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周岁的孩子该如何添加辅食(共含8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彩笔影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周岁的孩子该如何添加辅食
1岁左右的孩子,逐渐变为以一日三餐为主,早、晚牛奶为辅的饮食模式。
以三餐为主之后,家长一定要注意保证孩子辅食的质量。如肉泥、蛋黄、肝泥、豆腐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孩子身体发育必须的食品,而米粥、面条等主食是孩子补充热量的来源,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促进新陈代谢,促进消化。孩子的主食主要有:米粥、软饭、面片、龙须面、馄饨、豆包、小饺子、馒头、面包、糖三角等。周岁孩子每日的膳食量大致可以这样供给:粮食100克左右,牛奶500毫升加糖25克(分早晚两次喝),瘦肉类30克,猪肝泥20克,鸡蛋1个,植物油5克,蔬菜150-200克,水果150克。
有些家长为了增加孩子的'营养,给孩子喝麦乳精,麦乳精是以糖为主的食品,含蛋白质很少,热量虽高但达不到孩子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要求。长期食用,会抑制孩子食欲,引起营养不良。要想孩子长得健壮,家长必须细心调理好孩子的三餐饮食,将肉、鱼、蛋、菜等与主食合理调配。这么大的孩子,牙齿还未长齐咀嚼还不够细腻,所以要尽量把菜做得细软一些,肉类要做成泥或未,以便孩子消化吸收。一岁的孩子,鱼肝油要加到3滴,每日两次,钙片每次1克,每日两次。
下面介绍几种幼儿膳食的制作:
三鲜蛋羹 把1~2个鸡蛋打入碗中,加少许食盐和凉开、水打匀,放入锅中蒸熟,然后再切几个新鲜虾仁与炒好的肉菜未放进碗中搅匀再继续蒸5~8分钟,停火后即可食用。
混合菜糊 将土豆、胡萝卜洗净,上锅蒸熟去皮压烂成泥。番茄用开水汤后去皮,切成碎块,放人锅中煸炒,再加上少许食盐与土豆胡萝卜泥、肝泥和熟肉未一起炒热后食用。
我们都知道“民以食为天”这句古话,可见吃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们成人都如此,更何况婴儿呢,对于在发育阶段的婴儿,一个好的营养食品能够使得宝宝成长的更为健康,这些是单单依靠奶粉实现不了的,我们的新手妈妈应该使用一些方法,例如为宝宝添加辅食,当然,这也是需要技巧的。
宝宝辅食巧添加这是个很考验妈妈的活,宝宝虽小,但他也是有着自己的口味的,我们想要为他们添加辅食必须的有一定的技巧,不然可能会起到反效果,我们下面来看一下有什么好方法可以选择。
法宝一: 添加辅食的时间
专家告诉我们:4~6个月是开始添加辅食的最佳月龄,因为这么大宝宝的口腔神经和肌肉已逐渐发育成熟,并可较好地控制舌头的运动,能将食物从前向后移动且顺利吞咽,而且随着牙齿的萌出和咀嚼功能的形成,宝宝们已渐渐开始喜欢新的口感和味道了。
法宝二: 添加辅食的步骤
辅食添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妈妈们要根据宝宝的发育状况和生长需要逐步推进:4~6个月的宝宝处于辅食添加初期,建议多给他们吃一些糊状、泥状等易于吞咽的食物,如米粉、蛋黄泥或细腻的蔬菜泥等;7~9个月的宝宝逐渐学会了用舌头和上腭将食物碾碎,因此妈妈们在给他们添加辅食时可以适当选择一些略带颗粒的食物,如菜末或肉糜;10~12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够用前牙或牙床咀嚼食物了,为他们准备的食物只需比成人的稍软且略淡一些就可以了。
法宝三: 添加辅食的规则
了解了不同月龄的宝宝吃什么,下面我们再说说该怎么吃:4~6个月的宝宝建议每日添加辅食1~2次,每次喂食量约为4汤匙;7~9个月的宝宝每天应添加辅食2~3次,每次可以给他们半碗左右的食物;宝宝10个月以后就可以“一日三餐”规律进食了,每次的辅食供给量可增至满满一碗。当然,宝宝们存在个体差异,有的饭量大,有的胃口小,妈妈们也不要过分强求。
