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如何设置UG的初始环境(共含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桃桃桃渡江来”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用记事本打开UGII_ENV.DAT
把UGII_DEFAULTS_FILE=${UGII_BASE_DIR}\ugii\ug_english.def
改成UGII_DEFAULTS_FILE=${UGII_BASE_DIR}\ugii\ug_METRIC.def
就可以把UG的工作环境变成公制(单位mm)
再打开UG_METRIC.DEF,里面有很多设置选项.
UG_systemColor: 设定系统颜色; UG_initialPartDir: 设定起始图档的位置;
UG_initialGripDir: 设置GRIP位置; UG_initialUFunDir: 设置USER FUNCTION位置;
UG_initialMacroDir: 设置MARCO位置; UG_initialIgsDir: 设置IGES档案的位置;
UG_initialStpDir: 设置安装STEP的目录; UG_initialDxfDir: 设置DXF档案的位置;
UG_initialTransLogDir: 设置档案转换报告的位置; UG_layersInList: 设置图层显示方式,有三个选项,建议用OBJECTS;
UG_showObjectCount: 是否显示物体数,建hON; UG_showCategoryNames: 是否显示实体名称,建hON;
Solids_undoFileSize:4095.000 实体UNDO捍,最大值到4095; Solids_tolerDist_EU: 0.0010 ! Inches 英制公差;
Solids_tolerDist_MU: 0.0254 ! mm 公制公差; Solids_tolerAngl: 0.5000 ! degrees 角度公差;
Solids_FreeFormConstructionResult: 0 自由造型的架构结果,若是做C用0比^好,若是造型用1比^好.
教程贴士:CorelDRAW 是丰富的创作力与强大功能的完美结合,凭借大大提升的速度、更精确的色彩控制力、增强的矢量插图工具和新增的 Web 功能,该套件成为所有设计师的必备工具。
Coreldraw初始设置中有很多选项,多了解一些选项的设置内容和方法对大家的设计学习和工作会有不少帮助。
编辑选项设置:
内存选项设置:
文本选项设置:
下面是重要的文字选项设置,
很多人都说CD不方便做中文排版,或老是问把“,”“。”排到行首很难看怎么办,可以好好注意下面的介绍。
默认的,当你选到一个文本框后,打开文本格式对话框的情况:
Coreldraw初始设置中有很多选项,多了解一些选项的设置内容和方法对大家的设计学习和工作会有不少帮助。
编辑选项设置:
内存选项设置:
文本选项设置:
下面是重要的文字选项设置。很多人都说CD不方便做中文排版,或老是问把“,”“。”排到行首很难看怎么办,可以好好注意下面的介绍。
默认的,当你选到一个文本框后,打开文本格式对话框的情况:
在UGII_ENV.DAT中
把UGII_DEFAULTS_FILE=${UGII_BASE_DIR}\ugii\ug_english.def
改成UGII_DEFAULTS_FILE=${UGII_BASE_DIR}\ugii\ug_METRIC.def
就可以在开始UG时,内定值为mm
在UG_METRIC.DEF中
UG_systemColor: 为设定系统颜色
UG_initialPartDir: 为设定起始图档位置
UG_initialGripDir: 为设定GRIP位置
UG_initialUFunDir: 为设定USER FUNCTION位置
UG_initialMacroDir: 为设定MARCO位置
UG_initialIgsDir: 为设定IGES位置
UG_initialStpDir: 为设定STEP位置
UG_initialDxfDir: 为设定DXF位置
UG_initialTransLogDir: 为设定LOG位置
UG_layersInList: 有all, selectable, objects 三个,建议用OBJECTS
UG_showObjectCount: 建议ON
UG_showCategoryNames: 建议ON
Solids_undoFileSize:4095.000 UNDO暂存,最大值到4095
Solids_tolerDist_EU: 0.0010 ! Inches 英制公差
Solids_tolerDist_MU: 0.0254 ! mm 公制公差
Solids_tolerAngl: 0.5000 ! degrees 角度公差
Solids_FreeFormConstructionResult: 0 建议若是做机构用0比较好,若是造型用1比较好
