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 志》文言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maimai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后汉书 志》文言文(共含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maimai”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后汉书 志》文言文

篇1:《后汉书 志》文言文

《后汉书 志》文言文

作者:范晔

济南平原 乐安 北海 东莱 齐国

—— 青州

南阳 南郡 江夏 零陵 桂阳 武陵 长沙

—— 荆州

九江 丹阳 庐江 会稽 吴郡 豫章

—— 扬州

◎ 济南国故齐,文帝分。雒阳东千八百里。十城,户七万八千五百四十四,口四十五万三千三百八。

〖东平陵有铁。有谭城。有天山。

〖著

〖於陵

〖台

〖菅有赖亭。

〖土鼓

〖梁邹

〖邹平

〖东朝阳

〖历城有铁。有巨里聚。

◎平原郡高帝置。雒阳北一千三百里。九城,户十五万五千五百八十八,口百万二千六百五十八。

〖平原

〖高唐湿水出。

〖般

〖鬲侯国。夏时有鬲君,灭浞,立少康。

〖祝阿春秋时曰祝柯。有野井亭。

〖乐陵

〖湿阴

〖安德侯国。

〖厌次本富平。明帝更名。

乐安国高帝西平昌置,为千乘,永元七年更名。雒阳东千五百二十里。九城,户七万四千四百,口四十二万四千七十五。

〖临济本狄,安帝更名。

〖千乘

〖高菀

〖乐安

〖博昌有薄姑城。有贝中聚。有时水。

〖蓼城侯国。

〖利故属齐。

〖益侯国。故属北海。

〖寿光故属北海。有灌亭。

◎ 北海国景帝置。建武十三年省菑川、高密、胶东三国,以其县属。十八城,户十五万八千六百四十一,口八十五万三千六百四。

〖剧有纪亭,古纪国。

〖营陵

〖平寿有斟城。有寒亭,古寒国,浞封此。

〖都昌

〖安丘有渠丘亭。

〖淳于永元九年夏。有密乡。

〖平昌侯国,故属琅邪,有蒌乡。

〖朱虚侯国,故属琅邪,永初元年属。

〖东安平故属菑川。六国时曰安平。有F043亭。

〖高密侯国。

〖昌安侯国,安帝复。

〖夷安侯国,安帝复。

〖胶东侯国。

〖即墨侯国。有棠乡。

〖壮武安帝复。

〖下密安帝复。

〖挺

◎ 东莱郡高帝置。雒阳东三千一百二十八里。十三城,户十万四千二百九十七,口四十八万四千三百九十三。

〖黄

〖牟平

〖惤C36D侯国。

〖曲成侯国。

〖掖侯国。有过乡。

〖当利侯国

〖东牟侯国。

〖昌阳

〖卢乡

〖长广故属琅邪。

〖黔陬侯国,故属琅邪。有介亭。

〖葛卢有尤涉亭。

〖不其侯国,故属琅邪。

◎ 齐国秦置。雒阳东千八百里。六城,户六万四千四百一十五,口四十九万一千七百六十五。

〖临菑本齐,刺史治。

〖西安有棘里亭。有蘧丘里,古渠丘。

〖昌国

〖临朐有三亭,古BD69邑。

〖广

〖般阳故属济南。

右青州刺史部,郡、国六,县六十五。

◎ 南阳郡秦置。雒阳南七百里。三十七城,户五十二万八千五百五十一,口二百四十三万九千六百一十八。

〖宛本申伯国。有南就聚。有瓜里津。有夕阳聚。有东武亭。

〖冠军邑。

〖叶有长山,曰方城。有卷城。

〖新野有东乡,故新都。有黄邮聚。

〖章陵故舂陵,世祖更名。有上唐乡。

〖西鄂

〖雉

〖鲁阳有鲁山。有牛兰累亭。

〖犨

〖堵阳

〖博望

〖舞阴邑。

〖比阳

〖复阳侯国。有杏聚。

〖平氏桐柏大复山,淮水出。有宜秋聚。

〖棘阳有蓝乡。有黄淳聚。

〖湖阳邑。

〖随西有断蛇丘。

〖育阳邑。有小长安,有东阳聚。

〖涅阳

〖阴

〖酂

〖邓有E94A聚。

〖山都侯国。

〖郦侯国

〖穰

〖朝阳

〖蔡阳侯国。

〖安众侯国。

〖筑阳侯国。有涉都乡。

〖武当有和成聚。

〖顺阳侯国,故博山。有须聚。

〖成都

〖襄乡

〖南乡

〖丹水故属弘农。有章密乡。有三户亭。

〖析故属弘农,故楚白羽邑。有武关,在县西。有丰乡城。

