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医穴位按压可解决牙痛(共含9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死囚越狱”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例如喝冷饮后感到疼痛,这只是一二度的轻症状,喝热饮疼痛的话属于第三度轻症,如果连平时也疼痛不堪,这是齿髓炎所引起,证明炎症已经侵入齿槽部,已是相当严重。
还有一种是平时会感到疼痛,但是吃冷热饮食却不痛,这种情形并非疼痛已经治好,可能是在不知不觉中更加恶化地从齿根腐坏,应该特别注意。如果有上述情形而不加以治疗,则齿髓神经必然坏死,使病情更加恶化。
6岁时是乳齿和永久齿交换时期,此时所长的永久齿如果脱落,就不可能再长了,所以请朋友爱护自己的牙齿。
应该注意的是想用指压疗法根治蛀牙是不可能的,但它能治好牙痛,所以在用指压疗法治好牙痛后,应立即去医院。
快速止牙痛的穴位与指压法
快速止牙痛时,上下齿的穴位是不同的。如果上齿牙痛,则应指压“迎香”穴道。“迎香”穴位于鼻翼旁1厘米左右两处,只手压就会有疼痛感。此穴位不仅对防止上齿牙痛有效,连鼻子不通也有效。如果下齿牙痛,则左右手指相互交叉,用拇指放在上面的手的中指向桡骨延伸,寻找一压就有痛感之处。
这些穴位指压时,都应一边吐气一边按压10秒钟之久。如此反复20次,上下齿的疼痛会立即减轻,治疗下齿牙痛的指压穴道法,置于上方的拇指可以左右相互更换。
牙痛是很常见的疾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造成牙痛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牙痛多由风火、胃热、等原因造成的。大多数人认为牙痛只能忍着,其实不然,我们可以通过按摩的方法来减轻疼痛。下面是如何治疗牙痛的按摩方法。
1、掐按合谷穴 用左手的拇指稍稍用力地掐按右手的合谷穴(虎口处),可连续掐按 1分钟左右。然后照此方法用右手掐按左手的合谷穴。按摩此穴具有疏风解表、活络镇痛的功效。
2、按揉下关穴 将双手中指或食指的指腹放在同侧面部的下关穴(耳屏前一横指的凹陷处)上,用力按揉1分钟左右,感觉发麻为宜。按摩此穴具有疏风清热、解痉止痛的功效。
3、按揉风池穴 将双手拇指的指尖分别按在脑后两侧的风池穴(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处)上,将其余手指叉开后自然地放在头的两侧,然后用双手的拇指用力按揉此穴,可连续按揉1分钟左右。按摩此穴具有祛风散寒止痛的功效。
4、掐揉牙痛穴 将左手拇指的指尖放在右手的牙痛穴,(手掌面第3、4掌骨之间,距掌横纹约1横指处)上,适当用力地掐揉1分钟左右。依法掐揉左手、的牙痛穴。按摩此穴具有活血止痛、通络解痉的功效。
5、按揉行间穴 将左手拇指的指腹放在右脚的行间穴(位于足背第1、2趾间,趾蹼缘后方处)上,适当用力地按揉1分钟左右。同法用右手按揉左脚的行间穴。此穴具有消肿止痛、通经活络的功效。
以上就是牙痛时按摩的方法。按摩虽然简单有效,但是按摩的时候仍然有很多的要点,按摩穴位时要注意放松,坐着和站着都是可以的。呼吸均匀,静息一至俩分钟,然后进行一定的按压。按压的时间也不能太长,适可而止就可以了。
牙痛是很多人都会经历的,俗话说的好,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牙痛的时候感觉会牵着整个神经,但是却得不到缓解。牙痛其实还是有很多缓解的办法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牙痛的时候可以用热毛巾热敷,热敷可以改善牙痛。止痛药和消炎药只能偶尔服用,不能太经常。
一、牙痛按摩手部穴位止痛
牙痛时我们可以按摩手部4个反射区,就能够快速止牙痛。第一个是在大拇指根部位置的口腔反射区。第二个是食指指甲根部的那个位置。第三个和第四个是位于中指根部两侧的两个点。
按摩方法:
1、左手虎口打开,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按住虎口位中央(合谷穴),然后适当用力刺激该穴位。接着换另一手。
2、用大拇指指尖按住食指指甲处。
3、利用大拇指指尖,对中指指根处两侧位置进行按压。
