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双核心星形结构IP城域网的路由规划与配置实践网络知识(共含7篇),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antony9554”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多核心,尤其是双核心的星形(以下简称双星) 网络 拓扑结构因为其许多优点,成为多数城域宽带IP网络的首选拓扑结构,因此,双星形结构的路由规划在城域网的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 双星形拓朴结构概述 双星形的结构综合了单星形结构和网状结构的优点,即
多核心,尤其是双核心的星形(以下简称双星)网络拓扑结构因为其许多优点,成为多数城域宽带IP网络的首选拓扑结构。因此,双星形结构的路由规划在城域网的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 双星形拓朴结构概述
双星形的结构综合了单星形结构和网状结构的优点,即节省了链路,又能起到网状结构的路由冗余与备份的作用。它一般分为核心层、分布层、接入层三个层面,一个典型的双星形结构如图一:
图 中,核心层设计两个节点,分布层五个节点,接入层可以是N个节点。核心节点做为城域网骨干,也是城域网出口,两个节点设计有链路互连;分布层节点设计五个,每个节点均以双链路与两个核心之间互连,接入层节点设计多个,每个节点可以有一条或两条链路连到一个分布节点。这样的设计,使核心设备可以高速转发数据包,并保持路由冗余;分布层节点汇接接入层流量并做策略控制,接入层就是接入用户以及其它一些设备。
二、 路由协议的选择
在宽带IP城域网的建设中,IP路由的规划应当参照Internet骨干路由的方法进行设计,对于双星形结构来说,可以在内部路由采用OSPF v2,对于外部路由采用BGP4。内部路由在层次上可以分为两层:骨干路由层和接入层。
骨干路由层原则上采用OSPF v2,OSPF v2是由RFC1583定义,适用于自治域内的路由规划,有较强的域内路由分区和负载分担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开放的标准,各种厂家的设备均支持,不必担心不同厂家设备之间的路由协议的兼容问题。
接入层路由一般采用静态路由,只有在用户的网络确实需要采用动态路由协议时才分情况采用OSPF或BGP。
外部路由协议采用BGP4协议。BGP4是边界网关协议,适用于独立的自治域管理系统,有很强的策略路由和流量控制,路由过滤的功能.国内大多数IP网络的骨干网协议均选用BGP4。
三、城域网外部路由的规划设计
对于双星形结构的城域网络来说,BGP4协议是整个城域网的外部路由协议,它担负着与骨干BGP4协议的互通,广播城域网路由,学习外网路由,路由过滤,流量控制,路由广播等功能.双星结构的城域网原则上应该独立运行于一个自治域,拥有独立的自治域号,也可与省网骨干共同运行于同一个自治域。BGP4的功能大部份厂家的设备都支持。下面以Cisco设备为例来说明.
两个核心路由器之间运行IBGP,互相学习对方从外网学来的BGP路由,与外网运行EBGP,各自学习相应的BGP路由。有条件的话,双核心应与不同的出口设备互连,做为路由备份,如图二。
1、 路由的过滤与广播
BGP运行以后,如何广播城域网内部路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广播路由主要有两种方法。
a)向BGP中自动注入OSPF路由,使用Redistribute OSPF命令;
b)在双核心上配置相应的广播路由,OSPF路由不注入BGP路由,而是广播什么路由就配置什么广播路由,使用NETWORK X.X.X.X命令。
第一种方法配置简单,但是由于内网路由的复杂性,可能会广播一些不应该广播的内网路由,从而影响外网的路由的稳定性,同时,也比较耗费路由器资源。
第二种方法配置语句较多,但是可以很好的控制路由的广播,做到内网广播的路由过滤,同时,比较节省路由器资源。更进一步,通过路由总结,可以只向外网广播汇聚路由,减少骨干网络上的路由数目,有利于整个骨干网络的稳定性。
2、 流量控制
城域网流量全部由双核心出口出去。为了充分利用双链路,可以利用BGP4的LOCAL PREFERENCE 属性,设置出口流量控制策略,使双出口链路的带宽得到充分利用,最优化出口流量分布。而且,对于一些多核心的网络,流量控制更加显得重要。
3、 使用LOOPBACK地址
对于运行IBGP的双核心来说,在向邻居宣告其邻居关系时,应该使用LOOPBACK地址,而不是相邻接口地址,这样,当对应接口链路发生故障时,LOOPBACK地址仍然可达,使BGP邻居关系仍然能够形成,可以使用Update-source子句。
4、 对于BGP同步规则的处理
因为双星形结构的特殊性,在双星之间有直达链路,因此,一般不要求BGP的同步规则。但是,如果城域网不是单独运行在一个自治域内,而是还有别的IBGP邻居,并且可能会转发其它自治域的流量,则应该要求同步规则,在BGP协议的配置段中使用Synchronization语句。对于多核心的网络,一般均要求同步规则。
一个配置实例如下:
router bgp 100
no synchronization
network 200.100.0.0 mask 255.255.224.0
network 200.100.32.0 mask 255.255.224.0
network 200.150.0.0 mask 255.255.192.0
aggregate-address 200.100.0.0 255.255.224.0 summary-only
aggregate-address 200.100.32.0 255.255.224.0 summary-only
aggregate-address 200.150.0.0 255.255.192.0 summary-only
neighbor 200.100.0.18 remote-as 200