◎ 南郡秦置。雒阳南一千五百里。十七城,户十六万二千五百七十,口七十四万七千六百四。

〖江陵有津乡。

〖巫西有白帝城。

〖秭归本国。

〖中卢侯国。

〖编有蓝口聚。

〖当阳

〖华容侯国。云梦泽在南。

〖襄阳有阿头山。

〖邔侯国。有犁丘城。

〖宜城侯国。

〖鄀侯国。永平元年夏。

〖临沮侯国。有荆山。

〖枝江侯国。本罗国。有丹阳聚。

〖夷道

〖夷陵有荆门,虎牙山。

〖州陵

〖很山故属武陵。

◎ 江夏郡高帝置。雒阳南千五百里。十四城,户五万八千四百三十四,口二十六万五千四百六十四。

〖西陵

〖西阳

〖轪侯国。

〖鄳

〖竟陵侯国。有郧乡。有章山,本内方。

〖云杜

〖沙羡

〖邾

〖下雉

〖蕲春侯国。

〖鄂

〖平春侯国。

〖南新市侯国。

〖安陆

◎ 零陵郡武帝置。雒阳南三千三百里。十三城,户二十一万二千二百八十四,口百万一千五百七十八。

〖泉陵

〖零陵有阳朔山,湘水出。

〖营道南有九疑山。

〖营浦

〖泠道

〖洮阳

〖都梁有路山。

〖夫夷侯国。

〖始安侯国。

〖重安侯国,故钟武,永建三年更名。

〖湘乡

〖昭阳侯国。

〖烝阳侯国,故属长沙

◎ 桂阳郡高帝置。山领山。在雒阳南三千九百里。十一城,户十三万五千二十九,口五十五一千四百三。

〖郴有客岭山。

〖便

〖耒阳有铁。

〖阴山

〖南平

〖临武

〖桂阳

〖含洭

〖浈阳有BD54领山。

〖曲江

〖汉宁永和元年置。

◎ 武陵郡秦昭王置。名黔中郡,高帝五年更名。雒阳南二千一百里。十二城,户四万六千六百七十二,口二十五万九百一十三。

〖临沅

〖汉寿故索,阳嘉三年更名,刺史治。

〖孱陵

〖零阳

〖充

〖沅陵先有壶头山。

〖辰阳

〖酉阳

〖迁陵

〖镡成

〖沅南建武二十六年置。

〖作唐

◎ 长沙郡秦置。雒阳南二千八百里。十三城,户二十五万五千八百五十四,口百五万九千三百七十二。

〖临湘

〖攸

〖荼陵

〖安城

〖霝阝

〖湘南侯国。衡山在东南。

〖连道

〖昭陵

〖益阳

〖下隽

〖罗

〖醴陵

〖容陵

右荆州刺史部,郡七,县、邑、侯国百一十七。

◎ 九江郡秦置。雒阳东一千五百里。十四城,户八万九千四百三十六,口四十三万二千四百二十六。

〖阴陵

〖寿春

〖浚遒

〖成德

〖西曲阳

〖合肥侯国

〖历阳侯国,刺史治。

〖当涂有马丘聚,徐凤反于此。

〖全椒

〖钟离侯国。

〖阜陵

〖下蔡故属沛。

〖平阿故属沛。有徐山。

〖义成故属沛。

丹阳郡秦鄣郡,武帝更名。雒阳东二千一百六十里。建安十三年,孙权分新都郡。十六城,户十三万六千五百一十八,口六十三万五百四十五。

〖宛陵

〖溧阳

〖丹阳

〖故鄣

〖於潜

〖泾

〖歙

〖黝

〖陵阳

〖芜湖中江在西。

〖秣陵南有牛渚。

〖湖熟侯国。

〖句容

〖江乘

〖春穀

〖石城

庐江郡文帝分淮南置。建武十三年省六安国,以其县属。雒阳东一千七百里。十四城,户十万一千三百九十二,口四十二万四千六百八十三。

〖舒有桐乡。

〖雩娄侯国。

〖寻阳南有九江,东合为大江。

〖潜

〖临湖侯国。

〖龙舒侯国。

〖襄安

〖皖有铁。

〖居巢侯国。

〖六安国。

〖蓼侯国。

〖安丰有大别山。

〖阳泉侯国。

〖安风侯国。

◎ 会稽郡秦置。本治吴,立郡吴,乃移山阴。雒阳东三千八百里。十四城,户十二万三千九十,口四十八万一千一百九十六。

〖山阴会稽山在南,上有禹冢。有浙江。

〖鄮

〖乌伤

〖诸暨

〖馀暨

〖太末

〖上虞

〖剡

〖馀姚

〖句章

〖鄞

〖章安故治,闽越地,光武更名。

〖永宁永和三年以章安县东瓯乡为县。

〖东部侯国。

◎ 吴郡顺帝分会稽置。雒阳东三千二百里。十三城,户十六万四千一百六十四,口七十万七百八十二。

〖吴本国。震泽在西,后名具区泽。

〖海盐

〖乌程

〖馀杭

〖毘陵季札所居。北江在北。

〖丹徒

〖曲阿

〖由拳

〖安

〖富春

〖阳羡邑。

〖无锡侯国。

〖娄

◎ 豫章郡高帝置。雒阳南二千七百里。二十一城,户四十万六千四百九十六,口百六十六万八千九百六。

〖南昌

〖建城

〖新淦

〖宜春

〖庐陵

〖赣有豫章水。