二、上齿痛 按迎香穴
如果上齿牙痛,则应指压“迎香”穴道。“迎香”穴位于鼻翼旁1厘米左右两处,只手压就会有疼痛感。此穴位不仅对防止上齿牙痛有效,连鼻子不通也有效。另外,上齿痛还可以按摩人中、下关、足三里、内庭穴。
牙痛按摩哪个穴位 牙痛怎么快速止痛 牙痛按摩止痛
三、下齿痛按曲池穴
如果下齿牙痛,则左右手指相互交叉,用拇指放在上面的手的中指向桡骨延伸,寻找一压就有痛感之处。另外,下齿痛还可以按摩手三里、曲池穴。
这些穴位指压时,都应一边吐气一边按压10秒钟之久。如此反复20次,上下齿的疼痛会立即减轻,治疗下齿牙痛的指压穴道法,置于上方的拇指可以左右相互更换。
以上这些按摩的办法都是比较有效果的,都可以缓解牙痛。但是牙痛最好要找出痛的根源,如果是上火引起的,就要注意消消火。如果是牙齿问题引起的牙痛,就应该去牙科治疗牙齿。毕竟牙痛如果不能根治还是会一直反复的。
1、中药煎剂
蒲公英30克,白芍、甘草各15克,细辛3克,水煎服,日一剂,一般服3剂。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牙痛。
2、新仙人掌
取一片新鲜肥大的仙人掌,用水洗净,剪去表面的针刺,再对剖成同样厚的两片,把带浆的那一面贴在脸上牙痛的部位,一段时间后,症状即可缓解。
3、西瓜翠衣
平时收集若干西瓜皮,只削取一层翠衣,洗干净后,日晒夜露,待其完全干燥后再研成细末,放入瓶中,到药店买5角钱的冰片,与10克左右的西瓜翠衣粉末一起拌匀。牙痛时,用卫生棉球棒蘸适量的西瓜翠衣粉末搽拭患处,每天搽五六次。
4、绿豆荔枝
绿豆凉性,荔枝性温,可治风火牙痛。抓一把绿豆,放七粒去壳的干荔枝,加水煮,将绿豆煮熟,连荔枝、绿豆一并吃了(将荔枝核吐掉)。
5、白酒花椒
取5~10克干花椒,加水没过干花椒煮3分钟,放温后,加入50克白酒,待凉后将花椒水过滤,倒入小瓶内,用棉花蘸此水塞入牙痛的部位咬住即可。
1、药敷疗法
补骨脂30g,青盐10g,同炒,研为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外搽患处,每日3~5次,连续3~5天即可。或龙眼肉适量,蘸食盐外搽疼痛处,每日2~3次,连续2~3天。
2、中成药外治法
金黄散适量,用茶水少许调匀,外敷肿胀疼痛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或冰硼散适量,用淡盐水含漱后,以本品外搽痛处,每日2~3次。
3、含漱疗法
五倍子10g,加水 600ml,武火煎沸后改文火缓煎15分钟,取汁约
250ml,俟药汁温度适口时喝一大口噙漱,不要咽下,稍待片该吐出,连续3次,须臾牙痛可止。为防复发,可连漱数次。或鲜马齿苋捣烂取汁含漱,并时以其汁渍润局部,每日数次,一般一日后疼痛即可减轻,2~3日后即可痊愈。
4、按摩疗法
取肩井穴(此穴位于肩上陷中,患者可用患处对侧手的食、中、无名三指按在肩部,食指贴颈,中指指腹按压处即是),左右各一穴,找准穴位,用力按压,以能耐受为度,按压30秒,再压再放松,直至牙痛缓解为止。一般按压治疗,疼痛可明显减轻,经过1~3分钟,疼痛即可消失。
5、夹药疗法
细辛适量,夹于两片生地之间,含于牙痛处,咬紧,一般3~5分钟即可止痛。或花椒9g,樟脑、荜拨各6g,加水200ml,水煎取汁,用消毒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并用棉球浸透药液后置于患处上下牙之间咬紧,一般经过15~30分钟即可止痛,连续3~5次即可。
6、纳鼻疗法
细辛、防风、白芷、荜拨各5g,高良姜、黄连各4g,冰片3g,雄黄2g,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用棉球蘸药粉少许塞入鼻内,左侧牙痛塞左侧,右侧牙痛塞右侧。并深呼吸2分钟,一般应用1~3次即可止痛。
7、塞耳疗法
用棉球蘸高浓度白酒或95%酒精适量,塞入外耳道中,使其与周围皮肤密切接触,若棉球已干,可在滴些白酒,一般只塞患侧外耳道,两侧疼痛也可塞双侧,经过3~5分钟,疼痛自可止。
猜您感兴趣:
牙痛按摩哪个穴位止痛?对于喜欢吃甜食的朋友来说一定尝到过牙痛的滋味,而且我国有句古话是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从而也说明了牙痛的厉害。不过牙痛对于中医来说却并不是什么难题,如果是出现了牙痛的情况只需要按摩一些穴位您的牙痛症状就可以消失或者是减轻。那么,牙痛穴位按摩都是按摩的哪个穴位呢?
