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习惯成自然的杂文随笔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大青山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别让习惯成自然的杂文随笔(共含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大青山”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别让习惯成自然的杂文随笔

篇1:别让习惯成自然的杂文随笔

别让习惯成自然的杂文随笔

清晨,秋天细雨缠缠绵绵,慵懒的人儿睁开眼打了个哈欠,心里不由自主轻叹——难得清闲。被窝暖暖的,聆听瞌睡虫的召唤再次入眠。

过了好一会儿,他们来了,悉悉索索开始组装什么东西一样。让懒虫再睡一会吧,反正有人起床看屋了。

这时,男人吩咐女人去附近买小配件,女人二话没说就去了。女人空着手回来男人有些不解的问:“你怎么没买?”

“没有了!”

女人的语气硬生生的,男人的沉默不语似乎触动了她敏感的神经。女人接下来的回答自认为是合理又霸气:“妈的,这点小东西要十块钱,老子XL了!挨邻壁近(邻居)的送给我又啷个了?”

“你这人怎么这样子?”

“本来就是嘛,抬头不见低头见。”

“现在用什么装啊?”

“自己骑车去街上买呀!”

事已至此,男人只能骑车去街上了。

对于女人,曾经有过一次逛街的经历,结伴同行还有她的母亲跟弟妹。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弟妹挑选一款钱包,旁边的她笑靥如花还带几分撒娇:“弟妹,帮我也买一个嘛,好不好?”

“你想要就挑一个了。”

“呵呵,要的。”

钱包付了钱,弟妹看到店里新款的包,瞧瞧这个,摸摸那款。见机行事的她脑袋瓜一转,说:“弟妹,你买了新包包,就把你现在背这个给我哈。”

“嗯。”

同命相连的两个人,不是一家人就不进一家门。一次男人出门干活,自己吃饭问题已在朋友那儿解决了。可是天黑他回到家,房东家楼下在请人吃饭,他的孩子却一个人在楼上看电视,询问得知孩子没有吃饭。男人想着想着,一个电话打给父母。老母亲再把电话打给自己另外的孩子,说话时声音有些哽咽:“孩子,你们想想办法吧。他们家的'孩子可怜!”

“妈,您别着急啊。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一件小事就让家里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多么的不易!男人的英明在于利用父母的号召力,哪怕是半夜三更。

习惯成自然并非偶然。当然,没有别人的经历我们不能妄下评论!但对他们而言,因为经历一些坎坷,加上多子多福对中国步入老年化做出了贡献。父母怜悯,至亲谦让,亲戚长辈常常将“同情”二字挂在嘴上。久而久之,思想上发生了质的变化!

曾经,一位男士说出了这样一句心里话:“我老婆家姊妹三个。两个小舅子家,一个家有钱,一个家是双职工(有权),就我们是务农的。他们两兄弟要是不买我老婆账,我老岳父就冲他们嚷。不但目的誓不罢休!”

其实,亏这东西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吃。至亲N度的谦让因为血浓于水,或者是迫于某种压力的分担。但并不代表世人都得赋予你同情心。

篇2:别让目光短浅毁了你杂文随笔

别让目光短浅毁了你杂文随笔

写下这些文字前,我认真考虑了这些东西是否有用,但就从我的经历,以及周围人的遭遇来看,我还是觉得,早明白这个道理,些许能让你的人生变得有些不同。

我记得刚上高中那会,我们学校分实验班和平行班。实验班高手云集,配备了全校最优秀的各种资源,平行班不言而喻,充斥着各色各异的人。我们的分班取决于高一下学期的期末成绩,我那时候的成绩很好,所以纵使知道分班是文理科看相应科目的成绩,选择理科的我却依然天天跟着几个选文科的“姐妹”背文综。而常常在我之后的那个男生则是天天刷理综题。期末考试结果出来,我总分不出意外的拿了第一,那个男生排第三,结果等到分班结果出来,我却以一分之差与实验班失之交臂,而那个男生则擦边进了实验班,那时候多傻啊,觉得不就是个实验班吗,凭努力我也不会输了他们。上高二开始的几次考试,我的级名次依然领先于那个男生,我甚至有点飘飘然,什么实验班,也不过如此。差距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吧,一点点,以你所不见的速度迅速蔓延。