〖雩都

〖南野有台领山。

〖南城

〖鄱阳有鄱水。黄金采。

〖历陵有傅易山。

〖馀汗

〖鄡阳

〖彭泽彭蠡泽在西。

〖柴桑

〖艾

〖海昬侯国。

〖平都侯国,故安平。

〖石阳

〖临汝永元八年置。

〖建昌永元十六年分海昬置。

右扬州刺史部,郡六、县邑、侯国九十二。

篇2:《后汉书》节选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后汉书》节选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完成4~7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也?”蕃乃谢焉。

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不与共朝。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

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事释,南归,始发京师,汝南、南阳士大夫迎之者车数千辆。同囚乡人殷陶、黄穆亦免俱归,并卫侍于旁,应对宾客。滂顾谓陶等曰:“今子相随,是重吾祸也。”遂遁还乡里。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①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再拜而辞。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节选自《后汉书》,有改动)

注:①龙舒君:范滂之父范显,曾为龙舒侯相,时已故。龙舒,汉代侯国名。

4.下列各项中对文中划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

B.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

C.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

D.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

5.下列各项中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博:古代男子出生时父母为其取名与字,女子则在许嫁时取字,孟博即为范滂之字,后文出现的“仲博”亦为字,按文意推理,“仲博”当为范滂兄长。

B.孝廉:孝廉为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孝廉有“孝顺亲长、廉能正直”之意。后来“孝廉”这个称谓也变成明、清时期对举人的.雅称。

C.印绶: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借指官爵。

D.二千石:石为古代粮食重量单位,汉代郡守俸禄为两千石,因此二千石亦指获此俸禄的相应官职。汉代三公亦称“万石”。

6.下列各项中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滂小时候就颇受州中民众推崇,曾在冀州饥荒时以清诏使身份巡查,他到职竟让当地太守及县令闻风而逃。

B.范滂任光禄勋主事时曾拜访陈蕃,陈蕃并不因范滂声名而作谦让,而是坦然接受,后在郭林宗开导下醒悟,并对郭林宗表示了感谢。

C.范滂外甥李颂被乡人误解,在唐衡推荐下,宗资欲任用他,范滂认为唐衡品行不端,不值得信任,于是未执行宗资任命。

D.建宁二年时,范滂被下诏逮捕,他为人考虑,自行投狱,甘愿受戮,县令闻讯很是吃惊,当即舍弃官职和他一起受死。

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也?(5分)

(2)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5分)

4.(3分)*C.

