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金山WPS文档窄表格分栏的两种巧妙方法(共含5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renx”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我们在平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表格:只有窄窄的几列,但行数却很多,如图1所示,
这样,在打印时只能占用每张纸的很小一部分,却要用很多张。此时,我们都希望能把这样的表格分成几栏来进行打印,如图2所示,以便节约纸张。
如上例,原始表格是在WPS 的金山表格中制作的,而我们需要分成三栏进行打印。
方法一:寻求合作,用金山文字打印
为了更方便快捷,我们可以请WPS 2005的金山文字来帮忙。
首先选中金山表格中的所有数据,按下“Ctrl+C”键进行复制。然后打开金山文字,新建一个文件,点击菜单命令“格式→分栏”,在打开的“分栏”对话框中设置分三栏,如图3所示。
按下“Ctrl+V”快捷键,可以看到,粘贴过来的表格已经自动分成三栏显示了。美中不足的是后面的两栏没有标题行。不过,加上标题行并不难。选中第一栏中的标题行,点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表格属性”命令,打开“表格属性”对话框。点击“行”选项卡,选中“在各页顶端以标题行形式重复出现”复选项,如图4所示。确定后,每栏的表格就会自动添加这个标题行了。
如果您还想使各栏的行数尽量平均分布,那么可以先选中全部的数据行,然后打开如图4所示对话框。选中上方“指定高度”复选框,并在其后的输入框中输入行高数值,并将下方的“行高值是”调整为“固定值”。行高要根据数据的多少灵活把握,多调整几次就可以了。
调整完成后,在金山文字中直接打印就可以了。
方法二:自力更生,在金山表格中打印
如果您不希望动用金山文字,而您又对金山表格的函数应用熟练,那么,我们也可以直接在金山表格中独力完成。
还是以上面图1所示的表格分三栏显示为例。我们的想法是首先是判断数据的行数,然后在另一区域利用函数显示前三分之一的所有数据,然后后移一列,显示中间三分之一的数据,依此类推。
在E2单元格输入公式“=IF(ROW>INT(COUNTA($A:$A)/3)+2,“”,OFFSET($A$1,ROW()-1,0))”(不含外层双引号),
按回车键后再次选中此单元格,拖动其填充句柄向右填充公式至G2单元格。分别单击F2、G2单元格,将公式中最后的数据“0”分别修改为“1”、“2”。回车后,可以看到第一行数据已经被引用过来。
选中E2:G2单元格,拖动填充句柄向下复制公式。至行数超过数据行数的三分之一为止,多拖动几行也没关系,不会影响数据显示的。松开鼠标后,您就可以看到前三分之一的数据引用了。
第二栏部分从I2单元格开始。
在I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ROW()>INT(COUNTA($A:$A)/3)+2,“”,OFFSET($A$1,ROW()+INT(COUNTA($A:$A)/3),0))”,用同样的方法复制公式到J2、K2单元格,并将后两个单元格公式中的最后的那个“0”修改为“1”、“2”。向下拖动复制公式。松开鼠标,现在就可以看到中间三分之一的数据了。
后移一列,从M2单元格开始第三栏。M2单元格的公式为“=IF(ROW()>INT(COUNTA($A:$A)/3)+2,“”,OFFSET($A$1,ROW()+2*INT(COUNTA($A:$A)/3)+1,0))”。然后象前两栏一样修改公式和复制公式。
现在,所有的数据都显示出来了。同样是分成三栏显示。只要您复制公式的行数足够多,那么即使临时在原始表中追加几行数据,同样也可以自动将其平均分成三栏。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方法要比前面的方法一要显得“智能”一些。
现在,只要在各列的第一行添加标题行就可以了。最终效果如图5所示。
不过,此时原始数据和分栏后的数据在同一工作表中,所以,打印时还要再做一个小小的设置。
选中分出来的三栏数据,点击菜单命令“文件→打印区域→设置打印区域”。预览一下,看到了吧?只有分栏后的数据被打印了。点击“文件→打印区域→取消打印区域”,可以将此区域取消。
如果我们还希望能有一个总的标题,那么我们可以点击菜单命令“文件→页面设置”,然后在打开的对话框中点击“页眉/页脚”选项卡,点击“自定义页眉”按钮来进行设置,如图6所示。
