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地区近34年来气候变化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sususu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珠穆朗玛峰地区近34年来气候变化(共含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ususu”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珠穆朗玛峰地区近34年来气候变化

篇1:珠穆朗玛峰地区近34年来气候变化

珠穆朗玛峰地区近34年来气候变化

利用珠穆朗玛峰地区中国境内5个气象站1971~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月降水资料,采用气候线性趋势分析、滑动平均、低通滤波、累积距平等方法对珠峰地区近34年气候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971~20珠峰地区气温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海拔最高的定日站增幅最高,且以冬半年非生长季气温增长更为显著;(2)近34年珠峰地区的变暖要明显早于中国及全球,且升温幅度更大;(3)珠峰南、北翼降水变化趋势明显不同,北翼4站降水以增加趋势为主,但是总体显著性水平不高,而珠峰南翼的聂拉木降水以减少趋势为主,从90年代初开始降水以较大幅度减少;(4)与已有研究结果比较发现:珠峰高海拔地区是中国同期升温最显著的区域.设立在海拔5032 m珠峰大本营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无人值守实时自动气象站将会在全球变化监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 者:杨续超 张镱锂 张玮 阎宇平王兆锋 丁明军 除多 YANG Xuchao ZHANG Yili ZHANG Wei YAN Yuping WANG Zhaofeng DING Mingjun CHU Duo  作者单位:杨续超,张玮,王兆锋,丁明军,YANG Xuchao,ZHANG Wei,WANG Zhaofeng,DING Mingjun(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张镱锂,ZHANG Yili(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085)

阎宇平,YAN Yuping(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

除多,CHU Duo(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拉萨,850000)

刊 名:地理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GEOGRAPHICA SINICA 年,卷(期): 61(7) 分类号:P4 关键词:珠穆朗玛峰地区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  

篇2:西南喀斯特地区近45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趋势

西南喀斯特地区近45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趋势

基于黔、桂、滇3省(区)72个气象站点45年(1960-年)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借助小波分析、人工神经网络及GIS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我国西南喀斯特生态脆弱区近45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气候变化的特征和总体趋势.研究结果显示:该区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其中气温变化的主周期约为7年,降水量变化的`主周期约为25年.该区气候变化的季节性特征和区域差异也比较明显,通过计算过去45年中四季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率并对其进行GIS空间插值分析,得到了四季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区域分异状况;通过SOFM网络分别选取分类指标对研究区近45年来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状况进行聚类分析并对聚类结果进行GIS空间插值分析,划分了研究区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类型区域.RBFN模型预测的结果得出,该区-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均处于相对低值期.

作 者:王钧 蒙吉军 WANG Jun MENG Jijun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地理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刊 名: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年,卷(期): 43(2) 分类号:P9 关键词:气候变化   小波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   西南喀斯特地区  

篇3: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近4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近4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利用1961年至呼和浩特地区的.气象资料,分析了40 a来气温、降水、日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地区的季节和年平均气温以及最低、最高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季节温度升高率:冬季>夏季>秋季>春季;降水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不是很大,各年际之间呈跳跃性摆动;年平均日照时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很大,各年际之间呈现周期性变化;年潜在蒸散量(ET0)总体呈升高趋势,但季节变化有较大差别.研究结果充分表明,呼和浩特地区气候正在趋于暖干化,日照时数变短,这对本区发展农牧业具有很大的消极作用.

作 者:史建国 刘克礼 何文清 严昌荣 SHI Jian-guo LIU Ke-li HE Wen-qing YAN Chang-rong  作者单位:史建国,SHI Jian-guo(内蒙古农业大学,呼和浩特,010019;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

刘克礼,LIU Ke-li(内蒙古农业大学,呼和浩特,010019)

何文清,严昌荣,HE Wen-qing,YAN Chang-rong(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

刊 名: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7 28(4) 分类号:P467(226HH) 关键词:呼和浩特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   潜在蒸散量  

篇4:新疆博州地区近46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

新疆博州地区近46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

根据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简称博州,下同)四个气象代表站点的气温及降水资料,利用线性趋势函数及t检验法分析了该地区近46年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博州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而且平均最低气温上升的幅度远大于平均最高气温的`上升幅度.年平均气温及年平均最低气温约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显著的均值突变,而年平均最高气温在80年代末出现突变;除春、夏季平均最高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外,其它各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均以冬季增幅最大,秋季次之;80年代冬夜升温最强劲,90年代则明显减弱;夏季的平均气温与平均最低气温均在70年代中期出现突变,比其它任何突变时间都早;暖温年多发生在80年代后,冷温年多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年降水量略呈上升趋势,少雨年多在60年代、70年代,多雨年多在近,除春季外,其余各季降水略有上升趋势.