neighbor 200.100.0.18 description “MAN EXIT 1”
neighbor 200.100.0.18 update-source Loopback0
neighbor 200.100.0.18 route-map local-pref in
neighbor 200.100.0.18 filter-list 1 out
neighbor 200.100.0.17 remote-as 300
neighbor 200.100.0.17 description “MAN EXIT 2”
neighbor 200.100.0.17 update-source Loopback0
no auto-summary
route-map local-pref permit 10
set local-preference 300
四、城域网内部路由规划设计
1、 路由分区的规划
无论是多星还是双星型结构的城域网结构来说,都应根据路由器数量,网络的基本拓扑,路由器的负载等来合理规划路由区域,
对于双星型结构的网络,毫无疑问,将双核心设计为骨干路由区域,即AREA 0,负责高速,稳定的转发数据包。对于各个汇接区,经过合理规划,将每个汇接区设计为一个单独路由区域。汇接层路由器设计成区域边界路由器。各个汇接区域内接入路由器设计成域内路由器,也运行OSPF协议。见图二。
2、 IP地址规划与路由汇总的应用
对于每个汇接区域内的OSPF 区域来说,由于边界路由器负责向骨干区域内注入区域内的路由,许多路由将会是非常零散的小路由,这样,容易造成AREA 0内的路由器路由表项过大,使路由器资源耗费过大,路由收敛时间增大,影响城域网络的稳定性和健壮性。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在边界路由器上做汇接区域内的路由汇总。使注入到零域内的路由是一个个较整齐的汇总路由,大大减少了路由表数目。但是,这就要求进行城域网规划时,合理规划IP地址,为每个汇接区域分配连续的,大段的IP地址,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利用OSPF的特性,使城域网络的路由规划更合理,使网络更健壮。
3、 接入用户路由的注入
对于各个接入层交换机来说,由于许多最终用户将直接接到这个交换机上,这样将会产生许多最终用户的路由,对于这些路由的域内广播可以有两种方法:
a)将这些路由做为OSPF内部路由来广播,需单独配置,比较繁琐,
b)将这些路由做为外部路由来广播,使用Redistribute Connect和Redistribute Static语句。这种方法只需配置一次,比较简单,且将来网管人员定义方便。
对于城域网来说,采用第二种方案比较合理
4、 NSSA路由区域的应用
对于双星形结构的网络来说,由于每个域只有一个汇接层路由器做为出口,按照普通的路由区域,则域内路由器不但学到了域内的路由,还学到了许多域间路由,路由表项还可以进一步减少。传统的做法是每一个路由区域做为stub区域,但是如前所述,每一个汇接层路由区域是一个单独的路由区域,有许多用户路由做外部路由注入, 所以不可以做为STUB域,但是可以设计成NSSA(Not So Stub Area)。NSSA区别于STUB的地方在于NSSA可以允许外部路由以7类LSA注入到OSPF区域,最后由边界路由器转化为5类LSA注入到OSPF AREA 0 内。同时域内的路由器可以不学习域间路由,只用一条默认路由指向边界路由器。大大减少了路由条目,使用AREA X NSSA语句。
5、 网内默认路由的产生
城域网的全网出口是由双核心出去,对于每个路由器配置默认路由很不现实。因此,可以在双核心路由器上产生默认路由,通过OSPF广播到全部城域网内的路由器,使每个路由器可以自学习默认路由。使用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语句。
6、 动态接入路由的设计
由于用户接入路由关系到全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这方面的因素考虑,建议接入层路由只提供静态路由,然后将静态路由重分布(Redistribution)到OSPF的路由表中。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和保持整个系统路由的稳定性。只有在用户的网络确实需要采用动态路由协议时才分情况采用OSPF或BGP,例如用户网络到城域网间存在多条链路,为了提供自动故障恢复功能,可以采用OSPF路由协议;如果该用户同时还连接到其它ISP(multihome),可能需要采用BGP协议予以解决。
一个简单的配置实例如下:
Router OSPF 100
network 200.100.0.16 0.0.0.240 area 0
network 100.200.200.128 0.0.0.240 area 1
network 100.100.100.128 0.0.0.240 area 1
area 1 nssa
area 1 nssa 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
area 1 range 60.150.231.0 255.255.255.0
redistribution connected
redistribution static
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
小结:
城域网的内部不适合进行OSPF与BGP路由之间的相互注入,而是应采用OSPF默认路由指向核心,再由核心路由器对内网路由进行BGP路由广播,使外网可以学习城域网内路由,同时,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懂得网络配置命令是一般技术人员必备的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学习,总结了一些常用的命令和示例以便日后查阅.
