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边楼,筹边楼薛涛,筹边楼的意思,筹边楼赏析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zjzt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筹边楼,筹边楼薛涛,筹边楼的意思,筹边楼赏析(共含9篇),欢迎大家收藏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zjzt”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筹边楼,筹边楼薛涛,筹边楼的意思,筹边楼赏析

篇1:筹边楼,筹边楼薛涛,筹边楼的意思,筹边楼赏析

筹边楼,筹边楼薛涛,筹边楼的意思,筹边楼赏析 -诗词大全

筹边楼

作者:薛涛  朝代:唐  体裁:七绝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篇2:筹边楼古诗鉴赏

筹边楼古诗鉴赏

在一首短短的七言绝句里,有议论,有感慨;有叙述,有描写;有动荡开阖,有含蓄顿挫,在中唐诗中并不多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诗吧,我们下面有详细的解释哦。

筹边楼

薛涛

平临云鸟八窗秋,

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

最高层处见边头!

距杜甫浣花草堂不远的成都近郊,至今还耸立一座薛涛吟诗楼,点缀着锦江玉垒的秀丽风光,那是薛涛晚年栖息吟咏之地。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读了王建这首《寄蜀中薛涛校书》,不难想象,这颗耀眼的诗坛明星,是如何为时人所倾倒,而她的晚年生活,又是过得多么安闲宁静!然而,她没有躲在枇杷门巷这清幽的小天地里把自己和现实隔绝开来,这首《筹边楼》,便是她关怀时事政治心情的真实写照。

筹边楼在成都西郊,是大和四年(830 )李德裕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时所建。据《通鉴》记载:德裕至镇,作筹边楼,图蜀地形,南入南诏,西达吐蕃。

日召老于军旅、习边事者,虽走卒蛮夷无所间,访以山川、城邑、道路险易,广狭远近。未逾月,皆若身尝涉历。可见李德裕建这楼,不仅供登览之用,而且与军事有关。在他的任内,收复过被吐蕃占据的维州城,西川一带一直很安定。大和六年十一月,李德裕调任离蜀,此后边疆纠纷又起。诗中的羌族,就是指吐蕃而言的。这时,薛涛已是七十左右的老人了。她感慨时事,写了这首诗。

诗的开首两句写楼。说平临云鸟,则楼之高峻可知;说八窗秋,则天旷气清、四望无际的情景可见。次句壮压西川四十州,着一壮字,点明筹边楼据西川首府形胜之地。两句不但写得气象雄浑,而且连李德裕当时建楼的用意,诗人百端交集的今昔之感,也都包含其中。后两句寓严正谴责于沉痛慨叹之中,便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意思是说,由于将军们的目光短浅,贪婪掠夺,召来了与羌族的战争,而他们又没有抗御的能力,以至连这西川的首府成都,都遭受战争的威胁。

诗以最高层处见边头作结,这高,这见,和首句的平临云鸟遥相呼应;而见边头,则和次句的壮压西川是个鲜明的对照。意思是这座巍然耸立的高楼,它曾经是全蜀政治军事的`心脏,成为西川制高点的象征;而今时过境迁,登楼便能看到边地的烽火了。通过这样的对照,西川地区今昔形势的变化,朝廷用人的得失,都从这座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建筑物集中地表现了出来;而诗人感时伤事、忧深思远的心情,亦即杜甫所说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还仗出群才(《诸将》)之意,也就深情若诉了。再从句法上来看,诸将句陡然一转,与上文跳脱开来,而末句又一笔兜了回来,仍然归结到筹边楼,说的仍然是登楼眺览,真是硬语盘空,力透纸背!

篇3:《筹边楼》唐诗鉴赏

《筹边楼》唐诗鉴赏

筹边楼

薛涛

平临云鸟八窗秋,

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民)族马,

最高层处见边头!