5.(3分)*A.【古代男子成年时方取字,仲博应为范滂的弟弟,我国自西周初年起就有为家中兄弟数人起名时以“伯(孟)仲叔季”为序的习惯。】

6.(3分)*A.【B项中“谢”为“道歉”,陈蕃并未感谢郭林宗,而是向范滂道歉;C项“乡曲”为“乡人”,而非“误解”,范滂不任用李颂是他认为李颂不适合所荐之职;D项并非“一起受死”,而是要与其一起逃走。】

7.(10分)【(1)(5分)像范滂这样的人才,怎么能够按照官府礼仪(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来要求他呢?现在成全他辞官的名声,难道不是自己选择了不好的议论吗?(每句1分,全句流畅1分。关注点:“若……者”、格、去就、得无)(2)(5分)范滂说:“我死了灾祸就可以平息了,怎么敢因为(我的)罪名连累您,又让我的老母亲流离(他乡)呢!”他的母亲前来和他诀别。(除“滂曰”外,每句1分,全句流畅1分。关注点:塞、累、令、就)】

篇3:《后汉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后汉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文言文,完成4-7题。

张宗字诸君,南阳鲁阳人也。王莽时,为县阳泉乡佐。会莽败,义兵起,宗乃率阳泉民三四百人起兵略地,西至长安,更始以宗为偏将军。宗见更始政乱,因将家属客安邑。

及大司徒邓禹西征,定河东,宗诣禹自归。禹闻宗素多权谋,乃表为偏将军。禹军到栒邑,赤眉大众且至,禹以栒邑不足守,欲引师进就坚城,而众人多畏贼追,惮为后拒。禹乃书诸将名于竹,署其前后,乱着笥中,令各探之。宗独不肯探,曰:“死生有命,张宗岂辞难就逸乎!”禹叹息谓曰:“将军有亲弱在营,奈何不顾?”宗曰愚闻一卒毕力百人不当万夫致死可以横行宗今拥兵数千以承大威何遽其必败乎遂留为后拒诸营既引兵,宗方勒厉军士,坚垒壁,以死当之。禹到前县,议曰:“以张将军之觽,当百万之师,犹以小雪投沸汤,虽欲戮力,其埶不全也。”乃遣步骑二千人反还迎宗。宗引兵始发,而赤眉卒至,宗与战,却之,乃得归营,于是诸将服其勇。及还到长安,宗夜将锐士入城袭赤眉,中矛贯胛,又转攻诸营保,为流矢所激,皆几至于死。

及邓禹征还,光武以宗为京辅都尉,将突骑与征西大将军冯异共击关中诸营保,破之,迁河南都尉。建武六年,都尉官省,拜太中大夫。八年,颍川桑中盗贼群起,宗将兵击定之。后青、冀盗贼屯聚山泽,宗以谒者督诸郡兵讨平之。十六年,琅邪、北海盗贼复起,宗督二郡兵讨之,乃设方略,明购赏,皆悉破散,于是沛、楚、东海、临淮群贼惧其威武,相捕斩者数千人,青、徐震栗。后迁琅邪相,其政好严猛,敢杀伐。永平二年,卒于官。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因将家属客安邑 将:带领 B. 宗诣禹自归 诣:到、往

C. 署其前后 署:安排 D. 为流矢所激 激:袭击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宗曰/愚闻/一卒毕力/百人不当万夫/致死可以横行/宗今拥兵数千/以承大威/何遽其必败乎/遂留为后拒/

B. 宗曰/愚闻一卒毕力/百人不当/万夫致死/可以横行/宗今拥兵数千以承/大威何遽/其必败乎/遂留为后拒/

C. 宗曰/愚闻一卒毕力百人/不当万夫致死/可以横行/宗今拥兵数千/以承大威/何遽其必败乎/遂留为后拒/

D. 宗曰/愚闻/一卒毕力/百人不当/万夫致死/可以横行/宗今拥兵数千/以承大威/何遽其必败乎/遂留为后拒/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宗生逢乱世,官职多次变迁。他历经王莽、更始、光武等朝,曾担任阳泉乡佐、偏将军、京辅都尉、太中大夫、谒者等官职,最后死在琅邪相之任上。

