP与IGRP的工作机制,均是从所有配置接口上定期发出路由更新?但是,RIP是以跳数为度量单位;IGRP以多种因素来建立路由最佳路径; 带宽(Bandwidth),延迟(Delay),可靠性(Reliability),负载(LOAD)等因素但是它的缺点就是不支持VLSM和不连续的子网?

路由协议配置之IGRP的配置

router(config)

#routerigrp100(100为自治系统号)

router(config-router)

#networknetwork-number

router(config-router)

#exit

注意:

1)编号的有效范围为1-65535,编号用确定一组区域编号相同的路由器和接口

2)不同的编号的路由器不参与路由更新

EIGRP(Enhanced Intero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

EIGRP是最典型的平衡混合路由选择协议,它融合了距离矢量和链路状态两种路由选择协议的长处,运用散射更新算法,可完成很高的路由性能?EIGRP特点是采用不定期更新,即只在路由器改变计量标准或拓扑出现变化时发送部分更新路由?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SLM,具有相同的自治系统号的 EIGRP和IGRP之间,可无缝交换路由信息?

路由协议配置之EIGRP的配置和IGRP的大致相同

router(config)

#routereigrp(100为自治系统号)

router(config-router)

#network

network-numberrouter(config-router)

#exit

路由协议配置之OSPF

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所谓链路状态是指路由器接口的状态,如UP,DOWN,IP及网络类型等链路状态信息通过链路状态公告 (LSA)发布到网上的每台路由器每台路由器通过LSA信息建立一个关于网络的拓扑数据库可以在大型网络中运用而且它支持VLSM运用带宽作为度量值收敛速度快通过分区完成高效的网络管理?

路由协议配置之OSPF的配置

router(config)

#routerospf3(3为进程号)

router(config-router)

#network+直连网段+直连网段+子网掩码的反码(反码就是通配符)+区域号(多个路由器配置时区域号必须相同)

篇6:华为OSPF协议基本配置

华为OSPF协议基本配置

1、系统视图下启动OSPF进程,应该Router ID

请根据需求,在相应的华为路由器、华为交换机上进行以下配置,

步骤 1 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步骤 2 执行命令ospf [ process-id ] [ router-id router-id ],启动OSPF进程,进入OS PF视图。

步骤 3 执行命令area area-id,进入OSPF区域视图。

步骤 4 可选配置(配置OSPF区域认证方式)

执行命令authentication-mode simple { [ plain ] plain-text | cipher cipher-text },配置OSPF区域的验证模式(简单验证)。

执行命令authentication-mode { md5 | hmac-md5 } [ key-id { plain plain-text | [ cipher ] cipher-text } ],配置OSPF区域的验证模式(md5验证)。

步骤5 执行命令 network ip-address wildcard-mask,配置区域所包含的网段。

router-id 建议配置OSPF 进程的时候,首先规划好Router ID,然后使用手动配RD

network 该处的网段是指运行OSPF协议接口的IP地址所在的网段。一个网段只能属于一个区域,或者说每个运行OSPF协议的接口必须指明属于某一个特定的区域。

满足下面两个条件,接口上才能正常运行OSPF协议:

1)、接口的IP地址掩码长度≥network命令中的掩码长度。

2)、接口的主IP地址必须在network命令指定的网段范围内。

Loopback 对于Loopback接口,缺省情况下OSPF以32位主机路由的方式对外发布其IP地址,与接口上配置的掩码长度无关。如果要发布Loopback接口的网段路由,需要将Loopback接口网络类型配置为非广播类型,一般配置成P2P

authentication-mode 使用区域验证时,一个区域中所有的路由器在该区域下的验证模式和口令必须一致。

2、配置OSPF接口参数,包括OSPF接口网络类型,cost等等。

请根据需求,在相应的华为路由器、华为交换机上进行以下配置。

步骤 1 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步骤 2 执行命令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进入接口视图。

步骤 3 执行命令ospf network-type { broadcast | nbma | p2mp | p2p },

配置OSPF接口的网络类型。

步骤 4 执行命令ospf cost cost,设置OSPF接口的开销值。

如果没有在接口视图下通过命令ospf cost配置此接口的开销值,OSPF会根据该接口的带宽自动计算其开销值。计算公式为:接口开销=带宽参考值/接口带宽,取计算结果的整数部分作为接口开销值(当结果小于1时取1)。通过改变带宽参考值可以间接改变接口的开销值,

