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二数学轴对称的思维导图(共含7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杰尼可汗”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1.基本概念:
⑴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⑵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⑷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
⑸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2.基本性质:
⑴对称的性质:
①不管是轴对称图形还是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对称轴都是任何一
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②对称的图形都全等.
⑵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①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②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⑶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性质
⑷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①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
②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三线合一(1条).
⑸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①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
②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都等于60°
③等边三角形每条边上都存在三线合一.
④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三线合一(3条).
3.基本判定:
⑴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①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②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
等边).
⑵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①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基本方法:
⑴做已知直线的垂线:
⑵做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⑶作对称轴:连接两个对应点,作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⑷作已知图形关于某直线的对称图形:
⑸在直线上做一点,使它到该直线同侧的两个已知点的距离之和最短.
在人教版老教材第十一册中指出“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苏教版中指出:一个图形如果沿某条直线对折,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是完全重合的,那么就称这样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梳子的图片也是轴对称图形。注:斜放的图形只要能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互相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在轴对称图形中间画一条线,那条线叫对称轴。
1、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3、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4、在平面内,有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5、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6、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7、n边形内角和等于(n-2)x180°。
8、多边形外角和等于360°。
9、可以看到,形状,大小相同的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10、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11、把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便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1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13、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 知名中小学教育专家团队精心研究,有雄厚的理论基础;融合全国数十名一线高级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多省市状元的学习方法,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2、 将知识点以图形的形式展现出来,把复杂的数学逻辑推理简单化,完全符合人类记忆理解能力特点,效果提升数百倍。
3、《数学思维导图》编制名师和专家亲临授课,精彩讲授。
4、 数学思维导图大讲堂结合个性化一对一辅导,效果更佳。
5、 讲堂实时互动,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记忆理解能力。
6、 通过利用颜色、线条、图形、联想和想象绘制的思维导图,充分利用了右脑对图像的记忆功能,大大提高我们对数学公式、定义的记忆功能;
7、 思维导图可用来随堂作笔记,思维导图作笔记有随意性,能融入自己的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能把自己的所听所见所想都融入到笔记中,提升记笔记的条理性和灵活性;
8、 其他作用:思维导图对数学考试,思考问题,集中注意力,分析解决问题,知识剖析及归类等也有很大的作用。
一、全等形
1、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图形,简称全等形。
2、一个图形经过翻折、平移和旋转等变换后所得到的图形一定与原图形全等。反之,两个全等的图形经过上述变换后一定能够互相重合。
二、全等多边形
1、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多边形叫做全等多边形。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性质:
(1)全等多边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多边形的面积相等。
三、全等三角形
1、全等符号:≌。如图,不是为:△ABC≌△ABC。读作: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ABC。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即SAS,边角边)