我们在平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表格:只有窄窄的几列,但行数却很多,如图1所示,
这样,在打印时只能占用每张纸的很小一部分,却要用很多张。此时,我们都希望能把这样的表格分成几栏来进行打印,如图2所示,以便节约纸张。
如上例,原始表格是在WPS 2005的金山表格中制作的,而我们需要分成三栏进行打印。
方法一:寻求合作,用金山文字打印
为了更方便快捷,我们可以请WPS 2005的金山文字来帮忙。
首先选中金山表格中的所有数据,按下“Ctrl+C”键进行复制。然后打开金山文字,新建一个文件,点击菜单命令“格式→分栏”,在打开的“分栏”对话框中设置分三栏,如图3所示。
按下“Ctrl+V”快捷键,可以看到,粘贴过来的表格已经自动分成三栏显示了。美中不足的是后面的两栏没有标题行。不过,加上标题行并不难。选中第一栏中的标题行,点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表格属性”命令,打开“表格属性”对话框。点击“行”选项卡,选中“在各页顶端以标题行形式重复出现”复选项,如图4所示。确定后,每栏的表格就会自动添加这个标题行了。
如果您还想使各栏的行数尽量平均分布,那么可以先选中全部的数据行,然后打开如图4所示对话框。选中上方“指定高度”复选框,并在其后的输入框中输入行高数值,并将下方的“行高值是”调整为“固定值”。行高要根据数据的多少灵活把握,多调整几次就可以了。
调整完成后,在金山文字中直接打印就可以了。
方法二:自力更生,在金山表格中打印
如果您不希望动用金山文字,而您又对金山表格的函数应用熟练,那么,我们也可以直接在金山表格中独力完成。
还是以上面图1所示的表格分三栏显示为例。我们的想法是首先是判断数据的行数,然后在另一区域利用函数显示前三分之一的所有数据,然后后移一列,显示中间三分之一的数据,依此类推。
在E2单元格输入公式“=IF(ROW()>INT(COUNTA($A:$A)/3)+2,“”,OFFSET($A$1,ROW()-1,0))”(不含外层双引号)。按回车键后再次选中此单元格,拖动其填充句柄向右填充公式至G2单元格,
分别单击F2、G2单元格,将公式中最后的数据“0”分别修改为“1”、“2”。回车后,可以看到第一行数据已经被引用过来。
选中E2:G2单元格,拖动填充句柄向下复制公式。至行数超过数据行数的三分之一为止,多拖动几行也没关系,不会影响数据显示的。松开鼠标后,您就可以看到前三分之一的数据引用了。
第二栏部分从I2单元格开始。
在I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ROW()>INT(COUNTA($A:$A)/3)+2,“”,OFFSET($A$1,ROW()+INT(COUNTA($A:$A)/3),0))”,用同样的方法复制公式到J2、K2单元格,并将后两个单元格公式中的最后的那个“0”修改为“1”、“2”。向下拖动复制公式。松开鼠标,现在就可以看到中间三分之一的数据了。
后移一列,从M2单元格开始第三栏。M2单元格的公式为“=IF(ROW()>INT(COUNTA($A:$A)/3)+2,“”,OFFSET($A$1,ROW()+2*INT(COUNTA($A:$A)/3)+1,0))”。然后象前两栏一样修改公式和复制公式。
现在,所有的数据都显示出来了。同样是分成三栏显示。只要您复制公式的行数足够多,那么即使临时在原始表中追加几行数据,同样也可以自动将其平均分成三栏。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方法要比前面的方法一要显得“智能”一些。
现在,只要在各列的第一行添加标题行就可以了。
不过,此时原始数据和分栏后的数据在同一工作表中,所以,打印时还要再做一个小小的设置。
选中分出来的三栏数据,点击菜单命令“文件→打印区域→设置打印区域”。预览一下,看到了吧?只有分栏后的数据被打印了。点击“文件→打印区域→取消打印区域”,可以将此区域取消。
如果我们还希望能有一个总的标题,那么我们可以点击菜单命令“文件→页面设置”,然后在打开的对话框中点击“页眉/页脚”选项卡,点击“自定义页眉”按钮来进行设置,如图6所示。
好了,不多说了。如果您只是偶尔才会遇到分栏显示表格的情况,那么方法一其实就挺简单;而如果您经常遭遇这个任务,那么在金山表格中辛苦一次,然后把它存成一个模板,日后需要的时候进行调用,我觉得也是挺不错的办法。您自己觉得呢?
聪明的外甥女学会了九九乘法表,见到我就背给我听,还要我给她打一份大的,因为文具盒里的乘法表太小了。怎么办呢?咱不能打消小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吧!