在配置时注意,必须保证该进程中所有路由器的带宽参考值一致。建议在网络规划阶段,就应该规划好全局各条链路的ospf接口cost。

3、配置OSPF引入其它协议的路由

请根据需求,在相应的华为路由器、华为交换机上进行以下配置。

步骤 1 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步骤 2 执行命令ospf [ process-id ],启动OSPF进程,进入OSPF视图。

步骤 3 执行命令import-route protocol [ process-id ] [ cost cost | type type | tag tag ] * [ route-policy route-policy-name ],引入其它协议的路由信息。

步骤 4 可选配置(配置对步骤3引入的外部路由进行过滤)

执行命令filter-policy { acl-number | ip-prefix ip-prefix-name } export [ protocol [ process-id ] ],对引入的路由进行过滤,通过过滤的路由才能被发布出去。

import-route 1)、经常在后面加上route-policy进行过滤,过滤一些不想通过ospf协议发布的网段,在运营商网络中一般为私网地址。OSPF lsdb里是不会出现这些ase路由的。2)、该命令不能引入外部路由的缺省路由,OSPF引入外部缺省路由,将在其他文章中详细阐述。

filter-policy 1)、是对OSPF对引入后的路由进行过滤,是指OSPF只将满足条件的外部路由转换为Type5 LSA并发布出去。2)、用户可以通过指定protocol [ process-id ]对特定的某一种协议或某一进程的路由信息进行过滤。如果没有指定protocol [ process-id ],则OSPF将对所有引入的路由信息进行过滤。

4、OSPF状态查看命令

查看OSPF统计信息 display ospf [ process-id ] cumulative

查看OSPF的LSDB信息 display ospf [ process-id ] lsdb [ brief ]

display ospf [ process-id ] lsdb [ router | network | summary | asbr | ase | nssa | opaque-link | opaque-area | opaque-as ] [ link-state-id ] [ originate-router [ advertising-router-id ] | self-originate ]

查看OSPF外部路由信息 display ospf [ process-id ] lsdb ase

查看OSPF自己引入的外部路由 display ospf [ process-id ] lsdb ase self-originate

查看OSPF邻居的信息 display ospf [ process-id ] peer [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 neighbor-id ]

查看OSPF接口信息, display ospf [ process-id ] interface [ all |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查看OSPF路由表的信息 display ospf [ process-id ] routing [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 nexthop nexthop-address ]

篇7:华为OSPF协议基本配置

本文主要讲述了系统视图启动OSPF进程,OSPF接口网络类型,cost,配置OSPF引入其它协议的路由等技术详细的向大家介绍了如何配置OSPF

1、系统视图下启动OSPF进程

请根据需求,在相应的华为路由器、华为交换机上进行以下配置,

步骤 1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步骤 2 执行命令ospf ,启动OSPF进程,进入OSPF视图。

步骤 3执行命令area area-id,进入OSPF区域视图。

步骤 4可选配置(配置OSPF区域认证方式)

执行命令authentication-mode simple { plain-text | cipher cipher-text },配置OSPF区域的验证模式(简单验证)。

执行命令authentication-mode { md5 | hmac-md5 } cipher-text } ],配置OSPF区域的验证模式(md5验证)。

步骤5 执行命令 network ip-address wildcard-mask,配置区域所包含的网段。

router-id 建议配置OSPF 进程的时候,首先规划好Router ID,然后使用手动配置RD。

network 该处的网段是指运行OSPF协议接口的IP地址所在的网段。一个网段只能属于一个区域,或者说每个运行OSPF协议的接口必须指明属于某一个特定的区域。满足下面两个条件,接口上才能正常运行OSPF协议:1)、接口的IP地址掩码长度≥network命令中的掩码长度。2)、接口的主IP地址必须在network命令指定的网段范围内。

Loopback 对于Loopback接口,缺省情况下OSPF以32位主机路由的方式对外发布其IP地址,与接口上配置的掩码长度无关。如果要发布Loopback接口的网段路由,需要将Loopback接口网络类型配置为非广播类型,一般配置成P2P

authentication-mode 使用区域验证时,一个区域中所有的路由器在该区域下的验证模式和口令必须一致。

2、配置OSPF接口参数,包括OSPF接口网络类型,cost等等。

请根据需求,在相应的华为路由器、华为交换机上进行以下配置。

步骤 1 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步骤 2 执行命令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进入接口视图。