(2)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即ASA,角边角)
(3)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即AAS,角角边)
(4)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即SSS,边边边)
(5)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全等。(即HL,斜边直角边)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高,对应角的平分线都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作用:
(1)用于直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
(2)用于证明直线的平行关系、垂直关系等。
(3)用于测量人不能的到达的路程的长短等。
(4)用于间接证明特殊的图形。(如证明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和梯形等)。
(5)用于解决有关等积等问题。
1.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 ,由此亦可证明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
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的中线,底边的高重合,即三线合一。
4.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5.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内角的一边与其另一边的延长线所组成的角)等于与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6. 三角形30度的角所对应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7.一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中最少有2个锐角。
8.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三条高线的所在直线交于一点,三条中线交于一点。
9.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下面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10.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
11.等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12.底相等的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其高之比,高相等的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其底之比。
13.三角形三条中线的长度的平方和等于它的三边的长度平方和的3/4。
14.在△ABC中恒满足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15.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16.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17.在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等于60度,也至少有一个角小于等于60度。(包括等边三角形)
18.△ABC,恒有【tan(A/2)+tan(B/2)】【tan(A/2)+tan(C/2)】=【sec(A/2)】^2。
19.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
20.三角形的内心是三角形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21.三角形的外心是指三角形三条边的中垂线的交点。
22.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23.三角形的两条外角平分线和另外一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旁心。
24.三角形的任意一条中线将这个三角形分为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25.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易变形。
知识点一:分式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数,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A为分子,B为分母。
知识点二:与分式有关的条件
①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0
②分式无意义:分母为0()
③分式值为0:分子为0且分母不为0()
④分式值为正或大于0:分子分母同号(或)
⑤分式值为负或小于0:分子分母异号(或)
⑥分式值为1:分子分母值相等(A=B)
⑦分式值为-1:分子分母值互为相反数(A+B=0)
知识点三: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字母表示:,,其中A、B、C是整式,C0。
拓展:分式的符号法则:分式的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即
注意:在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时,要注意C0这个限制条件和隐含条件B0。
知识点四:分式的约分
定义: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步骤:把分式分子分母因式分解,然后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
注意:①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为单项式时可直接约分,约去分子、分母系数的最大公约数,然后约去分子分母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
②分子分母若为多项式,约分时先对分子分母进行因式分解,再约分。
知识点四:最简分式的定义
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时,叫做最简分式。
知识点五:分式的通分
① 分式的通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② 分式的通分最主要的步骤是最简公分母的确定。
最简公分母的定义:取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确定最简公分母的一般步骤:
Ⅰ 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
Ⅱ 单独出现的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幂的因式连同它的指数作为一个因式;
Ⅲ 相同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幂的因式取指数最大的。
Ⅳ 保证凡出现的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为底的幂的因式都要取。