还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宝宝对某种食物可能存在过敏现象,所以妈妈们在为宝宝添加新的辅食品种时,第一次的喂食量最好不要超过5毫升,并要留心观察宝宝是否有腹泻、呕吐、皮肤瘙痒等过敏现象的发生;另外,新食物的增加不要过于频繁,每种间隔3~4天为宜。
看完上面的文章之后,相信很多新手妈妈应该都感觉听到福音了,可能有的新手妈妈正在为这个问题感到烦恼,我们不妨试试上面的这些方法,还没有做妈妈的朋友也可以将它们记住,为我们将来的宝宝提前做做工作,避免将来手忙脚乱的情况。
对于照顾孩子这个问题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在生活中要不断的去学习才能够让宝宝得到补充的营养物质。宝宝一般在四个月后就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辅食了,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应该要对于宝宝常吃的辅食有一定的认识,最好是给宝宝食用一些小麦粥或者燕麦粥以及鸡蛋等容易消化的食物。
孩子在四个月后所需的营养物质是比较多的,完全依赖母乳喂养的完全不够的,所以妈妈们在这个时候最好是给孩子添加一些辅食,比如你们可以喂养宝宝食用白粥或者小麦粉等含有蛋白质的食物。
随着婴儿逐渐长大,4个月后,母乳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他对营养的需求了。这时,父母就可以考虑给孩子添加辅食了,但添加辅食对所有母亲来说都会一个难题。婴儿进食一种新的食物往往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而且他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尚未成熟,容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因此,添加辅食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
1、添加的量应由少到多;
2、食物应从稀到稠,从细到粗,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固体食物;
3、添加食物种类,也应习惯了一样再加另一样:一次没有添加成功不能因此认为孩子不喜欢或不适应,可过些时候再试吃;喂食要有耐心,不能强迫。每次添加新食品后,应密切注意其消化情况,如发现胃呆、呕吐、大便反常或其他情况,应暂停喂此种辅食。当肠胃功能恢复正常后,再从开始量或更小量喂起。如遇小儿患病,暂勿增添新辅食;
4、灵活掌握增添辅食的品种和数量:在具体喂养时,应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判断喂养是否得当的客观指标为:婴儿食后不哭闹,睡眠好,大便消化,体重增长满意。
根据文章对于宝宝几个月添加辅食,你们都知道宝宝的身体发育是所需比较多的营养物质的,所以在宝宝四个月后,我们就可以给宝宝适当的补充一些营养物质了。宝宝四个月后是需要比较多的营养物质的,所以我们建议妈妈们要注意宝宝的营养均衡。
宝宝4个月后,不论采用哪种喂养方法,这时候都应开始添加辅助食品了,以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热能及各种营养素。
提醒:3个月以内的宝宝一般不应该添加辅食。
不足3个月的婴儿,其消化吸收系统还不能接受复杂的食物结构。如果太早添加辅食,会引发宝宝消化不良,导致腹胀、腹泻,给发育不成熟的肾脏带来很大的压力,留下隐患。
添加辅食的理由
理由1 乳汁已经无法满足宝宝的生长需求
4个月后,单纯从母乳或配方奶粉中获得的营养成分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必须添加辅食,帮助宝宝及时摄取均衡、充足的营养,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
理由2 为“断奶”做好准备
婴儿的辅助食品又称断奶食品,其含义并不仅仅指宝宝断奶时所用的食品,而是指从单一的乳汁喂养到完全“断奶”这一阶段时间内所添加的“过渡”食品。
理由3 训练吞咽能力