作 者:辛渝 张广兴 张新 博力健 XIN Yu ZHANG Guang-xing ZHANG xin BO Li-jian  作者单位:辛渝,XIN Yu(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93;新疆博州气象局,新疆,博乐,833400)

张广兴,ZHANG Guang-xing(新疆沙漠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张新,博力健,ZHANG xin,BO Li-jian(新疆博州气象局,新疆,博乐,833400)

刊 名:干旱区地理  ISTIC PKU英文刊名:ARID LAND GEOGRAPHY 年,卷(期): 29(2) 分类号:P4 关键词:博乐   气候变化   气候突变   演变特征  

篇5:近47年来广东省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

近47年来广东省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

利用广东省1959~25个气象观测站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年平均值, 对广东省近47年来气候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7年来广东省气温基本表现为增温趋势,但除了珠江三角洲以外大部分地区均低于0.022 ℃/年的'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在1995年发生了一次增温突变.广东中部年降水量表现为小幅减少趋势,而西南和西北部表现为小幅增加趋势.近47年来广东省平均地面风速、日照时数表现为显著的减少趋势,且分别在1979和1974年左右发生了减少突变.

作 者:罗伟华 张明洁 姚建春 LUO Wei-hua ZHANG Ming-jie YAO Jian-chun  作者单位:罗伟华,姚建春,LUO Wei-hua,YAO Jian-chun(兴宁市气象局,广东兴宁,514500)

张明洁,ZHANG Ming-jie(德钦县气象局,云南德钦,674500)

刊 名:广东气象 英文刊名:GUANGDONG METEOROLOGY 年,卷(期): 31(1) 分类号:P468 关键词:气候学   气温   降水量   日照   风速   广东  

篇6:宁夏近5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宁夏近5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依据宁夏1951-降水及气温资料,运用滑动平均、气候趋势系数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宁夏近半个多世纪气候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宁夏年降水量由北向南依次递增,多年平均温度南部山区低于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最高.降水、气温变异系数均较小.极端事件较少.1990年和是气温的'突变点.中部干旱带及南部山区降水呈减少趋势的概率均为75%,引黄灌区达71.4%,全区降水减少的概率达到73.3%.全区气温整体呈现升高趋势,其中南部山区气温升高的概率均达100%,引黄灌区85.7%,全区为86.7%.宁夏有趋于暖干的可能.

作 者:薛鹏举  作者单位:银川高新区诚畅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宁夏,银川,750021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 “”(29) 分类号: 关键词:宁夏   降水   气温   时空变化   趋势分析  

篇7:近50年来祁连山区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近50年来祁连山区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根据祁连山区海拔2800 m以上的5个气象站点的气温及降水资料,分析了近50年的.气候变化.研究表明,50年来祁连山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突变出现在1980年代中期,1980年代中期以前增温缓慢,以后增温明显加快.冬季变暖的趋势远大于夏季,夜间升温幅度远大于白天,祁连山区气温以东西两段增温幅度最大;祁连山区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少雨年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多雨年在近,春季和夏季有明显上升趋势,祁连山西段降水量增加幅度明显.

作 者:尹宪志 张强 徐启运 薛万孝 郭慧 史志娟 YIN Xian-zhi ZHANG Qiang XU Qi-yun XUE Wan-xiao GUO Hui SHI Zhi-juan  作者单位:尹宪志,YIN Xian-zhi(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甘肃省气象局,甘肃兰州,730020)

张强,ZHANG Qiang(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

徐启运,郭慧,史志娟,XU Qi-yun,GUO Hui,SHI Zhi-juan(甘肃省气象局,甘肃兰州,730020)

薛万孝,XUE Wan-xiao(甘肃省气象信息中心,甘肃兰州,730020)

刊 名:高原气象  ISTIC PKU英文刊名:PLATEAU METEOROLOGY 年,卷(期): 28(1) 分类号:P467 关键词:祁连山   气候变化   降水量  