1. 复制 UGii_simple_chinese.lng 到一个新的目录并重新命名为ugii.lng (如:\UGS180\UGChina\ugii.lng)
2. 建立一个新的文件 ug.bat 在该目录下并输入以下内容:
@ECHO OFF
set UGII_LANGUAGE=%UGII_BASE_DIR%\UGChina
set UGII_MAIN_MENU_FILE=%UGII_BASE_DIR%\ugii\menus\ug_main.men
%UGII_BASE_DIR%\ugii\ugraf.exe
3. 保存后运行 ug.bat
就如Pro/E可以用系统环境变量LANG=chs来控制简体中文界面一样,UG NX1.0的语言界面现在也可随心所欲地用系统环境变量来控,
ug环境变量里面的一些设置
,
这就是UGII_LANG环境变量:
Win控制面板/系统/高级/环竟变量/系统变量 下找到变量UGII_LANG/编辑,设定值为simpl_chinese就是简体中文界面。以下是UGII_LANG对应不同值时对应的语言界面:
UGII_LANG=simpl_chinese 简体中文菜单界面
UGII_LANG=english 英文菜单界面
UGII_LANG=french 法语菜单界面
UGII_LANG=german 德语菜单界面
UGII_LANG=japanese 日文菜单界面
UGII_LANG=italian 意大利语菜单界面
UGII_LANG=russian 俄语菜单界面
UGII_LANG=korean 韩文菜单界面
虽然说现在的交换机都不需要经过初始配置,直接接入到网络中就可以正常工作,但我们真正可能面对的情况是,不经过初始化配置的交换机,其后续的排错与维护将变成一场灾难。如不对交换机的名字进行合理的规划,那么以后就很难将交换机的名字与交换机的位置、功能对应起来,从而给维护带来一定的难度。
所以为了能够优化交换机的管理以及简化后续的排错,必须要在交换机初始安装的时候对相关的参数进行配置。根据笔者的经验,具体的来说,主要涉及到以下四大参数。
一、设置系统名字
为了能够有效的管理交换机,最好能够为交换机配置一个有意义的系统名字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不进行配置,当使用telnet或者ssh协议登陆到交换机进行会话的时候, CLI界面所显示的是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默认名称。这个默认名称不便于进行区分。特别是在比较复杂的企业网络中,为各台交换机等网络设备配置有意义的并且是唯一的系统名字是一项非常有用的工作。
如现在有一家办公大楼,其在各个楼层都配有一台交换机。此时就可以根据楼层的名字给交换机命名,如SWF4。其中SW表示这个设备是交换机,而F4则表示其放置在第四楼。看到这个名字之后,管理员就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这台交换机的位置、用途等等。如果有必要的话,笔者认为,可以将交换机的位置信息、用途等等都加入到名字中去。当然为了名字过于长,可以采用简写或者代码的方式进行记录。这个名字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当管理员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就能够知道这个交换机所处的位置以及作用。如果能够达到这个目的,那么命名规则就是成功的。
在思科系列的交换机中,可以使用hostname命令或者set system name来对系统进行命名。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所使用的系统不同。前者主要在IOS系统中使用,而后者的话主要在CatOS中采用。
二、设置时钟和NTP
在企业网络排错和监控的过程中,维护准确的时钟设置并且显示正确的时间和日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当某个故障或者攻击发生的时候,正确的时间信息往往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减少排错的时间。如当网络出现拥塞的时候,可以根据日志中的时间信息判断网络当时是否在进行一些维护的工作;或者查看防火墙看看那时候是否存在攻击的时间。故在交换机初始化的时候,需要设置正确的时钟。一般情况下,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这个交换机的时间要跟其他网络设备的时间同步。