从习惯吸食乳汁到吃接近成人的固体食物,宝宝需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从吸吮到咀嚼、吞咽,宝宝需要学习另外一种进食方式,这一般需要半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理由4 培养咀嚼能力
宝宝不断长大,他的牙粘膜也逐渐变得坚硬起来,尤其是长出门牙后,如果及时给他吃软化的半固体食物,他会学着用牙龈或牙齿去咀嚼食物。咀嚼功能的发育有利于颌骨发育和乳牙萌出。
在对宝宝食物选择上,都是不能随意的进行,尤其是对几个月的宝宝来讲,更是需要正确的进行选择,这样对宝宝在吃的时候,在对自身健康上,有着很好的保护,那宝宝辅食添加如何进行呢,对宝宝辅食添加顺利也是有着一些讲究,这样对宝宝身体各方面提高,才会有很好帮助。
而且讲究宝宝辅食添加顺利,使得宝宝也容易消化,这样对宝宝身体不会造成损害,所以在对这点上,家长们也是要进行注意,宝宝的辅食都是不能随意的选择的。
宝宝辅食添加:
从种类讲:应按淀粉(谷物)――蔬菜――水果――动物”的顺序来添加。首先应添加谷类食物并可以适当地加入含铁的营养素(如婴儿含铁营养素米粉),其次添加蔬菜汁/泥,然后就是水果汁/泥,最后开始添加动物性的食物(如蛋羹、鱼、禽、畜肉泥或肉松等)。
建议动物性的食物添加顺序为:蛋羹泥、鱼泥(剔净骨和刺)、全蛋(如蒸蛋羹)、肉末,注意不要用蛋羹去代替含铁的婴儿米粉来给婴儿补充铁元素,同时也不要再宝宝未满6个月的时候去添加含肉的辅食。
从数量讲:应按由少到多的顺序,一开始只是给宝宝试吃与品尝,或者说在喂奶之后试吃一点,在宝宝适应后逐渐增加。
从质地讲:按如下顺序添加――先液体(如米糊、菜水、果汁等),再泥糊(如浓米糊、菜泥、肉泥、鱼泥、蛋黄等),再固体(如软饭、烂面条、小馒头片等)。
从时间讲:建议从4月龄开始添加流食(如奶粉、米糊、菜泥等)。从6月龄开始添加半固体的食物(如果泥、蛋黄泥、鱼泥等)。7~9月龄时可以由半固体的食物逐渐过度到可咀嚼的软固体食物(面粥、碎菜粥等)。1-~12月龄时,大多数宝宝可以逐渐转化为进食固体食物为主的辅食。
通过以上介绍,对宝宝辅食添加顺序也是有着很好了解,同时对如何添加宝宝辅食,以上也是有着一一介绍,使得大家知道,如何给宝宝添加辅食最佳,这样在吃的时候,对宝宝身体各方面成长有着很大帮助作用。
辅食是宝宝断奶过渡期重要的营养来源,合理添加辅食对宝宝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为适应宝宝消化能力并满足其营养需要,宝宝如何添加辅食?
1、辅食品种要从一种到多种:
宝宝消化能力非常薄弱,每接受一种新的食物都需要一个过程,稍有疏忽就会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尤其在刚刚为宝宝添加辅食时,辅食的品种越单一越有利于宝宝消化,而且从一种辅食开始添加还利于观察出宝宝对此种食物的接受能力,是否有过敏的情况发生。因此,建议妈妈为宝宝先选择一种与宝宝月龄相适应的辅食,待尝试3~7天,宝宝排便正常消化良好后,再尝试添加另一种食物。
2、辅食添加量要从少到多:
在添加一种食物的过程中,要注意从少量开始添加,千万不要因为宝宝对这种食物适应的很好就突然加大食量,这同样会增加宝宝胃肠的负担。宝宝刚开始吃辅食的主要目的不是作为一餐解决饥饿的问题,而是让宝宝接受一种新食物,例如妈妈们经常给宝宝添加的鸡蛋黄,我们可以从1/4甚至1/8开始添加,3~7天无不良反应,再逐渐增加到1/2或1/3个蛋黄,依此规律逐渐增加至一个。
3、辅食质地要从稀到稠:
宝宝消化系统十分娇嫩,出生后所能接受的只有母乳或奶粉等流食,甚至妈妈饮食过油腻或奶粉冲调的过浓,都不能很好的消化而出现奶瓣或腹泻等不适。因此,为宝宝所添加的辅食也要从流食开始、逐渐过渡为半流食、软食最后到接近成人的食物,例如菜水、菜泥、碎菜;果汁、果泥、果肉;米汤、米糊、稀粥、稠粥等,这样可以适应宝宝的消化能力减少肠胃负担。
4、辅食制作要从细到粗:
宝宝学习吃东西大致遵循从吞咽、舌碾、牙床咀嚼到牙齿咀嚼的一般规律过程,如果过早添加粗糙、颗粒大的辅食就会增加宝宝吞咽难度也不易消化,还会引起恶心、呕吐甚至拒绝吃此类食物,因此,妈妈为宝宝制作的辅食,要从口感细腻、颗粒较小的食物逐渐过渡到颗粒较大或膳食纤维多的食物。以便于培养宝宝吞咽功能,还能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为宝宝今后接受成人食物打下良好的基础。