B.张宗临危不惧,勇于担当。当众将大都畏惧敌人追击不敢充当后卫之际,唯独他不愿退缩,不顾营中老亲弱子,留在大军后面充当后卫。

C.张宗英勇善战,屡立战功。他在担任后卫时以少胜多,击败赤眉大军,回到长安又夜率锐卒袭击赤眉军,后转攻各堡垒,多次濒临死亡也毫不畏惧。

D.张宗数次平叛,功勋卓著。从建武八年到建武十六年,他先后率兵平定了青州和冀州屯聚山泽的盗贼、颍川桑中盗贼、琅邪等地的盗贼。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莽败,义兵起,宗乃率阳泉民三四百人起兵略地。

译文:

(2)宗引兵始发,而赤眉卒至,宗与战,却之,乃得归营,于是诸将服其勇。

译文:

4.C署:写上,题写。

5.D

6.D平定颍川桑中盗贼在前,平定青州和冀州屯聚山泽的盗贼在后。

7.(1)后适逢王莽失败,义兵四起,张宗便率领三四百名阳泉百姓起兵夺取土地。

(2)张宗带兵刚出发,而赤眉军突然到来,张宗和他们开战,把他们打退了,才得以回营,因为这诸将佩服他的勇敢。

译文:张宗传,张宗字诸君,南阳鲁阳人。 王莽时,做本县阳泉乡佐。逢王莽失败,义兵四起,张宗便率领阳泉百姓三四百人起 兵略地,西至长安,更始帝用张宗做偏将军。 张宗看到更始政治紊乱,便将家属客 居安邑。

后来大司徒邓禹西征,安定了河 东,张宗到邓禹那里后自己回去了。邓禹 听说张宗素多权谋,于是上表推荐他做偏 将军。邓禹军到了安邑,赤眉大军将至,邓禹认为安邑不足守,想带军队进而坚守城 邑,可是众人害怕贼人追赶,怕当后卫。邓 禹便把诸将的名字写在竹简上面,写明前 后次序,乱装在箧中,叫各人抽签。张宗独 不肯抽,他说:“死生有命,张宗难道是辞难 就逸的人吗?”邓禹叹息道“:将军有老亲弱 子在营里,怎么不考虑?”张宗说:“我听说一个兵卒尽力,百人不能挡住;万夫舍得死,可以横行天下。张宗今拥兵数千,承受大军的威力,何必马上料其必败呢!”于是留为后拒。诸营既引兵出发,张宗便督促军士,坚筑营垒,死守不退。邓禹到前县,听人议论道“:凭张将军的人力,挡百万之师,等于是把小雪投进沸汤,即使想尽力,也办不到 啊。”于是派步兵骑兵二千人回来迎接张宗。张宗带兵出发,而赤眉军仓猝到来,张 宗和他开战,把他们打退了,便得回营,于是诸将服其勇敢。等到回到长安,张宗夜晚 率领锐士入城袭击赤眉,被敌人射中两膊 之间,又转攻诸营保,被流矢所击,差点死去。

等到邓禹被召回京,光武用张宗做京 辅都尉,率领突骑与征西大将军冯异共击 关中诸营保,攻破了,升为河南都尉。 建武六年(37),都尉官省,拜为太中大夫。八年(39),颍川桑中盗贼群起,张宗带 兵击败平定了。后来,青州、冀州盗贼屯 聚在山泽之中,张宗以谒者(官名)督促诸郡兵讨平了。 十六年(47),琅笽、北海盗贼又起,张 宗督两郡兵讨伐之,于是定出方略,明确奖励投降者,敌人都破散了,于是沛、楚、东海、临淮群贼害怕他的威武、互相捕斩者几千人,青州、徐州之敌怕得十分厉 害。后来张宗升为琅笽相,他的政策喜欢 严猛,敢于杀伐。永平二年(60),死在官位上。