传统的在1--3点,ip高级路由命令在4--12点,两者部分可以通用,并达到同样的目的,但ip的功能更强大,可以实现更多的配置目的,
首先,先了解传统的网络配置命令:
1. 使用ifconfig命令配置并查看网络接口情况
示例1: 配置eth0的IP,同时激活设备:
# ifconfig eth0 192.168.4.1 netmask 255.255.255.0 up
示例2: 配置eth0别名设备 eth0:1 的IP,并添加路由
# ifconfig eth0:1 192.168.4.2
# route add ?Chost 192.168.4.2 dev eth0:1
示例3:激活(禁用)设备
# ifconfig eth0:1 up(down)
示例4:查看所有(指定)网络接口配置
# ifconfig (eth0)
2. 使用route 命令配置路由表
示例1:添加到主机路由
# route add ?Chost 192.168.4.2 dev eth0:1
# route add ?Chost 192.168.4.1 gw 192.168.4.250
示例2:添加到网络的路由
# route add ?Cnet IP netmask MASK eth0
# route add ?Cnet IP netmask MASK gw IP
# route add ?Cnet IP/24 eth1
示例3:添加默认网关
# route add default gw IP
示例4:删除路由
# route del ?Chost 192.168.4.1 dev eth0:1
示例5:查看路由信息
# route 或 route -n (-n 表示不解析名字,列出速度会比route 快)
3.ARP 管理命令
示例1:查看ARP缓存
# arp
示例2: 添加
# arp ?Cs IP MAC
示例3: 删除
# arp ?Cd IP
4. ip是iproute2软件包里面的一个强大的网络配置工具,它能够替代一些传统的网络管理工具。
例如:ifconfig、route等,
上面的示例完全可以用下面的ip命令实现,而且ip命令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下面介绍一些示例:
4.0 ip命令的语法
ip OBJECT ]
4.1 ip link set--改变设备的属性. 缩写:set、s
示例1:up/down 起动/关闭设备。
# ip link set dev eth0 up
这个等于传统的 # ifconfig eth0 up(down)
示例2:改变设备传输队列的长度。
参数:txqueuelen NUMBER或者txqlen NUMBER
# ip link set dev eth0 txqueuelen 100
示例3:改变网络设备MTU(最大传输单元)的值,
# ip link set dev eth0 mtu 1500
示例4: 修改网络设备的MAC地址。
参数: address LLADDRESS
# ip link set dev eth0 address 00:01:4f:00:15:f1
4.2 ip link show--显示设备属性. 缩写:show、list、lst、sh、ls、l
-s选项出现两次或者更多次,ip会输出更为详细的错误信息统计。
示例:
# ip -s -s link ls eth0 eth0: mtu 1500 qdisc cbq qlen 100 link/ether 00:a0:cc:66:18:78 brd ff:ff:ff:ff:ff:ff RX: bytes packets errors dropped overrun mcast 2449949362 2786187 0 0 0 0 RX errors: length crc frame. fifo missed 0 0 0 0 0 TX: bytes packets errors dropped carrier collsns 178558497 1783946 332 0 332 35172 TX errors: aborted fifo window heartbeat 0 0 0 332 这个命令等于传统的 ifconfig eth0
5.1 ip address add--添加一个新的协议地址. 缩写:add、a
示例1:为每个地址设置一个字符串作为标签。为了和Linux-2.0的网络别名兼容,这个字符串必须以设备名开头,接着一个冒号,
# ip addr add local 192.168.4.1/28 brd + label eth0:1 dev eth0
示例2: 在以太网接口eth0上增加一个地址192.168.20.0,掩码长度为24位(155.155.155.0),标准广播地址,标签为eth0:Alias:
# ip addr add 192.168.4.2/24 brd + dev eth1 label eth1:1
这个命令等于传统的: ifconfig eth1:1 192.168.4.2
5.2 ip address delete--删除一个协议地址. 缩写:delete、del、d
# ip addr del 192.168.4.1/24 brd + dev eth0 label eth0:Alias1
5.3 ip address show--显示协议地址. 缩写:show、list、lst、sh、ls、l
# ip addr ls eth0
5.4.ip address flush--清除协议地址. 缩写:flush、f
正文:
懂得网络配置命令是一般技术人员必备的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学习,总结了一些常用的命令和示例以便日后查阅.