宝宝接受辅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妈妈们不要深怕宝宝营养不足而迫不及待的添加各种新食物,这对宝宝的消化功能是个极大的挑战。同样,也不能过于担心宝宝消化不了而长期添加流食,这同样不利于宝宝咀嚼能力的训练。
时机1,宝宝的头颈部肌肉已经发育完善,能自主挺直脖子,方便进食固体食物;
时机2,吞咽功能逐渐协调成熟,不再把舌头上的食物吐出来;
时机3,消化系统中的分解酶素,已经能够消化不同种类的食物了。
特别提醒:具体到每个宝宝,该什么时候开始添加辅食,父母应视宝宝的健康及生长状况决定。
添加辅食的原则:量和速度都应循序渐进。
原则1 添加的量――由少到多
每添加一种新的食品,必须先从少量喂起。而且大人需要比平时更仔细地观察宝宝,如果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再逐渐增加一些。
例如:添加蛋黄,先从1/4蛋黄加起,如果宝宝能够耐受,1/4的量保持几天后再加到1/3,然后逐步加到1/2、3/4,最后为整个蛋黄。
原则2 添加的品种――由一种到多种
给宝宝添加辅食,只能一样一样地加,宝宝习惯一样加一样。要等宝宝适应后,再添加新的品种。
例如:添加米糊,就不能同时添加蛋黄,要等宝宝适应米糊后才能开始添加蛋黄,等宝宝适应了米糊和鸡蛋黄后,再添加土豆泥。
原则3 添加的浓度――由稀到稠
添加初期给宝宝一些容易消化的、水分较多的流质、汤类,然后从半流质慢慢过渡到各种泥状食品,最后添加柔软的固体食品。
例如:米糊→粥→软饭。
原则4 添加的形态――由细到粗
添加固体食品时,大人可先将食物捣烂,做成稀泥状;待宝宝长大一些,习惯一些,可做成碎末状或糜状,以后再做成块状的食物。
例如:肉泥→肉糜→肉末→肉丁。
特别提醒:添加辅食要在宝宝身体健康的时候进行,宝宝生病或对某种食品不消化,不能添加甚至或暂停。
添加辅食的顺序――
第一步:在日常奶量以外,适当添加米糊、麦糊、果汁和菜汤。
第二步:添加蛋黄泥。从喂食1/4的蛋黄开始,慢慢过渡到整只蛋黄。
第三步:添加鱼虾和肉类等蛋白质类的食物。
添加辅食应该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要有足够的耐心
第一次喂新的食品或固体食物时,宝宝可能会将食物吐出来,这是因为他还不熟悉新食物的味道,并不表示他不喜欢。
特别提醒:需要连续喂食数天,宝宝才可能习惯新食品的口味。
创造愉悦的进餐氛围
最好在宝宝心情舒畅、你自己感觉轻松的时候,给宝宝添加新的食物。
特别提醒:你和宝宝的情绪都会影响宝宝对新食品的兴趣。
读懂宝宝进食时的肢体语言
肚子饿、宝宝对食物感兴趣时,他会兴奋地手舞足蹈,身体前倾并张大嘴。相反,如果不饿,宝宝会面对食物紧闭嘴巴,把头转开或者干脆闭上眼睛。
特别提醒:勉强和强迫只会让宝宝产生反感,把享受美食当成痛苦。
妈妈应该了解的注意事项
每次喂食一种新食物后,必须密切观察宝宝排便、食欲、情绪和皮肤等全面状态。如有便秘、腹泻、呕吐、皮肤出疹或潮红以及哭闹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喂食,并带他去医院。
添加辅食过快过量,会加大宝宝肠胃负担,引起消化系统的麻烦。
将食物装在碗内,用小匙一口口地喂,让宝宝渐渐适应成人的饮食方式。当宝宝具有一定的`抓握力后,可鼓励他自己拿小匙。
添加辅食最好安排在宝宝喝奶之前,这样不会因为肚饱而无兴趣尝试辅食。
如果宝宝性格比较温和、吃东西速度比较慢,千万不要责备和催促,以免引起他对进餐的厌恶。
妈妈亲手做的,就是最好的
市场上有许多成品婴儿辅食,卫生、方便,可省去许多制作的麻烦。但我们还是提倡妈妈自己动手给宝宝制作食品,这不仅经济实惠,还有利于保持食物的新鲜度,确保没有任何添加剂。
卫生安全是首要
一定要选用新鲜的天然的原料。最好现做现吃,不要把制作好的食品存放过久。
有皮的水果和蔬菜,应去皮后再加工制作;切忌用已破损或糜烂的水果及蔬菜(哪怕已经剜除了溃烂面也不行)制作辅食。
烹饪时一定要煮熟煮透。特别是鸡蛋、鱼虾和肉类,以免发生感染和过敏。
不放或少放调料,特别是添加辅食的初期,原则上不放调味品。
制作辅食和喂食前,一定要剪短指甲、清洗双手;保证所有用具和餐具清洁干净。
4-6个月
果 汁:新鲜水果洗净切开,将果汁挤出后以纱布过滤,1份原汁加等量冷开水。