篇4:《后汉书列传第八》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臧宫字君翁,颍川郏人也。因从光武征战,诸将多称其勇。光武察官勤力少言,甚亲纳之。

十一年,将兵至中卢,屯骆越。是时公孙述将田戎、任满与征南大将军岑彭相拒于荆门。彭等战数不利,越人谋畔从蜀。官兵少,力不能制。会属县送委输车数百乘至,宫夜使锯断城门限。令车声回转出入至旦。越人候伺者闻车声不绝,而门限断,相告以汉兵大至。其渠帅乃奉牛酒以劳军营。宫陈兵大会,击牛龋酒,飨赐慰纳之.越人由是遂安。

宫以谨信质朴,故常见任用。二十七年,宫乃与杨虚筷马武上书日:匈奴贪利,无有礼信。穷则稽I首,安则侵盗,缘边被其毒痛,中国忧其抵突。虏今人畜疫死,旱《杀菇j蟊赢不当中国一郡。万里死命,县在陛下。福不再来,时或易失,岂宜固守文德而堕武事乎?今命将临塞,厚母购赏,喻告高句骊、鸟桓、鲜卑攻其左,发河西四郡、天水、陇西羌胡击其右。如此,;Ik虏之灭,不过数年。臣恐陛下仁恩不忍,谋臣狐疑,令万世刻石之功不立于圣世。,诏报日:《黄石公记》日,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故日有德之君,以所乐乐人;无德之君,以所乐乐身。乐人者其乐长,乐身者不久而亡,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逸政多忠臣,劳政多乱人。故曰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有其有者安,贪人有者残。残灭之政,虽成必败。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百姓惊惶,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孔子曰: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且北狄尚强,而屯田警备传闻之事,恒多失实。诚能举天下之半以灭大寇,岂非至愿;苟非其时,不如息人。自是诸将莫敢言兵事者。

篇5:《后汉书列传第八》文言文阅读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人谋畔从蜀畔:反叛

B.宫以谨信质朴 谨:谨慎

C.今命将临塞,厚县购赏 县:悬挂

D.故日务广地者荒 务:劳务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臧宫智勇的'一组是

①羚车声回转出入至旦

②万里死命,县在陛下

③岂宜固守文德而堕武事乎

④虿冷万世刻石之功不立于圣世

⑤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

⑥靖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②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臧宫跟随光武帝征战,各位将领多称颂他勇敢,武帝看他非常肯干还不多说话,很是亲近喜欢他。

B.臧宫在不能控制局面的情势下,运用迷惑骆越人的方法,让运输车辆往返进出城门,骆邀人以为大军来到,便奉酒劳军而臣服。

C.臧宫办事谨慎,为人诚信质朴,深得重用,上书欲趁匈奴自然灾害国力衰弱之机平定边患,武帝认为这是刻石流传的万世之功。

D.《黄石公记》里说柔能克刚弱能胜强,国内没有好的政治、百姓都不能自保时,是不可能用兵平定边境之患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匈奴贪利,无有礼信,穷则稽首,安则侵盗。

(2)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参考答案:

4.D致力、追求。

5.c句①表现其智,句②③@是其上书内容,力主出兵,表现其勇,句⑤⑥是回复诏书中的内容,反对出兵。

6.C文中武帝是反对用兵匈奴的。

7.①匈奴贪图利益,没有礼义信用,走投无路时磕头降服,平安稳定时侵夺掠抢。(5分,译出大意给2分,译对穷、稽首、盗各1分)

②舍弃近的而图谋远的,劳苦而没有功效;舍弃远的而图谋近的,安逸而有结果。(5分,译出大意给2分,译对谋、逸、终各l分)

篇6:《后汉书·吴汉传》文言文阅读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

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

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帝戒汉曰: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乃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

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及薨,赐谥曰忠侯。

言志文言文全文翻译

《后汉书桓谭传》文言文训练几答案

文言文《项脊轩志》赏析

言志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赏析

后汉书励志的句子

文言文对比阅读《陈涉世家》《后汉书.班超传》题目及答案

后汉书吴汉传阅读答案

《后汉书·董宣传》阅读理解答案

文言文

社会实践周志

《后汉书 志》文言文(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后汉书 志》文言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