薛涛诗鉴赏

距杜甫浣花草堂不远的成都近郊,至今还耸立一座薛涛“吟诗楼”,点缀着锦江玉垒的秀丽风光,那是薛涛晚年栖息吟咏之地。“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读了王建这首《寄蜀中薛涛校书》,不难想象,这颗耀眼的诗坛明星,是如何为时人所倾倒,而她的晚年生活,又是过得多么安闲宁静!然而,她没有躲在枇杷门巷这清幽的小天地里把自己和现实隔绝开来,这首《筹边楼》,便是她关怀时事政治心情的真实写照。

筹边楼在成都西郊,是大和四年(830 )李德裕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时所建。据《通鉴》记载:“德裕至镇,作筹边楼,图蜀地形,南入南诏,西达吐蕃。

日召老于军旅、习边事者,虽走卒蛮夷无所间,访以山川、城邑、道路险易,广狭远近。未逾月,皆若身尝涉历。”可见李德裕建这楼,不仅供登览之用,而且与军事有关。在他的任内,收复过被吐蕃占据的维州城,西川一带一直很安定。大和六年十一月,李德裕调任离蜀,此后边疆纠纷又起。诗中的“羌人”,就是指吐蕃而言的。这时,薛涛已是七十左右的.老人了。她感慨时事,写了这首诗。

诗的开首两句写楼。说“平临云鸟”,则楼之高峻可知;说“八窗秋”,则天旷气清、四望无际的情景可见。次句“壮压西川四十州”,着一“壮”字,点明筹边楼据西川首府形胜之地。两句不但写得气象雄浑,而且连李德裕当时建楼的用意,诗人百端交集的今昔之感,也都包含其中。后两句寓严正谴责于沉痛慨叹之中,便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意思是说,由于将军们的目光短浅,贪婪掠夺,召来了与羌人的战争,而他们又没有抗御的能力,以至连这西川的首府成都,都遭受战争的威胁。

诗以“最高层处见边头”作结,这“高”,这“见”,和首句的“平临云鸟”遥相呼应;而“见边头”,则和次句的“壮压西川”是个鲜明的对照。意思是这座巍然耸立的高楼,它曾经是全蜀政治军事的心脏,成为西川制高点的象征;而今时过境迁,登楼便能看到边地的烽火了。通过这样的对照,西川地区今昔形势的变化,朝廷用人的得失,都从这座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建筑物集中地表现了出来;而诗人感时伤事、忧深思远的心情,亦即杜甫所说“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还仗出群才”(《诸将》)之意,也就深情若诉了。再从句法上来看,“诸将”句陡然一转,与上文跳脱开来,而末句又一笔兜了回来,仍然归结到筹边楼,说的仍然是登楼眺览,真是硬语盘空,力透纸背!

在一首短短的七言绝句里,有议论,有感慨;有叙述,有描写;有动荡开阖,有含蓄顿挫,在中唐诗中并不多见。

篇4:薛涛《筹边楼》阅读答案及赏析

筹边楼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1)诗歌前两句用“平临云鸟”和“壮压西川四十州”写出了筹边楼的_____。通过写楼赞颂了______。

(2)诗歌后两句视角独特,在前两句基础上,发表议论。请结合全诗,说明作者的意见或看法。

参考答案

(1)高大、雄伟(1分)。筹边用兵的政绩(2分)(意思对即可)。

(2)希望守边将领们切莫目光短浅,对少数民族进行肆意掠夺,而应把眼光放远。使边境安宁,百姓安居。(3分,意思对即可)

篇5:薛涛《筹边楼》阅读答案及赏析

筹边楼在成都西郊,是大和四年(830)李德裕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时所建。据《通鉴》记载:“德裕至镇,作筹边楼,图蜀地形,南入南诏,西达吐蕃。日召老于军旅、习边事者,虽走卒蛮夷无所间,访以山川、城邑、道路险易,广狭远近。未逾月,皆若身尝涉历。”可见李德裕建这楼,不仅供登览之用,而且与军事有关。在他的任内,收复过被吐蕃占据的维州城,西川地方一直很安定。大和六年十一月,李德裕调任离蜀,此后边疆纠纷又起。诗中的“羌旅”,就是指吐蕃而言的。这时,薛涛已是七十左右的老人了。她感慨时事,写了这首诗。

诗的开头两句写楼。说“平临云鸟”,则楼之崇高可想;说“八窗秋”,则天旷气清、四望无际的情景可见。次句“壮压西川四十州”,着一“壮”字,点明筹边楼据西川首府形胜之地。两句不但写得气象万千,而且连李德裕当时建楼的用意,诗人百端交集的今昔之感,也都包孕于其中了。后两句寓严正谴责于沉痛慨叹之中,便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意思是说,由于将军们的眼光短浅,贪婪掠夺,召来了与羌族的,而他们又没有抗御的能力,以至连这西川的首府成都,都受到战争的威胁。