传统的在1--3点,ip高级路由命令在4--12点,两者部分可以通用,并达到同样的目的,但ip的功能更强大,可以实现更多的配置目的,
首先,先了解传统的网络配置命令:
1. 使用ifconfig命令配置并查看网络接口情况
示例1: 配置eth0的IP,同时激活设备:
# ifconfig eth0 192.168.4.1 netmask 255.255.255.0 up
示例2: 配置eth0别名设备 eth0:1 的IP,并添加路由
# ifconfig eth0:1 192.168.4.2
# route add �Chost 192.168.4.2 dev eth0:1
示例3:激活(禁用)设备
# ifconfig eth0:1 up(down)
示例4:查看所有(指定)网络接口配置
# ifconfig (eth0)
2. 使用route 命令配置路由表
示例1:添加到主机路由
# route add �Chost 192.168.4.2 dev eth0:1
# route add �Chost 192.168.4.1 gw 192.168.4.250
示例2:添加到网络的路由
# route add �Cnet IP netmask MASK eth0
# route add �Cnet IP netmask MASK gw IP
# route add �Cnet IP/24 eth1
示例3:添加默认网关
# route add default gw IP
示例4:删除路由
# route del �Chost 192.168.4.1 dev eth0:1
示例5:查看路由信息
# route 或 route -n (-n 表示不解析名字,列出速度会比route 快)
3.ARP 管理命令
示例1:查看ARP缓存
# arp
示例2: 添加
# arp �Cs IP MAC
示例3: 删除
# arp �Cd IP
4. ip是iproute2软件包里面的一个强大的网络配置工具,它能够替代一些传统的网络管理工具,
例如:ifconfig、route等,
上面的示例完全可以用下面的ip命令实现,而且ip命令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下面介绍一些示例:
4.0 ip命令的语法
ip [OPTIONS] OBJECT [COMMAND [ARGUMENTS]]
4.1 ip link set--改变设备的属性. 缩写:set、s
示例1:up/down 起动/关闭设备。
# ip link set dev eth0 up
这个等于传统的 # ifconfig eth0 up(down)
示例2:改变设备传输队列的长度。
参数:txqueuelen NUMBER或者txqlen NUMBER
# ip link set dev eth0 txqueuelen 100
示例3:改变网络设备MTU(最大传输单元)的值。
# ip link set dev eth0 mtu 1500
示例4: 修改网络设备的MAC地址。
参数: address LLADDRESS
# ip link set dev eth0 address 00:01:4f:00:15:f1
4.2 ip link show--显示设备属性. 缩写:show、list、lst、sh、ls、l
-s选项出现两次或者更多次,ip会输出更为详细的错误信息统计。
示例:
网络配置与IP路由实例 摘自《计算机世界》作者:中国工商 银行 池州分行刘东明 --------------------------------------------------------------------------------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可以使用户共享应用程序、数据文件、系统资源
网络配置与IP路由实例
摘自《计算机世界》 作者:中国工商银行池州分行 刘东明
--------------------------------------------------------------------------------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可以使用户共享应用程序、数据文件、系统资源(打印机、Modem等),并可交换E-mail和其他信息,在网络中,计算机系统间能够以对用户透明的协同方式相互通信。网络中的计算机虽不需要运行同样的操作系统,但它们一定使用同样的协议进行通信。目前最热门、应用最广泛的当首推TCP/IP协议。在TCP/IP协议中配置和管理网络时,最重要的是IP网络地址和路由,本文以Unix操作系统和Cisco路由器为例,总结笔者多年的网络配置、管理和使用经验,给出网络配置的几个实例,供计算机网络爱好者和网络管理员参考。
配置局域网卡
IP地址分为两个部分,即网络号和主机号,利用网络掩码可以将大的逻辑网络(IP网络地址通常分为A、B、C、D、E五类,大的逻辑网络指其中的某类)分割成小的物理网络,即若干个子网,此时的网络地址是网络号+子网络号。因此在配置网卡前,网络管理员必须清楚网卡的中断、地址、所在局域网的网络地址和掩码、分配给机器的IP地址。例如,假设某局域网为A类地址,系统管理员分配给机器的IP地址为18.48.232.19,网络掩码为255.255.255.0,则此时的网络号是18,网络地址是18.48.232,主机号为19;若网络掩码为255.255.0.0,则网络号为18,网络地址为18.48,主机号为232.19等等。网管员对网卡的中断、地址和机器的IP地址、掩码清楚后,在SCO Unix Open Server中,用scoadmin.netconfig命令根据菜单提示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网络配置,重新链接后再重启系统,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是否连通。
Valink X25网卡与路由器连接
在实际的Unix网络应用中,单纯的局域网已不能满足应用的需求,网络的应用已很普遍地拓展到网络互连,即通过租用电信的通信线路(X.25、DDN等)将若干个局域网或营业网点的主机进行互连,这种互连大都采用路由器作为网络的接入设备。
在实际应用中,如金融系统的某个储蓄所,若采用上述方案,因路由器比较昂贵,所以投资较大。比较好的解决方法是用Valink X25网卡通过电信通信线路与路由器连接,这样既可解决网络互连又可减少投资。这种连接在X.25通信线路中实现比较方便,但在DDN(或模拟专线、自架设专线)通信线路中,实现连接尚需在路由器的配置中做一些改进。下面将网络配置过程和改进方法概述如下。
1. 路由器的参数设置
网络如果通过路由器的seria12口连接,参数配置如下:
interface seria12
ip address 18.48.232.18 255.255.255.0
encapsulation X25 dce
X25 address 12345678
X25 htc 16
X25 map ip 18.48.232.19 12345679 broadcast