步骤 3 执行命令ospf network-type { broadcast | nbma | p2mp | p2p },

配置OSPF接口的网络类型,

步骤 4 执行命令ospf cost cost,设置OSPF接口的开销值。

如果没有在接口视图下通过命令ospf cost配置此接口的开销值,OSPF会根据该接口的带宽自动计算其开销值。计算公式为:接口开销=带宽参考值/接口带宽,取计算结果的整数部分作为接口开销值(当结果小于1时取1)。通过改变带宽参考值可以间接改变接口的开销值。在配置时注意,必须保证该进程中所有路由器的带宽参考值一致。建议在网络规划阶段,就应该规划好全局各条链路的ospf接口cost。

3、配置OSPF引入其它协议的路由

请根据需求,在相应的华为路由器、华为交换机上进行以下配置。

步骤 1 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步骤 2 执行命令ospf ,启动OSPF进程,进入OSPF视图。

步骤 3 执行命令import-route protocol * ,引入其它协议的路由信息。

步骤 4 可选配置(配置对步骤3引入的外部路由进行过滤)

执行命令filter-policy { acl-number | ip-prefix ip-prefix-name } export ],对引入的路由进行过滤,通过过滤的路由才能被发布出去。

import-route 1)、经常在后面加上route-policy进行过滤,过滤一些不想通过ospf协议发布的网段,在运营商网络中一般为私网地址。OSPF lsdb里是不会出现这些ase路由的。2)、该命令不能引入外部路由的缺省路由,OSPF引入外部缺省路由,将在其他文章中详细阐述。

filter-policy 1)、是对OSPF对引入后的路由进行过滤,是指OSPF只将满足条件的外部路由转换为Type5 LSA并发布出去。2)、用户可以通过指定protocol 对特定的某一种协议或某一进程的路由信息进行过滤。如果没有指定protocol ,则OSPF将对所有引入的路由信息进行过滤。

4、OSPF状态查看命令

查看OSPF统计信息 display ospf cumulative

查看OSPF的LSDB信息 display ospf lsdb

display ospf lsdb | self-originate ]

查看OSPF外部路由信息 display ospf lsdb ase

查看OSPF自己引入的外部路由 display ospf lsdb ase self-originate

查看OSPF邻居的信息 display ospf peer

查看OSPF接口信息, display ospf interface

查看OSPF路由表的信息 display ospf routing

篇8:简单的路由协议分析和配置

我们都知道路由器的功能主要是寻址和转发 寻址是通过路由算来实现的 路由算法将收集到的不同信息添到路由表中 而转发则是通过路由表进行 路由器之间相互通信 更新 维护路由表 而路由器之间相互通信就涉及到了路由协议

路由协议主要分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由网络管理员手工输入,

动态路由:通过路由选择协议自动适应网络拓扑或流量的变化。

静态路由的优点就是简单 高效 优先级高

静态路由的配置:

Router(config)ip route +非直连网段(通俗的说就是除了你的S口和E口)+子网掩码+下一跳地址

Router(config)#exit

动态路由按照是否在一个自治系统内使用又可以分为内部网关协议(IGP)和外部网关协议(BGP)

常见的内部网关协议有RIP OSPF等 外部网关协议有BGP BGP-4 这里主要说下内部网关协议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距离矢量选择路由协议 由于它的简单 可靠 便于配置 所以使用比较广泛 但是由于它最多支持的跳数为15,16为不可达 所以只适合小型的网络 而且它每隔30S一次的路由信息广播也是造成网络广播风暴的重要原因之一

RIP的配置

Router(config)#router rip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network-number

network_number为路由器的直连网段

由于RIP的局限性 一种新的协议应运而生 IGRP

IGRP(Intero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IGRP由于突破了15跳的限制,成为了当时大型CISCO网络的首选协议 RIP与IGRP的工作机制,均是从所有配置接口上定期发出路由更新。但是,RIP是以跳数为度量单位;IGRP以多种因素来建立路由最佳路径;带宽(Bandwidth),延迟(Delay),可靠性(Reliability),负载(LOAD)等因素 但是它的缺点就是不支持VLSM和不连续的子网,

IGRP的配置:

router(config)#router igrp 100(100为自治系统号)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network-number

router(config-router)#exit

注意:

1)编号的有效范围为1-65535,编号用确定一组区域编号相同的路由器和接口

2)不同的编号的路由器不参与路由更新

EIGRP(Enhanced Intero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

EIGRP是最典型的平衡混合路由选择协议,它融合了距离矢量和链路状态两种路由选择协议的优点,使用散射更新算法,可实现很高的路由性能。

EIGRP特点是采用不定期更新,即只在路由器改变计量标准或拓扑出现变化时发送部分更新路由。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SLM,具有相同的自治系统号的EIGRP和IGRP之间,可无缝交换路由信息。

EIGRP的配置和IGRP的大致相同:

router(config)#router eigrp(100为自治系统号)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network-number router(config-router)#exit

OSPF

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 所谓链路状态是指路由器接口的状态,如UP,DOWN,IP及网络类型等链路状态信息通过链路状态公告(LSA)发布到网上的每台路由器 每台路由器通过LSA信息建立一个关于网络的拓扑数据库 可以在大型网络中使用 而且它支持VLSM 使用带宽作为度量值 收敛速度快 通过分区实现高效的网络管理

OSPF的配置:

router(config)#router ospf 3 (3为进程号)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直连网段+直连网段+子网掩码的反码(反码就是通配符)+区域号(多个路由器配置时区域号必须相同)

router(config-router)#exit

多个路由器配置时如果选择相同的进程号 理论上会造成冲突 但经过实际测试是可以相同的

这些就是比较常见的路由协议和配置 个人理解 仅供和我一样菜的小菜鸟参考

篇9:动态路由协议配置实验心得

一、实验目的

(1) 路由器配置环境的搭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及其测试;

(2) 路由器主机名和口令的配置、路由器接口的配置;

(3)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

二、实验设备及环境

锐捷路由器Star-2624二台、网线若干、微机二台、配置电缆二条。

三、实验步骤

1、通过静态路由,使路由器A,B 具有非直连子网的路由信息。

A 路由器的配置:

(1)基本配置:

配置路由器主机名

Red-Giant>enable(注:从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

Red-Giant#configure terminal(注:从特权模式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ed-Giant(config)#hostname A(注:将主机名配置为“A”)

A(config)#

为路由器各接口分配IP 地址

A(config)#interface serial 0

A(config-if)#ip address 172.16.2.2 255.255.255.0

注:设置路由器serial 0 的IP 地址为172.16.2.2,对应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A(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

A(config-if)#ip address 172.16.3.1 255.255.255.0

注:设置路由器fastethernet 0 的IP 地址为172.16.3.1,对应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2)配置接口时钟频率(DCE):

A(config)#interface serial 0

A(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注:设置接口物理时钟频率为64Kbps

(3)配置静态路由:

A(config)#ip route 172.16.1.0 255.255.255.0 172.16.2.1

或:

A(config)#ip route 172.16.1.0 255.255.255.0 serial 0

B 路由器的配置:

(1)基本配置:

配置路由器主机名

Red-Giant>enable(注:从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

Red-Giant#configure terminal(注:从特权模式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ed-Giant(config)#hostname B(注:将主机名配置为“B”)

B(config)#

为路由器各接口分配IP 地址

B(config)#interface serial 0

B(config-if)#ip address 172.16.2.1 255.255.255.0

A(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

A(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1 255.255.255.0

(2)配置静态路由:

B(config)#ip route 172.16.3.0 255.255.255.0 172.16.2.2

或:

B(config)#ip route 172.16.3.0 255.255.255.0 serial 0

验证命令:

show ip int brief

show ip route

ping

实验结果

A,B 各路由器应该看到全网路由。主机172.16.3.2 能够访问主机172.16.1.2。

2、通过动态路由RIP,使路由器A,B 具有非直连子网的路由信息。

(1)删除静态路由信息。

(2)A路由器的配置:

A(config)#router rip

注:启用路由器A 的RIP 进程

A(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0.0

注:(1.公布属于172.16.0.0 主类的子网;2.包含在172.16.0.0 主类内的接口发送接收路由信息)

(2)B 路由器的配置:

B(config)#router rip

注:启用路由器A 的RIP 进程

B(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0.0

注:(1.公布属于172.16.0.0 主类的子网;2.包含在172.16.0.0 主类内的接口发送接收路由信息)

实验结果

A,B 各路由器应该看到全网路由。主机172.16.3.2 能够访问主机172.16.1.2。

验证命令:

show ip int brief

show ip route

show ip protocols

ping

四、注意事项

(1)路由器的广域网连接,DCE端需要配置CLOCK RATE。

(2)静态路由的下一站,可以是本路由器的接口名称,或者下一站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

(3)动态路由发布直连网络号时使用主类网络号。

五、实验思考题解答

(1)静态路由的工作原理?