菜 汁:绿色新鲜蔬菜,去除大茎,放入沸水中稍煮,去除菜叶,菜水冷却后即可食用。
米麦糊:将米粉或麦粉置于碗中,加开水调和成糊状。
7-9个月
果 泥:选择熟软、纤维少、肉多的水果,洗净去皮,用汤匙刮取果肉,碾碎成泥。
菜 泥:将绿色新鲜蔬菜洗净,去皮去茎,切段,放入沸水中煮熟,置于碗内用汤匙压碎成泥。
蛋黄泥:整只鸡蛋水煮,开锅后再煮10分钟,把鸡蛋煮老。取蛋黄用少量温开水调制成糊状。
特别提示:
1. 不应将蛋黄泥加在奶瓶中给宝宝喂食,这容易引起宝宝食欲减退。
2. 对蛋黄过敏的宝宝,应等待肠道发育进一步完善、对异种蛋白的屏障作用进一步加强后,再添加蛋黄。一般要到7个月甚至1岁,才能尝试喂蛋黄。
肉泥:里脊肉洗净用汤匙刮成泥,加入少许水搅拌均匀,置于碗中蒸熟。
鱼泥: 鱼去皮去骨洗净,蒸熟后捣成泥。
豆腐泥:开水冲净后,去外层硬皮,以汤匙捣碎,加适量开水调匀后蒸熟。
稀饭:米洗净后加10倍水,浸泡30分钟,大火烧开后改成小火煮50分钟,熄火后再焖10分钟,以汤匙捣碎后喂食。
蔬菜粥:饭加5倍水,煮15-20分钟,熄火后焖10分钟,将烫过的青菜嫩叶捣碎,加入稀饭中搅匀即可。
肉泥粥:饭加5倍水,煮15-20分钟,熄火后焖10分钟,将蒸熟的肉泥加入搅匀即可。
10-12个月
剁碎的蔬菜:菜叶洗净切碎,放入锅中加少量水煮熟,稍捣后即可喂食。
蒸蛋:蛋打入碗中,加水或汤汁至8分满,放少许盐打均匀,蒸熟。
不能让宝宝吃的食品:
蜂蜜:虽然属于天然食品,但因无法消毒,其中可能含有肉毒杆菌,会引起宝宝严重的腹泻或便秘,不适合给1岁以下的宝宝。
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鸡蛋的蛋白、有壳的海鲜类(如龙虾、螃蟹、蛤蜊)等。
刺激性的食物:咖喱、辣椒、咖啡、可乐、红茶或含酒精的饮料及食物。
口味太重的食物:太甜的布丁、太咸的稀饭和汤类。
不易消化的食物:章鱼、墨鱼等。
纤维太多的食物:芹菜、竹笋等。
含人工添加物的食物:方便面、膨化食品等。
我们都知道,刚出生的宝宝母乳喂养是最好的,但是宝宝长到四个月的时候就要添加辅食了,否则会造成婴儿的营养需求贫瘠。婴儿四个月大的时候添加辅食也是有讲究的,这个时期的婴儿肠胃发育还没有完全,因此和青少年、成人还是有区别的,要循序渐进,先吃比较稀的食物。
保持均衡的营养对宝宝的成长发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什么时候开始辅食,辅食有哪些注意事项,辅食应该遵从什么原则等这些问题妈妈都要弄清楚,宝宝四到六个月大的时候一般可以辅食,这个时候宝宝的消化能力增强,可以吸收其他食品。
宝宝四个月之后就开始添加辅食了,辅食添加顺序应为谷物―蔬菜―水果―动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来添加。制作辅食时要注意卫生,0-1岁的宝宝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完全,妈妈制作辅食时要尽量避免伤害宝宝肠胃的因素。
辅食是完整均衡的营养,对成长中的孩子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0岁阶段的营养给予,更是奠定宝宝一生健康的根基。在婴儿阶段,母乳当然是宝宝最理想的食品,但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大约四个月开始,光吃母乳或者婴儿配方奶已经无法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所以这段时间,除了原先母乳或婴儿配方奶之外,另外还应给予宝宝一些固体食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辅食。辅食包括米粉、泥湖状食品以及其他的一些家制食品。
需要提醒各位宝爸宝妈,婴儿辅食添加一般时间是四到六个月以后,但是婴儿的抵抗力是非常脆弱的,因此婴儿所有的用具最好跟大人分开,婴儿的碗筷、杯具使用之前也最好用热水烫一遍进行消毒。辅食应该从一种多多种,由少到多来给宝宝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 宝宝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