no ip mroute-cache
2. Valink网卡的配置
在SCO Unix Open Server中,Valink网卡的驱动程序安装、网卡IP地址的配置同X.25通信线路完全一样,但网管员须注意,此时网络IP地址选18.48.231.19,掩码为255.255.255.0,X.25的网络号为12345679,对方的网络IP地址是18.48.232.18,对方的X.25网络号为12345678,并增加路由:route add default 18.48.232.19(或route add default 18.48.232.18)。
进行上述配置后,Unix主机可以和路由器所在局域网段所有的机器通信。上述的配置方法实质是让DDN通信线路用X.25封装去实现路由器和Valink网卡的通信。
Modem直连路由器
企业如租用电信的X.25、DDN等通信线路,实现路由器与路由器的连接比较方便,但若使用模拟专线或自架设专线,则路由器与路由器通过Modem连接,网管员需在路由器的参数配置上做点改动,
具体配置方法如下。
设定路由器1的seria12口与路由器2的serial1口通过Modem直连。
1. 路由器1的参数为:
iptface seria12
ip address 10.251.68.9 255.255.255.252
encapsulation X25 dce
X25 address 12345619
X25 htc 16
X25 map ip 10.251.68.10 12345691 broadcast
No ip mroute-cache
2. 路由器2的参数为:
interface serial1
ip address 10.251.68.10 255.255.255.252
encapsulation X25
X25 address 12345691
X25 htc 16
X25 map ip 10.251.68.9 123454619 broadcast
no ip mroute-cache
Modem参数设置同专线X.25或DDN方式完全一样,但必须设定其中一只为主叫,另一只为被叫。配置好参数后,用ping命令测试证实路由器1与路由器2已连通。
Unix系统主机做IP路由器
Unix系统主机也可以配置成为IP路由器,假设Unix主机装有两块局域网卡(若使用一块局域网卡、一块广域网卡,如Valink网卡,配置方法同两块局域网卡,惟一区别是广域网卡的配置用Valink网卡驱动程序),两块网卡的IP地址分别为18.248.232.200(掩码为255.255.255.0)、18.250.241.188(掩码为255.255.255.0),两块网卡通过双绞线分别连入一个局域网(两个局域网不是同一网段,在Unix主机配置成IP路由器前,不能进行信息共享),此时可将该Unix主机配置成IP路由器,使得两个局域网相互之间可以通信。配置方法是分别配置两块网卡,同时在配置第二块网卡的IP地址时,再选Advanced Options选项,将Gateways(网关)设为yes,重新链接核心。重启系统后,Unix主机已配置成IP路由器,两个局域网之间的主机可以相互通信,实现信息共享,即Unix主机可在两个网段间进行数据包转发。若在两个网段中分别有路由器,而路由器又连接另外的网段或主机,那么具体实现跨网段的通信方法如下。
设路由器1的局域网口IP地址为18.248.232.1(与18.248.232.200在同一局域网),路由器2的局域网口IP地址为18.250.241.1(与18.250.241.188在同一局域网),在两台路由器中需要分别增加IP路由如下:
路由器1:ip route 18.250.241.0 255.255.255.0 18.248.232.200
路由器2:ip route 18.248.232.0 255.255.255.0 18.250.241.188
增加路由后,两台路由器通过Unix主机(作为IP路由器)已连通,可以相互通信,但路由器1尚不能同路由器2的Serial口连接的网络或Unix主机进行通信,若需实现路由器1与路由器2的Serial口上连接的网络或主机通信(路由器2的Serial口已通过电信通信线路连通其他局域网或Unix主机),设路由器2的Serial口连接路由器3,路由器3的局域网所在网段为20.15.18.0(掩码为255.255.255.0),则需在路由器1与Unix主机中分别增加如下IP路由:
路由器1:ip route 20.15.48.0 255.255.255 0 18.250.241.1
Unix主机:route add default 18.250.241.1
增加路由后,路由器1通过Unix主机可与路由器3所在的局域网段的所有主机通信。
以上所述均在SCO Unix Open Server 5.0.4和SCO Unix Open Server 5.0.5及Cisco路由器中实现。
freesys 回复于:-09-01 23:16:09在简单的两个网络里还可以,但是如果有路由协议就不能采用该方式
level 回复于:-02-27 18:44:22可以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默认路由一般被使用在stub网络中,stub网络是只有1条出口路径的网络,使用默认路由来发送那些目标网络没有包含在路由表中的数据包。其实你可以把默认路由理解成带通配符(wildcard)的静态路由。
配置默认路由:首先要去掉之前配置的静态路由:
IT168(config)#no ip route 202.100.96.69 255.255.255.255 202.100.96.68
配置默认路由:
IT168(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202.100.96.68
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命令使各个接口打破分类IP规则,12.x的IOS默认包含这条命令,如下:
IT168(config)#ip classless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为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不少规模较大的单位把局域网按照一定的规律分成了许多不同用途的子网,要想让不同子网之间相互能够通信,就必须通过路由功能来实现;因此配置好路由信息,可以让各个子网之间能够进行高效通信, 下面,本文就从多个角度出发,向各位介
为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不少规模较大的单位把局域网按照一定的规律分成了许多不同用途的子网,要想让不同子网之间相互能够通信,就必须通过路由功能来实现;因此配置好路由信息,可以让各个子网之间能够进行高效通信。下面,本文就从多个角度出发,向各位介绍一下配置本地路由的几种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对大家带来帮助!