学校对平行班一向管理不严,而我所在的班级,又因为有几个特别爱闹腾的男生,所以高二那年,光是班主任,我们就换了三个,其他科目的老师更是屡屡被气走,所以到后来,像数学,物理这样的科目,我们的科任老师都只是些实习生。真的,如果你也曾如此遭遇,你一定能明白,一个好老师,是多么多么的重要。高二结束的时候,我的成绩已经退到光荣榜的中间,即使我拿着我们班前三的成绩,我和那个男生之间突然就隔了几百人。我无比清楚的记得那个瞬间,我站在光荣榜前,看着他的名字与我的名字差了那么多,我第一次感到难么深的遗憾,这偌大的差距,我根本毫无意识它在何时展开,我第一次深深意识到目光短浅真的能毁了一个人。我知道更多的人可能会觉得努力是能改变的,是啊,努力能改变很多东西。可是,你不知道,一个好老师能让你轻轻松松就考高分,他告诉你的经验,题型总是那么巧就能考试遇见。而一个实习生带给你的,可能就仅仅只是书本上的文字,你刷上百道题,做无数本练习册才明白的道理,人家一句话就切中考点。那就比别人更努力啊?可那是高三啊,是所有人都拿命去拼的高三,时间是多么弥足珍贵的东西。

我记得高三那年我们班主任请了两周假回去结婚,我们班没有一个老师过来带班,我记得最后两个月我们生物老师临产,后面的试题答案,都是我借的其他班的,我记得到考试前最后一天我都在刷题,而那个男生,却天天雷打不动跑体育场。最后那个男生去了魔都的一所知名985,我拼死拼活才够到一所名不见经传的211,我后来无数次的想过,如果我能够稍稍微目光长远一点,我也不会是这样的结果,可怎么讲呢,生活就是如此吧,所以再后来无数次的选择中,我始终告诉自己,要把目光放远了看。

我想起刚上高三那段时间,气氛突然开始紧张,每个人越来越孤单,所以在大家都急需陪伴的时候,早恋的风气顺利蔓延开来。我记得我审视自己的目标,告诉自己,同样错误不能再有第二次,我选择孤独,那可真是一段孤独到绝望的时光,所幸,我挺了出来。我的一个朋友则不同,她迅速投入了陪伴的大军,我曾听她夸耀,满心喜悦,也曾听她抱怨,难受之至。爱情让她彻底忘记了自己,我不知道两个人在一起都变好的.概率多大,反正我身边多的是一身伤痕的人。女生对这种事情的投入度让人生惧,所以哪怕高考在即,她依然沉醉其中。最后那个男生去了一所南京的211,而原本和我相差无几的她,在不愿屈居一所省内二本的情况下选择了复读,在复读之前,她结束了这段感情,我清楚的记得她说的“自己真是目光短浅,差点为了一个不确定人放弃了一生。”

所幸,一切还来的及,她还有重来的机会。可是生活并不如此,一念之差可能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路。我想告诉你们,一定要培养自己纵向的时间观,一定要将目光放长远,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决定的时候,不要一腔孤勇,不懂就问问别人的意见。我记得有句话说过,人生之路漫漫,可关键的就那么几步,那几步,一定要走好。

篇3:别让熬夜摧毁你的生活杂文随笔

别让熬夜摧毁你的生活杂文随笔

在我小的时候,熬夜还是一件不常见的事情。那个时候身边的人的作息都十分有规律,唯一需要熬夜的日子只有年关。

然而现在,熬夜似乎已经成了一种生活的常态。

并不是有非要熬夜才能完成的事情,而只是单纯的“不玩手机无法入睡”。

每到夜晚,手机总会挡住人们入睡的计划。微博、知乎、朋友圈……种种APP构成了晚睡的理由。

如果你无法克制自己,你仍然将继续熬夜。

如果你不自律,你的人生,也将和你熬过的每一个夜晚一般,不见天日。

02

很多人大概都关注了很多公众号、大V等等。教我们如何经营生活;如何摆脱困境;学习人际交往……

琳琅满目的文章、心得、日记……

他们会告诉你:如何职场上才能少走弯路;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取得主动地位;遭受情感挫折如何排解……

也许有人会说,这不好吗?这当然好啊,太好了!

有这么多人愿意向你、向他人分享自己过来的经验,哪怕并不是全部适用,但在大多数时候确实可以让人受益匪浅。

但如果你每日熬夜呢?当你每天玩手机到深夜两三点钟的时候呢?当你在睡前为这些经验点赞然后继续重复老路的时候呢?

毫无例外,你看了那么多经验、知道这么多鸡汤,安慰起别人来也是能说出很多道理。

但你真的有所改变吗?

夜晚脑中千万路,明日起床……一切如故。

说到底,就是不自律,管不住自己的手和心罢了。

03

何为自律?