牙痛患者坐位或站位,全身放松,双眼平视微闭,呼吸调匀,静息1~2分钟。
1.指掐合谷穴
用拇指指尖,按于对侧合谷穴,其余四指置于掌心。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掐压0.5~l分钟。
功效:疏风解表,活络镇痛。
2.按揉下关穴
用双手中指或食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下关穴,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功效:疏风清热,解痉止痛。
3.按压颊车穴
用双手拇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颊车穴,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按压0.5~l分钟。
功效:解痉止痛,活血消肿。
4.按揉风池穴
用双手拇指指尖,分别放在同侧风池穴,其余四指附在头部两侧,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功效:祛风散寒,提神醒脑。
5.指掐少海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少海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
功效: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6.按揉阳溪穴
用拇指指腹,放在对侧阳溪穴,适当用力掐0.5~l分钟。
功效:通腑泻热,清热止痛。
7.掐牙痛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牙痛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
功效:活血止痛,通络解痉。
8.揉按面颊部
用双手掌掌心,分别放在同侧面颊部,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以面颊部发热为佳。
功效:活络散寒,缓痉止痛。
9.推行间穴
用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对侧行间穴,适当用力上下推动0.5~1分钟。
功效:消肿止痛,通经活络。
上述都是牙痛穴位按摩效果不错的方法,其实中医和西医对于牙痛的认识是不同的,中医认为牙痛一般是因为胃火过旺导致的,而西医则认为牙痛是因为牙龈受损或者是感染导致的,而且西医在治疗牙痛的时候并没有好的方法,唯独有食用止痛片,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治疗方法。
感谢中医穴位作文
对于中医穴位的了解,大部分人只知道眼保健操时在那几个穴位,比起用穴位治病,人们更相信武侠片里的点穴。这让很多懂穴位人很气愤——全身上下的穴位数都数不过来,几乎全能治病,能让人定在那里的有几个呢?何况现在没有一个人知道在哪里。我们应该科学地看待穴位,它们是一种人体深处的机关按钮,按下这个按钮会发生一些奇怪的现象,要是按另一个按钮就不一样了。但是按这些穴位也并非没有坏处——万一点到死穴上了呢?这是不太可能的。只要按的穴位没有错,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没有病的话,按穴位只会让人更健康。有病的话,按穴位可以让人痊愈。穴位真的很重要,不要小看它们。
在人的手背上,有很多根骨头连着自己的指骨。这些骨头之间的地方,就有不少穴位。这些穴位都是治疗脊柱一带的疾病。有治疗颈穴位椎的,有治疗腰椎的。有一个老太太,腰不好,坐在轮椅上几十年。就因为一天有一个老中医给她按了一下穴位,她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激动的说不出话了。坐在轮椅上几十年啊,就因为一个穴位就重新可以站起来了。
为什么我要感谢中医呢?因为中医曾经救过我的母亲。