篇8:近50年来新疆莎车县气候变化特征及其成因

近50年来新疆莎车县气候变化特征及其成因

利用莎车县气象站1956-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以回归分析、趋势线分析、5年滑动平均等方法,探讨莎车县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及变化特征.结果显示:①近50年来,莎车县年平均气温总体呈增加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19℃/10 a.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气温在平均值附近波动降低,自70年代以来波动较大,并明显升高,气温波动基本上与我国西北地区气温变化趋势一致.年内气温变化存在季节差异.秋、冬、春三个季节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夏季的气温呈下降趋势,其中,秋和冬两季对全年平均气温增加贡献较大.②近50年来,莎车县年降水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年均降水量线性倾向率约为7.44 mm/10 a.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年降水量在多年平均值附近波动,没有明显增减.自80年代以来年际降水波动较大,而且变湿趋势较明显.年内降水量变化有明显的季节差异,除了冬季外,夏、春、秋三个季节降水量均呈增长趋势,增长幅度从大到小依次是夏季、春季和秋季,其中,夏、春两季对全年降水量增长贡献较大,秋季降水贡献较小.

作 者:满苏尔・沙比提 艾克拜尔・艾尔肯 迪里夏提・司马义 Mansur Sabit Akbar Arkin Dilxat Ismail  作者单位:满苏尔・沙比提,迪里夏提・司马义,Mansur Sabit,Dilxat Ismail(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艾克拜尔・艾尔肯,Akbar Arkin(新疆莎车县一中地理教研组,新疆,莎车,844700)

刊 名:干旱区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ARID ZONE RESEARCH 年,卷(期):2009 26(5) 分类号:P461 关键词: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   年际变化   季节变化   莎车县   新疆   Shache County   Xinjiang   climatic change   air temperature   annual change   seasonal change.  

篇9:近6来北极与中国气候变化的对比

近600年来北极与中国气候变化的对比

A compilation of paleoclimate records from lake sediments, trees, ice cores, and historical documents provide a view of China and Arctic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last 600 years. Many of these changes have also been identified in sedimentary and geochemical signatures in deep-sea sediment cores from the North Atlantic Ocean, Arctic and Greenland and ice cores from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confirming the linkage of environmental changes of different time scales between the Arctic and China. It is shown that the changes of precipitation, temperature and sea ice cover in Arctic were correlated with climate changes in China. This paper also developed a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climate changes between Arctic and China both during the Little Ice Age (LIA) and the instrumental observation period. Cycles and trend of temperature variations during LIA and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instrumental observation period are performed. We found som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s between Arctic and China.

作 者:许娟 XU Juan  作者单位:Inst.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China;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9, China 刊 名:地理学报(英文版)  ISTIC 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年,卷(期): 14(3) 分类号:P9 关键词:Arctic   China   environmental changes   Holocene  

篇10:近58年来登陆中国热带气旋气候变化特征

近58年来登陆中国热带气旋气候变化特征

利用1949-2006年<台风年鉴>和<热带气旋年鉴>资料,主要分析了1949-2006年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频数、登陆位置、登陆季节延续期和登陆强度等要素及其概率分布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8年来,登陆中国热带气旋年频数有减少趋势,但登陆时达台风强度的年频数变化不明显;按登陆地点分区统计发现,登陆华南地区的热带低压及(强)热带风暴年频数以减少为主,而登陆东部地区的热带气旋年频数变化不明显.登陆点历年最北位置(最南位置)有南移(弱的`北移)趋势,导致登陆点历年南北最大纬度差逐渐减小,这表明热带气旋登陆区域更为集中,在23°-35°N增多,而在35°N以北和23°N以南以减少为主.登陆中国热带气旋季节延续期缩短了近1个月.热带气旋年平均登陆强度及其概率分布偏度有增加趋势,表明登陆的强台风有增加;登陆中国华南和东部地区的台风强度都有增强趋势,前者比后者趋势更明显.另外,热带气旋年最大登陆强度差长期呈现减小的趋势.

作 者:杨玉华 应明 陈葆德 YANG Yuhua YING Ming BAODE Chen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200030;中国气象局台风预报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0030 刊 名:气象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年,卷(期):2009 67(5) 分类号:P467 关键词:登陆热带气旋   登陆位置   陆强度   偏度   Landfall TC   Landfall location   Landfall intensity   Skew  

三峡地区更新世滑坡与断裂活动、气候变化关系的再认识

大暑的气候变化是什么

初中珠穆朗玛峰说明文600字

西藏珠穆朗玛峰的导游词

描写珠穆朗玛峰的作文

高考近年来的满分作文

近年来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范文

珠穆朗玛峰的夏日奇景作文

气候变化的利与弊阅读答案

航天技术减缓气候变化阅读答案

珠穆朗玛峰地区近34年来气候变化(共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珠穆朗玛峰地区近34年来气候变化,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