1、用静态方式完成配置
这种方式其实就是通过Windows系统的网络属性设置窗口,来手工对TCP/IP网络组件的网关参数进行配置,从而完成本地默认路由配置任务的,这种方式通常用于局域网中使用静态IP地址的工作站。在使用静态方式完成本地路由配置任务时,可以按照如下步骤来进行:
依次单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命令,在弹出的控制面板窗口中,双击“网络和拨号连接”图标,打开网络连接列表窗口;用鼠标右键单击其中的“本地连接”图标,并从弹出的右键菜单中执行“属性”命令,打开网络连接属性设置窗口;
单击该窗口中的“常规”标签,然后在对应的标签页面中,将“Internet协议(TCP/IP)”项目选中,再单击一下“属性”按钮,打开TCP/IP属性设置窗口;再单击一下该窗口中的“高级”按钮,并在其后出现的高级属性设置界面中,单击“IP设置”标签;
接着在对应标签页面的“默认网关”设置项处,单击“添加”按钮,在弹出的如图1所示的设置框中,正确输入本地路由器的IP地址以及跃点数,在默认状态下本地路由器的跃点数为1。
图1 正确输入好上面的参数后,再单击一下“添加”按钮,就能完成默认网关的配置任务了。当然,要是局域网中还有其他路由器的话,你可以再单击一下“添加”按钮,将其他路由器的IP地址逐一添加进来;完成所有路由器IP地址的添加操作后,最后单击“确定”按钮结束本地路由的配置任务。
2、用动态方式完成配置
倘若局域网是通过DHCP服务器,来向每一台工作站分配IP地址的话,那么任意一台工作站接通电源“加入”到局域网中时,它就会自动向整个局域网发送申请IP地址的请求信息,而局域网中的DHCP服务器一旦接受到这个请求后,就会自动给当前工作站分配一个临时的IP地址以及对应的网络掩码地址,同时还会给该工作站自动设置好默认网关地址以及跃点数。相对于局域网的工作站来说,本地路由参数是通过DHCP服务器预先设置好的,因此这种配置方式是在动态登录过程中自动完成的。
需要提醒各位的是,用动态方式配置好的本地路由信息优先级别,是没有用静态方式获得本地路由信息的优先级别高;也就是说,如果同一局域网中有多种路由配置方式时,用静态方式配置的路由信息优先生效,用动态方式配置好的本地路由信息稍后生效。
3、用广播方式完成配置
大家知道,在安装有Windows 2000系统的工作站中,有一种特殊的ICMP Route Discovery功能,该功能能够替换掉通过动态方式或静态方式配置好的网关参数,并通过自动监听ICMP路由器的广播信息方式,来寻找出当前工作站能够使用的最合适网关参数。当然,要想成功用广播方式配置好工作站的网关参数,必须要求局域网中的路由器已经启动了ICMP Route Discovery功能;要做到这一点,可以按照如下步骤来进行设置:
依次单击“开始”/“运行”命令,在打开的系统运行对话框中,输入注册表编辑命令“Regedit”,单击“确定”按钮后,打开注册表编辑界面;
将鼠标定位于注册表分支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TcpipParameters,在对应 Parameters分支右边的子窗口中(如图2所示),依次单击菜单栏中的“编辑”/“新建”/“Dword”命令,然后将新创建的Dword键值取名为“PerformRouterDiscovery”;
图2 接着双击刚刚创建好的“PerformRouterDiscovery”键值,在其后出现的数值设置窗口中,输入数字“1”,最后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注册表编辑界面;
再将鼠标定位于注册表分支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adapternameParametersTcpip (其中adaptername是网卡的NIC值),在对应Tcpip分支右边的子窗口中,依次单击菜单栏中的“编辑”/“新建”/“Dword”命令,然后将新创建的Dword键值取名为“SolicitationAddressBcast”,再将其键值的数值设置为“1”,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并重新启动一下计算机系统就可以了,
在这里需要提醒各位的是,该方法仅适用于局域网内部工作站之间的通信,对存在有外部通信的网络或工作站,最好不要采用这种配置方法,不然容易给内部网络的安全带来威胁。
4、用监听方式完成配置
大家知道,当一台Windows 2000工作站通过两块网卡与两个不同的子网进行连接通信时,必须要用手工配置的方法为每一块网卡设置好各自的网关参数,不过真正能发挥作用的其实就是第一块网卡的默认网关参数。此时,要是我们用监听方式来对该工作站的网关进行配置的话,就可以让该工作站自动监听到网络路由器发出的RIP广播信息,从而实现和两个子网中的所有工作站进行通信的目的了。当然,要想将一台安装有Windows 2000的工作站设置为RIP监听的话,必须先进行如下的设置:
依次单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命令,在弹出的控制面板窗口中,双击“添加/删除程序”图标,在打开的添加/删除程序设置窗口中,单击“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标签,并在对应的标签页面中,选中“网络服务”选项,再单击一下“详细信息”按钮;