经过几天的调试,我终于用WPS表格做出了九九乘法表。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1、建立一个空白表格,在A1输入1,拖动鼠标左I向右至I1、向下至A9,这样A1到I1、A1到A9内就分别输入1到9(如图1):
图1
2、A10内输入公式“=IF(AND($A1>=A$1,COLUMN<11,ROW()<19),A$1&“×”&$A1&“=”&$A1*A$1,“”)”
3、鼠标移到A10右下方,出现一个“+”后,拖动鼠标左I向右至I1,然后依此法向下至I18,这样就完成了A10到I18区域内的公式快速复制。一个九九乘法表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如图2):
图2
4、为了美观,我们可以把A1到I9的区域隐藏起来,具体操作如下:选中A1到I9的区域,单击格式菜单,在下拉菜单中选中“行”,在行中单击“隐藏”(如图3):
图3
公式详解:IF为判断,AND为逻辑与,$A1为绝对列和相对行,A$1为相对列和绝对行,COLUMN()表示列数,ROW()表示行数,“&”是文本连接符。
以罗版的通迅录为例,执行“编辑”→“移动或复制工作表”,将通迅录复制为一个新工作簿(大家可打开自己平时编辑的通迅录)。
分栏打印1、选中B列,复制,执行“编辑”→“选择性粘贴”→“数值(也可选择值和数字格式)”,将原来用函数虚拟的手机号码转化为数字。自己的通迅录可跳过这一步。
2、选中A1:C1,运用自动填充,将列标签复制到D1至I1。
3、观察原始数据,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原来中部和下部的数据分别复制并粘贴到相应的位置,
您也可采用剪切、移动、引用的办法来复制数据。
4、选择想打印的区域打印。
大家比较困惑的地方往往是将带有函数的数据分栏,现在以学生成绩单为例作一介绍。
学生成绩学生成绩单如果分成两列,考虑到右边也要添加标签,要将第29行的数据移动到右边。
1、添加列标签,选中A1至G1,运用自动填充至N1格。
2、单击H2格,输入=A29,运用自动填充,复制原表格下半部的数据到右边。
3、添加边框,去掉引用了空单元格带来的零值。
4、打印需要的部分。
以上就是WPS表格进行分栏打印的方法。首先要复制黏贴数值,然后选择想要打印的区域,当然如果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朋友,对带有函数的数据分栏,上面也提到了操作方法,希望以上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我们这些坐办公室的,都希望有一个电子“秘书”,我请的是金山表格2003,
1. 启动金山表格2003,新建一工作簿文档,并取名保存(如记事本.et),然后在F7至F11单元格中分别输入一周工作安排内容,在G7至G11单元格中输入几条名言。
2. 在C3、D3单元格中都输入公式:=TODAY(),然后分别选中C3和D3单元格,执行[格式]→[单元格]命令,打开“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将C3、D3分别设置成中文日期、星期格式,确定返回。
3. 同时选中C5、D5单元格,按“行列”工具栏上的[合并单元格]按钮,将其合并成一个单元格,并输入公式:=IF(WEEKDAY(C3,2)=1,F7,IF(WEEKDAY(C3,2)=2,F8,IF(WEEKDAY(C3,2)=3,F9,IF(WEEKDAY(C3,2)=4,F10,IF(WEEKDAY(C3,2)=5,F11,“”)))))。
友情提醒:上述公式的含义是:如果C3中的日期是“星期一”(WEEKDAY C3 2 =1),则显示F7单元格的内容(周一的工作安排),以此类推。如果“行列”工具栏没有显示出来,请执行视图工具栏行列昧睿
4. 将C6、D6单元格合并后,输入公式:=IF(WEEKDAY(C3,2)=5,“今天是周五,记得安排下周工作哟。”,“”)。
5. 将C7、D7单元格合并后,输入公式:=CHOOSE(ROUND(RAND()*4+1,0),G7,G8,G9,G10,G11)。
友情提醒:上述公式的含义是:用“ROUND RAND 4+1 0 ”公式产生一个“1至5”的随机整数,然后根据这个随机整数,利用“CHOOSE”函数从G7至G11单元格中提取一个单元格,并将其中的内容显示在当前单元格中。
6. 同时选中F、G列,右击鼠标,在随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隐藏”选项,将两列隐藏起来。
7. 执行[工具]→[选项]命令,打开“选项”对话框,切换到“工作簿和工作表”标签下,清除“网格线”选项前面复选框中的“∨”号,确定返回。
8. 设置好各单元格中的字体、字号、字型、字符颜色等。
一个漂亮的电子“秘书”就正式上岗了(如图)。
友情提醒:如果将上述文件放入系统“启动”文件夹,那么,你每天早晨打开电脑,“秘书”就会把你一天的工作安排好了^_^。系统日期要调整正确。
点击阅读更多学院相关文章>>
分享到