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唐诗原文及注释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蜂蜜酒杯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思》唐诗原文及注释(共含6篇),欢迎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蜂蜜酒杯”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相思》唐诗原文及注释

篇1:《相思》唐诗原文及注释

《相思》唐诗原文及注释

【作品介绍】

《相思》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40卷第53首。

【原文】

相思(一作相思树上)

作者:唐·李商隐

相思树上合欢枝,紫凤青鸾共羽仪。

肠断秦台吹管客,日西春尽到来迟。

【注释】

①这首诗取首二字为题。诗题全诗校:“一作相思树上。”本篇作于大中五年春暮,系悼亡诗。

②《文选·吴都赋》:“相思之树。”注:“大树也,材理坚。。。。。。。其实如珊瑚,历年不变。”合欢枝:指枝柯相互纠结。

③秦台吹管客:指萧史。此借指自己,点明爱婿身分。兼以弄玉喻妻子王氏。

④谓春暮到家,王氏已去世。可参作者《房中曲》。

【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或8~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王维的诗全集栏目。

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篇2:长相思原文注释

长相思原文注释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栏,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日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李白(701-762)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他祖籍陇西(今甘肃),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壮年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离开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 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无人能及。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两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讼纷纭。其实,李白的乐府诗,当时已被之管弦,就是词的滥觞了。至于历来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这两首词,格调高绝,气象阔大,如果不属于李白,又算作谁的作品为好呢?

注释:

燕然:山名,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长相思》属乐府《杂曲歌辞》,常以“长相思”三字开头和结尾。全诗写得情真意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前一首似有寄意,后一首写妇女对远征亲人的思念。

篇3:相思原文,注释,赏析

相思原文,注释,赏析

相思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原文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翻译

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

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注释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春来”句:一作“秋来发故枝”。

愿君多采撷(xié),此物最相思。

“愿君”句:一作“劝君休采撷”。采撷:采摘。相思:想念。

赏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人之作。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红豆,生于南国,其果鲜红浑圆,外表晶莹剔透,因为常被南方人作为服饰装饰物。红豆与相思联系在一起,则是来源于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为丈夫战死边疆,思念亡夫太甚哭死在了树下,此后化为了红豆,在春天的时候生长发芽。从此以后,红豆被人们称为了相思子,也在文学中引用为相思之意。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例。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南国”(南方)既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示后文的相思之情。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对于梅树的'记忆,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乡情。同样,这里的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这样写来,便觉语近情遥,令人神远。

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是古典诗歌中常见手法,如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即著例。“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这里只用相思嘱人,而自己的相思则见于言外。用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曲动人,语意高妙。宋人编《万首唐人绝句》,此句“多”字作“休”。用“休”字反衬离情之苦,因相思转怕相思,当然也是某种境况下的人情状态。用“多”字则表现了一种热情饱满、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调。此诗情高意真而不伤纤巧,与“多”字关系甚大,故“多”字比“休”字更好。

最后一句“此物最相思”只因红豆是最能表达相思之物。中国人常说,睹物思人。这“物”可能是他吃过的、穿过的,也可能是他看过的、听过的;可能是他喜欢的,也可能是他厌恶的。只要是与他有关系的,哪怕只有一丝关联,都能激起思念者敏感的神经。诗人所希望的,是友人每每看见这最能代表相思之意的红豆,就能想起正在相思的“我”、正在思念“你”的“我”。从诗人对朋友的深切叮咛中,我们看到了诗人自己深重的相思之意。正是诗人对朋友的满心思念,才使他希望朋友亦如此。用这种方式表露情怀,语意高妙,深挚动人。

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话往往朴素无华,自然入妙。王维很善于提炼这种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诗语浅情深,当时就成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

篇4:《假日》唐诗原文及注释

《假日》唐诗原文及注释

【作品介绍】

《假日》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40卷第156首。

【原文】

假日

作者:唐·李商隐

素琴弦断酒瓶空,倚坐欹眠日已中。

谁向刘灵天幕内,更当陶令北窗风。

【注释】

①作于开成四年秋。假日:当指告假之日。

②刘伶《酒德颂》:“幕天席地,纵意所如。”灵:全诗校:“一作伶。”按《晋书》本传作伶,而臧荣绪《晋书》等作灵。

③当:值。陶潜《与子俨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或8~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王维的诗全集栏目。

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繁体对照】

卷540_156 【假日】李商隱

素琴弦斷酒瓶空,倚坐欹眠日已中。

誰向劉靈天幕內,更當陶令北窗風。

篇5:《肠》唐诗原文及注释

《肠》唐诗原文及注释

【作品介绍】

《肠》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39卷第186首。

【原文】

作者:唐·李商隐

有怀非惜恨,不奈寸肠何。

即席回弥久,前时断固多。

热应翻急烧,冷欲彻微波。

隔树澌澌雨,通池点点荷。

倦程山向背,望国阙嵯峨。

故念飞书及,新欢借梦过。

染筠休伴泪,绕雪莫追歌。

拟问阳台事,年深楚语讹。

【注释】

①大中二年自桂林返长安途中作。诗写与令狐綯的.关系及诗人的复杂心情。

②《庄子·在宥》:“其热焦火,其寒凝冰。”东方朔《七谏》:“心沸热其若汤。”烧:读去声。

③谓如微波之彻底冰凉。

④《湘中记》:“遥望衡山如阵云,沿湘千里,九向九背。”此句写行经衡湘一带。

⑤《晋书·贾后传》:“遥望鲁国郁嵯峨。”国,指都城。

⑥故念:指令狐綯。新欢:指郑亚。

⑦用湘妃啼竹事。

⑧绕雪:馀音绕梁的《阳春白雪》,指故交的高唱。追歌:犹追和。

⑨指巫山神女阳台为雨为云事。句谓己欲如神女之自荐,以修旧好。

⑩楚语:暗寓令狐楚之语。楚语已讹,情慷难通。

【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篇6:《即日》唐诗原文及注释

《即日》唐诗原文及注释

【作品介绍】

《即日》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40卷第37首。

【原文】

即日

作者:唐·李商隐

小苑试春衣,高楼倚暮晖。

夭桃惟是笑,舞蝶不空飞。

赤岭久无耗,鸿门犹合围。

几家缘锦字,含泪坐鸳机。

【注释】

①即日:犹即事。作于会昌二年春。

②《诗·桃夭》:“桃之夭夭。”夭夭,形容桃花盛开如人之含笑。

③《新唐书·地理志》:鄯州鄯城县西南有石堡城(地在今青海西宁市西南),又西二十里至赤岭。开元二十二年,唐与吐蕃立界碑于此,赤岭以西为吐蕃辖区。耗:音信。此句谓戍吐蕃者久不归。

④据《汉书·地理志》,武帝元朔四年,置西河郡,鸿门为其三十六县之一。地与雁门、马邑相接,唐代这一带是河东道的`边沿地区。会昌二年春,回鹘鸟介可汗曾侵扰天德振武军与云朔地区。句谓鸿门一带犹被回鹘军队所围困。

⑤鸳机:织锦机。

【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莫猺歌》刘禹锡唐诗原文及注释

《隋宫守岁》李商隐唐诗原文及注释

杜甫《喜晴》唐诗原文注释及赏析

《代应·其二》李商隐唐诗原文及注释

醉翁亭记 原文及注释

蜀道难原文及注释

《孟母三迁》原文及注释

唐诗原文及翻译

幼儿唐诗《相思》

相思古诗原文及鉴赏

《相思》唐诗原文及注释(锦集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相思》唐诗原文及注释,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