在其后出现的设置窗口中,将“RIP ”复选项选中(如图3所示),并单击一下“确定”按钮,然后按照向导提示插入Windows 2000系统安装光盘,系统会自动完成配置更改操作,最后将系统重新启动一下,Windows 2000工作站就具有RIP监听功能了。
图3 当然,该方法仅适合局域网中已经存在具有RIP信息广播功能的路由器环境,要是网络中没有这样的路由器,你就不能采用监听方式完成网关配置任务。
5、用手工方式完成配置
当一台工作站同时安装了几块网卡与几个子网进行连接时,如果没有缺省的网关可以访问时,工作站就不知道该把IP信息发到哪一个子网中;为了确保该工作站能与所有子网中的工作站进行通信,我们可以用手工添加路由的方法,来完成工作站的网关配置任务。
例如,要是我们想让工作站与网络地址为10.168.160.0、网关地址为10.168.160.1的子网进行通信时,就可以按照如下步骤,来完成本地路由的添加任务:
依次单击“开始”/“运行”命令,在弹出的系统运行框中,输入“cmd”字符串命令,单击“确定”按钮,将系统切换到MS-Dos工作模式;
在Dos命令行中,输入字符串命令“route add 10.168.160.0 mask 255.255.255.0 10.168.160.1 metric 1”,单击回车键后,就能把通往10.168.160.0子网的路由信息添加到本地路由表中了;
此时你不妨再在DOS命令行中,执行一下“route print”命令,就能在其后的结果画面中,看到我们刚才添加的路由条目了。
通常情况下,用手工方式配置路由的方法,仅适合规模较小的网络环境,要是局域网中包含有许多工作站的话,那么该方法就不利于网络的高效维护。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相信许多上网用户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与宽带路由器“打交道”,但在长期使用宽带路由器的过程中,人们很少会将目光瞄向它,即使在 网络 出现了各种访问故障时,人们也很少会认为网络故障与宽带路由器有关!事实上,宽带路由器与其他普通的网络连接设备一样, 一
相信许多上网用户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与宽带路由器“打交道”,但在长期使用宽带路由器的过程中,人们很少会将目光瞄向它,即使在网络出现了各种访问故障时,人们也很少会认为网络故障与宽带路由器有关!事实上,宽带路由器与其他普通的网络连接设备一样,一旦我们对它设置不当或维护不妥的话,它也容易出现各种莫名其妙的故障,这些故障将会直接影响我们平时的上网效率,为了有效提升上网效率,本文下面就着眼宽带路由,为各位提供一些管理和维护宽带路由器的经验技巧,希望这些内容能对大家有用!
正确连接,确保线路通畅
要想让宽带路由器发挥作用,只有先保证与之相连的网络线路处于通畅状态,而要保持线路通畅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正确地将宽带路由器接入到网络中。正常情况下,我们应该使用双绞线缆将宽带路由器控制面板中的WAN端口与ADSL Modem连接在一起,而电话线缆一定要插入到宽带猫的“Line”端口中,而且需要提醒各位注意的是,连接宽带路由器与宽带猫的双绞线缆一定要使用直通线。按照上面的方法将宽带路由器接入到网络中后,路由器控制面板中对应LAN端口的Link信号灯应该处于长亮状态或闪烁状态,如果该信号灯状态不正常的话,那说明宽带路由器与局域网网络之间的线路连接存在问题,此时必须对连接线路进行重新检查。
设置帐号,确保拨号成功
在实际使用宽带路由器的过程中,我们有时常常会遇到无法成功进行ADSL拨号的现象,遇到这种现象时多半是我们没有正确设置好宽带路由器的自动拨号参数。此时,我们不妨按照下面的操作步骤,来重新对宽带路由器的拨号参数进行设置:
首先运行IE浏览器程序,然后在IE浏览器窗口的地址栏中,直接输入宽带路由器的IP地址,该地址通常在宽带路由器的操作手册中能够查找到,默认状态下该地址一般为192.168.1.1;在确认IP地址输入正确后,单击回车键,IE浏览窗口中就会自动弹出一个帐号登录窗口,在该窗口中正确输入帐号密码(该密码信息也能在宽带路由器的操作手册中查询到),之后就能顺利进入到宽带路由器的管理窗口,依次单击该窗口菜单栏中的“网络参数”/“WAN口设置”命令,在其后界面的右侧显示窗格中,找到“WAN口连接类型”设置选项,然后将该选项参数设置为“PPPoE”,同时在这里正确输入拨号上网的用户名与口令信息,最后保存好上面的设置参数,再将宽带路由器重新启动一下,这样一来就能保证宽带路由器自动拨号成功了。
检查DNS,正确打开网页
在通过宽带路由器拨号上网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会遇到能使用QQ、但不能打开网页的奇怪现象,这种故障现象通常是由于域名解析不正确引起的,我们必须重新对宽带路由器的DNS参数进行一下检查。
在检查DNS参数是否正确时,也需要先运行IE浏览器程序,然后在IE浏览器窗口的地址栏中,直接输入宽带路由器的IP地址,单击回车键后,再在帐号登录窗口中正确输入帐号密码,之后就能顺利进入到宽带路由器的管理窗口,依次单击该窗口菜单栏中的“网络参数”/“DNS服务”命令,在其后出现的设置界面中,看看DNS参数是否设置正确。一般来说,我们应该使用本地ISP提供的DNS服务器IP地址,而不要使用路由器默认的DNS服务器IP地址,待DNS参数修改正确后,再执行一下保存操作,将上面的修改设置保存起来,并将宽带路由器设备重新启动一下,相信这样就能解决网页无法打开的故障现象了。当然,要是通过上面的努力仍然出现能使用QQ不能上网的现象时,我们还需要在本地计算机系统中,进入到本地连接属性设置窗口,选中其中的“Inte.net协议”参数,再单击“属性”按钮,然后在Internet协议的属性设置界面中,将本地网卡使用的DNS服务器地址也修改为本地ISP提供的DNS服务器IP地址,这样一来就能彻底解决网页打不开的故障现象了。