那是一个夏末。母亲得了感冒。感冒不要紧,感冒还引起了发烧。高烧不退14天。家人都急坏了,吃药也没用,去医院也没用。我闲来无事时翻了翻中医书,发现了一个穴位,叫曲池穴。据说这个穴位对治发烧有好处。书上说,用生姜切片贴在这个穴位上,每12小时换一次,我就照做了。
12小时到了,还没等我换生姜,母亲的病就已经好了。
穴位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它比任何西医的手段都要厉害的多。
母亲体弱多病。在我还只有几岁的`时候,母亲得了哮喘,一直让西医来医治这个病,眼看已奄奄一息,快要病逝了的时候,换成了中医来治。没想到病情居然有好转。最后吃了几年中药,就恢复了健康,像正常人一样了。
母亲还有颈椎病。总是会颈椎疼、头疼。疼一次就去一次医院的话,医院离家有几公里呢,这是不可行的,再说家里又穷。在这个时候,需要有自己的应急手段。母亲几乎天天头疼。我就学会了按穴位。大椎穴,列缺穴,还有各种各样的穴位,有在手上的,有在脊柱上的,有在头上的。坚持按穴位一段时间后,就不会每天都头疼颈椎疼了。
人们应该懂得学位还有很多。人中人们都是知道的,如果一个人昏迷想让他醒来的话,就可以掐人中。足三里一定要知道。虽然没有多少人了解这个穴位,但是这是人体第一大长寿穴,你是不知道不可的。按足三里的用处多了去了,有病没病,按一按足三里都是有用的。女孩子最好了解一下养老穴,这个穴位可以上人外貌变老变得慢一点,还能美容。还有一套穴位是可以减肥的,爱美的女孩子也要了解一下。整天锻炼想要减肥是很累的,按穴位就能减肥,岂不是个捷径?
看,我说的吧,穴位很重要。
承浆穴:位于面部,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承浆穴为足阳明任脉之会,长期按压此穴能控制荷尔蒙的分泌,消除胸部以上身体部位的积水,保持肌肤应有的张力。
按压方法:用拇指轻压此穴,每秒一次,连按20 次。有了酸酸的感觉,就说明你做到位了。
攒竹穴:位于面部眉头两侧,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的穴位,按压此穴位可以缓解头痛,消除脸部浮肿。
按压方法:遵循眼保健操的要求,双手拇指抵住太阳穴,用食指按住两侧的攒竹穴轻轻旋转,每八拍为一个组,重复八轮即可。
肾俞穴:肾俞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按摩此穴有助于维护肾脏的健康,帮助调节新陈代谢,迅速排走体内多余水分。
按压方法:以指关节轻压穴道,每秒一次,每按压3~5次休息10 秒,再重复三次。
一、基本常识
中医认为:
一、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二、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三、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四、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
五、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
六、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
二、10大重要穴位的功能
1.足三里功能:
一是扶正培元,强脾健胃;
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强壮肌体;
三是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免疫能力。
叩拔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尤其对消化系统的`疾病、功效更为明显。
主治:
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消化不良、肝炎;神经衰弱、癫痫、失眠、头痛、贫血、偏瘫、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
冠心病;糖尿病、遗尿症;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月经过多;伤风感冒;膝关节炎、下肢关节炎等疾病。
2.关元穴功能:
一是培根固元。