自律是你可以克制自己的情绪而让自己行动的能力。

自律是许多自我能力发展工具中的一种。当然,它不是万能药。不过,自律能解决很重要的问题。如果还有其他方法解决那些问题,自律一定是最好的方法。

自律能让你戒瘾,能让你想减多少肥就减多少,它能根除拖沓、无规律、无知的毛病。在自律可以解决的问题范围里,它是无敌的方法。

想象一下,你该怎样不受其他任何事物影响地去让实现自己既定目标的愿望。试着对自己说:“你超重了,该减20磅。”若你不能自律,这个目标永远也达不到。

但若你能够自我约束,就一定能实现。自律的最高境界便是,当你做出了一个决定时,你一定会朝着目标前进。

我们还年轻,还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你可以考研究生;找一份跟自己的未来蓝图息息相关的工作;去一趟只属于自己的旅行……

所以不要把青春荒废在自己的床上,荒废在虚度光阴的熬夜中。

04

我曾经和很多人一样。上了大学之后,由于缺乏动力和突然来到一个放松的环境,突然松懈下来的我就这样变成了一个“刷夜族”。

懒惰的气场慢慢吞噬我的内心,使我越来越心胸狭窄,越来越自卑、软弱和敏感,对人生越来越怀疑,对未来也越来越懈怠。

在我的观念里,努力应该适可而止,我不想把自己搞得那么累。

但我又是不喜欢这样的自己的,也曾试着改变,可从来没在一件事情上长久地坚持过。

我想考研,就成套成套地买书,拿起一本断断续续翻了不到三分之一就束之高阁;

时常翘课;每天在寝室玩游戏;通宵不睡,然后白天去课堂上补觉……

我口中的每一个借口、每一次的中途放弃都是向懒惰妥协的标志。

一个学年下来,我挂了六门课,在班上连同学、班导是谁都认不清(同样他们也没几个记得我)。

那时我才惊觉,在这样下去,我就会成为那种——我最不想成为的人。

于是第二学年我给自己定下了几个目标:跑1000公里;不再挂科;考过四级。

跑步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我知道自己的毅力不足,只要停下,就再也无法再次启动。所以,我每次跑步都竭尽全力,只跑一次,中途绝对不停,跑到力竭。

后来,这种痛苦的`方式竟然让我乐在其中,我能感受到每一次跑完到下一次自己都能有明显的长进,以致于后来跑步反而成为了自己减压的方式。

在一次酣畅淋漓的奔跑之后,身心仿佛都得到了放松,一些当时挂怀无比的烦恼仿佛也不是如此不快,让人能冷静下来细细思索解决之法。

05

至于学习,我的方法只有一个——早起。

一年有365天,每天早起1小时,我就拥有了365个小时的高效时间。

夏天我通常6:00起床,冬天7:00,晚上11:30入睡。虽然一天睡眠时间只有7-8小时,但我睡眠质量极高,几乎都是一觉到天亮并且很少做梦,也许跟我保持运动有关。

早晨时间短暂且宝贵,用来做最不想做的事情一天都会无后顾之忧。

我通常会将每天必看的复习题安排在早起这段时间,因为早晨很安静思路也清晰,读书学习效率会特别高,学完该学的内容好像完成了一天最令我头疼的大事,出门干什么都轻松多了。

这一年过去一半,我利用早晨时间学习,前面挂掉的科目被我挽回了一半多,四级考试也成功高分通过了

或许对于大多数人来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已经荒废了一年的我来说,这是我努力的汇报,让我知道了——原来只要肯做,我也可以。

2017年过去大半,时间太快但留有痕迹,感叹匆匆但内心安逸。

记得文学大师沈从文曾说:征服自己的一切弱点,正是一个人伟大的起始。

而我之所以觉得这过去的半年多对我重要,不是我完成了多少事,而是深切地感受到内心开始丰富了成熟了,不是麻木、僵化和世故。

我体会到自己所拥有的力量,体会到坚持和积累的重要,我也终于有了一点点自信:原来我也可以。

很多事情努力也不见得有好结果,但我还是坚信厚积薄发的道理。看到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去靠近那些看似遥远的梦想,便会感到无比幸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有关习惯成自然的生活随笔

患得患失杂文随笔

橙黄杂文随笔

晚安杂文随笔

机缘杂文随笔

放不下杂文随笔

人人自危杂文随笔

异次元杂文随笔

迷惘杂文随笔

消亡杂文随笔

别让习惯成自然的杂文随笔(精选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别让习惯成自然的杂文随笔,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