答:

由网络管理员在路由器上手工添加路由信息以实现路由目的,手工配置,无开销,配置简单,需人工维护,适合简单拓扑结构的网络。

(2)动态路由的工作原理?

答:通过相互连接的路由器之间交换彼此信息,然后按照一定的算法优化出来的,而这些路由信息是在一定时间间隙里不断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以随时获得最优的寻路效果

六、实验心得体会

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否则,在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你在做实验时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如果你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使你事倍功半.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你的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我们,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

篇10:动态路由协议配置实验心得

RIP 特性包括:

有类, 距离矢量

跳数为度量值

不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或不连续子网

每30秒更新一次

Rip 被封装在 UDP分段中 ,源目的端口号 520

2 条原则控制 RIPv1更新:

如果某条路由更新及其接收接口属于相同的主网,则在路由更新中对该网络应用该接口的子网掩码。

如果某条路由更新及其接收接口属于不同的主网,则在路由更新中对该网络应用网络的有类子网掩码。

不必要的 RIP 更新会影响网络性能

带宽浪费在传输不必要的更新上。因为 RIP 更新是广播,所以路由器将向所有端口转发更新。

LAN 上的所有设备都必须逐层处理更新,直到传输层后接收设备才会丢弃更新。

在广播网络上通告更新会带来严重的风险。RIP更新可能会被数据包嗅探软件中途截取。路由更新可能会被修改并重新发回该路由器,从而导致路由表根据错误度量误导流量。

命令 作用

Rtr(config)#router rip 启动 RIP 路由协议

Rtr(config-router)#network 指定路由器上哪些接口将启用 RIP

Rtr#debug ip rip 用于实时查看路由更新

Rtr(config-router)#passive-interface fa0/0 防止此接口发布更新

Rtr(config-router)#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 发布默认路由

Rtr#show ip protocols 该命令可以显示计时器信息

今天中午没睡觉,下午上课那叫一个困字了得啊。。(中午不睡觉还是不行啊,影响下午的学习效率),导致老师今天在上面讲的时候都没怎么听好,后面做实验就悲剧了,第一次做实验开始时候这么没有头绪,上一节课讲的静态路由的配置,这次动态路由配置的主要是讲RIP协议的应用。

实验目的把上面的pc端都可以相互ping通,首先先给路由器和pc配好ip地址,分为5个网段,(初始ip地址为192.168.1.0,五个网段依次叠加把Router0,CopyRouter0,CopyRouter0(1),设为r1,r2,r3,先给r1应用rip协议:

1.在配置模式下输入 router rip

2.然后输入 network 192.168.1.0(network后面是路由器所连接的网段,r1就连接有2个网段,r2就是3个网段,依次输入)

3.然后再输入 passive-interface(后面接的是端口号,目的是为了安全,如果路由器的端口上接了终端或者交换机,就要避免路由信息流向终端或交换机)

这样r1就配好了。

下面开始来配置r2:

r2前面配置动态路由的方式和r1基本类似,就不重复了,然后就要给他配置默认路由,如果要想3个pc都能ping通的话,那么三个路由器中的路由表中必须要包含有这5个网段,所以理论上要给每个路由器都要配置默认路由,但是这里直接给边界路由器配置默认路由就行了,r1就可以通过arp学习到默认路由。给r2配置默认路由:

1.输入 ip route 0.0.0.0 0.0.0.0 (后面接的是端口号 这里是 se0/0/1)

2.输入 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这样r1就可以学习到默认路由了)然后我们可以查一下,两个路由器中的路由表,看是不是都有了5条路由,然后我们会发现r3中还只有2条路由信息,然后我们就要开始配置r3的路由。

给r3配置静态路由(这里也可以配置动态路由,那样也可以ping通,但是那样不安全),我们采用静态路由配置:

1.输入 ip route (后面接的是目的ip,掩码,本地接口,依次输入他们的值)

2.然后我们可以再查一下r3的路由表,看5条路由信息是否都有了,如果都有了,我们就可以大胆的ping了,到这里实验就做完啦~

当然在实验中还出现了很多问题:

1.刚开始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给路由器加串行接口;

2.实验的代码还是不熟悉,(其实代码也不要记,但是还是有一点不知道怎么用的)

3.刚开始对于实验原理还是不清楚,没有理解透彻。。(值得反省啊!!)