注意:分式的分母为多项式时,一般应先因式分解。
知识点六分式的四则运算与分式的乘方
① 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式子表示为:
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式子表示为
② 分式的乘方: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式子
③ 分式的加减法则:
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式子表示为
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式子表示为
整式与分式加减法:可以把整式当作一个整数,整式前面是负号,要加括号,看作是分母为1的分式,再通分。
④ 分式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中,谁在前先算谁,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也要注意灵活,提高解题质量。
注意:在运算过程中,要明确每一步变形的目的和依据,注意解题的格式要规范,不要随便跳步,以便查对有无错误或分析出错的原因。
加减后得出的结果一定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
知识点六整数指数幂
① 引入负整数、零指数幂后,指数的取值范围就推广到了全体实数,并且正正整数幂的法则对对负整数指数幂一样适用。即
科学记数法
若一个数x是0的数,则可以表示为(,即a的整数部分只有一位,n为整数)的形式,n的确定n=从左边第一个0起到第一个不为0的数为止所有的0的个数的相反数。如0.000000125=
若一个数x是x>10的数则可以表示为(,即a的整数部分只有一位,n为整数)的形式,n的确定n=比整数部分的数位的个数少1。如120 000 000=
知识点七分式方程的解的步骤
⑴去分母,把方程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产生增根的过程)
⑵解整式方程,得到整式方程的解。
⑶检验,把所得的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中:
如果最简公分母为0,则原方程无解,这个未知数的值是原方程的增根;如果最简公分母不为0,则是原方程的解。
产生增根的条件是:①是得到的整式方程的解;②代入最简公分母后值为0。
知识点八列分式方程
基本步骤
① 审—仔细审题,找出等量关系。
② 设—合理设未知数。
③ 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④ 解—解出方程(组)。注意检验
⑤ 答—答题。
实数集合通常被描述为“完备的有序域”,这可以几种解释。
首先,有序域可以是完备格。然而,很容易发现没有有序域会是完备格。这是由于有序域没有最大元素(对任意元素 , 将更大)。所以,这里的“完备”不是完备格的意思。
另外,有序域满足戴德金完备性,这在上述公理中已经定义。上述的唯一性也说明了这里的“完备”是指戴德金完备性的意思。这个完备性的意思非常接近采用戴德金分割来构造实数的方法,即从(有理数)有序域出发,通过标准的方法建立戴德金完备性。
这两个完备性的概念都忽略了域的结构。然而,有序群(域是种特殊的群)可以定义一致空间,而一致空间又有完备空间的概念。上述完备性中所述的只是一个特例。(这里采用一致空间中的完备性概念,而不是相关的人们熟知的度量空间的完备性,这是由于度量空间的定义依赖于实数的性质。)当然,并不是唯一的一致完备的有序域,但它是唯一的一致完备的阿基米德域。实际上,“完备的阿基米德域”比“完备的有序域”更常见。可以证明,任意一致完备的阿基米德域必然是戴德金完备的(当然反之亦然)。这个完备性的意思非常接近采用柯西序列来构造实数的方法,即从(有理数)阿基米德域出发,通过标准的方法建立一致完备性。
“完备的阿基米德域”最早是由希尔伯特提出来的,他还想表达一些不同于上述的意思。他认为,实数构成了最大的阿基米德域,即所有其他的阿基米德域都是 的子域。这样 是“完备的”是指,在其中加入任何元素都将使它不再是阿基米德域。这个完备性的意思非常接近用超实数来构造实数的方法,即从某个包含所有(超实数)有序域的纯类出发,从其子域中找出最大的阿基米德域。
实数系的基本定理也称实数系的完备性定理、实数系的连续性定理,这些定理分别是确界存在定理、单调有界定理、有限覆盖定理、聚点定理、致密性定理、闭区间套定理和柯西收敛准则,共7个定理,它们彼此等价,以不同的形式刻画了实数的连续性,它们同时也是解决数学分析中一些理论问题的重要工具,在微积分学的各个定理中处于基础的地位。7个基本定理的相互等价不能说明它们都成立,只能说明它们同时成立或同时不成立,这就需要有更基本的定理来证明其中之一成立,从而说明它们同时都成立,引进方式主要是承认戴德金公理,然后证明这7个基本定理与之等价,以此为出发点开始建立微积分学的一系列概念和定理。在一些论文中也有一些新的等价定理出现,但这7个定理是教学中常见的基本定理。
一、上(下)确界原理
非空有上(下)界数集必有上(下)确界。
二、单调有界定理
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具体来说:
单调增(减)有上(下)界数列必收敛。
三、闭区间套定理(柯西-康托尔定理)
对于任何闭区间套,必存在属于所有闭区间的公共点。若区间长度趋于零,则该点是唯一公共点。
四、有限覆盖定理(博雷尔-勒贝格定理,海涅-波雷尔定理)
闭区间上的任意开覆盖,必有有限子覆盖。或者说:闭区间上的任意一个开覆盖,必可从中取出有限个开区间来覆盖这个闭区间。
五、极限点定理(波尔查诺-魏尔斯特拉斯定理、聚点定理)
有界无限点集必有聚点。或者说:每个无穷有界集至少有一个极限点。
六、有界闭区间的序列紧性(致密性定理)
有界数列必有收敛子列。
七、完备性(柯西收敛准则)
数列收敛的充要条件是其为柯西列。或者说:柯西列必收敛,收敛数列必为柯西列。
注:只有充要条件的命题才能称之为“准则”,否则不能称为“准则”。
以上7个命题称为实数系的基本定理。实数系的7个基本定理以不同形式刻画了实数的连续性,它们彼此等价。在证明中,可采用单循环证明的方式证明它们的等价性。它们之间等价性的证明可以参看《数学分析札记》。
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的证明中,实数系的基本定理是非常重要的工具,但是它们之间的等价性不能说明它们都成立,必须要有更基本的定理来证明其中之一成立,从而以上的命题都成立,进过反复仔细琢磨,问题就归结为实数的引入问题了。如在菲赫金哥尔茨的《微积分学教程》 中,可以用实数的连续性来推出确界定理,在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的《数学分析(上册)》(第四版)中就通过实数十进制小数形式推出确界定理,这也说明了建立实数系的严格定义的重要性。从逻辑上,应该是先建立了实数,有了实数的定义之后,再得出实数系的基本定理,从而能够在实数域上建立起严格的极限理论,最后得到严格的微积分理论,但数学历史的发展恰恰相反,最先产生的是微积分理论,而严格的极限理论是在19世纪初才开始建立的,实数系的基本定理已经基本形成了之后,19世纪末实数理论才诞生,这时分析的算数化运动才大致完成。
1、实数的分类
一是分类是:正数、负数、0;
另一种分类是:有理数、无理数
将两种分类进行组合:负有理数,负无理数,0,正有理数,正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等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则a≥0;若|a|=-a,则a≤0.
3、倒数
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4、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5、估算
★ 思维导图实战经验
★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 自我介绍思维导图
★ 思维导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