要实现企业中所有网络设备时间的同步,主要通过NTP来实现。简单的说,NTP技术就是让交换机以网络中的某台设备的时间为基准来进行同步。当各个网络设备都以一台设备的时间作为同步对象时,其各个设备的时间也就实现了同步。在配置这个参数时,笔者认为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意外事件发生的时候,为了能够位置对企业网络的控制和网络的稳定运行,知道事件发生的确切时间是至关重要的。如SNMP TRAP等网络维护协议,都需要用到它。故作为网络管理员,一定要认识到这个时间的重要性。其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时间不在于是否准确,关键在于各个网络设备的时间是否同步。因为往往需要在不同设备的日志之间进行关联查询。这个时间就好像是数据库表与表之间的关键字,在其中起着牵线搭桥的作用,
换句话说,即使时间不准,但是只要网络内的设备时间同步也是可以的。相反,如果网络内的设备时间不同步,即使某些网络设备的时间是准确的,那么也会给网络维护带来很大的困绕。为此笔者建议最好使用NTP技术来实现时钟的同步。在思科网络设备中,可以通过使用ntp server 命令制定交换机与某个NTP服务器进行时钟同步。
二是需要注意夏时制的影响。如果企业用户所在的位置每天都需要调整时间(即国内以前的夏时制,一年四季的时间不同),讷么就需要通过配置夏时制来自东更新系统时钟。思科系列的交换机基本上都支持这个夏时制的功能。不过现在国内基本上已经取消了,故不需要特别的在意。只是如果需要跟国外的网络设备进行同步时,就需要注意对方是否有夏时制等类似的规定。在思科交换机中,如果要启用这个夏时制功能的话,可以通过命令clock summer-time zone date命令来实现。
三、设置远程管理的方式
在交换机后续维护的过程中,很少会跑到交换机的面前采用控制端的方式进行维护。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采用telnet或者ssh协议执行远程维护。在思科系列的交换机中都支持这两种协议的远程管理访问。在网络管理员决定采用远程管理访问时,需要注意如下的内容。
一是要注意Telent与SSH协议的差异。简单的说,他们在远程管理上功能与操作都是非常类似的,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在安全性上的差异。简单的说,Telnet协议其在传输过程中用户名、密码等重要的信息都是不加密的,为此容易被截取,从而导致攻击。而SSH协议则不同,其在传输过程中用户名、密码等敏感信息都是加密处理过的。所以相对来说,其在远程管理中相对安全许多。笔者建议,网络管理员最好采用SSH协议来远程管理交换机等网络设备,而不是采用安全机制比较薄弱的Telnet协议。
二是需要知道SSH协议的脆弱性。虽然说SSH协议比Telnet协议要安全许多,但是其自身仍然有不少脆弱的地方。如可能导致Dos攻击或者缓冲区溢出;如也会发送无效的字段或者无效的IP帧;如攻击者可以拦截大量的数据帧进行密钥分析等等。没有绝对安全的协议。总之网络管理员需要知道SSH有这些安全隐患,然后采用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如可以定时或者不定时的更改SSH的登陆密码或者将其密码设置的复杂一些,让“通过拦截数据来进行密钥分析”的攻击手段无效等等。
三是在交换机上禁用掉Telnet协议。通常在思科系列的交换机中,其默认情况下Telnet协议是不启用的,只能够通过SSH协议来远程管理交换机。如果网络管理员采用的是其他品牌的交换机,那么就需要确认一下Telnet协议是否启用。如果启用的话,那么笔者建议是关掉它。然后只启用ssh协议,以确保企业网络的安全。
四、配置SNMP工具
无论是大型网络还是小型网络,SNMP都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在小型网络中,SNMP比较适合进行网络监控;而在大型网络中,SNMP也是一个有效的网络配置工具。如可以通过SNMP工具,进行配置文件的管理与配置;如可以利用SNMP协议进行接口的统计和性能度量;如可以对接口链路的状态进行追踪等等。
对于使用思科系列的网络设备的企业来说,需要注意其可以使用的SNMP协议有三个版本,分别为版本1、版本2C、与版本3。不过目前采用的大部分思科网络设备其SNMP协议都是第二个版本,即snmpv2c。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如果网络中还有其他网络设备采用比较低级的SNMP协议,那么有必要时需要进行降低处理。即为了兼容性的考虑,采取比较低的SNMP协议版本,以实现统一的管理。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word2003中的一些默认设置并不是最适合我们的,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来调整 Word2003 中的那些不适合自己的默认设置了。
今天先为大家介绍两个:
一、设置保存位置
word2003在默认的情况下会将文档保存在“我的文档”中。但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将自己的工作文档保存在硬盘的某一固定文件夹。那么,怎样将Word2003的默认保存位置改成自己的文件夹呢?