二是培肾壮阳,补肾壮阳,调经固冲,清热利湿,此穴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主生殖,主元气之功效。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三是补虚固本。此穴能增强生殖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防止衰老,主治诸虚百损,壮一身之气。
主治:
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宫颈糜烂、子宫脱垂、盆腔炎、不孕症、遗尿、尿闭、尿失禁、膀胱炎、肾炎、尿道炎、阴湿疹;痢疾、疝气、脱肛、高血压、糖尿病;健忘、神经衰弱;虚脱、身体虚弱。
3.中脘穴功能:
一是能调脾胃;
二是能降逆化滞。此穴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纳谷化湿,降逆止呕之功效。
主治:
胃痉挛、胃溃疡、胃下垂、胃胀满、消化不良、呕吐、口臭、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痢疾、阑尾炎、便秘、肝炎、胆囊炎、黄疸、高血压、心绞痛、中暑、癫痫、癔病、神经衰弱、失眠、咳嗽、哮喘、吐血、子宫脱垂、月经不调。最主要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更是治疗各种胃病的重要穴位之一。
4.内关穴功能:
一是能理气活血;二是能安神定志
主治:
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缓、心律不齐;休克、昏迷、晕厥、晕车、失眠、癔病、癫痫、精神病。
胃病、胃痉挛、呕吐、呃逆;膈肌痉挛、妊娠恶阻、低血压、无脉症等。对各种心脏病、各种精神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疗效较好。
5.合谷穴功能:
一是能清热解表;
二是能疏筋散风,通降肠胃。其中最主要的功用是清热镇痛。
主治:
感冒、咳嗽、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癫痫、精神分裂症;肠炎、痢疾、痔疮、小儿脱肛、牙痛、鼻炎、鼻出血。
扁桃腺炎、结膜炎、耳聋、急性肩风湿、五指痉挛、难产、麻疹、多汗、失语症等。尤其对感冒后引起的头痛治疗效果更佳。
6.涌泉穴功能:
一是清脑醒神,
二是安神定志,
三是清热散风。
对此穴位经常拔罐,可以导引肾经虚火及上焦浊气下行,并有疏肝明目、清喉定心之功效。可以降血压,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防止老年性手足麻木
及浮肿的作用。
主治:
休克、昏迷、眩晕、中暑、健忘、头痛、三叉神经痛;癫痫、癔病、精神病、小儿惊风;脑出血、功能性瘫痪、功能性失语、面部痉挛、高血压、心绞痛、心肌炎、扁桃腺炎、咽炎、咳嗽、鼻衄、黄疸、胃痛、水肿、阳痿、腰痛、膝关节痛、胸痛、视力减退、麻疹、疝气等。
7.阳陵泉功能:
一是通筋活络;
二是疏经利节;
三是清热利胆。
主治:
下肢及腰背部疾病,如膝关节炎、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腓神经麻痹、脉管炎、类风湿、腰痛等病。
也是治疗肝胆疾病的要穴,对肝炎、胆囊炎、黄胆的治理作用也较好。同时还对高血压、癫痫、遗尿、脚气等病有治疗作用。
8.风池穴功能:
一是清心明目;
二是清热散风;
三是通窍活络。
主治:
脑血栓、脑震荡、脑膜炎、健忘、癫痫、精神病、偏正头痛,失眠、眩晕、甲状腺机能亢进,落枕、青光眼、夜盲症、视神经炎、视网膜炎、鼻炎、咽炎、高血压、耳鸣、疟疾、耳聋等。
9.殷门穴功能:
一是通经活络;
二是疏通筋脉。
主治:
腰痛、坐骨神经痛、腰间盘突出,下肢肌肉风湿症,瘫痪。
10.命门穴功能:
一是补肾调经;
二是理肠固脱。
主治:
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遗尿、腰痛、头痛、耳鸣、痔疮、便秘。
★ 牙痛的作文
★ 牙痛之苦作文
★ 中医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