修改地址,确保设置正确
大家知道,要是工作站的IP地址与宽带路由器使用的IP地址不处于同一网段的话,可能会导致无法成功访问网页内容,那如何才能保证工作站IP地址与宽带路由器使用的IP地址处于同一网段内呢?要做到这一点,可以有两种方法实现:
第一种方法就是先查看一下宽带路由器使用的默认IP地址是什么,然后用手工方法对工作站的网卡参数进行修改,确保网卡地址与宽带路由器的地址处于相同的网段之中,
比方说,要是宽带路由器使用的IP地址为192.168.1.1,掩码地址为255.255.255.0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在本地计算机系统中打开本地连接属性设置窗口,选中其中的“Internet协议”参数,再单击“属性”按钮,然后在Internet协议的属性设置界面中,将网卡的IP地址修改为192.168.1.xxx,其中“xxx”范围是从2到254,同时网卡的子网掩码地址设置为255.255.255.0,将网卡使用的默认网关地址设置为192.168.1.1,这样的话就能确保工作站IP地址与宽带路由器使用的IP地址处于同一网段了。
第二种方法就是启用宽带路由器内置的DHCP服务,来为工作站自动分配IP地址。在使用该方法时,我们首先运行IE浏览器程序,然后在IE浏览器窗口的地址栏中,直接输入宽带路由器的IP地址,单击回车键后,再在帐号登录窗口中正确输入帐号密码,之后就能顺利进入到宽带路由器的管理窗口,依次单击该窗口菜单栏中的“网络参数”/“DHCP服务”命令,在其后出现的设置界面中,将DHCP服务的各项参数设置好。接下来在本地计算机系统中打开本地连接属性设置窗口,选中其中的“Internet协议”参数,再单击“属性”按钮,然后在Internet协议的属性设置界面中,将网卡的IP地址设置为“自动获得IP地址”,同时将DNS参数设置为“自动获得DNS服务器地址”。完成上面的设置操作后,将工作站电源与宽带路由器的电源全部关闭掉,之后先接通宽带路由器的电源,等到宽带路由器运行稳定后,再接通计算机的电源,这样的话就能确保工作站通过宽带路由器成功拨号上网了。
取消绑定,恢复正常连接
目前有不少ISP服务商为了阻止用户将太多的工作站接入到宽带路由器上实现共享上网,他们往往会在认证服务器上对宽带路由器的MAC地址进行强行绑定,以限制工作站的接入数量。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来取消宽带路由器对MAC地址的绑定:
首先将宽带路由器与Internet连接的接线断开,然后将待绑定MAC地址的工作站连接到宽带路由器的LAN端口,接着通过宽带路由器自身的MAC地址复制功能,将本地工作站网卡的MAC地址克隆到宽带路由器设备的WAN端口上,最后再将宽带路由器设备重新启动一下,这么一来我们就能取消宽带路由器默认的地址绑定了。
巧借Reset,找回丢失密码
许多人长时间不对宽带路由器进行管理维护的话,很容易将它的管理员帐号与密码忘记,要是手头没有宽带路由器的操作手册的话,那么我们将很难进入到宽带路由器的后台管理页面对其管理维护。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究竟该如何找回丢失的管理员密码呢?其实有些宽带路由器生产厂家已经为用户考虑到这个问题了,他们往往已经在宽带路由器控制面板中设计了一个Reset按钮,持续按住该按钮几秒钟,就能将该设备的所有参数恢复到出厂配置,以后我们只要使用默认的用户名与密码,就可以重新登录进宽带路由器的后台管理页面了。
逐项排查,确保上网稳定
在使用宽带路由器上网的过程中,常常有可能出现上网稳定的现象,例如经常性地掉线,长时间不能访问,严重的话将一直不能上网。遇到这种上网不稳定的故障现象时,我们不妨按照如下步骤进行逐项排查:
首先检查一下与宽带路由器相连的局域网环境中,是否同时有多个DHCP服务器存在,要是存在的话,那么工作站的IP地址就很容易发生混乱,从而容易导致工作站上网不稳定甚至不能上网。一般情况下,宽带路由器、Windows服务器以及宽带猫等设备都有可能启用DHCP服务器,为此我们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逐一检查,确保这些设备当中只能有一个启用DHCP服务,其余设备都要禁用DHCP服务。
接下来检查一下宽带路由器是否处于四周通风、散热良好的位置,如果它摆放位置不理想的话,那么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很容易出现过度发热现象,严重的话就能造成上网不稳定的故障发生。所以,当我们不幸遭遇到上网不稳定故障时,一定要用手触摸一下宽带路由器外壳是否发烫,如果是的话那基本就能断定上网不稳定的故障就是由于宽带路由器散热不稳定引起的。
如果上面的检查还无法排除上网不稳定故障的话,那我们就有必要对宽带路由器所连的工作站系统进行病毒查杀工作,因为一旦工作站系统不小心感染上病毒的话,各种稀奇古怪的故障现象都有可能发生,所以我们一定要养成定期查杀病毒以及定期升级病毒库的好习惯,以防止网络病毒给上网造成麻烦。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