点击菜单命令“工具→选项”,在打开的“选项”对话框中点击“文件位置”选项卡,然后在列表中选中“文档”项目,并点击下方的“修改”按钮,
在打开的“修改位置”对话框中选定需要的文件夹再点击“确定”按钮就可以了。以后再点击“保存”按钮时,就会自动定位到指定位置了。
二、设置默认字体
厌倦了word2003默认的宋体五号字?那就改成自己需要的字体和字号。点击菜单命令 “格式→字体”,打开“字体”对话框。在“字体”选项卡中设置字体、字形、字号等格式。也可以点击“字符间距”或“文字效果”等选项卡设置相关内容。完成后,点击对话框下方的“默认”按钮,在弹出的提示框中点击“是”按钮。这样,以后再启动Word2003时,就可以使用自己定义的默认字体格式了。
如果我们遇到交换机故障,从安全方面讲,我们首先要使用shutdown命令关掉所有异常的端口,保证网络的安全,然后在进行交换端口设置,如果希望交换机的指定端口通信速度恢复到默认设置时,我们可以在端口视图模式状态下执行字符串命令“speed auto”,当然也可以执行“undo speed”字符串命令。
在配置交换接口的传输速度时,我们尽量使用手工配置操作指定目标交换端口的传输速度,以便确保该交换端口设置的传输速度必须与他所连接的网络设备速度保持匹配,不然的话,容易造成一些意外的故障现象。如在交换机上,连接了一个100M网卡设备的话,则交换机的端口速度必须跟防火墙这里设置的速度相匹配。
此外,在这里还需要提醒各位注意的是,10/100Mbps以太网电接口同时支持10Mbit/s、100Mbit/s、auto等工作速度,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选择性设置;10/100/1000Mbps以太网接口同时支持10Mbit/s、100Mbit/s、1000Mbit/s等工作速度,不过当目标交换端口的双工状态被设置成半双工状态时,我们就不能将该交换端口的传输速度设置成1000Mbit/s或auto等工作速度了。同样地,百兆级别的以太网光端口只支持100Mbit/s级别的传输速度,千兆级别的以太网光端口只支持1000Mbit/s级别的传输速度,万兆级别的以太网光端口只支持10000Mbit/s级别的传输速度,这种操作不需要我们自行设置。
使用shutdown命令
一般来说,交换机设备上有多个交换连接端口,考虑到安全因素,处于启用状态的交换端口要是暂时不用的话或者它们的工作状态不正常时,我们可以及时将它关闭掉,以避免非法攻击通过该交换端口设置危害到整个交换机或整个局域网的运行性能。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shutdown命令来关闭交换机的指定交换端口。例如,要关闭交换机的第6个交换端口时,我们可以在交换机的后台管理界面,依次执行字符串命令“system”、“interface e0/6”,之后在指定交换端口的视图模式状态下,输入字符串命令“shutdown”,单击回车键后,指定交换端口设置的工作状态就被关闭了,这时该交换端口就不能正常转发数据信息了,
在实际管理网络的过程中,网络管理员时常会使用该命令,临时关闭一些流量异常的交换连接端口,以防止局域网发生流量堵塞现象,从而影响整个单位局域网的稳定运行。日后,需要重新启用目标交换连接端口时,网络管理员只要执行一下“undo shutdown”命令,就能将目标交换端口的关闭状态取消了,这时目标交换端口又能正常转发数据信息了。
在这里,我们建议各位在配置交换机的时候,尽量不要把所有的交换端口都打开,需要用到几个交换端口,就打开几个交换端口。要是把所有的交换端口全部打开启用的话,可能会影响交换机设备的运行性能,而且有可能还会影响整个局域网网络的运行安全性。
使用duplex命令
要是我们希望目标交换端口在发送信息包的同时也能够接受信息包,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将目标端口设置成全双工模式状态,要是希望目标交换端口在某一时刻只能从外面接受信息包或向外发送信息包时,我们就可以考虑将目标交换端口设置成半双工模式状态,当然我们也可以将目标交换端口设置成自动协商状态,这个时候该端口的双工状态由本地端口和对方端口协商而定。
在配置交换机某个以太端口的双工属性参数时,我们可以先在交换机的后台管理界面执行“system”命令,进入目标交换机的系统视图模式,在该模式状态下继续执行字符串命令“interface e0/6”,进入指定交换端口的视图模式状态;之后在该状态的命令行提示符下,输入字符串命令“duplex full”,单击回车键后,指定交换端口的双工属性就被设置成全双工模式状态了,同样地执行字符串命令“duplex half”,指定交换端口的双工属性就被设置成半双工模式状态了。
建筑企业的初始环境评审
初始环境评审是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是组织明确环境管理现状的一种手段,是对组织的环境问题、环境因素、环境影响、环境行为有关管理活动进行的初始综合分析.通过初始环境评审,识别和评价出组织的`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识别和获取适用于组织的环境法律、法规及要求;总结组织原有的环境管理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寻求组织环境管理改进的机会.笔者结合通州市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环境初评的情况,谈几点看法.
作 者:夏雪康 Xiaxuekang 作者单位:通州市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 刊 名:建材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英文刊名:STANDARDIZATION AND QUALITY MANAGEMENT OF BUILDING MATERIALS 年,卷(期):2001 “”(6) 分类号: 关键词:★ 设置申请书
★ 签名档怎么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