还是要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加油!!!

篇11:动态路由协议配置实验心得

通过多个路由器连接发的主机进行通信需要在路由器具有相应的路由表,路由表生成的方式有手动添加,通过协议动态生成(RIP,EIGRP,OSPF).

手动配置:

ip route srcIP Mask nextHop // 如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172.16.1.1

RIP:

动态路由协议采用自适应路由算法,能够根据网络拓扑的变化而重新计算机最佳路由。由于路由的复杂性,路由算法也是分层次的,通常把路由协议(算法)划分为自治系统(AS)内的(IGP)与自治系统之间的(EGP)路由协议。RIP是IGP ,采用 Bellman-Ford算法。

基本配置命令:

route rip //进行入rip的配置

network w.x.y.z //添加直连网段

version 2 //设置版本号

EIGRP:

EIGRP(增强型内部网关路由协议) 是 Cisco内部专有协议,其它公司的网络产品是不会拥有该协。

基本配置命令:

route eigrp //进行入eigrp的配置

network w.x.y.z //添加直连网段

OSPF:

OSP(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内决策路由。可以划分区域是OSPF能多适应大型复杂网络的一个特性,我们只借助完成单个area的简单配置。

OSPF配置基本命令配置基本命令:

route ospf 10 //

network 192.168.1.1 0.0.0.255 area 3 //3代表域号.

show ip ospf

篇12:动态路由协议配置实验心得

一、实验名称:动态路由配置

二、实验目的:实了解动态路由的原理,掌握动态路由的配置方法 三、实验软件:eNSP 四、实验任务:

1.了解RIP协议的配置及其特性 2.掌握路由聚合的方法 3明析RIP v2的验证方式

五、实验步骤

1.构建实验拓扑图,配置主机参数,并启动设备

Pc1-IP:10.1.1.2 Gateway:30 Pc2-IP:20.1.1.2 Gateway:30

R1 E/0/0/0-IP:10.1.1.1 Gateway:30 R1 E/0/0/1-IP:1.1.1.1Gateway:24 R2E/0/0/0-IP:20.1.1.1 Gateway:30 R2 E/0/0/1-IP:1.1.1.2 Gateway:24 2.配置接口IP地址

R1

system-view

[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0

[Huawei-Ethernet0/0/0]ip address 10.1.1.1 30 [Huawei-Ethernet0/0/0]q

[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1

[Huawei-Ethernet0/0/1]ip address 1.1.1.1 24 [Huawei-Ethernet0/0/1]q R2

system-view

[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0

[Huawei-Ethernet0/0/0]ip address 20.1.1.1 30 [Huawei]interfaceEthernet0/0/1

[Huawei-Ethernet0/0/1]ip address 1.1.1.2 24 [Huawei-Ethernet0/0/1]q

3.添加待聚合路由信息(仅R1)

system-view

[Huawei]interface LoopBack 0

[Huawei-LoopBack0]ip address 30.1.6.213 32 [Huawei-LoopBack0]q

[Huawei]interface LoopBack 1

[Huawei-LoopBack1]ip address 172.16.0.1 24 [Huawei-LoopBack1]q

[Huawei]interface LoopBack 2

[Huawei-LoopBack2]ip address 172.16.1.1 24 [Huawei-LoopBack2]q

[Huawei]interface LoopBack3

[Huawei-LoopBack3]ip address 172.16.2.1 24 [Huawei-LoopBack3]q

4.RIP协议配置(RIPv1、RIPv2)

RIPv1:有类别路由协议,不支持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不支持路由聚合,以

广播的形式发送报文,不支持验证 RIPv2:无类别路由协议,支持VLSM,支持路由聚合,以广播或组播(224.0.0.9)

的形式发送报文,支持明文验证和MD5密文验证

⑴RIPv1版:(注:启用协议后,若不改变协议类型则默认为1) R1:

system-view [Huawei]rip [Huawei-rip-1]