诗以“最高层处见边头”作结,这“高”,这“见”,和首句的“平临云鸟”遥相呼应;而“见边头”,则和次句的“壮压西川”是个鲜明的对照。意思是这座巍然屹立的高楼,它曾经是全蜀政治军事的心脏,成为西川制高点的象征;而今时移事异,便能看到边地的烽火了。通过这样的对照,西川地区今昔形势的变化,朝廷用人的得失,都从这座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建筑物集中地表现了出来;而诗人抚时感事、忧深思远的心情,亦即所说“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还仗出群才”(《诸将》)之意,也就深情若诉了。再从句法上来看,“诸将”句突然一转,和上文似乎脱了节;而末句又一笔兜了回来,仍然归结到筹边楼,说的仍然是登楼眺览,真是硬语盘空,力透纸背!

在一首短短的七言里,有议论,有感慨;有叙述,有描写;有动荡开阖,有含蓄顿挫,是不多见的。胡应麟论唐人绝句有云:“盛唐绝句,兴象玲珑,句意深婉,无工可见,无迹可寻。中唐遽减风神,晚唐大露筋骨。”(《诗薮·内编》)单就不同时期的艺术风貌来讲,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这也和中晚唐绝句题材的扩大、内容的加深有关。发展中有成功之处,也会有失败的地方,要作具体分析。象这诗虽“露筋骨”,但仍不失唱叹之音,并非以议论为诗,并不流于概念化。它的意味深长,耐人寻绎不尽。

篇6:《筹边楼》阅读答案及赏析

《筹边楼》阅读答案及赏析

筹边楼

薛涛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1)诗歌前两句用“平临云鸟”和“壮压西川四十州”写出了筹边楼的_____。通过写楼赞颂了______。

(2)诗歌后两句视角独特,在前两句写景基础上,发表议论。请结合全诗,说明作者的意见或看法。

参考答案

(1)高大、雄伟(1分)。李德裕筹边用兵的政绩(2分)(意思对即可)。

(2)希望守边将领们切莫目光短浅,对少数民族进行肆意掠夺,而应把眼光放远。使边境安宁,百姓安居。(3分,意思对即可)

赏析:

筹边楼在成都西郊,是大和四年(830)李德裕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时所建。据《通鉴》记载:“德裕至镇,作筹边楼,图蜀地形,南入南诏,西达吐蕃。日召老于军旅、习边事者,虽走卒蛮夷无所间,访以山川、城邑、道路险易,广狭远近。未逾月,皆若身尝涉历。”可见李德裕建这楼,不仅供登览之用,而且与军事有关。在他的任内,收复过被吐蕃占据的维州城,西川地方一直很安定。大和六年十一月,李德裕调任离蜀,此后边疆纠纷又起。诗中的“羌旅”,就是指吐蕃而言的。这时,薛涛已是七十左右的老人了。她感慨时事,写了这首诗。

诗的开头两句写楼。说“平临云鸟”,则楼之崇高可想;说“八窗秋”,则天旷气清、四望无际的情景可见。次句“壮压西川四十州”,着一“壮”字,点明筹边楼据西川首府形胜之地。两句不但写得气象万千,而且连李德裕当时建楼的用意,诗人百端交集的今昔之感,也都包孕于其中了。后两句寓严正谴责于沉痛慨叹之中,便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意思是说,由于将军们的眼光短浅,贪婪掠夺,召来了与羌族的战争,而他们又没有抗御的能力,以至连这西川的首府成都,都受到战争的.威胁。

诗以“最高层处见边头”作结,这“高”,这“见”,和首句的“平临云鸟”遥相呼应;而“见边头”,则和次句的“壮压西川”是个鲜明的对照。意思是这座巍然屹立的高楼,它曾经是全蜀政治军事的心脏,成为西川制高点的象征;而今时移事异,登楼便能看到边地的烽火了。通过这样的对照,西川地区今昔形势的变化,朝廷用人的得失,都从这座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建筑物集中地表现了出来;而诗人抚时感事、忧深思远的心情,亦即杜甫所说“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还仗出群才”(《诸将》)之意,也就深情若诉了。再从句法上来看,“诸将”句突然一转,和上文似乎脱了节;而末句又一笔兜了回来,仍然归结到筹边楼,说的仍然是登楼眺览,真是硬语盘空,力透纸背!