[Huawei-rip-1]version 1 [Huawei-rip-1]network 1.0.0.0 [Huawei-rip-1]network10.0.0.0 [Huawei-rip-1]network 30.0.0.0 [Huawei-rip-1]network 172.16.0.0[Huawei-rip-1]q

R2:

system-view [Huawei]rip

[Huawei-rip-1]version 1 [Huawei-rip-1]network 1.0.0.0 [Huawei-rip-1]network20.0.0.0 [Huawei-rip-1]q

⑵RIPv2版:(注:直接修改即可,无需“undo”命令)

[Huawei-rip-1]version 2

⑶检查配置是否正确

[Huawei]display ip routing-table

R1:

R2:

⑷对比RIPv1、RIPv2协议下R1、R2的路由表

注:RIP协议类型需R1、R2同时修改后,方可查看路由表 ①

②RIPv1-R2:

RIPv1不支持VLSM,不支持路由聚合

③ RIPv2-R1:

④RIPv2-R2:

RIPv2支持VLSM,支持路由聚合

5.路由聚合

⑴自动路由聚合

R1:关闭水平分割

system-view.

[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1

[Huawei-Ethernet0/0/1]undo rip split-horizon

[Huawei-Ethernet0/0/1]q

R2:查看此时路由表

⑵手动路由聚合

R1:取消自动聚合

system-view

[Huawei-rip-1]undo summary

[Huawei-rip-1]q

[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1

[Huawei-Ethernet0/0/1]rip summary-address 172.0.0.0 255.0.0.0

[Huawei-Ethernet0/0/1]q

R2:查看路由表

6.RIP v2的验证方式

⑴明文认证

R1:

system-view

[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1

[Huawei-Ethernet0/0/1]rip authentication-mode ?

md5 MD5 authentication

simple Simple text authentication

[Huawei-Ethernet0/0/1]rip authentication-mode simple 1234

[Huawei-Ethernet0/0/1]q

R2:

system-view

[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1

[Huawei-Ethernet0/0/1]rip authentication-mode simple 1234

[Huawei-Ethernet0/0/1]q

⑵MD5密文认证

[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1

[Huawei-Ethernet0/0/1]rip authentication-mode md5 un

[Huawei-Ethernet0/0/1]rip authentication-mode md5 us

[Huawei-Ethernet0/0/1]rip authentication-mode md5 usual 1234

[Huawei-Ethernet0/0/1]q

篇13:动态路由协议配置实验心得

1、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统一分发和管理IP地址

2、DHCP的工作过程:需要自动获取IP地址的客户端开启自动获取IP地址之后,本地广播发出DHCP Discover数据包,

源IP地址0.0.0.0,目标IP地址255.255.255.255,源MAC地址为本地网卡MAC,目标MAC为FFFF-FFFF-FFFF,

源端口为68,目标端口为67;

开启了DHCP服务的服务器收到此数据包后,发送免费ARP以确定所要下发的IP地址没有冲突,再本地基于广播的形式回复DHCP Offer数据包,

源IP是服务器IP地址,目标IP地址255.255.255.255,源MAC为服务器网卡MAC,目标MAC为FFFF-FFFF-FFFF,

源端口为67,目标端口为68;

客户端使用DHCP Request数据包请求IP地址,服务器回复ACK给客户端,客户端拿到IP地址。

租期:默认租期为1440min/24h/一天。

续租:当租期到达1/2时,客户端若依然在线,客户端主动发出Request数据包来续租;

若续租失败,继续在7/8的租期再次发送Request数据包续租;

若依然失败,那租期到达时地址被收回,客户端若想继续使用,需要重新获取地址。

3、当路由器作为DHCP服务器时:

有两种配置方法

(1)以全局的池塘下发地址

(2)以接口的IP地址的范围下发地址

4、RIP:路由信息协议

动态试验的步骤

1、搭建拓扑图,划分区域网

2、编写各个端口IP

3、进入DHCP为每个路由器下的PC自动配置IP

4、最后运用RIP协议,使得全网可达

路由器OSPF协议配置命令网络知识

iPhone15配置参数

水库配置水资源论文

opporeno10配置参数是什么

UbuntuVmware虚拟机网络配置

iphone15参数配置详细

mate60pro参数配置是什么

华为mate60pro参数配置

华为Mate60Pro参数配置

高配置汽车买卖合同

ISDN 协议配置(精选1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ISDN 协议配置,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