在一首短短的七言绝句里,有议论,有感慨;有叙述,有描写;有动荡开阖,有含蓄顿挫,是不多见的。胡应麟论唐人绝句有云:“盛唐绝句,兴象玲珑,句意深婉,无工可见,无迹可寻。中唐遽减风神,晚唐大露筋骨。”(《诗薮·内编》)单就不同时期的艺术风貌来讲,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这也和中晚唐绝句题材的扩大、内容的加深有关。发展中有成功之处,也会有失败的地方,要作具体分析。象这诗虽“露筋骨”,但仍不失唱叹之音,并非以议论为诗,并不流于概念化。它的意味深长,耐人寻绎不尽。

篇7:《筹边楼》阅读与答案

《筹边楼》阅读与答案

筹边楼

①薛涛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②。

注:①李德裕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在成都西郊建筹边城,日与僚属在此楼筹划边事。②边头:边疆地区。

1.下列对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D )(3分)

A.诗的开首两句写楼。说“平临云鸟”,则楼之高峻可知;说“八窗秋”,则天旷气清、四望无际的情景可见。

B.次句“壮压西川四十州”,着一“壮”字,点明筹边楼据西川首府形胜之地。

C.诗以“最高层处见边头”作结,这“高”,这“见”,和首句的“平临云鸟”遥相呼应;而“见边头”,则和次句的“壮压西川”是个鲜明的对照。

D.此诗前两句叙事,气象万千;后两句写景,说明时移势异。诗人的沉痛感受与前两句的壮伟大不相同,在前后对比描写之中,充分显示出女诗人心系国势盛衰的宏深器识和忧国忧民的'生动形象。

解析: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了解内容,从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十个。在抓住各项解析的要点,与诗中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D选项应该是前两句写景,气象万千;后两句叙事。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清代纪昀谓此诗“托意深远”,试分析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修筑筹边楼是为了更好地守卫边疆,且勿恃强凌弱,引起战祸,损害筹边楼这一和平安定的形象和建筑者的宗旨。

解析: 结合第12题的四个选项里正确的分析,抓住题干中“托意深远”的提示,阅读诗歌,从诗中“云鸟”“秋”等意象中找到相关的景物,从“壮压”“莫贪”“边头”等修饰性的词语中体会诗人的情感。显示出诗人心系国势盛衰的宏深器识和忧国忧民的生动形象。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篇8:大将筹边尚未还里的大将是谁

大将筹边尚未还出处:

出自清代杨昌浚的《恭诵左公西行甘棠》。

原文: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赏析:新疆自汉代就是我国的.领土。1865年,浩罕汗国阿古柏入侵新疆,自立国号为哲德沙尔汗国,宣布脱离清廷。俄国乘机占据了伊犁,英国也虎视眈眈,意图瓜分西北。

1876年,在左宗棠的率领下,湘军进入新疆,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开始。9月,首先攻下乌鲁木齐。又攻克玛纳斯城,从而北路荡平。接着集结兵力转攻南路。第二年3月,又先后收复达板城和托克逊城。不久,左宗棠军又收复吐鲁番。阿古柏在此时猝死!

同年八月,大军从正道向西挺进,先收复南疆东四城:焉耆、库车、阿克苏、乌什;接着收复西四城:喀什、英吉沙、叶尔羌与和田。至此,这场由英、俄两国支持的阿古柏之乱乃告平息。

篇9:江月楼,江月楼薛涛,江月楼的意思,江月楼赏析

江月楼,江月楼薛涛,江月楼的意思,江月楼赏析 -诗词大全

江月楼

作者:薛涛  朝代:唐  体裁:七古   秋风仿佛吴江冷,鸥鹭参差夕阳影。

垂虹纳纳卧谯门,雉堞耽耽俯渔艇。

阳安小儿拍手笑,使君幻出江南景。

众筹策划书

众筹合同范文

李商隐:筹笔驿

股权众筹合同

众筹项目策划书

众筹饭店协议书

楼成语

资金众筹合同协议

众筹项目商业计划书

爱心筹大病救助范文

筹边楼,筹边楼薛涛,筹边楼的意思,筹边楼赏析(精选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筹边楼,筹边楼薛涛,筹边楼的意思,筹边楼赏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